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的历史和地位

合集下载

“金子黄黄的闪闪的宝贵的金子”

“金子黄黄的闪闪的宝贵的金子”

“金子黄黄的闪闪的宝贵的金子”金子黄黄的闪闪的宝贵的金子,一提到黄金,人们立刻联想到了财富与珍稀。

黄金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追逐的宝贝,无论是用于装饰还是作为货币流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的古代,黄金更是被视为至高无上的财富,被誉为“黄金万两也不换”。

黄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最早的金矿开采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埃及。

在当时,黄金已经被用作装饰品和货币,成为了当时社会中的重要财富标志。

而在中国,黄金的开采和使用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商周时期,黄金被赋予了崇高的象征意义,成为了皇家和贵族的专属材料。

黄金在人类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至今仍然被人们追捧和珍视。

那么,为什么黄金如此宝贵,闪闪发光呢?这其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魅力和价值呢?接下来,我们将一探究竟。

黄金的珍贵在于其极少的产量和珍稀性。

黄金是地球上最稀有的金属之一,数量十分有限,而且地球上的黄金资源也在不断被开采耗尽。

据统计,全球的黄金总量只有约19.3万吨,而且很大一部分被用于工业和珠宝制作,无法再回收使用。

黄金的稀缺性被认为是黄金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黄金因其独特的化学性质而备受人们喜爱。

黄金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的金属,不容易氧化和腐蚀,因此不会失去本身的光泽和价值,即使埋藏在地下数千年也不会产生化学变化。

这意味着黄金可以作为贮藏财富的绝佳选择,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价值。

黄金在世界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自古至今,黄金一直是全球经济中的主要货币储备,各国央行也会购买黄金来储备外汇。

黄金还是国际现货市场的重要商品之一,被广泛用于金融交易和投资,被视为一种避险和保值的投资品种。

黄金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除了作为财富和投资手段之外,黄金在文化、艺术和宗教领域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黄金是统治者和贵族的象征,用来装饰皇宫和寺庙,体现统治者的财富和地位。

而在当代,黄金更是成为了时尚和奢侈品牌的最爱,被用于制作珠宝首饰和高级手表,成为了奢华生活的象征。

黄金的历史地位及其重要性自己

黄金的历史地位及其重要性自己

一、黄金的历史地位及其重要性历史上,黄金曾经是一国的主要货币,辅以白银,在一国的经济运行中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发挥着其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在二战以后为了稳定汇率,实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黄金双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战后国际金融市场,同时也对战后经济的复苏提供了充实的保证。

1976年1月,随着国际金融市场新秩序“牙买加”国际金融新体系的诞生,黄金失去了昔日的风采,最终在国际货币体系里沉默。

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黄金“货币化”却悄然兴起,重新备受投资者关注和青睐。

截至目前,在美债危机阴霾笼罩的国际金融形势下,有相当部分投机商转战黄金,为自己的资产保值增值。

据相关研究表明,在长期内,不论是在通货膨胀期还是在通货紧缩时期,黄金价格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尤其是在经济波动剧烈的最近几年内,黄金在抵御系统性的政治、经济和金融风险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对于个人投资者,在金融危机过程中,黄金的保值增值特有属性,帮助个人避免了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风险。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崩溃时,黄金价格从当时官方固定兑换价格35美元/盎司,一直上涨到852美元/盎司,期间只用了不到10年(1971-1980)的时间,总体涨幅高达24倍之多。

1979年11月26日(据NYMEX期货价格)价格为390美元/盎司,而不到2个月,1980年1月18日,黄金价格已涨到850美元/盎司,成为30年(1949-1980)来的最高点。

而随后在一年半时间内,价格又跌回400美元之下,并且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价格基本都在400美元以下,尤其是300-200美元之间维持了相当长时间,300美元以下的价格就持续了4年,从1998年1月至2002年3月。

从2002年3月底黄金价格恢复到300美元之上,2003年12月1日重新回到400美元,2005年12月1日价格突破500美元/盎司,2 006年4月10日突破600美元/盎司,2006年5月11日达到近期的最高点723美元。

黄金的历史

黄金的历史

黄金的历史:1、皇权垄断时期(19世纪以前)在19世纪之前,因黄金极其稀有,黄金基本为帝王独占的财富和权势的象征;或为神灵拥有,成为供奉器具和修饰保护神灵形象的材料;虽然公元前6世纪就出现了世界上的第一枚金币,而一般平个民很难拥有黄金。

