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合集下载

艺术学概论大学期末考试笔记

艺术学概论大学期末考试笔记

艺术学概论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客观精神说: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代表人物: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艺术只能算作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代表人物:黑格尔德国古典美学..美就是理念的感性体现;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2.主管精神说: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代表人物:康德德国古典美学鼻主..自由创作是艺术的精髓;艺术与游戏是想通的;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代表人物:尼采德国哲学家..人的主观意志是世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人的主观意志凌驾于万物之上..3.模仿说或再现说: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认为艺术所模仿的不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或现象;而且是现实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代表人物:车尔尼雪夫俄国..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实践活动艺术的特征:艺术的本质与艺术的特征二者密不可分..本质是特征的内在规律;特征是本质的外在表现..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形象性: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主体性: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审美性: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第二章;艺术的起源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起源的五中观点1.模仿说代表人物: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2.游戏说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席勒;英国哲学家斯宾赛..3.表现说..代表人物: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4.巫术说代表人物: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弗雷泽..5.劳动说代表人物:希尔恩;俄国普列汉诺夫..艺术的起源归根结底艺术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实践 ..艺术起源的第六种看法:多元决定论..艺术的产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产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人类的起源最终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艺术的社会功能: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施美育的途径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学..艺术教育的任务:一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三是陶治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文化作为一个大系统;包含着诸多子系统..从总体上讲;文化大系统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大子系统..哲学对艺术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艺术家的影响..艺术家在从事创作活动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特定哲学思想的影响;并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表现或流露出来..还表现在出现了一批哲理性的艺术作品..例:卡夫卡作品;小说变形记、审判、城堡、地洞..更表现在他能起到促进艺术潮流形成的作用..宗教对艺术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利用各门艺术来宣传宗教;为艺术提供了宗教题材和内容..其次;还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发展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上..宗教艺术:所谓宗教艺术;是想对于世俗艺术而言的;它是指在宗教影响或控制下;为宗教活动或宗教宣传服务的艺术..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是道德影响艺术..这个影响首先表现在;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思想性、倾向性、内在意蕴等体现出来..其次;道德对艺术的影响;尤其表现在作家、艺术家的世界观和道德观对艺术创作有重大影响..另一方面是艺术影响道德..这个影响追要表现在艺术作品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教育作用上..此外;艺术对道德的影响;还表现在能够对社会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的改变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艺术和科学的关系人类文化史上的三个辉煌时期:第一个辉煌时期;古希腊时期..第二个辉煌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第三个辉煌时期;当代社会..现代科学对艺术的影响:第一;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表现在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的产生..第二;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还表现在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第三;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又表现在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与相互渗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促进了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第四;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更表现在科学领域重大发现对艺术观念和美学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第五章:实用艺术实用艺术;所谓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建筑艺术:早在2000年前;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就提出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实用;坚固;美观..园林艺术: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北方大型皇家园林和江南小型私家园林..中国园林欣赏特点:欣赏中国园林;不但要注意欣赏它的自然美、建筑美..尤其要注意欣赏他的文化美..文化美是中国园林的精华与核心..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工艺美术品的三大类:一类是经过艺术处理的日常生活实用品..例:绣花枕头、床单、玻璃器皿..一类是民间工艺用品..例:竹编器件、草编器件、蜡染织物、泥塑木雕、剪纸等..在一类是特种工艺美术品..例:景泰蓝器皿、象牙雕刻、瓷器、玉雕等..现代设计或工艺设计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设计..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第六章:造型艺术造型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中国画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第二;中国画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第三;中国画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画独有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第四;从更本上讲;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天下第一行书的作者:王羲之;作品兰亭集序..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造型性与直观性;瞬间性与永固性、再现性与表现性..第七章:表情艺术表情艺术:所谓表情艺术;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表情艺术主要是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表情艺术最基本的美学特征就是抒情性和表现性..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抒情性与表现性、表演性与形象性、节奏性与韵律美..第八章:综合艺术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戏剧分类:按照作品的容量大小;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按照作品的题材不同;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儿童剧..按照作品的样式类型;可分为喜剧、悲剧和正剧..戏剧性:所谓戏剧性;就是戏剧艺术通过演员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冲突来展开剧情..刻画人物;借以吸引观众;实现其艺术效果和审美作用的特征..电影艺术:电影艺术是通过画面、声音和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电影的样式可分为: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四大部类..电视艺术包括: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电视文艺谈话节目;真人秀等等..电视剧是电视艺术的主要类型..电视剧的品种较多;主要包括单本剧、连续剧、系列剧或小品等..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综合性与独特性、情节性与主人公、文学性与表演性第九章:语言艺术语言艺术:所谓语言艺术;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载体..诗歌的分类:按照作品的性质和塑造形象的方式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美国19世纪诗人惠特曼是自由诗的创始者..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间接性与广阔性、情感性和思想性、结构性和语言美..第十章:艺术创作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是艺术作品的生产者和创造者..艺术家自身具有的特点:第一;艺术家内部有多种多样的职业和分工..第二;正真的艺术家往往具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第三;艺术家具有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力..第四;艺术家具有卓越的创造能力和鲜明的创作个性;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第五;艺术家必须具有专门的艺术技能;熟悉并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艺术语言和专业技巧..艺术家与社会生活:一方面;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因而;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就显得十分重要..另一方面;艺术家本人作为创作主体;总是属于一定的民族和时代;他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艺术创作过程:艺术艺术创作从总体上讲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艺术体验、艺术构思与艺术传达..灵感思维:所谓灵感思维;是指在创造活动中;人的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时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它是在一定的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起来的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向的顿悟式思维形式..