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与肾病综合征

合集下载

急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急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肾小球肾炎临床主要表现为以下类型:
1、急性肾炎综合征
起病急,常表现为明显的血尿,轻至中度的蛋白尿,常有水肿和高血压。

严重者出现氮质血症。

常见病理类型是急性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2、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起病急,进展快。

出现水肿、血尿和蛋白尿等改变后,迅速发展为少尿和无尿,伴有氮质血症,并发生急性肾衰竭。

常见病理类型是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3、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可以总结为“三高一低”,具体如下:
(1)大量蛋白尿,尿中蛋白含量达到或超过3.5g/d;
(2)明显水肿
(3)高脂血症和脂尿
(4)低蛋白血症
多种类型的肾小球肾炎均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4、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
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镜下或肉眼血尿,或轻度蛋白尿,也可两者同时发生。

常见的病理类型主要是IgA肾病。

5、慢性肾炎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多尿、夜尿、低比重尿、高血压、贫血、氮质血症和尿毒症。

主要见于各种肾炎的终末阶段。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的饮食防治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的饮食防治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的饮食防治作者:刘枫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1年第06期急性肾小球肾炎饮食防治饮食治疗原则掌握膳食总热能和蛋白质的摄入量,不同病情的营养治疗原则见表1。

调节膳食中电解质主要包括钾、钠、钙、镁、磷等。

当患者出现浮肿时,应限制钠盐;当合并严重腹泻、呕吐时,为了防止出现低钠血症应及时补充钠盐,膳食中钾含量应根据病人血钾检查结果进行调整;磷已在低蛋白膳食中得到限制;镁一般多在临床设法处理;膳食应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

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通过膳食调节钾、钠、钙、镁、磷与急性肾小球肾炎相同,以下不再赘述。

水分的控制液体控制计算公式如下:总入量=不显性失水-内生水+显性失水+前1天尿量;不显性失水=经肺和皮肤丢失的水分700~1 000 ml/日;内生水=体内代谢过程中生产的水分300~400 ml/日;显性失水量=呕吐、腹泻或引流的失水量。

药膳举例赤豆粳米粥:赤小豆约50g,粳米100g,白糖适量。

赤小豆鱼粥:鲤鱼(或鲫鱼)1条、赤小豆约50g。

选择食物类别及量见表2。

慢性肾小球肾炎饮食防治饮食治疗原则此病病程长,营养治疗目的是减轻肾脏负担,设法消除或减轻症状。

肾功能损害不严重的轻型病人,膳食限制不必过于严格。

蛋白质供给量为0.8~10 g/(kg·日)。

根据病人临床症状如浮肿、高血压等和出现程度,限制食盐摄入量。

水分的控制液体控制计算公式如下:总入量=不显性失水量-内生水量+显性失水量+前1天尿量;不显性失水=经肺和皮肤丢失的水分700~1 000 ml/日;内生水=体内代谢过程中生产的水分300~400 ml/日;显性失水量=呕吐、腹泻或引流的失水量。

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蔬菜等。

药膳举例姜附烧狗肉:狗肉100g,熟附片10g,生姜片50g,水发玉米片50g,香菜20g,酱油15g,葱段20g,姜20g,料酒25g,清汤100g,湿淀粉20g,植物油750g,精盐、味精、桂皮、花椒、白糖、醋各适量。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

急性肾小球肾炎一、定义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ephritis, AGN)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急性起病,临床上具有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表现的疾病,重症者有严重循环充血及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由多种病因引起,其中多数发生于急性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

二、分类: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L感染性包括: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非链球菌感染肾小球肾炎(细菌性感染、病毒感染、梅毒、疟疾等)。

2.非感染性包括:多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瘢、血管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膜增生性肾炎等)。

三、病因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常发生于B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或皮肤感染(脓包疮)后。

四、资料收集与评估(-)一般资料:入院2小时完成“患者护理评估记录单”,评估既往史、饮食、服药情况、小便(颜色、量等)。

(二)主诉资料及评估1.发热:低热、头痛、头晕等。

2.血尿(常为首发症状)、蛋白尿。

3,水肿:水肿的部位(多为晨起眼睑)、性质(非凹陷性)程度及时间。

4.高血压。

5.无尿、少尿。

6.腰痛。

7.疲乏、无力。

(三)查体资料及评估1.皮肤情况:有无水肿及水肿的部位、程度、性质等。

2•营养状况评估:有无食欲减退、贫血、乏力等。

3.精神状态评估:有无神志的改变(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嗜睡、复视、黑朦、阵发性惊厥、昏迷等)。