黄金矿山也属皇家所有,当时黄金是由奴隶、犯人在极其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开采出来的。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黄金培植起了古埃及以及古罗马的文明。

16世纪殖民者为了掠夺黄金而杀戳当地民族,毁灭文化遗产,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血腥的一页。

抢掠与赏赐成为黄金流通的主要方式,自由交易的市场交换方式难以发展,黄金的专有性也限制了黄金的自由交易规模。

2、金本位时期(19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进入19世纪初开始,先后在俄国、美国、澳大利亚、南非以及加拿大发现了丰富的金矿资源,使黄金生产力迅速发展。

仅19世纪后半叶,人类生产的黄金就超过了过去5千年的产量总和。

由于黄金产量的增加,人类增加黄金需求才有了现实的物质条件,以黄金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人类进入了一个金本位时期。

货币金本位的建立意味著黄金从帝王专有,走向了广阔的社会;从狭窄的宫廷范畴进入了平常的经济生活;从特权华贵的象征演变为资产富有的象征。

金本位制即黄金就是货币,在国际上是硬通货。

可自由进、出口,当国际贸易出现赤字时,可以用黄金支付;在国内,黄金可以做货币流通。

金本位制具有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等三大特点。

金本位制始于1816年的英国,到19世纪末,世界上主要的国家基本上都实行了"金本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全世界已有59个国家实行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虽时有间断,但大致延续到20世纪的20年代。

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有的国家实行"金本位制"长达一百多年,有的国家仅有几十年的"金本位制"历史。

随著金本位制的形成,黄金承担了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成为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媒介,黄金的社会流动性增加。

黄金发展历史 知乎

黄金发展历史 知乎

黄金发展历史知乎黄金作为一种珍贵的贵金属,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中国的玉帝宫,黄金一直被视为权力、财富和荣誉的象征。

在古代世界,黄金以其独特的光泽和稀有性,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古埃及法老们将黄金视为神圣的象征,并将其应用于神殿、祭坛和国王的宫殿。

古代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黄金被广泛用于制作王冠、器皿和佩饰品,显示王权和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金逐渐被广泛用于货币交换和贸易。

公元前6世纪的里根麦塞尼亚帝国是第一批在硬币中使用黄金的国家之一。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黄金成为了帝国繁荣和财富的象征。

在中世纪,黄金在欧洲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由于经济活动的增长,商人和国家之间的贸易需求不断增加。

黄金贸易成为了连接东方和西方的重要纽带,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

然而,黄金开采和交易的发展并不总是顺利的。

一些重要的发现和技术进步推动了黄金开采的飞跃。

例如,美洲大陆被发现后,西班牙和葡萄牙等欧洲国家开始从新大陆运输大量黄金。

这导致了“新大陆”的黄金热潮,也为欧洲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20世纪,黄金的地位逐渐发生变化。

随着金本位制的施行和货币体系的稳定,黄金开始被国家储备起来,用于国际支付和稳定货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金和货币体系逐渐解禁,导致黄金价格的剧烈波动。

现代社会,黄金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投资工具。

无论是投资者、中央银行还是个人都对黄金保持着一定的兴趣。

黄金的稀缺性和价值使其成为了稳定资产和抵御通货膨胀的避险工具。

综上所述,黄金作为一种珍贵的贵金属,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从古代世界的宗教崇拜到现代投资工具,黄金在人类历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黄金的历史和地位

黄金的历史和地位

黄金的历史和地位马克思曾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可以说这是一句经典的论述,它深刻地揭露了黄金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由于黄金和白银二者有相对固定的兑换比率,作用又是完全一样的,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在提到“金银”的地方全数用黄金来替代)也就是说,在人类历史上自从有了商品互换以后,曾经有过其他的物品也曾经先于黄金充当了商品互换的媒介,也就是咱们所说的“一般等价物”,比如贝壳和盐等等。

后来由于黄金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携带和保留”等自然属性的优势,最终固定的充当了一般等价物,而这种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因此,黄金成了“天然的货币”。

自从黄金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以后,客观上极大地增进了商品互换和经济的发展。

因为咱们可以想见,在黄金没有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之前,那时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地域和地域之间很有可能商品互换的“媒介”是不一样的,即便一样也有可能在对它们的“价值大小”的认定上存在不合。

而当黄金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以后,其他的一般等价物都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大家就只需要鉴定黄金的货色、气宇它们的重量。

