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吃零食的调查报告
关于零食的调查报告

关于零食的调查报告关于零食的调查报告(精选7篇)关于零食的调查报告篇1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得到了转变,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群体都有着不同的消费习惯。
大学生这个消费群体也有着它的消费观,这次我们调查的是大学生在零食方面的消费。
当代大学生和以往的大学生不一样,他们的生活是很幸福的,每天不仅有一日三餐,还有很多的零食消费。
大学生在零食上的消费甚至超过他们吃正餐的花销,大家都知道,零食的营养成分很低,长期吃零食对身体健康是不利的。
我们这次的调查目的就是要详细的了解大学生在零食上的消费比重,在零食上的消费偏好、消费频率、数量、种类、档次等要素,从而分析出零食吃的多的坏处,以及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最重要的是分析出大学生这个特殊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
这次调查活动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调查我们要告诉大学生零食吃的多的害处,以及从中可以了解大学生在零食上的消费行为,这对于分析消费者行为有很重要的意义。
最后针对我们调查的结果,我们分析其原因并且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在这次调查当中,我们利用网上收集资料的方法、自己观察的方法、以及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经过我们的研究我们得出了大学生零食消费的心理,了解了大学生群体的零食消费的种类、档次、消费频率等基本情况。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零食消费消费调查消费分析引言:民以食为天,顾名思义吃是很重要的,不但要吃得饱更重要是吃得好,然而大学生这个肩负着国家未来的群体,对于自己饮食却很不重视,在大学生中存在着正餐吃得少而买零食严重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很多零食没有营养价值,而且部分零食含有有害的物质,不卫生、含有致癌物质等等。
大学生吃零食的习惯导致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为此我们进行了大学生零食消费调查分析,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购买零食的行为很普遍。
这其中有很多原因,如现在的女孩都爱美,正餐吃得很少相反都用零食来打发时间,达到减肥目的。
还有就是现在的零食种类多,口味多样,这吸引着大学生前去消费。
小学生吃零食调查报告

小学生吃零食调查报告
最近,我对小学生吃零食的情况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让我感到有些担忧。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小学生每天都会吃零食,而且他们的零食摄入量远远超过了营养师建议的标准。
这让我开始思考,小学生吃零食的习惯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以及这样的习惯对他们的健康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首先,我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调查显示,小学生吃零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觉得零食好吃、方便。
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零食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休闲食品。
此外,许多家长为了哄孩子安静或者表现出对孩子的爱,也会给孩子买很多零食。
这些原因导致了小学生吃零食的习惯逐渐形成。
然而,小学生过量摄入零食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首先,零食中的糖分和脂肪含量较高,长期过量摄入容易导致肥胖、龋齿等问题。
其次,零食中的添加剂和防腐剂对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再者,过量食用零食会影响小学生的饮食结构,导致营养不均衡,影响身体健康。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解决。
首先,学校和家长需要共同合作,加强对小学生饮食的监管和引导,减少零食的摄入量。
其次,需要加强对小学生的健康教育,让他们了解过量摄入零食对健康的危害。
同时,学校和家长也可以提供更多健康的零食选择,如水果、坚果等,来替代高糖高脂肪的零食。
最后,需要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他们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意识。
综上所述,小学生吃零食的情况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解决这些问题,保障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希望在未来,小学生能够摆脱对零食的过度依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于学生吃零食的调查报告

