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法例题 (3)

合集下载

ABC分类法例题解析

ABC分类法例题解析

68 12 5 4 2 2 2 2 1.5 1.5 100
68 80 85 89 91 93 95 97 98.5 100 100
5.5 13 26.7 37.6 48.5 59.4 64.9 75.8 83.9 100 100
A A B B C C C C C C
1.4如何进行管理
A类物品的管理方法:
ABC分类法
本节主要内容 1.1 ABC分类法来源与意义 1.2 ABC分类法分类依据 1.3 ABC分类法计算方法 1.4 如何应用ABC分类法进行管理
复习思考
1.库存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2.库存管理在供应链中的作用
面对数量繁 多,品种复 杂的库存怎 么管理?
1.1帕累托20-80原理
1879年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帕累托在研究个 人收入的分布状态时发现:在美国少数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 的收入占全部人收入的大部分(80%),而多数人 (80%)的收入却只占一小部分(20%)。
我不要做屌丝, 我要变身高富 帅~~
分析
帕累托20-80原理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能 找出一定规律吗?
该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决定一个事物的 众多因素中分清主次,识别出少数的但对事物起 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和多数的但对事物影响较少 的次要因素。
ABC分类法来源与定义
1951年美国通用公司经理戴克将“关键的少 数和次要的多数” 这一规律应用到库存管理中, 于是就诞生了ABC分类法。
3.制ABC分析表
ABC分析表栏目构成如下:第一栏物品名称 或物品序号;第二栏物品数量;第三栏物品单价; 第四栏物品总价;第五栏物品占总资金百分比; 第六栏该物品资金累计百分比;第七栏物品数量 占总数量累计百分比;第八栏为分类结果。 注:在排序时,要按照该物品总价从高到低 排序;当总价相等时,再由物品单价从高到低排 序

02_03_02-03任务3 按自然分类法分类

02_03_02-03任务3 按自然分类法分类
(1)每一植物分类单位的学名采用拉丁文拼写, 或其他语言整理成拉丁文,每种植物只有一个 学名。 (2)学名为双名法,由两个词组成,第一词是属 名,首字母要大写,用名词;第二个词是种名, 首字母小写,用形容词。最后写上作者的姓名 缩写,姓名字母少的可写全文。 (3)合法的学名必须有正式发表的描述,皆须用 拉丁文。
(4)两种不同的植物不能用同一学名。若一种植 物有两个或更多的学名时,只有最先发表者, 为其正式学名。 (5)从一种或群废弃的学名,不能用于另一种植 物。 (6)分类单位的名称应以命名的模式标本为依据。 (7)根据畸形植物命名的名称必须取消。

我国花卉的中文名称与现代植物分类等级名称 相比,大多相当植物的属名,而在属名之上常加一 二个形容词作为种名、变种名或品种名;国际上规
定,属名在前,种名在后,变种或品种名称又在更
后。
三、花卉拉丁学名实例
1.菊花 拉丁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 属名 种名 2.郁金香 拉丁学名:Tulipa gesneriana L. 属名 种名 命名人名字的缩写 3.唐菖蒲 拉丁学名:Gladiolus hybridus 属名 种名 4.月季 拉丁学名:Rose chinensis Jacq 属名 种名 命名人
按自然分类法分类
一、自然分类法的概念
自然分类方法是以植物进化过程中亲缘关系 的远近为分类依据,即主要根据植物的形态结 构异同的多少分成不同等级,把亲缘关系排列 起来,形成自然的分类系统,表现自然界的进 化。为了便于识别和掌握,一般按界、门、纲、 目、科、属、种的等级将植物进行分类,揭示 植物的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的规律,理顺了植 物之间相互的亲缘关系,这就是植物的自然分 类法。

阿列金分类法例题

阿列金分类法例题

阿列金分类法例题
摘要:
1.阿列金分类法的概述
2.阿列金分类法的基本原则
3.阿列金分类法的例题解析
4.阿列金分类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正文:
一、阿列金分类法的概述
阿列金分类法,又称为阿列金编码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图书馆学、情报学和信息检索领域的主题词表。

