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获得性肺炎防范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我国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呼吸机相 关肺炎(VAP)是其中的重要类型,预后较差。

1.对存在 HAP 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使用含 0.2%的氯己定(洗 必泰)漱口或者口腔冲洗,每 2~6 h 一次。

2 .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约 30°。

3.鼓励手术后患者(特别是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 . 4.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 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5 .提倡积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 80~110 mg /d1.6 . 不 应 常 规 采 用 选 择 性 消 化 道 脱 污 染 ( SDD ) 来 预 防 HAP(VAP)。

7 .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 1 )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者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 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2 )如要插管,尽量使用经口的气管插管;( 3)有建议保持气管插管气囊压力在 20 cmH 2O 上;(4)吸痰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吸痰前、 后,医务人员应做 手卫生;( 5 )呼吸机罗纹管和湿化器应每周更换 1~2 次,有明显分泌物 污染时应及时更换;罗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 气道;湿化器添加水应使用无菌用水,每天更换;(6 )每日停用镇静剂,评估是否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8 .应对医务人员包括护工,定期进行有关预防措施的教育培训.( 1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 无菌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 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 2 )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 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者破损应当即将 更换。

动( 3 )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4)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当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有哪些?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有哪些?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有哪些?
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我国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主要预防与控制措施如下:
(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和二重感染。

(2)对意识障碍或昏迷患者,应加强呼吸道管理和口腔护理,减少口咽部分泌物误吸,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风险。

(3)病情允许情况下适当抬高床头,防止食物反流进入气道,导致吸入性肺炎。

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 30~45°。

(4)鼓励术后患者(尤其是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5)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6)重视床单位的清洁消毒,加强病房通风换气,进行各种医疗护理操作和擦浴时避免着凉,以免诱发感染。

(7)对于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
①需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优先考虑无创辅助通气;
②尽量使用经口的气管插管,气囊压力维持在 25~30 cmHLO)以上;
③吸痰时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和手卫生;
⑤每周更换呼吸机螺纹管和湿化器,有明显分泌物时及时更换;
⑥及时倾倒螺纹管冷凝水,湿化水为无菌水应每日更换;
⑦每日评估是否撤下呼吸机和拔管。

(8)对医务人员:
①定期进行相关预防措施的教育培训;
②加强陪护人员的宣传教育,如手卫生、清洁消毒、排痰等基础知识的宣教。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预防与控制制度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预防与控制制度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如无禁忌症,抬高床头30-45度。

二、口腔护理2次/日;尽量减少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如H2受体阻滞剂或制酸剂。

三、鼓励早期下床活动,指导正确咳嗽排痰,病情许可每2小时予以翻身扣背。

四、严格掌握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适应证,需要使用呼吸机时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五、吸痰严格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实施手卫生;吸痰管一用一弃,气道和口腔吸痰管及吸痰水应分开。

六、做吸入治疗的雾化器,不同患者之间或同一患者使用超过24小时,要进行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处理,雾化液必须无菌。

超声雾化器中使用的无菌药液仅限同一患者使用,每次喷雾后需对喷雾器消毒,无菌水冲洗,干燥保存。

七、严格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清洗、消毒支气管镜。

八、对使用机械性通气的脑外科、腹部外科术后等具有高危感染院内肺炎的患者进行监控。

九、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

十、呼吸机管理:每周更换2次螺纹管,有明显污染随时更换;湿化水使用灭菌注射用水;及时倾倒冷凝水于有盖的感染性废物桶内。

十一、呼吸机配件消毒:
(一)外壳、面板、按钮每天以70-80%擦拭消毒,使用完毕终末消毒。

(二)螺纹管、湿化罐袋装密闭送供应室清洗消毒。

(三)每天评估人工气道和呼吸机使用必要性,尽早予以停机和拔管,保持O以上。

气囊压力20cmH
2
(四)加强人工气道湿化和温化,湿化水使用灭菌注射用水,每天更换;呼吸机患者使用加热湿化器。

医院获得性肺炎肺炎预防与控制SOP

医院获得性肺炎肺炎预防与控制SOP

XXXX医院医院获得性肺炎肺炎预防与控制SOP一、医院内肺炎的一般预防措施二、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特殊预防措施三、其他预防措施VAP是医院获得性肺炎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类型,是机械通气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它是指气管插管48~72h后或气管拔管48小时以内发生的肺炎。