艺术风格:艺术风格就是指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艺术风格多种多样的形成:第一;艺术风格的多样性;首先来自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第二;艺术风格的形成更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和艺术追求..第三;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还来自审美需求的多样化..艺术流派形成的三种类型:一种是由一批具有相同艺术主张的艺术家们;自觉结合而形成的艺术流派..另一种是由一批艺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们;不自觉而形成的艺术流派..再一种是艺术家们本身并没有形成流派的计划或意愿;甚至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属于某一流派;只是由于艺术风格的相似或相近;被后世人们在艺术鉴赏或艺术批评中;将其桂归纳为特定的流派..第十一章:艺术作品的层次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艺术语言..第二个层次是艺术形象;第三个层次是艺术意蕴..艺术语言:所谓艺术语言;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变现手段;就叫做艺术语言..绘画的艺术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笔触、笔法、墨法等..电影的艺术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艺术意蕴:所谓艺术意蕴;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艺术作品中对艺术意蕴的深入理解:第一;艺术意蕴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就是艺术作品蕴藏的文化含义和人文精神..第二;艺术意蕴就是指艺术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在个别中包含着普遍..第三;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深层意蕴;有时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不但欣赏者意见纷纷;各说不一;甚至有时连艺术家自己也说不明白..第四;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意蕴;并不完全是由艺术形象体现出来的主体思想..第五;还有一点要指出;艺术作品的层次构成中;任何一个作品都必须具有前两个层次;即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典型: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典型的核心是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意境:意境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数的有机统一..意境的特点:第一;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第二;意境是一种由有限到无限的超越美..第三;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十分丰富;包含着方方面面的内容;其精髓可提炼为:道、气、心、舞、悟、和..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心---中国传统艺术的主体性..舞---中国传统艺术的乐舞精神..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第十二章:艺术鉴赏艺术鉴赏的含义:所谓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第一;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第二;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第三;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第四;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第五;美育与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1、艺术教育是_______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_______________..2、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3、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_____、_____ 、_____”..4、中国园林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____两大体系..5、实用艺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与____________..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10分;共50分..1、艺术系统包括哪些内容2、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有哪些3、什么是艺术风格4、艺术作品的层次分为哪三个方面5、艺术批评的作用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关于艺术的本质这个艺术学学科的根本问题;艺术史上有几种主要看法2、艺术的特征有哪些有哪些表现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 1、美育全面发展的人 2、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3、实用坚固美观 4、北方大型皇家园林南方小型私家园林 5、建筑、园林、工艺美术、现代设计二、简答 1、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不仅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还应当包括艺术鉴赏这一环节..从艺术生产的角度看;创作和鉴赏的关系犹如生产与消费的关系..马克思说;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同样;可以说;没有艺术创作;就不可能有艺术鉴赏;没有艺术鉴赏;也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因此;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鉴赏这三个过程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艺术系统.. 2、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型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 3、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的创作在整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4、从纵向来看;艺术作品的层次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 5、1.帮助人们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2.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形成对艺术创作的反馈..3.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的繁荣发展.. 三、论述 1、第一种;“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第二种;“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第三种;“模仿说”或“再现说”..西方文艺思想史上;从古希腊以来;“模仿说”一直是很有影响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概念;成为在他之前的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2、“艺术的特征” 1 形象性.. 第一;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第二;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第三;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主体性.. 第一;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第二;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第三;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审美性..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1、文化大系统主要包括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三大要素..2、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包括_____、_____;以及________;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3、造型艺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4、表情艺术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_..5、综合艺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10分;共50分..1、“艺术学之父”是谁艺术学包括哪三方面2、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3、艺术的社会功能有哪些4、什么是艺术流派5、什么是艺术思潮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关于艺术的本质这个艺术学学科的根本问题;艺术史上有几种主要看法2、艺术的特征有哪些有哪些表现答案:一、填空 1、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2、东方园林欧洲园林阿拉伯式园林 3、绘画、雕塑、摄影、书法 4、音乐舞蹈 5、戏剧、戏曲、电影艺术、电视艺术二、简答 1、19世纪末叶;德国的康拉德·费德勒1841-1895极力主张讲美学与艺术学区分开来;认为他们应当是两门相互交叉而有各自独立的学科;这标志着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正式形成..费德勒也因此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艺术学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史.. 2、第一;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第二;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三;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3、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 4、艺术流派是指在中外艺术的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术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很多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派别;统称艺术流派.. 5、所谓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三、论述 1、第一种;“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第二种;“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第三种;“模仿说”或“再现说”..西方文艺思想史上;从古希腊以来;“模仿说”一直是很有影响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概念;成为在他之前的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2、“艺术的特征” 1 形象性.. 第一;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第二;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第三;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主体性.. 第一;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第二;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第三;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审美性..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课件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课件

