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示例
层次分析法经典案例

层次分析法经典案例篇一:层次分析法步骤层次分析法实例与步骤结合一个具体例子,说明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案例分析】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决策:层次分析法问题提出市政部门管理人员需要对修建一项市政工程项目进行决策,可选择的方案是修建通往旅游区的高速路(简称建高速路)或修建城区地铁(简称建地铁)。
除了考虑经济效益外,还要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因素,即是多准则决策问题,考虑运用层次分析法解决。
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应用AHP解决实际问题,首先明确要分析决策的问题,并把它条理化、层次化,理出递阶层次结构。
AHP要求的递阶层次结构一般由以下三个层次组成:? 目标层(最高层):指问题的预定目标;? 准则层(中间层):指影响目标实现的准则;? 措施层(最低层):指促使目标实现的措施;通过对复杂问题的分析,首先明确决策的目标,将该目标作为目标层(最高层)的元素,这个目标要求是唯一的,即目标层只有一个元素。
然后找出影响目标实现的准则,作为目标层下的准则层因素,在复杂问题中,影响目标实现的准则可能有很多,这时要详细分析各准则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即有些是主要的准则,有些是隶属于主要准则的次准则,然后根据这些关系将准则元素分成不同的层次和组,不同层次元素间一般存在隶属关系,即上一层元素由下一层元素构成并对下一层元素起支配作用,同一层元素形成若干组,同组元素性质相近,一般隶属于同一个上一层元素(受上一层元素支配),不同组元素性质不同,一般隶属于不同的上一层元素。
在关系复杂的递阶层次结构中,有时组的关系不明显,即上一层的若干元素同时对下一层的若干元素起支配作用,形成相互交叉的层次关系,但无论怎样,上下层的隶属关系应该是明显的。
最后分析为了解决决策问题(实现决策目标)、在上述准则下,有哪些最终解决方案(措施),并将它们作为措施层因素,放在递page1阶层次结构的最下面(最低层)。
明确各个层次的因素及其位置,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用连线连接起来,就构成了递阶层次结构。
层次分析法现代汉语例题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决策分析方法,通常用于多个方案或因素之间进行比较和排序。
以下是一个使用层次分析法的现代汉语例题:
假设你是一名公司的采购主管,你需要从三个供应商(A、B、C)中选择一家供应商品质最好、价格最优、售后服务最好的供应商。
你将使用层次分析法来进行决策。
解题步骤:
制定目标层次:选择最优供应商
确定判断准则:商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将目标层次下的判断准则放在下一层,形成层次结构模型
刻画判断矩阵:采用1~9的比较尺度,对每两个判断准则进行比较,得到判断矩阵
求出权重向量:对判断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出每个判断准则的权重
计算一致性指标:检查矩阵的一致性程度,得出一致性指标
计算最终权重:根据层次结构模型和权重向量,计算出每个供应商的最终权重
进行灵敏度分析:分析每个判断准则的变化对结果的影响程度
得出决策结果:综合考虑判断准则的权重和灵敏度分析的结果,得出选择最优供应商的决策结果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层次分析法的应用例题,具体细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处理。
层次分析方法范文

层次分析方法范文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大学生,想要购买一辆新车。
他希望车辆的品牌知名度高、车辆性能好、价格合理等因素都可以考虑到,从而做出最佳决策。
步骤一:建立层次结构在层次分析方法中,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层次结构,包含了问题的各个方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对于小明的问题,他可以将层次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品牌知名度、车辆性能和价格。
步骤二:构建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方法的核心,用于比较不同因素之间的重要程度。
小明需要根据他对每个因素的主观判断来构建判断矩阵。
例如,他认为品牌知名度比车辆性能重要,可以给予品牌知名度一个更高的权重。
在这个过程中,小明需要和他对车辆品牌的了解程度进行比较,以及和他对车辆性能的需求进行比较。
步骤三:计算权重向量通过对判断矩阵进行计算,可以得到每个因素的权重向量。
小明可以使用软件或者Excel等工具来进行计算。
权重向量表明了不同因素对最终决策的影响程度。
例如,如果品牌知名度的权重向量为0.6,车辆性能的权重向量为0.3,价格的权重向量为0.1,则表明品牌知名度对最终决策的影响最大。
步骤四:一致性检验在确定权重向量之后,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来验证判断矩阵的合理性。
一致性检验可以使用一致性指标CI和一致性比例CR来进行评估。
如果CR值小于0.1,则说明判断矩阵是一致的。
如果CR值大于0.1,则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直到CR值小于0.1为止。
步骤五:综合评估与决策通过计算得到的权重向量,可以对各方案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做出最佳决策。
小明可以将不同品牌的车辆在品牌知名度、车辆性能和价格等方面进行评估,然后乘以对应的权重向量,得到综合评估分数。
最终,小明可以选择综合评估分数最高的车辆作为他的购买决策。
层次分析方法是一种科学而系统的决策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做出更加准确的决策。
通过对层次结构的建立,判断矩阵的构建,权重向量的计算以及一致性检验的评估,可以得出最佳决策方案。
同时,在进行层次分析方法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对各个因素进行实际情况的分析和评估,以保证最终的决策是科学和合理的。
层次分析法例题

