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细胞质遗传

合集下载

细胞质遗传

细胞质遗传

细02胞质遗传在植物发育中的作 用
细胞质遗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 影响
• 细胞质遗传物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长速度、生 长适应性等方面
• 细胞质遗传物质突变可能导致植物生长速度加快或减缓 • 细胞质遗传物质可能影响植物对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适应
性 • 细胞质遗传物质可能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信号传导和基因
• 细胞质遗传物质突变可能导致微生物生长速度加快或减缓 • 细胞质遗传物质可能影响微生物对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适
应性 • 细胞质遗传物质可能与微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信号传导和基
因表达调控有关
细胞质遗传在微生物 抗药性中的作用
• 细胞质遗传物质在微生物抗药性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抗氧化、抗 逆性等方面
细胞质遗传与核遗传的主要区别
• 遗传物质的来源和传递方式不同 • 细胞质遗传物质的突变和重组频率较 高 • 细胞质遗传信息主要影响细胞的能量 代谢和生长发育过程
细胞质遗传物质的种类及其特点
细胞质遗传物质的特点
• 遗传物质数量较少,基因组规模较小 • 遗传物质缺乏修复机制,突变频率较高 • 遗传物质具有母系遗传特点,易于遗传和变异
表达调控有关
细胞质遗传在植物逆境应答中 的作用
• 细胞质遗传物质在植物逆境应答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抗氧化、抗 逆性等方面
• 细胞质遗传物质编码的抗氧化酶参与植物对氧化逆境的应答 • 细胞质遗传物质可能影响植物对干旱、盐碱等逆境的抗性 • 细胞质遗传物质可能与植物逆境应答过程中的信号传导和基因
表达调控有关
• 细胞质遗传操作简便,成本低,易于推广 • 细胞质遗传变异具有母系遗传特点,易于遗传和变异 • 细胞质遗传技术可以与其他生物技术相结合,提高育种效果

细胞质遗传—细胞质遗传的现象和特征(普通遗传学课件)

细胞质遗传—细胞质遗传的现象和特征(普通遗传学课件)

(Kda) 线粒体中合成
细胞质中合成
ATPase
340 ATPase 6、8、9 ATP 1、2、3、4、7
(对寡霉素敏
(FO 膜因子)
(F1 ATPase)Fra bibliotek感)细胞色素 C 氧 137
CO 1、2、3
CO 4、5、6、7
化酶
细胞色素 bc1 160 细胞色素 b 脱辅
6 个亚基
复合物
基蛋白
《遗传学》
《遗传学》
细胞质遗传的分子基础
一、叶绿体遗传的分子基础 chloroplast genome
(一)结 构——环状双链DNA
SSC
IRA
IRB
SSC: short single copy sequence
LSC:long single copy sequence
IR: inverted repeats
眼为褐色。现已鉴定这种色素是由犬尿素所形成的, 由一对基因(Aa)控制 。突变型不能合成犬尿素,不 能形成色素,使幼虫皮肤无色,成虫复眼为红色。
麦粉蛾色素遗传的母性影响
(二)持久的母性影响
持久的母性影响: 母亲基因型对子代个体影响持久,影响子代个体终生。 例如:锥实螺的外壳旋转方向的遗传
例如椎实螺的外壳旋转方向的遗传 椎实螺是一种♀、♂同体的软体动物,每一个体都
(三) 通过连续的回交能把母本的核基因全部置换掉, 但母本的细胞质基因及其控制的性状仍不消失。
回交:指两个亲本杂交,杂交F1与亲本之一再杂交。
连续回交:指选取回交后代继续与亲本之一再杂交。
♀A
×B ♂
♀ F1 × B ♂
♀ BC1
×B ♂
♀ BC2
×B ♂

