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治疗方案

合集下载

猪场常发猪链球菌病,四种类型症状,猪链球菌最佳治疗方法

猪场常发猪链球菌病,四种类型症状,猪链球菌最佳治疗方法

猪场常发猪链球菌病,四种类型症状,猪链球菌最佳治疗⽅法猪链球菌病⼀年四季常发,尤其是猪场圈舍湿热,卫⽣条件差的夏秋季最容易发⽣。

治疗猪链球菌病,需要知道猪链球菌病有四种类型:败⾎型,关节炎型,淋巴结脓肿型,脑炎型,根据链球菌病不同类型,选择最佳的治疗⽅法。

1.败⾎型链球菌主要症状:病猪体温升⾼41-42℃,呼吸困难,急性死亡,死亡后全⾝⽪肤和猪四肢末端出现紫红⾊斑块。

治疗⽅法:发病早期病猪,肌⾁注射林可霉素注射液,颈部另外⼀边打头孢噻呋钠和地塞⽶松混合,⼀⽇⼀次,连⽤三天2.关节炎型链球菌主要症状:病猪腿瘸,关节肿⼤,主要是后腿关节,触摸肿⼤关节是软的。

治疗⽅法:林可霉素注射液和安痛定注射液和地塞⽶松注射液混合⼀起,肌⾁注射,⼀⽇⼀次,连⽤四天;等脓肿部位变软后,切开,⽤双氧⽔冲洗,撒上青霉素。

3.淋巴结化脓肿型链球菌主要症状:病猪体温升⾼,颌下淋巴结,咽部和颈部淋巴结肿⼤化脓。

治疗⽅法:林可霉素注射液和安痛定注射液和地塞⽶松注射液混合⼀起,肌⾁注射,⼀⽇⼀次,连⽤四天;等脓肿部位变软后,切开,⽤双氧⽔冲洗,撒上青霉素。

4.脑炎型链球菌主要症状:病猪体温升⾼40-42℃,突然倒地,出现划⽔状或磨⽛等神经症状。

治疗⽅法:⽢露醇静脉注射,颈部肌⾁注射磺胺嘧啶钠注射液,颈部另外⼀边注射青霉素钠和地塞⽶松注射液混合,⼀⽇⼆次,连⽤三天。

总结分析:猪链球菌病发病⽐较急,尤其是脑炎型链球菌和败⾎型链球菌病,死亡⾮常快,往往来不及打针治疗,猪已经死亡了。

所以猪链球菌预防为主。

1.加强猪舍内的环境卫⽣和消毒⼯作;2.注意断脐,断⽛,阉割⼯具和伤⼝的消毒,保证操作时消毒彻底;3.注意猪群密度,防⽌猪打架引起伤⼝,⼀旦发现猪⽪肤破损,及时⽤碘酒涂抹消毒;4.对⾼发猪链球菌的猪场,注射猪链球菌多价疫苗,尽量做到⼀头猪⼀个针头。

猪链球菌最佳治疗方案

猪链球菌最佳治疗方案

猪链球菌最佳治疗方案猪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源,它可以引发许多疾病,包括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和食物中毒等。

对于猪链球菌感染的患者,及早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猪链球菌感染的最佳治疗方案,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首先,对于大多数猪链球菌感染,抗生素是最常用的治疗方式。

抗生素的选择需要考虑细菌的耐药性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对于轻度或中度感染,口服抗生素,如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通常是有效的治疗选择。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生长和杀死它们来减轻症状并促进康复。

然而,一些猪链球菌感染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其中包括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药性。

对于这些情况,我们需要采用更强效的治疗方案。

例如,万古霉素和利福平是常用的选择,这些药物对于多种耐药菌株都具有较高的疗效。

然而,对于敏感的患者,通过药敏试验获得准确的抗生素敏感性信息是至关重要的,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另外,对于严重感染或特殊高危患者,如免疫缺陷患者,静脉给药是更常见的选择。

这种治疗方式可以快速提供高浓度的药物到达感染部位,提高疗效。

静脉给药的抗生素包括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利福平和万古霉素等。

一般情况下,这些药物需要在医院的监护下使用,以确保剂量和监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除了抗生素治疗,对于猪链球菌感染的患者,辅助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对于皮肤感染,正确的伤口护理和局部抗菌药物的使用可以加快伤口愈合和预防继发感染。

对于呼吸道感染,休息和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对症治疗和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辅助治疗方法可以缓解症状。

