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寄生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桑寄生质量标准的研究

桑寄生质量标准的研究

桑寄生质量标准的研究商丽丽;孙秋;白杨【摘要】目的建立药材桑寄生的含量测定方法,进一步将桑寄生与槲寄生区别开来,减少经营单位和医疗使用单位的混用现象,从而提高中药材桑寄生的质量.方法以槲寄生对照药材为阴性对照,桑寄生对照药材为阳性对照,用HPLC法测定10批中药材桑寄生中槲皮素的含量.结果槲寄生中不含有槲皮素,桑寄生中槲皮素含量在1.40~2.66 mg/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RSD=0.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更加精准的控制桑寄生的质量.【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年(卷),期】2015(012)027【总页数】3页(P126-128)【关键词】桑寄生;HPLC;槲皮素;含量测定;槲寄生【作者】商丽丽;孙秋;白杨【作者单位】白城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吉林白城 137000;白城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吉林白城 137000;白城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吉林白城 1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6桑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Taxi11us chinensis(DC.)Danse的干燥带叶茎枝。

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粗茎,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1]。

桑寄生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名“桑上寄生”,列入上品。

《名医别录》云:“一名茑,生弘农川谷桑树上,三月三日采茎叶,阴干。

”《新修本草》载:“此多生槲、榉、柳、水杨、枫等树上,子黄,大如小枣子。

惟虢州有桑上者,子汁甚粘,核大似小豆;叶无阴阳,如细柳叶而厚;晚茎粗短。

江南人相承用为续断,殊不相关。

且寄生实九月始熟而黄。

”《蜀本草》云:“按诸树多有寄生,茎叶并相似。

”又云:“叶如橘而厚软,茎如槐而肥脆,今处处有。

方家惟须桑上者,然非自采即难以别,可断茎而视之,以色深黄者为验。

《图经本草》叶似龙胆而厚阔,茎短似鸡脚,作树形。

三月、四月花,黄赤色,六月、七月结子黄绿色,如小豆,以汁稠粘者良也。

”综上所述,古代所用的桑寄生,系来源于桑寄生科不同属的数种植物,除现作桑寄生入药的钝果寄生属、梨果寄生属外,尚包括槲寄生属植物。

名贵道地药材桑寄生的产业化开发前景

名贵道地药材桑寄生的产业化开发前景

名贵道地药材桑寄生的产业化开发前景裴河欢;黄健军;朱开昕;苏本伟;赵明惠;张美凤【摘要】Taxillus chinensis (DC. ) Danser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of genuine medicinal materials in Guangxi. Qinzhou of Guangxi with its unique natural conditions,the traditional farming experience and modern standard created the Taxilli Herba as the fine varieties of genuine medicinal material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lanting and harvesting processing,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medicinal value of the Taxilli Herba.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axilli Herba GAP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to support the national industrial policy and local government as the leading industry platform construction,the prospects of the genuine Taxilli Herba is generally optimistic and broad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markets.%桑寄生 Taxillus chinensis(DC.)Danser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著名的道地药材,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以其独特的自然条件、传统种植经验与现代规范的种植技术和炮制工艺造就了桑寄生为道地药材的优良品种。

中药桑寄生种质资源评价_裴河欢

中药桑寄生种质资源评价_裴河欢
new variety selection in the germplasm resources in our region. Methods From 2008 to 2010 in our district territory acquisition from 21 accessions of germplasm resources, introduction to the Guangxi Qinzhou tea germplasm resources, on the growth, yield, resistance to tracking and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using ultrasonic extrac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methanol hydrochloric acid ( 4 : 1 ) extraction of quercetin, respectively by UV spectrophotometry, determination the content of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esults The 21 varieties of integrate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21 varieties of the Loranthaceae, with growth and development, yield, resistance and the content of total flavonoids in medicinal comprehensive indexes. High quality seed, seed source standard growth for Ⅰ grade, yield more than 130 grams, the survival rate of 95% , the total flavonoids of Herba taxilli and quercetin content are more than 24. 0mg / g and 4. 0mg / g. Conclusion After a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various indicators, the preliminary selection of high quality seed sources and 3 , respectively, from Nanning city and Yulin City, Qinzhou City, the original host plants respectively, carambola, oleander and longan, fruit is oval table leather verrucose source types.

