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 植物根茎的形态及内部结构观察
植物茎的结构及其功能的观察图

植物茎的结构及其功能的观察(图)一、实验目的1. 了解芽的构造。
2. 了解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次生构造及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
3.认识植物茎的输导功能。
二、实验原理芽是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也就是枝、花或花序尚未发育前的雏体。
以后发展成枝的芽称为枝芽;发展成花或花序的芽称为花芽。
枝芽的结构决定着主干和侧枝的关系与数量,也就是决定植株的长势和外貌。
花芽决定着花或花序的结构和数量,并决定开花的迟早和结果的多少。
茎的顶端分生组织中的初生分生组织所衍生的细胞,经过分裂、生长、分化而形成的组织,称为初生组织,由这种组织组成了茎的初生结构。
双子叶植物茎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个部分,但裸子植物茎没有双子叶植物茎的那种一生只停留在初生结构中的草质茎类型。
单子叶植物的茎和双子叶植物的茎在结构上有许多不同。
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茎,只有初生结构,所以结构比较简单。
少数的虽有次生结构,但也和双子叶植物的茎不同。
以禾本科植物的茎作为代表,说明单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的最显著特点。
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维管束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不具形成层(束中形成层)。
维管束彼此很清楚地分开,一般有2 种排列方式:一种是维管束全部没有规则地分散在整个基本组织内,愈向外愈多,愈向中心愈少,皮层和髓很难分辨,如玉米、高粱、甘蔗等的维管束,它们不像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内,维管束形成一环,显著地把皮层和髓部分开。
另一种是维管束排列较规则,一般成两圈,中央为髓。
有些植物的茎,长大时,髓部破裂形成髓腔,如水稻、小麦等。
维管束虽然有不同的排列方式,但维管束的结构却是相似的,都是外韧维管束,同时也是有限维管束。
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发育到一定阶段,茎中的侧生分生组织便开始分裂、生长和分化,使茎加粗,这一过程称为次生生长,次生生长产生的次生组织组成茎的次生结构。
侧生分生组织通常包括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形成层细胞的分裂包括切向分裂和径向分裂。
观察植物根茎实验报告

观察植物根茎实验报告1. 引言植物的根茎是植物体的重要部分,承担着吸收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功能。
了解植物的根茎结构和生长过程对于深入了解植物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的根茎结构和生长情况,探究植物的根茎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
2. 材料与方法2.1 材料- 大豆种子- 玉米种子- 圆球葱苗- 黄连苗- 水培装置- 温度计- 显微镜- 镊子- 图像处理软件2.2 方法1. 将大豆种子、玉米种子、圆球葱苗和黄连苗分别放入不同的培养皿中。
2. 在水培装置中加入适量的水,并将种植盆放入水中。
3. 将水培装置放置于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
4. 每天观察和记录植物的根茎生长情况,并测量根茎的长度和直径。
5. 在观察期结束后,将根茎取出,放入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并拍摄相应的照片。
6. 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照片进行分析和测量。
3. 实验结果3.1 大豆种子的根茎观察在实验中,大豆种子的根茎在观察期内持续生长。
观察结果显示,大豆种子的根茎逐渐变长,根部不断分支。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茎表面光滑,根毛密集,有利于吸收水分和养分。
根茎的直径随着生长而逐渐增大。
3.2 玉米种子的根茎观察相比大豆种子,玉米种子的根茎生长速度更快。
观察发现,玉米种子的根茎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主根向下延伸,侧根呈放射状生长。
根茎的表面有许多吸收根毛,根毛的分布较为均匀。
根茎的直径较大,坚硬且纤维质。
3.3 圆球葱苗的根茎观察圆球葱苗的根茎较为特殊,形状呈现为鳞茎状。
根茎内部由许多叶鞘叶片叠加而成,呈现出层次分明的环状结构。
根茎具有良好的硬度和重量,有助于固定植株在土壤中的稳定性。
