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世后的时间
佛说人在临终时会出现的六道现象

佛说人在临终时会出现的六道现象人去世8-16小时内,神识逐渐离开躯体,此时逝者的感觉宛如老牛剥皮,异常痛苦,一丝轻微的触碰都会令逝者如千刀万剐,生大愤怒,一般8小时后神识完全离开,此时方可搽试、换衣、化装等,也有少数人16小时后才会完全离开...人去世后全身冰冷,但唯独有一个地方发热,8-16小时神识离开躯体后可触摸判断出逝者投生去那一道:脚心发热:地狱膝盖发热:畜生腹部发热:鬼道(人死后大部分腹部发热)胸口发热:人道眉心发热:天道此为五道,因阿修罗五道皆含有,共称六道。
顶门发热:往生佛世界。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瑞相:身体柔软如棉、头顶门发热、面色红润、散发檀香(此香非人间那种,但可清楚闻到),火化后有舍利子或舍利花。
念佛人此种瑞相全国各地无数,有心想见的人皆可亲见。
事实胜于雄辩,谁云佛法是迷信也?阿弥陀佛!病人临终时,家属勿在病人面前相对而视,以免病人生起爱恋之情。
如家人信佛,念佛时切不可带著哭泣的音调,以免病人引起悲伤之心,而失去正念也。
家属万万不可哭泣,致增情爱牵连烦恼痛苦,甚或使病人因刺激而生嗔恨心,因嗔恨心而堕恶趣,岂不贻误往生大事么!病人临终前后,若有食酒肉五辛者,不可走近病人前,否则病人易失正念,会堕三恶道的。
病者气绝之后,以神识尚未离去,仍然是有知觉的。
须经过一段时间,通身冷透,神识出离,寿、暖、识都离开了身体,方算死亡。
在气绝之后,神识未去之前,心灵正是很痛苦的时刻。
且有因感伤往事而流泪的,亦有因贪恋世间情爱子孙财宝而难割难舍的,或有因心愿未了竟遽然离世而悲伤苦恼的,复有因冤屈未伸而不甘瞑目的,故此时此刻,正是悲苦交集。
若又被搬动,又闻哭声,岂不更使将去未去的心灵,受极大的刺激,生者能这样忍心害理吗?世人不知,认为气绝就是死亡,往往因这种误解而铸成大错,病者家属及孝顺子女,不可不知也。
以一般错误举动来说,只要病人一断气,马上就悲哀啼哭,或抚搂病人而嚎啕,或任意搬动强其正寝,或趁身体未冷先为之沐浴穿衣,或注射强心针,或注射防腐剂,或方断气立即被送太平间,或当天被移殡仪馆。
亲友去世后哪些时间去扫墓比较好

亲友去世后哪些时间去扫墓比较好殡葬文化,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并沉淀下来的,集中了人们对死亡的认识、生存的价值、人性亲情等有关于人类本源性问题思考得出的结论。
或许这个答案永远都不圆满,所以我们一直在不断的思考探索,从未停歇的思考和探索也就是我们传承传统殡葬文化的过程。
中国殡葬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
山顶洞人的遗骸周围,撒有含赤铁矿的红色粉末,并有钻孔的兽齿、石珠、骨坠等装饰品随葬。
这几乎是最早最原始的土葬。
随着历史的发展,出现了阶级,殡葬文化也处处体现的阶级的“三六九等”,在墓地、葬具和随葬品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从北京猿人将洞穴上层当作生者的居室,下层为死者的墓地。
到秦始皇陵的规模及豪华程度,俨然一幅宫城都邑图,将“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礼俗发挥到了极致。
直到明、清两代的殡葬礼仪已经形成一套隆重而繁琐的殡葬礼仪。
整个土葬时期,实行土葬主要是为了防止死者被野兽吃掉,同时也是为了使死者的得到永恒的安息和葬地。
中国人之所热衷土葬,一方面是人们对土地十分依赖和留恋,此外人们还认为土地埋葬先人的形式是为死者提供了另外一个活动的空间。
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今,我国开始逐渐推行“火葬”。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的生活不断丰富,人们逐步从满足基本生活要求提升到满足精神需求的层面。
