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介绍

合集下载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产品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份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以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产品检验。

一、检验前准备1.1 确定检验目的和标准在进行产品检验之前,首先要明确检验的目的和标准。

目的可以包括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产品是否存在缺陷等。

标准可以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内部标准,确保检验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1.2 确定检验方法和设备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检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和设备。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性能测试等。

确保检验方法准确可靠,并配备适当的检验设备,如显微镜、测量仪器等。

1.3 制定检验计划和流程制定合理的检验计划和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和时间安排。

检验计划应包括检验的时间、地点、人员等信息,以确保检验的有序进行。

流程可以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检验要求进行调整,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充分的关注。

二、检验过程2.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产品检验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目视观察和比对标准,检查产品的表面是否存在缺陷、损伤或污染等。

在外观检查时,应注意细节,确保检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2 尺寸测量尺寸测量是产品检验中的关键环节,通过使用测量仪器,检查产品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在尺寸测量时,应注意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避免误差的产生。

2.3 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是产品检验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模拟产品的使用场景,检查产品的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在性能测试时,应注意测试条件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三、检验结果处理3.1 判定合格与否根据检验结果和标准,判定产品是否合格。

如果产品符合标准,即为合格;如果产品不符合标准,即为不合格。

在判定合格与否时,应确保判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

3.2 记录检验结果对于每个产品的检验结果,应进行详细的记录。

记录包括产品的基本信息、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

记录的目的是为了追溯产品的质量问题,以便进一步的改进和处理。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产品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产品进行检验,可以发现产品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修正,以保证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需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产品检验的操作指导和标准要求,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检验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化妆品等。

三、检验流程1. 准备工作1.1 确认检验所需的设备、工具和试剂,并进行校准和验证。

1.2 确定检验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1.3 确认检验的样品数量和抽样方法。

1.4 准备检验记录表格和相关文档。

2. 样品接收与标识2.1 接收样品时,应核对样品数量、型号规格等信息,并记录到检验记录表格中。

2.2 对样品进行标识,包括样品编号、日期、批次等信息,以便后续追溯。

3. 外观检验3.1 根据产品的外观要求,对样品进行外观检验,包括外观缺陷、颜色、尺寸等。

3.2 根据检验结果,记录外观缺陷的数量和类型,并进行分类和评估。

4. 功能性检验4.1 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性检验,如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等。

4.2 使用合适的测试设备和方法,进行功能性检验,并记录测试数据和结果。

5. 化学成分检验5.1 对需要进行化学成分检验的样品,采集适量的样品,并进行样品准备。

5.2 使用合适的试剂和仪器,进行化学成分检验,如pH值、含量测定等。

5.3 根据检验结果,记录化学成分的含量和符合性。

6. 包装检验6.1 对产品的包装进行检验,包括包装完整性、标识是否齐全等。

6.2 根据检验结果,记录包装缺陷的数量和类型,并进行分类和评估。

7. 检验结果评估7.1 根据检验记录和相关标准,对检验结果进行评估。

7.2 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样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需求。

7.3 如发现问题或不合格项,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记录到不合格报告中。

8. 检验记录和报告8.1 在检验过程中,及时记录检验数据、结果和评估。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质量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需要进行产品检验工作。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目的产品检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和客户要求。

通过检验,可以发现产品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三、检验范围本检验作业指导书适合于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

检验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外观、尺寸、功能、性能、可靠性等方面的检验。

四、检验依据1. 产品设计文件:包括产品图纸、技术规范、工艺文件等;2.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根据产品所属行业的相关标准进行检验;3. 客户要求:根据客户提供的要求进行检验。

五、检验工具和设备1. 检验工具:包括千分尺、游标卡尺、量具、显微镜等;2. 检验设备:包括万能试验机、硬度计、电子显微镜等;3. 检验仪器:包括电子秤、温湿度计、电压表等。

六、检验流程1. 检验准备:a. 确定检验项目和检验标准;b. 准备检验工具、设备和仪器;c. 确保检验环境符合要求。

2. 检验步骤:a. 外观检验:检查产品外观是否完整、无明显缺陷、无划痕等;b. 尺寸检验: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进行尺寸检验,确保产品尺寸符合要求;c. 功能检验:按照产品设计要求进行功能测试,验证产品的正常工作状态;d. 性能检验:使用相应的设备进行性能测试,确保产品性能符合要求;e. 可靠性检验:进行长期、重复的测试,验证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f. 特殊检验:根据产品的特殊要求进行相应的检验。

