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环境监测装置正文(已修改)

合集下载

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的探讨

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的探讨
关键词 : 无 线环境监 测 模拟装置 探 讨
中图分 类号 : T P 2 7 4
文献标识码 :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 章编号 : 1 0 0 7 . 9 4 l 6 ( 2 0 l 3 ) 0 7 — 0 1 9 2 — 0 1
1方 案设 计 与论 证
1 . 1无 线收发 模 块
C MO S L C D 控制驱动器P C D 8 5 4 4 , 所有的显示 功能集成在一块芯 片上 , 所需外部元件很少且功耗小。 ( 2 ) 方案确定。 综合 以上分析 , 从功
要求 。 而AR M微控制器S T M3 2 系列虽然具有丰富的资源 、 强大的功 能与低功耗等特点 , 但是其性价 比相对来说 比较高 , 整机 电路也 比
( 1 ) 测试方法 。 1 ) 分模 块进行测试 : 对探 测节 点的光 照检测进行
测试 , 验证它是否能正常工作 ; 对探 测节点的温度检测进行测试 , 验 较复杂 , 故也不选取 。 因此在保证满足要求的前提下 , 我们选择 了适 证它是否能正常工作 ; 对 无线通信模 块进行 测试 , 验证 是否能正常 合于许多要求高集成度、 低成本的P 8 9 L P C 9 2 2 微控制器 , 其集成 了许 通信 。 2 证各模块正常工作之后 , 再进行整机测试 。 ( 2 ) 数据记录。 直 多系 统级 的功 能, 大大减少 了元件的数 目并降低系统的成本 。 接对单个光敏 电阻进行光照变化 时的阻值 测量 , 记录数据如 下: ( 如 1 . 3显 示 器比较 与 选择 ( 1 ) 方案比较。 方案一 : 采用D M- 1 6 2 液晶显示模块, 具有低功耗 、 模块结构紧凑、 轻巧、 装配容易等特点 , 但是其界面比较小, 不能达到

禽舍内环境湿度无线监测装置的设计

禽舍内环境湿度无线监测装置的设计

据 通 过 无 线模 块 P R 0 0发 送 , 收机 计 算 出 湿 度 值 , 在 液 晶屏 上 显 示 。系 统 发 射 部 分 以 A 8 S 2为 核 心 , T 20 接 并 T9 5 包 括 湿 度采 集 和 无 线 发射 。接 收 部 分也 以 A 8 S 2为核 心 , 括 无 线 接 收 和 液 晶显 示 。系 统 具 有 测 量 精 确 、 T 95 包 简 单 实 用 和小 型 化 的特 点 , 足 禽舍 湿 度 监 测 的 实 际要 求 。 满
将 HS 1 1 于 5 5振 荡 电路 中 , 电 容 值 的 变 10 置 5 将
化转换成 电压频率信号 , 以直接被单 片机采集 , 可 其
电路如 图 2所 示 。
_ 厂
/ Hz 73 51 72 4 2
湿度
/ RH % 5 5 6 0

/ Hz 66 0 6 66 0 0
容量随着 所 测空 气湿 度 的增 大而增 大 , 对湿 度在 相 1 ~ 0 %R % 10 H范 围内; 电容量 由 10 F变 到 20 F 6p 0p ,
其 误 差不 大 于 ± %R 响应 时 间 小 于 5 ; 度 系 数 为 2 H; s温 0 0 p /C。该传 感 器 的特 点 : 标 准 环 境 下 不 需 校 .4 F  ̄ 在
2 1 湿 度传 感 器 .
1 系统 设计
系统采用 5 1系列单片 机及 由 n F0 无 线 收发 R41
收 稿 日期 :2 1 — 2 8 0 1 0 —1
系统采用的湿度传感器 H 10 是变容式相对湿 S 1 1
度传感器 , 电路构成 中等效 于一个 电容器件 , 电 在 其
图 1 系 统 原 理 框 图