关于学生吃零食的调查报告引言零食是指作为食用的且维生素、蛋白质和其他重要营养元素含量相对较少的食物。
在学生中,零食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对学生们吃零食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一项调查。
本报告旨在分析并总结这些调查结果。
调查方法我们通过随机选取10所中小学校的学生,分发问卷进行调查。
每所学校的学生人数为100人,总共调查了1000个学生。
问卷涵盖了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对零食的喜好和消费习惯等内容。
调查结果1.学生对零食的认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学生认为零食是一种装满糖分、高热量食品。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仅有约60%的学生知道零食含有较少的营养元素。
2.学生吃零食的频率学生对零食的消费频率各不相同。
大约有30%的学生每天都吃零食,25%的学生每周吃零食2-3次,20%的学生每周吃零食1次。
还有15%的学生每月吃零食1次,剩余的10%的学生很少或几乎不吃零食。
3.学生对零食的偏好根据调查结果,学生对甜食的偏好更高,百分之60的学生喜欢吃甜食类零食。
其次,有35%的学生喜欢薯片、口香糖等零食,而只有5%的学生倾向于吃坚果类零食。
4.学生购买零食的途径大部分学生选择从超市或便利店购买零食,占总数的70%。
此外,有15%的学生选择从同学或同班同学那里购买,还有10%的学生选择从家人或亲戚那里购买。
5.学生吃零食的原因学生们吃零食的原因多种多样,调查结果显示,40%的学生吃零食是因为感到无聊或在休闲时间需要娱乐。
另外,有30%的学生吃零食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尤其是对于那些喜欢甜食的学生来说。
有15%的学生吃零食是为了放松自己,而剩下的15%学生则认为吃零食可以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
6.学生对零食的健康认知令人担忧的是,只有30%的学生意识到过量摄入零食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另外,75%的学生没有意识到吃零食会增加他们的体重。
结论通过这项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学生对零食的认知存在欠缺,不了解零食中营养元素的不足。
小学生关于吃零食的调查报告的作文

小学生关于吃零食的调查报告的作文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关于吃零食的调查报告。
你们知道吗?吃零食可是我们小学生最喜欢的事情之一了!不过,吃零食可不是随便吃的,它还有很多讲究呢。
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讲讲我做的这个调查报告。
我想知道大家都喜欢吃什么零食。
于是,我来到了学校的食堂、超市和小卖部,看看都有哪些零食在出售。
哇,真是琳琅满目啊!有薯片、巧克力、糖果、果冻、饼干等等,简直是应有尽有!我决定先从这些最常见的零食开始调查。
我采访了我班上的小伙伴们,发现大家喜欢的零食还真是五花八门。
有的喜欢吃薯片,有的喜欢吃巧克力,有的喜欢吃糖果,还有的喜欢吃果冻和饼干。
看来,我们的口味还是挺多样化的嘛!接下来,我想了解一下大家都是什么时候吃零食的。
于是,我又采访了一些同学,发现大家吃零食的时间还是比较规律的。
有的中午吃饭后会吃一点零食,有的下午放学后会吃一些,还有的同学会在晚上睡觉前吃一点。
看来,吃零食也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小乐趣哦!然后,我还想了解一下大家吃零食的量。
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原来,很多同学都喜欢吃很多零食,有时候甚至一顿饭都吃不完。
这可不行啊,吃太多零食对身体不好的。
所以,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食量,不能贪吃哦!我还想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零食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影响。
经过一番调查,我发现了很多同学都喜欢吃辣条、方便面等高热量、高盐分的零食。
这些零食虽然好吃,但是长期食用对身体确实不好。
所以,我们要多吃一些健康的零食,比如水果、蔬菜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好了,今天的调查报告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都能从中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
当然啦,我们也不能忘记分享美味的零食给身边的朋友哦!让我们一起享受美食带来的快乐吧!。
小学生吃零食调查报告作文

小学生吃零食调查报告作文《小学生吃零食调查报告篇一:《零食大揭秘:小学生的“秘密美食”》在我们的校园周围,零食就像一个个小小的魔法盒,对小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为了了解小学生吃零食的情况,我展开了一项小小的调查。