桑寄生健骨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桑寄生健骨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38中国处方药 第18卷 第1期·实验研究·9-羟基利培酮治疗药物监测的常规检测手段。

参考文献[1]李正福, 秦霞. 临床常用药物的治疗药物监测研究进展[J].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8, 15(10): 73-76.[2]倪伟健, 方焱, 张善堂, 沈爱宗, 唐丽琴. 基于药物基因组学与血药浓度监测指导的个体化用药研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8, 38(17): 1863-1868.[3] Hiemke C,Bergemann N,Clement HW,et al.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Update 2017 [J]. Pharmacopsychiatry, 2018, 51(1-2):9-62.[4]王菁, 刘璐, 郑恒, 丁玉峰. 治疗药物监测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1): 1-8.[5]程道海, 陆华, 刘滔滔, 宁宗. 我国治疗药物监测的现状与展望[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3(5): 910-913.[6] Mannens G, Huang ML, Meuldermans W, et al. Absorption,metabolism, and excretion of risperidone in humans [J]. Drug Metab Dispos,1993, 21(6): 1134-1141.[7] Preskorn SH.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A tale of two patients [J]. J Psychiatr Pract, 2008,14(5):301-306.[8] Preskorn SH, Burke MJ, Fast GA.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J]. Psychiatr Clin North Am, 1993,16(3):611-645.[9] Egberts KM,Mehler-Wex C,Gerlach M.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in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J]. Pharmacopsychiatry,2011,44(6):249-253.[10] Jaquenoud Sirot E, Knezevic B, Morena GP et al. ABCB1 and cytochrome P450 polymorphisms: Clinical pharmacogenetics of clozapine [J]. J Clin Psychopharmacol, 2009, 29(4):319-326.[11] Klotz U. Pharmacokinetics and drug metabolism in the elderly [J]. Drug Metab Rev, 2009,41(2):67-76.桑寄生健骨颗粒由桑寄生、淫羊藿、续断、补骨脂、地黄、红曲、丹参、知母等八味中药组方而成,其汤剂入药在我院应用多年,目前正在开发为院内中药制剂。

药材检定一般操作规程

药材检定一般操作规程

药材检定一般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药材检定工作,保证药材质量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对中药材进行质量检定的工作。

第三条药材检定应按照国家药典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

第四条药材检定应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人员进行。

第五条药材检定应进行相应的计划和记录,确保检定结果可溯源。

第二章检定设备和试剂第六条药材检定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检定设备,确保检定结果准确可靠。

第七条检定设备的使用应遵循设备说明书和使用手册,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第八条检定所需的试剂应符合国家标准,确保试剂的纯度和质量稳定。

第九条检定试剂的保存应按照要求进行,避免试剂受潮和污染。

第十条试剂的使用应按照试剂说明书和方法要求进行,避免使用过期或老化的试剂。

第三章检定方法和流程第十一条药材检定应按照国家药典要求进行相应项目的检测。

第十二条检定方法应选用准确、简便、可靠的方法,确保检定结果的准确性。

第十四条检定过程中应控制所用试剂的数量和浓度,避免出现试剂浪费或误差。

第十五条检定结果应进行统计分析,确保数据可靠性和可比性。

第十六条检定完成后应及时处理检定样品和废弃物,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四章质量控制第十七条药材检定应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确保检定结果可靠。

第十八条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应包括质量标准、质量控制规程和质量控制记录等方面。

第十九条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应定期进行评估和审核,及时纠正和改进不足之处。

第二十条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应定期进行培训,提高检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五章处理异常情况第二十一条检定过程中如出现仪器故障、试剂失灵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二十二条如遇检定样品异常,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重测,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第二十三条检定结果如有问题或争议,应按照程序进行复核或重新检定。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四条违反本规程的行为,将会受到相应的管理处罚。