细胞质遗传

细胞质遗传

物种类型 昆 虫 真 菌 高等植物
线粒体基因组的大小 物种数目 基因组大小(kb) 42 14.5~17.9 27 18.9~95 20 120~2700
二 线粒体遗传的分子基础 双链闭合环状(线状),裸露,多拷贝, 基因组大小因物种而异,浮力密度比核DNA低, 没有重复序列,两条链的密度不同, 复制时间与核DNA不同(S,G2), 核糖体与细胞质中的不同,遗传密码与通用密码 有差异 DNA可以自我复制,转录,翻译,但是由于其含 有为数不多的基因,仅能编码自身结构和组成的 一小部分物质,其余大部分由核基因编码。因此 线粒体也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3 细胞质-细胞核互作雄性不育性 由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相互作 用共同控制的雄性不育类型 简称为质核 互作不育性。
质核互作不育性由不育的细胞质基因和 与其相对应的核内不育基因共同决定。 胞质不育基因 S 对应的可育基因 N 核内不育基因 r 对应的可育基因 R R又称为育性恢复基因
1、孢子体不育和配子体不育
(1) 孢子体不育
花粉的育性受孢子体(植株)基因型控制,
而与花粉本身所含基因无关。 若植株的基因型为rr,全部花粉败育 基因型为RR,全部花粉可育 基因型为Rr,也是全部花粉可育, 尽管有一半的花粉含有r基因 杂合体自交后代表现为株间分离。
(2)配子体不育
花粉育性直接受雄配子体(花粉)本身 的基因型所控制。 配子体内的核基因为R,可育 配子体内的核基因为r,不育 杂合株的花粉一半可育,一半不育,表 现为穗上分离。 杂合体自交后代中,有一半植株上的花 粉是半不育的。
2、胞质不育基因的多样性与核育性基因的对应性
同一物种内,可以有多种质核互作不育类型。
由于胞质不育基因和核内不育基因的来源和性质不 同,在表现型特征和恢复特性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细胞质遗传PPT课件

细胞质遗传PPT课件
16/101
第16页/共92页
17/101
第三节、叶绿体遗传
紫 茉 莉 花 斑 性 状 的 遗 传 玉 米 条 纹 叶 的 遗 传 质 体 的 遗 传 特 点
质 体 遗 传 的 分 子 基 础
第17页/共92页
紫茉莉花斑性状的遗传
• 柯伦斯(1908): • 不符合孟德尔定律的遗传现象
• 紫茉莉枝条色性状: • 绿色 • 白色(无白色植株) • 花斑
第四节、线粒体遗传
红色面包霉缓慢生长突变型遗传(p280) 线粒体遗传的特点
线粒体遗传的分子基础(p281-283)
第37页/共92页
38/101
第四节、线粒体遗传
红色面包霉缓慢生长突变型遗传 线粒体遗传的特点
线粒体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38页/共页
线粒体遗传的特点
• 与质体的遗传相比,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与核基因组间的关系更紧密 • 一方面,线粒体在遗传具有半自主性 • 能够自我复制、转录和翻译表达 (决定性状表现) • 另一方面,线粒体基因组编码线粒体(有氧代谢过程)中不到10%的结构与功能蛋白;其余部分由核基 因编码
8/101
第8页/共92页
连续回交的遗传表现
9/101
第9页/共92页
10/101
第一节 细胞质遗传 的概念和特点
一、细胞质遗传的概念 二、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三、质体遗传 四、线粒体遗传 五、共生体和质粒决定的染色体外遗传
第10页/共92页
11/101
第二节 母性影响
母性影响的概念与实质 椎实螺外壳旋转方向的母性影响
一、细胞质遗传的概念 二、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三、质体遗传 四、线粒体遗传 五、共生体和质粒决定的染色体外遗传

遗传学第十二章 细胞质遗传12.6 习题

遗传学第十二章    细胞质遗传12.6 习题

第十二章细胞质遗传一、填空题1、椎实螺的右旋对左旋是显性,当含有纯合右旋和含有纯合左旋基因型的椎实螺交配后,F1代为左旋,当F1代自交后,F2的表型_______。

2、“三系”配套中的“三系”是指雄性不育的保持系、和不育系。

雄性的育性是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S(rf rf)是控制系基因型,N(RfRf)是控制系的基因型。

