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1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1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1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

精品文档

一年级 10 以内加减法口算练习题(一)

姓名时间做对

2+6=9-7=3+2=3+4=5+4=

3+5=7+1=9-3=8-3=5-4=

8-2=0+8=3+1=6+1=7+3=

10-2=7-2=6-4=9-2=10-9=

5+5=5+2=9-4=8+1=2-1=

4+6=2+7=9-5=3+3=4-2=

10-4=1+2=5-3=0+8=10-7=

2+4=6-5=4+4=5-1=1+9=

8-4=6+0=3-3=1+5=10-5=

1+1=8+1=4-1=9-3=3+6=

姓名时间做对

0+6=10-7=3+3=3+5=5+3=4+5=7+3=9-2=8-6=8-4=9-2=0+5=3+0=6+2=7+0=10-3=9-2=6-6=9-0=10-5=5+2=5+3=9-1=8+2=5- 1=4+5=2+6=9-0=3+4=4- 0=10-5=2+2=5-4=0+9=10-8= 3+4=9-5=4+3=7-1=0+9=8-5=6+3=6-3=2+5=10-4=1+3=8+2=4-2=10-3=3+5=

姓名时间做对

10-3=9-2=6-6=9-0=10-5=8-5=2+2=5-4=0+9=10-8= 3+4=9-5=4+3=7-1=0+9=9-2=0+5=3+0=6+2=7+0=5+2=5+3=9-1=8+2=5- 1=4+5=2+6=9-0=3+4=4- 0=9-5=6+3=6-3=2+5=10-4=0+3=8+2=4-2=10-3=3+5=6+4 =2+5 =3+6 =0+7 =1+8 =4+4=7+3=9-2=8-6=8- 4=

姓名时间做对

9-6=0+6=3+0=6+2=7+0=10-0=9-2=8-6=9-1=10-4=5+5=5+1=9-3=7+2=5- 4=2+5=2+6=9-9=3+6=4- 4=10-5=2+8=8-4=1+9=10-3= 3+4=9-9=4+6=7-3=0+8=8-5=2+3=6-2=2+8=10-7=1+3=7+2=7-2=10-4=5+5=2+4=6-5=4+4=5-3=1+9=8-4=6+0=3-3=1+5=10-5=

小学数学一年上册1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

一年级第一学期口算题 10以内加减综合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10-8=3+7=5-1=2+4=6-3=9-2=8+1=10-2=0+8=4+0=4+6=2+4=5+5=9+1=1-1=4+4=7+3=6+3=0+3=0+10=7+1=8-2=10-4=2+2=2+2=7-3=10-1=9-2=3+5=10-7=4-2=0+3=10-9=10-0=10-4=0+9=3+0=1+6=6-0=0-0=7+3=2+0=2-0=5+2=3+0=3+4=10-9=6-1=9-4=0+1=9-4=4+2=10-6=10-7=10-10=2+7=9-2=7-4=2+6=6-2=

一年级第一学期口算题 10以内加减综合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9-9=10-8=8-4=7-4=0+7=8+1=3+5=2-0=3+2=8-2=3+2=7+0=8-2=9+1=9+0=7-0=5+1=1+3=0+4=2+6=7+2=9-0=4+5=5+1=0+9=1+5=10-8=2+1=1+6=4+2=8-1=2+4=3-0=2+7=9-6=1+6=10-1=5+0=10-0=5-1=9-5=10-0=9-4=2+5=9-0=9+1=2+1=3+3=3-0=2+1=8-7=4+6=5+0=2+5=1-0=3+4=2+6=4+3=10-9=6-3=

一年级第一学期口算题 10以内加减综合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9-1=1+0=3+1=1+3=8-1=8-2=9-9=4-0=9+1=8-1=9-1=0+5=0+9=10-0=9-8=4-0=0+1=4+6=10-3=3+3=0+7=6+4=3+2=2+4=8+0=7+0=6-4=3+7=9+1=2-2=9-0=9+1=7-4=10+0=3+3=6+3=8-2=9-1=3+4=10-2=9-2=8-6=2+6=1+2=7-7=4+2=2+6=2+3=8-0=3+2=2+6=1+8=8-2=2+2=1+1=8-5=2-1=8+0=4+0=2+4=

