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炎综合征诊断治疗指南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和治疗医生指南

汇报人:XXX 2023-11-22
目录
• 概述 • 诊断标准 • 治疗策略 • 疾病管理和预防 • 总结与展望
01
概述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定义
定义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 ,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以肾小 球为主要病变的急性炎症性疾病 。
病因
常常由感染触发,常见的病原体 包括链球菌、病毒等。
04
疾病管理和预防
长期管理策略
定期随访
对于已经康复的患者,建议定期 进行随访,以确保病情稳定,及 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复发或
并发症。
生活调整
建议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包括饮 食调整(低盐、低蛋白饮食)、 适度锻炼、避免过度劳累等,以
促进肾脏健康。
心理支持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康复过程可能 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提 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有助于患者更
患者管理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对患者进 行教育,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预后改善。
展望
个体化治疗方案
未来,随着基因测序和生物标志物等技术的发展,有望为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制定更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 疗效果。
跨学科合作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治涉及多个学科,包括肾内科、风湿 免疫科、影像科等。加强跨学科合作,有助于提高诊治水 平和患者预后。
2. 血清学检查:包括肾功能检查(如 血清肌酐、尿素氮等),可能出现肾 功能异常。
4. 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诊断自身免 疫相关性肾小球肾炎。
影像学诊断
01
1. 超声检查
可观察肾脏大小、形态和结构,排除其他肾脏病变。
02
2. 核磁共振成像(MRI)
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_全文

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全文第一章急性肾炎综合征【概述】急性肾炎综合征(acute nephritic syndrome)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其共同的临床特点表现为:急性发作的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以伴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
急性肾炎综合征可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主要包括:1. 感染性疾病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其中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最为典型。
此外,偶见于其它细菌或病原微生物感染之后,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霉菌、原虫及寄生虫等引起的相关性肾炎。
2.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 IgA 肾病和非IgA 系膜增生性肾炎、膜增生性肾炎以及新月体性肾炎的起病时或病程的某个阶段。
3.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肾炎以及部分小血管炎和冷球蛋白血症等全身系统性疾病的肾脏受累。
临床上初步确定患者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后,需要进一步明确其病因。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急性肾炎综合征与急性肾炎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后者常特指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临床表现】急性肾炎综合征仅是一组临床症候群,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但其共同的临床表现是:急性起病,几乎所有病人都有血尿(约30%可为肉眼血尿),呈轻度到中度的蛋白尿(部分病人可达肾病范围的蛋白尿),可有管型尿(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等),80%的病人有水肿和高血压,可以伴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尿量减少和氮质血症),严重时可因水钠潴留而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和脑水肿。
【诊断要点】1. 典型的临床表现急性发作的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以伴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
2. 鉴别诊断应注意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的患者需要进一步明确其病因。
表1-1 列出了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的常见肾小球疾病及其鉴别要点。
3.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除了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外,尤其要结合鉴别诊断进行相关化验(参见表1-1),如一过性低补体血症和抗链球菌溶血素“O”阳性,提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血清抗GBM 抗体阳性提示为抗GBM 病;ANCA 阳性支持系统性小血管炎;ANA 阳性应考虑SLE 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临床医学: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一、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
1.尿异常:几乎所有患者均有镜下血尿,部分患者有肉眼血尿。
2.水肿:80%以上患者出现水肿,典型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或伴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
3.高血压:部分患者出现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常与水钠潴留有关。
4.肾功能异常:可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血肌酐轻度升高,多于1~2周后渐恢复。
5.充血性心衰:常发生在急性肾炎综合征期,严重水钠潴留、高血压为常见诱发因素。
6.免疫学异常:起病初期血清C3及总补体下降,8周内恢复正常,对诊断意义很大。
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溶菌素O(ASO)滴度升高。
二、治疗原则
1.卧床休息、低盐饮食;
2.对症治疗(抗感染、消肿、降压等);
3.严重者透析治疗;
4.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治疗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广义上系指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为特点的肾小球疾病,故又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可有多种病因引起,概括之可为感染性与非感染型,感染性分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和急性非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在儿童时期,绝大多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1.前驱表现和前驱期90%病例发病前1~3周常有链球菌感染史,以呼吸道及皮肤感染为主。
2.典型临床表现(1)水肿。
常为最先出现的症状,轻者仅眼睑水肿,颜面水肿,晨起重,重者波及全身,少数可有胸水腹水,急性肾炎水肿压之不可凹。
(2)尿量减少。
可有少尿或无尿。
(3)血尿几乎100%的患儿有镜下血尿,50%~70%患儿疾病初期可出现肉眼血尿,通常肉眼血尿1~2周后转为镜下血尿,少数持续3~4周。
(4)蛋白尿。
程度不等,约20%达肾病水平的蛋白尿。
(5)高血压。
约30%~80%的病例有高血压,因水钠潴留血容量扩大所致,常在起病1~2周内发生,大多1~2周后随着利尿消肿降至正常。
3.严重临床表现少数病例除上述典型临床表现外,于疾病早期(2周内)出现以下一项或多项严重临床表现。
(1)严重循环充血。
由于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循环负荷过重所致,表现为循环充血、心力衰竭,直至肺水肿。
多发生在肾炎起病后1~2周内,有气急。
不能平卧,胸闷、咳嗽、肺底湿啰音,肝大压痛等左右心衰表现。
(2)高血压脑病。
血压多在150~160/100~110mmHg以上,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视力障碍,眼花、复视、暂时性黑蒙,嗜睡、烦躁,严重者出现惊厥、昏迷、脑疝。
血压超过140/90mmHg,并伴视力障碍、惊厥及昏迷三项之一即可诊断。
(3)急性肾衰竭。
表现水肿加重、少尿或无尿、暂时性氮质血症、血肌酐升高、高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一般持续3~5d或一周以上,此后尿量增加,症状消失,肾功能逐渐恢复。
4.非典型临床表现(非典型病例)(1)无症状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诊疗指南