康定斯基《第一幅水彩抽象画》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
模仿说或再现说 艺术对现实的模仿 亚里士多德: 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车尔尼雪夫斯基: 艺术是对现实的再现
二、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 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起源: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性质和特点:主客体的有机统一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
艺术的广义——技艺、技巧、才能 艺术的狭义——美的艺术 艺术的现代含义——作为文化的艺术 艺术的界定:是在人类漫长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形成和创造的成果,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以一定的物质媒介为中介,以丰富的情感来表现社会生活和审美情趣的审美形态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 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看法 客观精神说 主观精神说 “模仿说”或“再现说” 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第二节 艺术的特征 形象性 主体性 审美性
柏拉图的举例:
有三张不同的床,一张存在于自然中,这是神制造的;一张是木匠按床的理念制造的;第三张是画家按木匠作好的床画出来的。 柏拉图认为:艺术与“理念”隔着三层,是“理念”的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
主观精神说 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康德:对人的强调 尼采:人的主观意志是 世界万物的主宰,历史发 展的动因。 弗洛伊德:作家与白日梦
前面已是复成桥。青溪之东,暗碧的树梢上面微耀着一桁的清光。我们的船就缚在枯柳桩边待月。其时河心里晃荡着的,河岸头歇泊着的各式灯船,望去,少说点也有十廿来只。惟不觉繁喧,只添我们以幽甜。虽同是灯船,虽同是秦淮,虽同是我们;却是灯影淡了,河水静了,我们倦了,--况且月儿将上了。灯影里的昏黄,和月下灯影里的昏黄原是不相似的,又何况入倦的眼中所见的昏黄呢。灯光所以映她的秾姿,月华所以洗她的秀骨,以蓬腾的心焰跳舞她的盛年,以饧涩的眼波供养她的迟暮。必如此,才会有圆足的醉,圆足的恋,圆足的颓弛,成熟了我们的心田。