一年级数学下册加减混合通用

一年级数学下册加减混合通用 一、用1~9这九个数填一填,你能组成多少组这样的算式?每组算式中只有1可以重复使用。 二、想一想,算一算。 75-7= 58-30= 40-8= 50+30 70-20= 9+6= 14-6= 30+7= 17+9= 72+8-30= 45+9-30= ()-5=30 5+(30-20)= 50-(40+6)= 58-40-9= 79-()=70 三、小马过河。

四、看图写出得数。 16-9=______ 13-9=______ 五、想一想,填一填。 兔妈妈拔同一此萝卜,小兔多多吃掉了7个后,兔爸爸又拔回了20个,现在还剩下36个萝卜,兔妈妈拔回了______个箩卜。 六、摆一摆,算一算。 七、击鼓传花。

八、数一数,填一填。 (______)支(______)朵 九、圈一圈,算一算,填一填。 30个篮球,4个装一盒,能装满几盒? 先圈一圈______,再用减法解答______。 口答:能装满______盒,还剩下______个。 十、动动脑,请列式解答。 需要几个盘子才能把水饺都装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想一想,填一填。 在十位上加1个珠子后,表示的数是______,读作______。 在个位上加1个珠子后,表示的数是______,读作______。 十二、解决问题,列式计算。 菲菲家里来了10位客人,给每人准备1杯开水。至少需要多少壶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小木船起航啦! 十四、猜猜横线上是几? 6+______=13 8+______=16 14-8=______ 9+______=12 6+______=11 16-7=______ 十五、算一算,连一连。

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加减法教案设计

10以内加减法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10以内加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较熟练地根据加、减法的含义 和算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3.通过情境展示,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4.让学生在亲自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 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初步理解加、减法含义的基础上,较熟练地运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纸制小红旗、红苹果,红心,每个同桌一套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首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复习一下10以内的加减法。 (1)要求:读算式,说得数。 出示:4+5 8-6 9-3 2+6 3+4 10-2 8-4 5+5 7-2 1+5 (2)下面请大家看算式,想得数,拍手表示。 2.教师导语:你们对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得很好,那么, 大家用我们学会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本领怎么样呢?这 节课咱们就赛一赛。 二、新授 教师板书课题“10以内的加减”。 (1).出示多媒体课件 1.观察多媒体图片,写出相关算式。 2.写一写。1 4 9 7 3 8 5 2 6 10,在圆圈里填上大于5的数和小于5的数。 3.把相等的算式连一连。 4. 在○填上“>”“<”或“=” 5. 填数 6.测测你的口算能力。 4 + 6=1 9 -1= 8 5 +3= 8 6- 4 = 2 6+3= 9 10-5= 5 2 + 8=10 10-9= 1 5 + 2=7 7-1= 6 10+0= 10 8- 0 = 8 10-3= 7 1 + 9= 10 10-0=10 2 + 6= 8 7.夺红旗

一年级数学6-10的加减法

一年级数学6-10的 加减法 --------------------------------------------------------------------------作者: 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

一、基础训练 1.数一数,圈一圈。 2.“>”、“<”、“=”该填谁呢? 6○5 5○7 7○7 2○6 3.口算 5+2=() 4+3=() 4+2=() 1+5=() 二、能力提升 5.看图写算式。 7.两片叶子上的数字和是7,你能填出另一片叶子上的数吗? 8.涂一涂:给正确答案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一、基础训练 1.看图写数。 2.在○里填>或< 6○7 5○6 7○3 4+3○6 6.哪两个数能组成6?能写多少就写多少。 二、能力提升 1. (1)一共有()只。 (2)把右边的6只圈起来。 (3)从左边数起,把第7只涂上你喜欢的颜色。2.看图列式

三、课外拓展 1.猜一猜 一、 一、 一、基础训练 1.填数。 4.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8-5 6-1 8-0 1+2 9-4 9-6 7-4 0+8 二、能力提升 1.连一连。

2.看图列式计算 三、课外拓展 1.使等号两边的结果同样多。 8-()=3+() 4+()=9-() 一、基础训练 1.数一数,合一合。 2.比一比。 (1)在多的后面打“√”(2)在少的后面打“√”

3.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7+2 2+5 9-9 2+7 8-1 9-0 3+6 0+0 2.在○里填上>、<或=。 2○7-5 6○7+2 6+1○8 7○3+6 5○6-4 1+5○9 9○6+2 8○9-3 三、课外拓展 1.数一数。 一、基础训练 1.请把这些小果子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串成一串。 2.填一填。 7.算一算。