急性肾小球肾炎诊疗指南急性肾小球肾炎诊疗指南【概述】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指一组病因不一,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多有前驱感染,以血尿为主,伴不同程度蛋白尿,可有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等特点的肾小球疾患。
本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以5~14 岁多见,校于2岁少见,男女之比为2:1。
【诊断及鉴别诊断】往往有前期链球菌感染史,急性起病,具备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等特点,急性期血清ASO滴度升高,C3浓度降低,均可临床诊断急性肾炎。
诊断多不困难,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只在考虑有急进性肾炎或临床、化验不典型或病情迁延者才进行。
急性肾炎必须注意和以下疾病鉴别。
1.其他病原体感染的肾小球肾炎多种病原体可引起急性肾炎,可从原发感染灶及各自临床特点相区别。
2.IgA肾病以血尿为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多在上呼吸道感染后24~48小时出现血尿,多无水肿、高血压、血清C3正常。
确诊靠肾活体组织检查免疫病理诊断。
3.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既往肾炎史不详,无明显前期感染,除有肾炎症状外,常有贫血,肾功能异常,低比重尿或固定低比重尿,尿改变以蛋白增多为主。
4.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具有肾病综合征表现的急性肾炎需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鉴别。
若患儿呈急性起病,有明确的链球菌感染的证据,血清C3降低,肾活体组织检查病理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者有助于急性肾炎的诊断。
5.其他还应与急进性肾炎或其他系统性疾病引起的肾炎如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相鉴别。
【治疗】本病无特异治疗。
1.休息急性期需卧床2~3周,直到肉眼血尿消失,水肿减退,血压正常,即可下床作轻微活动。
血沉正常可上学,但应避免重体力活动。
尿沉渣细胞绝对计数正常后方可恢复体力活动。
2.饮食对有水肿、高血压者应限食盐及水。
食盐以60mg/(kg·d)为宜。
水分一般以不显性失水加尿量计算。
有氮质血症者应限蛋白,可给优质动物蛋白0.5 g/(kg·d)。
急性肾小球肾炎诊疗规范

急性肾小球肾炎诊疗规范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AGN),简称急性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
其特点为急性起病,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并可有一过性氮质血症。
可分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和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病因】尽管本病有多种病因,但绝大多数的病例属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急性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复合性肾小球肾炎。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发生率一般在0%~20%。
1982 年全国105 所医院儿科泌尿系统疾病住院病人调查,急性肾炎患儿抗“O”升高者占61.2%。
我国各地区均以上呼吸道感染或扁桃体炎最常见,占51%,脓皮病或皮肤感染次之占25.8%。
除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之外,其他细菌如绿色链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流感杆菌等,病毒如柯萨基病毒B4 型、ECHO 病毒9 型、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流感病毒等,还有疟原虫、肺炎支原体、白色念珠菌、丝虫、钩虫、血吸虫、弓形虫、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等也可导致急性肾炎。
【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急性肾炎主要与A组溶血性链球菌中的致肾炎菌株感染有关,所有致肾炎菌株均有共同的致肾炎抗原性,包括菌壁上的M蛋白内链球菌素(endostretocin)和“肾炎菌株协同蛋白”(nephritis strain associated protein,NSAP)。
主要发病机制为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炎症病变,包括循环免疫复合物和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学说。
此外,某些链球菌株可通过神经氨酸苷酶的作用或其产物如某些菌株产生的唾液酸酶,与机体的免疫球蛋白(1gG)结合,改变其免疫原性,产生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而致病。
另有人认为链球菌抗原与肾小球基膜糖蛋白间具有交叉抗原性,可使少数病例呈现抗肾抗体型肾炎。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发病机制见图14-1。
【病理】在疾病早期,肾脏病变典型,呈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改变。
急性肾炎综合症的中医辨证治疗