一、医院内肺炎的一般预防措施1、将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置;病房按时开窗通风;特殊呼吸道感染病人,按标准预防SOP执行。

2、对于器官移植、粒细胞减少症等严重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应进行保护性隔离,包括安置于层流室,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等。

3、限制应用抑制意识的药物治疗(镇静药,麻醉药)。

4、安置昏迷病人于避免误吸的体位,如平卧时头偏向一侧。

5、绝对卧床病人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

6、慎重给吞咽异常的病人经口喂食,以防误吸。

7、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鼓励病人半卧位,并尽早下床活动。

8、对外科胸腹部手术病人术前做好卫生宣教,训练正确的咳嗽排痰方式。

鼓励手术后病人(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

9、指导病人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10、对气管插管或切开病人,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手卫生规范。

11、气管内导管6~8小时消毒1次,尽量采取高压蒸汽灭菌,无条件时,建议用煮沸等物理消毒法。

12、对存在HAP高危因素的患者,须注意口腔卫生,实施正确的口腔护理,建议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2~6小时1次。

13、做吸入治疗的雾化器,不同病人之间或同一病人使用超过24小时,要进行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处理,雾化液必须无菌。

二、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特殊预防措施1、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以减少胃液反流和误吸的发生。

2、建议使用可吸引的气管导管,定期(每小时)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3、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4、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1-2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可使用新制备的灭菌水,每天更换;5、冷凝器应始终保持在最低位,冷凝水应作为污水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

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应该如何预防?

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应该如何预防?

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应该如何预防?*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应该如何预防,常见预防措施有哪些。

以及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应该如何护理,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等方面内容。

*怎样预防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一、预防医院获得性肺炎预后差,死亡率高,除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外,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发病,已引起普遍重视,并有许多研究。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病途径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前者与医院、病室的环境因素、各类侵袭性和非侵袭性治疗操作等因素有关,后者则与机体自身因素有关,如呼吸道和胃肠道寄殖菌,基础疾病和免疫状态等。

因此应针对这些环节进行预防。

1、预防外源性感染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和切实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是关键,应注意教育和管理。

医务人员进行接触病人和各项操作前应洗手,各项侵入性操作时应带消毒手套、口罩和隔离衣。

对于已有多药耐药菌感染的肺炎患者,应适当隔离以尽量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病室空气(层流室)和医疗器械消毒,尤其是各种呼吸治疗器械的严格消毒,如雾化吸入装置,吸痰装置,氧疗装置等。

呼吸机肺炎发病率极高,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争取早日撤机,以尽可能缩短人工气道留置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可以明显降低发病率。

而在呼吸机治疗期间,尤应重视呼吸道的无菌操作,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机装置(虑菌器)可能减少吸入气体的带菌数量,并避免呼出气污染病室环境。

2、减少内源性感染口咽部和胃肠道定植菌吸入量是内源性感染的重要途径,良好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口咽部分泌物和胃内容物误吸的发生,如经常变动体位,喂食时取口高位,胸部理疗,口腔护理,正确气管插管护理和胃肠引流技术,对长期卧床者可采用摇动床转动体位,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对于可能出现应激性溃疡的重危病员,采用制酸剂预防消化道出血,可能因为使胃液pH值增高,导致胃内发生定植菌大量繁殖,增加误吸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机会。

因此多建议采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

有3组荟萃分析对硫糖铝,H2受体阻滞药(西米替丁)和制酸剂的应用进行比较。

VAE(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预防控制制度

VAE(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预防控制制度

VAE(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防备掌控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获得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以下简称VAE)的防备与掌控工作,保护患者免受VAE的威逼,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标准。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全部科室和工作人员,包含医生、护士、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

定义1.VAE:医院获得性肺炎,指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生的肺炎。

2.机械通气:指通过呼吸机等设备对患者进行辅佑襄助呼吸。

防备掌控措施1. 机械通气操作规范1.医疗人员应遵从机械通气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正确使用和安全性。

2.在机械通气开始前,医疗人员应进行充分的手卫生,佩戴手术手套和口罩,并依照消毒规范进行设备消毒。

3.定期检查机械通气设备的清洁和维护情况,确保设备运行良好、无漏气现象。

2. 患者管理和护理1.医疗人员应定期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肺部听诊和察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2.提倡患者尽早转入普通病房,避开过长时间的机械通气,减少VAE的发生风险。

3.严格掌控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机管路使用,避开频繁更换和移动,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4.保持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卫生,定期清洁口腔和牙齿,避开并发口腔感染。

