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训练 5.2 生活中的透镜 (含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运用5.2 生活中的透镜1.小明用同一个相机给同一座古塔拍了四张照片,拍摄下列哪张照片时镜头伸出最长()2.某兴趣小组将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红旗图案放在幻灯机的展台上,如图所示,则所成清晰的像可能是下图中的()3.B小明通过透镜观察“美丽潍坊”四个字,看到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B.该透镜只能成倒立的像C.该透镜可以用做照相机镜头D.字到透镜的距离小于此透镜的焦距4.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B.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5.探究小组将装有半杯清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放在水平窗台上,透过玻璃杯观察街对面的指路牌.当从水面上方观察时,看到指路牌上的箭头指向右方;若从水面下方观察,下面有关现象和成像原理说法正确的是()A.箭头指向右方B.指路牌上下宽度变大C.指路牌上的字上下颠倒D.原理类似于照相机成像6.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在镜头的上面是一个________镜,通过它的作用,在屏幕上形成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相对胶片而言).7.如图所示,甲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图,乙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图.8.为了加强管理,某单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行刷脸考勤制度.如图,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________(选填“人脸”或“显示屏”).人脸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并与录入的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进行记录考勤.9.共享单车极大地便利了市民的出行.使用者用手机扫车牌上的二维码,获取验证后自动开锁即可使用.其中手机摄像头相当于________镜,扫码时手机上的摄像头对准二维码使摄像头位于__________________(选填“一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以外二倍焦距以内”或“二倍焦距以外”)位置.10.甲图为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为让观众看到清晰的实像,应将胶片放在距离透镜________(选填序号:①一倍焦距以内,②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③二倍焦距以外)的位置,白色银幕是为了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所有颜色的光.11.如图,用铁丝围成一个内径约4mm的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透镜,用这个水膜透镜贴近课本上的字,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此像为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楼房倒立缩小了,这种成像情况与________(选填“照相机”或“幻灯机”)成像原理相同;轻轻甩去一些水(保持水膜完好),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成正立、缩小的像,此时水膜透镜相当于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12.照相机是利用了凸透镜可以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的原理来工作的;小明在游玩古隆中途中,为父母拍摄时发现武侯祠没有完全进入取景框,为了将父母和武侯祠都拍摄下来,他向后退一段距离,并将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_(选填“向前伸”或“向后缩”)一点.13.如图所示,纸筒A的一端蒙上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一个简易照相机,这个模型照相机的________相当于真实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A端朝着______________,B端朝着_______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较暗的室内”或“明亮的室外”).14.C某兴趣小组在“自制水膜透镜”活动中,如图所示,将内径4mm的细铁丝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透镜.实验过程中,小张和小华发现该透镜的观察范围太小,想制作更大的水膜透镜,但又易破裂.为研究液膜的增大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做出如下猜想:猜想一:可能与制作圆环的材料有关;猜想二: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1)为了验证猜想一,小华选用细铁丝、细塑料片、细铝条制成圆环,改变圆环直径后,分别浸入水中获取液膜,测量出液膜即将破裂时的最大直径.实验前,他应该控制三种材料横截面的________和________相同.(2)为了验证猜想二,小张找来比水黏稠的透明的色拉油、胶水,将细铁丝圆环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重复上述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液体色拉油胶水圆环的最大直径/mm 9 10针对小张的实验过程,请指出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将大小相同的胶水膜和水膜放在书本前相同距离处,发现透过胶水膜观察到的正立的“字”更大一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5:DBC CD6.凸透平面放大倒立实7.照相机放大镜8.人脸缩小9.凸透二倍焦距以外10.②反射11.虚像照相机凹透镜12.缩小向后缩13.凸透镜半透明纸较暗的室内明亮的室外14.(1)大小形状(2)只用一组数据得出结论,具有较大的偶然性选用的液体种类太少(3)胶水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5.2、生活中的透镜一、选择题1.图1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烛焰、凸透镜、光屏所处的位置,此时在光屏上恰能看到一清晰的像。
下列仪器中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是()图1A.照相机B.放大镜C.投影仪D.潜望镜2.用镜头焦距为50 cm的照相机给人照相时,人与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应该() A.等于50 cmB.在50 cm到100 cm之间C.等于100 cmD.大于100 cm3.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凤蝶。