01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01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 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 第二,艺术生辰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一定 时代艺术的发展,从最终原因上讲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 的。但是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 性。) •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艺术生产理论把 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 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从而揭示出了艺术作品与欣赏者、对 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灯马 片列 维 奇 : 《 飞 翔 的 飞 机 》 幻
18
理舞 蹈 所 反 映 的 “ 陌 生 化 ” 原
• 6 艺术即经验
• 与众多的美学家从艺术作品的特性方面去定义艺术不同,杜威的 定义强调艺术如日常生活的连续性。杜威这里所说的经验不是一 种特殊类型的经验,而是日常经验的完满,用杜威的术语来说, 是“一个经验”。所谓“一个经验”,并不是指一种在心理学上 有别于其他经验的特殊经验,而是指一种比日常经验更完整、更 强烈,因而能够从日常经验之流中凸显出来的经验。 • 受杜威的影响,许多当代美学家试图从审美经验的角度来定义艺 术,斯特克将这种定义称之为审美定义。 • 如比尔兹利认为,艺术作品是某种以赋予它满足审美兴趣的意图 生产出来的东西。
外延: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 书法等任何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都属于艺术。
马克思对艺术本质的认识
• 马克思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 考虑,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考虑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 特殊的精神生产。
• 按照马克思的理解,人类社会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物质生活与精 神生活两大组成部分。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它 的成果构成了人类的精神文明。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 产,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艺术学概论

艺术学概论

上篇艺术总论1、19世纪末叶,德国的康拉德*费德勒极力主张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分开来,认为他们应该是两门相互交叉而又各自独立的学科,这标志着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正式形成。

康拉德*费德勒因此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2、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认识的最高形式,艺术代表着人类感性认识的最高形式,他们共同构成了人类精神王国的两座高峰,那么,架在哲学与艺术这两座精神高峰之间的桥梁便是美学。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关于艺术本质的三种看法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3、模仿说或再现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1、马克思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

2、“艺术生产”理论究竟给艺术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

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应,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念和情感愿望。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巡回展览画派”: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苏里科夫,列维坦等)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从而揭示出艺术作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艺术学概论读书笔记

艺术学概论读书笔记

《艺术学概论》读书笔记艺术总论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名词解释客观精神说〃客观精神说〃是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之一,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

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同样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上,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刘勰认为〃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

〃道〃不仅是文艺的本质,而且是文艺的内容,〃文〃仅仅是作为〃道〃的工具而已。

柏拉图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

柏拉图生于雅典的大贵族家庭,生活在古希腊文明由盛至衰的转折时代,青年时代就学于苏格拉底、曾在雅典开辟了一个学园,专门聚众讲学,著书立作,从事学术活动。

柏拉图一生密切关注政治,〃改造社会〃始终是他思考的重心。

他以〃理念论〃为中心,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唯心主义体系。

柏拉图一生完成著作40多部,大多以对话的方式讨论哲学、美学、伦理、逻辑、政治等问题。

其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理想国》《大希庇阿斯》《裴德若》等著作中。

黑格尔黑格尔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集大成者,出生于斯图加特的一个高级官员家庭。

黑格尔在批判康德的不可知论和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上,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认为思维和存在,本质与现象,相对与绝对是辩证统一的。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以其哲学为基础,集西方美学理论之大成才巴德国古典美学推向顶峰。

他的美学思想主要见于《精神现象学》和《美学》等著作中,尤其是在三卷《美学》著作中,他创立了系统、完整的唯心主义美学思想体系。

在《美学》第一卷中提到了他的美学理论的核心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他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是艺术,或者〃美的艺术〃,因此美学这门科学的恰当名称是〃艺术哲学〃或更确切一点,〃美的艺术的哲学〃。