3. 检验记录:a. 检验员应详细记录每一次检验的结果,包括检验日期、检验员、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b. 检验记录应保存至少一年,以备追溯和分析。

七、检验标准1. 外观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进行判断;2. 尺寸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的设计图纸和公差要求进行判断;3. 功能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进行验证;4. 性能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的性能指标和技术要求进行测试;5. 可靠性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的可靠性要求和测试方法进行验证;6. 特殊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的特殊要求和行业标准进行判断。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标题: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产品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而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则是指导检验人员进行检验操作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编写要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制定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检验标准和要求1.1 确定检验标准: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应明确产品的检验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内部标准等。

1.2 确定检验要求:指导书应明确产品的检验要求,包括外观检验、尺寸检验、功能性检验等。

1.3 确定检验方法:指导书应详细描述产品的检验方法,包括使用的仪器设备、检验步骤和操作要点等。

二、检验流程和程序2.1 制定检验流程:指导书应包括产品检验的整体流程,从接收产品到完成检验报告的全过程。

2.2 制定检验程序:指导书应明确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程序,包括检验员的职责分工、检验记录的填写要求等。

2.3 制定异常处理程序:指导书应包括异常产品的处理程序,如发现不合格品应如何处理,如何进行返工等。

三、检验记录和报告3.1 记录检验数据:指导书应规定检验员如何记录检验数据,包括记录表格的填写要求、数据的保存期限等。

3.2 编写检验报告:指导书应规定检验员如何编写检验报告,包括报告的格式要求、内容要点等。

3.3 报告审核和归档:指导书应规定检验报告的审核程序和归档要求,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四、培训和考核4.1 培训要求:指导书应包括检验员的培训要求,包括新员工培训、定期培训等。

4.2 考核标准:指导书应规定检验员的考核标准,包括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等。

4.3 持续改进:指导书应鼓励检验员不断学习和提升,促进检验作业的持续改进。

五、质量管理和监督5.1 质量管理体系:指导书应明确产品检验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确保检验作业符合质量管理要求。

5.2 监督和评估:指导书应规定检验作业的监督和评估程序,包括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等。

5.3 持续改进:指导书应鼓励检验作业的持续改进,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和目的产品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产品进行检验,可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指导产品检验的操作流程和标准,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对象和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合于所有公司生产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化工产品等。

三、检验设备和工具1. 检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测量仪器、试验设备、显微镜等。

2. 检验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卡尺、量具、电子秤、试纸等。

四、检验流程1. 接收检验a. 检查产品包装完好性,确认是否有损坏。

b. 检查产品标识,包括型号、规格、批次号等是否齐全和清晰可辨。

c. 检查产品附带文件和说明书是否完整。

2. 外观检验a. 检查产品外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颜色、形状、表面光洁度等。

b. 检查产品是否有划痕、变形、裂纹等表面缺陷。

c. 检查产品组装是否完整,是否有松动或者脱落现象。

3. 尺寸检验a. 使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和工具,按照产品的尺寸要求进行测量。

b. 检查产品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

4. 功能检验a. 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测试。

b. 检查产品的功能是否正常,包括开关、按钮、接口等是否灵便可用。

5. 物理性能检验a. 根据产品的物理性能要求,进行相应的测试,如耐压、耐磨、耐腐蚀等。

b. 检查产品的物理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承载能力、耐用性等。

6. 包装检验a. 检查产品包装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b. 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是否能够保护产品不受损坏。

7. 记录和报告a. 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方法等。

b. 根据检验结果生成检验报告,包括产品合格与否的判定。

五、检验标准和要求1. 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的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检验。

2. 合格判定:根据检验结果和产品标准进行判定,符合标准的产品为合格品,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为不合格品。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产品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产品进行检验可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产品检验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目的本次产品检验的目的是确保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符合规定要求,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检验。

三、检验范围本次检验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外观检验:检查产品外观是否完整,无明显缺陷、划痕或污渍。