一年级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一年级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1、能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加法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加法算式并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法。 2、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中,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3、培养观察、语言表达、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的故事吗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师:有那么多的同学喜欢孙悟空,孙悟空的花果山对小朋友来说一定不陌生,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花果山。(请大家看屏幕) 二、探索加法的意义 1、提出问题 出示《来到花果山》的情景图,让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师:花果山美吗花果山不光风景美,里边还藏着很多数学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谁能从这幅图中提出数学问题 生自由提问: 一共有几只小猴子? 一共有几只小鸟? 一共有几个桃子?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一共有几朵白云? 一共有几朵小花? ……

2、解决问题,体会加法的意义。 (1) 师:同学们可真是火眼金睛,从这幅图中提了这样多的数学问题,咱们一个个来解决,(一共有几只小猴子)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是5只猴子。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方法一:一只一只地数一数就知道了。 方法二:我用小棒代替小猴,树上有3只,我就拿出3根小棒,树下有5只,我再拿出5根小棒,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几根小棒就知道一共有几只小猴了。也就是把5和3合起来 …… 师:哦,你是把树上的3只小猴和岩石上的2只小猴合起来,知道一共是5只小猴的,是吗? 师:这个办法很好。把3和2合起来是5,这个就是咱们之前学的数的组成。 师: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 师:其实,像这样把2和3合起来,我们还有一种方法,可以用加号。出示:3+2=5。咱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这个新朋友:加号。 师:你能说说算式中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表示把2和3合起来。5表示2和3和起来是5,一共有5只小猴,为了让大家明白5表示什么,我们在5后边写上单位名称(只) 教读:我们一起来读一遍3加2等于5。男生来一遍,女生来一遍。 这个算式就表示:树上有3只猴子,地上有2只猴子,合起来就是5只猴子。 (2) 师:刚才同学们很棒,用加法解决了一共有几只小猴的问题,现在老师很想知道你们能不能用加法解决一共有几只小鸟呢? 生:4+1=5(只)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10以内加减法》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10以内加减法》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10以内加减法 活动背景: 结合主题“我要上小学”中孩子们互留电话的主题背景进行活动 预设,通过活动中孩子集体编出的密码,自然地引导他们学会关注同 样答案下式题与式题间的关系,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的道理。 活动要求: 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试题。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活动准备: 1.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 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 愿望。 活动过程: 一、导人部分: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3+3,7-4,8+1……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中: 老师从多个角度提问,如这个电话的第一个号码是几?“6”是第几位号码?最后一位是几?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师:你们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师的时候就可以打这个电话。一起告诉我’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几?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小学数学一年级1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

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练习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算一算。(24分) 8-3= 2+5= 3-1= 5-5= 7+1= 6-5= 8-6= 3+2= 9-2= 4+4= 1+4= 9-0= 4+5= 6+2= 4-3= 0+4= 9-8= 6-3= 3-2= 5+3= 4+()=8 6-()=1 ()-2=7 3+5<() 二、填一填。(22分) 1、按顺序填数。 2、(1)一共有()个图形,其中长方体有()个,正方体有() 个,圆柱体有()个。球的左边有()个图形,球的右边有()个图形。 (2)把左边起4个图形圈起来;把右边起第四个涂上颜色。 3、看数字补画图形。 6 ○○○ 8 □□□□□ 4 ○○ 1 3 5 8 6

4、把2、8、0、6、3、 5、9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写一写。 5、图中正方形有()个,三角形有()个。 6、数数下列图形各有多少个小方块? ()个()个()个 7、按要求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1)涂左边3个:○○○○○○ 2)涂右边2个:○○○○○○ 3)涂从左边数起第5个○○○○○○ 4)涂从右边数起第5个○○○○○○ 9、比一比、填一填、画一画。(8分) 1、在长的后面画“√”,最短的后画“×”。 2、在矮的下面画“” 3、装水最多的画“√”,装水最少的画“×”。 、

()和()同样多。()比()多()个()比()少()个 五、分一分,把同类的连起来。( 6分) 六、把每行中不同类的一个圈一圈。 七、找一找。(8分) 八、看图列式计算。(12分)1、 2、长方形有()个,正方形有()个,三角形有()个,圆有()个。 ?只= 2、 =