4.有无感染:有无发热、咳嗽、咳痰等;有无皮肤感染。

5.肾区叩痛。

(四)住院期间评估1.生命体征: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尤其是体温和血压的变化。

2.皮肤情况:皮肤有无水肿及消长情况,有无破损、感染。

3.饮食情况:有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4,尿液情况:血尿、蛋白尿及尿量的观察。

5,有无少尿、无尿、高血钾急性肾衰竭的表现。

6.有无发热、咳嗽、腹痛、腹泻等感染情况。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教案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教案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教案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
教师:唐雪梅
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免疫介导损伤有关。

体液免疫: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致病
原位免疫复合物(植入)致病
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细胞因子;
其他:活化补体、血管内皮细胞等炎症细胞共同参与。

病理生理:
肾小球炎症病变导致肾小球内皮细胞肿胀、系膜细胞增生,致肾小球毛细血管管腔狭窄,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肾小
球滤过率(GFR)降低,引起球管失衡,钠水储留,血容
量扩张,临床出现水肿、少尿、无尿、高血压、循环充血
及氮质血症;另一方面,由于肾小球基底膜破坏,血液中
的有形成分从尿中漏出,临床出现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

(见图例)
肾小球炎症病变
I
1 1
内皮细胞肿胀、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球基底膜破坏
1 J
毛细血管管腔狭窄
蛋白尿肾小球滤过面积J 血尿
, 管型尿肾小球滤过料一氮质血症
球管失衡——
I
钠、水潴留,血容量扩张少尿、无尿
水肿
---- 高血压
循环充血
系统的组成,
介绍CIC及原
位免疫复合物
的概念;
C.以图表形式详
细讲解病理生
理过程,突出
肾小球滤过率
下降和肾小球
基底膜破坏是
主要的两个方
面。

回顾课堂内容,说明重点要求掌握的内容, 布置见习的内容和要求
总结及补充修正。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常简称急性肾炎。

广义上系指一组病因及发病机理不一,但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为特点的肾小球疾病,故也常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acute nephritic syndrome)。

临床上绝大多数属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cute poststreptococcal glomerulonephritis)。

本症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肾脏病。

年龄以3~8岁多见,2岁以下罕见。

男女比例约为2∶1。

一、基本概述急性肾炎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是常见的肾脏病。

急性肾炎是由感染后变态反应引起的两侧肾脏弥漫性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疾病。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儿童为多见,多数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改变主要为弥漫性毛细血管内皮增生及系膜增殖性改变,程度轻重不等,轻者可见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有轻中度增生,系膜细胞也增多,重者增生更明显,且有炎症细胞浸润等渗出性改变。

增殖的细胞及渗出物可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腔狭窄,引起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一般在4~6周内逐渐恢复,少数呈进行性病变,演变成慢性肾小球肾炎。

二、病因学根据流行病学、免疫学及临床方面的研究,证明本症是由β溶血性链球菌A组感染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

其根据如下:①肾炎起病前先有链球蓖前驱感染;②没有链球菌直接侵犯肾脏的证据;③自链球菌感染至肾炎发病有一间歇期,此期相当于抗体形成所需时间;④患者血中可检出对链球菌及其产物的抗体、免疫复合物;⑤血中补体成分下降;⑥在肾小球基膜上有IgG和补体成分的沉积。

在β溶血性链球菌A组中,由呼吸道感染所致肾炎的菌株以12型为主,由皮肤感染引起的肾炎则以49型为主。

三、发病机理关于感染后导致肾炎的机制,一般认为是机体对链球菌的某些抗原成分(如胞壁的M蛋白或胞浆中某些抗原成分)产生抗体,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随血流低达肾脏。

急性肾小球肾炎重点知识总结 诊断与治疗

急性肾小球肾炎重点知识总结 诊断与治疗

急性肾小球肾炎重点知识总结诊断与治疗是指一组由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双肾弥漫性炎性病变,典型的病理特点是: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电镜下可见电子致密物在上皮细胞下“驼峰状”沉积。

