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教案表
新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教案(表格型)

[板书]3、共价键的极性 极性键 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 构成元素 实例 偏移 非极性键 不偏移 同种非金属元素 H2、N2、Cl2
不同种非金属元素 HCl、H2O、CO2、H2SO4
原子一样的对共用电子对的引力相同为非 极性原子不用引力不同为极性
[板书]二、分子间作用力 1、分子间作用力: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分子 间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分子间作用力的实质是电 性引力,其主要特征有:⑴ 广泛存在于分子间;⑵ 只有分子间充分接近时才存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小结:共用电子对不偏移的共价键称为非极性键;共用 电子对偏移的共价键称为极性键。 板书: 1 ○极性键:电子对偏向于成键原子其中一方; (X--Y) 2 非极性键:电子对处于在成键原子中间。(X--X) ○ 总结:
理解、记忆两种不同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人们 把这种使离子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 板书: 三、化学键:使离子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称化学键。 练习: 下列物质中哪些含有离子键?哪些含有共价键? 哪些是极性键?哪些是非极性键? KCl、NH4Cl、H2、N2、Na2S、MgBr2、KOH、CO2、CH4、NH3、 CaO、Na2O2 运用刚才的抽象概念,从电子式角度判 断、比较、回答: (1)只含有离子键的式 KCl、Na2S、MgBr2、CaO。 (2) 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2、 2、 2、 4、 H N CO CH NH3 (3)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NH4Cl、KOH、Na2O2 (4) 含有极性键的是: 2、 4、 3、 4Cl、 CO CH NH NH KOH。 (5)含非极性键的是:H2、N2、Na2O2 讨论、思考、归纳: 从成键的元素判断:一般活泼金属和活泼 非金属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与 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节化学键教案

化学键(第一课时)宜春八中甘一(08090108)教材:人教版《化学2》第一章第三节。
教材分析:这一节的内容在“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之后,是对于化学物质的组成方式的初步解析,也是对化学反应本质的进一步探讨。
很好的衔接了之前的元素周期表的有关内容,也联系了之前的有关原子结构、离子的概念、化合价的概念、电解质的概念等等。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选修三的第二章第一节——共价键,第三章第四节——离子晶体;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知识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就已经知道了粗略的原子结构、化合价、离子等等概念,在高一上学期的学习中也知道了自由移动的离子组成的电解质等概念,也学习了比较多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在本课之前也刚刚学习过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具备了通过元素周期表推断元素性质的变化的能力。
但对于物质之间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特别是原子之间是怎么结合在一起的,还不清楚,甚至可能都还没有考虑过,对于化学反应的理解也停留在具体物质之间,是较为宏观的层面。
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对于理论的逻辑推理能力,在理论思维的发展基础上,高中生思维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的等能力也在协调发展;思维的创造性也在提升,能不断地提出新的假设、理论,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离子键,能用自己的语言,或是借助具体的化合物说明离子键。
②明白共价键的含义,能举例说明共价键。
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离子键与共价键的联系和区别,能举出几个离子键、共价键的例子。
④逐步培养从已有大量知识的基础上总结规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以及原有知识的分析推导,大胆地做出猜想;通过视频、文献等等资料,验证推论。
②培养自己联系前后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再思考,并推导出一些结论的能力,培养自己的科学直觉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自己的大胆推测,了解到科学知识的前后关联性,体会到对于已有知识进行再思考的乐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1.3化学键36-人教版

该问题的看法,说明理由。
【板书】
二.离子键的本质:静电作用。
(包含引力与斥力)
【想一想】试从原子结构角度
根据 8 电子稳定结构
为“活泼金属与活泼
比较下列两组微粒的稳定性。
规律,判断两组离子的稳 非金属通过得失电子达
【讲一讲】Na 与 Cl 通过得失 定性。
到稳定结构”的结论奠定
电子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并通过
1.提高学生利用材料提取信息、整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难点
教学 难点
造成 困难 原因
1.离子化合物的判断; 2.电子式的书写。 1.学生对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即活泼金属、活泼非金属得、失电 子的理解不够深入,对金属性、非金属性的掌握不牢导致学生在 离子化合物的判断上可能会出现问题; 2.电子式的书写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常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 布情况与书写规则,还要求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心思缜密,否则极 易出错。
准确掌握用电子式 描述简单离子化合物的 形成过程的书写规则,注 意书写细节。
模仿例题,完成练习 题。
本部分知识高考不 作要求,需强调。
通过针对练习,巩固 所学知识点。
【练一练】完成“能力提升” 第 1 题、第 2 题。
认真思考,完成能力 提升题。
有能力的学生,可试 图完成能力提升题。基础 训练题让普通学生吃得 了,能力提升题让优秀学 生吃得饱。
理论基础。
离子键结合,生成离子化合物
NaCl。
【板书】
三.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
的化合物。
【讲一讲】离子键的形成意
理解离子键形成的
原子形成稳定的 8
义。
意义在于降低体系能量; 电子结构可以使体系能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课标版 - 必修2《 化学键》教案