3.4 黄连苗的根茎观察黄连苗的根茎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根茎上生长着许多纤细的浅黄色根须,这些根须有助于吸收水分和养分。
根茎形态较为细长,整体呈纺锤状。
根茎表面光滑且有一定的弹性,可以抵抗环境的逆境。
4. 分析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大豆、玉米、圆球葱苗和黄连苗的根茎结构和生长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植物内部构造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根、茎、叶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掌握植物内部构造的观察方法。
3. 比较不同植物器官的结构差异。
二、实验原理植物内部构造是指植物器官的内部组织结构,主要包括细胞、组织、器官三个层次。
通过观察植物根、茎、叶的横切面和纵切面,可以了解其内部构造和功能。
三、实验材料1. 根:胡萝卜、土豆2. 茎:向日葵、玉米3. 叶:白菜、荷叶4. 实验器材:显微镜、解剖刀、刀片、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酒精灯、火柴、剪刀、镊子等。
四、实验步骤1. 根部观察(1)将胡萝卜和土豆分别切成薄片,置于载玻片上。
(2)滴加适量的水,盖上盖玻片。
(3)在显微镜下观察根的内部结构,包括表皮、皮层、维管束等。
(4)记录观察结果。
2. 茎部观察(1)将向日葵和玉米的茎分别切成薄片,置于载玻片上。
(2)滴加适量的水,盖上盖玻片。
(3)在显微镜下观察茎的内部结构,包括表皮、皮层、维管束等。
(4)记录观察结果。
3. 叶部观察(1)将白菜和荷叶分别切成薄片,置于载玻片上。
(2)滴加适量的水,盖上盖玻片。
(3)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的内部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叶脉等。
(4)记录观察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根部结构胡萝卜根和土豆根的内部结构基本相似,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束。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起到保护作用;皮层细胞排列疏松,有利于水分和养分的运输;维管束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输送。
2. 茎部结构向日葵茎和玉米茎的内部结构基本相似,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束。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起到保护作用;皮层细胞排列疏松,有利于水分和养分的运输;维管束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输送。
玉米茎具有发达的气腔,有利于呼吸作用。
3. 叶部结构白菜叶和荷叶的内部结构存在一定差异。
白菜叶的内部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叶肉细胞排列紧密,有利于光合作用;荷叶的内部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叶肉细胞排列疏松,有利于水分蒸发和光合作用。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植物根、茎、叶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南医大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第8项 茎的形态和变态类型及茎的初生构造

实验八茎的形态和变态类型及茎的初生构造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茎的形态和变态类型;2.熟悉茎的初生构造。
二、仪器用品和实验材料(一)仪器用品显微镜、解剖用具。
(二)实验材料三年生草本植物(核桃、臭茱萸、杨属等)的枝条,苹果、银杏或松<袖松或马尾松)的长短枝,天冬草或文竹,括楼、丝瓜、葡萄的茎藤,山楂、皂荚、枸橘的茎枝,姜、玉竹或黄精、白茅的根状茎,马铃薯、半夏的块茎,带珠芽的山药标本,羊养或慈姑的球茎,洋葱、百合或贝母(川贝或浙贝)的鳞茎,带珠芽的卷丹标本。
向日葵和马兜铃幼茎横切制片。
三、内容与齿骤(一)茎的形态(1)取三年生核桃、臭茱萸、杨属植物带侧棱的枝条,观察其形态特征;①节和书间:茎上着生叶的位置叫节,两节之间的部分叫节间。
②顶芽与腋芽(侧芽)着生在枝条顶端的芽叫顶芽,着生在叶腋处的芽叫腋芽,亦叫侧芽。
③叶痕翱牙鳞痕:叶痕是叶脱落后在茎上留下的疤痕。
芽鳞痕是芽发育为新枝时,芽鳞脱落后留下韵痕迹。
常在茎的周围排列成环状。
④皮孔;为茎表面的裂缝状小孔(可参阅实验三),是茎与外界的通气结构,不同植物的皮孔形态不相同;可作为皮类药材鉴别依据之一。
(2)观察苹果、银杏或松(油松或马尾松)等具有长、短枝植物的枝条,注意区别它们的长枝与短枝。
