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历史
黄金的历史

黄金的历史:1、皇权垄断时期(19世纪以前)在19世纪之前,因黄金极其稀有,黄金基本为帝王独占的财富和权势的象征;或为神灵拥有,成为供奉器具和修饰保护神灵形象的材料;虽然公元前6世纪就出现了世界上的第一枚金币,而一般平个民很难拥有黄金。
黄金矿山也属皇家所有,当时黄金是由奴隶、犯人在极其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开采出来的。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黄金培植起了古埃及以及古罗马的文明。
16世纪殖民者为了掠夺黄金而杀戳当地民族,毁灭文化遗产,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血腥的一页。
抢掠与赏赐成为黄金流通的主要方式,自由交易的市场交换方式难以发展,黄金的专有性也限制了黄金的自由交易规模。
2、金本位时期(19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进入19世纪初开始,先后在俄国、美国、澳大利亚、南非以及加拿大发现了丰富的金矿资源,使黄金生产力迅速发展。
仅19世纪后半叶,人类生产的黄金就超过了过去5千年的产量总和。
由于黄金产量的增加,人类增加黄金需求才有了现实的物质条件,以黄金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人类进入了一个金本位时期。
货币金本位的建立意味著黄金从帝王专有,走向了广阔的社会;从狭窄的宫廷范畴进入了平常的经济生活;从特权华贵的象征演变为资产富有的象征。
金本位制即黄金就是货币,在国际上是硬通货。
可自由进、出口,当国际贸易出现赤字时,可以用黄金支付;在国内,黄金可以做货币流通。
金本位制具有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等三大特点。
金本位制始于1816年的英国,到19世纪末,世界上主要的国家基本上都实行了"金本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全世界已有59个国家实行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虽时有间断,但大致延续到20世纪的20年代。
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有的国家实行"金本位制"长达一百多年,有的国家仅有几十年的"金本位制"历史。
随著金本位制的形成,黄金承担了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成为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媒介,黄金的社会流动性增加。
黄金发展历史 知乎

黄金发展历史知乎黄金作为一种珍贵的贵金属,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中国的玉帝宫,黄金一直被视为权力、财富和荣誉的象征。
在古代世界,黄金以其独特的光泽和稀有性,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古埃及法老们将黄金视为神圣的象征,并将其应用于神殿、祭坛和国王的宫殿。
古代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黄金被广泛用于制作王冠、器皿和佩饰品,显示王权和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金逐渐被广泛用于货币交换和贸易。
公元前6世纪的里根麦塞尼亚帝国是第一批在硬币中使用黄金的国家之一。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黄金成为了帝国繁荣和财富的象征。
在中世纪,黄金在欧洲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由于经济活动的增长,商人和国家之间的贸易需求不断增加。
黄金贸易成为了连接东方和西方的重要纽带,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
然而,黄金开采和交易的发展并不总是顺利的。
一些重要的发现和技术进步推动了黄金开采的飞跃。
例如,美洲大陆被发现后,西班牙和葡萄牙等欧洲国家开始从新大陆运输大量黄金。
这导致了“新大陆”的黄金热潮,也为欧洲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20世纪,黄金的地位逐渐发生变化。
随着金本位制的施行和货币体系的稳定,黄金开始被国家储备起来,用于国际支付和稳定货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金和货币体系逐渐解禁,导致黄金价格的剧烈波动。
现代社会,黄金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投资工具。
无论是投资者、中央银行还是个人都对黄金保持着一定的兴趣。
黄金的稀缺性和价值使其成为了稳定资产和抵御通货膨胀的避险工具。
综上所述,黄金作为一种珍贵的贵金属,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从古代世界的宗教崇拜到现代投资工具,黄金在人类历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黄金发展历史

金本位通行了100年
影响
第一次世界 大战爆发
1.为各国普遍货币贬值、推行通货膨胀 政策打开了方便之门。
2.导致汇价的剧烈波动,冲击世界汇 率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5月-1973年)