情感价值观目标: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科学方法: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1.离子键、共价键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及其形成过程3分子间作用力4氢键
[板书]3.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பைடு நூலகம்物。如:HCl、H2O、CH4、NH3、CO2
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是紧密联系的,共价键都是比较强的化学键,要破坏这些化学键都需要较多的能量,氮分子发生化学反应时要破坏分子内很强的的共价键,由于该共价键很难破坏,因此氮分子化学性质很稳定;再如金刚石完全是由共价键构成的,金刚石熔化时要破坏内部的共价键,因此金刚石的熔点、沸点、硬度等都非常高。
[学与问]氢氧化钠是否为离子化合物?判断依据是什么?氢氧化钠是强碱,所以是离子化合物
已知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试用电子式表示氢氧化钠。
[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
[板书]
[归纳]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是离子键,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是共价键。
(把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字样标在氢氧化钠电子式对应位置的下方)
[板书]1、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成键微粒:原子。
形成过程:形成共用电子对。
成键实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这种电子对,就是共用电子对。共用电子对受两个核的共同吸引,使两个原子结合在一起。在氯化氢分子里,由于氯原子对于电子对的吸引力比氢原子的稍强一些,所以电子对偏向氯原子一方。因此,氯原子一方略显负电性,氢原子一方略显正电性,但作为分子整体仍呈电中性。象这样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人教版必修二高一化学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教学设计

