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复习全程训练优选
高三语文作文专题训练全面版

03
名人名言和优秀人物事迹
收集名人名言和优秀人物的事迹,了解他们的思想、品 格和成就,为作文提供有力的论据和启发。
作文素材的分类整理
主题分类
事实与观点分类
将素材按照主题进行分类整理,如人 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等,便于 查找和使用。
将素材分为事实和观点两类,事实类 素材可以作为论据支持观点,观点类 素材可以启发思考和形成观点。
作文题目: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话题
总结词
强调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通过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强调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提出在传
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的观点。
05 作文评价标准
审题准确
文章主旨与题目要求相符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准确理解题目的要求,把握主旨,确保文章内容与题目 紧密相关。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结构训练
总结词
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和层次
详细描述
文章结构要严谨、清晰、完整,层次分明。可以采用总 分总、并列、递进等结构方式,使文章脉络清晰,易于 理解。同时要注意过渡和照应,使文章前后连贯。
谢谢聆听
半命题作文
命题特点
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生有较大 的发挥空间。
写作要点
补充题目要贴切,与主题紧密相关; 立意要新颖,展现个人思考和见解; 内容要丰富,充分展开论述和例证。
材料作文
命题特点
材料内容多样,要求考生准确把握材料的主旨。
写作要点
分析材料要深入,提炼出中心思想;立意要紧扣材料,避免脱离主题;结构要 严谨,合理安排段落和层次。
立意技巧
总结词
确立鲜明深刻的中心思想
详细描述
高考作文复习全程训练2作文【高中高中5900字】

高考作文复习全程训练2高考作文复习全程训练作文指导与训练(二)第四次作文·记叙文的审题与立意[训练目标]学会审题与立意,使记叙文“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写作指导]记叙文的审题与立意的要求与议论文大致相同,但由于文体不同,又各有特点:记叙文的文体样式多于议论文,如写人、叙事、抒情的散文,小小说、剧本等;其立意或显或隐;由于构思选材时多用形象思维,其思想感情倾向有时难于把握。
所以,本次训练重点是审题要准确,中心要正确。
命题记叙文的立意方法:大中取小法:如《追求》,从字面上看,题目很虚很大,审题立意时不知如何下手,这类题目就要从小处来写,可以写一个老教师的追求,一个普通工人的追求,一个边防战士的追求,一个中学生的追求,也可以写自己的追求,总之,各种典型人物的追求都可以写。
揭示本体法:题目是喻体或象征体,就应该揭示它的本体。
如《春风》、《暖流》,本体可以是党的政策的鼓舞,可以是师长的教导,可以是同学的帮助等等。
瞬间升华法:如《得与失》、《机会》、《勇气》、《考场》、《位置》等,均可叙写发生在一瞬间的事情经过,结尾道明从中悟出的哲理。
话题记叙文的立意方法:近年来高考话题作文一般要求是除诗歌外不限文体,长于写记叙文的同学也一般都写记叙文。
写话题作文要注意些什么呢?一要注意对话题中的材料进行“因果推论”,就是将隐含在材料之外的原因或结果推论出来,这个原因或结果就是所写文章的主旨。
以1999年高考作文题为例,根据材料内容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个话题,说明要写的内容是应该对“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句话进行补充,即补充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而这个结果可能有三种:一是有利;二是有弊;三是利弊参半。