2. 尺寸检验:测量产品各个关键尺寸是否符合规定的公差范围。

3. 性能检验:通过特定的测试方法和设备,检验产品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四、检验设备和工具1. 外观检验:放大镜、光源、显微镜等。

2. 尺寸检验:卡尺、游标卡尺、量规等。

3. 性能检验:测试仪器、测试设备等。

五、检验步骤1. 外观检验:a. 将待检产品放置在检验台上,确保光线充足且无干扰。

b. 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对产品进行细致观察,检查外观是否完整,无明显缺陷。

c. 使用光源照射产品,检查是否有划痕或污渍。

d. 记录外观检验结果,并按照规定的判定标准进行评定。

2. 尺寸检验:a. 根据产品图纸或规范要求,确定需要测量的关键尺寸。

b. 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如卡尺、游标卡尺、量规等,对各个尺寸进行测量。

c. 将测量结果与规定的公差范围进行比较,判断产品是否合格。

d. 记录尺寸检验结果,并按照规定的判定标准进行评定。

3. 性能检验:a. 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选择相应的测试方法和测试设备。

b. 按照测试方法进行测试,记录测试数据。

c. 将测试数据与规定的性能指标进行比较,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要求。

d. 记录性能检验结果,并按照规定的判定标准进行评定。

六、检验记录与报告1. 检验记录:在检验过程中,及时记录检验结果、测试数据、异常情况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2. 检验报告:根据检验记录,编制检验报告,包括产品的检验结果、测试数据、异常情况等详细信息。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标题: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产品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而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则是指导检验人员进行检验工作的重要文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作用。

一、指导检验人员进行检验工作1.1 确定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应明确产品的检验标准,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1.2 制定检验流程:指导书应规定检验的具体流程,包括取样、检验方法、检验设备等。

1.3 确定检验人员职责:指导书应明确检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记录检验结果和处理意见2.1 记录检验结果:指导书应规定如何记录检验结果,包括合格、不合格、待定等情况。

2.2 处理不合格品:指导书应明确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包括报废、返工、退货等措施。

2.3 提出改进建议:指导书应鼓励检验人员提出改进建议,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检验效率。

三、保证检验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1 定期校准设备:指导书应规定检验设备的定期校准程序,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2 保养设备维护:指导书应规定检验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程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3 处理设备故障:指导书应明确处理设备故障的程序,确保检验工作不受影响。

四、培训检验人员的技能和素质4.1 提供培训计划:指导书应规定检验人员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

4.2 提升技能水平:指导书应鼓励检验人员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提高检验水平。

4.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指导书应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促进检验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

五、持续改进检验工作流程5.1 定期评估检验效果:指导书应规定定期评估检验效果的程序,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5.2 收集反馈意见:指导书应鼓励检验人员提出改进建议,不断改进检验工作流程。

5.3 加强内部沟通:指导书应促进内部沟通,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持续改进。

结论: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是指导检验工作的重要文件,通过明确检验标准、记录检验结果、保证设备可靠性、培训检验人员和持续改进工作流程,可以提高产品质量,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产品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检验可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满足客户的期望。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帮助检验员正确进行产品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二、检验目的1. 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 检查产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 验证产品的性能和功能是否正常;4. 提供合格产品给客户,维护公司声誉。

三、检验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所有产品的检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外观检查:检查产品的外观是否完整、无损伤、无明显污渍等;2. 尺寸检测:测量产品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 功能性检验:检验产品的功能是否正常、稳定;4. 安全性检验:验证产品的安全性能是否符合相关标准;5. 包装检验:检查产品的包装是否完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受损。

四、检验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认检验所需的设备、工具和材料是否齐全;b. 确定检验的环境和条件是否符合要求;c. 检查产品的相关文件和标准,了解产品的要求和特点。

2. 外观检查:a. 对产品进行全面的外观检查,包括表面是否平整、无划痕、无变形等;b. 检查产品的颜色、标识和图案是否符合要求;c. 记录外观缺陷和不合格项,准备后续处理。

3. 尺寸检测:a. 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按照标准要求对产品的尺寸进行测量;b. 检查测量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c. 记录尺寸偏差和不合格项,准备后续处理。

