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演变)

合集下载

发展心理学之情绪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之情绪的发展
第三阶段:学前早期,儿童发展了观点采择能力,开始形成真正的移情。
4、情绪反应与表达的后期发展
在生命最初几年,大多数情绪都发生了
到了儿童期,儿童情绪发展的最大变化是引发情绪的事件与情境反应之间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从青少年早期到中期,日常情绪体验从某种程度上讲变得越来越消极,积极成分越来越少
从成年早期开始,人又逐渐变得更为积极
①深度恐惧:“视崖实验”,9个月时对深崖产生恐惧反应
②碰撞恐惧:八九个月的婴儿出现了预期的防御反应、心率加速和其他的恐惧信号;
③陌生人焦虑:4—5个月的婴儿已经有了陌生人焦虑的预兆
④分离焦虑:婴儿的分离焦虑出现在半岁以前,8—10个月时逐渐达到顶峰
3、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
尴尬
最简单的自我意识情绪,22个月时,婴儿能够在镜像中再认自己时开始出现
5、情绪理解与调节
凯勒奈的婴儿表情知觉4阶段:
无面部表情知觉(0—2个月):婴儿对成人的表情不能辨别,婴儿自发的表情与养育者的表情没有联系
不具有情绪理解的表情知觉(2—5个月):婴儿能够知觉成人的表情,对养育者的面部表情能做出情绪反应
对表情意义的情绪反应(5—7个月):婴儿能够对成人不同的面部表情做出不同的反应,而且能够把表情识别与情境联系起来
早期孩子与父母的依恋关系是随后恋爱关系模式的原型,同时孩子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与随后的家庭组织模式是相关的,且这种关系在家庭模式的代际传递中扮演重要作用。
依恋形成的四个阶段(施卡福和埃莫森)
非社会性阶段
(0—6周)
婴儿对养育者缺乏区分反应,很少表现出抗拒行为。
在这个阶段末,婴儿表现出对社会刺激(微笑的面容等)的的偏好
未分化的依恋阶段(6周—6、7个月)
婴儿逐步能够将母亲与其他人区分开来,对母亲和陌生人的反应不同,但是婴儿不会出现反抗分离的反应

情绪心理学摘要

情绪心理学摘要

情绪⼼理学摘要总论(疑问:什么是语词意识、感情性反应?)情绪是⼀种多成分、多维度、多⽔平整合的复合过程。

情绪的每⼀次发⽣,都融合着⽣理和⼼理、本能和习得、⾃然和社会诸元素的交叠。

⼀、情绪、情感和感情(⼀)情绪的属性和定义1.情绪与认识不同。

情绪有两种特殊的存在形式,其⼀是内在的状态或体验,其⼆是外显的表情。

情绪可以发动、⼲涉、组织或者破坏认知过程和⾏为;认识对事物的评价则可能发动、转移或者改变情绪反应和体验。

2.情绪的组织作⽤和情绪的“⼲扰”性质。

3.情绪的特性:①情绪是多成分的复合过程。

成分有内在体验、外显表情和⽣理激活。

认识的过程平淡⽆情,情绪则带有独观的主观体验⾊彩。

情绪过程的体验感受⽅⾯给⾏为提供动机,对认知和⾏为起着组织或者⽡解作⽤。

情绪有特殊的外显表现(表情和动作,主要是表情)。

情绪发⽣在⼀定⽣理激活⽔平上(神经系统为情绪提供能量)。

②情绪具有多维量结构。

冯特:情绪的三维学说。

维度分别是:愉快-不愉快、兴奋-沉静、紧张-松弛(情绪维量量表);依扎德:快乐度、紧张度、冲动度、确信度;施洛伯格: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激活度;普拉奇克:相似性、对⽴性、强度。