写有利的如有个考生写三个不孝儿女为摸清家底而移植母亲的记忆,却看到了母亲的艰辛、清贫与忍辱,揭示了母爱的伟大与可贵,鞭挞了不孝儿女的丑恶灵魂。
写有弊的有个考生记述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才智,一个劲儿地要孩子吃药棗科学家的记忆物质,结果产生负面效应。
高考作文复习全程训练(一)

高考作文复习全程训练(一)高考作文复习全程训练第一编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及训练对策要把握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并科学地安排好作文训练计划,首先有必要了解高考考纲写作部分的考试内容: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⑴符合题意;⑵符合文体要求;⑶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⑷结构完整,语言通顺;⑸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⑴深刻透彻;⑵生动形象;⑶有文采;⑷有创新。
加*的内容2000 年度考纲规定不考,但20XX年未必不考,建议考生可以自己复习一下初中各册单元知识与附录中的应用文常识,以及高中第五册附录中的应用文常识。
但我们认为考应用文写作的可能性仍然很小,因为往年除1985年考过书信外,从未考过其他应用文的格式。
而且,一般认为应用文的格式并不难掌握,在生活中需要应用时只需查看一下书本即可运用,而应用文写作难点主要在于语言表达。
因此,高考向来只通过小作文或在语言表达题中考语言表达,而不考应用文的格式。
近三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均只考一篇大作文。
特点是文体宽泛,题材宽泛,考生有话可说,而且这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基本上得到了社会各界与国家教委的肯定。
那么,20XX年是否沿袭这种命题方式?我们预测,即使有变化也不会很大。
当然,我们还是根据考纲进行全面训练为上策。
1、关于小作文是否需要练习的问题。
我们认为无需多加练习,理由有三:一、1999 年考纲规定写作内容有“整篇文章”与“单项能力”,结果并未考“单项能力”,20XX 年只规定“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删除了“单项能力”的考查。
估计高考命题组认为“单项能力”主要还是考的语言表达,可以在第五大题“语言表达”部分考查,而无需再考小作文。
二、在考场上有限的时间内写两篇作文,不利考生写作能力的正常发挥,写两篇作文的结果,往往导致两篇作文的水平都不高,因而使考生的写作能力的评分趋于接近,拉不开分距,不利选材。
最新高考作文训练语文【优秀8篇】

最新高考作文训练语文【优秀8篇】高考训练作文篇一钱理群教授在南京师大附中开设“鲁迅先生选读”课,起初门庭若市,随后则门可罗雀。
个中原因“并非不喜欢钱先生的课”,而是“该课与高考无关。
”这显然是一种短视行为,令人啼笑皆非。
过度的功利思想,会扭曲我们的学习观,扭曲受教育的本质。
因此,我认为:漫漫人生路上,应多一些高瞻远瞩,少一些急功近利。
钱先生开设的“鲁迅先生选读”课可谓意义非凡。
鲁迅,是新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的重铸者。
一个人,读了鲁迅,经受了鲁迅的拷问,会勇于自省,重塑自信。
一个民族,多读鲁迅的作品,能培育出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这样,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崛起。
所以钱先生的课真不应该因其与高考无关而出现“来听课的已寥寥无几”的状况。
再说,同学的“无关”乃是无用,其实,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老子认为:车轮的中空,陶器的中空,房屋的中空,形成了它们有用的价值。
正是有了这个“无”,方才有了车子、坛子、房子的用处,“无用”才是大用。
可惜有些人习惯性地将所遇到的一切人或事,划分为“有用”和“无用”两类,眼下有用则宠之,无用则弃之。
上中学,与高考无关的课,不学;到了大学,与就业无关的知识,不问;到了职场,与生计无关的事,不做。
这些现象表明功利主义已深入人们的骨髓里,这是很危险的。