长枝节间较长,短枝的节间很短,生长很慢,一般果树只在短枝上开花结果,故也叫果枝。
注意松的长枝和短枝上的叶的形态是杏相同?(二)茎的变态1.叶状枝观察天门冬或文竹,注意茎扁化变态成绿色的叶状体,叶退化成鳞片状。
2.枝刺由腋芽发育而成,不易剥落,可观察山楂、皂荚或枸橘的刺。
3.茎卷须由茎端变态而来。
丝瓜、括楼的茎卷须在叶腋,葡萄的茎卷须是由顶芽形成的,然后腋芽代替顶芽继续发育,向上生长,使茎成为合轴式生长,因而将茎卷须挤到与叶相对的位置上。
4.根状茎多匍匐生长在土壤中,是很象根的乎巾地下茎。
观察姜、玉竹或黄精,白茅或芦苇的根状茎,能否分辨出节和节间?鳞片状退化的叶?顶芽;侧穿或茎痕?5.块茎取马铃薯块茎观察,其上有顶芽,叶退化,脱落后留有叶痕,其腋部是凹陷的芽眼,每个芽眼内,可有1至多个腋芽萌发,注意其缩短的节间。
实验八 植物根茎的形态及内部结构观察

实验八植物根、茎的形态及内部结构观察根尖及根的初生、次生构造【实验目的】了解根尖各部分及根的初生、次生结构。
【实验材料】油菜和小麦种子萌发的幼根、棉花幼根横切、水稻幼根横切,棉花次生根横切片。
【实验用具】显微镜、放大镜、刀片、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培养皿及碘液等。
【实验内容】(一)根尖的区分(图8-1)取油菜根尖,放在载玻片上,滴上清水后,用放大镜观察,注意根上长有许多白色根毛的部分是根毛区,其下白色部分是伸长区,再下是略带淡黄色的生长点及根冠部分,然后用另一载玻片盖在根尖上,加适当的压力,把根尖压扁,取去上面的载玻片,滴上碘液,盖上盖玻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可见根冠细胞为椭园形,排列疏松,靠近生长点的因含淀粉粒被染成兰色,生长点细胞着色较深,细胞形小、核大、壁薄、质浓,排列紧密。
伸长区着色较浅,细胞显著伸长,成长方形,并出现液泡,开始分化,根毛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许多小根毛,并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无机盐等(称为吸收组织)。
用高倍镜观察根毛,可见根毛细胞壁薄、胞质少、液泡大。
有时在根毛尖端还可见到细胞核。
(二)观察棉花幼根横切片(图8-2)取棉花幼根横切片置低倍镜下观察。
找到材料后,用高倍镜仔细观察下列各部分:1.表皮最外面一层细胞,排列比较整齐,而且有的表皮细胞具有一条向外伸展的根毛。
2.皮层表皮以内的许多层薄壁细胞,排列比较疏松,即是皮层。
皮层最内一层排列紧密整齐,称内皮层,在横切面上为一圈,其半径壁上可见木栓化增厚的部分为卡氏点,常被染成红色。
图8-2 根的初生构造A.外方组织 B.维管柱1.表皮 2.皮层 3.内皮层 4.中柱鞘5.原生木质部 6.后生木质部 7.韧皮部3.维管柱位于皮层以内,可分为:(1)中柱鞘:由1-2层薄壁细胞构成,位于内皮层以内。
(2)初生维管组织:位于中柱鞘内,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
初生木质部呈放射状,有四条染成红色的放射棱,靠近外面的导管口径较小,是原生木质部,靠近里面的口径较大,是后生木质部。
观察植物根茎叶实验报告

观察植物根茎叶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根茎叶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根、茎和叶的结构和特点,了解植物器官的功能和适应环境的特性。
实验器材:植物样本(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如豆类植物、叶菜类植物等)、刀具、显微镜、玻璃片、载玻片、草图纸等。
实验步骤:
1. 准备植物样本:选择多种不同种类的植物,如豆类植物、叶菜类植物等。
将植物根茎叶分别取样。
2. 观察植物根的结构:取一小段植物根,用刀具切割成薄片,在载玻片上铺上根片,加上一滴水,用显微镜观察。
观察根的外形、表皮细胞、根毛、导管束等结构。
3. 观察植物茎的结构:取一小段植物茎,用刀具切割成薄片,在载玻片上铺上茎片,加上一滴水,用显微镜观察。
观察茎的外形、表皮细胞、维管束等结构。
4. 观察植物叶的结构:取一片植物叶片,用刀具切割成薄片,在载玻片上铺上叶片,加上一滴水,用显微镜观察。
观察叶的外形、表皮细胞、气孔、叶绿体等结构。
5. 绘制观察结果:根据显微镜观察的结果,在草图纸上绘制根
茎叶的结构图,并标明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
6. 总结和讨论:根据观察结果,总结不同植物根茎叶的结构特点,并讨论其功能和适应环境的特性。
可以比较不同种类植物之间的差异和共性。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实验时要小心使用刀具,以免造成伤害。
2. 使用显微镜时,注意调整焦距和光线,以获取清晰的观察图像。
3. 实验前要认真学习植物根茎叶的基本结构和特征,以便更好地进行观察和理解。