③情绪是⽣理和⼼理多⽔平整合的产物。

情绪随着⼤脑⽪质的进化发展。

每⼀次情绪的发⽣都是多级神经⽣理整合活动的基础。

情绪还发⽣在⼼理多级⽔平上(⽐如不同类别的动物只能在它所处的⼼理进化梯级的⼀定⾼度上实现情绪整合)。

从认识⽔平上区分,有感知觉⽔平上的感情反应和认识⽔平上的感情反应。

从社会化程度上区分,有与本能需要相联系的感情反应和与⽣物-社会学时间相联系的感情反应。

从意识⽔平上区分,有语词意识⽔平下的感情和语词意识⽔平上的感情。

从情绪存在形式上,可以被区分为:(1)情感反应:⾯部、声调、躯体。

如快乐、悲伤、焦虑(2)感情状态:⼼境、兴趣或专注状态。

(3)情绪特质,情绪是个体⼈格结构的组成部分。

(⼆)情绪、情感和感情的概念分析⽆论是情绪、情感或感情,指的是同⼀过程和同⼀现象;在不同场合使⽤情绪或情感术语时,指的是同⼀过程、同⼀现象所侧重的不同⽅⾯。

解析人类情绪情绪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

解析人类情绪情绪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

解析人类情绪情绪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人类情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情绪的心理学分支,它探究人类情绪的起源、类型、表达及其对人类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该领域的研究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情绪的本质,还为情绪相关问题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解析人类情绪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

一、人类情绪的起源与类型1.1 情绪的定义与特点情绪是指个体对于某种刺激或事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和生理反应。

它具有主观感受、生理变化、表达行为和认知评价等不同维度。

情绪通常由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共同构成。

1.2 情绪的起源和发展情绪的起源是人类自然选择的产物,它在人类的祖先中起到适应环境、促进生存和繁衍的作用。

通过进化,人类发展出了多种基本情绪,如喜悦、愤怒、恐惧、悲伤等。

这些基本情绪起着不同的生存价值和社会功能。

1.3 情绪的分类与理论人类情绪可以通过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划分,如基本情绪理论、维度模型理论等。

基本情绪理论将情绪划分为一组基本的离散情绪,而维度模型理论则认为情绪是通过多个维度进行描述和区分的。

二、人类情绪的表达与识别2.1 情绪表达的方式人类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声音语调、肢体语言等多种方式来表达情绪。

面部表情是情绪表达中最常见和重要的方式,不同的情绪会导致不同的面部表情特征。

声音语调和肢体语言也能够传递情绪信息,但相对面部表情来说,它们的识别和解读更为复杂。

2.2 情绪表达的文化差异情绪表达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不同文化对于情绪的表达方式和接受程度存在差异。

某些情绪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和表达方式,这给情绪的识别和理解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3 情绪识别的能力与影响人类对于他人情绪的识别能力会对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产生重要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情绪识别能力较差的个体更容易在社交场合中产生困扰和误解。

情绪识别的能力还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和人际关系质量等因素相关。

三、人类情绪心理学的应用3.1 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人类情绪心理学的研究为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和干预提供了理论支持。

发展心理学-5(情绪发展)

发展心理学-5(情绪发展)
在阶段一,婴儿开始出现基本的情绪,如快乐、悲伤、愤怒和恐惧。这些情绪通 常与基本的生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有关。例如,婴儿会因为饿了或尿布湿了而哭 泣,这是他们表达不满和需求的情绪方式。
阶段二
要点一
总结词
情绪的分化和社会化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阶段二,婴儿的情绪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和分化。他们不 仅能够体验基本的情绪,还能够表达更复杂的情绪,如嫉 妒、羞愧和自豪。同时,婴儿开始意识到他们的情绪可以 影响周围的人,这促使他们学习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随着与他人的互动增多,婴儿开始学习如何将他们的情绪 与他人的情绪匹配,这是情绪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过程。
感谢您的观看
发展心理学-5(情绪发展)
目录
• 情绪发展理论 • 情绪发展的阶段 • 情绪发展的影响因素 • 情绪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01 情绪发展理论
理论一:认知-情感发展理论
总结词
该理论认为情绪发展与认知发展紧密 相关,情绪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个方 面。
详细描述
该理论认为,随着儿童对世界的认知 能力的提高,他们对情绪的理解和控 制能力也会增强。儿童的情绪反应和 表达是基于他们对世界的认知理解。
心理健康对情绪发展的阻碍
心理创伤
过去的心理创伤可能导致个体情 绪发展的停滞或受阻,影响其情 绪调节能力。
心理疾病
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个体可能面 临情绪调节困难,影响其正常情 绪发展。
不良的教养方式
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孩 子情绪发展的不健康,如过度溺 爱或忽视。
THANKS FOR WATCHING
自我认知
通过理解和调节自己的情 绪,个体能够更好地认识 自己,促进自我成长和发 展。
负向关系
01

经典的情绪心理学研究

经典的情绪心理学研究

经典的情绪心理学研究情绪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情绪及其心理过程的学科,涉及到人类的情感、情绪调节、情绪表达等方面。