殡葬行业也从满足人们基本的处置遗体的需求,逐步上升到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高度。
寻寻觅觅,走马观花,你在安置死者这条路上看了多久?走了多远?你是否还在为它而困扰?你是否发现找到一个心仪的实在太麻烦!其实选择也可以很简单!让小编带你走进安置死者,来了解些实用干货。
那么下面,就跟着小编去探索一下吧~人们常说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是非常重要的季节,而春天比较重要的节日就是清明节了,中国人是很重视祖先,在清明节我们当然少不了祭祀祖先,那么哪些时间去扫墓比较好?清明节什么时候扫墓比较好?接下来和小编一起看看下面的文章。
清明扫墓什么时间好傍晚时分不可扫墓扫墓不可在天未亮时或太阳下山时,更不可在晚上去扫墓,晚间阴气重,无容易发生意外事,因此扫墓时间最好在上午九点起至下午14点止,比较恰当的时间,此时阳光充足。
头七烧纸的注意事项

头七烧纸的注意事项文章一咱老百姓都知道,头七烧纸可是个重要的事儿。
这里面的讲究可不少,听我跟您唠唠。
头七烧纸,时间可得看准咯。
一般都是在亲人去世后的第七天,傍晚太阳落山后。
比如说,我有个邻居,他们家当时就没注意时间,大中午的就去烧纸,结果被懂行的人说了一通。
地点也有讲究,要找个干净、安静的地方。
像那种车来车往、乱糟糟的路口可不行。
我认识的一位大姐,找了个公园的角落,周围没什么人打扰,这就挺合适。
烧纸的时候,心里得怀着对亲人的思念和敬意。
别嘻嘻哈哈,要严肃认真。
我听说有个人在烧纸的时候还玩手机,这可太不像话啦!还有啊,烧完纸别着急走,等火完全灭了,确认安全了再离开。
这既是对环境负责,也是对逝去亲人的尊重。
文章二咱来说说头七烧纸的那些注意事项哈。
您知道不,准备烧纸可不能马虎。
纸得买那种专门的黄纸,可别随便拿张纸就对付。
我有个亲戚,当时图省事,拿了张白纸,结果家里老人托梦说不喜欢。
再就是,穿着要朴素整洁。
别穿得花里胡哨的,这是对逝者的尊重。
有一回,我看到一个人穿着大红大绿的衣服去烧纸,旁边的人都直摇头。
还有哦,要是有风,得找个东西挡挡风,不然纸还没烧完就被吹跑了,亲人可收不到您的心意啦。
文章三头七烧纸,这里面的门道您得清楚。
说,烧纸前要把手洗干净,这表示您的诚心。
就像我家隔壁的叔叔,每次烧纸前都认认真真洗手,他说这样心里踏实。
烧纸的时候,要一张张慢慢烧,别一股脑全扔进去。
我听说有个人着急,一下子把纸全扔火里,结果火太大,差点出事儿。
还有啊,周围如果有小孩子,可别让他们靠近。
一是怕危险,二是小孩子不懂事,容易捣乱。
我有次就看到一个小孩想去玩火,被大人赶紧拉走了。
另外,别忘了准备点水果或者点心,摆在旁边。
这也是一份心意,让亲人知道您想着他们呢。
文章四今天跟您讲讲头七烧纸要注意的事儿。
烧纸的数量也有说法,一般得多准备点,别太少了。
但也别太多,差不多就行。
我认识的一个大哥,买了超多的纸,结果烧了好久都烧不完,自己累得够呛。
老人去世后办丧事流程

老人去世后办丧事流程老人去世后办丧事流程老人去世是家庭面临的不幸事件。
在处理老人离世后办丧事的过程中,为了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尊敬,同时也是为了给亲友们一个悼念和告别的机会。
下面是一般老人去世后的办丧事流程。
第一步,通知相关人员老人去世后,首先要通知家人和亲友。
这可以通过电话、短信或即时通讯工具来进行。
通知时要给出准确的时间和地点,以便他们能够参加悼念和告别仪式。
第二步,选择丧仪服务家人需要选择一家信誉良好、服务质量较高的殡仪馆或丧葬服务公司。
通过与多家公司进行沟通,了解费用、设施、服务等方面的条件,找到适合的合作伙伴。
第三步,处理遗体家人需要与丧葬服务公司合作,将逝者遗体运送至殡仪馆或殡仪服务中心,进行后续准备工作。
这些工作包括清洗、消毒、入殓等。
在此期间,家人可以选择是否进行防腐处理。
第四步,安排告别仪式告别仪式是亲友们最后一次与逝者见面的机会,也是他们表达哀思和怀念的渠道。
家人可以选择在殡仪馆、家中或其他宗教殿堂等地进行告别仪式。