如图2所示,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将链接例2方法指导()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图24.如图3所示,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时,成缩小的实像。
下列仪器的成像特点与其相同的是()图3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显微镜5.放映幻灯片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像,应采取的措施是()A.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B.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些C.幻灯机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些D.幻灯机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6.同学们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时,从侧面可以观察到温度计插入水中的部分变大了,下列设备中应用了这一光学原理的是()A.照相机B.放大镜C.投影仪D.平面镜7.用普通照相机拍照时,要按被照物体距相机镜头的远近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
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把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不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在照片上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
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A.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B.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C.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D.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8.望远镜能对远处的物体进行视角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A.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9.探究小组将装有半杯清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放在水平窗台上,透过玻璃杯观察街对面的指路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基础练习)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总计题数15 10 0 0 0 25 一、选择题(共15小题):1.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镜的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望远镜的物镜将远处的物体成缩小的像,其口径越大越好C.用照相机照相时,物距应小于两倍焦距D.用放大镜看地图时,不可能看到缩小的像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看到天空中正在飞行的飞机是光在其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缘故B.太阳光下彩色的泡泡是光的折射现象C.牙科医生检查用放大镜D.射击项目中涉及光学知识与日食月食的原理相同3.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其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A.幻灯机B.照相机C.放大镜D.投影仪4.校园内外安装了许多监控探头,监控探头中的镜头相当于()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面镜D.三棱镜5.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6.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投影仪成的像一定是正立的B.投影仪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虚像C.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使凸透镜靠近投影片D.若不小心手挡住透镜一部分,幕布上的像就不完整7.将如图甲所示的黑白卡片放在一只未装满水的薄高脚玻璃杯后面,在高脚杯前方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此时装水部分的高脚杯和杯内水的组合相当于一个()A.平板玻璃B.凸面镜C.凸透镜D.凹面镜8.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B.实像能成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C.虚像是人的幻觉,光线并没有进入人眼,实像是相反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9.根据你学的光学知识或是平时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哪一个仪器上使用的光学元件与另外三个不是同一类型的()A.照相机镜头B.显微镜目镜C.放大镜D.汽车观后镜10.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通过这滴水可以看到玻璃板下压着的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水滴相当于()A.凸透镜B.凹面镜C.凸面镜D.凹透镜11.12月2日是全国安全交通日,为加强交通安全,太原市重要位置都安装了“电子眼”。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5.2 生活中的透镜 同步练习(带答案)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A.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B.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C.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D.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2.小明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小刚拍一张二寸的半身照,小刚在原地不动,小明又要给他拍一张二寸的全身照,正确的操作是()A. 小明往前移,并使镜头往里缩B. 小明往前移,并使镜头往外伸C. 小明往后移,并使镜头往里缩D. 小明往后移,并使镜头往外伸3.如图所示,是在一些交通要道路口、银行等公共场所安装的两种电子监控器。
