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手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

合集下载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合理应用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合理应用

出血诊治推荐流程・ 中华消化杂志,07 20 ,
. o 斗 q 一u u R T , g F DvnH , 1 i 。 A a R ,e i B ea Rs n l t . k h ohg・ , ’ : a  ̄ ae 如 。
下 血, 止 起效迅 疗效确切, 作为首 予 幽门 菌治 抗溃 治 需 速、 应 抗 螺杆 疗及 疡 疗。
1 2中国 社 区医 师 ・ 医学 专业半 月刊 2 1 年 第 1 00 0期 ( 2 第1 卷总 第25 3期
e毗 n t
: : :: p
mu n m
胺 并 且 F H 和 雌 二 醇 测 定 在 绝 经 后 水 S 平 。然 而 有诸 多原 因都 可 以导 致 闭 经 , 如 化疗 、 手术 、 精神创 伤等 。当这 些干 扰 因

素消失后 , 患者 有可能恢 复月经 , 在临 这 床 治疗 过 程 中并 不 少 见 。这 些 患 者 只 是 闭经 而不 是 绝 经 。绝 经 是 指 卵 巢 功 能 丧
热凝 治 疗 和 机 械 止 血 等 治疗 ; 抑 酸 药 物 ② 药物 的应用 , 目前临床常用抑酸剂包括 质 子泵 抑 制 剂 ( P )和 H PI 受 体 拈 抗 剂
根据淋巴结转 移情况 、 肿块位 置及 大小 、 病理分级、 免疫 组 化 检查 结果 , 分为 高 、 中、 低度复发 危险 , 并制定 出相应 的 内分
20 1 (0) 09,0 1 .
评分依据。它是根据年龄、 休克状况 、 伴发 病、 内镜诊断和内镜下出血征象 5 项指标将 患者分为高危、 中危或低危 ^ 群 。
A V GB的 治 疗 NUI
2 中华内科 杂志编委会. 不明原 因上消化道

乳腺癌手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

乳腺癌手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

乳腺癌手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作者:涂云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年第19期【摘要】临床治疗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中内分泌治疗是主要措施,但不少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经内分泌治疗之后效果并不显著,也有部分患者开始应用内分泌治疗之后存在效果,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会降低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影响内分泌治疗疗效的因素,综述乳腺癌手术后辅助内分泌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9..01乳腺癌是与雌激素存在极大关系的一种肿瘤,激素反应性是诱发大部分乳腺癌生长的因素,在临床治疗乳腺癌过程中内分泌治疗是关键部分,可显著提升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生存率,但是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够获得良好效果。

现对本次乳腺癌手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阳性未绝经乳腺癌内分泌辅助治疗针对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予以辅助内分泌治疗可显著降低复发几率,延长患者生存周期。

因存在显著疗效,大部分都是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研究显示相比较其他治疗,辅助内分泌治疗可显著减少乳腺癌患者死亡率,不仅可以避免出现转移性复发,同时也可显著减少同侧乳腺内复发风险。

基于此针对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不管是淋巴结是否转移或者肿瘤大小都应该实施辅助内分泌治疗。

辅助内分泌治疗可对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进行有效预防[1],因存在不均匀表达的受体,辅助内分泌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显著,进而需要高质量的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激素受体检测。

相比较其他乳腺癌复发机制而言,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是不同的,如果不采取内分泌治疗,复发高峰期为2~5年,5年之内存在较为稳定的复发风险,在实施辅助内分泌治疗之后可显著减少10年之内复发率。