4. 实验结束后要注意清洁和归位实验器材,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根的形态结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根的基本形态和结构;2. 掌握根尖的结构和功能;3. 分析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的特点;4. 认识根的形态结构与其生理功能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洋葱根尖、玉米根、棉花幼根、棉花成熟老根等;2. 实验仪器:显微镜、切片机、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镊子、刀片等。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观察洋葱根尖结构(1)将洋葱根尖剪成1-2mm长,放入装有清水的培养皿中;(2)将洋葱根尖用刀片切取横切片,放在载玻片上;(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的结构,依次观察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等部位。
2. 观察玉米根结构(1)将玉米根切成薄片;(2)将玉米根薄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的甘油;(3)用显微镜观察玉米根的结构,重点观察初生结构,如表皮、皮层、维管柱等。
3. 观察棉花幼根结构(1)将棉花幼根切成薄片;(2)将棉花幼根薄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的甘油;(3)用显微镜观察棉花幼根的结构,重点观察根毛、表皮、皮层、维管柱等。
4. 观察棉花成熟老根结构(1)将棉花成熟老根切成薄片;(2)将棉花成熟老根薄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的甘油;(3)用显微镜观察棉花成熟老根的结构,重点观察次生结构,如形成层、木质部、韧皮部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洋葱根尖结构洋葱根尖结构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组成。
根冠位于根尖顶端,起保护作用;分生区具有强烈的分裂能力,是根生长的主要区域;伸长区细胞伸长,使根长长;成熟区细胞分化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 玉米根结构玉米根结构包括初生结构,如表皮、皮层、维管柱等。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作用;皮层细胞分化成多种组织,如机械组织、输导组织等;维管柱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负责水分和无机盐的输导。
3. 棉花幼根结构棉花幼根结构包括根毛、表皮、皮层、维管柱等。
根毛是幼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作用;皮层细胞分化成多种组织,如机械组织、输导组织等;维管柱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负责水分和无机盐的输导。
植物根茎叶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根、茎、叶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 认识植物根、茎、叶的解剖学特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植物是自然界中的重要生物,其根、茎、叶是植物体的主要器官,分别承担着吸收水分、养分、支撑植物体和进行光合作用等重要作用。
通过对植物根、茎、叶的观察,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为植物栽培、育种和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植物的根、茎、叶。
2. 实验仪器: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解剖刀、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染色液等。
四、实验方法1. 根的观察(1)取植物根一段,洗净并浸泡在清水中。
(2)用解剖刀将根纵切成两半,观察根的横切面。
(3)在显微镜下观察根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
(4)分析根的形态结构特点,如根尖、根毛、导管、筛管等。
2. 茎的观察(1)取植物茎一段,洗净并浸泡在清水中。
(2)用解剖刀将茎纵切成两半,观察茎的横切面。
(3)在显微镜下观察茎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木质部、韧皮部等。
(4)分析茎的形态结构特点,如节、节间、维管束、叶痕等。
3. 叶的观察(1)取植物叶片一片,洗净并浸泡在清水中。
(2)用解剖刀将叶片纵切成两半,观察叶片的横切面。
(3)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气孔、叶绿体等。