【[艺术概论]考研笔记彭吉象】艺术概论彭吉象笔记

【[艺术概论]考研笔记彭吉象】艺术概论彭吉象笔记

【[艺术概论]考研笔记彭吉象】艺术概论彭吉象笔记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史上的主 __: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德体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式最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客观精神说学探讨的学者。

他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仅仅是第三性的。

这样一来,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而现实又是对理式的模仿。

德国古典学集大成者 __美学的核心是他给美下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体现”代表人德国古典学的开山祖康德,把他的美学体系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主观精神说义的基础之上。

摹仿说或再现说,摹仿说或再现说,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他认为艺术是现实的模仿,艺术应该表现出事物的本质性质来。

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人类社会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两大类。

为了满足这两种生活所进行的生产活动,就叫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

物质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们的物质文明。

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他的成果构成了人类的精神文明。

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类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宝库。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明确提出“艺术生产”的概念,将“艺术”和“生产”联系起来考虑,从生产活动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当做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在美学史和艺术史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

“艺术生产”理论,对于揭示艺术 __和艺术的发展,揭示艺术的性质和艺术的特点,以及揭示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样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的奥秘,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完全可以这么讲,“艺术生产”理论为艺术学研究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石。

艺术生产理论对艺术研究的启示:艺术生产理论对艺术研究的启示: 1,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 __性质和特点。

以劳动为前提,巫术为中介,艺术 __离不开人类的文化实践活动。

艺术学概论ppt课件

艺术学概论ppt课件
艺术学概论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


一、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 编编
几种主要看法
艺艺
影响最大的主要有“客观



精神说”、“主观精神说”、 总论
“模仿说”或“再现说”。

1、“客观精神说”
—————认为艺术是“理念” 上 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编
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 艺
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
的。德国黑格尔对艺术本质的 术
认识同样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 总
哲学体系之上。

刘勰认为,文是道的表现, 道是文的本源。朱熹认为, 上 “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 编 单工具,“犹车之载物”罢了。 艺 显然,这种“文以载道”说同 术 样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客 总

观精神。
2、“主观精神说”


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创造

性劳动的产物,必然打上艺术 术
家作为创作主体的鲜明烙印。 总

3、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
点;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 编
千个哈姆雷特”,正是说明 艺 了这个道理。总而言之,艺 术
术鉴赏的本质就是一种审美 总
的再创造。

(三)审美性

1、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 编
产品;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
基础


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
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 艺
审美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 术 总
类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宝库。 论
三、“艺术生产”理论对艺术
学研究的启示

1、“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 编

艺术学概论上编

艺术学概论上编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一、艺术的本质1.客观精神说定义: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代表人物:柏拉图黑格尔文以载道说①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只有理式世界才是真实的,而现实世界只是理式世界的摹本,艺术只能算作“摹本的摹本”。

②黑格尔,认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同样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于“理念”或“绝对精神”。

③南北朝刘勰(协)认为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

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犹车之载物”。

2.主观精神说定义: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代表人物:康德意志自由论尼采中国古代文艺评论家“情”“志”①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康德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

②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

在他的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尼采把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看做艺术的两种根源,把“梦”和“醉”看做审美的两种基本状态。