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设计与实现

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设计与实现

, 可得输入电压 V= / i、芦


功率激励 为末 级功放提供激励功率 . 末级 功放对 前级 信号进行功 率放大 , 在负载上满足要求 的发射功率 , 采用丙类 功率放 大器 . 工作频 图 1 系统主框图 率为本机振荡频率 1. M z 2 O H .为了防止 出现波形失真调频振 荡极 和 O 2电路设计 . 缓冲极不能相联 , 同时为减小射极 跟随器对前级 振荡器 的影响 。 合 耦 2 温度采集 电路 . 1 电容 c 取 3 p ,2 0 2 u 左右 。 1 0F 取 . 2F C 0 为 了节省 资源 .S 82 D 1B 0的 电源供 电方 式采 用 寄生 电源 供 电 , 调幅接收部分是 由高频放大 、 调 、 解 功率放大 和末级功放等 部分 v 、 N 接 地 。O线接 单 片 机 I 。 下 位 机 探 测 结 点 首 先 控 制 组成 G D I / / O D 1 B 0完成初始 化操作 . S8 2 再发送 4 h指令进行温 度转 换 , 时一段 4 延 时间后 , 再进行初始化 , 发送 b h e 指令进行读取温度值 , 后将测得的 然 — — 温度值通过无线 P 26 编码电路传输到下一节点或监测 终端。实际 T 22 操作 中 ,O口线都要接 5 I / K左 右的上拉电阻 , 防止温度传感器工 作不 图 5 调幅接收 电路组成框图 灵敏 , L D显示 屏上时有 时无。 在 C 采用包络 检波法解调 。带通滤波器使 2 S A K信号完整的通过 . 经 包络 检测 , 出其包 络 , 由低 通滤波 器滤除高频 杂波 , 输 再 是系 带信号 ( 包络 ) 通过 。 不计噪声影响 , 带通滤波器输出为 2 S A K信号 , 即 ) 。 : e ( (cs t to  ̄, ) a 包络检测器输 出为 s)经抽样 、 f, f 判决后将码元再生 , 即可 恢复 出传输的数字信号。

一种用于环境检测用的环境检测装置

一种用于环境检测用的环境检测装置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环境检测用的环境检测装置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赵飞翔
申请号:CN202122320951.5
申请日:20210924
公开号:CN215728108U
公开日:
2022020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环境检测用的环境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本体,所述检测装置本体前端中心的顶部安装有操作控制模块,所述检测装置本体一侧中心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检修门板,所述检测装置本体内壁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有存水箱,所述存水箱顶部中心开设有储水室,所述存水箱顶部两侧的中心均开设有空腔,两个所述空腔的顶部中心均安装有加热组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检测装置本体内壁固定的第一支架板上安装有检测管、吸水管和微型流量泵,微型流量泵将储水室中加热的水泵吸到检测管中,然后通过定量滴嘴将试剂储存箱中的化学试剂定量滴入检测管中,对水进行酸碱度测定,上述结构代替了人工检测,避免人为操作带来的污染而造成检测结果的偏差。

申请人:赵飞翔
地址: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大道西508号康乐东苑7幢105房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D题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

D题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

等奖 程学院
国 家 一 成都信息工 11m 121 430
等奖 程学院
W cm
国 家 二 西安电子科 1000 10c 430
等奖 技大学
mW m
国 家 二 成都信息工 无 数 10c MPC89X
等奖 程学院
据m
无 国 家 西安石油大 无 数 7cm 430



8550,ASK
晶 体 管 级 联 放 DS18B2
3
基本要求 赛题分析
基本要求:
1、制作2个探测节点。探测节点有编号预置功能,码预置范围为 00000001B~11111111B。探测节点能够探测其环境温度和光照信息。温度 测量范围为0℃~100℃,绝对误差小于2℃;光照信息仅要求测量光的有无。 探测节点采用两节1.5V干电池串联,单电源供电。(编码开关,光敏电阻, 温度测量)
32
谢 谢!
33
大,LMC567
0
2SC3355,OOK 晶 体 管 级 联 放 430片内
大,TLC372
9018,ASK
晶 体 管 级 联 放 LM75
大,MC3458
9018,FSK
KA8515,BB机 TMP275
专用芯片
9018,FSK
AN1184,BB机 TMP275
专用芯片
MC1648,9018 晶 体 管 级 联 放 TMP100
21
低功耗设计
低功耗设计的几点建议:
1、选择单片机不能只看 静态功耗。
工作时的功耗要比休眠高出 3个数量级。
2、慎重选择电源芯片。 3、谨慎选择传感器 4、IO口低功耗设计
芯片自身消耗了太多的能量 部分传感器反应慢、功耗大 合理使用IO口