二、AHP 求解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法,将决策者的经验给予量化,这在对目标(因素)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数据的情况下较为实用。
(一)、建立递阶层次结构目标层: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
准则层:方案的影响因素有:1c 自然属性、2c 经济价值、3c 基础设施、5c 政府政策。
方案层:设三个方案分别为:1A 农产品产地一产地批发市场一销地批发市场一消费者、2A 农产品产地一产地批发市场一销地批发市场一农贸市场一消费者、3A 农业合作社一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超市一消费者(本文假设农产品的生产地和销地不在同一个地区)。
。
图3—1 递阶层次结构(二)、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所谓判断矩阵昰以矩阵的形式来表述每一层次中各要素相对其上层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
为了使各因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得到量化的判断矩阵,引入1~9的标度,见表3—1.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表3—1 标度值为了构造判断矩阵,作者对6个专家进行了咨询,根据专家和作者的经验,四个准则下的两两比较矩阵分别为:(三)、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就是把本层所有要素针对上一层某一要素,排出评比的次序,这种次序以相对的数值大小来表示。
对应于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使向量中各元素之和等于1)后记为W。
W的元素为同一层次因素对于上一层次因素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
能否确认层次单排序,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所谓一致性检验是指对A确定不一致的允许范围。
a,则λ比n 大的越多,A 的不一致性越严重。
用最大特征值对由于λ连续的依赖于ij应的特征向量作为被比较因素对上层某因素影响程度的权向量,其不一致程度越大,引起的判断误差越大。
因而可以用λ―n数值的大小来衡量 A 的不一致程度。
用一致性指标进行检验:max 1nCI n λ-=-。
层次分析法

bn1
bn2 ……
bnn
bij是对于Ak而言,Bi对Bj的相对重要性的数值表示。
Bij通常取1、3、5、7、9及其他们的倒数,其含义为:
尺度
1 3 5 7 9
含义
第i个因素与第j个因素的影响相同 第i个因素比第j个因素的影响稍强 第i个因素比第j个因素的影响强 第i个因素比第j个因素的影响明强 第i个因素比第j个因素的影响绝对地强
层次分析法
一 问题的提出
例1 购物 买钢笔,一般要依据质量、颜色、实用性、价格、
外形等方面的因素选择某一支钢笔。 下馆子,则要依据馆子的饭菜质量、区位条件、档
次、饭菜价格、服务质量等方面因素来选择。
例2 旅游 假期旅游,是去风光秀丽的苏州,还是去迷人的
北戴河,或者是去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一般会依据景 色、费用、食宿条件、旅途等因素选择去哪个地方。
课题D2
课题可行性B3
难
研财
易
究政
程
周支
度
期持
c3
c4
c5
课题D3
层次分解时注意事项:
如果所选的要素不合理,其含义混淆不清,或 要素间的关系不正确,都会降低AHP法的结果质量, 甚至导致AHP法决策失败。 为保证递阶层次结构的合理性,需注意以下问题: 1、要对问题的影响因素有充分的理解,必要的时 候可以咨询相关的专家; 2、分解简化问题时把握主要因素,不漏不多 3、注意相比较元素之间的强度关系,相差太悬殊 的要素不能在同一层次比较。 4、以上均为完全层次
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1)
(2)
(3)
在(1)式中,CI为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指标,CIj为与aj对应 的B层次中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在(2)式中,RI为层次总排 序的随机一致性指标,RIj为与aj对应的B层次中判断矩阵的随 机一致性指标;在(3)式中,CR为层次总排序的随机一致性比例。
层次分析法实例讲解学习

层次分析法实例讲解学习生活实际例题:旅游实例,有三个旅游地点供游客们选择,连云港,常州,徐州。
影响游客们决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项:景色、费用、居住、饮食、旅途。
请根据个人偏好选择最佳旅游地点。
分析 : 旅游点是方案层,将它们分别用B1 , B2, B3表示,影响旅游决策的因素为准则层 A1, A2, A3 , A4 , A5;目标层为选择旅游地,即可以建立以下模型:选择旅游地景色费用居住饮食旅途连云港常州徐州建立判断矩阵:准则层判断矩阵(即各种因素在旅客偏好选择中所占有的不同比重):1 1/2 43321755A1/ 41/ 711/ 21/ 31/3 1/5 2111/3 1/5 311方案层判断矩阵建立(针对每一个影响因素来对方案层建立):12511/31/8113B1 1/212B1311/3 B11131/ 51/2 18311/3 1/3 1134111/4B1 1/311B1111/41/411441求准则层判断矩阵 A 的特征值:Matlab 运行程序:[a,b]=eig(A)‘ 矩b ’阵的对角线为准则层判断矩阵 A 的特征值:5.0730 0 0 00.0310 0 b0 0 0.0310 0 0 0 0 0.005 00.005即 1 5.073,20.031,30.031,40.005, 50.005选出最大特征值:max (1, 2, 3, 4,5)1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即为准则层的影响因素所占的权重, 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为:w 1- 0.4658 - 0.8409 - 0.0951 - 0.1733 - 0.1920归一化(最简 matlab 程序为 w=w1./sum(w1) )w0.2636 0.4759 0.0538 0.0981 0.1087一致性指标的检验:由 max 是否等于 5 来检验判断矩阵 A 是否为一致矩阵。