此外,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

猪链球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与病人密切接触以及戴口罩等都能有效预防感染。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医务人员和养猪场工人,接种合适的疫苗也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

总之,猪链球菌感染的最佳治疗方案包括适当的抗生素治疗、辅助治疗和预防措施。

然而,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考虑患者的病情、耐药性和个体差异等多个因素。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猪链球菌病用什么药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猪链球菌病用什么药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 猪链球菌病用什么药猪链球菌病是由C、D、E及L群链球菌引起的猪的多种疾病的总称。

急性型常为出血性败血症和脑炎,慢性型以关节炎、内膜炎、淋巴结化脓及组织化脓等为特征。

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属中致病性链球菌所致的动物和人共患的一种多型性传染病,为重要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

1 临床病症猪链球菌感染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4个病型,败血症型、脑膜炎型、淋巴脓肿型、关节炎型,以淋巴脓肿型最为常见,但以败血型的危害最大。

败血症型的病猪流行初期常出现最急性病例,往往未见任何先兆即突然死亡;以后常出现急性型病例,病猪精神沉郁,减食或不食,体温升高至40~42℃,便秘,粪干硬。

眼结膜潮红,呼吸浅表而快,有浆液性鼻漏。

局部病例在病的后期,于耳、腹下、四肢下端皮肤发绀,有的出现跛行。

如不治疗,通常于1~3天内死亡,致死率高达80%~90%。

不死者或治疗不及时那么转为亚急性或慢性。

脑膜炎型多见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病猪体温升高至40.5~42.0℃,不食,便秘,鼻流浆液性或粘液性鼻液。

继而出现神经病症,如尖叫、抽搐,共济失调,转圈、空嚼、磨牙、后肢麻痹、四肢做游泳状,甚至昏迷不醒,病程1~2天。

关节炎型由前2型转来,病猪精神及食欲时好时坏,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关节肿大,关节周围肌肉肿胀,有热痛感,跛行、行走困难,甚至不能站立。

严重病例后期瘫痪,同时伴有发热、减食等临床病症。

病程十几天至数十天不等。

淋巴脓肿型多见于颌下、咽部和颈部淋巴结发炎、肿胀,触之坚硬有热痛感,以后自行破溃,流出绿色、粘稠、无臭的脓汁,随着脓肿的破溃,全身病症好转,脓汁排净后,长出肉芽组织结疤愈合。

2 病理变化败血症型病死猪全身淋巴结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和出血。

喉头、气管充血,常见大量泡沫,肺充血、肿胀。

心包积液呈淡黄色,有时可见纤维索性心包炎,心肌及心内膜有出血斑点。

肝脾肿大,脾可肿大2~3倍,呈暗红色或紫蓝色,局部病例的脾脏边缘有暗红色或黑红色的出血性梗死区。

猪链球菌最佳治疗方案猪链球菌

猪链球菌最佳治疗方案猪链球菌

猪链球菌最佳治疗方案猪链球菌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案头,我的思绪开始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关于猪链球菌的治疗方案,这可是个棘手的问题,但对我来说,已经不再陌生。

毕竟,10年的经验积累,不是吹牛的。

一、病情概述猪链球菌,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头疼。

它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广泛存在于猪的上呼吸道和消化道。

猪链球菌病,在我国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动物疫病之一。

猪链球菌感染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败血症、关节炎、脑膜炎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二、治疗方案1.早期诊断早期诊断是治疗猪链球菌的关键。

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进行实验室检测,包括细菌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学检测等。

确诊后,要及时隔离病猪,防止疫情扩散。

2.抗生素治疗猪链球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如青霉素、链霉素、阿莫西林等。

治疗时,应首选敏感抗生素,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

一般采用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剂量要足,疗程要长,防止复发。

3.支持疗法猪链球菌感染时,病猪可能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因此,治疗过程中要注重支持疗法,如补充水分、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等。

4.免疫疗法免疫疗法是治疗猪链球菌的有效手段。

可使用猪链球菌疫苗进行紧急免疫,提高猪只的免疫力。

同时,对病猪进行血清疗法,注射高免血清,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5.加强饲养管理病猪的饲养管理也是治疗的关键。

要保持猪舍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定期消毒。

对病猪进行隔离饲养,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加强饲料营养,提高猪只的抗病能力。

6.疫情防控猪链球菌病具有传染性,一旦爆发疫情,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对病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