要知道,世间许多“大用”,都是从那些看似无用的事物中衍生出来的,“无用”之中常常隐藏着有用的潜质。
陈道明捏糖人、面人,做木工、裁缝,抄写《道德经》,正是几十年做这些“无用”之事,才成就他“中国贵族气质的男演员”的称号;乔布斯放弃了“有用”专业去听美术课,研究Sans·Serif和Serif字体,当年的“无用”之举,让他在多年后设计苹果电脑时做出了“最美的字体”。
的确,有很多人因做了很多当时看似无用的事,读了很多看似无用的书而成就大业。
梁文道先生说得好:“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高三全国备考作文训练10篇

高三全国备考作文训练优秀10篇高考写作训练片段作文篇一一个晴朗的下午,太阳光懒散地洒在人的脸上、身上,使人也变得懒散。
我搁下笔,抬眼望了窗外小园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嗬!该让疲劳的大脑放松一下了,于是甩了甩酸痛的手臂,一边享受着暖和的阳光,一边踱步向小园走去……嗯!这的确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小园,我慢慢地走着、看着、闻着……直到我来到那棵青瓜藤前驻足,我皱着眉头仔细端详它,那是一株怎样的藤啊!又粗又厚重的青藤从根一直向上缠绕着枝干,在那叶茂盛的地方,在那青藤紧紧挤压在一起的地方,探出好几个仿佛在缝隙中挣扎着求生的小青瓜,那粗壮得如麻绳一般的青藤紧紧抱着,哦,不,紧紧嵌入青瓜里面,以至于原本形状美观的青瓜竟变成了一只只形状怪异、丑陋的怪物。
我怀着悲悯的心望着它,望着那些向和求救的小青瓜,我开始动手替它除去紧绕在身上的的青藤,把嵌入它深处的藤拔了出来,青藤仿佛在和我作对,它是那么紧密地和青瓜结合在一起,那么倔强地攥着青瓜细细的身躯,它坚韧的纤维团结一心地拥抱在一起,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替一只青瓜除去它身上的累赘,正当我准备着手替另外一只青瓜除去束缚时,那只伤痕累累的青瓜却“啪”地一声掉在了地上――摔碎了,我的动作一下子停止了,呆呆地、静静地用忧伤的目光注视着那只被摔成几块的小青瓜,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我叩问自己,当每次把目光移到另外几只被青藤缠绕着的青瓜时,看到的不是哭泣、不是痛苦,而是快乐,一种被束缚的快乐,一阵微风吹过,叶片“沙沙”作响,青瓜们便有节奏地随风摆动。
自由,只存在于束缚之中。
我给了它自由,却使它颓然地倒在地上!对于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无原则的自由,只会让青春过早地消逝,只有束缚才能给予青春想要的自由!就让自己勒着青藤生长吧!那道道被勒出的伤痕,决不是你晦暗的痛苦记录,而是你光辉的青春舞步。
痛并快乐着,我渴望痛,因为有痛,我快乐!高考作文训练篇二有些时候,不要太运,免得如窗外雨纷的世界,模糊了视线,湿迷了眼睛。
高考的训练作文范文5篇

高考的训练作文范文5篇一年一考年年考,高考并非华容道。
人生大考多在后,全力拼搏有精彩!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的训练作文范文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的训练作文范文1曾经以为人生比较难的、比较艰苦的事莫过于高考,那时候的自己做梦都想赶紧考完试,无论如何不要再经历第二次。
只是回过头的时候却恍如隔梦,开始留恋那一段甜甜的噩梦。
于是时光开始拉长。
我们有时会在一起大大地感叹我们用教科书、复习资料等筑起自己小小的一片天,在酷热的下午眼皮实在打架到不行的时候,在老师的滔滔不绝中偷睡两分钟,然后满足的看着本子上口水流下的弧线,想象着函数的解题思路。
老师的苦口婆心,还有那语言上的于心不忍,也曾经那么感动着我们,只是又一幅未来的蓝图让我们奋书疾笔,心想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不会忘记了,我们的约定,在那些风雨无阻的早上,出现在教室门口,彼此给予的鼓励;不会忘记了,我们偶尔的奢侈,两个人挤在一张床上聊彼此的心事到很晚很晚,第二天顶着更大的熊猫眼出现在早自习上;不会忘记了,毕业时的大头贴和厚厚的毕业留言,然后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唱着反调说出的赞美;不会忘记了,班主任的良苦用心,那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在讲台上慷慨激昂的讲话,招惹的眼泪纷飞;忘不了,那一份情谊,在许多的日子里寒窗苦读,伴随的欢声笑语。