大家都把它看做是财富的化身,拥有它,就几乎拥有了一切。

这样就自然地产生了对黄金的“偶像崇拜”。

迄今为止黄金拥有这种地位已经持续了数千年的时间,但也并非一成不变。

而是已经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在黄金成为货币以后最先是将黄金铸成条块状利用的,而且必需是足额重量,后来又将黄金铸成必然的形状,如古罗马的金币、咱们中国古代长期利用的“金元宝”等。

再后来,政府强制铸造一些必然形状并人为规定其“价值”的金属铸币。

最先可能是部份是金银部份是其他金属,但强制其“价值”就等于同样重量的纯金银的“价值”。

再后来,政府乃至在铸币中完全不用金银的成份了,而代之以其他金属,如铜、锡、铅、镍、铁或是他们的合金,咱们称其为“制钱”。

很显然,这些铸币无论是政府规定的“价值”(即规定单位重量的金银与必然数量的铸币可以兑换)仍是市场调节下的“价值”都远远低于其自身的价值。

5个9的黄金介绍与卖点

5个9的黄金介绍与卖点

5个9的黄金介绍与卖点五个九黄金,指的是金的纯度达到99.999%的黄金。

由于其高纯度和稀缺性,五个九黄金成为了世界上最珍贵的黄金之一。

本文将从黄金的历史、特点、用途、投资价值和保值功能等方面介绍五个九黄金的卖点。

一、黄金的历史黄金作为一种贵重金属,由于其稳定的化学性质和美丽的外观,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喜爱。

在古代,黄金被用作货币、贵族的装饰品以及国家储备的珍贵物品。

而五个九黄金的纯度更高,更接近于黄金的完美状态,因此具有更高的价值和地位。

二、五个九黄金的特点1. 高纯度:五个九黄金的纯度达到99.999%,几乎是纯金。

相比之下,一般的黄金纯度只有99.9%左右。

高纯度使五个九黄金具有更好的延展性和韧性,能够更容易地制造成各种珠宝和工艺品。

2. 稀有性:五个九黄金在地壳中的分布非常稀少,其采掘难度较大,因此相对来说比一般的黄金更加稀有。

稀有性使得五个九黄金的价值更高,也更受人们的追捧。

3. 抗氧化:由于其高纯度,五个九黄金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性能,不易受到空气、水分、酸碱等因素的侵蚀。

这使得五个九黄金在制造高档珠宝和艺术品时更加耐用。

三、五个九黄金的用途1. 珠宝首饰:五个九黄金的高纯度和稀有性使得它成为制作高档珠宝首饰的理想材料。

黄金的色泽和光泽与任何其他金属都不同,给人一种独特的贵气和高雅感。

2. 工艺品:五个九黄金的高纯度使得它具有更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能够制作出更精致的工艺品。

黄金工艺品不仅具有收藏价值,还能够体现制造者的工艺水平和艺术才华。

3. 投资储备:五个九黄金作为一种珍贵的贵金属,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投资者可以购买五个九黄金来进行长期储备,以应对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等不确定因素。

四、五个九黄金的投资价值五个九黄金作为一种稀缺而珍贵的贵金属,其投资价值非常高。

由于全球黄金资源的有限性,五个九黄金的供应量较少,因此其价格相对较高。

同时,黄金在经济不稳定时期具有一定的避险功能,能够保值稳定,成为投资者的重要选择。

黄金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性

黄金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性

黄金是财富的象征,所以不论古今中外黄金的社会地位都非常高。

这是因为黄金是硬通货,被多国所承认,所以大家为了分散风险,都会配置一些黄金来保值和规避风险。

这也是为什么黄金的投资属性越来越强,也越来越受到欢迎的原因,可见黄金在人类历史上有着非常大的重要性。

在我国古代冶炼业还不是很发达,所以货币采用的是铜钱,因为铜很稳定,比较好提炼出来,再加上铜的储存量比较多,所以铜钱被古代人普通运用。

后来人们发现了黄金,黄金的储存量比较少,物依稀为贵,所以黄金比较贵重,再后来黄金开始作为货币开始流通,这在历史上市一大壮举,黄金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今铜的地位已大不如从前,但是黄金却依然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因为黄金和美元是间接挂钩的,买卖一般以美元为计算。

而美国不仅是经济强国,还是政治大国,所以黄金与美元的关系一直非常敏感和微妙。

正是因为如此,黄金的地位和重要性才一直没有被人们所遗忘R。

黄金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险的,它的角色也在不断的改变,正是因为黄金懂得“顺应时代”才会被越来越多人的所重视,成为历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提醒广大投资者,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把握好投资力度,量力而行。