随着时间延长,非乳腺癌与继发性乳腺癌死亡发生率大约占据辅助内分泌治疗诱发不良反应的大部分,也就是表示辅助内分泌治疗需要进行长期随访。

乳腺癌手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

乳腺癌手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
西 芬 (a oi n A )相 比,芳 香 化 酶 抑 制 剂 tm xf ,T M e ( rma s hbtr I 对 E ao t ei ii ,A ) a n o R表 达 水 平 较 低 的 患 者也 有 相 对 较 好 的治 疗 效 果 。人 类 E 有 2种 亚 R 型, 数乳腺肿瘤表达 E 和 E [ R 多 R R3 。E B能 抑 制 E 的转 录活 性。T M 可作 为 E [ 动剂 通 过 激 R A R3激 活 蛋 白 1 at a dpoe - , P 1 途径 促进 肿 瘤 生 ( c vt rt n1 A . ) i e i
[ 要】 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 阳性乳腺 癌患者 治疗 的重要 方式之 一 , 有部分 激 素受体 阳性患 者 内分泌治 疗无 效 。 摘 但
部分患者起初对 内分泌治疗 药物 有效 , 随着疗程 的延 长疗 效下降等 。文 中就 内分 泌治疗疗 效的相关 因素 、 芳香化酶抑 制剂 的
应用 、 内分泌 治疗 耐药机制和 内分泌治疗耐药逆转等研究 的进 展进行综述 。
乳 腺癌 为 与雌 激素 关 系密切 的肿瘤 I 。 大 约 2 ]
6 % ~ 0 的乳 腺癌 生长 为激 素反 应 性。 内分 泌 治 0 7%
疗 已成 为乳 腺癌 治疗 的重 要 组 成部 分 , 以 显著 提 可 高 雌 激素 受体 (soe cpo, R) et gnr et E 阳性患 者 的无 r e r
病生存率和 总体 生存率。在所有乳腺癌患者 中,R E 阳性乳 腺癌 对 内分 泌 治 疗 药 物 反 应 良好 , 是 并 非 但 所 有 E 阳性 的乳腺癌 患者均 能 从 内分 泌 治 疗 中获 R
益 。其 中有 约 3 % 的 患者 内分 泌 治 疗 无效 ; 0 而且 有

中国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专家共识乳腺癌是目前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对女性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内分泌治疗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为了进一步提升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规范化和个体化水平,中国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专家们共同发表了一份共识。

内分泌治疗指的是通过调节雌激素对癌细胞的作用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目的。

乳腺癌中约70%的患者具有雌激素受体阳性(ER+)和/或孕激素受体阳性(PR+)的表达,这意味着内分泌治疗对于这些患者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在共识中,专家们明确指出内分泌治疗适用于乳腺癌患者的不同阶段。

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通常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可以在手术前或手术后进行。

一般情况下,使用内分泌治疗可以有效减小肿瘤的大小,提升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并降低术后的复发率和死亡率。

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与化疗相比,内分泌治疗具有更少的毒副作用和更好的生活质量,因此受到了许多患者的青睐。

根据共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雌激素调节剂(SERMs)、氨基膦酸盐(AI)和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s)。

基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的特点,专家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共识还强调了内分泌治疗中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疾病,不同个体对于内分泌治疗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基因型、年龄、病理特征和其他临床因素,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策略。

此外,内分泌治疗的持续时间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充分发挥治疗的效果。

共识还对内分泌治疗中的风险评估和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内分泌治疗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烧心感和关节痛等。

因此,在进行内分泌治疗之前,应该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治疗这些不良反应。

最后,共识提出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药物被引入到内分泌治疗中,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希望。

乳腺癌的辅助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的辅助内分泌治疗
厚度 >5— i( 8ml 正常上限 5m , l m)应行子 宫内膜活检 , 必要
卵巢去势是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中开展最早的治疗方式 。
目前有手术 去势 、 放疗 去 势 和 药 物 性 去 势 3种 卵 巢去 势
方式 。
1 1 手术 去 势 .
目前 , 标准 的手术去势方法是双侧 卵巢 切除。它能肯定
C HEN ih n Jn o g
【 关键词 】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三苯氧胺
来曲唑
d i1 .9 9 ji n 17 — 3 X 20 .4 04 o:0 3 6 /.s .6 1 3 2 .09 0 .2 s
内分泌治疗 是乳腺癌治疗 的重要手段之一 , 其重要性受 到了越 来越 广 泛 的重视 。乳 腺 癌 的 内分 泌治 疗 距 今 已有 10多年的历史。早在 十九世纪末 , 0 人们 已经开始应 用双侧
13 药物性去势 .
法乐通是三苯 氧胺 的衍 生 物, 用机 理 与三苯 氧胺 相 作 似, 比三苯氧胺对 受体有更 高的亲和力 , 能显 著降低 细胞膜 上E R的数量 , 有雌 激素样作 用 , 称为 “ ” 没 被 纯 抗雌 激素样 药物 , 适用于绝经后乳腺 癌患者 , 对肺转移的效果好 , 是绝经 后进 展期乳腺癌患者 的新选择 。法 乐通对子 宫和肝脏 的影 响较少 , 引发子宫内膜癌的危 险性仅为三 苯氧胺 的 12~1 / /
全 。
2 2 托 瑞 米 芬 (oe in , 法 乐通 ) . trmf e 又 e
另外与双侧卵巢切除术相 比, 放疗去势后患者的雌激素水平 下降速度 比较缓慢 。此外 , 盆腔放疗后会产生远期的放射不 良反应 , 这些都 限制了放疗去 势的应用 。 目前 , 除了在 美 国、 加拿大 和西欧等 国家仍有开展外 , 包括我 国在 内的大多数 国 家都不再将其作为常规治疗方式。