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防止疫情扩散。

三、治疗心得1.早期诊断是关键。

猪链球菌病发展迅速,早期诊断能大大降低死亡率。

2.抗生素治疗要敏感。

猪链球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但耐药菌株越来越多,治疗时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

3.支持疗法不可忽视。

病猪在感染期间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支持疗法能帮助病猪度过难关。

猪链球菌关节炎治疗最佳方案

猪链球菌关节炎治疗最佳方案

为了防止因猪链球菌关节炎给猪场带来损失,保证猪健康成长,今天514193兽药网小编用本文专门来为大家介绍下这种猪病的治疗方案,建议大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在治疗猪链球菌关节炎前我们先来了解下,该病的发病原因、患病猪会出现的症状及诊断方法。

1、发病原因通常断奶前后的仔猪容易发生猪链球菌病性关节炎,在夏秋季潮湿、多雨时容易发生,且往往发病突然,呈地方性流行。

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猪舍卫生环境较差,不符合标准,且消毒制度不健全,没有加强日常饲喂管理,以及机体摄取营养不全面、均衡,导致抵抗力降低,另外猪群饲养密度过大或者气温骤变等容易导致应激的因素也容易引发该病。

此外,在猪只饲养过程中,工作人员经常对猪舍用水冲洗,造成饲养环境湿度过高,也会导致猪只容易发生该病。

2、症状表现①临床症状猪链球菌病性关节炎一般有2种病原能够引起,分别是类马亚种链球菌和猪2型链球菌,由于病原有所不同,导致临床病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类马亚种链球菌。

通常是哺乳仔猪和保育后期猪群容易感染发病,主要引起多发性关节炎。

病猪一个或多个关节出现疼痛、肿胀、发热的症状,然后发展成跛行,很难站立,个别后肢发生瘫痪,无法站立,驱赶时因疼痛发出尖叫,触诊出现明显的疼痛反应,关节明显肿胀,且局部出现波动感,个别关节变硬,但随着病程的进展又逐渐变软,皮肤变厚。

②剖检变化剖检发生病变的关节,能够看到浆液纤维素性炎症,关节囊膜面粗糙、充血,滑液非常浑浊,且含有奶酪样的黄白色块状物。

猪2型链球菌。

通常是断奶猪和育肥猪容易感染发病,主要表现促急性化脓性关节炎。

关节肿胀,跛行,拒绝站立,关节炎为脓性渗出。

随着病程的进展,病猪多个关节周围肌肉会发生肿胀,且有疼痛感,肌肉萎缩,跛行,行走极度困难或者瘫痪不起。

3、诊断方法根据以上症状做出初步判断,最后采用实验室诊断做出最后确诊。

实验室诊断方法如下:涂片镜检。

取濒死猪和病死猪的肝、脾、关节囊液进行涂片,使用美蓝进行染色,然后放于显微镜下检查,能够看到直径为0.5~1.Oμm的球菌,呈单个、成对或短链状,其中大多数是成对排列。

猪链球菌治疗方法

猪链球菌治疗方法

猪链球菌治疗方法
猪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感染,可导致各种疾病,例如喉咙炎、扁桃体炎、皮肤感染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猪链球菌治疗方法:
1. 抗生素治疗:猪链球菌感染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等。

医生会根据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来选择最适合的抗生素。

2. 口服药物:如果患者没有严重的症状,医生可能会开具口服药物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示按时服药,并完成整个疗程。

3. 局部药物:猪链球菌造成的皮肤感染可以使用局部抗生素药膏或者乳膏进行治疗。

患者应注意清洁受感染的皮肤,并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

4. 手术治疗:在某些严重情况下,例如蜂窝组织炎或败血症,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通常用于处理深度组织感染,并清除受感染的组织。

除了治疗,还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以防止猪链球菌感染的传播:
- 经常洗手,并用洗手液或洗手消毒剂进行彻底清洁。

- 避免与患有猪链球菌感染的人近距离接触。

- 不与他人共享个人物品,例如牙刷、杯子等。

- 注意咳嗽和打喷嚏时的口鼻遮掩,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 定期清洁和消毒共享的物品和表面。

重要提示:上述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机构获取具体的治疗建议。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方法分析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方法分析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方法分析【摘要】猪链球菌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对猪场的养殖产生较大影响。

本文从猪链球菌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治疗方法、防控策略以及防治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分析。

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直接接触、空气传播和粪便传播等方式。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定期消毒、加强饲养管理和疫苗接种等方法。