由于特征根连续地依赖于矩阵 A 中的值 ,故 max 比 5 大得越多, A 的非一致性程度也就越严重,max 对应的标准化特征向量也就越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对因素 A i (i 1, ,5) 的影响中所占的比重。
层次分析法的示例

层次分析法的示例以某企业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指标权重确定过程为例,对层次分析法在确定绩效指标权重应用中的建模过程描述如下:1.建立层次结构根据所设计指标的纬度将指标进行归类,形成如图1-1所示的递阶层次结构图。
目标层 准则层 子准则 图1-1 递阶层次结构图2.构造两两判断矩阵 构造两两判断矩阵分两步进行2.1抽样统计调查。
统计样本的选择标准是为人公道、经验丰富。
样本还要兼顾管理者和员工比例的平衡、不同部门间人数平衡。
此外,还要考虑本容量的代表性。
在此基础上对所愿员工进行“背靠背的调查”。
在调查问卷的设计上,要以九级分制作为各个指标之间两两相对的重要性比较赋值的标准。
九级分制所代表的意义如表1-2所示。
表1-2 九级分制标度表标度aij含义1 3 5 7 9 2,4,6,8 倒数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具有相同的重要性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i 指标比j 指标稍重要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i 指标比j 指标明显重要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i 指标比j 指标强烈重要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i 指标比j 指标极端重要表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若指标i与指标j的重要性之比为a ij ,那么指标j指标i重要性之比为a ji =1/a ij2.2构造判断矩阵。
在筛出无效调查后,对有效问卷的各个数值分别求平均值,构造判断矩阵示例如表1-3所示表1-3 判断矩阵示例3.计算元素的相对权重运用矩阵的相关知识求解矩阵特征值,所求特征值就是矩阵中元素的相对权重。
该方法计算精确,但较为复杂。
运筹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简便、实用的近似求法。
步骤如下:3.1先求出两两比较矩阵的每一列的总和,如表1-4所示表1-4 比较矩阵的列总和3.2把两两比较矩阵的每一个元素除以其相应的列总和,所得到的商所组成的新矩阵称之为标准比较矩阵,如表1-5所示表1-5 标准比较矩阵3.3计算标准两两比较矩阵的每一行的平均值,这些平均值就是各元素的先对权重,如表1-6所示。
层次分析法经典案例

层次分析法经典案例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是一种常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工程项目评估、市场调研等领域。
本文将通过一个经典案例,介绍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过程。
一、案例背景某企业计划购买新设备,以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然而,在众多可选设备中,如何选择最适合企业发展的设备成为了业主面临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业主决定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设备选择。
二、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层次分析法基于一个重要思想,即将复杂的决策问题拆解为具有层次结构的多个因素,并通过层次化的比较和综合分析,最终得出决策结果。
1. 构建层次结构首先,我们需要将决策问题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构建层次结构。
在这个案例中,可以将设备选择问题划分为三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和备选方案层。
目标层代表企业的最终目标,即实现高效生产;准则层包括影响设备选择的各种准则,如设备价格、性能指标、售后服务等;备选方案层包括具体的设备选项。
2. 建立判断矩阵接下来,我们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
通过专家主观判断,给出两个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采用1-9的尺度,其中1代表两者具有相同重要性,9代表一个因素相对于另一个因素极端重要。
比如,在准则层中,设备性能指标对设备价格的重要性为6。
3. 计算权重向量利用判断矩阵,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层次的权重向量。
通过对判断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可获得各因素的权重。
权重向量表示了各因素对当前决策的贡献程度,可作为后续分析的依据。
例如,计算准则层中各因素的权重向量。
4. 一致性检验为了保证判断矩阵的合理性,我们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
通过计算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评估判断矩阵是否存在较大的一致性问题。
若一致性比率超过一定阈值,需要检查和修正判断矩阵。
5. 优先级排序最后,结合各层次的权重,我们可以进行优先级排序,得出对不同备选方案的排序结果。