其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A. 平面镜成虚像B. 凸透镜成实像C. 凹透镜成虚像D. 凸透镜成虚像4.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照相机成像原理的是()A. B.C. D.5.如图使用共享单车需要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B.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 二维码是光源D. 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发生漫反射,白色部分发生镜面反射6.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 属于虚像的是④⑤C. 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⑤D. 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7.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
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A. 增大物距,成像更大B. 增大像距,成像更大C. 增大取景范围,成像变小D. 减小取景范围,成像变小8.为了规范交通行为,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都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和拍摄到的像分别是()A. 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B. 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C. 凹透镜,成放大的虚实像D. 凹透镜,成缩小的虚实像9.如图所示是王爷爷小孙女的照片,王爷爷用放大镜贴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下列选项图中的()A. B. C. D.10.小明在物理实验室里把一个透明圆柱形试管装满水塞上塞子后横放,如图所示,再将该试管贴近书本,透过试管观看书本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则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A. B.C. D.二、填空题11.在照相机和摄影机照相时,若想使底片上的人像大一些,照相机应该离被照相的人______些,同时调节镜头,将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调______些(选填“远”或“近”)12.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是常用的三种光学仪器,放大镜是一块凸透镜,照相机和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它们之中能成缩小倒立实像的是______,能成放大倒立实像的是______.13.在天安门广场某处,小丽想拍摄天安门城楼的全景,但发现在该位置只能从景框中看到城楼的一部分,小丽应调整照相机到城楼的距离变_____(选填近或远一些,同时调整暗箱到镜头的距离变_____(选填“长”或“短”)。
5.2生活中的透镜 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

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周末小明在家利用自带投影功能的手机观看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们看到的彩色投影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放影时手机镜头成像原理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C.小明能在各个方向看见墙壁上的画面是光在墙壁上发生了漫反射D.为了使墙壁上成的像变大,小明应将手机远离墙壁2.有关生活中的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老花镜是凹透镜B.近视眼镜是凸透镜C.放大镜是凹透镜D.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3.下列现象所成的是倒立的像的是()A.小孔成像B.平面镜所成的像C.叉鱼时看到的鱼D.放大镜4.关于图中所示的四种光学现象,下列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像时所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用放大镜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C.图丙中,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5.如图是小明拍摄“东方明珠”时的情景。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小明在地上的影子形成的原理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B.用照相机拍照时,镜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C.数码相机屏幕的彩色画面,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组成D.水中建筑物的倒影是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6.如图所示,小明妈妈用手机拍视频。
下列关于手机镜头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妈妈通过手机镜头成正立的虚像C.要拍面部特写,可以把手机靠近面部一些D.手机镜头的成像规律与投影仪的成像规律相同7.2022年冬奥会上,极具高科技含量的“雪屏幕”采用两台10万流明超高亮度高清激光投影机,将影像投射到超过1000平方米的雪地上。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投影过程包含光的直线传播B.投影过程利用了凸透镜成像原理C.“雪屏幕”的上的影像是虚像D.“雪屏幕”主要发生了漫反射8.放映幻灯的时候,银幕上的像太小,想让像变大些,可以采取的办法是()A.将幻灯片机移近银幕,同时使幻灯片远离镜头B.将幻灯片机远离银幕,同时使幻灯片远离镜头C.将幻灯片机移近银幕,同时使幻灯片移近镜头D.将幻灯片机远离银幕,同时使幻灯片移近镜头9.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其成像原理和成像虚实均相同的一组是()A.①和③B.②和③C.①和④D.③和④10.桌面上放有一只离墙很近的盛满水的玻璃杯,小明无意中发现玻璃杯后方白墙上出现窗外景物清晰的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5.2生活中的透镜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1. 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A.凸镜B.凹透镜C.凸透镜D.凹镜【答案】C【解析】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选C。
2. 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下列哪个光学仪器使用了这种成像原理()A.照相机B.放大镜C.投影仪D.汽车后视镜【答案】C【解析】A.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A错。
B.放大镜,成正立放大虚像,B错。
C.投影仪,成倒立放大实像,C正确。
D.汽车后视镜,是一个凸面镜,不能成实像,D错。
3.下列光学仪器的应用,能得到比物体大的实像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潜望镜【答案】C【解析】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A错。
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错。