4. 功能性检验:a. 根据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按照标准要求对产品的功能进行测试;b. 检查产品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稳定;c. 记录功能缺陷和不合格项,准备后续处理。

5. 安全性检验:a. 根据相关安全标准,对产品的安全性能进行测试;b. 检查产品的防护措施、电气安全、耐压等方面是否符合要求;c. 记录安全性问题和不合格项,准备后续处理。

6. 包装检验:a. 检查产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无破损、无漏气等;b. 验证包装标识是否正确、清晰可见;c. 记录包装问题和不合格项,准备后续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公司作业文件检验作业指导书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指导书规定了服装生产用面料、里料和辅料的进货质量检验、生产过程中的工序质量检验、产品完工质量检验和成衣出厂质量检验、外协产品的质量检验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外检的项目。

本规定适用于服装生产过程中的所有质量检验工作。

2 目的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的质量要求已得到满足。

3 规范性引用文件3. 1 GB / T2660—1999 衬衫3. 2 GB / T2666—2001 男、女西裤3. 3 GB / T13661—1992 一般防护服3. 4 GB/12014---2009 防静电工作服3. 5 GB/8965---2009 阻燃工作服3. 6 FZ / T80004—1998 服装成品出厂检验规则3. 7 FZ / T81008—2004 茄克衫4 职责4. 1 技术质量部负责本检验规程的制定。

4. 2 技术质量部负责组织服装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检验工作,负责本检验规程的贯彻实施。

4. 3 质量检验员负责按本检验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实施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

5 检验的方法和内容5.1 进货质量检验5.1.1 采购物资按对服装产品质量影响程度的分类A类:指构成服装产品的主要部分和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服装的外观质量和使用性能,有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的采购产品。

如面料、特殊服装的里料、有纺粘合衬、缝纫线、拉链、绣花、印花等。

B类:指构成服装产品的其它部分,一般不会影响服装的使用效果,即使略有影响,也可以采取补救措施的采购产品。

如一般里料、钮扣、四合扣、无纺粘合衬、口袋布、垫肩、松紧、商标等。

C类:指不直接用于服装产品本身,但又起到服装保护作用的采购产品。

如包装纸箱、塑料包装袋、胶带、纸衬板等。

5.1.2 检验的方法和比例a) 坯布和印染布以捆、卷、件为单位进行抽查性检验,检验的比例为10%. b) 检验员对服装辅料的品种、规格、数量、外包装和标识进行检验,合格后入库,并在“入库单”上签字确认;“辅料检验记录”、“布料检验记录(布料包括面料、里料和衬料)”。

c) 采购产品必要时由技术部组织对其进行物理性能试验,如缩水率、色牢度等。

5.1.3 当产品需要联系外检(如防静电性能、阻燃性能、甲醛含量、布料成分和强力等试验)时,应获得和保持外检的检验报告。

5.1.4 检验的内容A类采购产品的名称、检验项目、要求值详见附表一《A类物资检验和试验要求》;B类、C类采购产品的名称、检验项目、要求值详见附表二《B、C类物资验证要求》。

5.2 过程质量检验5.2.1 检验的方法5.2.1.1:质量控制旨在维持和保护组织与顾客的利益.实施质量控制方法,组织可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从而在本行业中树立良好的信誉,同样,也可保证供应给顾客的产品都是合格的,从而在市场上建立良好的商誉.我们力求实施最全面的质量控制方法,并将其落实到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这就是我们对顾客的承诺.5.2样板成衣检验:5.2.1明确并详细理解检查项目,诸如款式、绣花、印花、附件、测量点以及水洗要求等.5.2.2详细按检查项目检查样板款式和做工.5.2.3检查OK后,如有严重问题,将退回技术质量部返工.5.2.4洗水样衣,据测试的缩水率和制单尺码的要求,对完成的样板检验、核对,如有不符之处,应通知技术质量部,便于改进.5.3. 纸样检验:5.3.1按制单对照母样的款号,看与制单是否一致.5.3.2检查纸样上的标记、文字是否标示清楚.5.3.3检查放码样纸样,推档是否正确.5.3.4检查该打刀眼或钻眼的部位是否漏打.5.4 裁床工艺检验:5.4.1纸样检验:5.4.1.1检验纸样的款号和所需型号是否一致。

