企业成长模式的研究
6种企业成长路径研究报告

6种企业成长路径研究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和分析企业成长的不同路径,通过对6种不同的企业成长路径进行深入研究,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参考。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成长模式,本报告将重点关注各种成长路径的特点、优势和挑战,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应用。
通过深入了解不同的企业成长路径,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盲目跟风或者固步自封。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报告,激发更多企业家和管理者的创新思维,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规划。
本报告将为企业发展提供深度洞察和实用建议,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本研究报告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研究的概述进行介绍,说明文章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对本报告的结构进行概要描述。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6种不同的企业成长路径,并分别对每种路径的要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各种企业成长路径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进行结束语。
":{"2.5.1 要点1":{},"2.5.2 要点2":{},"2.5.3 要点3":{}},"2.6 第六种企业成长路径":{"2.6.1 要点1":{},"2.6.2 要点2":{},"2.6.3 要点3":{}}},"3.结论":{"3.1 总结":{},"3.2 展望未来":{},"3.3 结束语":{}}}}请编写文章1.2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目的部分的内容:本报告旨在研究并分析企业成长过程中可能的六种路径,以期为企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启发。
通过对这些成长路径的深入了解,我们希望能够揭示不同路径下的优势和劣势,为企业在制定成长策略和规划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决策支持。
终生成长企业的思维模式

终生成长企业的思维模式是一种持续改进、不断学习和创新的企业经营理念。
这种思维模式强调企业要不断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技术变革,不断追求卓越,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以下是一些终生成长企业的思维模式的特征:1.持续改进:企业要不断寻找改进的空间和机会,不断完善自身的产品、服务和流程,提高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2.不断学习:企业要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思想,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技术变革。
3.创新精神:企业要勇于尝试新的商业模式、技术应用和产品创新,不断拓展自身的业务领域和市场空间。
4.人才发展:企业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培训机会,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力。
5.客户至上:企业要以客户为中心,关注客户需求和反馈,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6.社会责任: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环保、公益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终生成长企业的思维模式需要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学习型组织:企业要建立学习型组织,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成长,提高组织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
2.创新文化:企业要培育创新文化,鼓励员工勇于尝试和创造,建立包容失败、鼓励创新的氛围。
3.数据驱动决策:企业要利用数据和信息来指导决策和改进工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敏捷应对市场变化:企业要具备敏捷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快速调整战略和业务模式,抓住市场机遇。