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的设计

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的设计

的无 线 传 输 。
关键词 : 无 线环 境 监 测 模 拟 装 置 设计
0 引言 在很 多情况下 ,监控 中心都 需要 对周边 及关键位 置的
环境 信息( 如 温度、 照度 、 湿度 等 ) 进行 监测和 处理 。各 探测 点信 息采用 有线传输 是一种 可靠 的方法 ,但 受建筑物 装修
4 从设备 质量情 况分 析
②减少 电容器长期投运运行的时间, 适 当调整用户供
⑧ 降低 电容器 保 护定值 , 当有 电容器 损坏 时不 至损 坏
从 无 锡 市 电力 电 容 器 厂 了 解 到 该 2 2 0 k V X X 变 电 站 电方式 , 对主 变分头 进行调 整 , 降低 无功 需求 。 电容 器 产 品制造 时 间正 处于 该企 业 从 国企 向合 资企 业过
由单片 机、 温度检 测 电路 、 照度检 测 电路 、 无 线发射 电路 和 点 ) , 在接 到第一 个邻 近节 点( 如地 址序号 为 i 的节点 ) 发出 接 收 电路等 组成 : 监 测终端 由单 片机 、 无 线 发射 电路 、 无线 的信 息 时 , 便 认 为 收 到 了“ 间接 探 测命 令 ” , 于 是 开 始 启 动 接 收 电路和显 示 电路等组 成。系统 结构如 图 1所 示。各探 定 时。 由于 每 转发 一 个节 点信 息 需要两 个 △T , 因 此转 发 测 节点 分机 完 成对环 境 温度和 照度 信息 的采 集 与处理 , 并 节 点 i 的 定 时 时 长 适 时 向监测 终端 和邻 近检 测节 点 发送信 息 : 监测 终端 完成 T = ( 2 5 6 一 i + 2 j ) △T 。 探 测命令 的发布 、 探测信 息 的处理 、 存 储 与显示 。 定 时时 间到 ,便 发送 含有 i 节点地 址 、 i 节 点地址 与 环

一种远程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设计

一种远程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设计

Ab ta t I de o s v he pr l m on — i t c m an d e r m e on t rng, n e e i e al i s r c : n or rt ole t ob e ofl g d san e un ne nvion ntm io i a xp rm nt smul to a in s t m a sgne yse w sde i d,w hih w a o p e ne gy ha ve tng m o c sc m os d ofe r r s i dul e,m o t ig c nt rm od e,en o sm on t rn niorn e e ul s s r io ig no sm odu e, wie e s r s iso de l r l s tan m s in m o l a d du e n LCD diply s a modu e A VR At e 1 l. m ga 6L w a t ke s a n a M CU of s e vio n r nm e tm o t e t ra de .Env r m e n or a in w a nc de a c di o s ion ntif m to se o d c or ng t s a o matfr ty A n is l . d t n, i wa o l t d by a plt de m o l ton Fi ly t o l t d sgna he t s m du a e m iu du a i . na l he m du a e i lwast a m it d t onio ig e t r b r ns te o m t rn c n e y wie e s t a s ison m od e The e e gy wa up id by e r r si g o r l s r n m s i ul. n r s s ple ne gy ha ve tn m dul a e, nd mor ov r,n ate is w e e e e o b t re r n e d. App ia i r ve t at he s s e ha t e a a a e o ow p e de lc ton p o s h t y t m s h dv nt g s f l owe o umpt r c ns i on, lxi l sm p e a a y fe be, i l nd e s