现在的我们有大把的时间来做我们自己喜欢的事,然而却找不回我们当初的那份感觉了。
反而更多地是空虚,曾经说过愿意拿生命来略过的岁月,至今却变成我们比较珍贵的回忆,时间就真的这么毫不留情的变了,剥削得我们遍体鳞伤。
可是那又怎样,毕竟青春是用来怀念的,而高考的那段岁月却是我们青春岁月里比较值得怀念的,我们是那样为梦想而奋斗着,为我们的美好未来而强烈地憧憬着。
当然,一届又一届的高考在继续着,一届又一届的孩子们在用热血挥洒着自己的热情,也许我们每一个人对待高考的想法都是一样的:赶紧过去吧,永远不要再来了,可是那又怎样,即使不会再来,我想我们还会恋恋不舍那段时光。
高考作文专项训练范文7篇

高考作文专项训练范文7篇训练是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学习和辅导掌握某种技能。
有意识地使受训者发生生理反应,从而改变受训者素质、能力的活动。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作文专项训练范文7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作文专项训练范文1因为它,我不甘放弃,即使伤痕累累,也要继续坚持;因为它,我永不屈服,即使道路坎坷也要翻山越岭;因为它,我不甘堕落,即使前面一片黑暗,也要努力奔跑。
它就是我的学习之梦。
上小学时,我年纪小,许多事情上都是不择手段。
有一天,老师给我们班布置作业,用纸做正方体、长方体等各种数学模型。
回到家,我就四处翻找又大又漂亮的纸张。
可是,我没有找到一张符合心意的纸。
我想,这次肯定完不成作业了。
我盘腿往地上一坐,双手撑着沉重的脑袋。
这时,我突然看到床脚处有一叠蓝色的图纸,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
我小心翼翼地将图纸拿出来,瞬间沉浸在那蓝色的海洋中。
图纸上面的图案像海上的波浪,击打着我那颗热爱学习的心。
我拿起剪刀从中间剪下两张,又拿出尺子和铅笔,在上面尽情地挥洒。
一张张剪坏的图纸被我无情地扔到了角落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数学模型终于做好了。
我回头一看,厚厚的一叠图纸被我糟蹋得只剩下一小半。
妈妈下班回到家,看见我手里的模型都是图纸做成的,气得二话不说直接把我打了一顿,还把模型都拆了。
我伤心地哭了起来,好不容易做好的模型,怎么能说拆就拆呢?我气不过,半夜里又偷偷地做了几个模型。
因为学习,我不曾后悔;因为学习,我无所畏惧;因为学习,我努力奔跑。
高考作文专项训练范文2晚上一直做着同一个梦,这个梦是真实的,已经发生国的,我真希望别再做同一格梦了,因为我不希望着件事发生在我身上。
母亲啊,一个人最多只有一个,特别事一个充满慈爱的母亲,哪一个儿子,会想要这么一个母亲与自己分居两镇呢?“我要……和你爸爸……”,“什么!“我哭了……妈妈已经不和我住在一起了,想想妈妈曾经为自己的牺牲,我真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孝之人,用什么来报答母亲呢?我想了又想……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非常用功,我花了一个小时时间把作业做晚了,之后我就开始复习。
高考作文复习全程训练

高考作文复习全程训练2高考作文复习全程训练作文指导与训练(二)第四次作文·记叙文的审题与立意[训练目标]学会审题与立意,使记叙文“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写作指导]记叙文的审题与立意的要求与议论文大致相同,但由于文体不同,又各有特点:记叙文的文体样式多于议论文,如写人、叙事、抒情的散文,小小说、剧本等;其立意或显或隐;由于构思选材时多用形象思维,其思想感情倾向有时难于把握。
所以,本次训练重点是审题要准确,中心要正确。
命题记叙文的立意方法:大中取小法:如《追求》,从字面上看,题目很虚很大,审题立意时不知如何下手,这类题目就要从小处来写,可以写一个老教师的追求,一个普通工人的追求,一个边防战士的追求,一个中学生的追求,也可以写自己的追求,总之,各种典型人物的追求都可以写。
揭示本体法:题目是喻体或象征体,就应该揭示它的本体。
如《春风》、《暖流》,本体可以是党的政策的鼓舞,可以是师长的教导,可以是同学的帮助等等。
瞬间升华法:如《得与失》、《机会》、《勇气》、《考场》、《位置》等,均可叙写发生在一瞬间的事情经过,结尾道明从中悟出的哲理。