小学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混合加减法练习题

39+35-40= 32-23+56= 17+48-37= 26+23+11= 12+15+19= 69-32-17= 57+23-62=57+23-48=57+23-72=72-57+18=72-57+48=72-48+18=100-28+35= 23+47-28= 28+24-16= 19+19-24= 22+28+21= 81-32+18= 21+19-8= 39+36-66= 65-39+26= 28+28-28= 34+47-15= 91-19-56= 33+27-18= 15+55-33= 89-39+26= 12+18-17= 29+28+27= 51-16+26= 28+18-27= 89-19+28= 70-17+38= 18+49+28= 22+49-22= 21-8+39= 66-27+19= 38+14+19= 29+27+26= 37-29+16= 45+55-22= 100-65=26= 100-39-45= 24+47-26= 88-66+49= 28+19+17= 56+26-39= 67+27-45= 51-22+39= 73-37+38= 29+36-29= 30-13+68= 100-87+48= 66-39+47= 25-18+37= 100-55+45= 100-17-38= 18+49+28= 22+49-22= 21-8+39= 66-27+19= 38+14+19= 29+27+26= 37-29+16= 45+55-22= 100-65=26= 85-39+45= 24+47-26=

88-66+49= 28+19+17= 56+26-39= 67+27-45= 51-22+39= 73-37+38= 29+36-29= 30-13+68= 100-87+48= 66-39+47= 25-18+37= 100-55+45= 75-25+47= 55+19-48= 72+69-132= 48-19+24= 55+76-48= 66+11-89= 15+26-9= 43+21-8= 13+19-26= 22+18-31= 64-55-7= (1)25+37+19= (2)90-37-28= (3)5+94-49= (4)75-38-19= (5)49+24-65= (6)39+45-57= 二、计算题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78-50+9= (2)72-2-30= (3)35+6-40= (4)47+9-20= (5)17+3+15= (6)75-50+14= (7)49+9-30= (8)28+20-2= (9)99-20+6= (10)100-30-7= (11)16+15-7= (12)70-30+33= (13)85-6-19= (14)6+24-30= (15)75-20-30= (16)62-5+7= (17)64+6-40= (18)18+18-20= (19)85+8-12= (20)75-15-20= (1)85-39-28= (2)82-35+29= (3)84-(27+38) = (4)35+(64-39) = (5)81-(29+17) = (6)45+(27-14) = (7)82-(29+36) = (8)48+(46-27) = 59-33-12= 74-62-10= 71-36-10=

小学数学 《10以内的加减法1》教案

《10以内数的加减法1》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1~33页,加法的意义,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以及进一步巩固体会加法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西游记》故事引入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 2、提问:图上都有些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 3、引导学生发现图上的问题,启发学生提出其他的问题。 二、你说我讲 1、引导学生理解红点标示的问题。 2、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5以内两数相加的计算方法。 3、学习加法算式的读写。 三、巩固 1、解决绿点标示的问题:有多少只小猴子? 2、生独立思考,同位互相交流想法。 3、启发学生除了数数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4、结合图意,利用学具摆一摆,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四、发现 1、你在情境图中还找到了哪些问题? 2、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记录问题口袋。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提醒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在“问题口袋”中。 五、教师总结加法意义 六、自主练习 第一题:是看图列算式,体验加法的意义。 1、引导学生说说图意,提出问题。 2、独立列式计算并交流为什么这样算。

第三题:口算练习。练习时,学生填写口算结果外,还可以制作成口算卡片,经常性地进行口算练习,不断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 第五题:算式与数的大小比较。先让学生独立地去做,然后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七、学生看图讲一个数学故事: 所谓的“数学故事”,是指具有一定情节的、包含数学信息并能提出数学问题的故事。由于教材中第一次出现这样的练习形式,教师要注意加强指导,既要关注学生所讲故事的趣味性,更要重视故事中体现的“数学味”。 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认真看图,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画面自编故事,然后从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八、作业:制作口算卡片。

小学一年级数学口算练习题:10以内加减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口算练习题:10以内加减法5+4= 3+6= 4+2= 9+0= 2+7= 1+7= 6+4= 7+3= 2+3= 0+10= 10-2= 9-3= 8-7= 9-5= 6-2= 5-4= 10-9= 7-3= 8-4= 7-6= 3+( )=10 0+( )=4 4+( )=9 1+( )=8 6+( )=10 4+( )=8 5+( )=7 10+( )=10 2+( )=6 3+( )=5 2+( )=9 4+( )=6 3+( )=3 7+( )=8 6+( )=9 1+( )=10 8+( )=9 5+( )=10 6+( )=7 3+( )=10 ( )+5=10 ( )+2=5 ( )+6=9 ( )+8=10 ( )+3=8 ( )+6=6 ( )+7=8 ( )+0=5 ( )+1=7 ( )+4=6 ( )+2=9 ( )+2=8 ( )+3=7 ( )+3=8 ( )+2=9 ( )+3=10 ( )+2=4 ( )+6=7 ( )+7=10 ( )+0=6 9-( )=2 6-( )=1 10-( )=8 7-( )=6 5-( )=2 7-( )=7 10-( )=5 9-( )=0 10-( )=4 3-( )=2 9-( )=5 0-( )=0 8-( )=2 10-( )=3 5-( )=1 6-( )=4 7-( )=4 9-( )=7 4-( )=4 8-( )=4 ( )-3=3 ( )-6=2 ( )-7=3 ( )-0=6 ( )-5=5 ( )-9=1 ( )-3=0 ( )-3=5 ( )-5=1 ( )-1=8 ( )-2=7 ( )-4=3 ( )-2=7 ( )-6=4 ( )-0=10