基于无线传输的环境监测系统

基于无线传输的环境监测系统

机 的结 构 以及 无 线传 输 的 原理 。
关键 词 : RS 环境监 测 终 端机 传 感 器 GP 中 图分 类 号 : 5 X8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79 1(0 10 .2 20 10 —4 62 1 )90 4 —2
Envi onm e a oni or ng Sy t m s d on r nt lM t i s e Ba e
W i e e s Tr ns i s on r ls a m s i
L i g L en 2 I n 1 I L P g
(. n i n na Po et nBu eu igh u 4 4 0 , Chn ; 2 Co ue ce c l g ,Ya gz iesy igh u 1 E vr me tl rtci ra ,Jn z o 3 0 0 o o ia . mp tr in eCol e S e n teUnv ri ,Jn z o t 4 4 2 , Chn ) 303 ia

c r , h o g a ou tci e s r o n r n e tl no ain c l cin,nfr ain p o esn em i lo hee vio m e ta dd slyi h o e t r u h v r sdee t i on sn o sfre vio m na fr to ol to i o m to r c sig tr na n t n r n i m e n n ipa tont e LCD , M rn m iso fif r a o ig GPR Ss r c od l t n le v r n e tlnfr ain t h ont in e trvi h [ e e o tn GS ta s si n o n om t nusn i eviem e,hef a n io m na o m to Ot em i i i or g c n e at e ntm tr u ig. Thsp p rd srb st tu tr ft etr ia n rls rns iso rn ils i a e e c e hesr cu eo e i h m n l d wiee sta m sin p cpe . a 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环境监测装置摘要摘要:本无线环境检测装置采用单片机为主控制器。

设计的主要思路是通过传感器监测环境温度的变化和光照的有无,并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单片机(MCU)进行初步处理,再通过带有自定义无线传输协议的电路传送给控制终端,并在控制终端上显示采集到的环境信息。

关键字:无线传输;传输协议;传感器;目录1 引言 (1)2方案设计 (1)2.1 各模块电路的方案选择与论证 (1)2.1.1 主机控制模块 (1)2.1.2 显示模块 (1)2.1.3 温度光照检测模块 (1)2.1.4 无线收发模块 (2)2.2 模块的最终选择 (2)3系统电路分析 (2)3.1 发射电路分析 (2)3.2其他电路请见附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硬件的设计与实现.. (3)4.1 无线收发模块 (3)3.2 温度与光照的检测部分 (3)3.3 显示模块 (3)4 软件设计 (3)4.1子程序流程图 (3)4.2主程序流程图 (4)5 系统测试 (4)5.1测试方法与仪器 (4)5.1.1 测量方法 (4)5.1.2 测量用到的仪器 (4)5.2测试的结果 (4)5.3结果分析 (5)6 结论 (5)参考文献 (6)附录1:电路图图纸 (7)附录2:程序清单 (9)1 引言现代工业对环境温度、光照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许多车间在生产特定产品时都需要对车间温度、光照进行监控,本作品能满足市场对这类产品的需求。

本作品用光电三极管、温度传感器收集环境数据,用单片机控制无线发射模块发射数据,无线接收模块接收,同时用单片机将传送的数据显示在液晶显示屏上。

软件采用C语言编程。

本作品具有能耗低、传播距离远、探测灵敏度高等优点。

2方案设计根据题目要求本作品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显示模块、主机控制模块、无线收发模块和环境温度光照检测模块,如图2.1所示。

图2.1 系统方案设计模块图2.1各模块电路的方案选择与论证2.1.1主机控制模块方案一:采用51单片机控制系统。

单片机算术运算功能强,软件编程灵活、自由度大,可用软件编程实现各种算法和逻辑控制,并且有功耗低、体积小、技术成熟和成本低等优点,能满足题目要求。

方案二:采用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

由于FPGA具有强大的资源,使用方便灵活,易于进行功能扩展,并且可应用EDA软件仿真、调试,易于进行功能扩展。

但其成本偏高,引脚较多,硬件电路布线复杂。

根据以上具体分析选择方案一。

2.1.2显示模块方案一:采用液晶显示屏。

液晶显示屏(LCD)具有功耗小、轻薄短小无辐射危险,平面直角显示以及影象稳定不闪烁,可视面积大,画面效果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方案二:采用四位七段数码显示管分别显示光照的有无、温度的百、十、个位。