话题记叙文的立意方法:近年来高考话题作文一般要求是除诗歌外不限文体,长于写记叙文的同学也一般都写记叙文。
写话题作文要注意些什么呢?一要注意对话题中的材料进行“因果推论”,就是将隐含在材料之外的原因或结果推论出来,这个原因或结果就是所写文章的主旨。
以1999年高考作文题为例,根据材料内容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个话题,说明要写的内容是应该对“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句话进行补充,即补充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而这个结果可能有三种:一是有利;二是有弊;三是利弊参半。
写有利的如有个考生写三个不孝儿女为摸清家底而移植母亲的记忆,却看到了母亲的艰辛、清贫与忍辱,揭示了母爱的伟大与可贵,鞭挞了不孝儿女的丑恶灵魂。
写有弊的有个考生记述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才智,一个劲儿地要孩子吃药棗科学家的记忆物质,结果产生负面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复习全程训练3高考作文复习全程训练作文指导与训练(三)第七次作文·生动形象[训练目标]生动形象。
即要求在文中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做到形象丰满,细节生动,意境深远。
[写作指导]生动形象主要是指写作记叙性文章,包括散文,故事和小小说等。
什么是生动形象?考纲举例说明如“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形象丰满;细节生动;意境深远”等。
“形象丰满”,是就写人而言;“意境深远”,是就抒情散文而言;“细节生动”是指叙事写人中细节描写的效果;“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是对所有文体提出的要求。
在一篇文章中当然难以做到这四个方面的要求都符合,但我们写作时应尽量朝这方面努力。
下面以一篇记叙文为例说明。
[例文评析]责任人活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每个人的责任……(一)教室里。
下课了。
“听说XX老师病了,说是风湿病又犯了。
今天风这么大,雪这么紧,他不找人代课才怪呢!。
”“他平时对我们那样严厉,今天总算可以轻松轻松了。
”“就是。
”……上课铃响了,大家赶紧坐回到位子上,眼都望着门,看是哪一位老师代课。
门开了,依旧是那一身老式的中山装,依旧是一只旧得皮都脱落了的公文包,依旧是那一头的银发,只是分不清哪是白发,哪是白雪……(二)他坐在沙发上,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烟,人也仿佛苍老了许多,四十年前的那一幕又浮现在了眼前……战场上,弹火横飞。
他奉命炸毁了敌人的碉堡,正在往回撤,这时,一个暗堡里向他射出了一串火苗,当他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只听惊天动地的一声爆炸,暗堡被摧毁了,他也倒下了。
可在他身上还压了一个人。
他一看是班长,原来是班长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替他挡住了子弹……班长临死之前只说了一句话:“帮我照顾好我的儿子——云……”想到这里,他就……夜,就这样过去了,天也渐渐泛出了白光。
他终于做出了决定,猛地把手里的烟摁灭在烟灰缸里,然后展开了桌上的判决书,只见上面写道:云,现年……,因犯贪污罪而被判决处……。
他提起了笔,在下面写道“同意”,然后又在检察长一栏中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三)县政府会议大厅里,灯火通明。
不眠之夜。
县长正在发言:“现在形势万分危急。
洪水正向我们县城逼来,为了保住县城,只有炸掉附近的一个村子,把洪水往里面引。
现在有三个村符合条件:A村、B村和C村。
请同志们发表一下意见,看看究竟炸哪个村?”“我提议炸B村。
”县委副书记首先发表意见,立刻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
“我提议炸C村。
”县长也接着发表了意见,这一意见也立刻有了不少的支持者。
“同志们,”坐在县委书记座位上的他缓缓站了起来,“我看就炸A村吧。