一年级下册加减混合带小括号计算题

一年级下册加减混合带小括号计算题 姓名: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做对了_____题 26+30+5= 7+53+10= 46-6+40= 26+3+8= 34+8+50= 73+20-3= 12-(5+4)= 14-(9-3)= 8+(4+7)= 13-(6+3)= 90-(16+4)= 20-(30-10)= 12-5+4= 40+20+8= 54-5+30= 76-6-8= 87-9-10= 65-7-40= 43-(3+27)= 39-(9-5)= 30+(11-4)= 47+(18-9)= 40+(15-8)= 75-(10+50)= 47-9+50= 36+40+2= 59-9-20= 63-30+5= 14+6+42= 56+5-20= 60-8-30= 48+(18-9)= 17+(54-4)= 73-(13+7)= 38+(46+4)= 83-(27-20)= 44-(5+4)= 13+7+54= 67-8-50= 17+6+8= 姓名: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做对了_____题 43-8-30= 60+38-90= 50+27-9= 54+(17+3)= 93-(68-60)= 13-(6+6)= 17-(9+4)= 9+(25+25)= 76-(15+15)= 13-6+6= 17-9+4= 30+33+8= 16+5+20= 20+6+6= 13+7+7= 28+(13-4)= 48-(15+5)= 87-(30+40)= 65-(20-10)= (10+24)-9= 30-(16+5)= 66-(70-50)= 16+5+20= 18-(6+3)= 39-(12-10)= 66-(16+4)= 39+(42-30)= 52-7-7= 73-8-8= 56-9-9= 28-8-8= 42-7-7= 30-5-5= 75-20-10= 53+(20-6)= 45-8-5= 30+3+3= 9+(6+8)= 72-(70+2)= 44-4-4=

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和好动,喜欢做游戏,因此在教学中我计了一些游戏活动:找朋友、歌谣、站位等等.通过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让知识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我是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的,一是检查复习:利用找朋友的游戏练习学过的加减法,而不是单纯的使用口算条练习,全员参与,体现了面向全体,又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复习9的组成,利用歌谣的方式边说边表,孩子们兴趣盎然.第二个层次是授新知:这部分教学又分成三部分,先是看图说图意,再说出四个算式,初步感知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出示的图,不是书上的点子土,而是学生们感兴趣的物体,如小花伞、不倒翁;然后是看算式直接计算结果,让学生们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在肯定了学生们说出的各种方法后,指出想数的组成的方法快而且好;最后通过口算条巩固计算方法.第三个层次是利用各种形式考查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先是找朋友相加得10,再是做书上的孔雀图练习10的减法,最后把孩子带出室外,进行站位的游戏,培养竞争意识,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胜不骄,败不馁.不足之处,在组织找朋友的环节中,有些混乱,应提前教育好

孩子,做一些要求,我想会好一些.另外,动笔环节少一些.今后,改进措施:1 加强备课环节.认真研读教材教参,多向同组教师及领导请教,正确把握知识的重难点.使教学环节更加合理. 2 集中精力上课.课上认真关注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教案,使其更加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精讲易懂. 3 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前进方向:多向骨干教师及有经验的老师请教.