5.合作共赢:企业要注重与合作伙伴、供应商和客户的合作,共同创造价值,实现共赢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企业可以建立起终生成长企业的思维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实现长期发展目标。
创新型企业成长模式研究

三、格兰仕如何应对在国 际化进程中的挑战
本战 略下 的价格 战去获 取市 场利 润 ,打 击其 他 的竞争 者 ,可能 以不
根 据 前 文分 析 ,在 国 际形 势 日趋 变化 ,格 兰仕 依 旧选择 低 成 局限 性和经 常发 生的 经济 危机 ,其最 主要 原 因就 是 资本 主义经济 的 再适 宜。正 如文 中分析 成本 的价格 在提 升 。低低 成本 战略 的资源 丧 失 ,从 而依 靠低成 本 的经济 规模效 应 随之递 减 ,促销 之 内的价格 战
的主要途 径。如 此一 来 ,它只 能从 中获取 微薄 的增 加值 ,而大 多数
被那 些西方 名牌所 带走
美国著 名经 济学 家熊彼 特 ( o e hS h mp tr 认为 ,资本 J s p c u ee ) 主义 经 济 的最 本 质 特征 就 是 创 新 ,资本 主 义不 断 突破 自身 的各 种
就不可 能获胜 。
自发创 新 的机制 。 因此 ,创新是 企业 的生 命 ,也 有人 将创 新 比喻成
带有氧 气 的新鲜 血液 。纵观 当代 企业 ,只 有不 断创新 ,才能在竞 争 中处于 主动 ,立 于不败 之地 。一 个企 业如 果想在 激 烈的市场 竞争 中 占据一 席之地 ,就 必须 努 力提高 自己的创 新能 力 ,尤 其是 中国加入
研 发 投 入 和 能 力是 满 足 日益 增 长 的 客 户 需 求 的 关 键 点 。 由
于研 发 的 资金 投 入 少使 得 企 业 没有 革 新 的能 力 ,均是 以仿 造 为主
(h n , 0 7 。格 兰仕 2 0 年 的 研 发投 入 还 不 到 它销 售 收入 的 Zag 20) 07
商 业 研 究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企业成长模式研究

( 学步 和青 春期 ) 和扩 张 阶段 ( 盛年 期 及以后 各 时期 ) 三个 。 阶段 中企业 的经 营 情 况和 采用 的 战略 方法 都有 很大 不 同 , 社 会资 本在 企业 成 长 的不 同 阶段也 起 着不 同 的推 动作 用 , 而这 种 推 动作 用 的变 化 在各 个 阶段 的衔 接 点— — 企 业成
维普资讯
一发展战略
■现代管理科学
一20 年 第 3期 06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企业成长模式研究
●田 伟 赵 祺
摘要: 文章从社会资本对企业成长的作用这个视角出发 , 将企业的生命周期浓缩为三个阶段 , 并界定 了这三个阶段 之间存在着的两个关键拐点 为详细阐述社会资本如何促进企业的成长, 文章将社会 资本区分为企业社会资本和企业家 社会 资本, 分析 了这两种不同的社会 资本在企业成长的三个阶段, 尤其在两个关键拐点处所起到的不同作用。 关键词: 企业社会资本; 企业家社会 资本; 企业成长
会 资本 如 何 通过 凝 聚 力 和关 系 网 络 来影 响 区域 经 济 发展 速 度进 行 了探 讨 ; 是 从微 观 的角度 考 虑企 业 的社 会 资本 二
对 企业 经营 和企业 战 略的影 响 。 ut 注于 社会 关系 网络 B t专 接联系 , 而与 另 外 的个 体 无 直接 联 系 , 种无 直 接 联 系 的 这 现 象 就象 是 整 个社 会 关 系 网络 中 的“ 洞 ” 这 就 是 “ 构 空 , 结 洞 ” ut 为 , 。B r认 谁能 与结 构洞 两端 的个 体 ( 组织 ) 建 立 或 都 因此 获得 竞 争 优势 。G a oetr 出了著 名 的 “ 关 系 力 rnv t 提 e 弱
企 业成 长过 程 的实 质是 物 质资 本 、 力 资本 和社 会 资 人 本 协 同增 长的过 程 。 中 , 会 资本 的作 用往 往 比较 隐性 , 其 社 以及官 僚期 。 全 面论述 了企 业 在各 个时期 的特 点和 问题 他 所在, 其分 析 思路 基本 上 是 围绕 着物 质 资本 和人 力资 本来
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成长模式

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成长模式近年来,中国高科技产业不断蓬勃发展,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上,中国的高科技企业都在逐步崭露头角。
但是,这些成长出来的企业,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成长模式。
一、创新创新是高科技企业成长的根本,而创新的核心则是人才。
在中国,高科技企业往往拥有丰富的资本,但是缺少创新的人才。
因此,企业必须注重人才引进、培养和管理。
同时,企业也需要注重技术研发和专利申请,来保护自己的技术优势和知识产权。
在这个基础上,高科技企业才可以稳步发展,不断壮大。
二、市场市场是高科技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力之一。
中国的市场巨大,但是也充满了竞争。
因此,高科技企业在进入市场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