下面列举了十个经典的情绪心理学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情绪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1. 詹姆斯-朗格理论(James-Lange Theory):提出情绪是身体生理反应的结果,即情绪是由于我们对身体反应的解释而产生的。

2. 斯坦利·舍克特尔与威廉·詹姆斯的实验:他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证明了人们在经历刺激后会产生身体反应,而这些反应会影响到情绪的产生。

3. 保尔·艾克曼的实验:他通过观察人们的面部表情,发现不同的表情会对情绪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提出了面部表情与情绪之间的关联。

4. 罗伯特·普鲁斯特的研究:他通过对情绪的观察和描述,提出了情绪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认为情绪不仅仅是简单的快乐或悲伤。

5. 约翰·韦森斯坦的情绪识别理论:他提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面部表情来识别情绪,并通过情绪的识别来影响自己的情绪体验。

6. 约瑟夫·勒威尔的情绪表达理论:他认为情绪表达是一种社会行为,并通过观察人们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来研究情绪的表达方式。

7. 保罗·埃克曼的情绪识别模型:他通过对面部表情的研究,提出了情绪的基本表情模型,并通过研究面部表情的微表情来识别人们真实的情绪。

8. 罗伯特·普鲁斯特的情绪调节理论:他认为人们可以通过情绪调节来改变自己的情绪体验,并通过情绪调节来提高心理健康。

9. 约瑟夫·勒威尔的情绪调节模型:他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调节自己的情绪来适应不同的环境,并通过情绪调节来改变自己的情绪体验。

10. 约翰·韦森斯坦的情绪调节理论:他认为人们可以通过情绪调节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并通过情绪调节来影响自己的情绪体验。

以上是十个经典的情绪心理学研究,它们对我们理解和应用情绪心理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些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情绪对我们的生活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课件ppt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课件ppt

2023/4/20
25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评价层次
初评价 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及其程度。
次评价 对自身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涉及能否控制刺激事件及 控制程度。
再评价 对自己情绪和行为反应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
2023/4/20
26
情绪与评价
2023/4/20
27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 切除动物的全部丘脑,动物仍然有愤怒的情 绪反应。只有切除后部下丘脑,情绪反应才 会完全消失。
• 如果愤怒情绪的释放是丘脑摆脱皮层抑制 结果,那么愤怒情绪反应应是连续和持久的。 但实际上“假怒”反应是暂时的。
2023/4/20
13
情绪的认知理论
看到一位朋友你们 迎面走来 刚吵
过架
抬头微笑停下 交谈
2023/4/20
5
詹姆斯-兰格理论——主要观点
• 情绪是机体对外在刺激引起的自动生理反 应感知之后产生的,是能被意识到的主观体 验。
• 强调外界刺激引起的周围器官反应对大脑 中枢的反馈作用,强烈的情绪与骨骼肌的活 动及自主神经系统的自动反应密不可分。
2023/4/20
6
詹姆斯-兰格理论——理论图解
看到一位朋友 迎面走来
看到一位朋友 迎面走来
你们 是竞 争对

生气 尴尬 焦虑
妒忌+愤怒 自豪+尴尬
相同场景做出不同评价——认知决定情绪
2023/4/20
14
情绪的认知理论
认知是情绪产 生的主要原因
阿诺德 评价—兴奋理论
沙赫特 认知—归因理论
拉扎勒斯 认知—评价理论
2023/4/20
15

情绪理论概述

情绪理论概述

情绪理论概述
一、 达尔文学说
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观点认为,情绪作为人类种族进化的证据, 可能是人类行为得以延续的机制。他在阐述物种起源和人类进 化是适应与遗传相互作用的结果时指出,感情、智慧等心理官 能是通过进化阶梯获得的。
情绪理论概述
一、 达尔文学说
达尔文在其著作之一《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一书中指出: “尽管人类和高等动物之间的心理差异是巨大的,然而这种差 异只是程序上的,并非种类上的。人类所夸耀的感觉和直觉, 感情和心理能力,如爱、记忆、注意、好奇、模仿、推理等, 在低于人类的动物中都有其萌芽状态,有时还处于一种相当发 达的状态。”
三、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情绪学说
阿诺德(Arnold)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发表了她的两卷巨 著《情绪与人格》,首次有代表性地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情绪评 价理论。她继承了当时情绪生理学的全部成果,总结了詹姆斯 和坎农的争论,从众多学派中脱颖而出。
情绪理论概述
四、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在发展阿诺德的评价理论的庞大队伍中,拉扎勒斯的理论和 实验建树最为醒目。如果说阿诺德是情绪的认知理论的先驱, 那么拉扎勒斯则是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拉扎勒斯已成为当代 认知-评价理论的代表,他建立了一个迄今为止最著名的认知理 论框架,发展形成了一个十分有影响的学派。
情绪理论概述
四、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拉扎勒斯宣称:“情绪概念在心理学中是重要的、独立存在 的领域,对行为的分类和描述是十分重要的。”拉扎勒斯的观 点是针对激活理论和动机论的“取消论”而言的。首先,他反 对把情绪单纯地归结为生理激活这个单一变量。
情绪理论概述
四、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拉扎勒斯认为,情绪是一种“反应综合征”。他提出,情绪 之所以难于下定义,就是因为它不是单一变量。拉扎勒斯说: “导致放弃情绪概念的某些建议,既非情绪生理记录仪器不够 灵敏,也并非人们的内省缺乏准确性,而是‘范畴的错误’; ‘情绪’一词不能归属为一个物,而应归属为一个综合征,像 一种病是一个症候群一样。”

