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件耐火极限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目录1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诠释 (1)2 .巧记耐火等级 (1)3 .防火性能和耐火极限的记忆方法与注意事项 (3)1.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诠释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GB 50045-1995)和《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1997)的规定,住宅建筑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下表的规定表1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注:1 .属于商业服务网点的小型商业服务用房与住宅和其他用房之间隔墙的耐火极限均应大于2.00h2 .地下二层汽车库与地下一层之间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 OOh2.巧记耐火等级1 .防火墙各级耐火极限均为3.00h,联想记忆: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仓库的防火墙耐火极限不低于4.00h;2 .承重墙和柱各级耐火极限相同,可以一起记忆,都是 3.00h起,每级降0.50h, BP 3.00->2.50->2.00;特殊规定:建规3.2.10:一、二级耐火等级单层厂房(仓库)的柱,其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2.50h和2.00ho3 .梁在柱的基础上对应等级减l.OOh,即2.00->1.50->1.00;4 .疏散楼梯同楼板,1.50h起,降五再降半,即L50->L00->0.75;联想记忆: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其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o5 .屋顶承重构件L50h起,逐级降五,即1.50-->1.00-->0.50;特殊规定:建规 3.2.11: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保护的一级耐火等级单、多层厂房(仓库)的屋顶承重构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l.OOho6 .四级耐火等级记忆诀窍:2个隔墙为0.25h,其余0.50h(最后三个:屋顶承重构件、疏散楼梯、吊顶为可燃性)。
7,剩下几个没有很明显的规律,可以采用关联记忆法,2018年版技术实务教材P174有个知识点:“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的防火隔墙,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各类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2X1.2+7.5〔空〕+2x1.2
1.35
不燃烧体
〔7〕单层石膏板,其构造、厚度〔cm〕:
1.2+7.5〔岩棉厚5cm〕+1.2
1.20
不燃烧体
1.2+7.5〔空〕+1.2
0.50
不燃烧体
碳化石灰圆孔空心条板隔墙
9
1.75
不燃烧体
菱苦土珍珠岩圆孔条板隔墙
8
1.30
不燃烧体
钢筋混凝土大板墙〔200#混凝土〕
(2)石膏珍珠岩空心条板〔膨胀珍珠岩容量
60~120kg/m3〕
6.0
1.20
不燃烧体
〔3〕石膏硅酸盐空心条板
6.0
1.50
不燃烧体
〔4〕石膏珍珠岩塑料网空心条板〔膨胀珍珠岩容量50~80kg/m3〕
6.0
1.30
不燃烧体
〔5〕石膏粉煤灰空心条板
9.0
2.25
不燃烧体
(6〕石膏珍珠岩双层空心条板,其构造、厚度
普通粘土砖墙〔包括双面抹灰厚〕
6
1.50
不燃烧体
12
3.00
不燃烧体
普通粘土砖墙〔不包括双面抹灰1.5cm厚〕
15
4.50
不燃烧体
七孔粘土砖墙〔不包括墙中空12cm厚〕
18
5.00
不燃烧体
24
8.00
不燃烧体
12
8.00
不燃烧体
双面抹灰七孔粘土砖墙〔不包括墙中空12cm厚
14
9.00
不燃烧体
粉煤灰硅酸盐砌块砖
0.25
难燃烧体
(6)钉石膏装饰板〔厚1cm〕
0.25
建筑材料构件的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

建筑材料构件的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一、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随着火灾科学和消防工程学科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材料及制品燃烧特性的内涵也从单纯的火焰传播和蔓延,扩展到了材料的综合燃烧特性和火灾危险性,包括燃烧热释放速率、燃烧热释放量、燃烧烟密度和燃烧生成物毒性等参数。
国外(欧盟)在火灾科学基础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相关分级体系,分为A1、A2、B、C、D、E、F七个等级。
按照《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12),我国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的基本分级为A、B1、B2、B3;,建筑构件主要包括建筑内的墙、柱、梁、楼板、门、窗等。