治疗方法主要为抗生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

防控策略包括提高畜禽场卫生、加强检疫和监测等措施。

防治效果评估需要通过长期监测和数据统计来评定。

综合防治策略应该包括预防为主、综合防控和快速响应等方面。

建议在日常养殖中加强卫生管理、加强养殖者的防疫意识,从源头上控制猪链球菌病的传播,以保障猪场的正常生产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猪链球菌病、防治重要性、危害性、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治疗方法、防控策略、防治效果评估、综合防治策略、防治工作建议1. 引言1.1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重要性猪链球菌病是一种由链球菌引起的传染病,对养猪业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重要性不容忽视,因为这种病害可以导致猪只生长受阻、发热、食欲不振、肺部感染等症状,甚至导致猪只死亡。

猪链球菌病还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一旦发生爆发,将会对整个养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预防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地防治猪链球菌病,养猪户需要重视做好疫情的监测与预防工作。

定期监测猪只的健康状况,加强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防止病原菌的传播。

加强饲料卫生管理,保证猪只的日常饲养水平,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猪只的免疫屏障,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通过以上多种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猪链球菌病的发生率,保障养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1.2 猪链球菌病的危害性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主要危害为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该病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的猪群中,尤其在幼猪和生产母猪中更为严重。

病原体侵入猪体后,会引起猪群中发病率增高、生长缓慢、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方法分析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方法分析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方法分析
猪链球菌是一种致病性强的细菌,能引起多种疾病,包括猪膜性肺炎、败血症、关节炎、流产等,给猪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对猪链球菌病的防治非常重要。

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防治猪链球菌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常用的生物控制剂包括乳酸杆菌、枯草
芽孢杆菌等。

这些益生菌能够在显著降低菌群密度的同时,增强动物肠道免疫功能,抑制
病原菌的生长,减少病原菌的侵入,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猪链球菌病的作用。

2.疫苗防治
疫苗是预防猪链球菌病的有效手段。

目前市场上有不同类型的疫苗可供选择,可以分
为灭活疫苗和酵母表面显示疫苗。

这些疫苗能够诱导猪体产生免疫力,从而防止感染猪链
球菌病。

同时,疫苗的使用也能大大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了抗生素抗性菌株的出现。

3.环境卫生防治
环境卫生是防治猪链球菌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应该加强猪圈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

同时要保持饲料、饮水的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此外,
要防止野生动物进入猪圈,并加强场地管理和隔离措施。

4.合理使用抗生素
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是防治猪链球菌病的重要手段。

研究表明,长期过量使用抗生素会
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从而影响疫苗的效果和治疗效果。

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控制病
情发展,减少疾病反复发作,从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综上所述,防治猪链球菌病需要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包括生物防治、疫苗防治、环
境卫生防治和合理使用抗生素。

只有在多种手段的协同作用下,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猪
链球菌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链球菌病治疗方案(试行)
治疗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入住传染病房,隔离治疗;临床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病原治疗、抗休克治疗、DIC治疗等。

一、一般治疗
体位:一般采取平卧位。

吸氧:鼻导管给氧,效果差者可面罩给氧或使用呼吸机。

饮食:进食易消化流质饮食,对消化道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禁食。

静脉补液,保证水、电解质及能量供应。

退热:发热患者以物理降温为主,慎用解热镇痛剂。

预防应激性溃疡:法莫替丁20mg,每日2次。

支持治疗:对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丙种球蛋白30g静脉滴注。

二、病原治疗
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建议经验使用三代头孢菌素治疗。

头孢曲松钠,2.0g,加入5%葡萄糖液体100ml中,静脉滴入,每12小时一次。

或头孢噻肟,2.0g,加入5%葡萄糖液体100ml中,静脉滴入,每8小时一次。

对有病原培养报告的患者,根据药敏报告结果调整治疗。

治疗2天效果不佳者,考虑调整抗生素,治疗三天效果不佳者,必须调整治疗。

三、抗休克治疗
1.扩容治疗
部分患者在发病早期存在严重的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的问题,积极扩充血容量是纠正休克最重要的手段。

即使没有休克的患者,也应注意其血容量问题。

(1)晶体液:林格氏液1000ml,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1000ml,静脉滴入。

其中可以加入50%葡萄糖液40—80ml,VitC 1—2g。

根据血清钾及尿量情况,适当加入氯化钾。

抢救休克,以先快后慢为原则。

第1小时可以输入1000—2000ml,随血容量补充,速度减为500ml以至更低。

(2)胶体液:白蛋白30g,血浆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点滴,与晶体液配合使用。