• 1944年7月,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聚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 布雷顿森林,商讨战后的世界贸易格局。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 协定》,决定成立一个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以及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组织
金本位形成的具体原因
1
金属货币在流通当中发生自然磨损。
2 打磨硬币牟取私利的现象普遍存在。
造假从而以假充真。
4
造币者充当了“造假者”的角色。
金本位制的形势
金本位制主要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 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形态。
1.金币本位制在该
制度下,各国政府以法 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 量,两国货币含金量的 对比即为决定汇率基础 的铸币平价。黄金可以 自由输出或输入国境, 并在输出入过程形成铸 币一物价流动机制,对
布布雷雷顿顿森森林林体体系系 •1944年5月 -1973年 1944年5月,美国邀请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国政府的代表在美国布 雷顿森林举行会议,签定了“布雷顿森林协议”
黄金迎来了非货币功能的时代
•1973年至今
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正式取消黄金双价制,这意味着国际货币体系 中黄金非货币化的法律过程已经完成
• 1945年12月27日,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国中的22国代表在《布雷顿 森林协定》上签字,正式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机构 自1947年11月15日起成为联合国的常设专门机构。中国是这两个机构 的创始国,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得到这两个机构中的席位。
黄金历史

黄金投资一、黄金大事回顾1914年以前主要西方国家采用各类规模的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以其黄金储备数量相对发行货币,以每一盎司黄金对应某一金额。
1919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停止实行金本位制。
192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希望借助金本位制走上复苏之路,恢复金本位制度。
1931美国1929年的经济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萧条,英国结束了金本位制。
1933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禁止黄金自由买卖和出口,要求人民将持有黄金全数上交银行。
美国放弃金本位制。
1934美国总统罗斯福将买卖黄金的官价提升至每盎司35美元(美元贬值大约40%),恢复金本位制。
1936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建立。
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承担以官价(每盎司35美元)兑换黄金业务,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
1961美国受制于越南战争,财赤巨大,国际收支恶化,令黄金投机活动增加,美、英、法、德、意等国家于是成立黄金总汇,联合抑制黄金价格上涨。
黄金汇总解体(金本位制亦取消);瑞士成立苏黎世金库进行黄金买卖,黄金开始双价(私人及管方价格)制度阶段。
1971美国总统尼克逊宣布停止各国中央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后来同意把美元贬值7.89%,黄金的官价为每盎司38美元。
1972年这一年,伦敦市场的金价从1盎司46美元涨到64美元。
1973年,金价冲破100美元。
1974年到1977年,金价在130美元到180美元之间波动。
1978年,原油飙涨达一桶30美元,金价涨到244美元。
1979年,金价涨到500美元。
10月,美国通胀率冲破12%。
1980年元月的头两个交易日,金价达到634美元,美国财长米勒宣布财政部不再出售黄金,之后不到30分钟金价大涨30美元达715美元,元月21日创850美元新高。
美国总统卡特不得不出来打压金市,表示一定会不惜任何代价来维护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当天收盘时金价下跌了50美元。
1980年2月22日,金价重挫145美元。
黄金的历史

此后,因金矿的管理不善,加上各方面的政治因素,金的开采一度停顿。13 世纪初,亚洲及欧洲产金量增加,国际间的黄金交易也非常活跃。意大利 (ITALY) 、匈牙利 (HUNGARY) 及葡萄牙 (PORTUGAL) 成为铸造钱币的中心,而法国 (FRANCE)及英国 (ENGLAND)亦设立了工匠学院及同业公会,进一步加强对金的研究及控制。
金的久远历史和耀目光辉,在人类心中,留下不可取代的地位;虽然其产量不断增加,但都迅速地被市场所吸纳。人类对金的欣赏与爱慕,历久弥新!
