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训练1 空气、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1-1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B练)21-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AB练(沪教版)解析版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一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课时1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建议时间:25分钟)1.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A .1: 4B .4: 1C .1: 5D .4:5【答案】A【详解】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为21%,约为20%,氮气体积分数为78%,约为80%,所以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20%:80%=1:4,故选A 。
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B .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固定不变的C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空气的污染物之一D .净化后的空气仍然是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答案】D【详解】A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一定是空气,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 、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基本是固定不变的,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不会是空气的污染物,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 、净化后的空气仍然是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
3.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生活生产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A .供给呼吸用到的氧气B .食品包装袋中用到的氮气 C.用于生产氮肥的氨气(NH 3)D .制作电光源的稀有气体 【答案】C【详解】A、空气中含有21%的氧气,氧气来自空气;B、空气中含有78%的氮气,氮气来自空气;C、空气中不含有氨气,氨气不是来自空气;D、空气中含有0.94%的稀有气体,稀有气体来自空气;故选C。
4.成年人每秒钟需要吸入氧气约130mL,则相同条件下每秒钟需吸入空气的体积A.650mL B.520mL C.26mL D.32.5mL【答案】A【详解】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成年人每秒钟需要吸入氧气约130mL,则相同条件下每秒钟需吸入空气的体积=130mL÷1/5=650mL,故选A。
5.如图为空气中各成分所占比例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区域“a”代表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答案】B【详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2024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一空气、氧气中考命题2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第10页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中考命题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中考·化学
8.[2022 天津]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答案:B 解析: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C.磷在空气中燃烧,生 成五氧化二磷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伸入盛有氧 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第4页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中考命题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中考·化学
2.[2023 长沙]2023 年 5 月 30 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将三名航天 员成功送入空间站。下列能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硫 D.氦气
答案:A 解析:A.氧气能供给呼吸,故选项正确。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 错误。C.二氧化硫有毒,故选项错误。D.氦气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
第8页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中考命题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中考·化学
6.[2022 长沙]2022 年 4 月 16 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
成功着陆。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了 183 天,在空间站的生活离不开氧气。下列
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B.氧气极易溶于水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氧气能供给呼吸
答案:D 解析: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故 A 错误;B.氧气不易溶于水,故 B 错误;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 C 错误;D.氧气能供给呼吸,故 D 正确。
3 1 2 空气与氧气——氧气的性质 同步练习

3.1.2 空气与氧气——氧气的性质一、单选题1.下列对氧气的性质与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C.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都能产生火焰D.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2.下列关于O2的说法不科学的是()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B.硫在O2里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工业上将空气液化后再进行分离来制取O2D.加热KClO3制O2,可用MnO2作催化剂3.以下对氧气性质和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液化时变为淡蓝色B.氧气不易溶于水C.氧气能燃烧,供给呼吸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4.蜡烛(足量)在如下左图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蜡烛熄灭后瓶内没有氧气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保护气B.铝具有延展性,可以制成饮料罐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冰箱异味D.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燃料6.小红在峨眉山旅游到达金顶时,感觉身体不适,可能发生了“高原反应”,主要是因为高海拔地区的空气稀薄,不能给人体提供足量的()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稀有气体7.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