然后,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技术优势, developed出创新的产品。
同时,企业也需要注重市场传播和营销,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
三、全球化随着中国高科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全球市场。
这就需要企业拥有具有全球视野的管理团队,了解不同市场的文化和商业环境。
同时,企业也需要具备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和适应不同市场的营销策略。
全球化的投资和经营可以帮助高科技企业规避风险,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拓展新的市场机会和技术合作伙伴。
四、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倡导和传递的理念、价值观念、精神氛围和行为规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
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激励员工的士气,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高科技企业一般具有开放、创新、扁平、自由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可以激励员工创新和冒险,不断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五、品牌建设品牌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在高科技行业尤为重要。
高科技企业可以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良好的品牌口碑、完善的售后服务来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提高消费者的认同和忠诚度。
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广告宣传和销售渠道建设,来推广品牌,并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总之,高科技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创新、市场、全球化、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等多个方面的积极因素。
中国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及模式研究

VII 1 O. 0 2 NO 2
Fe r ay 2 0 bu r 0 8
● 经济 论 丛 ●
中国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及模式研究
张 静
( 南 财 经政 法 大 学 工 商 管理 学 院 . 汉 4 0 7 ) 中 武 3 0 4
摘 要 : 企 业 从创 立 到 成 长 壮 大 是 一 个 非 常 复 杂 的过 程 。而 企 业 的成 长 本 身 又 是 一个 非 常不 确 定 的 问 题 . 种 不 确定 性 来 源 于 现 实 中企 业 的 存 在 以及 成 长 过程 中所 受影 响 的复 杂 性 。这 种 复杂 性使 得 人 们 在 认 识 这 和考 察 企 业 成 长 时 , 从不 同 的假 定 前提 或 不 同 的 角度 出 发 . 以不 同 的 研 究 方 法 去 概 括 和 解 释 企 业成 长 。然 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影 响 因素 和 一般 模 式 . 有 相 当重 要 的 现 实 意义 。 具
一
、
关于 企业成 长影 响 因素 的理 论述 评
企 业 在 其 成 长 过 程 中 受 到 诸 多 因 素 的 共 同 影 响 和 共 同作 用 . 长期 以来 国 内外 学 者 将 这 些 因素 归 纳 为 外 生 因 素 和 内生 因素 两 大 类 。
业成长理论协调起来 。
总 的 来 说 , 于 规模 经 济 效应 的企 业成 长理 论 共 同的 基 隐含前提是技术和市场条件是既定 的. 所有 企 业 都 是 同质 的 , 些 理 论 中企 业 成 长 的 实 质 就 是 企 业 调 整产 量 达 到 最 这
优 规 模 以及 确 定 最 佳 生 产 范 围 的过 程 。
科技企业成长的模式与创新实践

科技企业成长的模式与创新实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科技领域。
但是科技企业的成长之路并不容易,需要采取适合自身的成长模式和创新实践。
那么,什么是科技企业的成长模式和创新实践呢?本文将以这一主题为切入点,从多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成长模式1. 工具创新工具创新是指通过技术和工具的创新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这种模式下,企业需要不断改进自身的技术能力并开发具有先进技术的新产品,以期取得市场和竞争优势。
这种模式下的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对于各种技术创新都非常关注。