中国的金、银历史
金银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 4000 多年前夏禹时代,中国人已经懂得利用金银作饰物和交易品。司马迁的《史记平的准书》中就有「虎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的记载。「黄」是指黄金,「白」的是银,「赤色」的是铜。商朝早期的墓穴也被发现用金饰作为陪葬品,愈来愈多的出土文物都证实我国在夏商时代已掌握了金银的冶炼和饰物制造的技巧。
清朝光绪十四年 (公元1888年) 最高年产金量达 13542 公斤,占世界总产量的 7% ,居产金国第五位。民国时内战频繁,军阀争权,有些还大肆搜刮民间财富,以支付他们的军费。历史也有记载某些军阀私自铸造成色或含金量较低的伪造银元,在市场上流通,欺骗百姓,中饱私囊。他们要人民服兵役,对矿工刻薄劳役,令不少矿工饿死在矿场上。与此同时,世界各地如巴西 (BRAZIL) 、南非、澳洲都掀起采金热潮,吸引了不少中国人移居外地赚取金钱。那时,中国的掘金及冶炼方法较外国落后,也没有顾及采金工人的利益,所以黄金产量一直下降。直至解放以后,中国的黄金生产才呈现新的希望。当时量地供应黄金饰物,私人不可自由买卖。文化大革命时,更把金银饰物列作「四旧」,令市面的金饰供应完全停止。但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金银有特别的爱好,虽然政府鼓吹平淡实在的生活,但人民对金银的传统喜爱心理并未因此而消失。 1982 年,中国恢复黄金饰物的买卖,黄金饰物便随着经济改革及社会的现代化更趋普及。
黄金的发展历史

黄金市场发展历史自公元560年前,至1971年布雷顿森林制度终结期间,全球各个国家一直使用黄金作为单一或其中一种货币,国家及人民更早已有积存黄金作为储备的习惯。
黄金是人类较早发现并利用的金属。
由于黄金罕有、特殊和珍贵,因此有“金属之王”的称号,享有其它金属品种无法比拟的盛誉,其显赫的地位近乎永恒。
正因为黄金具有这一“贵族”地位,黄金曾经是财富和华贵的象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黄金的经济地位和应用层面不断发生变化,但目前仍然在各国的国际储备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一种同时具有货币属性、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的特殊商品。
黄金在现代金融市场的角色:货币职能下降,在工业和高科技领域方面的应用在逐渐扩大,是全球公认有价值的流通货币,属于世界性的储备。
全球争相成立黄金交易所和交易平台,推出众多黄金的投资衍生工具和理财产品,更重要的是,黄金是投资者所认识最多的投资工具。
20世纪60年代前∙黄金作为交易媒介已有3000多年历史。
经过一段漫长时期,金本位制度逐渐确立,在1717年成为英国货币制度的基础,至19世纪末期,欧洲国家已广泛实行金本位制度。
美国于1900年实行金本位制度。
在国际方面,黄金可以自由进出口,用于结算国际收支差额,黄金从收支出现逆差的国家流入收支出现顺差的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正式在1919年停止实行金本位制度,但于1926年恢复使用金本位制度。
而踏入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处于动荡时期,迫使大部分国家放弃以黄金兑换货币的制度,只允许中央银行及各国政府之间进行黄金交易活动。
在此情况下,形成了美元兑换制度,使美元可以在联邦储备局兑换黄金。
国际间在1934年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议,确认了这个制度,并一直实行至1971年。
193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将联邦储备局买卖黄金的官价升至每盎司35美元,联帮储备局与欧洲的中央银行一直致力维持这个兑换价至1968年。
1960年期间∙由于自由市场对黄金作为制造首饰及投资用途的需求日增,美国连同英国、比利时、法国、意大利、荷兰、西德及瑞士成立黄金总库,希望把黄金市价保持在接近官价每盎司35美元的水平。
黄金演变史

从1934年开始,由于美国实行了高估金价的政策,大量私人持有的黄金不断流入美国官方储备。美国官方持有的黄金从1925年的约6000吨增长到二战末期的1.8万吨左右,在全球官方储备总量占所占比例约为65%。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全球官方黄金储备总量最高曾达到3.8万吨,而其中约50%强为美国所拥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世纪,随着美国西部淘金潮及其它地区黄金地质资源发现与开采,黄金生产能力持续在历史高位运行,黄金供应量持续增长,使黄金作为区域性国际贸易及其国内贸易结算货币成为可能。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和古波斯铸造金币,金铸币从此流通于欧洲大陆、地中海及周边地区。
金本位制的真正确立是在近代社会。1861年,英国颁布“金本位制法令”,建立货币本位的单一金本位制。1878年,法国签订协议暂停银币自由铸造权,向单一金本位制过渡。1879年,美国在实践中引入单一金本位制,1900年颁布“金本位制法令”,正式建立单一金本位制。其间,虽然曾因战争等原因金本位制暂停,但总体上金本位制因金汇兑本位的创新而得到延续,并随着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创立推广至各个工业化国家,最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才导致黄金在名义上被非货币化。