我发现我们学校门口那可真是个零食的小世界。
各种花花绿绿的零食包装琳琅满目。
最常见的就是那些五毛一包的小辣条,还有那一串串的小肉肠。
我就观察到我班上的小李同学,那可是个十足的零食迷。
每天放学,他就像一只小老鼠一样,直奔向小卖部。
有一次,我特别留意了他,只见他手里紧紧握着一块钱,眼睛在小卖部的货架上扫来扫去。
最后,选中了一包辣条和一根肉肠。
他撕开辣条的包装,那股香辣味儿一下子就冒了出来,周围几个同学的眼睛都看直了。
他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辣条的红油都沾到了嘴边,还不停地吧唧嘴,说“真过瘾”。
而且这些零食不仅味道刺激,价格还超级便宜。
这也是吸引同学们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算了一下,小李同学每天花在零食上的钱大概是两块钱左右,一个月下来可也不是个小数目呢。
还有那小薯片,各种口味,像番茄味、烧烤味,一捏就碎,吃起来嘎吱嘎吱响,很多同学都喜欢在课间偷偷吃。
这小小的零食,就像藏在同学们口袋里的欢乐,可它们背后的健康隐患却被大家忽视了。
篇二:《那些不健康的“美味”背后》像小李同学吃的那些辣条,我回去研究了一下。
我发现这些零食的配料表那可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各种添加剂就像召开了一场大会。
色素、香精、防腐剂多得数不清。
比如说那色素,让辣条看起来红得诱人,可这些添加剂吃多了对身体肯定没好处。
我还发现那些小肉肠,虽然吃起来很有肉味,可仔细看包装就会发现,有的肉肠根本不是纯肉做的,而是用了很多淀粉和香精来调配味道。
我把我的发现告诉小李的时候,他一开始还不太相信,还说“吃了这么久也没见有啥问题啊”。
我就给他举了个例子,我说你看那些生病的小动物,平时吃了不好的东西,可能一开始也没什么症状,但是慢慢地身体就越来越差了。
而且很多零食的生产环境也很糟糕。
小学生吃零食研究报告

小学生吃零食研究报告小学生吃零食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我们进行此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小学生对零食的消费状况,以及对他们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
二、研究方法我们在本校五年级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以此收集了相关的数据。
我们共收集到了100份问卷。
三、研究结果1. 小学生对零食的喜爱程度在我们的调查中,70%的小学生表示他们非常喜欢吃零食,25%的小学生表示他们偶尔会吃零食,只有5%的小学生表示他们不喜欢吃零食。
2. 小学生吃零食的频率在我们调查的小学生中,有60%的人表示他们每天吃零食,30%的人表示他们每周吃零食两次以上,只有10%的人表示他们很少或者几乎不吃零食。
3. 小学生喜欢的零食种类小学生们喜欢的零食种类前三名分别是薯片、糖果和巧克力。
4. 小学生了解零食对健康的影响在我们调查的小学生中,有80%的人知道吃太多零食对身体不好,但是他们很难控制住自己,只有20%的人表示他们能够自觉控制零食的摄入量。
5. 小学生是否了解健康的零食选择在我们的调查中,有50%的小学生了解到水果和蔬菜是比较健康的零食选择,但是仍然有一部分的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四、研究结论1. 小学生普遍喜欢吃零食,并且吃零食的频率较高。
2. 小学生对零食的喜欢程度和了解零食对健康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的差距。
3. 小学生需要加强对健康的零食选择的了解。
五、建议1. 家长可以在孩子的零食选择上给予指导,鼓励他们选择更健康的零食,如水果和蔬菜。
2. 学校应该加强对小学生的健康教育,教导他们正确的饮食习惯,减少对零食的依赖。
3. 学校和家长可以联合努力,提供更多健康的零食选择,如坚果、酸奶等,以满足小学生的零食需求。
4. 学校可以定期进行关于健康零食的活动,如健康零食制作比赛,以增加学生对健康零食的认知和兴趣。
六、研究局限性由于我们的样本只涵盖了本校五年级的学生,结果可能不具有普遍性。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扩大样本范围,并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研究,以获取更全面的结果。
零食调查报告

零食调查报告零食调查报告「篇一」小学生吃零食现象调查报告范文关于小学生吃零食现象的调查报告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引导同年龄的小学生认识爱吃零食的危害,纠正他们的这种不良饮食习惯,向吃零食的习惯告别,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调查时间:1-10——3-8调查地点:代家堡学校调查方法;采取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对象:五、六年级学生调查结论:我们应少吃零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一、关于小学生吃零食现象的现状如果你从我们学校经过,你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放学后,大部分同学不是向家的方向走去,而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如饿虎扑食般地朝学校对面的小卖部冲去。
他们掏出家长给的零花钱,买了一些色彩鲜艳、包装简易,还赠小玩具的食品;每到放学的时间,马路两侧就会冒出很多流动的摊位:鸡翅、爆米花、臭豆腐、糯米团、糖葫芦,现做现卖。