内分泌治疗在ER(-)PR(+)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内分泌治疗在ER(-)PR(+)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内分泌治疗在ER(-)PR(+)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内分泌治疗在ER(-)PR(+)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疗效。

通过分析患者特征、内分泌治疗的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监测、生存分析和预后因素分析,确定内分泌治疗对该类型乳腺癌的临床疗效。

研究结果显示,内分泌治疗在ER(-)PR(+)乳腺癌患者中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预后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等因素对疗效有一定影响。

内分泌治疗在该类型乳腺癌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未来应继续深入研究以进一步优化治疗策略。

【关键词】内分泌治疗、ER(-)PR(+)乳腺癌、辅助治疗、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监测、生存分析、预后因素分析、临床疗效、展望和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乳腺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策略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多种方法。

内分泌治疗作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其中又分为ER(雌激素受体)和PR(孕激素受体)两种类型。

在ER(-)PR(+)乳腺癌患者中,虽然ER受体为阴性,但PR 受体为阳性,这类乳腺癌通常对激素治疗具有一定的敏感性。

内分泌治疗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内分泌信号传导,抑制激素对肿瘤生长的促进作用,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复发的目的。

随着内分泌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也开始关注内分泌治疗在ER(-)PR(+)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患者特征分析、内分泌治疗的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监测、生存分析和预后因素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全面评估内分泌治疗在这类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我们进行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内分泌治疗在ER(-)PR(+)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疗效,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目前对于ER(-)PR(+)乳腺癌的治疗策略尚不完全明确,内分泌治疗在这类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探讨。

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关键词 : 新 辅助 内分 泌治疗 ; 阿那曲唑 ; 来曲唑 ; 依 西美坦 申图 分类 号 :R 7 3 7 . 9 文 献 标志 码 : A 文 章 编号 :2 0 9 6 — 1 4 1 3 ( 2 0 1 6 ) 2 5 — 0 0 0 9 — 0 3
T h e c l i n i c a l s t u d y o f n e o a d j u v a n t e n d o c r i n e t h e r a p y o n t h e e l d e r f e ma l e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趔 三
I 研究原著I
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 内分泌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许 莹
( 山东 省 博 兴 县 人 民医 院 , 山东 滨州 , 2 5 6 5 0 0 ) 摘要 : 目的 明确新辅助 内分泌治疗在 老年女性乳腺 癌患者 q - 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 比较三种 A I内分泌 药物( 阿那曲唑 , 来 曲唑及依 西美坦 ) 的疗效及 不良反应情况。 方 法 回顾性分析 2 0 1 0 年 82 例乳腺癌 患者的临床 资料 。 将 选 择 国产 阿那 曲 唑 者 2 1 例设 为 A组, 选 择 国产 来 曲唑 者 3 3例 设 为 B组 , 选 择依 西 美 坦者 1 8 例, 设 为 c组 。三 组 患
者 口服 用 药 1 2 - 1 5个 月 , 记 录三 组 患者 客 观 缓 解 率 ( O R R) 、 临床 收 益 率( c B ) 、 疾病 部 分缓 解 率 ( P R) 、 临床 稳 定 率( S D) 值 及 药 物 不 良反 应 发 生率 。 结 果 采 用 内分 泌 药 物 治 疗后 , 患者 O R R为 4 5 . 8 %, C B为 7 7 . 8 %。 A组 P R为 4 2 . 9 %, S D为 4 7 . 6 %: B组 P R 为3 6 I 4 %, S D为 2 4 . 2 %; C组 P R为 6 6 . 7 %, S D为 2 7 . 8 %。试 验 组 中应 用 的 三种 芳香 化 酶 抑 制 剂 药物 不 良反 应 中恶 心 、 面部 潮 红、 潮 热 的 发 生 率较 高 。结论 新 辅 助 内分 泌 治 疗 可 以 明显 缓 解 老 年 患 者局 部症 状 , 这 为 不 能进 行 手 术 和 不 愿接 受化 疗 、 放 疗 的老 年 患者 提 供 了一 种 治 疗 方 式 , 同时 升 高 了老 年 患者 生 存 的 期 望值 , 也 增 强 了患 者继 续 治 疗 的 信 心 。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药物治疗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药物治疗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进展内分泌治疗有其毒副反应较小,且能长期应用的优点,主要适用于雌或/和孕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内分泌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是三苯氧胺(TAM),是非甾体类的雌激素受体拮抗药物。