我们所能够看到的楚金币,除极少数为墓葬出土的以外,绝大多数来自于窖藏财富。从考古文献中可以看出,黄金的流通仅限于上层社会,并且只在国际礼聘、游说诸侯、国王赠赏、大宗交易时才使用。楚国之所以能在中国最早利用黄金作为货币,是因为楚地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
中国以外的其它古代文明利用黄金作为货币的历史更加久远。埃及十三王朝时期(约公元前1500年),黄金已被作为赐封财富的计量单位,成为货币载体。公元前五世纪,黄金铸币已作为古希腊城邦商业往来的结算载体,并发展出了商业银行雏形。14、15世纪航海大发现,美洲黄金大批运抵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初期国际贸易的发展,并为其后的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初期的货币币材准备。
黄金的发展历史

黄金的发展历史
黄金的发展历史
黄金作为一种贵金属,其发展历史与人类文明史密切相关。
黄金的用途广泛,既是艺术品和珠宝的主要材料,也是重要的金融资产。
以下是黄金发展历史的几个主要阶段:
1.皇权垄断时期
在古代,黄金通常被视为皇权和财富的象征。
许多国家的统治者都试图垄断黄金的开采和加工,以巩固自己的权力。
在这一时期,黄金开采和加工技术相对落后,黄金的供应量非常有限。
2.金本位时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黄金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货币资产。
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与货币直接挂钩,从而保证了货币的价值和稳定性。
这一时期,黄金的供应量逐渐增加,价格相对稳定。
3.布雷顿森林系时期
在二战后,世界各国达成协议,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在该体系中,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资产,与美元直接挂钩。
这一时期,黄金的价格受到美元价值的直接影响,而美元的价值又受到黄金价值的影响。
4.黄金非货币化时期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黄金逐渐失去了其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地位。
然而,黄金作为贵金属和珠宝材料的作用仍然存在。
此外,黄金还被广泛用于投资和避险工具。
在这一时期,黄金的价格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经济形势、政治事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总结来说,黄金的发展历史经历了皇权垄断时期、金本位时期、布雷顿森林系时期和黄金非货币化时期等几个阶段。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黄金的用途和价值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金历史一、黄金发展历史尽管黄金具有无与伦比的特性,但是在人类发现黄金、开采黄金、冶炼黄金并对黄金进行加工之前,黄金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惰性物质。
因此,黄金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历史。
下述内容是一些创造历史的时刻。
1. 公元前3600年首次黄金冶炼古埃及金匠为了从矿石中提取黄金,使用防火粘土制成的吹管对熔炉进行加热,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黄金冶炼。
2. 公元前2600年早期黄金首饰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今日伊拉克)金匠制作了最古老的黄金首饰之一,一件由青金石、玛瑙和柳叶形金坠组成的头饰。
3. 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1200年金饰生产技术的进步工匠们发明了脱蜡铸造技术。
此工艺改良了黄金的硬度和颜色,因此拓宽了黄金产品的市场。
4. 公元前1223年图坦卡蒙黄金面具图坦卡蒙黄金面具是古代黄金工艺的重大成就。
5. 公元前950年所罗门神殿也门的示巴女王赠送给以色列的所罗门王2500公斤黄金,使他的黄金持有量达到5700公斤。
所罗门使用部分黄金修建了著名的所罗门神殿,据说神殿覆盖着一层黄金。
6. 公元前600年黄金首次应用于牙科医学伊特鲁里亚人使用金丝固定假牙,这是人类首次把黄金应用于牙科医学中。
黄金良好的生物适性,可延展性以及抗腐蚀性使其在今日的牙科应用中依然很有价值。
7. 公元前564年黄金货币诞生克罗伊斯王改进了黄金精炼技术,使他铸造出了世界上第一种黄金货币。
统一的含金量使这种金币被广泛认可并用于贸易中。
8. 公元300年黄金纳米颗粒古罗马人用黄金为酒杯着色。
融化的黄金粉末加入到玻璃中扩散成黄金纳米颗粒,使玻璃显出亮红色。
9. 公元1300年设立纯度印记为了检查和保证贵金属品质,世界上第一个纯度印记体系在伦敦的金匠行会设立,今天的伦敦金属货币检验室仍旧位于此处。
10. 公元1370年金块荒开始1370—1420年间,欧洲主要金矿完全枯竭,欧洲地区的黄金开采和生产急剧下降,这一时期被称为“金块荒”。
11. 公元1422年威尼斯创纪录的一年威尼斯铸币厂创纪录地铸造了120万枚达克特金币(曾在欧洲许多国家通用的金币),为此使用了来自非洲和中亚的4.26公吨黄金。
这种小金币很受欢迎,因为它容易铸造并且价值高。
12. 公元1511年费迪南德派出侵略军西班牙国王费迪南德宣称“获取黄金,尽可能人道地获取,但是,不惜一切手段”,他发动了前所未有的远征队前往美洲。