小贩的吆喝声吸引了饥肠辘辘的同学,把小摊围个水泄不通;校附近的一家早餐店里,香肠、汉堡、牛肉、饼干、饮料物品多得眼花缭乱,我要这个,我要那个,呼喊声彼此起伏;学校旁边生意兴隆的文具店,什么时候也摆上了饮料、香肠等等。
瞧,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左手汉堡,右手可乐,吃得多么津津有味。
有零花钱的同学掏钱随手就买了,潇潇洒洒地扬长而去;没零花钱的同学只得眼巴巴的看着迟迟不肯离去;马路上已是拥挤不堪,果皮和纸屑随处可见,这种现象不但严重影响了上学和放学的交通安全和原本稳定的周边秩序,而且也不符合饮食卫生,严重地危害我们小学生的身体健康。
加之校门前这条路比较窄,人车流量又大,很容易造成事故。
于是我决定对本校学生的吃零食现象进行调查。
二、调查分析调查之一:基本情况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从调查中得到的一些数据:项目百分比非常喜欢19.2%喜欢36.1%一般31.3%不喜欢13.3%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只有13.3%的同学不喜欢零食,将近86.7%的同学都不拒绝零食。
喜欢或非常喜欢吃零食的同学已超过一半,而且特别喜欢在放学后或看电视时吃。
小学生吃零食调查报告

小学生吃零食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学生吃零食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为了解小学生吃零食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就此展开了一份详细的报告。
首先,我们对100名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小学
生每天都会吃零食,其中有近一半的小学生每天吃零食的次数超过两次。
这表明小学生吃零食的情况确实十分普遍。
其次,我们对小学生吃零食的种类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最喜欢
吃的零食种类前三名分别是薯片、巧克力和糖果。
这些零食通常都含有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长期摄入会对小学生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我们还就小学生吃零食的原因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
小学生吃零食是因为口味好,而有近40%的小学生吃零食是因为饥饿或者无聊。
这些原因都说明了小学生吃零食的行为与他们的口味偏好和情感需求密切相关。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小学生吃零食的现象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饮食的管理,减少学生的零食摄入。
其次,家长也应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对零食的依赖。
最后,社会应该加强对零食市场的监管,减少不健康零食的流通。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解决小学生吃零食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的调查报告得出了如下结论,小学生吃零食的现象普遍存在,
零食种类以及吃零食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报告,能够引起社会的重视,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把零食当主食
——关于学生吃零食的调查报告
一、现状
现在,学生吃零食的现象很普遍,走进一些学校,就会发现校门前的地面上有学生扔的零食包装袋,尤其是风大的时候更是刮得到处飞舞,校园里,随处可见拿零食吃的学生。
课堂上,很多学生趁着老师转身的机会拿出吃的来吃。
放学时,卖零食的小店被学生挤得满满的。
有一些学生一天不吃零食就不舒服。
据调查表明,我校200多名学生里98.63%都吃零食,其中每天吃零食的占70.06%,经常吃零食的25.84%,偶尔吃零食的占
65.73%。
仅有3.37%的学生从来不吃零食。
二、危害
香、脆、甜、酸、咸等多味的小食品,如话梅,奶糖,巧克力等是青少年最喜欢吃的食品。
往往正餐时饭不吃,而这些食品不离口,结果孩子越吃越瘦小。
不少学生在晚餐之后边做作业边吃零食,或者边看电视边吃零食,或者边听音乐边吃零食,更有甚者躺在床上吃零食。
这样吃零食会过量进食,长此以往会导致体重超标,身体素质下降。
第一,油炸类,会引致青少年发胖和身体的不健康的生长发育。
不时的摄取零食,势必使肠胃得不到充分休息,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引起肠胃功能失调。
当前我国青少年的营养特点是:蛋
白质和热量供给充足,脂肪和食盐过多,而钙、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B2以及膳食纤维供给不足。
因此,应适当减少肪供给,如炸薯片、薯条、炸鸡翅、炸羊肉串、锅巴以及油炸方便面等食物应少吃;脂肪含量过多的食品包括奶油蛋糕、冰淇淋、黄油类食品都应该少吃。
此外,吃零食必用手,有时因手没洗干净而感染了疾病,如急性肠胃炎、肠虫症等。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每天的营养又如何保证呢?