2. 服务创新服务创新则是指,在产品质量和技术方面已经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优化、创新服务模式,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这种模式下的企业,通常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及精细的服务管理体系。
3. 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围绕自身的市场、用户、商业模式,寻找独特的发展方向,以期取得市场认可和收益。
这种模式下的企业,通常偏向于创业模式,具有强烈的市场敏感性和市场嗅觉。
二、创新实践创新实践是指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创新理念应用于企业实践中的过程。
创新实践的具体形式,取决于公司的成长模式,通常包括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生产创新、组织创新等各个方面。
1.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改造或创造有差异性的产品或服务,从而获得市场领先地位。
科技公司通常依靠创新技术和新生产流程来不断研发和推出新产品、新服务。
2. 营销创新营销创新是指通过新的广告媒体、新的营销手段和创新的产品包装来改善和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销售额,从而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科技公司通过市场分析和营销策略的优化,适应市场变化和变化的消费者心理,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3. 组织创新组织创新是指通过改进组织、加强内部沟通和合作,以期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和员工的创新能力。
科技公司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强化沟通和协作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4. 生产创新生产创新是指通过不断改进生产流程和工艺,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
基于企业家资本的民营企业成长模式研究

中获 得 的 资 源 , 并利 用 这 些 资 源 来 追 求 他们 的利 益 ;
关键 词 : 企 业 家 资 本 ; 民 营 企业 ;成 长模 式
民 济飞发,进府财经, 而 , 否 拥 有 物 质 资 本 成 为个 人 能 否 成 为 企 业 家 的重 持 定速展促政个民济 营稳增,在加整国收的 是 经的长它增了的政入 续
加 快第三产 业 的发展 ,扩大 就业等 方面发 挥 了很 重 要 的作用。但是民营企 业在 发展过程 中暴露 了很大的 问题,根据调查显示我 国民营企 业普遍寿命不长,究 其原 因主要是不能适应经营环境 的急剧 变化 。进入2 1 世纪后,随着国 内外竞争的加剧 ,对企业 家本身的各 种资本提出 了严峻的挑 战,如果企业 家不能充分运用 自身所拥有 的各种资本,选择适合企 业发展 的成长模
匹 配性 问题 进 行 了研 究 , 以期 为 处 于 激 烈 竞 争 中 的 民
营 企业 的 发展 指 明 方 向。
其他符号表现的资本物,包括货币 、债券、股票 、债
权等虚拟 资本。在古典阶段 , 由于物 质资本的相对稀 缺和人力资本的相对 过剩 , 使物质资本 不但雇佣劳动 ,
而 且 支 配 劳 动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 业 家 是 人 格 化 的物 企 质资本 . 者说企 业家是一定物质 资本的所有者 。因 或
古 典 “ 本家”逐 渐被 一分 为二:一 方面是 单纯 的 资
非 人 力 资 本 所 有 者 ; 另 一 方 面 是 企 业 家 人 力 资 本 的
重 地 影 响到 企 业 的产 业 升 级 和 长 期 生 存 能 力 。寻 求企
所有者 。经过这个过程 , 力资本转化为与物质 资本 人 同等的资本 概念 得到 了实现 。对于企 业家人 力资本 的延伸就 是企 业家精神 ,企 业家精 神是企 业家个人 品质 的体现,更多是天生而非后天投资培养的结果, 因此它不 符合 资本 品投 资性 与收益 性的 普遍 约定 。 但 企业 家精神 是企 业家整体 不可缺 少的 一个部分 , 它是企 业家有 效创 造财富 的精神保 证, 因此将 其作 为支撑 因素纳入 扩展 模式是合理的做法。 企 业家社会资本,丁栋虹认为在 中国企业家的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成长模式的研究:1.1 钱德勒:“组织跟随战略”学说“组织跟随战略”理论是围绕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展开的。
在详细回顾美国著名大企业杜邦、通用汽车、新泽西标准石油、西尔斯等公司成长历史的基础上,钱德勒提出了“组织跟随战略”的观点,这个观点实证基础是“成长企业具有的历史变革特征”。
这个观点隐含的逻辑关系是:企业成长导致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不断调整,而组织结构的调整又是企业根据技术、市场环境变化实施一定战略的结果;另一方面,企业战略调整促使企业调整组织结构,进一步加速企业成长和竞争优势的获得。