(4)分析叶片的形态结构特点,如叶片形状、叶脉分布、气孔类型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根的观察结果通过观察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植物的根,我们发现它们的根尖均具有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根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
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导管和筛管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运输。
2. 茎的观察结果通过观察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植物的茎,我们发现它们的茎具有节和节间。
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茎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木质部、韧皮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八植物根、茎的形态及内部结构观察
根尖及根的初生、次生构造
【实验目的】
了解根尖各部分及根的初生、次生结构。
【实验材料】
油菜和小麦种子萌发的幼根、棉花幼根横切、水稻幼根横切,棉花次生根横切片。
【实验用具】
显微镜、放大镜、刀片、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培养皿及碘液等。
【实验内容】
(一)根尖的区分(图8-1)
取油菜根尖,放在载玻片上,滴上清水后,用放大镜观察,注意根上长有许多白色根毛的部分是根毛区,其下白色部分是伸长区,再下是略带淡黄色的生长点及根冠部分,然后用另一载玻片盖在根尖上,加适当的压力,把根尖压扁,取去上面的载玻片,滴上碘液,盖上盖玻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可见根冠细胞为椭园形,排列疏松,靠近生长点的因含淀粉粒被染成兰色,生长点细胞着色较深,细胞形小、核大、壁薄、质浓,排列紧密。
伸长区着色较浅,细胞显著伸长,成长方形,并出现液泡,开始分化,根毛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
成许多小根毛,并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无机盐等(称为吸收组织)。
用高倍镜观察根毛,可见根毛细胞壁薄、胞质少、液泡大。
有时在根毛尖端还可见到细胞核。
(二)观察棉花幼根横切片(图8-2)
取棉花幼根横切片置低倍镜下观察。
找到材料后,用高倍镜仔细观察下列各部分:1.表皮最外面一层细胞,排列比较整齐,而且有的表皮细胞具有一条向外伸展的根毛。
2.皮层表皮以内的许多层薄壁细胞,排列比较疏松,即是皮层。
皮层最内一层排列紧密整齐,称内皮层,在横切面上为一圈,其半径壁上可见木栓化增厚的部分为卡氏点,常被染成红色。
图8-2 根的初生构造
A.外方组织B.维管柱
1.表皮2.皮层3.内皮层4.中柱鞘
5.原生木质部6.后生木质部7.韧皮部
3.维管柱位于皮层以内,可分为:
(1)中柱鞘:由1-2层薄壁细胞构成,位于内皮层以内。
(2)初生维管组织:位于中柱鞘内,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
初生木质部呈放射
状,有四条染成红色的放射棱,靠近外面的导管口径较小,是原生木质部,靠近里面的口径较大,是后生木质部。
想想看,什么叫外始式?初生韧皮部位于每两个放射棱(束)之间,与其相间排列,染成蓝色,细胞形小,排列紧密,呈多角形的是筛
管,呈方形或三角形的是伴胞。
最中心是没有成熟的木质部。
(三)观察棉花根次生横切片
先在低倍镜下区分(自外向内)周皮、中柱鞘、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及初生木质部等,再用高倍镜仔细观察下列结构:
1.周皮为根的最外方,可分为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三部分。
木栓层为最外几层扁砖形的细胞所构成,细胞排列紧密整齐;木栓形成层紧接木栓层之内,是一层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因位于根的侧面,称侧生分生组织,能向外分裂出木栓层,向内分裂成栓内层,栓内层紧接木栓形成层之内,由1-2层薄壁细胞组成。
2.维管柱位于周皮以内,包括下列几部分:
(1)中柱鞘:为中柱最外的1-2层薄壁细胞,在老根上已转化为木栓形成层。
(2)次生韧皮部:周皮以内,形成层以外的部分(因被漏斗装韧皮射线隔开而成一个个圆锥状)。
其组成部分有筛管、伴胞、薄壁细胞和韧皮纤维(其中筛管、伴胞、薄壁细胞为一个系列,韧皮纤维为一个系列,彼此平行排列成层,都与圆周平行)。
筛管细胞较大,呈多角形,伴胞较小,薄壁细胞较大,往往有细胞质或含淀粉粒、油滴、结晶等。
韧皮纤维细胞则较厚,染成深绿或紫色。
次生韧皮部中有时有溶生的分泌腔,次生韧皮部外,有时可见被挤压的初生韧皮部残迹。
(3)形成层:位于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之间,细胞形小,排列整齐,沿切线方向延长成长方形。
(4)次生木质部:位于形成层内方。