据此实验,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B.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主要物质的熔点较低C.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8.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说法中,前者为化学性质,后者为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不易溶于水,液态氧无色B.等体积的氧气的质量大于空气的质量,常温下性质活泼D.潮湿空气中氧气能使铁生锈,固体氧呈淡蓝色雪花状9.关于氧气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C.氧气在压强为101千帕时,在-183 ℃时变为淡蓝色的液体D.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10.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11.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内的水变成了紫红色D.Ba(OH)2和NH4Cl 反应时会放出热量使容器的温度升高12.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水中溶解的氧气是鱼类生存的必要条件D.在常温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1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氧气不易溶于水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D.工业制得的氧气一般贮存在蓝色钢瓶中14.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标准状况下,同体积的氧气的质量比空气的质量大B.通常状况下能够支持燃烧C.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D.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15.空心菜是人们喜欢吃的蔬菜之一,刚炒熟的空心菜嫩绿、脆香多汁,令人垂涎欲滴,而端上桌一两分钟就逐渐变黑,这可能与空气中的什么有关()A.氮气B.稀有气体C.氧气D.二氧化碳二、填空题16.氧气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物质。
专题02 空气 氧气(第02期)(教师版)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第02期

专题02 空气 氧气考点01 空气的成分及其性质和用途考点0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考点03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考点04 氧气的工业制法与实验室制法考点01 空气的成分及其性质和用途1.(2024·湖南长沙)神舟十八号“太空养鱼”项目进展顺利。
下列能供给斑马鱼和宇航员呼吸的气体是A .2O B .2N C .2CO D .2H O【答案】A【解析】能供给斑马鱼和宇航员呼吸的气体是氧气;故选:A 。
2.(2024·吉林省吉林市)洁净的空气对人和其他动植物都非常重要。
下列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A .二氧化硫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氮气【答案】A【解析】A 、二氧化硫在空气中易形成硫酸,引起酸雨,会污染空气,符合题意;B 、氧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会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C 、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会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D 、氮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会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3.(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 .氮气B .氧气C .水蒸气D .稀有气体【答案】A【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 78%、氧气占 21%、稀有气体占 0.94%、二氧化碳占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故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故选A 。
4.(2024·吉林长春)博物馆常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保护文物。
该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选A。
5.(2024·黑龙江牡丹江)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红磷B.木炭C.硫D.铁【答案】A【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故A符合题意;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放热,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没有白烟产生,故B不符合题意;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产生白烟,故C不符合题意;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D不符合题意。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中考真题

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2•谷城县模拟〕关于氧气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B.拉瓦锡觉察了空气的组成C.氧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2.〔2022•南昌〕以下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B.氧气C.水蒸气D.稀有气体3.〔2022 春•淄博期中〕以下现象不行用氧气的物理性质来解释的是〔〕A.海拔越高氧气的含量越少B.氧气在降温加压时可变成淡蓝色的液体C.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鱼类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溶有氧气4.〔2022 •邵阳〕2022 年6 月1 日晚,载有456 人的“东方之星”客船在长江中游遇龙卷风翻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全力抢救,从翻沉客船中成功搜救出幸存者.说明沉船内残存空气中的氧气,具有的用途是〔〕A.作复原剂B.作保护气C.供给呼吸D.支持燃烧5.〔2022 •黑龙江〕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试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柴燃烧所起的作用是〔〕A.上升铁丝的着火点B.上升铁丝的温度C.增加可燃物D.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6.〔2022•湘潭〕以下试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7.