第二,高糖食品。
所谓高糖食品,不仅包括加入蔗糖太多的甜食和糖果,也包括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食品,而当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绝大多数含糖量较高,如各种果汁饮料、碳酸饮料、茶饮料等。
同时,这些饮料中还包含对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可能有不良影响的色素、香精和防腐剂等。
如果过多地吃甜食,糖也会在肠道中容易发酵产气,使肚子产生饱胀感,因此许多学生的肚子就越来越大,成为了“小胖墩”。
这样孩子还处在似饱非饱的饥饿状态,所需营养不足,阻碍了正党生长。
第三,冷饮。
许多青少年吃冷饮成癖,无论春夏秋冬,一有机会就大吃冷饮。
大量吃冷饮会使胃肠道温度骤降,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同时还可能诱发经常性的轻微腹痛,从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第四,洋快餐充当零食。
一些洋快餐脂肪含量太高,营养不均衡,对儿童体格发育不利。
美国《华盛顿邮报》曾刊登一幅画着热狗、汉堡包、薯条和雪糕的图片,上面写着“我们害死的美
国人和烟草一样多”。
洋快餐的故乡美国人都有了这样的认识,我国青少年有什么理由如此爱好洋快餐呢?
三、原因
有一些家庭饮食没有规律,吃饭时间或早或晚,不能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
有时做饭晚了,又怕孩子饿着,就给孩子吃饼干、糕点之类零食,使孩子的胃肠负担加重,消化系统的功能紊乱而降低食欲,到吃饭的时候都吃不香了。
饭不想吃了以后,肚子就会越来越饿,有的家长又过分娇惯孩子,一切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孩子要吃什么,就买什么,走着也吃,站着也吃,所以他们就大肆的吃零食,结果吃得越来越多,肠胃得不到充分休息,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引起肠胃功能失调,也就越来越饿,饿了就更会吃,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四.矫正
1、晓之以理
家长要结合具体事例,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学生不要吃零食,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吃零食的坏处。
在全校学生教育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做好个别学生的工作,分别找爱吃零食的学生谈话。
首先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一天里的饮食情况,然后提出具体要求,如告诉他们在饭前一个半小时,不能吃零食。
过几天后,教师要询问学生的饮食改变情况,发现有进步,应及时表扬;反之,要给以适当的批评,帮助他们克服吃零食的习惯。
三是进行家访或开家长会。
教师和家长积极配合,共同帮助学生改掉吃
零食的坏习惯。
2、定时饮食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吃饭,饭前不可吃零食,以免影响食欲。
吃好了正餐,也就不再像吃零食了。
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让孩子按时进餐,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心理学告诉我们:同一刺激经常反复作用就会在大脑皮层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系统(即动力定型),就是人们常说的“习惯成自然”。
一旦良好习惯养成后,孩子无需一直努力就能按时吃饭。
每当接近吃饭时,他们就会出现饥饿感,产生条件反射,消化器官随之分泌消化液,胃也按时蠕动,这样就使孩子吃饭香甜,易于食物消化和吸收。
因此可以说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组织性、纪律性以及其他品质。
3、调剂饭菜
为了增进食欲,使孩子好好吃饭,家长要尽量把饭菜做得好一些,变换花样,烹调时使色、香、味俱全,再取个好听的菜名。
4、防止偏食
要使孩子得到足够营养,最好给与平衡的饮食,防止偏食。
每样食物都不要吃得过多,因为几乎每一种事务中都包含着人体需要的某种营养。
但没有一种食物能包含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
如果某一类食物吃得过多,别的一些食物量自然会相对减少,那么,就会导致其他营养素缺乏。
5、控制零花钱
现在有许多孩子的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常给自己孩子零花钱,这就为孩子买零食提供了方便条件。
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不要向家长所要吃零食的钱,而家长也应有目的地控制给孩子的零花钱,这样就能使学生做到不该买得不买,不该吃得不吃,能有效地控制学生吃零食。
当然,这些小食品也不是绝对不能给孩子吃,关键是要适量适时。
饭后用些水果还是可以的,但量要少,次数不宜多,更不能以吃零食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