C.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确。
D.潜望镜是由平面镜制作而成的,所以只能成正立等大虚像,D错。
选C。
4. 照相机的调焦环是用来调整()A.镜头焦距B.照相机光圈的大小C.曝光时间D.镜头与胶片的距离【答案】D【解析】照相机的调焦环是用来调整像距的,即镜头到胶片之间的距离。
选D。
5.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
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移动了位置,他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A.变大B.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答案】B【解析】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则相当于物距变大,被摄者的像将变小,其对应的像距也变小,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缩小,所以选项A、C、D都不正确;故选B。
6. 无人机航拍时,从高空向地面照相,若相机镜头焦距为6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A.在120mm以外B.恰为60mmC.在60mm以内D.略大于60mm【答案】D【解析】照相机照相时,物体要在2倍焦距外,像成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5.2生活中的透镜 同步练习 答案版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5.2生活中的透镜【A层基础必会】考点一照相机1.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照相机成像原理的是(D)2.下列与照相机所成像的性质相同的是(C)A.太阳镜B.放大镜C.监控摄像头D.电影放映机考点二投影仪3.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
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倒着(选填“正着”或“倒着”)插入架上。
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实(选填“实”或“虚”)像。
4.(跨学科·日常生活)如图所示,小雨利用一只放大镜和一个鞋盒自制了一台简易手机投影仪。
手机打开后置于鞋盒内,使手机屏幕正对放大镜。
调节手机、放大镜、墙壁之间的距离。
手机屏幕就能清晰地投影在墙壁上。
投影到墙壁上的画面是手机屏幕放大的实像(选填“实像”或“虚像”)。
小雨发现墙壁上的画面较暗,为了使墙壁上的画面看起来更明亮,可采取的措施是增大手机屏幕的亮度。
考点三放大镜5.水族馆里的小金鱼在球形鱼缸中供游客观赏,球形鱼缸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的虚像(选填“实像”或“虚像”)。
6.如图甲所示是一款手机屏幕放大器,利用它可以实现“小屏变大屏”,图乙为其观看效果。
透过透明的屏幕放大器看到的是手机屏幕的虚(选填“实”或“虚”)像,这与放大镜(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考点四实像和虚像7.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D)A.虚像能用光屏承接B.实像和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C.虚像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D.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8.如图所示,图中成实像的是(B)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B层能力提升】9.如图所示是王爷爷小孙女的照片,王爷爷用放大镜贴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B)10.放映幻灯片时,要想使银幕上出现大的“F”字母,幻灯片正确的放法应该是(A)11.某人用照相机拍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C)A.拍不到,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B.拍不到,因为平面镜成的是实像C.能拍到,但底片上的像与镜中人的上、下、左、右都相反D.能拍到,但底片上的像与镜中人左、右相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5.2 生活中的透镜 同步练习(带答案)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A. 凹面镜B. 凸透镜C. 凹透镜D. 凸面镜2.利用图示凸透镜成像情景制成的光学设备是()A. 投影仪B. 照相机C. 放大镜D. 潜望镜3.放映幻灯时,要使银幕上所成的像再变大一些,应采取下面哪个方法()A. 减小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B. 增大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C. 将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D. 将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4.下列光学仪器中没有凸透镜的是()A. 照相机B. 反光镜C. 放大镜D. 幻灯机5.放映幻灯时,要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F”字母,那么幻灯片正确的放法应该选择()A. B. C. D.6.如图所示,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A. 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B. 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C. 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D. 前三种像都可以看到7.如图是同学们在家庭实验室中的一些小制作,它们成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针孔照相机——在半透明纸上承接到景物的像B. 潜望镜——在水面下观察到水面上物体的像C. 昆虫观察箱——可同时观察到昆虫的背面和下面的像D. 自制照相机——在半透明纸上承接到远处树木的像8.某物体经过透镜后在光屏中成放大的像,则下列光学元件与之相对应的是()A. 放大镜B. 门镜C. 投影仪D. 数码相机9.甲同学拿着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看离他1.5m远处的乙同学,乙同学却通过放大镜看到了甲同学眼睛成正立放大的、清晰的虚像.则放大镜与甲同学的距离()A. 等于10cmB. 小于10cmC. 大于20cmD. 大于10cm小于20cm10.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物体放在主光轴上距透镜焦点5cm处,所成的像一定是()A. 正立的B. 倒立的C. 放大的D. 虚像11.根据如图所示可判断出蝴蝶标本到放大镜的距离()A. 大于两倍焦距B. 大于焦距,小于两倍焦距C. 等于两倍焦距D. 小于焦距12.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A. 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B.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C. 二维码是光源D. 