5.4.1.2检查纸样的文字内容,配色是否与图纸或原样一致。

5.4.1.3检查同件衣片的经向是否一致。

5.4.1.4检查纸样是否够数,有无缺少,纸样是否完整,有无残缺。

5.4.1.5检查纸样上所写的尺码分配与《生产通知单》上是否一致.5.4.2拉布检验:5.4.2.1检查面料里料是否达到规定放松时间.5.4.2.2检查面料正反是否正确.5.4.2.3检查接头、疋与疋之间颜色是否相似.5.4.2.4检查每板核定的层数,厚织物不超过60层,薄型料不超过100层.5.4.2.5检查所拉布与布办,制单上的要求是否一致.5.4.2.6随机抽验拉布是否铺平整.5.4.2.7抽验拉布层数与拉布记录是否一致.5.4.3裁剪检验:5.4.3.1随机检查裁片有无走样,与纸样大小是否一致,误差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5.4.3.2检查裁片是否对条或对格.5.4.3.3检查分包有否分错尺码.5.5 缝制工艺检验:5.5.1绣花片检验5.5.1.1绣花片回厂后,对照制单和原版,检查绣花图样、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和客户要求.5.5.1.2检查绣花有无如下瑕疵:断线、线松紧、油迹、针迹、布疵、破洞、绣花偏离中心、倾斜、针线不完整、错线、错资料、错图样、错用、漏用内衬等.5.5.2车缝检验5.5.2.1检验员要检查制单,若有任何资料上的不一致均需有跟单员的书面确认.5.5.2.2检查线及其它物料,如发现有出入,要通知主管,以便知会跟单员检查和确认.5.5.2.3在服装制作过程中, 检验员随机检查半成品的工艺,如发现工艺缺陷 ,超越标准的,则退回返修,任何返工,都应重检,合格则放行,不合格需再返工,直至合格.5.5.2.4检查员应检查如下方面:5.5.2.4.1检查每寸的针脚:梭织按要求13-15针/3cm.5.5.2.4.2检查部件尺寸、手工、外观.5.5.2.4.3保证所有部件均缝在服装上,以及未有任何遗漏细节.5.5.2.4.4检查实际服装的外表,如有细微色差,检查员要检查色差是否可接受.5.5.2.4.5检查装饰用的嵌条、滚条等.5.5.2.4.6检查车间人员在划标记时使用的笔或划粉颜色,禁止使用圆珠笔.5.5.2.4.7检验员要随机抽查中查检验过的半成品,合格的则准许下尾部,不合格的退回中查重查并返修,检验结果记录在《车缝检验报告》及《尺寸检查表》.5.6 后整检验:5.6.1检验员根据制单、原版核对车间下到尾部的衣服或洗水回来的衣服的款式效果,面、辅料及号标位置.5.6.2查剪线有否修剪干净,不许留有线头。

5.6.3检查点位是否准确.5.6.4检查专机作业效果,注意如下事项:5.6.4.1钮眼、凤眼有无断线、散线、烂眼、尺寸、锁眼线是否正确.5.6.4.2打结有无到位、散线,线色是否正确.5.6.4.3钮扣有无订反、残破,钮与钮眼是否相适,钮材对不对,钉钮线足不足,钉钮方式对不对.5.6.4.4气眼、扣钮的扣色,规格是否正确,牢固度,位置是否准确.5.6.5随机抽取整烫好的成衣,查看整烫效果.5.6.6抽量每单每色每码的成品尺寸,把结果记录在《尺寸检查表》上.5.6.7检验员抽查总查查好的成品,将不合格的,要求总查重查,并退回相关单位返修,然后再复查,直至合格.5.6.8检验员抽查包装好的成品,检查包装材料,包装方法,色码分配.5.6.9检验员将检查结果汇总记录在《成品检验报告》上.5.2过程质量检验5.2.1检验的方法5.2.1.1过程质量检验(又称工序质量检验)指服装在交付熨烫工序之前,由组长进行缝制质量的检验,检验为全数检验,检验的结果填写入记录本和“缝制质量检验记录”中;质量检验员对成品进行全数检验,检验的结果在记录本详细记录并以每份合同为单位在“工序质量检验记录”中汇总记录后交给总质检。