简述几种主要的情绪学说

简述几种主要的情绪学说

简述几种主要的情绪学说情绪学是研究人类情绪的学科,旨在探索情绪的起源、表达方式以及对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在过去几十年中,许多不同的情绪学理论被提出,试图解释情绪的本质和功能。

下面将简要介绍几种主要的情绪学说。

1. 詹姆斯-朗格理论(James-Lange Theory)詹姆斯-朗格理论是情绪学的先驱之一,由威廉·詹姆斯和卡尔·朗格于19世纪末提出。

该理论认为,情绪是基于身体感觉的反应产生的。

换句话说,我们经历身体反应后才会感受到对应的情绪。

例如,如果我们感到恐惧,首先会出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身体反应,然后我们才会意识到自己处于恐惧的情绪状态中。

2. 恩斯特里亚心理学理论(Cannon-Bard Theory)恩斯特里亚心理学理论是詹姆斯-朗格理论的一种扩展和修正。

沃尔特·恩斯特里亚在20世纪提出了这个理论,他认为情绪和身体反应是同时发生的,而不是后者引起前者。

根据这个理论,恐惧和身体反应(如心跳加速)是同时发生的,而不是身体反应导致恐惧。

恩斯特里亚还强调了大脑皮质的重要作用,认为它在情绪体验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3. 施奈德的情绪理论(Schachter's Two-Factor Theory)施奈德的情绪理论是另一种情绪学理论,由斯坦利·施奈德和杰梅尔·辛格尔马托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