数码管具有:低能耗、低损耗、低压、寿命长、耐老化,对外界环境要求较低。

同时数码管采用BCD编码显示数字,程序编译容易,资源占用较少。

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方案一。

2.1.3温度光照检测模块温度传感器的选择方案:方案一:采用热敏电阻,此元件虽然价格便宜,但是其非线性特性会影响系统精度。

方案二:选用美国Dallas 半导体公司的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B20。

DS18B20为数字式温度传感器,无需其他外加电路,直接输出数字量。

可直接与单片机通信,读取测温数据,电路简单。

此器件具有体积小、抗干扰强、价格便宜、性能稳定等优点其各方面特性都满足此系统的设计要求根据以上分析选择方案二。

因为只需检测光的有无,所以可以选择灵敏度较好的光敏三级管。

2.1.4 无线收发模块方案一:非编码方案采用模拟信号发送,模拟信号传输,模拟信号接收。

此方案的特点是使用元件简单,价格便宜,但是与数字电路的融合性差,对数据处理带来很多不变。

方案二:编码方案采用专业的无线信号编解码芯片,从而实现数字信号的输入,模拟信号的传输,数字信号的输出。

因本设计采用MCU 做主控芯片,为了便于信息的处理,故选择方案二。

2.2 模块的最终选择根据以上分析并结合具体的条件,最终选择如下模块:1. 主机控制模块采用51单片机用以实现对LCD 显示、信息的传送、温度的采集、光照的探测。

2. 显示模块用液晶显示器用来显示实时温度及光照的有无。

3. 光照检测模块采用光敏三极管,温度探测模块采用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

4. 无线收发模块采用TX-2B/RX-2B 芯片作为编解码芯片。

3 系统电路分析 3.1 发射电路分析根据题目要求,本系统的载波频率低于30MHz ,考虑到电路设计和调试的方 便,采用石英晶体作为振荡器。

石英晶体的等效为静态电容和电感、电阻、电容并联起来的电路。

忽略电阻的影响,可以看出石英晶体具有俩个谐振频率:一个是由电感、电阻、电容串联谐振频率:f =(3.1.1)另一个是由电感、电阻、电容并联谐振频率:f f==(3.1.2)这样使得等效电感的电抗曲线非常陡峭,故采用此电路。

3.2其他电路请见附表4硬件的设计与实现4.1无线收发模块该模块是系统中除单片机外的核心模块, TX-2B/RX-2B内部已含有编码和解码电路,无需在后续的电路中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软件编程解码,因此硬件电路简单。

RX-2B包括内置放大器、运算器及锁存器等。

振荡输入输出端外接100欧电阻形成RC振荡器,与发射电路的频率匹配。

RX-2B接收信号后,经解码后将温度和光照信息由和TX-2B相对应的引脚输出,传给单片机。

具体电路请参考附录。

3.2温度与光照的检测部分本系统光照检测采用光敏三级管,当具有光敏特性的PN节受光照射时,形成光电流,由此产生的光电流由基极进入发射极,从而在集电极得到一较大电流。

由于题目只要求检测光的有无,因此要求电路比较灵敏,能检测到光照强度较小的光。

在制作这部分电路时,改变电路中的电阻,比较各电阻所得的结果,从中选出能较好满足题目要求的电阻。

温度传感器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体积小,适用电压宽,测量温度范围及测量精度都能满足题目要求,直接输出数字量,并且可以直接与单片机通信,简化了电路的设计。

从站同时安装34063升压芯片,此芯片将3V电压升到5V,同时为无线收发模块及温度与光检测模块供电,简化了电路设计。

测温、光检及升压电路如附录1图3.2所示。

3.3显示模块本系统显示电路,我们采用单片机STC89C58 作为电路的控制核心,用12864液晶显示屏显示从站的编号、环境的温度、光的强度。

为了实现题中提出能扩展到256个从站的能力。

显示时:按键S1控制复位电路,按键S2用来翻屏,按键S3、S4分别用来翻页。

单片机XTAL1、XTAL2接十二MHZJ晶振,提供时钟基值。

具体电路图见附录1图3.3。

4 软件设计4.1 子程序流程图图4.1 子程序流程图4.2 主程序流程图5 系统测试5.1 测试方法与仪器5.1.1 测量方法根据题中要求及本作品具体特点可以分别测量发射的距离、系统误差、响应时间四项。