10以内数的减法教案及反思

历山中学生物导学案 初一上册基础知识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的基本特征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D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反应E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F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3、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三类;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等;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4、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岩石圈表面、水圈大部三部分,厚度可达 20 千米 5、水圈中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以下150米以内的水层。 6、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以下条件:1营养物质 2 阳光3空气 4 水 5适宜的温度 6一定的生存空间 7、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等,另一类是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8、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有捕食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9、生物能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现存的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环境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 10、探究实验的步骤: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 制定计划 4 收集证据 5得出结论 6 表达和交流。在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都是十分重要的。11、为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你确定的变量引起的,应该设置对照实验,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12、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成分有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非生物成分有阳光、空气、水等。 13、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14、能量在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被多种生物逐步消耗。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能沿食物链积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反复循环。 15、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的数量总是在不断变化,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人类的活动是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因素。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显微镜的结构中,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镜筒成一条直线。其中显微镜最主要的部件是目镜和物镜。能调节光线强弱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如果我们要把光线调的暗一些,应选择小光圈和平面镜。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物体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1)取镜和安放时,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遮光器,将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3)观察时,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损坏了物镜或玻片标本。然后,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3、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切片、涂片、装片。有的生物体非常小,可以直接做成装片。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1)准备:擦(载玻片、盖玻片),滴(清水)。(2)制片:撕(洋葱内表皮)、展(在水滴中展平)、盖(盖玻片)。(3)染色:滴(碘液)、吸(用吸水纸吸引)。 4、植物细胞有基本相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活细胞的细胞质能够缓缓流动,可以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液泡内有细胞液,细胞液里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甜味物质、酸味物质等,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

小学一年级数学1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

姓名时间做对 2+6= 9-7= 3+2= 3+4= 5+4= 3+5= 7+1= 9-3= 8-3= 5-4= 8-2= 0+8= 3+1= 6+1= 7+3=10-2= 7-2= 6-4= 9-2= 10-9=5+5= 5+2= 9-4= 8+1= 2-1=4+6= 2+7= 9-5= 3+3= 4-2=10-4= 1+2= 5-3= 0+8= 10-7=2+4= 6-5= 4+4= 5-1= 1+9=8-4= 6+0= 3-3= 1+5= 10-5=1+1= 8+1= 4-1= 9-3= 3+6=

姓名时间做对 0+6= 10-7= 3+3= 3+5= 5+3=4+5= 7+3= 9-2= 8-6= 8-4=9-2= 0+5= 3+0= 6+2= 7+0=10-3= 9-2= 6-6= 9-0= 10-5=5+2= 5+3= 9-1= 8+2= 5-1=4+5= 2+6= 9-0= 3+4= 4-0=10-5= 2+2= 5-4= 0+9= 10-8= 3+4= 9-5= 4+3= 7-1= 0+9=8-5= 6+3= 6-3= 2+5= 10-4=1+3= 8+2= 4-2= 10-3= 3+5=

姓名时间做对10-3= 9-2= 6-6= 9-0= 10-5=8-5= 2+2= 5-4= 0+9= 10-8= 3+4= 9-5= 4+3= 7-1= 0+9=9-2= 0+5= 3+0= 6+2= 7+0=5+2= 5+3= 9-1= 8+2= 5-1=4+5= 2+6= 9-0= 3+4= 4-0=9-5= 6+3= 6-3= 2+5= 10-4=0+3= 8+2= 4-2= 10-3= 3+5=6+4= 2+5= 3+6= 0+7= 1+8=4+4= 7+3= 9-2= 8-6= 8-4=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500道

姓名:______ 时间:_____ 做对了_____题(共50题)( )+5=10 ( )+4=7 ( )-3=3 6-( )=2 ( )-6=2 9-( )=2 3+( )=10 ( )-3=0 6-( )=1 ( )-7=3 ( )+2=5 ( )-7=2 0+( )=4 ( )-0=6 10-( )=8 2+( )=9 4+( )=9 7-( )=6 ( )-3=0 ( )+3=9 ( )+7=8 5-( )=2 ( )-5=5 ( )+3=9 ( )+6=9 1+( )=8 7-( )=7 ( )+3=9 6+( )=10 ( )+2=8 ( )-3=4 ( )+3=8 3+( )=4 9-( )=0 ( )+6=7 10-( )=1 4+( )=8 ( )-9=1 ( )-3=5 7-( )=2 ( )+1=4 ( )-7=3 ( )+8=10 ( )-4=2 9-( )=4 ( )-5=1 4+( )=10 ( )-6=4 ( )+5=5 ( )-2=5