一般来讲,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构件的燃烧性能;二是构件的耐火极限。
耐火建筑构配件在火灾中起着阻止火势蔓延、延长支撑时间的作用。
二、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取决于组成建筑构件材料的燃烧性能。
某些材料的燃烧性能因已有共识而无须进行检测,例如,铜材、混凝土、石膏等;但有些材料,特别是一些新型建材,则需要通过试验来确定其燃烧性能。
通常,我国把建筑构件按其燃烧性能分为三类,即不燃性构件、难燃性构件和可燃性构件。
(一)不燃性构件用不燃材料做成的构件统称为不燃性构件。
不燃材料是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徽燃、不炭化的材料,例如,铜材、混凝土、砖、石、砌块、石膏板等(二)难燃性构件凡用难燃烧性村料做成的构件,或用燃烧性材料做成而用非燃烧性材料做保护层的构件统称为难燃性构件。
难燃烧性材料是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难微燃、难炭化,当火源移走后燃烧或微燃立即停止的材料,例如,沥青混凝土、经阻燃处理后的木村、塑料、水泥刨花板、板条抹灰墙等(三)可燃性构件凡用燃烧性材料做成的构件统称为可燃性构件。
燃烧性材料是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立即起火或微燃,且火源移走后仍继续燃烧或微燃的材料,例如、木材、竹子、刨花板、宝丽板、塑料等。
民用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民用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摘要:民用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所有建筑都要设计的内容,是建筑消防安全及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
而各构件的耐火极限由耐火等级确定;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物时火程度的分级标度它由组成建筑物的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来确定。
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防火技术措施中的最基本措施之一。
影响耐火等级选定的因素有: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火灾危险性、建筑物的高度和面积、火灾荷载的大小等因素。
关键词:耐火等级、耐火极限、防火墙、防火隔墙、防火门正文:一、相关术语定义1、耐火极限fire resistance rating耐火极限定义: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至失去承载能力、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所用时间,用小时(h)表示。
2、防火墙 fire wall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建筑或相邻水平防火分区且耐火极限≥3.00h的不燃性墙体。
3、防火隔墙 fire partition wall建筑内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区域且耐火极限≥规定要求的不燃性墙体。
4、建筑分类民用建筑的分类:1)住宅建筑,一类(建筑高度H≥54米)、二类(建筑高度7米<H≤54米)、单多层(建筑高度H≤27米);2)公共建筑,一类(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建筑高度24m以上部分任一楼层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商店、展览、电信、邮政、财贸金融和其他多种功能组合的建筑;医疗建筑、重要公共建筑、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省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和防灾指挥调度建筑、网局级和省级电力调度建筑;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
)、二类(除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外的其他高层公共建筑)、单多层(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单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的其他公共建筑;)5、建筑耐火等级分类建筑耐火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级(级别依次降低),建筑相应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可以查找相应规范来确定。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应根据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重要性和火灾扑救难度等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一级;2 单、多层重要公共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二级。
建筑耐火等级划分标准

建筑耐火等级划分标准建筑耐火等级是指建筑材料、构件或结构在一定条件下抵抗火灾破坏的能力。