③我国南北朝时期的部分文艺评论家把“情”、“志”归结为作家、艺术家个人的心灵和欲念的表现,根本否认文艺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3.模仿说或再现说定义: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车尔尼雪夫斯基①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艺术所模仿的不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或现象,而且是现实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②俄国19世纪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4.其他观点(除以上几种主要观点外,中外艺术史上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二、“艺术生产”理论√1.明确提出马克思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考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 2.”主观精神说”——康德(强调想象力和创造力)、
尼采(主观意志论)、“诗缘情”、“妙悟”、 “性灵”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 艺术生产理论的启示: 1.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艺术起源;艺术美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艺术生 产的突出特点 2.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3.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1.创作 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独创性,艺术家
选择、加工、改造,并且将自己强烈的思想、情感、 理想等主观因素“物化”到自己的艺术作品之中。
每一件优秀的艺术品,总是凝聚着艺术家独特的 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
2.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必然打 上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的鲜明烙印。
创作- 作品- 鉴赏是一个有机联系的完整系统
三、艺术的本质
艺术: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脱胎于马克思把 艺术理解为生产的一种特殊形态的观点。
“特殊”就在于艺术是一种带有物质性的精神活动, 一种带有感性的心灵活动。
第二节 艺术的特征 一、形象性(鲜明生动、具体可感)
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样式。 1.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的、 感性的形式中体现着主观的思想感情) 例:《蒙娜丽莎》、《韩熙载夜宴图》
马 远 的 《 踏 歌 图 》
6、多样统一 多样统一即为和谐,多样性消除了对立而达到协调一 致。 具体事物既是多样性,又是统一的。 宇宙万物莫不如此。
思考与练习
(1) 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2) 怎样理解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
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3) 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不同艺术门类,其艺术形象中主客观因素 的统一具有不同的特点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淮南子》:“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规孟 贲(本)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 。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艺术形象必须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同 时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
二、主体性(体现在创作、作品、欣赏中)
3、调和对比 指两种(或多种)不同事物的关系而言,调和是异中 求同,对比则是异中突出异。 调和: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蓝等都是邻近 色。 对比: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4、节奏韵律 节奏是指事物在运动中同一种动作按一定时空“距
离”反复有序地连续出现。 如钟摆、歌的节拍。
在节奏上赋予一定的情趣即为韵律。节奏是韵律的基 础。
节奏多与人的生理感应相联,韵律多与人的情感相 联。
5、 比例匀称
比例是指事物的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数量 关系。合乎某种比例就产生匀称。
长方形的宽边与长边的比例为1:1.618或5:8。 人体以肚脐为界,上下之比为1:1.618。 头部与身高之比为1:7。 中国古代画论:“立七,坐五,盘三半”。 还有“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说。
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法则是指各感性质料的组合规律,它源于 人们在创造美和发现美的活动中对各种形式因素的熟悉 与掌握。
1、整齐一律 各构成要素保持高的一致性, 给人以秩序感。 如:蔚蓝的天空、皎洁的月光
整齐的队伍等。
2、对称均衡 对称是指以一线为中轴,
左右两侧均等。 如故宫全景、凯旋门等。 均衡是对称的一种变体,它并不要求中轴的两侧完全 等同,但量上大体相当。 如树的树枝、树叶。
化真为美(艺术真实),化善为美(人生态度和 道德评价)
在艺术中,“丑”同样具有审美价值
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特殊的形式美。艺术家们在
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寻找美的形式, 从内容出发去选择最恰当的形式以加强美和艺术 的表现力,从而使得艺术的形式美日益丰富和发 展。
这门学科同哲学、美学、心理学等存在着极为密 切的关系,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教学目的 理解并掌握艺术的本质及其特征。
教学重点 掌握“艺术生产”理论 、艺术的特征。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
一、艺术史上的几种主要看法 1.”客观精神说”——柏拉图、黑格尔、“文以载道
走进艺术的殿堂,聆听艺术的奥秘
艺术学的研究对象
所谓艺术学,是指系统性地研究关于艺术的各 种问题的科学。它综合地研究、考察人类社会的 一切艺术现象,探索和揭示各种艺术现象共有的 普遍规律,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
主要内容包括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三 个方面。
艺术学的研究对象
19世纪末,德国的康拉德·费德勒极力主张将美学 与艺术学区别开来,认为它们应当是两门相互交叉 而又各自独立的学科,标志着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 学科正式形成。费德勒也因此被称为“艺术学之 父”。
文同和郑板桥之竹;朱自清和俞平伯的散文
3.欣赏
美感的个性差异,欣赏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的 过程,完成和实现、补充和丰富艺术作品的审美 价值。
三、审美性(审美价值)
1.艺术的审美性,集中体现出人类的审美意识 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物态化的表现,任何艺术都
有自己特殊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借以凝冻和保存人 类的审美意识。 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