不过数年时间,印加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几乎被西班牙征服者毁灭。
13. 公元1717年英国实行金本位英国实行了真正的金本位制,政府按照固定比率使货币与黄金挂钩(每盎司黄金等于77先令10.5便士)。
14. 公元1803年首次镀金实践帕维亚大学的布鲁纳特利教授进行第一次电镀实验。
镀金术改良了物质的导电性,对于21世纪的许多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
15. 公元1848年加利福尼亚淘金热开始詹姆斯马歇尔在加州萨克拉门托附近修建一座伐木作坊时发现了大量的黄金,淘金热由此开始。
在整个淘金热时期,有4万淘金者从世界各地蜂拥至加利福尼亚。
16. 公元1885年南非淘金热开始澳大利亚矿工乔治哈里森在约翰内斯堡附近发现了金矿石,矿工们蜂拥至此地。
南非从此成为40%世界黄金的产地。
17. 公元1885年第一枚费伯奇彩蛋卡尔费伯奇为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制造了第一枚皇室黄金复活节彩蛋。
这枚彩蛋被作为礼物送给皇后玛利亚费多罗夫娜。
此后,订制彩蛋成为俄国皇室每年一度的复活节活动,直到1917年。
18. 公元1870年—公元1900年采用金本位除了中国,所有主要国家的货币体系转变为金本位,各国货币与黄金挂钩。
复本位制被废除。
19. 公元1925年英国恢复金本位英国恢复金本位制,按照一战前英美货币比价,使1英镑等于4.86美元,每盎司黄金等于77先令10.5便士。
20. 公元1933年罗斯福禁止黄金罗斯福总统禁止美元兑换黄金(当时金价为20.67美元每盎司),禁止黄金出口,禁止私人持有黄金。
1934年1月发表的总统宣言重新开始了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新价格为35美元每盎司。
21. 公元1939年二战使金市关闭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伦敦金市被迫关闭。
世界将恢复固定汇率制度,货币将与美元挂钩,美元可兑换黄金。
22. 公元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布雷顿森林会议确定了战后的货币体系。
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为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其他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比价,构成了金汇兑本位制。
23. 公元1961年黄金微晶片美国贝尔实验室把黄金接合线应用于微晶片设计。
时至今日,每年有数以亿计的集成电路应用此技术,控制着各种必不可少的电子设备。
24. 公元1961年黄金进入太空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使用黄金保护敏感仪器免受辐射。
1980建造航天飞机使用了41公斤黄金。
25. 公元1967年首枚南非克鲁格金币克鲁格金币于1967年面世,这种金币最初设想是作为流通货币使用,但最后成为私人储藏黄金的手段。
26. 公元1971年关闭黄金窗口尼克松总统宣布“关闭黄金窗口”,停止了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世界货币体系变成了今日的浮动汇率体系。
27. 公元1985年第一种治疗关节炎的含金药物制药业巨头史克公司发明出了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含金药物——金诺芬。
金诺芬经监管部门批准开始销售。
28. 公元1999年首次央行售金协议首次央行售金协议签订。
15个欧洲国家的央行宣布黄金依然是重要的储备资产,并承诺在协议签订后的5年内签约国每年最多抛售400吨黄金。
29. 公元2001年黄金首次应用于心脏手术镀金血管内支架第一次被用于心脏手术中。
这种支架插入到大动脉或静脉中,像脚手架一样支撑血管,产生足够的血流量。
30. 公元2004年世界黄金信托服务公司发行黄金基金SPDR黄金ETF基金使人们进入黄金市场更方便快捷安全。
六年之后,在SPDR管理下的资产已超过550亿美元。
31. 公元2009年央行开始购买黄金2009年第二季度,央行20年来首次从黄金卖方变为买方。
欧洲央行降低卖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增加买入。
32. 公元2010年黄金价格连创新高全球通货膨胀以及持续不断的金融危机导致货币疲软。
伦敦金价在这一年中35次创造历史新高。
二、黄金作为货币的演变历史人类发现和使用黄金的历史比铜、铁等金属要早,在距今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被人类发现。
因为黄金本身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稀有性,黄金成为贵金属,被人们作为财富储备。
由于黄金具有特殊的自然属性,被人们赋予了社会属性,也就是货币功能。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写道:“货币天然不是金银,但金银天然就是货币。
”1. 黄金被皇权贵族垄断时期在19世纪之前,因黄金极其稀有,黄金基本为帝王独占的财富和权势的象征;或为神灵拥有,成为供奉器具和修饰保护神灵形象的材料;虽然公元前6世纪就出现了世界上的第一枚金币,而一般平民很难拥有黄金。
黄金矿山也属皇家所有,当时黄金是由奴隶、犯人在极其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开采出来的。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黄金培植起了古埃及及古罗马的文明。
16世纪殖民者为了掠夺黄金而杀戳当地民族,毁灭文化遗产,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血腥的一页。