根据排序结果,我们可以选择最合适的备选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计量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9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研究——基于杭州的实证A Research on Job Satisfactionof the Post-90s Staffs—Based on the Empirical Study of Hangzhou 学生姓名学号学生专业工商管理班级 1 二级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指导教师中国计量学院2014年5月郑重声明本人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学生签名:日期: 2014年5月20日分类号:F272.9 密级:公开UDC:33 学校代码:10356中国计量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9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研究——基于杭州的实证A Research on Job Satisfactionof the Post-90s Staffs—Based on the Empirical Study of Hangzhou作者学号申请学位管理学学士指导教师学科专业工商管理培养单位中国计量学院答辩委员会主席评阅人2014 年 5 月致谢“9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实证研究——基于杭州的实证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渐形成和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国内各行各业的企事单业员工都承受着远超以往的工作压力。
作为国家的希望,当“90后”这批新时代的生力军开始踏上职场之后,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如何,影响他们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场,便成了人们关心的问题,这即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杭州市123位企事业单位“9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现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90后”企事单业员工工工作满意度现状总体水平处于正常水平,但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90后”企事单业员工对“同事关系”的满意度最高,而对“工作强度”的满意度最低;(3)除性别以外,不同教育程度、单位性质和收入状况对于“90后”企事单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的多数影响因素都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9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层次分析法中图分类号:F272.9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Job Satisfaction of the Post-90s Staffs—— Based on the Empirical Study of Hangzhou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creasing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market-econom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ntinuous improvement, every domestic industry are have more pressure than. The country's hope, when these post-90 staffs began to embark on the new work , how their job satisfaction, what are the job satisfaction factors they have , how to help them to better adapt to the workplace, it becomes the issues of concern, which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The survey used a questionnaire, chose 123 post-90 staffs in Hangzhou as research object about their job satisfaction,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ing:(1) Overall level of job satisfaction of post-90 staffs at normal levels, but there is large room for improvement;(2) For the post-90 staffs, the highest satisfaction is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agues' , while the lowest satisfaction is work intensity ;(3) In addition to gender, the difference education level, income level and the nature of the unit can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post-90 staffs on most factors about job satisfaction .Keywords: post-90s staffs;job satisfaction;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Classification:F272.9目次摘要 (I)目次 (III)1 引言 (1)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2 研究思路 (2)1.3 研究方法 (2)2 “9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相关文献综述 (3)2.1“90后”员工相关文献综述 (3)2.1.1 “90后”员工的定义 (3)2.1.2 “90后”的研究现状 (3)2.2 工作满意度相关文献综述 (4)2.2.1 工作满意度的定义 (4)2.2.2 工作满意度的研究状况 (4)3 “9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研究设计 (6)3.1 主要研究目的 (6)3.2研究指标体系 (6)3.3 主要研究工具 (6)3.3.1 人口学变量问卷 (6)3.3.2 工作满意度评价问卷 (6)3.4相关调研方案 (7)3.4.1 调查人群的选取 (7)3.4.2 调查地点的选择 (7)4 “9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测评模型建立 (8)4.1层次分析法 (8)4.2研究测评指标体系 (9)4.3确定权重的方法 (10)4.3.1 判断矩阵的构建 (10)4.3.2 判断矩阵一致性的检验 (10)4.3.3权重向量的计算 (11)4.4 权重向量计算结果 (11)4.5 层次总排序结果及分析 (17)4.5.1指标层(C层)总排序权重 (17)4.5.2子指标层(D层)总排序权重 (17)4.5.3总排序结果检验 (19)4.6 综合评价模型 (19)5 “9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测评结果及分析 (20)5.