黄金的历史

黄金的历史
罗马人对早期开采金矿的技术贡献最大。当时并未发明炸药,他们用冷缩热胀的原理,将矿洞的石块用高温及冷却的程序来打碎,然后用水压方法发掘金属,令金的产量增至每年1万磅。那时,金币的流通也被记载于历史中。
此后,因金矿的管理不善,加上各方面的政治因素,金的开采一度停顿。13 世纪初,亚洲及欧洲产金量增加,国际间的黄金交易也非常活跃。意大利 (ITALY) 、匈牙利 (HUNGARY) 及葡萄牙 (PORTUGAL) 成为铸造钱币的中心,而法国 (FRANCE)及英国 (ENGLAND)亦设立了工匠学院及同业公会,进一步加强对金的研究及控制。
金的久远历史和耀目光辉,在人类心中,留下不可取代的地位;虽然其产量不断增加,但都迅速地被市场所吸纳。人类对金的欣赏与爱慕,历久弥新!
中国的金、银历史
金银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 4000 多年前夏禹时代,中国人已经懂得利用金银作饰物和交易品。司马迁的《史记平的准书》中就有「虎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的记载。「黄」是指黄金,「白」的是银,「赤色」的是铜。商朝早期的墓穴也被发现用金饰作为陪葬品,愈来愈多的出土文物都证实我国在夏商时代已掌握了金银的冶炼和饰物制造的技巧。
清朝光绪十四年 (公元1888年) 最高年产金量达 13542 公斤,占世界总产量的 7% ,居产金国第五位。民国时内战频繁,军阀争权,有些还大肆搜刮民间财富,以支付他们的军费。历史也有记载某些军阀私自铸造成色或含金量较低的伪造银元,在市场上流通,欺骗百姓,中饱私囊。他们要人民服兵役,对矿工刻薄劳役,令不少矿工饿死在矿场上。与此同时,世界各地如巴西 (BRAZIL) 、南非、澳洲都掀起采金热潮,吸引了不少中国人移居外地赚取金钱。那时,中国的掘金及冶炼方法较外国落后,也没有顾及采金工人的利益,所以黄金产量一直下降。直至解放以后,中国的黄金生产才呈现新的希望。当时量地供应黄金饰物,私人不可自由买卖。文化大革命时,更把金银饰物列作「四旧」,令市面的金饰供应完全停止。但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金银有特别的爱好,虽然政府鼓吹平淡实在的生活,但人民对金银的传统喜爱心理并未因此而消失。 1982 年,中国恢复黄金饰物的买卖,黄金饰物便随着经济改革及社会的现代化更趋普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金的历史和地位马克思曾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可以说这是一句经典的阐述,它深刻地揭示了黄金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由于黄金和白银二者有相对固定的兑换比率,作用又是完全一样的,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在提到“金银”的地方全部用黄金来替代)也就是说,在人类历史上自从有了商品交换以后,曾经有过其他的物品也曾经先于黄金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般等价物”,比如贝壳和盐等等。

后来由于黄金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携带和保存”等自然属性的优势,最终固定的充当了一般等价物,而这种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因此,黄金成了“天然的货币”。

自从黄金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之后,客观上极大地促进了商品交换和经济的发展。

因为我们可以想见,在黄金没有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之前,当时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地区和地区之间很有可能商品交换的“媒介”是不一样的,即使一样也有可能在对它们的“价值大小”的认定上存在分歧。

而当黄金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之后,其他的一般等价物都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大家就只需要鉴定黄金的货色、度量它们的重量。

大家都把它看作是财富的化身,拥有它,就几乎拥有了一切。

这样就自然地产生了对黄金的“偶像崇拜”。

迄今为止黄金拥有这种地位已经持续了数千年的时间,但也并非一成不变。

而是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黄金成为货币之后最先是将黄金铸成条块状使用的,而且必须是足额重量,后来又将黄金铸成一定的形状,如古罗马的金币、我们中国古代长期使用的“金元宝”等。