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二、填空题13.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像是______.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度,则他利用放大镜看到的两条裂纹的夹角是______.14.小明利用电脑上的视频摄像头给自己拍数码登记照.试拍后发现左边的脸白,原来脸的左侧放有台灯,这是由于光的______ 造成的;如果觉得像偏小,他应该______ (填“靠近”或“远离”)镜头.15.通过装满水的水瓶可以看到放大了的文字,此时水瓶相当于______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形成的文字是正立、放大的______ 像.16.为了维护公共安全,一些重要十字路口的位置上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如图1),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汽车的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 镜,如图2所示是一辆轿车经过十字路口时,摄像头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根据这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汽车是______ 摄像头(填“靠近、或远离”).17.毕业前夕同学们用照相机拍毕业照时,要想使被拍的景物成的像大一些,照相机与被拍景物之间的距离应______一些,底片跟镜头间的距离(暗箱)应______一些,(以上两空选填“增大”、“减小”、“不变”)18.使用放大镜时,把物体放在______ 区域内观察;使用照相机时,通常把物体放在______ 区域内拍摄.19.如图所示,纸筒A的一端蒙有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照相机模型.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______ (选填“A”或“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看才能看清像;当看近处的景物时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就应该使A、B间的距离变______ .20.如图所示,小丽的爷爷用放大镜看邮票上的字,该放大镜的焦距为10cm,则要想看清邮票上的字,放大镜到邮票的距离应______ ,若想看到的字更大些,放大镜距邮票要______ (“减少”或“增大”)一些.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距在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中间时,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答案】B【解析】解:由图可知,物距(蜡烛到凸透镜距离)大于像距(光屏到凸透镜距离),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此成像情景是照相机的原理.3.【答案】B【解答】当物体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正是应用此原理,当物体能过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此时让像变大,就要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减小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增大银幕与镜头的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在底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应该()。
A.比底片到镜头的距离小
B.比底片到镜头的距离大
C.与底片到镜头的距离相等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在投影仪上最重要的是镜头,它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投影片上的图样就是通过这个镜头,形成的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
3.图5-2-7所示,左边的实线框内是小红的头像在胶片上的图样,右边是供选择的该胶片所成的像的形状,若把投影仪的反射平面镜卸掉,让该胶片的像成在天花板上,这时看到的像的形状为()。
图 5-2-7
4.一滴清水落在桌面的玻璃板上,透过玻璃板上的水滴,观察压在玻璃板下面的报纸上的字,发现字变大了,因为水滴相当于—个________,当报纸上的字位于它的同一侧,便能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
5.图5-2-9所示的是透过装满水的玻璃瓶看纸上“太原”两个字的情景,看到的“原”字是正立、放大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这个玻璃瓶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
图 5-2-9
6.用幻灯机放幻灯片时,屏幕上出现正常画面,此时若有一只小虫正好落在镜头的镜面上,则()。
A. 几乎无影响
B. 画面上有只小虫
C. 画面上有只小虫但不清晰
D. 画面变得模糊
7.如图5-2-11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人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
前者是由于________形成的(填“实”或“虚”)像;后者是由于鱼缸的________(填“左”或“右”)侧部分等效于凸透镜而形成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
图5-2-11
8.有两只干净的圆柱形玻璃杯,一只盛满不含气泡、污物、颜料的纯净水;一只是空的,两个杯子杯口都盖有盖子,不准接触到杯子,你怎样判断哪只杯中有水?
中考过关
9.图5-2-12所示的是在一些通道路口、银行等公共场所安装的两种电子监控器。
它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光学系统,另一部分为光电转换系统,光学系统收集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实现间接监控的目的。
其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是()。
图5-2-12
A.平面镜成虚像B.凸透镜成实像C.小孔成像D.凸透镜成虚像
10.放幻灯片时,要想使屏幕上出现清晰的“F”字母,那么图5-2-13中幻灯片的正确插法应是()。
图5-2-13
11.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仪屏幕上的像;
⑤汽车后视镜中的像。
其中()。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由于反射成的像是②⑤
D.由于折射成的像是①③④
12.图5-2-14所示,纸筒A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半透明纸上得到清晰的像,这时()。
图5-2-14
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像是否清晰
B.眼睛应对着A端向筒内观察,看像是否清晰
C.应把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端朝着较暗的室内
D.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端朝着较暗的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