3. 环境卫生管理1.医院应定期对机械通气患者房间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环境卫生达标。

2.对机械通气患者房间内的空气进行质量监测,及时排出空气污染源。

3.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确保正确处理机械通气相关的废物,避开交叉感染的传播。

管理责任和监督1. 质量管理部门1.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订立和修订VAE的防备掌控制度,并进行培训和宣传。

2.监督各科室和工作人员的制度执行情况,定期汇总和分析VAE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改善和防备。

2. 科室负责人1.科室负责人应搭配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在本科室内落实VAE的防备掌控制度。

2.负责对本科室医疗人员进行培训和引导,确保机械通气操作规范和患者管理措施的执行。

预防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控制措施

预防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控制措施

预防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控制措施为了确保医疗环境的安全和患者的健康,预防医院获得性感染成为了医疗行业中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一些可行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风险。

1. 提高医务人员的卫生意识和技能卫生意识和技能的提升是预防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基础。

医务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学习正确的手卫生、穿脱手术服以及使用消毒器械等操作技术。

同时,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课程,了解最新的感染控制知识和技术。

2. 强化医疗设施的感染控制管理医疗设施的感染控制管理是防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环节。

医院应建立有效的感染控制委员会,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流程。

这包括: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消毒剂、定期检查和清洁医疗设备、控制环境污染等。

此外,医院还应建立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感染风险。

3. 建立有效的感染控制流程为了规范操作,医院应建立有效的感染控制流程。

这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无菌技术、穿戴一次性手套、医用口罩和帽子、严格执行手术室准入和流转控制制度、正确处理医疗废物等。

医院还应加强对高风险患者、手术前后和器官移植等特殊操作的感染控制。

4. 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医院可以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来辅助感染控制。

例如,通过使用自动洗手液器和消毒仪器,可以提高手卫生的效率和质量。

智能化的感染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医院内的感染风险并进行预警,帮助医务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5. 加强患者教育和参与患者是预防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参与者。

医院应加强患者的宣教工作,提高他们的防控意识。

患者应被告知正确的手卫生方法、自我管理技巧和环境卫生措施。

此外,医院还应建立患者参与感染控制的机制,例如设置咨询热线或设立在线平台,接受患者的咨询和反馈。

6. 实施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持续的监督和评估对于保证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至关重要。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通过例行巡查、感染事件报告和医务人员的评估等方式来监测感染控制的执行情况。

医院获得性肺炎预防与控制措施

医院获得性肺炎预防与控制措施

医院获得性肺炎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新,实施开窗通风等净化空气的措施,每日通风二次。

二、如无禁忌症,患者床头应抬高30~45。

做好口腔护理,每4-6小时1次。

三、鼓励患者术后(尤其是胸部和上腹部)早期下床活动,指导患者正确咳痰,定时翻身、拍背、变换体位。

协助排痰和保持呼吸通畅。

四、积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4.5—6.Immol/L,不应常规使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来预防HAP(VAP)O
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真菌感染或二重感染。

六、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征,有机械通气尽量采用无创通气措施。

七、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应做手卫生。

八、使用中的呼吸机螺纹管和湿化器应保持清洁,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及时更换;积水杯内冷凝水应及时倾倒,不得使之流向患者气道;湿化器添加水应使用无菌用水每日更换。

九、每日评估是否停用镇静剂、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十、当运转患者、改变患者体位或插管位置、气管有分泌物积聚时,应及时吸引气道分泌物。

十一、鼓励实施持续声门下吸引,至少对接受大型心脏手术的患者应实施此措施。

十二、对医护人员包括护工,定期进行有关预防控制措施等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I。

参考文献
胡必杰,郭燕红,高光明等.感控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M].参考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获得性肺炎防范管理制度
1.建立医院获得性肺炎风险评估表,在入人院、手术、病情发生变化时进行评估,≥10分进入高危监控系统。

2.对高危患者加强呼吸道护理。

长期卧床患者注意室温及保暖,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必要时可根据医嘱给予雾化吸入,预防肺部感染。

3.对使用呼吸机或气管切开患者按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护理规范执行。

4.对大手术患者做好呼吸道术前准备。

如:术前戒烟,注意保暖、加强口腔卫生,预防呼吸道感染,特别是胸部手术患者,护士应指导患者学会深呼吸、腹式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等。

5.对高危患者在作好呼吸道护理同时必须加强口腔护理、增加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