1986年通过美国FDA论证成为激素受体阳性、淋巴结阴性、不论绝经状态的乳腺癌患者均可用作术后辅助治疗。

亦可用于淋巴结阳性患者在化疗结束后的内分泌治疗。

长期以来TAM已作为激素受体阳性病例内分泌治疗的金标准。

1998年EBCTCG总结临床研究的结果,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口服TAM5年可使5年复发率和死亡率分别降低47%和26%,在辅助化疗结束后再用TAM 可进一步降低死亡率。

其中50岁以下组序贯应用化疗及TAM较单用化疗组的复发或死亡危险分别下降40%和39%,与单用TAM相比分别下降25%和21%。

50岁以上组则分别下降54%和49%,及19%和11%。

对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应用TAM五年的辅助治疗可使10年绝对生存率提高5.6%,局部复发率降低14.9%,对淋巴结阳性病例分别为10.9%及15.2%。

对TAM应用的时间EBCTCG的临床研究的结果是术后应用二年或一年可使肿瘤危险性下降28%或21%。

如果应用5年的辅助治疗可降低50%的复发危险性,超过5年以上未能证实其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NSABP B-14的研究证实TAM用药超过5年反而降低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可能是由于TAM长期应用所获得的耐药性所致。

TAM的常见副反应有潮红(39.7%)、肌肉、关节酸痛(21.3%)、乏力(15%)。

此外可增加血栓性疾病、子宫内膜增厚,及子宫内膜癌等危险。

但发生率均低于2%-3%。

其他的雌激素受体竞争抑制剂有托瑞米芬(Toremifene法乐通)和雷洛昔芬(Raloxifene)等。

这些药物疗效与TAM相似。

但其副反应略低。

近年来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发现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上又一重大的进展。

芳香化酶抑制剂的作用不同于TAM,而是抑制外周组织及肿瘤细胞中的雄激素转化成雌激素时所需的芳香化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手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
发表时间:2015-10-28T10:04:57.87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3期作者:丁纪堂
[导读] 青岛市黄岛骨伤医院 266515 对乳腺癌手术后的辅助内分泌治疗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对乳腺癌手术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创建优越的术后恢复条件,从而推动乳腺癌手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青岛市黄岛骨伤医院 266515
摘要: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患者治疗的重要方式,但是由于患者自身身体条件的原因,很多患者会出现乳腺癌手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无效的情况。

乳腺癌手术后辅助分泌治疗对于乳腺癌手术后,患者的康复和未来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意义的影响。

本篇文章主要结合实际临床工作经验,对乳腺癌手术后的辅助内分泌治疗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对乳腺癌手术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创建优越的术后恢复条件,从而推动乳腺癌手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辅助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的病症,是一种与雌性激素密切相关的肿瘤,当前在乳腺癌患者中,60%-70%的患者,乳腺癌生长主要为激素反应性。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内分泌治疗逐渐成为了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给予患者更好的乳腺癌治疗,同时也需要做到乳腺癌手术后的辅助内分泌治疗,才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高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提升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真正达到乳腺癌治疗的效果。