抢掠与赏赐成为黄金流通的主要方式,自由交易的市场交换方式难以发展,即使存在,也因黄金的专有性而限制了黄金的自由交易规模。
2. 金本位制黄金作为世界性的交易媒介和财富计量标准有几千年的历史。
我们要认识黄金在现代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以及推导预测黄金在未来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就必须要先了解在过去人类社会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黄金在人类社会金融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特殊地位演变史。
在长期的人类社会发展中,黄金被赋予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货币价值功能,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最后黄金的金本位制金融制度逐渐确立,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货币金属进行流通的货币制度,它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期欧美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
金本位首先诞生在工业革命浪潮的欧洲国家,在1717年英国首先施行了金本位制,到1816年英国颁布了《金本位制度法案》正式在制度上给予确定,成为英国货币制度的基础,至十九世纪德国、瑞典、挪威、荷兰、美国、法国、俄国、日本等国先后宣布施行了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即黄金就是货币,在国际上是硬通货。
金币本位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用黄金来规定所发行货币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单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的重量而形成一定的比价关系;②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的含金量,自由地将金砖交给国家造币厂铸造成金币,或以金币向造币厂换回相当的金砖;③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具有无限制支付手段的权利;④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间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当国际贸易出现赤字时,可以用黄金支付。
从以上这些内容可看出,金本位制具有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入输出等三大特点。
随着金本位制的形成,黄金承担了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成为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媒介,金本位制是黄金的货币属性表现的高峰。
全世界共有59个国家实行过金本位制,“金本位制”虽时有间断,但大致延续到二十世纪的20年代。
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有的国家实行”金本位制“长达二百多年,有的国家仅有几十年的“金本位制”,而中国一直没有施行过金本位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资本主义各国为了准备世界大战,加紧对黄金的掠夺与控制,使金币的自由铸造、所发行纸币与金币之间的自由兑换制度受到严重冲击,黄金在世界各国之间的输入输出受到严格限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帝国主义国家军费开支猛烈增加,纷纷停止金币铸造和金币与纸币之间的兑换,禁止黄金输出和输入,这些行为从根本上破坏了金币本位制赖以存在的基础,导致了金币本位制的彻底崩溃。
3. 金砖本位制英国在1919年停止金本位制度,于1926年恢复使用金砖本位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纸币只能兑换400盎司的国际认许金条。
同期欧美其他国家纷纷加强了贸易管制,禁止黄金自由买卖和进出口。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受到通货膨胀、物价飞速上涨的影响,加之黄金分配极不均衡,已经难以恢复金币本位制。
1922年在意大利热那亚城召开的世界货币会议上决定采用“节约黄金”的原则,实行金砖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实行金砖本位制的国家主要有英国、法国、美国等。
在金砖本位制度下,各国央行发行的纸币货币单位仍然规定含金量,但黄金只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而不再铸造金币和实行金币流通,流通中的货币完全由银行发行的纸币货币单位所代替,人们持有的银行发行的纸币在一定数额以上可以按纸币规定的含金量与黄金兑换。
英国以银行发行的纸币兑换黄金的最低限额为相等于400盎司黄金的银行发行的纸币(约合1700英镑),低于限额不予兑换。
法国规定银行发行的纸币兑换黄金的最低限额为21500法郎,等于12公斤的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