3、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是、、。

4、植物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杂交得到,与恢复系杂交得到,而保持系自交得到。

5、母性影响和细胞质遗传都表现为,但前者基因的遗传方式为,后者为。

6、椎实螺的外壳旋转方向是属于()的遗传现象。

7、红色面包霉缓慢生长突变的遗传是受()决定的8、草履虫放毒型的稳定遗传必须有()和()同时存在,而草履虫素则是由()产生的。

9、草履虫接合的结果是( ),自体融合的结果是( )。

10、草履虫放毒型遗传研究的意义在于阐明了( )关系,为作物育种上对( )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11、由核基因控制的植物雄性不育性,用经典遗传学方法一般难以得到它的()。

12、核雄性不育性的利用受到很大限制是因为()。

13、孢子体不育是指花粉育性由()的基因型控制,自交后代表现为()分离,配子体不育是指花粉育性由()的基因型控制,自交后代表现为()分离。

14、设N和S分别代表细胞质可育和不育基因,R和r分别代表细胞核可育和不育基因,则不育系基因型为(),恢复系为()和(),保持系为()。

15、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一般要具备( )、( )和恢复系,这样,以( )和( )杂交解决不育系的保种,以( )和( )杂交产生具有优势的杂交种。

二、选择题1、雄性不育系(ms/ms)×杂合可育株(Ms/ms)的F1:。

A. 全为不育株;B. 全为可育株;C. 3/4为可育株,1/4为不育株;D. 可育株和不育株各占1/22、椎实螺外壳的右旋和左旋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右旋雌螺和左旋雄螺交配时,子二代为。

A.全为右旋 B.全为左旋C.有右旋也有左旋,比例不确定 D.有右旋也有左旋,右旋与左旋比为3:13、我国的杂交水稻主要是在袁隆平教授的主持下研究成功。

12第十一章 细胞质遗传x

12第十一章 细胞质遗传x

由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又称非染 色体遗传、非孟德尔遗传、染色体外遗传、核外遗传、 母体遗传)。
细胞质基因组: 所有细胞器和细胞质颗粒中遗传物质的统称。
真核生物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
于线粒体,质体,中心体等细胞器中.
生物的遗传体系: 核基因组 遗 传 物 质 细胞质 基因组 染色体 基因(核DNA)
条纹
×
连续回交 (轮回亲本为绿株),当ij基因被取代后,仍然未发现父本对 这一性状产生影响。
叶绿体遗传的规律 • 自主性。 • 相对自主性。某些情况下,质体的变异
是由核基因所造成的。
二、叶绿体遗传的分子基础
㈠、叶绿体DNA的分子特点:
①.ct DNA与细菌DNA相似,裸露的DNA; ②.闭合双链环状结构; ③.多拷贝:高等植物每个叶绿体中有30 -60个DNA,整个细胞约有几千个DNA分 子;藻类中,叶绿体中有几十至上百个 DNA分子,整个细胞中约有上千个DNA分 子。 ④.单细胞藻类中GC含量较核DNA小,高 等植物差异不明显; ⑤.一般藻类ctDNA的浮力密度轻于核DNA, 而高等植物两者的差异较小。 目前已经测定了烟草(shinozaki,1986)、水稻(Hiratsuka,1989) 等叶绿体DNA的全序列。
玉米和菠菜的叶绿体基因组图
㈢、叶绿体内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系统: 1.ctDNA与核DNA复制相互独立,但都是半保留复制方式; 2.叶绿体核糖体为70S、而细胞质中核糖体为80S; 3.叶绿体中核糖体的rRNA碱基成分与细胞质和原核生物中 rRNA不同; 4.叶绿体中蛋白质合成需要的20种氨基酸载体tRNA分别由核 DNA和ct DNA共同编码。其中脯氨酸、赖氨酸、天冬氨 酸、谷氨酸和半胱氨酸为核DNA所编码,其余10多种氨基 酸为ctDNA所编码。