以下内容为笔者结合实际临床工作经验,对乳腺癌手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进行的研究,希望能够对乳腺癌手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具体的治疗研究内容如下。

1.内分泌治疗效果相关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
内分泌治疗效果和ER、PR具有直接的关联。

当前患者的ER值越高时(ALL red score>6),则内分泌治疗成功的几率也会随之而上升[1]。

同他莫西芬(tamoxifen,TAM)相比较,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AI)对ER表达水平较低的患者,同样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PR是预测ER阳性对老年乳腺癌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1.2 乳腺癌相关蛋白PS2阳性
乳腺癌相关蛋白PS2阳性和内分泌治疗的效果以及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结束后的预后情况,都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

通常情况下,阳性表达提示,则表示内分泌治疗有效,患者的预后恢复情况较好。

PS2蛋白是雌激素诱导蛋白之一,PS2占到乳腺癌表达阳性率为42%-57%之间。

一些研究学者认为,PS2在内分泌治疗中的意义大于ER、PR[2]。

这三项指标对于内分泌治疗的研究均存在着重要的意义和地位。

1.3 生长因子受体
ER和内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HER2信号之间的通路,对于内分泌治疗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3]。

其他生长因子受体,比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IGFR)以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素受体1(fibroblast groth factor receptor 1,FCFR1)等等,都对内分泌治疗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4]。

1.4 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
乳腺癌患者通常存在FAS的高表达,FAS与患者体内的ER阳性及PR阳性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mRNA的过度表达,则会代表肿瘤复发或者患者死亡几率的上升。

2.内分泌治疗耐药的机制
2.1 基因多态性对内分泌耐药机制的影响
人体的不同基因型,会影响不同个体中ER的转录效果和功能差异,从而使不同的患者体内,出现差异性的激素治疗反应[5]。

分析cxon 7和rs4646等基因多态性原理,有利于加强对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的了解,从而更加清晰基因多态性对疗效的影响。

2.2 生长因子及信号通路对内分泌治疗耐药的影响
Her-2和ER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会造成乳腺癌细胞对三苯氧胺产生一定的耐药性。

但是生长因子受体可能会由于乳腺癌扩增基因(amplified in breast 1,AIB1)高表达,使得TAM和细胞膜附近细胞质内的ER-α相联合,进而增强络氨酸激酶受体(tryrosin kinase receptor,TRK)信号,调节人体内的ERK2和AKT通路,提升ER-的非基因组作用,建立一个具有双向性刺激细胞存活并不断繁衍的恶性循环。

所以,需要结合内分泌治疗中的药物成分和患者的实际身体情况,科学选择内分泌治疗的方式,考虑更多的不良因素,将内分泌治疗对患者的伤害降到最低,从而有效提升基因表达和刺激细胞增殖的效果,为乳腺癌手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奠定良好的基础。

3.小结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内分泌治疗逐渐成为了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给予患者更好的乳腺癌治疗,同时也需要做到乳腺癌手术后的辅助内分泌治疗,才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高雌激素受体。

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临床表现,加强对内分泌治疗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明确内分泌治疗药物的具体应用方式和应用效果,联合多种治疗方式,更好的做到乳腺癌手术后的辅助内分泌治疗,提升乳腺癌手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管兆龙,柳金良,赵睿哲,殷长军,等.即刻辅助内分泌治疗在高危局限期或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后的应用价值[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4,(12):1093-1097.
[2]李艳萍,高宏,冯宇,吕淑贞.来曲唑在绝经后受体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0,(04):365-369.
[3]赵菲.201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更新: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辅助内分泌治疗[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4,(10):373-374.
[4]龚畅,陈怡,贾卫娟,苏逢锡.芳香化酶抑制剂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三苯氧胺耐药的老年性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研究[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0,(10):346-348.
[5]张文,尤月娟,于宗琴,张鉴.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药学服务对照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3,(08):1971-197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S],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S],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