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标准对于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 50016-2014)的相关规定,建筑耐火等级划分标准主要包括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耐火等级的划分和相应的防火设计要求等内容。
首先,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在标准火灾条件下,构件能够保持一定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时间。
根据构件的不同用途和所处位置的不同,耐火极限分为不同等级,分别为R15、R30、R45、R60、R90、R120等。
其中,R表示耐火极限,后面的数字表示构件的耐火极限时间,单位为分钟。
建筑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构件的耐火极限等级,以保证建筑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疏散和灭火。
其次,根据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可以划分建筑的耐火等级。
根据《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规定,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一般建筑、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等级。
不同等级的建筑在耐火构件、防火分区、防火间距、防火墙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
在实际设计和施工中,需要根据建筑的用途、高度、材料等因素确定相应的耐火等级,确保建筑在火灾发生时具有足够的防火能力。
最后,根据建筑的耐火等级,需要进行相应的防火设计。
防火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结构、建筑材料、消防设施等方面的要求,以保证建筑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防火设计还需要考虑建筑的疏散通道、消防水源、防烟排烟等方面的要求,确保火灾时人员能够迅速疏散,并为消防人员提供有效的灭火条件。
综上所述,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标准是建筑防火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单位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确定建筑的耐火等级,并进行相应的防火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建筑在火灾发生时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编号:SY-AQ-05329(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Combustion performance and fire resistance of building components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建筑构件主要包括建筑内的墙、柱、梁、楼板、门、窗等,一般来讲,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构件的燃烧性能,二是构件的耐火极限。
耐火建筑构配件在火灾中起着阻止火势蔓延、延长支撑时间的作用。
一、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主要是指组成建筑构件材料的燃烧性能。
而材料的燃烧性能,有些得到共识而无需进行检测,如钢材、混凝土、石膏等,但有些材料特别是一些新型建材,则需要通过试验来确定其燃烧性能。
除有一些特别规定外,大部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可按GB8624等相关标准确定(详见本章第二节“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
通常,我国把建筑构件按其燃烧性能分为三类,即不燃性、难燃性和可燃性。
1.不燃性用不燃烧性材料做成的构件统称为不燃性构件。
不燃烧材料是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微燃,不炭化的材料。
如钢材、混凝土、砖、石、砌块、石膏板等。
2.难燃性凡用难燃烧性材料做成的构件或用燃烧性材料做成而用非燃烧性材料做保护层的构件统称为难燃性构件。
难燃烧性材料是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难微燃、难炭化,当火源移走后燃烧或微燃立即停止的材料。
如沥青混凝土、经阻燃处理后的木材、塑料、水泥、刨花板、板条抹灰墙等。
常用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范例

一、墙的耐火极限1、普通粘土砖墙、钢砼墙的耐火极限大量试验证明,耐火极限与厚度成正比。
厚度(mm)120 180 240 370耐火极限(h)2.503.505.5010.502、加气砼墙的耐火极限耐火极限与厚度也基本是xx。
如加气砼砌块墙(非承重墙)厚度(mm)75 100 200耐火极限(h)2.506.008.003、轻质隔墙xx——钢丝网抹灰:0.85h石膏板:水泥刨花板:0.30h板条抹灰:0.85h钢龙骨——单层石膏板双层石膏板:1.00h以上4、金属墙板的耐火极限采用铝、钢、铝合金等薄板作两面,中间或是空气层或填矿棉、岩棉等隔热材料,耐火极限可达1.50~2.00h。