在告别仪式上通常会有花圈、祭品和相关的悼词、祷告等。
第五步,处理葬礼细节家人需要与丧葬服务公司商讨有关葬礼细节的事宜,包括葬礼的时间、地点和形式等。
家人可以选择火化或土葬,也可以选择墓地和纪念品等。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相关人员的服饰和丧葬用品。
第六步,发送悼念信息家人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发送悼念短信、电子邮件或函件给亲友们,以便他们参加葬礼和告别仪式。
在信息中,需要给出相关的时间和地点,提醒他们出席。
第七步,组织追思会在葬礼结束后的适当时机,家人可以组织一个追思会,给亲友们一个回忆和悼念的机会。
可以选定一个适合的场地,安排酒席和讲话,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感谢。
第八步,整理遗产家人需要面对整理逝者遗产的任务,包括将财产、负债和法律文件整理完善,处理和分配遗产等。
这是一个心理和情感上都较为复杂的过程,参与者需要尽量保持理性和公正。
最后,对逝者的怀念和纪念,是家人和亲友们的重要任务。
头七是什么意思

头七是什么意思头七”是中国人的丧葬习俗,根据逝者死去的时间,再加以天干地支算出来的时间,一般认为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
此后每七天一祭,依次类推,“三七”即逝后的第二十一天,“五七”即逝后的第三十五天,“七七”即逝后的四十九天,至此结束。
头七由儿子办理烧纸钱烧香备牲畜菜肴奠祭三七由女儿办理烧纸钱烧香五七由出嫁孙女办理烧纸钱烧香七七为满七由儿子办理烧纸钱烧香备牲畜菜肴奠祭白天之后烧香祭祀1:自古中国丧葬习俗有:出殡日起三天原坟的习俗,即:在墓地下葬的需到墓地,上梁、摆供品、上香、踩院子、烧纸等程序。
(骨灰盒在殡仪馆存放的,只摆供品、上香、烧纸)。
2:人死之日起,每七天烧一次纸,烧七次,过七殿,共七七、四十九天,此为烧七(也叫:做七)。
目前往往将做七改变为四次,即:一七(被三天原坟所代替)、三七、五七、七七、(现在只烧单数,烧大七)。
按丧事习俗,烧一七、七七、以死者儿子为主,称做:有头,有尾;三七、以死者儿媳为主;五七、以死者女儿为主。
(烧五盆纸花)。
头七怎么算?七个子时迷信的说法是7个子时以后来看看就该走了不见亲人是为了不留恋世间成游魂准备的饭是祭不能说是晚饭第七个子时的时候那些东西就应该在遗像前了。
头七,一种中华民族的丧殡习俗。
习惯上认为“头七”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
一般都认为,死者魂魄会于“头七”返家,家人应该于魂魄回来前,给死者魂魄预备一顿饭,之后必须回避,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觉,睡不著也应该要躲入被窝;如果让死者魂魄看见家人,会令他记挂,便影响他投胎再世为人。
亦有说认为到了“头七”当天的子时回家,家人应于家中烧一个梯子形状的东西,让魂魄顺着这趟“天梯”到天上。
老人去世后,办丧事的三天流程

老人去世后,办丧事的三天流程在中国民间,老人去世后,办丧事一般是三天时间,流程安排相应是第一天报丧、破孝、入殓,第二天请厨、设灵棚、吊唁,第三天动土、辞灵、摔老盆、路祭、安葬。
各地风俗不同,一些流程相应有一定的变化,有的会增加,有的会简化或优化。
一、丧事前期准备工作,有哪些。
在老人将临去世之前,到去世时,有很多前期的准备工作。
这些工作,在很多人家可能提前数十天就已经着手准备,以防止事到临头着急,事情办不顺畅。
棺材、寿衣和墓地,一般都准备的较早,可提前一年或数年。
在老人临危之前三天内,会准备白布、蜡烛、纸钱,与知客先生、大厨、帮工等联系,做好准备,并向至亲亲属告知老人病危随时可能去世的情况。
老人去世当天,是他的祭日。
在他临危之际,要换上寿衣。
人死之后的晚上,把他从睡觉的房间,转移到堂屋,头朝内、脚向外,脚前放一个火盆,开始烧纸,叫烧倒头纸。
同时,点上蜡烛,叫长明灯。
晚上,子女们开始守灵。