一、发射距离的测量:根据本作品具体的特点,先将发射模块与接收模块分开8cm,打开电源,使发射模块发射信息,看接收模块是否能接收到信息。

以2cm 的间隙增大发射距离,直至接收模块不能接收信息为此,记录测量的数据。

二、系统误差的测量:本系统要求温度测量绝对误差小于2℃。

将系统放在一空调房中,将空调通电,改变室内温度,用温度计测量室内温度作实际温度,同时将系统通电将液晶显示器显示温度作测量温度,记录测量的数据。

三、响应时间的测量:按下电源按钮,用秒表记录按下电源按钮的时刻,眼睛观测液晶显示器直至其上显示的数据稳定,用秒表记下数据稳定时的时刻,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并分别记录这两个时刻。

5.1.2测量用到的仪器根据测量方法,所用到的仪器有:电压表、电流表、直尺、温度计、秒表、空调。

5.2 测试的结果表 5.2.3响应时间的测量结果5.3 结果分析从以上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作品基本上能满足题目要求的基本部分,及部分发挥部分。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无线通信距离远远于题中要求;由于DS18B20测温灵敏度高、稳定,随意系统误差也较小;响应时间虽有人为误差但也能满足题中要求的5秒以内。

6 结论通过设计本产品,我们加深了对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光敏三极管、TX-2B/RX-2B芯片的认识,熟练了单片机的编程及无线通信的相关知识。

本作品基本上完成了题中要求的基本部分,对发挥部分的第一点及第三点要求也完成的很好。

本作品能很好的监控环境温度的变化及光照的有无,但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如无线通信模块较复杂,通信距离随能满足体重要求还是相对较短。

综上所述本作品还是能很好的完成题中要求,且具有电源能耗低、发射距离较远、系统误差小等优点。

参考文献《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李建忠著,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高频电子线路》,胡宴如、耿苏燕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杨素行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无线发射与接收电路设计》,黄智伟著,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年;附录1:电路图图纸图3.1.1 发射部分电路图图3.1.2 接收部分电路图图3.2光照温度检测模块电路图图3.3显示模块电路图附录2:部分程序清单主机程序:include<reg52.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sbit Lcd_rs=P1^1;sbit Lcd_en=P1^0;sbit Down=P1^2;sbit Up=P1^3;sbit Function=P1^4;uchar Num=1;uchar Table[8] ={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 ; uchar code Table1[]="编号: ";uchar code Table2[]="温度: ";uchar code Table3[]="光照信息: ";uchar code Table4[]="联机状态: ";sbit Clk=P3^2;sbit Data=P3^6;/************************* 函数名称: Delayms** 功能描述: 延时,单位毫秒** 输入: 延时毫秒数** 输出 : 无** 全局变量: 无** 调用模块: 无************************/void Delayms(uint k){uchar j;for(;k>0;k--)for(j=125;j>0;j--);}void Delayus (uint us){while(us--);}/******************************* 函数名称: Lcd_WCom** 功能描述: 液晶写指令函数** 输入: 指令** 输出 : 无** 全局变量: 无** 调用模块: 延时函数Delayms() ******************************/ void Lcd_WCom(uchar com){P0=com;Lcd_rs=0;Lcd_en=0;Delayus(5);Lcd_en=1;Delayus(5);Lcd_en=0;}/***************************** ** 函数名称: Lcd_WDate** 功能描述: 液晶写字符函数** 输入: 输入一个要显示字符,** 输出 : 无** 全局变量: 无** 调用模块: 延时函数Delayms() ******************************/ void Lcd_WDate(uchar date){P0=date;Lcd_rs=1;Lcd_en=0;Delayus(5);Lcd_en=1;Delayus(5);Lcd_en=0;}/***************************** ** 函数名称: Disp_string** 功能描述: 在液晶上显示字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