再后来,政府强制铸造一些一定形状并人为规定其“价值”的金属铸币。

最早可能是部分是金银部分是其他金属,但强制其“价值”就等于同等重量的纯金银的“价值”。

再后来,政府甚至在铸币中完全不用金银的成分了,而代之以其他金属,如铜、锡、铅、镍、铁或是他们的合金,我们称其为“制钱”。

很显然,这些铸币无论是政府规定的“价值”(即规定单位重量的金银与一定数目的铸币可以兑换)还是市场调节下的“价值”都远远低于其自身的价值。

(如鸦片战争后由于白银的大量外流导致了“银贵前贱”)也就是说,这些铸币所代表的购买力远远低于其自身的生产成本。

其之所以被老百姓在经济活动中所接受,几乎完全是因为政府其实是用它的“信用”作了担保。

换句话说,如果某个政权(王朝)被推翻了,这些铸币如果不被新的政权(王朝)所接受和承认的话,那么他的购买力将大打折扣。

这也就是为什么历朝历代都是由官府垄断铸币活动,对民间私自铸造行为给以非常严厉的打击,看一看中国的史书,政府对待这类行为的处置措施之严厉近乎对待犯下了“十恶不赦”之类的大罪。

再到后来,政府干脆就发行了本身几乎毫无价值的“纸币”,纸币自身的价值就是其纸张和制版、印刷的费用,如果,不是政府强制给其赋予了“价值”的话,其价值和废纸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如果发行某种纸币的政权被更迭了,新政权不承认其“价值”的话,或是将其“价值”大打折扣的话那么,我们手中的这些纸币就会成为废纸或是我们的财富已经大大的缩水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国民党政权垮台后,我们西北的许多地区老百姓竟用当时的纸币糊窗纸或是裱鞋垫。

这些行为其实是政府利用强权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而在这么一个演变的过程中,最早的时候,政府总要强制规定铸币和纸币与金银之间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比价,这样,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代,老百姓也就被动地习惯了在经济活动中接受铸币或是纸币,(人们也无力抗拒)因为,一般来讲,一个政权不会随便大幅度地调整铸币和纸币与金银的比价关系,因为,这必将引发社会的动荡和老百姓的强烈不满,造成经济的崩溃、民心的丧失,历史上远如代汉自立的王莽新朝的败亡,近如国民政权在大陆的覆灭都是如此。

换句话说,这个时候,老百姓对铸币或纸币有信心,其实就是对某个政权有信心。

而一旦到了乱世,老百姓就会自发的拒绝铸币或是纸币,把金银作为他们财富的稳定器和保值手段,这也就是金银独特的“储藏手段”的职能,用现代经济学的表述就是金银是最好的“避险工具”。

40多年前,一位经济学家曾说“黄金非货币化之后,金价将一落千丈,黄金将随处可用,牙科医生可以用它来补牙”。

今天,我们虽然没有看到黄金随处在用,但是,黄金“非货币化”却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众所周知,黄金早已完全退出了流通领域,不再充当商品交换的中介,而是被铸币和纸币所取代,而在作为“价值尺度”这一其最原始的职能中,人们今天在头脑中根本就没有黄金的影子。

更关键的是在国际贸易中最早的时候国与国之间对对方的纸币和非金银金属铸币是完全不认可、接受的,只接受黄金和白银。

(这就是为什么近代史上每次的战争赔款都是用白银或是银元而不用当时大量使用的“铜制铸币”)但是今天,已经没有这个概念了,人们找到了若干种“外汇”,既一些国家的纸币,而这些纸币本质没有发生变化,自身是几乎没有价值的,完全是因为我们对这些国家的政府以及这些国家经济的运行状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着信心。

反过来说,虽然现在这些国家自身经济的运行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以及国际市场的变化,再加上自由汇率下投机资金的逐利使得外汇的汇率在不断的变动,但人们并没有重新恢复“金本位”。

因为从长期看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是高度稳定、成熟的,是能够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因此,我们追求的是相对的稳定,不是绝对的稳定。

综合上文所述,历史上人们之所以钟情黄金是因为他们相信,如果使用黄金作为货币,一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将取决于黄金的天然供给和人们对黄金的需求,这将创造出一种“自然规律”,并将政府的干预拒之门外。

而人类历史上一些暴虐政府通过滥发铸币和纸币的行为又为这种观点找到了最好的注脚。

从这个意义上讲,黄金天然是保守主义者的情人,因为,他们相信黄金将防止国家对个人自由的控制。

但是事实上今天的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他们的这种“担心”。

1、随着政治民主化的深化,各国经济政策目标有了很大的调整,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成为政府首先要关心的事情。

而在金本位时期,经济增长和国内就业是服从于货币稳定和外部平衡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当时任英国财政部长的丘吉尔(即二战时的英国首相)意恢复金本位制度,结果英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失业率上升到10%以上、稅赋加重、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凯恩斯愤怒地指出:“黄金是野蛮时代的遗迹。