该分类法起源于苏联,由图书馆学家阿列金(V.K.Alekhin)于1977 年首次提出。

阿列金分类法旨在为信息资源提供一种统一的分类体系,以便于检索、整合和比较。

二、阿列金分类法的基本原则
阿列金分类法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逻辑性原则:分类法应遵循逻辑规律,确保分类体系的层次性和系统性。

2.通用性原则:分类法应适用于多种学科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3.实用性原则:分类法应考虑实际应用需求,便于检索和信息管理。

4.简洁性原则:分类法应尽量简化分类体系,减少分类层次。

三、阿列金分类法的例题解析
以“计算机科学”为例,其在阿列金分类法中的分类过程如下:
1.确定大类:根据阿列金分类法,计算机科学属于“科学技术”大类。

2.确定中类:在“科学技术”大类下,计算机科学属于“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中类。

3.确定小类: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中类下,计算机科学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等小类。

四、阿列金分类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阿列金分类法在图书馆、档案馆、情报检索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图书馆,阿列金分类法可以帮助馆员对图书进行统一的分类和编号,便于读者检索和借阅。

在情报检索领域,阿列金分类法可以为信息资源提供一种统一的描述语言,便于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比较。

ABC分类法例题

ABC分类法例题

A B C分类法例题(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例题:ABC分类管理问题:某企业保持有10种商品的库存,有关资料如表所示,为了对这些库存商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该企业打算根据商品的投资大小进行分类。

(1)请您选用ABC分析法将这些商品分为A、B、C三类(2)并给出A类库存物资的管理方法表解:(1) ABC分类管理方法:A类:资金金额占总库存资金总额的60%-80%,品种数目占总库存品种总数的5%-20%;B类:资金金额占总库存资金总额的10%-15%,品种数目占总库存品种总数的20%-30%;C类:资金金额占总库存资金总额的0%-15%,品种数目占总库存品种总数的60%-70%;根据已知数据,按照商品所占金额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首先要把10种商品各自的金额计算出来),计算结果如下表一:表一:根据以上表格的计算结果,按照ABC分类管理的方法,(草稿纸上还要有计算比较,才能得到最后结果)可以对此企业的库存如下分类:见表二:表二:(2)对于A类库存,即对b和j两种商品,企业需对它们定时进行盘点,详细记录及经常检查分析货物使用、存量增减和品质维持等信息,加强进货、发货、运送管理,在满足企业内部需要和顾客需要的前提下,维持尽可能低的经常库存量和安全库存量,加强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来控制库存水平,既要降低库存,又要防止缺货,加快库存周转。

练习:某企业保持有9种商品的库存,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为了对这些库存商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该企业打算根据商品的投资大小进行分类。

(1)请您选用ABC分析法将这些商品分为A、B、C三类(2)并给出A类库存物资的管理方法表练习解:(1) ABC分类管理方法:A类:资金金额占总库存资金总额的60%-80%,品种数目占总库存品种总数的5%-20%;B类:资金金额占总库存资金总额的10%-15%,品种数目占总库存品种总数的20%-30%;C类:资金金额占总库存资金总额的0%-15%,品种数目占总库存品种总数的60%-70%;根据已知数据,按照商品所占金额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计算结果如下表一:表一:根据以上表格的计算结果,按照ABC分类管理的方法,可以对此企业的库存如下分类:见表二:表二:(2)对于A类库存,即对f商品,企业需对它们定时进行盘点,详细记录及经常检查分析货物使用、存量增减和品质维持等信息,加强进货、发货、运送管理,在满足企业内部需要和顾客需要的前提下,维持尽可能低的经常库存量和安全库存量,加强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来控制库存水平,既要降低库存,又要防止缺货,加快库存周转。

abc分类法例题及答案

abc分类法例题及答案

ABC分类法是一种常用的物品管理方法,通常用于仓库、库房等场合。

下面是一个例题及答案,供参考:
例题:
某仓库现有A、B、C、D、E五类物品,其货值分别为1000元、200元、30元、10元、5元,数量分别为1个、3个、20个、50个、100个。