急性肾炎综合症的中医辨证治疗急性肾炎综合症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组临床症侯群,其共同的临床特点表现为:急性发作的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
根据急性肾炎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应属《内经》中所述的肾风。
《素问·评热病论》说:“有病肾风者,面胕庬然壅”“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金匮要略》曰: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视人之目窠上微拥,如蚕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时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风水”。
”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痛,身体反重而痠,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
急性肾炎综合症的病因病机:风邪外袭,肺失通调由于风邪外袭,肺主皮毛,风邪内舍于肺,肺失宣降,通调失司,,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流溢肌肤,发为水肿。
湿毒浸淫,内归肺脾肺主皮毛,疡疮湿毒浸于皮肤,内归于肺,则水道不通;脾主肌肉,疡疮痈毒于肌肉,内侵于脾,则运化失司,均可导致水液代谢受阻,溢于肌肤,而成水肿。
水湿浸渍,脾气受阻冒雨涉水,居住潮湿,水湿之气内侵,脾为湿困,矢其键运,水湿不运,泛于肌肤,而为水肿。
湿热内蕴,三焦阻滞湿热侵袭,或湿瘀化热,或热久湿生,中焦脾胃不能升清降浊,三焦气机阻滞,水道不利,而为水肿。
风热内侵,下焦热盛风热内侵,亦可风去热存,热流下焦,脉络受损,血热妄行,以致出现血尿。
分证论治:1、风水泛滥症见眼睑浮肿,恶寒腰痛,肢节酸楚,小便不利;偏于风热者,可见发热眼痛,腰痛乏力,小便黄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象浮紧或浮数。
偏于风寒:治则:疏风散寒,宣肺利水方药:麻黄、桂枝、杏仁、牛膝车前子、陈皮、茯苓皮、大腹皮用法:水煎浓缩取汁100毫升,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或遵医嘱。
宜忌:忌浓茶,辛辣,荤腥。
孕妇禁用。
偏于风热:治则:宣散风热,渗利水湿方药:麻黄、生石膏、杏仁、陈皮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牛膝用法:水煎浓缩取汁100毫升,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一、概述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尿潴留,发热,肌酐升高。
它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病毒感染,药物毒性,先
天性小球肾疾病,抗髓质细胞抗体,细菌感染,结缔组织病,免疫系统紊
乱等。
综合治疗对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很重要的,以改善病情,延缓发展,
保护肾功能,延长生命。
二、诊断提示
1、临床症状
2、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重要手段,血尿比重通常高于正常,血浆肌酐(CKD)明显升高,血清肌酐可升到几千单位,体液学检查可
见白细胞计数增高,血小板减少。
3、影像学检查
肾脏CT或MRI可显示肾脏的急性炎症,如小球肾结石,肾泡增厚,
小球变形等。
尿液常规检查或血常规检查可显示出白细胞和红细胞排出,
提示有细菌感染。
三、治疗措施
1、支持性治疗
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主要是支持性治疗,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改
善循环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肾炎综合征诊断治疗指南
【概述】
急性肾炎综合征(acute nephritic syndrome)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其共同的临床特点表现为:急性发作的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以伴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
急性肾炎综合征可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主要包括:
1. 感染性疾病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其中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最为典型。
此外,偶见于其它细菌或病原微生物感染之后,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霉菌、原虫及寄生虫等引起的相关性肾炎。
2.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IgA肾病和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膜增生性肾炎及新月体性肾炎的起病时或病程的某个阶段。
3.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肾炎以及部分小血管炎和冷球蛋白血症等全身系统性疾病肾脏受累。
临床上初步确定患者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后,需要进一步明确其病因。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急性肾炎综合征与急性肾炎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后者常特指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临床表现】
急性肾炎综合征仅是一组临床症候群,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但其共同的临床表现是:急性起病,几乎所有病人都有血尿(约30%可为肉眼血尿),呈轻度到中度的蛋白尿(部分病人可达肾病范围的蛋白尿),可有管型尿(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等),80%的病人有水肿和高血压,可以伴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尿量减少和氮质血症),严重时可因水钠潴留而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和脑水肿。
【诊断要点】
1. 典型的临床表现急性发作的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以伴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
2. 鉴别诊断应注意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的患者需要进一步明确其病因。
表1-1 列出了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的常见肾小球疾病及其鉴别要点。
3.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除了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外,尤其要结合鉴别诊断进行相关化验(参见表1-1),如一过性低补体血症和抗链球菌溶血素“O”阳性,提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血清抗GBM 抗体阳性提示为抗GBM 病;ANCA 阳性支持系统性小血管炎;ANA 阳性应考虑SLE 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2)B 超检查:多数表现为双肾增大或正常大小。
4. 肾活检病理学检查除了大多数急性感染后肾小
球肾炎经对症支持治疗可缓解和恢复以外,其他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在治疗方案上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当临床过程不符合典型的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时应及时进行肾活检以明确诊断。
相关操作需要在肾内科进行。
【治疗方案及原则】
依照引起急性肾炎综合征的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因进行治疗。
鉴于高龄患者预期寿命的有限以及某些诊疗方法可能增加患者的风险和痛苦,采取相应诊疗时需要充分听取患者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