A村的条件最符合。
大家的好意,我心领了……至于我父母和乡亲们的思想工作,我来做……”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为了负起它而付出着。
你的责任是什么?你是否在负起它……(李威)[评析]本文选取了三个典型材料来表现“每个人都应该负起自己的责任”的主题。
三个材料,三个故事,内容丰富而篇幅有限,按一般写法只能进行概括叙述,但作者却将人物都安排在高潮时刻出场,加以具体描写,因而能做到“形象丰满,细节生动”,使每个场面单独看来又构成一篇微型小说,加上文笔老练,多处语句含蓄而有意蕴,从而使本文成为“生动形象”之作。
同时由于作者采用了“镜头式”的组材方法,可谓“构思精巧”,因此还称得上是“有新意”之作。
[作文训练题]根据下面漫画展开联想,写一篇与漫画主题有关的800字左右的文章。
教育(缺图)第八次作文·有文采[训练目标]有文采。
即要求“用词生动,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写作指导]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说明语言形式好,能充分地表现内容,从而赢得读者。
怎样才能做到“有文采”?考纲是从以下角度提出要求的:1、词语丰富,即文章中的词汇要体现出作者的文化底蕴。
比如形容风光美丽为“风光旖旎”,说产生连锁反应为“多米诺骨牌效应”等;2、用词生动,即要求选用词语恰当、精炼、形象;3、句式灵活,是说句式要富于变化,或对偶,或排比,或整散结合;或反复,或反问等。
4、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5、文句有意蕴,是指文句要含蓄,有韵味。
要达到这些要求需要平时的积累与历练,考场作文时则需要多方联想。
[例文评析]遗憾遗憾是一种似乎实在又似乎飘渺的东西:它是一轮映在水中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它是一场富丽堂皇却最终消散的美梦;它是一株朴素淡雅转瞬即逝的昙花;它是一棵枝繁叶茂却不能结实的果树;它是一曲婉转悠扬却略带伤感的小调;它是一枝阵容整齐但缺乏灵魂的球队;它是一篇充满悬念却没有结尾的文章。
它是一场神奇的足球赛,始终占握着场上的主动,却最终输掉最后的比分;他是一次战争,虽然赢得了多次战役,但最终却一败涂地;它是风啊!虽然呼呼地吹着,却始终夹杂着一股炎炎的热意;它是雷啊!虽然怒吼着,却未曾伴随着一点雨滴;它是电啊!虽然歇斯底里地撕咬着,却未能扯开一片乌云。
遗憾是一种心理感觉:它是在你走过了千座山万条河之后,却才发现自己走错了方向之后的懊丧;它是在你修好一座摩天大楼之后,却发现没有装电梯的后悔;它是你摆好棋谱信心十足地迎战对手,却最终被杀得片甲不留的悲凉;它是古人的“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无奈;它们是苏轼笔下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自我安慰;它是淳于髡对齐威王“酒极则乱,乐极则悲”的劝解。
它是一种令你感到大喜大悲的感觉;它是一种令你感到大起大落的感觉;它是一种令你感到大彻大悟的感觉。
它是每一个人都会拥有的感觉,他会令有的人感悟到“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睿智;它会令有的人感悟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真理。
遗憾,它又是一种药物啊!坚强的人当它是强心剂,奋发图强;懦弱的人当它是麻醉剂,从此一蹶不振。
我们会把它当什么呢?我们应当把它当成什么呢?我想每个人都应该思考吧。
(陈雷夫)[评析]本文第一段以“明月”、“美梦”、“昙花”、“果树”、“小调”、“球队”、“文章”等七个比喻说明遗憾的特征。
第二段继续以球赛、战争为例说明遗憾是什么。
然后又用“风“、“雷”、“电”来发感叹打比方。
第三段说遗憾是一种心理感觉,并结合“走路”、“修楼”、“下棋”等事例指出其心理特征为:“懊丧”、“后悔”、“悲凉”,又引成语、古诗文继续指出其心理特征为“无奈”、“自我安慰”等。
第四、五段继续从“是什么”角度推进,指出遗憾是一种“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大彻大悟”的感觉,以及这种感觉的作用。
全文主体部分就这样运用排比、比喻等方法反复吟唱遗憾的特点,最后两段则含蓄地点明题旨,希望读者作出选择,要把遗憾当做一种奋发图强的强心剂。