〔2022•宝山区一模〕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以下对有关反响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光明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B. 铁、硫、石蜡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响C .细铁丝在氧气中猛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D .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响属于氧化反响,氧气具有氧化性8.〔2022•大连模拟〕以下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氧气易溶于水,试验室中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B .常温常压下,氧气无色无味,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C .我们四周的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 1/5,铁丝可以在纯氧中燃烧,发生氧化反响 D .氧气具有氧化性,物质燃烧是一种较猛烈的氧化反响,必需有氧气参与 9.〔2022•临沂模拟〕以下物质分别放入一密封的布满氧气的瓶里,充分燃烧后, 冷却至室温,由于瓶内压强的明显减小,使瓶塞最难启开的是〔 〕A .木炭B .红磷C .蜡烛D .硫10.〔2022•泰安〕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局部学问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S ,P 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B .Ⅰ,Ⅱ两类反响均表达了氧气的可燃性C .Fe 在Ⅰ、Ⅱ两类反响中的产物不一样D .Ⅰ类反响放出热量,Ⅱ类反响吸取热量11.〔2022•邗江区校级三模〕试验小组用以下图所示装置进展试验.:2NaOH+SO 2 ═Na 2SO 3 +H O2①关闭 K ,翻开甲的胶塞,点燃硫粉后快速塞紧胶塞.②冷却至常温,将胶头滴管中的足量 NaOH 溶液挤入瓶中,振荡,使反响充分. ③翻开 K ,观看乙中的现象.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步骤①中,硫燃烧呈淡蓝色火焰,瓶内气压减小B.步骤②中,甲装置内的气压减小C.步骤③中,乙中的长导管口处冒气泡D.步骤③中,甲装置内的气压增大,至与大气压相等12.〔2022•黄冈模拟〕化学反响有多种分类,化合反响,分解反响,氧化反响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其中b 处可表示的化学反响是〔〕A.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B.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C.水氢气+氧气D.石灰石+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13.〔2022·长沙〕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空气中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二.综合题〔共 3 小题〕14.〔2022 春•呼和浩特期中〕在Ⅰ栏中各项试验后面的括号中填Ⅱ栏中对应的试验现象的序号〔Ⅰ〕〔Ⅱ〕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a.猛烈燃烧,火星四射②硫在氧气中燃烧 ③磷在氧气中燃烧④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⑤硫在空气中燃烧b .发出白光c .发出淡蓝色火焰d .发出蓝紫色火焰e .消灭深厚的白烟.15.〔2022 秋•福州期末〕某化学小组同学觉察:收集的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50% 〔空气占 50%〕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浓度的最低值是多少呢?该小组对此开放探究:该小组同学首先进展第一组试验:取3 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装入肯定体积的水,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如下图〕,在导气管中通入氧气,分别把 3个集气瓶中的水排出.并通过排水量来把握通入氧气的体积〔滞留在导管内的水无视不计〕.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③号瓶中,记录试验现象.同学们在第一组试验的根底上,又做了其次组和第三组试验.试验数据和现象见下表.试验编号通入的氧气占瓶内气体 总体积的体积分数〔%〕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注:全部数据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得〕(1) 利用如图中甲、乙装置组合可把握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套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挨次为 〔填“a”或“b”〕连 c 处.(2)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冲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能否表示该瓶气体为纯洁的氧气? 〔填“能”或“不能”〕.请依据试验答复以下问题:① 第一组 ②③① 其次组 ②③ 第三组20 30403133 35 34 亮很亮 复燃 很亮很亮复燃很亮(3)假设用容积为60.0mL 的集气瓶收集氧气,完成第一组③号试验,收集氧气的试验步骤如下:量取30.0mL 水参加集气瓶中,塞上带有导管的橡皮塞,连好装置,在导气管中通入氧气,当量筒内水量到达mL 时,停顿通入氧气.(4)通入的氧气占集气瓶内气体总体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时,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结果准确到1%〕.16.〔2022 秋贵阳期中〕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后,小浩和小亮同学想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试验.试验步骤:取几根纱窗细铁丝,擦去外表的铁锈和油漆,拧成一束呈螺旋状绕在一根火柴上,点燃火柴,待火柴接近烧完时缓缓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试验流程如下图:问题争辩:(1)以上试验步骤前,小浩同学在空气中进展过铁丝燃烧试验,觉察铁丝不能燃烧,这是由于.(2)你认为小浩把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在铁丝上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3)小浩同学试验过程中集气瓶炸裂,你认为缘由是.(4)小亮同学试验时,铁丝在氧气中没有燃烧你认为可能的缘由是、〔答二点即可〕.(5)小浩和小亮在试验时觉察用带有油漆的细铁丝做试验时,可不需要系火柴而直接点燃,与原试验相比,优点:.缺点:.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空气组成的测定;氧气的物理性质.【分析】依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氧气的性质分析推断.【解答】解: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故 A 表达正确;B、拉瓦锡觉察了空气的组成,故B 表达正确;C、氧气是一种具有助燃性的气体,不具有可燃性.故C 表达错误;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D 表达正确.应选C.【点评】此题较为简洁,了解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氧气的性质的学问即可分析推断.2.