姓名: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做对了_____题(共50题)3-( )=2 10-( )=4 ( )-1=8 10+( )=10 ( )+7=8 5+( )=9 ( )+5=7 10-( )=3 ( )-2=7 9-( )=5 ( )+3=3 4+( )=10 ( )-9=1 ( )-3=4 8-( )=2 10-( )=5 ( )-7=2 5+( )=8 ( )+2=7 ( )-6=1 ( )+1=7 4+( )=4 ( )-0=10 9-( )=1 ( )+4=6 ( )+5=10 ( )-6=4 4+( )=6 10-( )=3 9-( )=8 4+( )=5 ( )+5=6 ( )-4=2 8-( )=2 ( )+6=6 ( )-4=3 6+( )=7 6-( )=3 ( )+3=9 1+( )=8 ( )+2=9 ( )-2=4 7-( )=7 2+( )=10 3+( )=5 0-( )=0 10-( )=3 ( )+2=7 0+( )=5 ( )-2=7

一年级数学-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比较教案

一年级数学-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比较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1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词语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认识符号“>”、“<”、“=”,能规范、工整地书写符号,会用符号表示比较的结果. 3.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符号“>”、“<”、“=”,会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难点: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左手拿3根粉笔,右手拿4根粉笔)老师两只手里各有几根粉笔,比一比,哪只手里的粉笔要多一些. 学生数一数,比出左手的粉笔比右手的少,右手的粉笔比左手的多.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板书:比较) 二、互动新授 (一)分类数数 师创设情境:在我们校园的花坛里,开放着许多美丽的花,每天都有成群的蜻蜓和蜜蜂在上面飞舞.我们一起去瞧瞧(出示例1情境图).数一数,蜜蜂、蜻蜓、花的数量各是多少?填在课本上.

学生看图,分类数数,完成课本上的填空. 师启发思考:我们把花、蜜蜂、蜻蜓的数量来比一比,看看谁多谁少.先选哪两种来比呢? 学生自由选择比较的对象,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择灵活开展“同样多”和“比多少”环节的教学. (二)认识同样多 1.学习“一一对应法”. 师:把花和蜜蜂来比一比,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直接观察,发现它们的数量是相同的. 师:谁能把它们摆一摆,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它们的数量同样多. 学生拿出花和蜜蜂的图片,自己摆一摆,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到黑板上来摆一摆. 一生在黑板上一一对应地摆出蜜蜂和花的图片. 师:这位同学是这样摆的,大家看看他摆得好吗?好在哪里?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一一对应摆法的特点:一个对一个,对得整齐,看得清楚. 师小结方法:像这样一个对一个(一边说一边在蜜蜂和花之间画虚线连接),对得整整齐齐,让我们看得清清楚楚,这种摆法叫做“一一对应”法.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一对应”的摆法吧. 学生学习用“一一对应法”摆花和蜜蜂的图片. 2.认识同样多. 师讲解:蜜蜂的只数是3,花的朵数也是3,一个对一个,刚好对应完,不多也不少,这时我们就可以说蜜蜂和花同样多(板书:蜜蜂和花同样多),也就是3和3同样多. 生读一读:蜜蜂和花同样多,3和3同样多. 3.认识等号. 师:数学中为了简明,常用一个符号来表示某些意思.“同样多”可以用什么符号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全套

仅供参考 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1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 姓名:__ _____ 时间:_____ 做对了_____题(共100题)

10-6= 3+4= 9-6= 9-3= 5-1= 4+2= 10-5= 6+2= 8-5= 2+2= 4+1= 5-2= 4-2= 6-5= 3-1= 2-1= 6-3= 2+4= 8-6= 4+2= 2+6= 6-3= 2-1= 2+6= 10-5= 8-1= 6-1= 4+1= 10-2= 8-6= 10-7= 4+3= 6+2= 3-2= 2+1= 8-3= 10-1= 8-6= 1+3= 10-7= 1+3= 3+1= 6+2= 8-5= 2+7= 1+8= 3-1= 8+1= 6+4= 8-3= 2+3= 1+2= 7-3= 9-4= 3+2= 3+2= 4+1= 10-4= 3+6= 8+2= 7-4= 5-3= 7-4= 6-3= 6-1= 1+7= 8-2= 4-1= 9-7= 6+3= 9-5= 9-8= 6-3= 6-2= 3+6= 7+1= 2+7= 9-5= 2-1= 5+2= 10-4= 4+4= 9-1= 8-7= 3+3= 6+3= 6+3= 9-4= 7-4= 10-2= 7-2= 2+1= 1+3= 1+8= 10-2= 4+5= 8-3= 5-2= 9-6= 3-2=