二、柱的耐火极限1、钢砼柱的耐火极限在通常情况下随柱截面增大而增大。
如C20砼柱:截面积(mm×mm)耐火极限(h)200×2001.40h300×300370×3705.00h2、钢柱的耐火极限:0.25h三、梁的耐火极限1、钢砼梁的耐火极限主要取决于主筋保护层的厚度。
如非预应力钢砼简支xx:保护层厚度(mm)10 20 25 30耐火极限(h)1.201.752.002.302、无保护钢梁耐火极限为0.25h。
四、楼板的耐火极限xx砼圆孔空心板保护层厚度(mm)10 20 30耐火极限(h)1.251.50预应力钢砼圆孔空心板保护层厚度(mm)10 20 30 耐火极限(h)0.40.70.85五、吊顶的耐火极限木吊顶搁栅——钢丝网抹灰:0.25h板条抹灰:0.25h纸面石膏板:0.25h钢吊顶搁栅——石棉板:0.85h双层石膏板:0.30h钢丝网抹灰:0.25h六、屋顶承重构件——屋架无保护钢屋架的耐火极限为0.25h;钢砼屋架的耐火极限主要取决于保护层厚度,一般保护层厚度为25~30mm,耐火极限为1.50~1.70h。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8)纸面纤维石膏板,其构造厚度为:1。0+5。5(空)+1.0
—
—
-
-
—
—
-
-
0.85
0.30
0。85
0。30
1。25
0。85
0.60
0。60
难燃烧体
难燃烧体
难燃烧体
难燃烧体
难燃烧体
难燃烧体
难燃烧体
难燃烧体
12
钢龙骨两面钉下列材料:
0。70
(7)用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做保护层厚度为(cm):
1.5
2。0
3.0
4。0
5。0
—
—
—
—
—
-
—
—
—
—
—
—
—
—
—
—
—
0。80
1.00
1.40
2.00
2.33
0。80
2。00
2.85
2。85
3.00
1。00
1.50
1.00
1。50
2.0
2。5
3。0
不燃烧体
不燃烧体不燃烧体不燃烧体不燃烧体
不燃烧体不燃烧体不燃烧体不燃烧体不燃烧体
(1)钢丝网(板)抹灰,其构造厚度(cm)为:
1。5+5(空)+1.5
(2)石膏板,其构造厚度为:1.2+5(空)+1.2
(3)板条抹灰,其构造厚度为:1。5+5(空)+1.5
(4)水泥刨花板,其构造厚度为:1。5+5(空)+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耐火极限的要素
在火灾中,建筑耐火构配件起着阻止火势蔓延扩大、延长支撑时间的作用,它们的耐火性能直接决定着建筑物在火灾中的失稳和倒塌的时间。
影响建筑构配件耐火性能的因素较多,主要有材料本身的属性、构配件的结构特性、材料与结构间的构造方式、标准所规定的试验条件、材料的老化性能、火灾种类和使用环境要求等。
1、材料本身的属性
材料本身的属性是构配件耐火性能主要的内在影响因素,决定其用途和适用性。
如果材料本身就不具备防火性能甚至是可燃烧的材料.就会在热的作用下出现燃烧和烟气,而建筑中可燃物越多,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越高,带来的火灾危害就越大。
建筑材料对火灾的影响有四个方面:
一是影响点燃和轰燃的速度;二是造成火焰的连续蔓延;三是助长了火灾的热温度;四是产生浓烟及有毒气体。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材料的属性决定了构配件的耐火极限。
当然,材料的理化力学性能也应符合要求。
2、建筑构配件结构特性
构配件的受力特件决定其结构特性(如梁和柱)。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不同的结构处理得岀的耐火极限是不同的。
尤其是对节点的处理,如焊接、挪接、螺钉连接、简支、固支等方式;球接网架、轻钢桁架、钢结构和组合结构等结构形式;规则截面和不规则截面,暴露的不同侧面等;结构越复杂,高温时结构的温度应力分布越复杂,火灾隐患越大。
因此,构件的结构特性决定了保护措施选择方案。
3、材料与结构间的构造方式
材料与结构间的构造方式取决于材料自身的属性和基材的结构特性,即使使用品质优良的材料.构造方式不恰当也同样难以起到应有的防火作用。
如厚涂型结构防火涂料在使用厚度超过一定范围后就需要用钢丝网来提升涂层与构件之间的附着力;薄涂型和超薄型防火涂料若在一定厚度范围内耐火极限达不到工程要求,而增加厚度并不一定能提高耐火极限时,则可采用在涂层内包襄建筑纤维布的办法来增强已发泡涂层的附着力,提高耐火极限,满足工程要求。
4、标准所规定的试验条件
标准视定的耐火性能试验与所选择的执行标准有关,其中包括试件养护条件、使用场合、升温条件、试验炉压力条件、受力情况、判定指标等。
在试件不变的情况下,试验条件越苛刻耐火极限越低,虽然这些条件属于外在因素,但却是必要条件,任何一项条件不满足,得岀的结果均不科学准确。
不同的构配件由于其作用不同会有试验条件上的差别,由此得出的耐火极限也有所不同。
5、材料的老化性能
各种构配件虽然在工程中发挥了作用,但能否持久地发挥作用则取决于所使用的材料是否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在这方面,我们的研究工作有待深化和加强,尤其
以化学建材制成的构件、防火涂料所保护的结构件最为突出。
因此,建议尽量选用抗老化性好的无机材料或那些具有长期使用经验的防火材料做防火保护。
对于材料的耐火性能衰减应选用合理的方法和对应产品长期积累的应用实际数据进行合理的评估,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根据其使用年限、环境条件来推算现存的耐火极限,从而为制定合理的扑救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6、火灾种类和使用环境要求
由不同的火灾种类得出的构配件耐火极限是不同的。
构配件所在环境决定了其耐火试验时应遵循的火灾试验条件,应对建筑物可能发生的火灾类型进行充分的考虑;引入设计程序时,应在各方面保证构配件耐火极限符合相应的耐火等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