【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分析】依据气体的性质分析,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B、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正确;C、水蒸气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D、稀有气体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察了氧气能支持燃烧这一性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烧是检验氧气的方法.3.【考点】氧气的物理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解答】解:氧气在空气中含量的凹凸、状态的转变、水溶性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应选:C.【点评】解答此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假设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假设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4.【考点】氧气的用途.【分析】依据氧气的作用进展分析.【解答】解:氧气能供给呼吸,人体缺少氧气会发生窒息.应选:C.【点评】记住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是解此题关键.5.【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分析】火柴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给铁丝预热,提高铁丝温度,利于铁丝燃烧,火柴梗起引燃作用.据此分析分析推断.【解答】解:A、铁丝的着火点是铁的属性,一般不能转变.故错误;B、火柴燃烧的作用是上升细铁丝的温度,利于铁丝燃烧,故正确;C、增加可燃物,消耗了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故错误;D、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不能补充氧气.故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的难度不大,主要考察对试验中的一些小细节,但小细节打算试验是否能够成功.6.【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响现象.【分析】A、依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展分析推断.B、依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展分析推断.C、依据红磷燃烧的现象进展分析推断.D、依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展分析推断.【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猛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应选项说法正确.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光明的蓝紫色火焰,应选项说法错误.C、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应选项说法错误.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应选项说法错误.应选A.【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把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留意光和火焰、烟和雾、试验结论和试验现象的区分.7.【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反响类型的判定.【分析】依据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生成物、反响的特点等分析推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光明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 错误;B、铁、硫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响,石蜡在氧气中的燃烧不是化合反响,故B 错误;C、细铁丝在氧气中猛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故C 错误;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响属于氧化反响,氧气具有氧化性,故D 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较为简洁,了解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生成物、反响的特点等值是即可分析解答.8.【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分析】A、依据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考虑气体的溶解性,能溶于水的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解答;B、依据常温常压下,氧气无色无味,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解答;C、依据氧气支持燃烧解答;D、依据任何发光放热的猛烈氧化反响都是燃烧解答;【解答】解:A、氧气不易溶于水,为收集较纯洁的氧气最好选择排水法收集.故错误;B、常温常压下,氧气无色无味,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错误;C、氧气支持燃烧,铁丝可以再纯氧中燃烧,发生氧化反响,故正确;D、任何发光放热的猛烈氧化反响都是燃烧,所以燃烧不肯定要有氧气参与,如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故错误;答案:C【点评】有些生疏不留意区分时简洁被误判误记,比方此题中的几项错误生疏,仅仅是一字之差或挨次颠倒造成的,学习中要留意这一点.9.【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分析】物质在瓶内燃烧后,瓶内压强降低,说明该物质燃烧消耗了氧气,同时没有生成的气体,使瓶内气体削减,气压减小.【解答】解:符合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燃烧不生成气体的物质是红磷,红磷燃烧的产物是五氧化二磷固体,蜡烛、木炭和硫磺燃烧后会生成气体,不能使瓶内压强变小.应选:B.【点评】理解瓶内气压减小的缘由,依据物质燃烧后生成物的状态进展推断,生成物中不能有气体产生.10.【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分析】A、依据S、P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展分析推断.B、Ⅰ、Ⅱ两类反响,分别是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生缓慢氧化,进展分析推断.C、依据铁燃烧的生成物、发生缓慢氧化的生成物,进展分析推断.D、依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生缓慢氧化的能量变化,进展分析推断.【解答】解:A、S、P 在氧气中燃烧,分别产生蓝紫色火焰、大量的白烟,应选项说法错误.B、Ⅰ、Ⅱ两类反响,分别表达了氧气能支持燃烧、能发生缓慢氧化,氧气不具有可燃性,应选项说法错误.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发生缓慢氧化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 在Ⅰ、Ⅱ两类反响中的产物不一样,应选项说法正确.D、Ⅰ类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Ⅱ类反响发生缓慢氧化,也放出热量,应选项说法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娴熟把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化学反响时的能量变化等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11.