这天,人死之后,把知客先生、大厨请到家里,商量丧事流程、报丧安排、宴席安排、出殡及安葬时间等事宜。
这些工作,都属于前期的准备工作。
二、办丧事第一天流程及事项安排。
办丧事的第一天,主要流程依次是报丧、破孝、入殓三件大事。
第一件,报丧。
早晨,根据安排,孝子们分别前往舅舅、姑妈、姨妈、叔叔、侄子和外公等直系亲属家报丧,告知死者去世的情况,以及丧事活动的有关安排。
第二件,破孝。
知客先生、大厨及少数帮忙人员到场,对可能参加丧事活动的人员数量预估、破孝,也就是来的亲朋好友,哪些人戴什么孝,做好准备。
同时,安排人员采买蔬菜、瓜果、酒水、毛巾、纸钱等相关物资,联系宴席使用工具、车辆、人员等。
这天晚上,直系亲属们一般都会到场。
第三件,入殓。
晚上,在知客先生指导下,把死者转移到棺材里,叫入殓。
这时,棺材会盖上盖子,但不会封死。
入殓时,除了放置被褥、生活用具,还有逝者生前的心爱之物等,如书籍、字画、古董、首饰等。
在物品中,有的还会放棉花和钱币,寓意多子多孙,富贵绵长。
苏北宝应的殡葬风俗

苏北宝应的殡葬风俗
苏北地区,特别是宝应地区的殡葬风俗具有地方特色,下面是一些传统和现代可能结合的丧葬习俗概述:
1.离世后的时间节点:
宝应地区重视丧事进程中的时间节点,通常会在亲人去世后的特定时间举行仪式,如去世当天、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等,并在42天(六七)及100天时有特别纪念活动。
2.奔丧习俗:
长辈去世后,亲属应在太阳落山前赶去奔丧,这是对亡者的一种尊重和及时告慰。
之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再去吊唁也是可以接受的。
3.祭奠与灵堂设置:
在主屋内或搭建的灵棚(孝堂)中停放棺柩,灵棚装饰庄重,挂上死者遗像、挽联等。
亲朋好友会前来祭奠,献花圈、鲜花,嫡亲关系的亲属可能会送孝帐以示哀悼。
4.礼仪流程:
包括净身穿寿衣、停灵守夜、诵经超度、亲友吊唁、出殡送葬等一系列环节。
出殡时,可能伴有吹打乐、纸钱焚烧等仪式,送葬队伍按照一定的规矩行进。
5.丧期禁忌与习俗:
子女或其他近亲在一定期限内需穿孝服,遵守一系列的饮食、行为规范以及忌讳。
丧葬期间还会进行“做七”、“百日”等祭祀活动。
6.殡葬形式:
根据当地政策和近年来移风易俗的要求,火化已经成为普遍选择,但也有土葬的传统习惯存在,具体取决于当地的殡葬改革情况。
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变迁,部分传统习俗可能有所简化或演变,但仍保留了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
由于具体细节受到时代和地区差异的影响,请以实地调查为准。
已故亲人烧纸的规矩

已故亲人烧纸的规矩
烧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礼仪,它源于古代祭祖祭祀的习俗,是为了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和缅怀。
烧纸的规矩一般有以下几点:
1.烧纸时间:一般在清明节和七夕节,也可以在亲人去世后的第三个月、第七个月、第九个月、第十二个月、第十八个月、第二十四个月、第三十六个月等特殊日子烧纸。
2.烧纸地点:一般在家中的院子里,也可以在墓地、公墓、祠堂等地烧纸。
3.烧纸物品:一般用纸钱、纸衣服、纸鞋、纸车、纸房子、纸食物、纸酒等烧纸。
4.烧纸仪式:一般在家人围绕香案,拜祭祀,然后一起烧纸,烧完纸后,家人一起诵念祷文,最后拜祭祀,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和缅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万不要触摸刚去世亲人的身体.
人去世8-16小时内,神识逐渐离开躯体,此时逝者的感觉宛如老牛剥皮,异常痛苦,一丝轻微的触碰都会令逝者如千刀万剐,生大愤怒,一般8小时后神识完全离开,此时方可搽试、换衣、化装等,也有少数人
16小时后才会完全离开...