”也就是说现在的很多国家在一定程度内就有同意推行着某种“通货膨胀”政策或是“赤字财政”政策。

只要能够做到既保证经济的增长、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又保证物价的上涨在一定的幅度之内。

这也就是为什么十年来我们国家的居民人均收入几乎翻了两翻(即增发了大量的纸币)而同时这十年也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最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为迅速的一个时期。

2、与纸币相比,使用黄金或其它的商品作为货币将带来资源的浪费。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中谈到,人们在南非等地从事辛苦劳动将黄金从地下挖掘出来,只是为了再将其埋藏在位于肯塔基州的美国联邦政府的金库中。

实际上,只要人们对纸币的支付能力有充分的信心,作为货币符号的纸币完全能够取代作为有形商品的黄金,同时,又可以节约一笔可观的资源。

甚至将来电子货币会完全取代现在的纸币,只要能保证电子货币的信用。

3、黄金的供应量是相对有限的,而市场经济的扩展是无限的。

这使得使用黄金作为货币必将带来通货紧缩的压力。

也就是说,经济总量的增加和黄金自身产量的增加是不是就能做到如保守主义者所坚信的“天然的平衡”呢?在今天我们看来无疑是一个神话。

凯恩斯就曾经说,西方国家的所有的黄金储备可以放在一艘现代轮船里运送。

换句话说,如果将世界上所有的金银全部统计出来,再将世界上所有的财富作一个统计,如果用黄金作为价值尺度来衡量,那么,黄金的“身价”必定要翻数十倍甚至更多。

这无疑再次推翻了前文保守主义者的论断。

这也就是人们为什么总要在商品货币(金银)之外创造出其它信用形式如铸币、钞票、银行存款和政府票据的原因。

也就是说,如果人类没有发明这些信用工具,只使用金银作为货币的话,我们现在根本不会创造出这么多的财富。

尽管黄金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但是其身影仍时隐时现。

尽管今天黄金更多地使用在工业用途和首饰业,但是它随时愿意充当货币的替身。

当出现了高涨的通货膨胀或者剧烈的汇率变动时黄金作为最稳定的金融避险工具就会被人们再度宠幸。

如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美国的经济受高涨的通货膨胀所困,利率也随之攀高,加之当时苏联人侵阿富汗,于是金价一路攀升,创造了800美元1盎司(1盎司=28.3495克)黄金的历史纪录。

而随着80年代后期美国通货膨胀率的回落和经济的好转以及美苏关系的缓和、冷战的实际结束,黄金的价格开始逐渐下降。

西方世界开始了一个低通胀的时代,各国的汇率也保持了相对稳定的走势。

同时由于黄金非货币化大局已定,各国中央银行更加看重国际储备的收益,但是黄金储备只有在实际利率为负,尤其是在高通货膨胀的时候才能有较高的收益率,再加上以黄金为结算手段难以满足互联网时代交易电子化的要求,且黄金的储备成本又是最高的,于是各国央行先后向市场抛售大量的黄金储备,将所得换成了更有活力的储备和投资品种。

这直接打击了黄金价格。

到1999年,黄金的价格已经跌到了252美元1盎司的低点。

而全世界每盎司的平均生产成本大约为260美元,这意味着黄金价格已经低于其生产成本。

许多黄金生产国为此受到沉重打击。

如南非有40%的金矿濒临倒闭,8万名矿工失业。

也就是说,现在各国发行的货币符号——纸币已经都与黄金脱钩了,这样,黄金的价格就不单会受到其自身生产成本和产量的影响,还会受到汇率的影响,而汇率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中东局势恶化、美国经济增速放慢、日本和德国等重要工业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主要西方国家汇率异常波动且幅度较大,许多投机者又将黄金作为他们首选的避险手段,大量资金流到黄金市场以求保值。

黄金价格又上涨到了每盎司800美元以上的水平(目前是1盎司=800亿美元左右)总之,黄金价格的涨落清晰的说明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充满着风险,(其实,今天黄金本身也已经成了一种重要的金融投机品种)而这又决定了黄金有其自身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今天世界各国在发行纸币的时候已经不再考虑自身的黄金储备能力了,很多国家几乎没有黄金储备但通过调控纸币的发行经济也保持了良好的运行状态。

因此,黄金作为一种贵金属仅仅还保留着其最后一块阵地,即作为财富的储藏手段,也就是避险工具。

而其本身价格的涨跌又是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投资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