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水肿、血尿、少尿、高血压为特征。

绝大多数急性肾炎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株)感染所引起。

(二)临床表现:本病为感染后免疫炎性反应,故起病前常有前驱感染,呼吸道感染前驱期多为1~2周,皮肤感染前驱期稍长,约2~3周。

本病起病年龄多发于5~10岁儿童。

主要表现:1.典型病例:(1)表现为水肿、少尿,水肿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渐蔓及全身,为非凹陷性水肿。

(2)血尿:肉眼血尿。

(3)高血压,学龄前儿童大于120/80mmHg 学龄儿童大于130/90mmHg。

2.严重病例表现为:(1)严重循环充血:由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出现循环充血,表现酷似心力衰竭,但此时患儿心搏出量正常或增加,心脏泵功能正常。

(2)高血压脑病:部分严重病例因血压急剧增高致脑血管痉挛或充血扩张而致脑水肿,发生高血压脑病。

(3)急性肾功能不全。

3.非典型病例:部分急性肾炎可表现为:(1)肾外症状性肾炎:尿呈轻微改变或尿常规正常。

(2)具肾病表现的急性肾炎:以急性肾炎起病,但水肿、大量蛋白尿突出,甚至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该类型肾炎诊断主要依据前驱链球菌感染史,血液补体C3下降帮助诊断。

4.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尿镜检可见红细胞;可有透明、颗粒或红细胞管型;血沉快;ASO10~14天开始升高,3~5周达高峰,3~6个月恢复正常。

补体C3下降,8周恢复。

尿素氮和肌酐可升高。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诊断主要依据:1.前驱感染史。

2.表现为血尿、水肿、少尿、高血压,尿常规血尿伴蛋白尿,可见颗粒或透明管型。

3.血清补体下降,血沉增快,伴或不伴ASO升高。

鉴别:1)慢性肾炎急性发作:严重者尚可能伴有贫血、高血压、肾功能持续不好转,尿比重常低或固定低比重尿。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

(三)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血尿 非选择性蛋白尿 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为主) 尿白细胞增多 2、免疫学 I型,抗GBM抗体阳性; II型,CIC阳性,补体下降; III型,ANCA阳性。 3、影像学 双肾增大,皮髓交界不清。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急性肾炎综合征+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病理
4、免疫学检查
ASO,阳性率50~80%,3~5周滴度最高,50 %患者半年时恢复。
补体,90%患者总补体和C3、C4显著下降,C4 首先开始恢复,随后总补体及C3也于1月后上升, 6~8周恢复正常。
部分患者冷球蛋白阳性。
部分患者CIC阳性。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 链球菌感染后1~3周出现急性肾小球肾炎综合
I型,抗GBM型肾炎:毛细血管壁上IgG、 C3呈光滑线条状沿GBM分布;
II型,免疫复合物型肾炎:IgG、C3呈颗粒 状沉积于系膜区和毛细血管壁;
III型,寡免疫复合物型:无免疫球蛋白沉 积,或仅少量呈节段性沉积。
3、电镜特点:
GBM的断裂、纤维素沉积和系膜基质溶 解或增生为本病电镜下特征性改变。
急性肾小球肾炎
一、概述
1、急性肾炎综合征 急性起病、以血尿(常伴一定程度蛋白尿)、高
血压、水肿并伴肾小球滤过率减低为特点的一组肾 小球疾病,通常呈可逆的自限性过程。 2、急性肾炎综合征常见病因
感染: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常见) 其它(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多系统疾病:SLE、坏死性血管炎等 其它:过敏性肾炎、血清病等
血浆成分及大量单核吞噬细胞进入肾小囊 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分化
新月体形成 细胞分泌胶原形成纤维化
三、病理
病理类型为新月体型肾炎 1、光镜特点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教案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教案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教案本文为一份教案,主要讲解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症的相关知识。

教学对象为医学本科和儿科方向99级、00级、01级和02级的学生,学时为40分x3.本课的授课目的是全面了解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

本课的重点是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症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本文的教材及参考资料包括《儿科学》第6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和《Nelson儿科学教科书》第16版。

在教学程序中,使用PPT详细介绍了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其中,第一部分介绍了AGN、ANS和APSGN的概念含义;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APSGN的定义、四大临床表现、发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国内外数据比较。

第三部分则介绍了病因和发病机理,包括感染途径、免疫介导损伤、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活化补体、血管内皮细胞等炎症细胞共同参与。

同时,也介绍了病理生理方面的变化,如肾小球炎症病变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管腔狭窄、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从而导致球管失衡、钠水储留、血容量扩张、水肿、少尿、无尿和高血压等临床表现。