【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分析】A、依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能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解答;B、依据NaOH 溶液挤入瓶中振荡,NaOH 与二氧化硫反响生成亚硫酸钠,二氧化硫气体削减,压强减小,小于大气压进展解答;C、依据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乙中的长导管口处冒气泡解答;D、依据③中翻开K,甲装置内的气压增大,最终与大气压相等解答.【解答】解:A、①中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能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瓶内气压增大,故错;B、②中NaOH 溶液挤入瓶中振荡,NaOH 与二氧化硫反响生成亚硫酸钠,二氧化硫气体削减,压强减小,故对;C、③中翻开K,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乙中的长导管口处冒气泡,故对;D、③中翻开K,甲装置内的气压增大,最终与大气压相等,故对.答案: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反响时的试验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推断.12.【考点】化合反响及其应用;氧化反响.【分析】由关系图可知,b 处可表示的化学反响是既是化合反响,又是氧化反响,据此结合化合反响、氧化反响的特征进展分析推断.【解答】解:由关系图可知,b 处可表示的化学反响是既是化合反响,又是氧化反响.A、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该反响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响,不符合要求,应选项错误.B、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该反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响;且该反响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响,属于氧化反响;符合要求,应选项正确.C、水氢气+氧气,该反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响,不符合要求,应选项错误.D、石灰石+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该反响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响,不符合要求,应选项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把握化合反响的特征〔“多变一”〕、氧化反响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13.【考点】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分析】依据空气中各成分及性质和用途来答复此题.【解答】解:A、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A 错误;B、氧气的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B 正确;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既不能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C 错误;D、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D 错误.应选B【点评】通过答复此题知道了氧气的用途,要熟记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二.综合题14.【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响现象.【分析】依据木炭、硫、铁丝、磷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展分析推断.【解答】解: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②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光明的蓝紫色火焰;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有白烟生成;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⑤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答案为:①b;②d;③e;④a;⑤c.【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把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属根底学问考察题.15.【考点】探究氧气的性质.【分析】〔1〕依据装置的特点以及氧气的性质来分析;(2)依据表格中供给的数据来分析解答;(3)依据第一组③号试验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来分析;(4)依据空气组成结合表格供给的数据进展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要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需要将甲中的水排进乙中,应用排出的水的体积得知氧气的体积,故填:a;(2)依据表格供给的信息可以看出,当氧气的体积约占到总体积的35%﹣40%时,带火星的木条就会复燃,这说明无法证明;故填:不能;(3)用容积为60.0mL的集气瓶收集氧气,完成第一组③号试验,要使氧气的体积占40%,量取30.0mL 水参加集气瓶中,则此时集气瓶中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为30mL× =6mL,设通入氧气的体积为V,则V=10.0mL则量筒内水的体积即为收集的氧气体积,为10.0mL,故填:10.0;(4)由图中可知,当氧气的体积分数到达35%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此时空气还占65%,所以空气中有氧气的量为:65%×21%≈14%,所以此时瓶内共有氧气的分数为:14%+35%=49%,假设用氧气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计算,则结果为48%,所以此题答案为:35,48 或49.【点评】设计试验时,要明确试验的目的,要留意把握一些变量,此题还承受了“半值法”,从而可削减试验的次数,削减试验的过程.16.【考点】探究氧气的性质.【分析】〔1〕依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是由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过低进展解答;(2)依据把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其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以及在铁丝上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引燃作用进展解答;(3)依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试验的留意事项进展分析;(4)依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试验的留意事项进展分析、推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5)油漆燃烧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点燃细铁丝可从易燃物方面考虑.【解答】解:〔1〕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是由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过低,故填:氧气的浓度小;(2)将铁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其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尽快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在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火柴起引燃铁丝的作用;故填:增大其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尽快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引燃作用;(3)铁丝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防止生成的熔融物炸裂瓶底,在瓶底铺一层细沙或盛少量水,瓶底炸裂说明预先没有盛少量水或垫一层细沙;故填:瓶底没有放少量的水;(4)铁在氧气中燃烧失败的缘由较多,例如:集气瓶里氧气量缺乏,铁丝太粗,或刚点燃火柴马上就将铁丝放入集气瓶中等等;故填:集气瓶里氧气量缺乏;铁丝太粗;(5)有同学觉察使用带油漆的细铁丝不需系火柴可直接点燃,此试验的优点易燃烧、反响速度快、操作简洁;但是油漆燃烧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等.故填:易燃烧、反响速度快、操作简洁等;造成空气污染.【点评】此题考察了氧气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学问结合铁在氧气燃烧的试验留意事项进展.。