可以说这是一篇很有文采的考场作文。
[作文训练题]一、命题作文:1、生命 2、清新 3、青春要求:任选一题,不限文体,不少于800字。
二、话题作文:春天,不单是四季之首的名词。
春天,与美好在一起。
捱过漫漫严冬,人们希望春光永驻;听着谆谆教诲,人们感觉如坐春风。
春晖,为诗歌增添亮色;春雨,使图画洋溢生机。
孩子们唱着春天的歌谣,老人们唤出青春的记忆……即将告别高中学习生活的你们,处在世纪之交的青年人,又是怎样感受“春天”,怎样思考“春天”的呢?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联想?请你以“感受春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倾诉自己的心声或讲述“春天”的故事。
作文取材不加限制。
题目自拟。
内容要具体,写现实,写未来都可以。
第九次作文·有创新(一)[训练目标]有创新,要求学会命题创新、立意创新、题材创新。
[作文指导]先说命题创新。
比如议论文命题可用数学计算式构成。
如《8-1>7》,文章内容联系当前中小学校实际,说如果从8 小时的学习中抽出1个小时来锻炼身体,可以使大脑得到调节和休息,精神振奋,学习起来效率就会更高。
也可对一些成语、俗语或歌词进行改造,但保留其基本结构,从而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
如《招“才”可进宝》,套用成语“招财进宝”,更“财”为谐音字“才”,论述企业领导只要大胆招揽人才,就能使企业增效益。
再如《不要唯“财”是举》、《“青春”岂能“赌明天”》等等。
记叙文命题方法也可创新,如“突出人物特征法”:写“我”争强好胜有志气,以《有“野心”的男(女)孩》命题;写女同学参加军训,以《爱哭的女孩走进军营》命题;写腼腆的男生,以《爱脸红的男同桌》命题;写高三生活丰富多采,以《多味的高三》命题。
“套用法”:如写家乡风景美,以《,掀起你的盖头来》(空白处填家乡名称,这是套用歌词,凡向读者介绍不大为人所知的事、物、情、景、理均可套用此题。
)“拟人型”:如写高三学习负担重,以《高三,你压弯了我的腰》命题。
“借代型”:如写一个聪明、美丽、体质较差的女生,可以《我班的“林妹妹”》为题。
“象征型”:如写自己的理想、追求,可用《十七(或十六岁)的梦幻》为题。
“引用型”:如写某教师的敬业精神,可用《春蚕到死丝方尽》为题。
等等。
再说立意创新与题材创新。
立意如何求新?一要有时代感,二要敢于求异思维,三要有新角度。
题材创新就是要求材料新颖。
写实文章选材时写人无我有的,可虚构的文章则大胆想象,写人们不常见的。
下面以我写的一篇2000高考作文下水文章为例予以说明。
[例文评析]孔乙己选才记汤登仲当今各类《人才大典》编辑出版活动花样百出,方兴未艾,风气之盛,惊动天庭。
在升入仙界的各类人才的强烈要求下,玉帝传旨让孔乙己担任主编,评选杰出人才,入选者姓名及其事迹编入《天庭杰出人才大典》。
孔乙己受命,意气扬扬,青白脸色泛起红光。
他想出了两道考察人才的题目:一是“雪化了变成什么”,二是要求应选者举最得意的一项业绩来证明自己是杰出人才。
宋代大儒朱熹抢先上前答第一题:“万紫千红总是春。
”孔乙己嘲笑道:“如此博雅公,竟也茫然无知。
”朱熹满面羞惭,退了下去。
王安石上前道:“春风又绿江南岸。
”孔乙己显出不屑的神气直摇头。
众仙顿觉此题高深莫测,一时谁也不敢上前。
诸葛亮一旁自忖:“兵不厌诈,虚虚实实,莫非……”于是上前坦然道:“雪化了变成水。
”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敲着桌子,点头说:“对呀对呀!到底是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怎能抵得上你呢?”诸葛亮接着举自己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大军的事,来证明自己是个杰出人才。
孔乙己正在喝茶,“噗”的一笑,花白胡子沾满茶水:“你怎能大开城门?万一司马懿父子杀进城来,你如何对付?”诸葛亮笑道:“山人妙计,他岂能识破?”孔乙己正色道:“以前战争有用空城计的吗?”“没有。
”“兵书上有吗?”“没有。
”“书上都没有,你怎么能用?还亏你自称人才。
”诸葛亮心中纳闷,一时不明个中玄机,只得退下沉思。
司马光上来效法诸葛亮答了第一题后,举小时砸缸救人的事证明自己从小聪明过人。
孔乙己道:“救人何必砸缸?你可以拉他出来嘛。
”司马光答道:“我那时人小,够不着。
”“你可以舀水嘛。
”“没有工具,再说也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