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20)5.2 调查数据信度检验 (21)5.3.1 指标层因素计算结果 (21)5.3.2 准则层因素计算结果 (24)5.3.3 目标层因素计算结果 (25)5.4 个体差异分析 (25)5.4.1 性别差异分析 (25)5.4.2 教育程度差异分析 (26)6 “9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31)6.1 主要研究结论 (31)6.2 相关对策建议 (31)6.2.1 员工个人方面 (31)6.2.2 用人单位方面 (31)6.3 主要研究不足与展望 (32)6.3.1 研究不足 (32)6.3.2 研究展望 (32)参考文献 (34)附录1:调查问卷 (35)1 引言1.1研究背景和意义在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所占地位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各行各业的企事单业员工都为此承受着远超以往的工作压力。
在当今社会中,人力资本所拥有的价值日益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员工的工作表现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所在单位运营能力的强弱。
相关调查表明,工作满意度对于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表现有着重要的正相关影响。
与此同时,在近年来,一些单位发生的员工因为不满工作状况而引起的恶性事件也使人们开始逐渐注意到“工作满意度”这个词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
随着1990年后出生的一代中国公民的成长,“90后”一词在这些年已逐渐代替“80后”成为社会中的又一大热词。
“90后”作为“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的第二代独生子女,成长于改革开放方兴未艾的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社会的动荡,享受着社会发展带来的物质提高,这也是的他们拥有着完全不同于前辈们的群体特性。
在第一批“90后”开始逐渐进入社会就业后,越来越多的“90后”员工将在未来几年中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鲜血液。
作为国家建设未来的主力军,“90后”的成长吸引着来自社会各个层面关注的目光。
那么,当“90”后的职场先行者们开始踏上工作岗位后,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如何,他们对于新环境的适应状况又如何,影响他们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有哪些,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场,都是十分引人关注的问题,这即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过研究“90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找出那些能显著影响“9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因素,这可以为企业管理层改进企业员工管理准则和运营方式以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提供建议。
通过研究找出有效提高“9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方法,以确保企业能在大量“90后”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发展障碍,这即是本文的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本文对“90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具体研究思路如下:(1)通过图书馆库藏图书和网络资料对相关文献内容进行研究,主要参考和了解国内外有关工作满意度和“90后”群体的研究成果,研究重点为有关于“9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2)在初步了解有关“9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理论知识后,在导师指导下设计“9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相关的访纲和问卷内容,并对一定数量的有关被试对象进行访谈调查和问卷试调查;(3)在前期调查和导师指导的基础上,对原问卷进行修改,选择被试对象,发放问卷,并实施问卷调查;(4)运用EXCEL和SPSS软件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①“9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总体特征;②“9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个体差异;③“9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程度;(5)对“9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各影响因素进行层次分析法(AHP)分析;(6)分析上述研究结果,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针对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