该理论认为,情绪体验是基于两个因素的:生理反应和认知解释。

生理反应提供了一种基础情绪状态,然后我们通过认知解释来确定具体的情绪类型。

例如,如果我们感到心跳加速,我们会基于环境情境和个人经验来解释这种生理反应是出于紧张、恐惧还是兴奋等情绪。

4. 皮亚杰的情绪理论(Piaget's Theory of Emotion)皮亚杰是儿童心理学家,他提出了一种关于情绪的发展理论。

他认为情绪是通过认知发展的,并随着孩子的生长和经验而发生变化。

根据他的理论,婴儿在出生时没有真正的情绪体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学会辨认和表达各种情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情)。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演变)
(三)沙赫特的认知情绪理论
人物:斯坦尼.沙赫特(1962) 观点:
对于特定情绪而言,有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
如心率加快; 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
知性的唤醒。
情绪既来自生理反应的反馈,也来自 对导致这些反应情境的认知评价。认 知解释起两次作用:第一次是当人知 觉到导致内脏反应的情境时,第二次Stanley Schachter,1922-1997 是当人接受到这些反应的反馈时把它 标记为一种特定的情绪。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演变)
—情绪理论的演变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演变)
一、早期理论
早期哲学理论: 柏拉图(Plato):“理性、精神、欲念是心灵哲学的
三大组成部分。而情绪是一种低级的东 西。” —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情绪是高级的认知生活 和低级的感官生活的混合体。” —论灵魂
笛卡儿(Descartes):“情绪包含认知成分。”“六 种原始情绪:惊奇、爱悦、憎恨、欲望、欢乐、悲 哀。” —论情绪
丘脑唤醒是大脑解除丘脑抑制的机制。 情绪的体验及其生理症状是丘脑信息平行的效应。
情绪刺激
丘脑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演变)
ANS唤起 行为(跑)
情绪体验 (害怕)
相关实验研究
瑞士生理学家希斯的研究 (在实验狗、牛
的下丘脑后部植入电极);
耶鲁大一) 达 尔 文 的 生 平
贝格尔号(1831-1836)
生存竞争、最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演变)
(二)达尔文的情绪原理
有用的联合性习惯 对立的表情动作 神经系统的直接作用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演变)
二、经典情绪理论
詹姆斯-兰格理论 坎农-巴德理论 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
理论争论
如果对外周生理反应的知觉就是情 绪,那么每一种情绪都应有不同的 生理唤醒模式。
如果对外周生理反应的知觉就是情 绪,那么倘若有意识地控制外周生 理反应的出现,与这种反应相联系 的情绪也应该出现。
如果对外周生理反应的知觉就是情 绪,那么剥夺身体的外周生理反馈 就不应该体验到情绪。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演变)
詹姆斯—兰格情绪外周学说
人物:卡尔.兰格(1885) 观点:
“情感,假如没有身体的属性,就不存 在了。”“血管运动的混乱、血管宽度的 改变以及各个器官中血液量的改变,乃是 激情的真正的最初原因。”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演变)
詹姆斯-兰格理论图解
詹姆斯—兰格理论
观点:对情绪状态的感觉出现在生理反应之后, 情绪来源于对生理反应的意识。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演变)
詹姆斯—兰格情绪外周学说
人物:威廉.詹姆斯(1884) 观点:
“情绪,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它 的原因纯粹是身体的。” “人们的常识认 为,先产生某种情绪,之后才有机体的变 化和行为的产生,但我的主张是先有机体 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演变)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演变)
一、早期理论
达尔文学说的启蒙作用 查尔斯﹒达尔文 (C.Darwin,1809-1882)出生于英格兰。 于1859年出版《物种的 起源》,达尔文以翔实 的第一手资料论证了科 学进化论。历史把进化 论的创立归属于达尔文 的功劳。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演变)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①詹姆斯: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②兰格: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
情绪刺激
ANS唤起 行为(跑)
情绪体验 (害怕)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演变)
相关实验研究
英国心理学家“温度效应”; 布拉茨—心率变化研究; 兰迪斯—情绪混乱的生理研究; 霍曼对25位退伍士兵的调查;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演变)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演变)
沃尔特.坎农提出自己的情绪和动机理论。 动机理论→驱动力
实验证据: (1)切去大脑皮层(丘脑保留)的动物有
愤怒表现,丘脑切除,其反应消失; (2)丘脑单侧的伤害影响单侧的情绪表现。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演变)
坎农―巴德丘脑学说
观点:
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 统的丘脑。
坎农(1927)的主要批评: (1)“内脏是相对不敏感的器官”,其反馈很差,
仅依靠内部器官的反馈我们不可能区分所体验到的多 种情绪。 (2)“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会出现相同的内脏变化”。 (3)“人为地引起某种强烈情绪的典型内脏变化, 并不产生相应的情绪。” (4)“内脏变化太慢,因此不能成为情绪体验的来 源”,因为情绪变化毕竟是爆发性的。 (5)“使内脏脱离中枢神经系统并不改变情绪行 为。”
(二)坎农——巴德丘脑学说
沃尔特.坎农 (Walter.Cannon 1871- 1945)美国生理心理学家, 美国20世纪贡献最大的生理 学家之一,将 X 射线用于生 理学研究的第一人,钡餐设 计者,提出生物体“自稳态” 理论。坎农对情绪的研究十 分著名,他的情绪理论被称 为坎农―巴德学说。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演变)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演变)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演变)
你的反应?
A. 立即逃跑,然后感到害怕
—詹姆斯-兰格理论
B. 感到害怕,同时逃跑
—坎农-巴德理论
C.认为熊对自己有威胁,才逃跑
—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演变)
(一)詹姆斯—兰格情绪外周学说
威廉.詹姆斯
(William.James 1842-1910)美国本土 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 学家,也是教育学家, 实用主义哲学的倡导 人,美国机能主义心 理学派创始人之一, 也是美国最早的实验 心理学家之一。
沙赫特实验
被试:大学生三组 程序:
注射药物,告诉被试为维生素,实际是肾上腺素。 向被试说明注射后的不同反应,一组是注射激素的
正确反应;二组是会头痛、手脚有点麻等;三组不 做说明。 分别进入两种环境,一种惹人发笑;一种惹人发怒。
结果:
二、三组被试愉快环境中愉快;愤怒环境中愤怒; 第一组没有愉快或愤怒的表现和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