细胞质遗传

细胞质遗传

三系二区配套育种
六、母性影响




母性影响又称母性效应,母系影响, 是指子代的表型不受自身基因型控制, 受母亲基因型影响,其表型同目前相 同的现象。 其分为二种类型: 一种是短暂的,只影响子代个体的幼 龄期; 另一种是持久的,影响子代个体终生。


母性影响所表现的遗传现象和细胞质遗 传十分相似,但它在本质上时另一类遗 传现象。 它属于细胞质遗传的范畴。而且,母性 影响经过几代后,影响消失,则性状遗 传也随之改变。

但是一般由核基因所决定的性状,正交 和反交的遗传表现是完全一致的。
2.杂交后代子代不出现孟德尔式的分离比。
3. 通过连续的回交能把母本的核基因全部臵 换掉,但母本的细胞质基因及其控制的性状 仍不消失。 4.具有细胞质异质性与细胞质分裂和重组。

同一细胞内含有不同基因型细胞器(如叶绿 体或线粒体)的现象称为细胞质异质性。

这类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器无规则地随 机分离,子代细胞获得不同基因型细胞器或 获得的比例不同,导致细胞或个体间的表型 差异,这种分配过程称为细胞质分裂和重组。
二、细胞器基因组的遗传
1.叶绿体的遗传
紫茉莉花斑叶色的遗传
母本枝条的类型 父本枝条的类型 白 白 绿 花斑 白 绿 绿 花斑 白 花斑 绿 花斑 子代的类型 白
有色 褐眼
幼虫: 有色 成虫: 褐眼
幼虫:有色 成虫:红眼
2.持久的母性影响
在椎实螺发育中,其受精卵是螺 旋卵裂形式,它的整个发育决定于第 一次卵裂,而第一次卵裂决定于卵母 细胞的来源。所以椎实螺发育归根决 定于母体的基因型和这种基因型所影 响的卵母细胞。(见下图)
椎实螺外壳右旋(D)对左旋(d)显性。