1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 姓名:____ ___ 时间:_____ 做对了____题(共100题) 8-1= 3-2= 6+2= 6+3= 1+6= 1+3= 2+5= 10-4= 2+4= 9-7= 4-2= 2+6= 4-2= 3+1= 1+9= 6-1= 3+6= 5+3= 7-3= 5+5= 6+4= 5-3= 8+2= 7-3= 3+6= 8+2= 2+7= 10-8= 9-4= 8-6= 10-7= 2-1= 6+3= 5-2= 5-2= 8+2= 4-1= 9+1= 4-3= 2+1= 8-1= 9-7= 5+2= 1+3= 4-3= 9-8= 2+3= 6+2= 3+2= 8+2= 9-8= 4-3= 4+2= 5+2= 6-2= 6-3= 6-5= 7-1= 4-2= 5+3= 1+1= 7+1= 1+9= 9+1= 5-4= 9-5= 4-1= 5-3= 1-1= 2+2= 1+2= 10-3= 5+2= 4+5= 1+3= 6-5= 10-9= 1+4= 7-6= 1+2= 2+8= 1+9= 1+6= 9-6= 8-1= 3+5= 1+2= 4+5= 4+5= 1+4=

小学一年级数学混合加减法练习题

39+35-40= 32-23+56= 17+48-37= 26+23+11= 12+15+19= 69-32-17= 57+23-62= 57+23-48= 57+23-72= 72-57+18= 72-57+48= 72-48+18= 100-28+35= 23+47-28= 28+24-16= 19+19-24= 22+28+21= 81-32+18= 21+19-8= 39+36-66= 65-39+26= 28+28-28= 34+47-15= 91-19-56= 33+27-18= 15+55-33= 89-39+26= 12+18-17= 29+28+27= 51-16+26= 28+18-27= 89-19+28= 70-17+38= 18+49+28= 22+49-22= 21-8+39= 66-27+19= 38+14+19= 29+27+26= 37-29+16= 45+55-22= 100-65=26= 100-39-45= 24+47-26= 88-66+49= 28+19+17= 56+26-39= 67+27-45= 51-22+39= 73-37+38= 29+36-29= 30-13+68= 100-87+48= 66-39+47= 25-18+37= 100-55+45= 100-17-38= 18+49+28= 22+49-22= 21-8+39= 66-27+19= 38+14+19= 29+27+26= 37-29+16= 45+55-22= 100-65=26= 85-39+45= 24+47-26= 88-66+49= 28+19+17= 56+26-39= 67+27-45= 51-22+39= 73-37+38= 29+36-29= 30-13+68=

10以内加减法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10以内加减法练习课教案 乌鲁木齐市第十四小学傅娟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10的加减法的练习以及练习九部分练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10的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计算及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玩中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口算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珠子、动物头饰、苹果图片、磁铁若干、算式卡、作业纸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准备 手指操 从1+1开始到4+1,再递减到1+1

一、专项训练 1、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师:羊羊村在村长的号召下,开展了学习班,激励大家向榜样学习,你们知道样样村里谁学习最好吗?(喜羊羊)喜羊羊他即聪明又懂事,你们喜欢他吗?(喜欢)他也很喜欢你们,提醒同学们好好表现,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有神秘礼物赠送,对表现优秀的同学有智慧星奖励。好,这节课我们就在喜羊羊的陪伴下,共同来学习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课。 2、动手摆一摆。 10的加减法的训练(一图四式) 师:首先,村长很想考考大家,看看大家动手能力如何?他要求同学们拿出十根小棒,分成两部分,你可以怎么摆?把你摆的结果告诉大家。(师板演)师:你们能根据他摆的图形列算式吗?注意观察这一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加数交换位置) 师:还有同学有不同的摆法吗?5+5=10这幅图为什么只写了一个加法算式? 3、完成教科书第67页的第4题。 师:你们的表现真让村长高兴,老师希望你们表现的更好。请打开书67页看第四题,谁能看图编一个小故事?怎么列算式?这些算式都表示是什么意思? 师:现在请看68页第七题,自己独立完成,请生说算式,同桌互相检查。 二、基本练习提高算速 1、异口同声:(投影) 师:同学们完成的真好,懒羊羊也想参和到你们当中来一起学习,你们愿意吗?(愿意)看他来了,谁来看大屏读算式?大家一起帮懒羊羊喊出这些懒洋洋的得数,好吗?(学生领读,说10以内加减法题,同学齐说得数,要求脱口而出)。 4+6= 1+9=9-5 =3+3= 10-4=1+2=5+5=2+8= 2+4=10-5=4+4 =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