化学键(第二课时)[讲]在HF分子中,F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强于H原子,电子对偏向于F原子方向,即F原子带部分负电荷,H原子带部分正电荷,整个分子显中性,在HF 的形成过程中并没有电子的得失,也未形成阴阳离子,所以书写共价化合物的电学生板演,教师巡视的方式子式不能标电荷。
[投影小结]在书写电子式时要注意:1•电子对共用不归属于成键其中任何一个原子,不能像离子化合物一样用[]2.不能用表示电子的转移。
[思考与交流]根据H2、CI2、。
2的电子式思考为什么H2、CI2、。
2是双原子分子,而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从电子式的角度考虑)因为H、Cl、O N两两结合才能形成稳定结构,而构成稀有气体的原子本身就具有稳定结构[过]在化学上,我们常用一根短线来表示一对共用电子,这样得到的式子又叫结构式。
[点击试题]用结构式表示:N2、CH4、NH3、CO 2、HCI、HCIO[板书]5■共价键的种类:[讲]在我们以上所接触的分子中,有些共用电子对处在中间位置,也有些偏向成键原子的其中一方。
因此,我们又可以把共价键分为:电子对处在中间的称为非极性键(也就是两者吸引电子的能力一样,指相同元素原子),电子对偏向于成键原子其中一方的称为极性键(两者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就是不同非金属元素原子)。
[板书](2)非极性键:电子对处在成键原子中间;极性键:电子对偏向于成键原子其中一方。
[点击试题]判断CI2、N2、HCI、NH3、NaOH、H2O2分子中共价键的极性。
[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介绍了共价键饿相关知识,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形成过程,共价键的分类,我们要能够判断出极性键、非极性键。
[课后预习思考]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区别于练习。
离子键、共价键与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联系。
[自我评价]1.下列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A. HIB.NaOHC.B「2D.NaCI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O2分子间存在着非极性共价键叫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明确预习内容,为下节可做准备限时训练,提升学生的能力保证课堂效率。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第3课时)教案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第3课时)教案第三节化学健教案(第3课时)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2、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以及分子构型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对化学键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3、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化学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2、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3、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教学重点】化学键的概念【教学难点】化学键的实质【教学过程】[讲]通过学习有关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认识,我们知道,原子结合成分子时,原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不仅存在于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而且也存在于分子内非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前一种相互作用比较强烈,破坏它要消耗较大的能量,是使原子互相联结成分子的主要因素。
离子键使离子结合形成离子化合物;共价键是原子结合形成共价化合物分子,那么人们通常称离子相结合或原子间相结合的作用力为化学键[板书]三、化学键1.定义:离子相结合或原子间相结合的作用力分子间的作用力称为化学键[讲]一般的化学物质则主要由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而成,除此以外还有金属键。
化学键的形成与原子结构有关,离子键通过原子价电子间的转移,共价键是原子价电子的共用。
由此说明化学键可分为以下几类:[板书]2.分类:[投影]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配位键金属键[讲]在初中我们学过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学生成新的物质,从化学键的角度应该如何解释呢?其实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包含着反应物分子内化学键的断裂和产物分子中新的化学键的形成。
以Cl2和H2反应为例,Cl—Cl和H—H键断裂成H原子、Cl原子(旧键的断裂)后H原子Cl原子组合学生成HCl分子,也就形成了H—Cl键(新键的形成)。
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2第1章第3节化学键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1章第3节化学键教案第 2 页第 3 页第 4 页来表示。
例如:锂原子 ⨯Li 铍原子:..Be 硫原子:......S2. 阳离子的电子式:不要求画出离子最外层电子数(除复杂阳离子如+4NH 等要用中括号外),只要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n ”电荷字样阳离子。
3. 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于括号“[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 ”电荷字样。
例如:氧离子:-2....:][:O 氟离子:-:][:....F电子式是用“元素符号+最外层电子”来表示的,一般要求要表明成对的电子与未成对电子,并注意对称。
(二)离子键1. 形成过程: 原子结构示意图通过什么途径达到稳定结构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Na Cl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2. 概念: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注意:此静电作用不要理解成吸引作用。
第 5 页讨论S Na MgBr KF 22、、的形成过程。
注意:只用“→”表示形成过程,而不用“=”。
3. 形成条件: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4. 离子键的影响因素:⎭⎬⎫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多则离子键越强5. 存在物质:离子化合物。
如强碱、大多数盐以及典型的金属氧化物等。
注意: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中的相同离子不得合并讨论:请同学们从原子结构上分析,氢原子是怎样结合成氢分子的?(三)共价键1. 形成过程:请注意比较氢原子与氦原子的结构:在形成氢分子时,电子不是从一个氢原子转移到另一个氢原子中,而是在两个氢原子间共用,形成共用电子对,从而两个氢原子都达到了稳定结构,形成氢分子。
2. 概念: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讨论HCl 的形成过程。
书写下列分子电子式;22232CO N O H NH Cl 、、、、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时,比较复杂,将共用电子对用一根短线表示,第 6 页得到结构式,写出下列分子的结构式:222322CO N O H NH Cl H HCl 、、、、、、3. 类型:共价键(1)非极性共价键(非极性键)N N Cl Cl H H -=--(2)极性共价键(极性键)S H O H Cl H ---4. 形成条件: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5. 存在物质:不仅存在于非金属单质和共价化合物中,也存在于有些离子化合物中。
人教版高中化学 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共价键教学设计么办?(3)结合上述问题,H2、Cl2、HCl这三种物质中含有离子键吗?趣一、共价键对上述问题的答案进行详细讲解:H原子和Cl原子为了分别达到2电子及8电子的稳定结构,都具有得电子的趋势,所以H原子之间、Cl原子之间以及H原子和Cl原子之间难以发生电子得失,因而三种物质中都不含有离子键。
分析H、Cl的原子结构,并对比上节课所学离子键的知识,找出与离子键的不同进一步巩固上述问题,加深学生理解【提问】那么,以Cl2为例,Cl原子之间到底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自己找出答案。
阅读课本,自学本段内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讲解】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要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都需要获得1个电子,因而俩人一商量,各自拿出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个Cl原子就都形成了8电子的稳定结构。
加深理解,巩固提升【板书】一、共价键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过渡】这是同种非元素之间可以形成共价键,那么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可以形成共价键吗?得出概念,获得新知【讲解】不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也可以形成共价键,比如HCl。
我们也可以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板书】2、共价化合物: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例如:H2O、CO2等都是共价化合物。
下面请同学们用电子式表示这两个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并同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作对比。
用电子式书写H2O、CO2的形成过程【结论】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过渡】这样,我们就学习了离子键和共价键,两者够属于化学键,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从形成过程、成键粒子、实质等几个方面总结如下。
课堂小结,巩固新课【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一下内容:共价键的定义、实质;共价化合物;化学键;化学反应的本质。
希望同学们注意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区别,学会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阳第三中学教案表
原子化合时,Na失
N Cl
S F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1、AB型——氯化钠
2、A2B型——硫化钾
3、AB型——溴化钙
【深层综合考察】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注意】:左端是原子的电子式,右端是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元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可通过共用电子对的方法使双方最外电子层均达到稳定结构。
二.共价键
、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成键微粒:原子
【练习】大家练习一下这些物质电子式的书写
HCl H2S NH3CCl
、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或单质)
注意事项:①不需用箭头表示电子的偏移;
②共价键可形成单质,也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箭头左边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而右边的不可以。
【练习】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碘水硫化氢氨二氧化碳【结构式】——化学上,常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
3、极性共价键与非极性共价键
像H2一样,成键原子相同,两原子吸引电子对的能力相同,共用电子对不偏移,成键原子不显电性——非极性共价键。
像HCl一样,成键原子不同,原子对电子对的吸引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氯原子带部分负电荷,氢原子带部分正电荷——极性共价键
【列表比较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异同】
共价化合物:只由共价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常见共价化合物包括:
①非金属氢化物(如HCl、H2S、H2O等);
②酸(如H2SO4、HNO3、H3PO4等);
③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SO2等).
【注意】:
1、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离子化合物)
2、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练习】:
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结构式和形成过程,并判断出物质中所含共价键的类型。
第3课时三、化学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