遗传学细胞质遗传

遗传学细胞质遗传
能在通过母本传递给 后代。
33
③.分析: 缓慢生长突变型在幼嫩培养阶段时无细胞色素氧化酶,
酶是正常代谢所必需的。 由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产生与线粒体有关,且观察到
缓慢生长突变型中的线粒体结构不正常。 ∴ 有关基因存在于线粒体之中,由母本传递。
34
㈡、酵母小菌落的遗传:
小菌落酵母细胞缺少 细胞色素 a和 b、细胞色素 氧化酶不能有氧呼吸 不能有效利用有机物 产 生小菌落。
第一次卵裂时 第二次卵裂时
母性影响(又称:前定作用、延迟遗传):
由受精前母体卵细胞基因型决定子代性状表现的
影响。
14
第三节 叶绿体遗传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 胞器。在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它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 或球形。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叶绿体的外面有 双层膜,叶绿体的内部含有几个到几十个基粒。基粒
2. 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
①. 多数高等植物的ct DNA大约为150 kbp: 烟草ct DNA为155844 bp、水稻ct DNA为134525 bp。
②. ctDNA能编码126个蛋白质:12%序列是专为叶绿体的 组成进行编码;
③. 叶绿体的半自主性:有一套完整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系统,但又与核基因组紧密联系。
F1
Dd
Dd
右旋
左旋
F2 1DD :2Dd :1dd
1DD :2Dd :1dd
右旋 右旋 右旋
右旋 右旋 右旋
F3 1DD ½DD 1Dd ½dd 1dd 1DD ½DD 1Dd ½dd 1dd
右旋
左旋
右旋 左旋
椎实螺的这种遗传方式表明:其子代 的表型决定于母亲的基因型。母亲为DD 或Dd,则不管子代是何基因型其表型皆 为右旋;母亲是dd,则子代表型为左旋。 也就是说,母亲基因型的效应要延迟一代、 即在下一代才能表现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十 一 章 细 胞 质 遗 传
线粒体DNA的电镜照片(转引自Russell,1992)
第 一 节 母 性 影 响
一、暂短的母性影响 二、持久的母性影响
第 一 节 母 性 影 响
母性影响: 母性影响: 子代的某一表型受到母亲基因型的影响,而和母亲的基因型所控制 子代的某一表型受到母亲基因型的影响,而和母亲的基因型所控制 基因型 的表型一样。 的表型一样。 母性影响不属于细胞质遗传的范畴,子代表型不是由子代细胞质基 母性影响不属于细胞质遗传的范畴,子代表型不是由子代细胞质基 不属于细胞质遗传的范畴 不是由子代 因组所决定的,而是由母亲核基因的产物积累在卵细胞中的物质所决定 因组所决定的,而是由母亲核基因的产物积累在卵细胞中的物质所决定 母亲 的,正反交不同。 正反交不同。 暂短的母性影响 母性影响可分两类: 母性影响可分两类: 持久的母性影响
第 二 节 细 胞 质 遗 传*
一、细胞质遗传的现象 二、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三、质基因与核基因的互作关系 四、持续饰变
第二节 细 胞 质 遗 传 一、细胞质遗传的现象
一、细胞质遗传的现象
(一)高等植物叶绿体的遗传
1909年柯伦斯在紫茉莉( 1909年柯伦斯在紫茉莉(洗澡 年柯伦斯在紫茉莉 花)中发现有一种花斑植株,着生 中发现有一种花斑植株, 绿色,白色和花斑三种枝条。 绿色,白色和花斑三种枝条。他分 别以这三种枝条上的花作母本, 别以这三种枝条上的花作母本,用 三种枝条上的花粉分别授给上述每 个作为母本的花上。 个作为母本的花上。
第二节 细 胞 质 遗 传 一、细胞质遗传的现象
紫茉莉花斑性状遗传
接受花粉的枝条 白 色 提供花粉的枝条 白 绿 花 白 绿 色 绿 花 白 花 斑 绿 花 色 色 斑 色 色 斑 色 色 斑 白、绿、花斑 (不成比例) 不成比例) 绿 色 白 色 杂种表现