可见,只有能够不断调整组织结构适应企业战略的企业,才能够获得竞争优势,才能够不断成长。
针对组织结构的变迁,他认为现代企业是通过四种方式或基本战略获得成长的,这四种战略就是横向合并、垂直一体化、地理上的扩散和多元化。
1.2 安东尼——安索夫——安德鲁斯的市场环境战略安东尼(1965)在法约尔管理职能划分基础上,将计划和控制的职能进一步细化为战略规划、管理控制和操作控制,分别对应于组织的高、中、低三个层次,将战略管理从公司一般管理活动中独立出来,但是安东尼的战略理论只关注公司的战略规划。
安索夫和安德鲁斯进一步完善了安东尼的战略思想,提出战略管理就是高层管理者研究、制定、实施和控制组织的长期目标、成长方式与组织架构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根据外部环境变化,逐步调整组织内部的资源配置和组织结构,只有当环境——战略——组织协调一致时,企业经营的目标才会顺利实现。
安东尼——安索夫——安德鲁斯范式成为20世纪70年代被广泛传播和接受的一种战略理论。
归纳该理论范式的要点,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①竞争优势体现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②强调环境、战略、组织配适协调是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③外部环境是制定企业战略的起点。
由上面的战略,安索夫将企业的发展模式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市场渗透(Market Penetration)——以现有的产品面对现有的顾客,以其目前的产品市场组合为发展焦点,力求增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采取市场渗透的策略,藉由促销或是提升服务品质等等方式来说服消费者改用不同品牌的产品,或是说服消费者改变使用习惯、增加购买量。
(2)市场开发(Market Development)——提供现有产品开拓新市场,企业必须在不同的市场上找到具有相同产品需求的使用者顾客,其中往往产品定位和销售方法会有所调整,但产品本身的核心技术则不必改变。
(3)产品开发(Product Development)——推出新产品给现有顾客,采取产品延伸的策略,利用现有的顾客关系来借力使力。
通常是以扩大现有产品的深度和广度,推出新一代或是相关的产品给现有的顾客,提高该厂商在消费者荷包中的占有率。
(4)多元化(Diversification)——提供新产品给新市场,此处由于企业的既有专业知识能力可能派不上用场,因此是最冒险的多样化策略。
其中成功的企业多半能在销售、通路或产品技术等know-how上取得某种综效(Synergy),否则多样化的失败机率很高。
1.3波特的行业定位战略20世纪60年代,梅森(E.S.Masson)和贝恩(J.S.Bain)在市场结构不完全性假设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市场效率(即SCP)分析范式,认为不同的市场结构下企业的定价、广告、销售、研究等行为也有所不同,而这种企业行为又影响市场效率的发挥。
波特进一步将SCP范式的分析延伸到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可以采取那些具体的战略,而这些企业行为将如何影响企业的绩效,从而将SCP分析范式应用到了企业战略实践中,1980年和1985年波特分别发表《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提出的行业定位战略理论,并成为整个20世纪80年代战略理论的主流模式。
继承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方法,波特仍然从企业外部(产业环境)分析企业战略的制定和竞争优势的获取。
他认为,市场结构是影响企业赢利性的关键因素,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竞争战略,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具体地说,不同地市场结构下,驱动产业竞争的力量有五种: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潜在进入者、替代品、供应商力量、购买者力量。
在分析这五种力量对企业的具体影响基础上,企业可以采取三种竞争策略:总成本领先战略(overall cost leadership)、差异化战略(differentiation)和目标集聚(focus)战略。
正确地选择战略有助于企业获得超额利润,这包括在产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战略,对于企业纵向、横向扩张采取不同的战略。
总之,企业要获得战略竞争优势必须根据对这五种力量的判断,选择适当的行业,并在行业中进行适当的定位。
由此可以看出,波特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有2个基本观点:①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是正确的行业定位,而行业定位取决于对行业五种基本力量的分析。
②行业环境决定企业行为,而企业行为决策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