教师要求学生掌握两种不同感染途径的区别,以及免疫介导损伤的相关知识。

本课的难点在于病理生理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教具为PPT,授课形式为理论大课。

本课程共分为三次课,每次课时为40分钟。

肾小球炎是一种弥漫性、渗出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其病理生理过程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肾小球基底膜破坏。

内皮细胞肿胀和系膜细胞增生会导致毛细血管管腔狭窄和肾小球滤过面积的减少,进而引起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和氮质血症等临床表现。

肾小球炎的前驱感染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其症状类似于呼吸道和皮肤感染。

典型病例的症状主要包括水肿、血尿、蛋白尿和高血压等。

严重病例则会出现循环充血和高血压脑病等症状,需与心力衰竭相鉴别。

肾小球炎还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和非典型病例,如无症状型肾炎、肾外症状型和肾病综合征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血尿 50~70%有肉眼血尿 3。蛋白尿 程度不等,病理上常呈严重
系膜增生 4。高血压 30~80%病例有血压增高 5。尿量减少 肉眼血尿严重者可伴排尿
困难
临床表现
严重循环充血
原因:水钠潴留,血浆容量增加 表现:轻者呼吸急促,肺部湿啰音重者呼吸
困难、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频咳、 吐粉红色泡沫痰、两肺满布湿啰音、 心脏扩大、甚至出现奔马律、肝大 而硬、水肿加剧
电解质 紊乱
临床表现
❖ 无症状性急性肾炎
仅有镜下血尿或仅有 c3补体下降
临床表现
❖ 肾外症状性急性肾炎
水肿、高血压明显 但尿改变轻微或正常
临床表现
❖ 以肾病综合征表现
的急性肾炎
水肿、蛋白尿突出,轻度 高胆固醇血症和低蛋白血 症
实验室检查
尿蛋白: +~+++
血 尿: +~+++
ESR: ↑↑
ASO:
10-14d开始升高 3-5w高峰 3-6m恢复
C3: ↓↓ 6-8w恢复
诊断要点
起病1-3周有链球菌的前驱感染史 急性起病 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水肿,高血压 血清ASO滴度升高,C3肾小球肾炎 IgA肾病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特发性肾病综合征 其他
病 理
病理
病理
病理
基底膜与脏层上皮细胞之间见高密度, 大团块驼峰状(hump)电子致密沉积物
病理
病理
IgG和C3沿基底膜和血管系膜区沉积,呈颗粒状荧光
临床表现
❖ 呼吸道
❖(病前6~12天) ❖皮肤感染 ❖(病前14~28天)
临床表现
1。水肿 70%有水肿,一般仅累及眼睑 及颜面部,为非凹陷性
临床表现
高血压脑病
原因:血压急剧升高,导致脑血管痉挛或脑 血管高度充血,而致脑水肿。
表现:常发生在疾病早期,血压往往在 150~160/100~110以上表现为头
痛、恶 心、呕 吐、复视、或一过性 失明,严重 者可出现惊厥、昏迷。
临床表现
急性肾功能不全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急性肾衰竭
少尿或 氮质 代谢性 无尿 血症 酸中毒
哈医大二院儿内科
急性肾小球肾炎
Acute Glomerulonephrits,AGN
概念
• 急性肾小球肾炎(AGN)简称急性肾炎,
是一组病因不一,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 多有前驱感染,以血尿为主,伴不同程度 蛋白尿,可有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 全等特点的肾小球疾患。绝大多数为 链球菌感染后所致,称之为APSGEN .
降压
硝苯地平0。25 mg/(kg.d)(口服) 卡托普利0。3~0。5 mg/(kg.d)(口服)
治疗
严重循环充血
速尿、硝普钠、腹膜透析或血液滤过治疗
高血压脑病
硝普钠
急性肾衰
(见急性肾衰节)
预后和预防
❖ 急性期预后好,95%能完全恢复 ❖ 防治感染是预防的根本
治疗
休息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 2~3周,症状消失可下 床,血沉正常可上学, 尿沉渣细胞绝对计数 正常可恢复体力活动
治疗
饮食
对水肿及高血压者限盐 及水。食盐
以60mg/(kg.d) 为宜,水分以不显性失
水加尿量计算
治疗
有感染灶时用青霉素10~14天
治疗
利尿
氢氯塞嗪1~2 mg/(kg.d)(口服) 速尿 2~5mg/(kg.d)(口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