杂交后代的表现完全取决于母本,而与花粉来自哪一种枝条无关。 杂交后代的表现完全取决于母本,而与花粉来自哪一种枝条无关。 取决于母本 控制紫茉莉花斑性状的遗传物质是通过母本传递的。 ∴ 控制紫茉莉花斑性状的遗传物质是通过母本传递的。
锥实螺的外壳旋转方向的遗传
第一节 母 性 影 响 二、 持 久 的 母 性 影 响
原因: 原因:椎实螺外壳旋转方向是由受精卵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时的纺 锤体分裂方向所决定的,并由受精前的母体基因型决定。 锤体分裂方向所决定的,并由受精前的母体基因型决定。 右旋──受精卵纺锤体向中线右侧分裂; 右旋──受精卵纺锤体向中线右侧分裂; ──受精卵纺锤体向中线右侧分裂 左旋──受精卵纺锤体向中线左侧分裂。 左旋──受精卵纺锤体向中线左侧分裂。 ──受精卵纺锤体向中线左侧分裂 ∴椎实螺外壳旋转方向 特性 母体基因型。 母体基因型。 纺锤体分裂方向 卵细胞质的
第二节 细 胞 质 遗 传 一、细胞质遗传的现象
酵 母 菌 小 菌 ຫໍສະໝຸດ 的 遗 传当小菌落与正常的酵母杂交时,胞质融合,线粒体均复制, 当小菌落与正常的酵母杂交时,胞质融合,线粒体均复制, 而杂交后代染色体上的基因,还是跟预期一样地分离, 而杂交后代染色体上的基因,还是跟预期一样地分离,子囊中 4个孢子 :a出现 ∶1的比率,可见 小菌落 性状跟核基因是 个孢子A: 出现 出现1∶ 的比率 的比率, 小菌落”性状跟核基因是 个孢子 并随机分配到子囊孢子中, 可见“小菌落 并随机分配到子囊孢子中,每个子囊菌都获得正常的线粒 没有直接关系的。 小菌落消失。 没有直接关系的。 小菌落消失。 后代均正常, 体,后代均正常,
第 十 一 章 细 胞 质 遗 传
细胞质基因:也叫染色体外基因, 细胞质基因:也叫染色体外基因,是所有细胞器和细胞质颗粒中的遗传 物质的统称,如叶绿体基因、线粒体基因、质粒、卡巴粒等。 物质的统称,如叶绿体基因、线粒体基因、质粒、卡巴粒等。 叶绿体基因( ):环状 叶绿体基因(ctDNA):环状,可自主复制,也受核基因控制。 ):环状,可自主复制,也受核基因控制。 线粒体基因(mtDNA):线状、环状,能单独复制, ):线状 线粒体基因(mtDNA):线状、环状,能单独复制,同时受核基因 控制。哺乳动物 无内含子、 控制。哺乳动物mtDNA无内含子、有重叠基因、突变率高。 无内含子 有重叠基因、突变率高。 质粒:原核、细菌、小型环状 质粒:原核、细菌、小型环状DNA。松弛型和严紧型 类。 。松弛型和严紧型2类 卡巴粒:草履虫体内细胞质颗粒。 卡巴粒:草履虫体内细胞质颗粒。 细胞质遗传:子代的性状是由细胞质内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现象。 细胞质遗传:子代的性状是由细胞质内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现象。也 叫核外遗传、细胞质遗传、母系遗传、母体遗传、非染色体遗传、非 核外遗传、细胞质遗传、母系遗传、母体遗传、非染色体遗传、 孟德尔式遗传。 孟德尔式遗传。
1、酵母菌小菌落的遗传: 酵母菌小菌落的遗传: 酵母菌可进行有性生殖: 酵母菌可进行有性生殖:两个不同交 配型的单倍体细胞融合, 配型的单倍体细胞融合,形成二倍体 合子,二倍体合子再经减数分裂产生 合子, 4个排列不规则的分生孢子。 个排列不规则的分生孢子。 在合适条件下, 在合适条件下,单倍体或二倍体酵母 菌都可进行出芽生殖。 菌都可进行出芽生殖。
第二节 细 胞 质 遗 传 一、细胞质遗传的现象
紫 茉 莉 花 斑 性 状 遗 传
解释: 解释: 花粉中精 细胞内不含质 体,母本的卵 细胞无论接受 何种花粉, 何种花粉,其 子代中的质体 类型只能与提 供卵细胞的母 本相似。 本相似。
第二节 细 胞 质 遗 传 一、细胞质遗传的现象
(二)真菌类的线粒体遗传
第一节 母 性 影 响 一、 暂 短 的 母 性 影 响
结果的解释: 结果的解释: 暂短的母性影响:母亲的基因型仅影响子代个体的幼龄期。 暂短的母性影响:母亲的基因型仅影响子代个体的幼龄期。 核基因A→犬尿素(细胞质) 核基因 →犬尿素(细胞质)→ 色素 母本核基因产物存在于卵的细胞质中; 1)母本核基因产物存在于卵的细胞质中; 例如:欧洲麦粉蛾(面粉蛾)的色素遗传中的母性影响。 例如:欧洲麦粉蛾(面粉蛾)的色素遗传中的母性影响。 受精时,精卵细胞提供的细胞质的量是不一样的, 2)受精时,精卵细胞提供的细胞质的量是不一样的,受精卵的细胞质 几乎全由母方提供,精子则基本上不携带细胞质。 几乎全由母方提供,精子则基本上不携带细胞质。 野生型:能形成犬尿氨酸,幼虫皮肤有色 成虫复眼深褐色 有色, 深褐色。 野生型:能形成犬尿氨酸,幼虫皮肤有色,成虫复眼深褐色。 当细胞质中的犬尿素用完后,即表现自身基因型成虫复眼红色 3)当细胞质中的犬尿素用完后,,幼虫皮肤无色,成虫复眼红色。 突变型:不能形成犬尿氨酸,幼虫皮肤无色 。 无色, 红色。 突变型:不能形成犬尿氨酸 即表现自身基因型。 P: (有色)AA × aa(无色) : 有色) (无色) F1:Aa 有色 : ♀ Aa×aa ♂ × 1/2 Aa 有色 褐色 1/2 aa 有色 红色