检验员对半成品进行巡检,总质检负责对半成品及成品进行抽检,对抽检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要求返修,对其进行复检,做好检验记录。

对出现的重大(100件)质量问题有权向总经理直接报告,分析产生原因,对检验数据定期进行分析,掌握质量走向。

工序检验区分为待捡区、合格区和不合格区,区分的方式可以是区域、也可以是容器(如框子),对区域应进行标识,以免混淆。

5.2.1.2 经检验合格的产品可以转入下道工序进行继续加工。

不合格的用胶带纸等进行标识后按《不合格品的处理办法》进行处置,不合格的情况如部位名称、责任人、检验人等应予记录。

不合格品处理的结果由检验员重新检验。

5.2.2 检验的内容a) 上衣检验的项目、检验方法和要求详见附表三《一般防护服(上衣)工序检验要求》。

b) 裤子检验的项目、检验方法和要求详见附表四《一般防护服(裤子)工序检验要求》。

5.3 完工质量检验完工质量检验是指产品的全部加工工序结束后,在包装之前进行的质量检验。

5.3.1 检验的方法检验的方法是按照产品标准和本检验规程相关规定进行全数检验500套以内100%检验,500以上98%检验。

检验的项目主要有号型规格、经纬纱向、对条对格、拼接、色差、外观疵点、缝制质量、整烫质量。

详见附表五《一般防护服完工检验项目及要求》。

5.3.2 检验要求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用胶带纸标识后交给组长进行处理,并对处理的结果进行再检验。

检验的结果在记录本详细记录,并以每份合同为单位在“成品检验记录”中汇总、记录后交给总质检。

完工检验区分为待捡区、合格区和不合格区,这些区域区分的方式可以是区域、也可以是容器(如架子)),对区域必须进行标识,以免混淆。

5.4 出厂质量检验5.4.1 检验的方法出厂质量检验,是指在产品包装后,由总质检进行的抽查性质量检验。

5.4.2检验的项目5.4.3检验的项目主要有规格、外观疵点、外观整烫和缝纫要求。

5.4.4检验的要求检验的结果在记录本详细记录,并以每份合同为单位在“服装产品出厂检验报告”中汇总记录后交给技术质量部部长。

5.4.5 抽样规则500件(含500件)以下抽验10件;500件以上至1000件(含1000件)抽验20件;1000件以上抽验30件。

5.4.6 检验的结果在记录本详细记录,并以每份合同为单位在“成品检验报告”中汇总记录后交给技术质量部部长。

5.5 茄克衫、裤子、衬衫的质量缺陷判定依据茄克衫、裤子、衬衫的质量缺陷判定依据详见作业文件QB/Xxxx-ZY-20xx-(02)《不合格品的处理办法》。

未尽的项目以国家产品标准为准。

5.6 顾客提供的服装生产用面料、里料和辅料(也称为顾客财产)的质量检验按本《产品质量检验规程》的相关内容进行。

5.7本公司安排的外协加工产品的质量检验按本《产品质量检验规程》的相关内容进行。

5. 8生产特种防护服装时,其质量检验按本《产品质量检验规程》的规定执行质量检验的同时,还必须执行相关国家标准和合同、协议、订单的相关规定。

顾客要求时应提供质量特性的检验报告。

6 质量记录6.1 各种检验记录6.2 检验章台帐7 附表7.1 附表一《A类物资检验和试验要求》7.2 附表二《B、C类物验证要求》7.3 附表三《一般防护服工序(上衣)检验要求》7.4 附表四《一般防护服工序(裤子)检验要求》7.5 附表五《一般防护服完工检验项目及要求》7. 6 附表六《防静电工作服标准》7. 7 附表柒《阻燃工作服标准》附加说明:本规程由技术质量部编制并负责解释本规程编制人:xxxx本规程自2xxx年x月x日起实施附表一A类物资检验和试验要求(附表第1页)附表二B、C类物验证要求(附表第2页)附表三防护服(上衣)工序检验要求(附表第3页)附表四一般防护服(裤子)工序检验要求(附表第4页)附表五一般防护服完工检验项目及要求(附表第5页)附表五一般防护服完工检验项目及要求(续)(附表第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