每10g白蛋白可与500ml晶体液联合使用,每100ml血浆可与200ml胶体液联合使用。

2.纠正酸中毒:5%碳酸氢钠250ml,静脉滴入,24小时可使用2次。

最好有血气分析结果指导治疗。

3.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在扩容基础上,对血压仍无上升的患者,可以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多巴胺每分钟5μg/Kg。

升压效果不佳,可以继续加量至每分钟10μg/Kg。

必要时加用间羟胺(剂量为多巴胺的一半)。

在充分扩容基础上,对微循环障碍患者(四肢凉,口唇发绀,甲床紫绀),可以使用654—210mg,加入100ml 10%葡萄糖液体中静脉点滴,必要时可以重复。

4.强心药物的使用
心率加快、升压效果不好的患者,可以使用洋地黄类强心药物。

西地兰0.4 mg,加入10%葡萄糖液体20ml中,缓慢静脉推入。

可以重复给药,视病情每次给与0.2~0.4mg。

5.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发病前3天,琥珀酸氢化可的松300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入。

一般每日1次,严重患者可以给予2次/日。

6.利尿剂的使用
无尿或少尿的患者,给予速尿20mg,效果不佳可以加大剂量。

7.中药抗休克治疗
生脉注射液4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100ml中静脉点滴,3—4次/日。

四、脑膜炎的处理
1.颅内高压的处理: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快速静脉注射,每4—8小时一次,病情好转改为12小时一次。

严重患者在注射甘露醇的间歇可以使用速尿20—100mg,或50%葡萄糖注射液40—60ml, 静脉注射。

2.抽搐惊厥的处理:对抽搐惊厥患者,可以使用苯巴比妥钠100mg,肌肉注射,8—12小时一次。

也可使用安定10mg,缓慢静脉注射,注意患者呼吸。

必要时10%水合氯醛20—40ml,口服或灌肠。

五、DIC的处理
患者有出血表现,血小板减少或进行性下降,PT延长3秒以上,应高度怀疑DIC存在。

本案之DIC的治疗原则:原发病治疗(抗生素),支持替代治疗,必要时肝素抗凝治疗。

替代治疗:每天至少输注新鲜血浆400ml,至PT恢复正常;如果患者血小板数小于50×109/L,先输注单采血小板1单位;血小板数小于20×109/L时,1次性输注单采血小板2个单位。

肝素抗凝:如果经过以上积极替代治疗1天后出血症状不改善,血小板数和PT不能恢复正常,在继续替代输注治疗基础上可以给予肝素抗凝治疗。

方法:(1)普通肝素钠25mg,皮下注射,Q12h;或者(2)低分子肝素:60 IU/kg(如用速避凝0.3~0.4 ml),Q12h。

肝素使用期限为出血明显改善,血小板数和PT 恢复正常。

六、中医辨证治疗
1.轻症病人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痛、头昏、全身不适、身软乏力、腹痛、腹泻、舌淡红苔白腻、脉濡缓。

中医诊断:湿温,署温
中医辨证:温遏热伏。

治法:芳香化浊,淡渗利湿
处方:藿朴夏苓汤合甘露消毒丹化裁。

方药:藿香15g厚朴15g法夏15g茯苓15g
白叩15g苡仁30g扁豆30g茵陈30g
石菖蒲15g连翘30g薄荷15g荷叶15g
芦根30g
用冷水煮沸15分钟,煎熬三次,每日口服三次,每次150ml.
2.重症病人
临床表现:在上述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出现昏迷、休克、淤斑。

中医辨证:热深毒深
治法:在西医抢救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菌毒并治
处方:清瘟败毒饮
方药:银花30g 连翘30g 生地30g 黄连15g
黄芩15g 丹皮15g 生石膏30g 知母15g
淡竹叶15g 水牛角30g 玄参30g 赤芍30g
桔梗15g 甘草15g 焦栀15g
上方用冷水连续煎熬3次,每次煮沸15分钟,三次混匀后备用,清醒者口服,昏迷者可鼻饲或保留灌肠,每次200ml。

七、出院标准
无论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病例,同时具备以下3项者方可出院。

1.全身中毒症状、休克表现、脑膜炎表现等消失;
2.体温正常3天;
3.外周血常规检查恢复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