空气和氧气的性质、用途

命题角度
空气的成分 与用途、探 究空气中氧 气的含量及 空气的污染 与防治
2014 安 徽,6,2 分 2013 安 徽,1,2 分 2012 安 徽,1,2 分 2010 安 徽,15,7 分
选 择 题
★★★★★
以选择题、填空题 的形式考查空气的 成分、用途、污染 与防治,空气中氧气 含量的测定多以选 择题、实验探究题 的形式考查。
14
目标解读预测
考点梳理整合
考法探究突破
考法1
考法2
考法3
考法4
考法5
考法 2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例 2】(2014· 武汉模拟)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关于该实验有下列 说法:①向烧杯中加水是为了提高烧杯内的温度;②白磷燃烧会放出 大量的白雾;③白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大;④实验中可观察 到,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⑤若试管内净容积为 50 mL,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活塞停止在 40 mL 附近。其中正确的是( )
22
1
是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或气密性不好)或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 就打开弹簧夹读数。
7
目标解读预测
考点梳理整合
考法探究突破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三、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1.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2.氮气是制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 护气;液氮用于医疗冷冻麻醉、制造超低温环境等。 3.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和氡)无色、无味,化学性质很 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光源, 还可用于激光技术等。
10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空气的组成及应用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空气的组成及应用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对应用途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燃料B.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氯化钠溶液有咸味,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2.2022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下列一般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燃放烟花B.人工降雨C.焚烧垃圾D.汽车尾气3.二百多年前,利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成分的法国化学家是()A.侯德榜B.屠呦呦C.门捷列夫D.拉瓦锡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下列实验说法中正确的是()A.虽可说明氧气能燃烧,但不能探究空气里氧气的含量B.虽可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但不能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C.虽可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D.虽可说明燃烧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但不能说明燃烧需要氧气5.下列有关说不正确的是()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说明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C.气焊时用纯氧代替空气使气体燃烧更剧烈,以获得更高温度D.将食物放置冰箱冷藏,以延长它的保质期6.空气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可用于化工生产、航空航天、医疗急救等领域B.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C.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二氧化碳能造成酸雨D.庆祝节假日时,美丽的霓虹灯与稀有气体的应用有关7.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
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氮气B.臭氧C.二氧化碳D.氦气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工具。
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A.拉瓦锡B.道尔顿C.门捷列夫D.阿伏加德罗9.下列物质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的是()A.木炭B.硫粉C.红磷D.铁丝10.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专题3.1.2空气与氧气——氧气的性质(原卷版+解析)

2020年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3章 空气与生命3.1-2 空气与氧气——氧气的性质目录 (1) (3) (4) (5) (9)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1)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每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
(2)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 ,其密度为1.429g/L ,比空气的密度(1.293g/L)略大;不易溶于水。
氧气的三态变化为:氧气-183101C kPA ︒−−−→淡蓝色液体-218101CkPA︒−−−→雪花状蓝色固体。
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贮存在蓝色钢瓶里。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在化学反应中,氧气提供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1)氧气的助燃性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 支持燃烧 。