第二节 细 胞 质 遗 传 一、细胞质遗传的现象
分生孢子
原子囊果
链 孢 霉 缓 慢 生 长 型 的 遗 传
第二节 细 胞 质 遗 传 二、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二、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1、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F1通常只表现母本的性状; 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F1通常只表现母本的性状; 通常只表现母本的性状 例如:紫茉莉枝条遗传。 例如:紫茉莉枝条遗传。 2、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杂交后代一般不出现一定比例的分离; 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杂交后代一般不出现一定比例的分离;
F1 F2 F3
第一节 母 性 影 响 二、 持 久 的 母 性 影 响
椎实螺进行正反交, 旋转方向都与各自母本相似 旋转方向都与各自母本相似, 均为右旋 均为右旋, 椎实螺进行正反交,F1旋转方向都与各自母本相似,F2均为右旋, F3才出现右旋和左旋的分离。 才出现右旋和左旋的分离。 才出现右旋和左旋的分离
第二节 细 胞 质 遗 传 一、细胞质遗传的现象
在正常通气情况下, 在正常通气情况下,每个细胞都能在培养基上 产生一个圆形菌落,大部分菌落的大小相近。 产生一个圆形菌落,大部分菌落的大小相近。 大约有1~ %的菌落很小, 大约有 ~2%的菌落很小,是正常菌落的 1/3~1/2,称为小菌落。 ~ ,称为小菌落。 小菌落酵母菌细胞内,缺少细胞色素a 小菌落酵母菌细胞内,缺少细胞色素a和b, 还缺少细胞色素氧化酶,这些酶类存在于细胞线粒体中, 还缺少细胞色素氧化酶 , 这些酶类存在于细胞线粒体中, 表明这 小菌落的变异与线粒体的基因组变异有关。 种小菌落的变异与线粒体的基因组变异有关。 小菌落的后代永远是小菌落。 小菌落的后代永远是小菌落。 以正常个体为母本与小菌落杂交,只产生正常的二倍体合子, 以正常个体为母本与小菌落杂交 , 只产生正常的二倍体合子 , 它 们减数分裂后的单倍体后代也表现正常,不再分离出小菌落。 减数分裂后的单倍体后代也表现正常,不再分离出小菌落。 单倍体后代也表现正常
第二节 细 胞 质 遗 传 二、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母性影响与细胞质遗传的异同
♀ aa ×Aa ♂ 1/2 Aa 幼虫: 幼虫: 有色 成虫复眼: 成虫复眼: 褐色 1/2 aa 无色 红色
精子与卵子的差别
第一节 母 性 影 响 二、 持 久 的 母 性 影 响
持久的母性影响:母亲基因型对子代个体影响持久,影响子代个体终生。 持久的母性影响:母亲基因型对子代个体影响持久,影响子代个体终生。 例如: 例如:锥实螺的外壳旋转方向的遗传 判断的方法:使螺壳的开口朝向自己,如果开口在右边即右旋, 判断的方法:使螺壳的开口朝向自己,如果开口在右边即右旋,如果开 右旋 口在左边即左旋。左旋、右旋由一对基因控制,右旋 对左旋 是显性。 对左旋d是显性 口在左边即左旋。左旋、右旋由一对基因控制,右旋D对左旋 是显性。 左旋 P ♀ DD × ♂ dd (右) (左) 左 右 Dd(右) 右 ⊗ 1DD 2Dd 1dd(全右 全右) 全右 ⊗ 右旋:左旋=3: 右旋:左旋 :1 ♀ dd × ♂ DD (左) (右) 左 右 Dd(左) 左 ⊗ 1DD 2Dd 1dd(全右 全右) 全右 ⊗ 右旋:左旋= : 右旋:左旋 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