第二十五条本规程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六条本规程的解释权归国家药监部门所有。

桑寄生工艺规程

桑寄生工艺规程

目录2、生产工艺流程4、质量监控:见“SCGL529501 桑寄生生产关键工序质量监控要点”。

5、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质量标准5.1 桑寄生原料质量标准:见“ZLJS100101 原药材质量标准”。

5.2 桑寄生中间产品质量标准:见“ZLJS400101 饮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5.3 桑寄生成品质量标准:见“ZLJS500101 饮片成品质量标准”。

6、包材质量标准和文字说明6.1 包材质量标准:见“ZLJS300101~ZLJS300601包装材料质量标准”6.2 包装说明文字:品名:桑寄生规格:产地:重量:产品批号:生产日期:贮藏:置干燥处生产企业:7、生产区的工艺卫生要求7.1 生产区卫生要求:执行“CSGL001401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 7.2 生产区清洁工作要求:执行“CSSOP000301一般生产区厂房清洁规程”, 7.3 生产区人员卫生要求:执行“SCGL000101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规程”, 7.4 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要求:执行“SCGL005701一般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规程”9、技术经济指标核算9.2包装材料物料平衡使用量+残损量+剩余量塑料袋物料平衡= ×100%(99.0-101.0%) 本批领用量使用数+残损数+剩余数标签物料平衡= ×100%(99.0-101.0%) 本批领用数10、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10.1 员工转岗或新工上岗前均要进行安全操作培训,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要点、质控要点及注意事项。

10.2 严格按工艺规程和岗位标准操作程序操作,切忌擅改工艺和岗位操作方法,工作应严肃认真。

10.3 电机设备严禁用水直接冲洗,清洁时亦不可用湿布擦拭。

在确保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开机,以防轧手等事故发生。

10.4 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按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操作使用。

10.5 拣选、切药、干燥、筛分等产尘、产湿岗位应有除尘排湿装置。

11、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11.1 劳动组织11.1.1 由生产制造部下达生产指令,车间依此组织生产。

桑寄生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桑寄生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中药饮片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适用范围:中药原药材。

责任人:质量保证部主任、质量控制部主任、化验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内容:1、性状取本品适量,放入白瓷盘中,用眼观察,可见以下性状特征:本品茎枝呈圆柱形,长3~4cm,直径0.2~1cm;表面红褐色或灰褐色,具细纵纹,并有多数细小突起的棕色皮孔,嫩枝有的可见棕褐色茸毛;质坚硬,断面不整齐,皮部红棕色,木部色较浅。

叶多卷曲,具短柄;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椭圆形,长3~8cm,宽2~5cm;表面黄褐色,幼叶被细茸毛,先端钝圆,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全缘;革质。

气微,味涩。

2、鉴别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子显微镜、紫外光灯等。

2.1显微鉴别:2.1.1 试液配制2.1.1.1 水合氯醛试液:取水合氯醛50克,加水15毫升与甘油10毫升使溶解,即得。

2.1.1.2 甘油醋酸试液:取甘油、醋酸及水各等份混匀,即得。

2.1.1.3 稀甘油:取甘油33毫升,加水稀释至100毫升,再加樟脑一小块或液化苯酚1滴,即得。

2.1.2 供试品制备2.1.2.1 取本品10g,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搅拌均匀,置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加稀甘油数滴,搅拌均匀,分装2~3片,加盖玻片,即得。

2.1.2.2 取研细的粉末少量置载玻片上,加甘油醋酸试液,搅拌均匀,加盖玻片,即得。

2.1.2.3取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搅拌均匀,同时滴加少许稀甘油,加盖玻片,即得。

2.1.2.4横切面制备:取供试品欲观察部位,经软化处理后,用徒手切片法切成10~20μm的薄片,选取平整的薄片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试液后,在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并滴加稀甘油,盖上盖玻片。