(2)常见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下表列出了一些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注意事项。
【易错】描述实验现象时的注意事项①不能把生成物的名称当作现象来描述,如描述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时不能描述为有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生成。
②描述要全面。
③注意“烟”和“雾”的区别。
“烟”是固体小颗粒在空气中扩散产生的现象,如红磷燃烧产生白烟;“雾”是小液滴在空气中扩散产生的现象,如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塞,产生白雾。
3.氧化物(1)定义: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2)常见的氧化物:水(H2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和五氧化二磷(P2O5)等。
(3)氧化物的一般分类:金属氧化物(另一种组成元素为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如FeO、CuO、CaO和Al2O3等)和非金属氧化物(另一种组成元素为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如H2O、SiO2、CO和P2O5等) 。
1.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和空气中燃烧的对比(1)燃烧对比影响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因素之一是氧气的浓度,如下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冲刺专题1 空气、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中考命题要点】空气的成分、组成的测定原理及应用,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收集及检验。
一、选择题1、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下列哪种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水蒸气D、稀有气体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氧气供给呼吸,他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量减少4、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叙述错误的是()A、木炭:发出白光B、硫粉:淡蓝色火焰C、红磷:大量白烟D、铁丝:火星四射5、今年春天,不痛寻常的低温导致北极上空差点出现臭氧洞。
臭氧(O3)属于()A、氧气B、空气污染物C、有机物D 、稀有气体6、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物质R应该选用()A、铁片B、硫粉C、木炭D、红磷7、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B、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任能保持洁净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B、常用氮气做食品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凡是无色、澄清透明的液体都是液体D、稀有气体又叫惰性气体,是因为其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做保护气9、下列关于空气中个组成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只有在点燃的情况下才能发生化学反应B、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成分C、空气中的氮气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D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10、相同质量的H 2、CH 4和CO 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 )A 、CO 最多,H 2最少B 、H 2最多,CH 4最少C 、H 2最多,CO 最少D 、CH 4最多,CO 最少11、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铁能在氧气中燃烧 C .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 D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12、下列关于产生氧气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B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C 、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D 、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13、对下列实验总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红磷过量B 、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C 、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炸裂——集气瓶底没有加水或铺一层沙D 、稀释浓硫酸时,酸液四处飞溅伤人——将水注入浓硫酸中14、鱼苗在长途运输中,通常将鱼苗养在相对密闭的容器内,加入某种药品,使容器内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保持鱼苗的存活,充足的氧气、及时出去鱼苗呼出的二氧化碳、水的pH 调节在8左右, 碱性不能太强。
现有以下四种物质供选择:双氧水、过氧化钙(CaO 2)、过氧化钠(Na 2O 2)、氯酸 钾。
它们的有关化学性质如下:(1)2H 2O 2===2H 2O+O 2↑ (2)2Na 2 O 2+2H 20 ==4NaOH 十O 2↑(3).2Na 2 O 2+2CO 2== 2Na 2CO 3+O 2 (4)2CaO 2+2H 2O== 2Ca(OH)2+O 2↑(5) 2CaO 2+2CO 2 ==2CaCO 3↓+O 2 (6)KC1O 3不与H 2 O,CO 2反应在鱼苗长途运输中你认为最适合加入的物质是( )A 、双氧水B 、过氧化钙C 、过氧化钠D 、氯化钠二、非选择题15、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四种气体中,占体积分数最大的是(填化学式,下同) ;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能与氧化铁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干冷烧杯 甲烷铁丝 氧气白磷 红磷 二氧化碳 热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16、带火星的小木条升伸到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会。
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来制取氧气,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起作用。
17、按如图组装仪器,关闭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
请回答下列问题:(1)燃烧的现象是;(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3)冷却后,打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是;1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乙装置手机氧气时需要用带火星的木条来验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性。
甲、乙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相比,乙方法的优点是。