人去世后全身冰冷,但唯独有一个地方发热,8-16小时神识离开躯体后可触摸判断出逝者投生去那一道:-脚心发热:地狱
膝盖发热:畜生
腹部发热:鬼道(人死后大部分腹部发热)
胸口发热:人道
眉心发热:天道
此为五道,因阿修罗五道皆含有,共称六道。
顶门发热:往生佛世界。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瑞相:身体柔软如棉、头顶门发热、面色红润、散发檀香(此香非人间那种,但可清楚闻到),火化后有舍利子或舍利花。
念佛人此种瑞相全国各地无数,有心想见的人皆可亲见。
事实胜于雄辩,谁云佛法是迷信也?阿弥陀佛!
病人临终时,家属勿在病人面前相对而视,以免病人生起爱恋之情。
如家人信佛,念佛时切不可带著哭泣的音调,以免病人引起悲伤之心,而失去正念也。
家属万万不可哭泣,致增情爱牵连烦恼痛苦,甚或使病人因刺激而生嗔恨心,因嗔恨心而堕恶趣,岂不贻误往生大事么!病人临终前后,若有食酒肉五辛者,不可走近病人前,否则病人易失正念,会堕三恶道的。
病者气绝之后,以神识尚未离去,仍然是有知觉的。
须经过一段时间,通身冷透,神识出离,寿、暖、识都离开了身体,方算死亡。
在气绝之后,神识未去之前,心灵正是很痛苦的时刻。
且有因感伤往事而流泪的,亦有因贪恋世间情爱子孙财宝而难割难舍的,或有因心愿未了竟遽然离世而悲伤苦恼的,复有因冤屈
未伸而不甘瞑目的,故此时此刻,正是悲苦交集。
若又被搬动,又闻哭声,岂不更使将去未去的心灵,受极大的刺激,生者能这样忍心害理吗?世人不知,认为气绝就是死亡,往往因这种误解而铸成大错,病者家属及孝顺子女,不可不知也。
以一般错误举动来说,只要病人一断气,马上就悲哀啼哭,或抚搂病人而嚎啕,或任意搬动强其正寝,或趁身体未冷先为之沐浴穿衣,或注射强心针,或注射防腐剂,或方断气立即被送太平间,或当天被移殡仪馆。
或更有两三天即行火葬者。
这些残忍举动,对神识未去仍有知觉的病人,可算受尽惨毒虐待了。
生者所行所为,实贻害临终人不浅,将使死者痛苦堕落,爱之反足以害之,这是最可怕的。
不知神识未去,其所感受的痛苦,与常人无异。
常人还可以呼痛呼救,可以抗拒。
病人虽气绝而神识未去的这段时间,硬要当作死尸看待,致使病人冤枉受极大痛苦,而口又无法申诉。
因不解临终常识,而导致如此悲惨,宁不痛心!病人因遭受痛苦而心生嗔恨,因嗔恨心而使神识堕落恶趣之中,虽孝子贤孙亦无所知也。
因此呼吁世人,在病人气绝之后,神识尚未离去之前,假定为十小时至十二小时,在此时间之内,病室宜维持肃静,不能有上述种种举动,加害病人之身,以维护神识得到宁静与安全。
病人睡的姿态,要听其自然,不能移动他。
过此时间之后,如见其身体僵硬,可用热水毛巾敷其弯节,使其转软。
此时间内,不要探摸其冷暖,不要使蚊蝇触及,病室内不闲谈或悲泣。
要利用十至十二小时,作有效的救度,引导病者的神识走向光明前途,往生圣境永享快乐。
这是家属唯一的责任,也是为子女者唯一的孝道所在。
若已气绝,因神识尚未离去,故仍在有知觉的弥留之际,如在各公私医院或在自家,基于人道的精神,与谨慎的态度,应予以十至十二小时的宁静时间,并供给冷气或冰块,使病室温度降低。
同时对病人不可稍有移动,不可有一切错误举动,前文中已经说过了。
至于卧的姿态,要听其自然。
以后可用热水毛巾敷其弯节,自能转软如生。
病房要肃静无声,不要闲谈杂话。
若断气前未及请人开导,此时亟待善友于病者耳边如前所说高声开导之,亡者的心,即能觉知,使心有所归,心有所依。
家属及亲友应换班念佛,先念六字洪名十数分钟,以后专念‘阿弥陀佛’四字佛号,一字一句要念得清楚分明。
最好随著法师念佛的录音带念佛,心中兼想,求佛慈悲摄受,亲垂接引。
念佛声不要间断,要能使病人的神识,自耳根听得句句分明,方能感应佛的愿力,而随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如在病房助念佛号,注意不要扰及其他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