2.1.3 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本品茎横切面:表皮细胞有时残存。

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有的含棕色物。

桑寄生质量标准的研究

桑寄生质量标准的研究

桑寄生质量标准的研究作者:商丽丽孙秋白杨来源:《中国卫生产业》2015年第27期[摘要] 目的建立药材桑寄生的含量测定方法,进一步将桑寄生与槲寄生区别开来,减少经营单位和医疗使用单位的混用现象,从而提高中药材桑寄生的质量。

方法以槲寄生对照药材为阴性对照,桑寄生对照药材为阳性对照,用HPLC法测定10批中药材桑寄生中槲皮素的含量。

结果槲寄生中不含有槲皮素,桑寄生中槲皮素含量在1.40~2.66 mg/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6)。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RSD=0.2%。

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更加精准的控制桑寄生的质量。

[关键词] 桑寄生;HPLC;槲皮素;含量测定;槲寄生[中图分类号] R2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9(c)-0126-03桑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Taxillus chinensis(DC.)Danse的干燥带叶茎枝。

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粗茎,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1]。

桑寄生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名“桑上寄生”,列入上品。

《名医别录》云:“一名茑,生弘农川谷桑树上,三月三日采茎叶,阴干。

”《新修本草》载:“此多生槲、榉、柳、水杨、枫等树上,子黄,大如小枣子。

惟虢州有桑上者,子汁甚粘,核大似小豆;叶无阴阳,如细柳叶而厚;晚茎粗短。

江南人相承用为续断,殊不相关。

且寄生实九月始熟而黄。

”《蜀本草》云:“按诸树多有寄生,茎叶并相似。

”又云:“叶如橘而厚软,茎如槐而肥脆,今处处有。

方家惟须桑上者,然非自采即难以别,可断茎而视之,以色深黄者为验。

《图经本草》叶似龙胆而厚阔,茎短似鸡脚,作树形。

三月、四月花,黄赤色,六月、七月结子黄绿色,如小豆,以汁稠粘者良也。

”综上所述,古代所用的桑寄生,系来源于桑寄生科不同属的数种植物,除现作桑寄生入药的钝果寄生属、梨果寄生属外,尚包括槲寄生属植物。

历史上,槲寄生和桑寄生用名较为混乱,且由于二者功效相似及用药习惯的沿袭,临床上二者一直是混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XX有限公司原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1品名:
1.1中文名:桑寄生
1.2 汉语拼音:Sangjisheng
2代码:
4 取样文件编号:
5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
6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7 质量标准:
7 检验操作规程:
7.1 试药试剂:甲醇、水、稀硫酸、乙酸乙酯、槲皮素对照品、0.5%氢氧化钠溶液、甲苯(水饱和)、甲酸乙酯、甲酸、5%三氯化铝乙醇溶液、乙醇、乙醚、醋酸铅饱和溶液、硫酸钠饱和溶液、三氯甲烷、碱性3,5-二硝基苯甲酸溶液。

7.2 仪器设备:显微镜、电子天平、回流装置、水浴锅、硅胶G薄层板、紫外光灯。

7.3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鉴别:
7.4.1取本品横切面制片显微镜(10×10)观察组织结构特征。

7.4.2取本品粉末5g,加甲醇-水(1:1)60ml,加热回流1小时,趁热滤过,滤液浓缩至约20ml后,加水10ml,再加稀硫酸约0.5ml,煮沸回流1小时后,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乙酸乙酯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槲皮素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7)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用0.5%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水饱和)-甲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7.5 检查:强心苷:取本品粗粉10g,加80%乙醇5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热水10ml使溶解,滤过,滤液加乙醚振摇提取4次,每次15ml,弃去乙醚层,取下层水溶液加醋酸铅饱和溶液至沉淀完全,滤过,滤液加乙醇10ml,加硫酸钠饱和溶液脱铅,滤过,滤液加三氯甲烷振摇提取3次,每次15ml,合并三氯甲烷液,浓缩至1ml。

取浓缩液点于滤纸上,干后,滴加碱性3,5-二硝基苯甲酸溶液(取二硝基苯甲酸试液与氢氧化钠试液各1ml,混合),不得显紫红色。

7.5.1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附录58)测定,不得过150mg/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