请按照ABC 分类法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

答案:
(1)首先计算每类物品的货值比例,得到:
A类:1000 ÷ (1000+200+30+10+5) = 81.63%
B类:200 ÷ (1000+200+30+10+5) = 16.33%
C类:30 ÷ (1000+200+30+10+5) = 2.45%
D类:10 ÷ (1000+200+30+10+5) = 0.82%
E类:5 ÷ (1000+200+30+10+5) = 0.41%
(2)接下来按照ABC分类法的比例,将物品分为A、B、C三类:
A类:包含货值比例最高的物品,即A类物品,这里为1000元的1个物品,属于高价值物品,存储量为1。

B类:包含货值比例次高的物品,即B类物品,这里为200元的3个物品,属于中等价值物品,存储量为3。

C类:包含货值比例最低的物品,即C、D、E类物品,这里为C类的20个物品,属于低价值物品,存储量为20。

(3)根据上述分类,完成ABC分类法后,即可对物品进行妥善管理。

模式识别导论习题参考-齐敏-第4章-基于统计决策的概率分类法

模式识别导论习题参考-齐敏-第4章-基于统计决策的概率分类法

第4章 基于统计决策的概率分类法习题解答4.1 分别写出以下两种情况下,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规则:(1)两类情况,且)|()|(21ωωX X p p =。

(2)两类情况,且)()(21ωωP P =。

解: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规则为:若(){}M j P p P p j j i i ,,2,1),()|(max )|( ==ωωωωX X ,则i ω∈X两类情况时为:若())()|()|(2211ωωωωP p P p X X >,则1ω∈X 若())()|()|(2211ωωωωP p P p X X <,则2ω∈X(1)当)|()|(21ωωX X p p =,变为:若())(21ωωP P >,则1ω∈X 若())(21ωωP P <,则2ω∈X(2)当)()(21ωωP P =时,变为:若)|()|(21ωωX X p p >,则1ω∈X 若)|()|(21ωωX X p p <,则2ω∈X4.2 假设在某个地区的疾病普查中,正常细胞(1ω)和异常细胞(2ω)的先验概率分别为9.0)(1=ωP ,1.0)(2=ωP 。

现有一待识别细胞,其观察值为X ,从类概率密度分布曲线上查得2.0)|(1=ωX p ,4.0)|(2=ωX p ,试对该细胞利用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规则进行分类。

解1: ∑=1)(=2111)(|)()|()|(i iiP X p P X p X P ωωωωω818.01.04.09.02.09.02.0≈⨯+⨯⨯=182.01.04.09.02.01.04.0)|(2≈⨯+⨯⨯=X P ω)|()|(21X P X P ωω> 1ω∈∴X (正常)解2:()18.09.02.0)|(11=⨯=ωωP X p ,()04.01.04.0)|(22=⨯=ωωP X p())()|()|(2211ωωωωP X p P X p > 1ω∈∴X (正常)4.3 设以下模式类具有正态概率密度函数:1ω:T 1]0,0[=X ,T 2]0,2[=X ,[]T 32,2=X ,T 4]2,0[=X 2ω:[]T 54,4=X ,[]T 64,6=X ,[]T 76,6=X ,[]T 86,4=X(1)设5.0)()(21==ωωP P ,求两类模式之间贝叶斯判别界面的方程式。

物质的分类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的分类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的分类练习题及答案【典型例题】类型一:化学物质的分类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酸只有一种分类方法,可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B.碱只有两种分类方法,可分为强碱和弱碱、一元碱和二元碱C.氧化物不可进一步分类D.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都是常用分类方法【答案】D【解析】同一类物质,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如酸还可分为强酸和弱酸、氧化性酸和非氧化性酸等。