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组成。
导管口径较大,常呈圆形或近圆形。
有增厚的木质化的次和壁,被染成红色。
管胞则与小口径导管难以区别。
木纤维壁较厚而口径小,类似韧皮纤维呈红色。
木薄壁细胞分布于导管的周围。
在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中均有次生射线,两者彼此相连接。
有横向运输能力,位于次生韧皮部的射线称韧皮射线;位于次生木质部的称木射线,它们是一行或几行沿半径方向延长的薄壁细胞。
与初生木质部放射棱相通者,称初生射线。
(四)观察示范的玉米支持根横切片
注意与棉花根的不同地方。
表皮以内有1-2层细胞排列整齐,为外表皮。
外表皮以内有几层细胞,壁特别加厚,是机械组织,皮层中通气组织发达,内皮层的卡氏带非常明显,初生木质部放射棱数目很多。
(五)观察水稻幼根横切片,注意各部分的构造。
【实验报告】
1.绘棉花初生根部分图,注明各部分名称。
2.绘棉花次生根部分图,注明各部分名称。
3.绘水稻根简图。
4.比较根的初生与次生构造。
茎的外形、初生及次生构造
【实验目的】
了解茎的外形、初生和次生结构的特点。
【实验材料】
杨树枝、枫杨枝及其它一些植物枝条,棉花初生茎横切片、杨树三年生茎横切片、椴树三年生茎横切片、玉米茎横切片、水稻茎横切片。
【实验用具】
显微镜。
【实验内容】
(一)观察杨树枝条
识别节、节间、顶芽、腋芽、叶痕、束痕、皮孔等特征。
并与枫杨等加以区别。
(二)观察棉花初生茎横切片
取棉花初生茎横切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分辩出表皮、皮层、维管柱三部分。
然后换用高倍镜,仔细观察下列结构。
1.表皮是幼茎最外一层细胞,外壁角质化,并有角质层,有的切片上可见到表皮毛和腺毛。
2.皮层位于表皮和维管柱之间,靠近表皮处有厚角组织。
皮层大部分是薄壁细胞,在坡层还可观察到分泌腔,腔内的分泌物质被染成紫色。
幼茎的内皮层无特殊增厚部分,但富含淀粉粒,故称淀粉鞘。
3.维管柱由维管束、髓射线和髓四部分组成。
(1)维管束:是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所组成的束状结构,其细胞较小而密集。
初生木质部在内,初生韧皮部在外,两者间保留的一层分生组织细胞,为束中形成层。
它与其衍生的几层细胞组成形成层,茎的次生生长由此开始。
形成层区的细胞横切面形状扁平,排列整齐。
(2)髓和髓射线:是维管束内的薄壁组织。
位于茎中央的部分称为髓。
位于两个维管束之间的部分,称为髓射线。
两个束中形成层之间,有具分生能力的髓射线细胞,称为束间形成层。
棉花的束间形成层不很明显。
(三)观察三年生椴树茎横切片(图8-3)
自表皮向内,依次有以下几部分,注意辩出哪部分为初生构造?哪为次生构造?
1.表皮扁平、外壁具角质层。
2.周皮由皮层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而形成。
由几层木栓层细胞、一层木栓形成层细胞和一层栓内层细胞组成。
3.初生皮层由厚角组织和薄壁组织组成,薄壁细胞常含有草酸钙结晶。
4.维管柱皮层的淀粉鞘以内的部分。
(1)韧皮部:主要为次生韧皮部。
是由形成层向外分裂出的细胞衍生而来,呈圆锥状。
其中韧皮纤维束、韧皮薄壁细胞、筛管、伴胞及韧皮射线有规则地呈层状间隔。
韧皮部尖端的纤维束是属于中柱鞘纤维。
(2)形成层:由2-3列扁平的薄壁细胞组成形成层区,位于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形成层的细胞,向外分生出次生韧皮部,向内分生出次生木质部。
(3)木质部:主要为次生木质部,由导管、纤维、木薄壁细胞及木射线组成。
在木质部中可看到年轮,年轮由春材和秋材构成。
春材部分细胞横径较大、壁薄、、排列疏松;秋材细胞横径小、壁较厚、排列紧密。
数一数切片上有几个年轮。
(4)维管射线:由1-2列径向排列的薄壁细胞组成,在韧皮部之间为多列薄壁细胞排成喇叭状。
(5)髓:位于茎的中央部分,由大型薄壁细胞组成。
在髓的外围区域有明显的环髓带。
图8-3 椴树茎横切
1.表皮2.周皮⑴木栓层⑵木栓形成层⑶栓内层3.皮层
4.韧皮纤维5.韧皮射线6.维管束⑴韧皮部⑵形成层⑶木质部
7.木射线8.髓射线9.髓
(四)观察玉米茎及水稻茎的横切片
1.表皮为一层排列紧密的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
2.机械组织在表皮层内方,为数层厚壁细胞组成。
3.基本组织为大型薄壁细胞,占茎的绝大部分。
4.维管束包括韧皮部和木质部,无形成层。
韧皮部位于外侧,由横切面较大呈多角形的筛管与紧贴筛管横切面较小的细胞组成。
木质部位于内侧,由2个大型的孔纹导管(后生木质部)和两个小型的环纹导管螺纹导管(原生木质部)及木薄壁细胞组成。
有些原生木质部的薄壁细胞已破裂,形成了原生木质腔。
在维管束周围有1-2层细胞组成的维管束鞘。
玉米茎维管束散布在基本组织中。
水稻各维管束排列为内外两环,茎中央部分为髓腔。
【实验报告】
1.绘一枝条外形简图。
2.绘茎初生构造部分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3.绘茎次生构造部分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4.比较茎的初生和次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