19、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A B C D E(1)写出图中标示仪器的名称:①,②。
(2)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O2可以用法收集(写出一种即可,下同)。
该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气体。
(3)若按B→C→D→E顺序连接装置,制取O2并进行碳及其氧化物的部分性质实验。
正确的接口顺序为a→b→c→e→d→,实验中C装置处观察到的现象为。
(4)实验结束,应先撤离g处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如果先熄灭B、C两处酒精灯,则D 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20、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若有1.24g红磷发生反应,则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产生的固体(P2O5)有多少克?(2)该实验中红磷过量,你认为是否有道理?(填“是”或“否”),你的理由是(3)在动手实验的过称中,你认为该实验的不足是21、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了常见气体的实验时制取方法和相关性质,我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用E装置收集氧气,判断氧气已集满的现象是。
②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为了制取并收集到干燥的氨气,我选用的装置组合是(填序号)。
⑵使用氢气时,要特别注意安全。
图24-2是检验氢气纯度的实验,据此我能得出氢气的相关性质有、。
⑶如图24-3所示,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盛硫的燃烧匙应从瓶口向下缓慢插入,原因是,实验中观察到火焰,瓶中装水的作用是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如果将水换成一种溶液效果更好,体现该溶液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22、实验室制取气体常常用到下列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若该实验选择装置A来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O2,则应选择装置。
该套装置有一处不足的地方,请你指出并加以改进:。
(4)用图F装置可以收集和干燥氧气:若广口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若气体从a端通入广口瓶,广口瓶内应盛装(填试剂的名称)来干燥氧气。
(5)某同学从上述装置图中选用适当装置成功的制备和收集了二氧化碳。
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为了进一步验证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同学将气体通入图F装置中,则F装置中应加入的试剂为(填化学式)。
若在F装置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
23、化学课上,同学们做了人体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后,对呼出的气体中主要 成分及含量非常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呼出的气体中有哪些主要成分,它们的含量是多少?【查阅资料】①呼出的气体中仍含有O2。
②CO2在饱和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非常小。
【猜想与实验】猜想: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水蒸气等。
实验I :验证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1)实验操作如右图所示。
(2)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根据该现象可以判断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实验II :验证呼出的气体中含有N2、O2、CO2,并测定其含量。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B 是带刻度的量气装置)。
(1)实验记录(2)数据处理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同学们经过3次重复实验,确认了呼出气体中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
【实验反思】(1)该实验设计依据的N2性质有 (填字母序号)。
A .难溶于水B .不能和NaOH 溶液反应 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向装置中加入药品。
关闭止水夹a ~f 。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 打开b 、c 、d ,向B 中吹入一定量气体后关闭d ,并冷却到室温。
B 中液体进入到A 中,B 中液体减少500 mL 。
收集500 mL 气体。
③ 关闭b ,打开a 、e 、f ,用打气筒向A 中缓缓充气,直到B 中气体刚好全部排出。
________,D 中液体为475 mL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_。
④ 关闭e 、f ,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O2。
⑤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打开f 。
________,D 中剩余液体为400 mL 。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N2。
N2 O2 CO2 体积/mL 体积分数/%C.无色无味的气体 D.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实验II操作⑤中,若C中气体未完全冷却就打开f并读数,则所测O2的体积分数(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24、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右下图所示。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容积,做上记号。
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①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
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③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该气体(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2)某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的天然水,经吸附、沉淀、过滤等初步净化处理后,再加热煮沸,在盛水的器具上会有水垢生成,则这种煮沸前经初步净化处理后的水是 (填“软水”或“硬水”)。
(3)下列对有关水资源认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水体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 B.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C.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D.天津属极度缺水的地区,可以考虑通过海水淡化来解决用水问题25、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物质燃烧知识进行了整理的探究。
请你一起参与!⑴木炭燃烧的实验: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检验右图集气瓶中木炭燃烧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