碱还可分为易溶性碱和难溶性碱。

氧化物还可分为不成盐氧化物和成盐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等。

【总结升华】一种物质往往具有多种属性,根据不同标准,同一种物质可以属于不同的类别,这就是“交叉分类”。

在认识事物时使用多种分类方法,可以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全面。

举一反三:【变式1】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Na2CO3是碱B、Na2CO3是盐C、Na2CO3是钠盐D、Na2CO3是碳酸盐【答案】A【变式2】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酸:CH3COOH、H2SO3、NaHCO3、HFB.碱:Cu2(OH)2CO3、NaOH、Fe(OH)2、Mg(OH)2C.盐:AgCl、BaSO4、NaH2PO4、Mg(NO3)2D.氧化物:FeO、N2O5、COCl2、SiO2【答案】C【解析】A项中NaHCO3不是酸;B项中Cu2(OH)2CO3不是碱;D项中COCl2组成元素为三种,不属于氧化物。

【变式3】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答案】B【解析】纯碱属于盐类物质,熟石膏属于盐类物质,二氧化碳属于酸性氧化物,石灰石属于碳酸盐。

类型二:化学变化的分类例2、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A、2CO+O22CO2B、CaO+H2O=Ca(OH)2C、C+H2O CO+H2D、CO2+Ca(OH)2=CaCO3↓+H2O【答案】A【解析】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变化,C、D不是化合反应;在初中化学中,氧化反应是有氧气参加的反应,B不属于氧化反应。

abc分类法的例题及详细计算步骤

abc分类法的例题及详细计算步骤

abc分类法的例题及详细计算步骤一、例题假设我们有一个小商店,库存有10种商品,它们的年销售额分别如下(单位:元):商品A:5000商品B:3000商品C:1500商品D:1000商品E:800商品F:600商品G:500商品H:400商品I:300商品J:200二、计算步骤# 1. 计算总销售额首先呢,我们要把所有商品的销售额加起来,算出总销售额。

这一步可不能出错哦!我自己有时候都会算错呢,所以一定要仔细点。

总销售额 = 5000 + 3000 + 1500 + 1000 + 800 + 600 + 500 + 400 + 300 + 200 = 13300(元)# 2. 计算每种商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接下来呢,就是要算出每种商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啦。

这个步骤其实不难,不过要小心计算哦。

商品A的比例 = 5000 / 13300 ≈ 0.376(这里保留三位小数就好啦)商品B的比例 = 3000 / 13300 ≈ 0.226商品C的比例 = 1500 / 13300 ≈ 0.113商品D的比例 = 1000 / 13300 ≈ 0.075商品E的比例 = 800 / 13300 ≈ 0.060商品F的比例 = 600 / 13300 ≈ 0.045商品G的比例 = 500 / 13300 ≈ 0.038商品H的比例 = 400 / 13300 ≈ 0.030商品I的比例 = 300 / 13300 ≈ 0.023商品J的比例 = 200 / 13300 ≈ 0.015# 3. 按照比例大小进行排序然后呢,我们要根据刚才算出来的比例大小,对这些商品进行排序。

这一步很重要哦!我通常会再检查一次,真的,确认无误是关键。

排序后为:商品A > 商品B > 商品C > 商品D > 商品E > 商品F > 商品G > 商品H > 商品I > 商品J# 4. 进行ABC分类现在就到分类的时候啦!一般呢,我们把累计比例在0 - 70%左右的商品归为A 类,70% - 90%左右的归为B类,剩下的归为C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某企业采用分类法进行产品成本计算,A类产品分为甲、乙、丙三个品种,甲为标准产品。

A类产品10月初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为500元,直接工资为300元,制造费用为100元。

本月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为25000元,直接工资为32800元,制造费用为4000元。

A类产品月末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算。

该类产品的原材料按定额费用系数为分配标准,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系数为分配标准。

产品及定额资料如下表:
要求:(1)填制A类产品系数计算表。

(2)填制A类产品成本计算单。

A类产品系数计算表
A类产品成本计算单
A类产品系数计算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