其对企业成长的理解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行业定位,二是市场结构。
互联网行业的特性对理论选择的影响互联网行业中企业主要以生产数字产品为主,其对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和成本结构都有很大的影响,这也将直接导致对企业成长模式理论的改进。
2.1 数字产品特点无磨损性数字化产品一旦制造出来就永久地维持它的形式与品质. 不管使用多长时间或是否经常使用, 质量都不会因此而降低易变性。
数字化产品由0和1的数字序列组成, 其制造商在售后会失去对产品真确性的控制, 即消费者在购买了数字化产品后, 可以对其进行修改, 组合等, 从而改变了产品的原样, 在法律上侵犯了原著作者的版权.“体验产品”(experienced good)体验产品: 如果消费者必须尝试才能对它进行评价的产品;大多数新产品都是.帮助消费者了解新产品的策略: 免费样品、促销定价和鉴定等.大部分媒体制造商通过品牌和名誉来克服体验产品难题.数字产品与传统生产企业的产品大不相同,这促使我们对由传统企业得到的理论进行评判和修改。
产品或服务的“免费”地理距离不再是问题较快的传播速度。
该特征是虚拟的数字产品所特有的。
虚拟的数字产品通过网络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在不同地区、不同的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换和共享,具有非数字产品无法比拟的速度优势。
电子邮件是我们理解数字产品速度优势的最佳例子之一。
同时,我们在线购买数字产品时,减少了消费者的搜索成本,并可以短时间内通过网络到达消费者手中,缩短了消费者等待产品的时间成本。
2.2 特殊结构2.2.1特殊的成本结构原始拷贝成本一旦第一份信息被生产出来,多拷贝一份的成本几乎为零;一旦第一本书被印刷出来,生产另一本书的成本就只有几元钱;刻一张光盘只需要不到1元钱,耗资8000万的巨片的成本大部分花在第一份拷贝出来之前.(WORD里面可以有这样的描述性文字,最终版本里最好不要有这种描述)成本结构生产的固定成本很高,复制的可变成本很低;巨大的规模经济:生产的越多,生产的平均成本越低.固定成本的结构信息生产的固定成本的绝大部分是沉淀成本(sunk cost),即如果生产停止就无法挽回的成本.沉淀成本通常必须在生产开始之前预付;营销和促销成本也越来越高.可变成本结构即使已生产了数量很大的拷贝,多生产一张拷贝的成本也不会增加;不像波音,微软不受折旧和持续能力的限制,可以以相同单位成本生产100万拷贝;而体验产品的成本很低,通过互联网发送免费样品-成本几乎为零.由于成本结构的巨大差异,由传统生产企业的发展出来的理论大多不太适用。
互联网企业中,上下游的联系不强,企业大多通过互联网这一开放的平台进行销售,而数字产品的生产也大多由企业内部进行,钱德勒的理论中一体化战略便不再适用。
而波特的理论强调行业定位和产业结构,这可能是企业的竞争优势所在,但其理论仍建立在简单的供给需求关系上,没有兼顾到互联网企业的特点。
而安索夫的成长理论考虑市场和产品两个因素,这两点都是互联网企业考虑的重点,基本上可以反映这类企业的发展方向。
所以我们选择安索夫矩阵作为我们企业发展模式的框架。
2.3 信息规则与锁定策略2.3.1信息规则信息规则(夏皮罗和瓦里安,1999):如果一个网络中有n个人,那么,网络对每个人的价值与网络中其他人的数量成正比,这样,网络对所有人的总价值与n(n-1)=n2–n成正比。
在n的值足够大时,该规则可近似地看做网络总价值以平方的速度增长。
2.3.2锁定策略当从一种品牌的技术转移到另一种品牌的成本非常高时, 用户就面临锁定. 这使得“不要被锁定”或“以生命周期为基础评价成本”的策略难以作为.转移成本衡量了顾客对某一供应商的锁定程度,而总转移成本等于所有用户的成本的总和。
(google和yahoo的事例及其模式分析)由信息规则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互联网企业的价值是由市场决定的,同时锁定策略说明稳定的有粘性的客户群是保证市场规模的关键因素。
由于产品的可复制性和无磨损性,同时考虑市场的外部效应,原始产品开发新市场的过程是在社会中自发进行的。
但是其低廉的成本无法为企业创造利润,这使得企业没有激励来考虑这个成长战略。
而由信息规则和锁定效应,互联网企业成长过程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市场,更进一步考虑,是决定市场规模的稳定的客户群。
只有建立了稳定的客户群体,新产品才能够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但并不是只考虑市场就可以保证企业的成长,在完成产品开发过程并得到有黏性的客户群体之后,企业也要实行多元化战略,进入到新的市场以寻找利润增长点。
在取得了新市场之后,企业又回到新的起点,即需要针对这一新市场进行产品开发。
这实际就进入了一个循环,反映出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并不是呈现一种单一的模式,而是有着“新产品开发——现有市场的渗透——新市场开发”循环进行的特征。
可以看出,上面的过程就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追求价值增长的过程,其中市场是目标维度,产品是工具维度。
企业成长的过程就是利用工具维持市场然后扩大市场的过程,这个过程也会带动原有产品进入新市场,实现企业对市场的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