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课堂PPT)

合集下载

登快阁(黄庭坚)ppt课件

登快阁(黄庭坚)ppt课件
• 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以修 《神宗实录》不实罪名,贬官涪州(今 四川涪陵),徽宗时又被贬至宜州(今 广西宜州市),崇宁四年(1105)卒3 于 宜州。
• 黄庭坚自幼聪颖异常,五岁能背诵五经,七岁写过一首《牧童 诗》。李常为之惊奇,称他有“一日千里之功。”
• 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首,以诗歌负盛名,开创了“江西 诗派” 。其诗取法杜甫,重视格律技巧,力求无一字无来历, 擅长化用前人诗意,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自成一家,被称为 “山谷体”。在北宋诗坛,与苏轼并称“苏黄”。
• 今存诗一千九百多首,著有《山谷集》。书法方面,擅长行书、 草书。
4
文本解读
题解: •《登快阁》是黄庭坚的七律名篇。 •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诗人时任吉 州太和县令。由于长期辗转各地担任地方小官,位 卑事杂的生活令诗人不免产生失落惆怅之感。于是 忙里偷闲,公务之余登澄江快阁,倚栏远眺,摒除 尘念,陶然自乐成为诗人最为惬意之事。
黄庭坚
广西财经学院林凤春制作1
本诗何处体现了 “山谷体” 以俗为雅,好用典故,点铁成金, 夺胎换骨的特点?
2
黄庭坚其人
•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 自号山谷道人,晚年又号涪翁,洪州分 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北宋著名诗 人、书法家。
• 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黄庭坚 省试,以一首《野无遗贤》诗中了第一 名。第二年,再到汴京(今开封)参加 礼部考试,中了三甲进士,登上仕途。 曾任北京国子监教授、知太和县、校书 郎、秘书丞兼国史编修官等职。
5
黄庭坚《登快阁》中的快阁,今在江西泰和
6
首联上句是用《晋书•傅咸传》所载夏侯济之语,痴儿是作者 的自嘲,但显示出一种兀傲的骨气。
下句用杜甫“转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乃虚境幻生而成;

黄庭坚 课件

黄庭坚 课件

神宗即位后, 神宗即位后,于熙宁三年 (1070年),任王安石为宰 年),任王安石为宰 开始实行新法。但是, 相,开始实行新法。但是, 新法一开始就遭到以司马光 为首的保守派猛烈反对。 为首的保守派猛烈反对。后 来新旧两党斗争愈演愈烈, 来新旧两党斗争愈演愈烈, 革新和保守的斗争逐渐蜕化 成官僚集团之间的争权夺利, 成官僚集团之间的争权夺利, 一直延续到北宋灭亡。 一直延续到北宋灭亡。
英宗治平三年( 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黄庭坚再次 年),黄庭坚再次 参加省试。诗题是《野无遗贤》 参加省试。诗题是《野无遗贤》,主考 李洵看到他试卷中的“渭水空藏月, 李洵看到他试卷中的“渭水空藏月,传 岩深锁烟” 不禁拍案叫好。 岩深锁烟”,不禁拍案叫好。说黄庭坚 不特此诗文理冠场, “不特此诗文理冠场,他日有诗名满天 就此中了第一名。第二年春天, 下。”就此中了第一名。第二年春天, 再到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 再到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参加礼部 考试,中了三甲进士,登上仕途。 考试,中了三甲进士,登上仕途。
黄庭坚 与 江西诗派
黄庭坚
一、生平 二、诗歌 三、诗歌理论 四、词
第一节 黄庭坚的生平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 - ,字鲁直, 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 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人称黄 太史、豫章先生、黄文节公。 太史、豫章先生、黄文节公。洪州分 今江西修水县) 北宋诗人、 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诗人、 词人、书法家, 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 派开山之祖。 派开山之祖。 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当时其与张耒、 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当时其与张耒、 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 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 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其最 重要的成就是诗。 重要的成就是诗。

黄庭坚 清平乐优秀实用PPT课件

黄庭坚 清平乐优秀实用PPT课件
最后由于无人理解黄鹂的语意它只好无可奈何地 乘风拂过蔷薇花远远地飞走了。
词在这里结束给人留下了美丽而又悠长的韵味。 就这样词人通过奇妙的、一连串的想像把惜春 之情、寻美之意表现得微妙曲折而又淋漓尽致。
9
• 四.词的特色: • A平淡朴实 ,委婉含蓄。 • B构思新奇巧妙。 • C多转折而层层深入。
11
2019/10/26
12
7
想一想,词人是如何通过一连串奇妙的想 象,把惜春之情、寻美之意,表现得微妙 曲折而又淋漓尽致呢?C
8
春天的来去是没有踪迹可寻的因而也就找不到一 个能唤回春天的人。
下边再转拓出新的境界。既然无人能知春天的踪 迹只好去问黄鹂了。这里翻进一层更深刻地表 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追寻的执著。
黄鹂是春夏之际最活跃的鸟也可以说是最欢快的 象征。也许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吧。但是黄 鹂的鸣啭人是不能理解的。
• 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早年受知于苏轼, 与张耒、晁补之、 秦观并称“苏门四学 士”。有《山谷词》又名《山谷琴趣外 篇》。
3
• 1、“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 来同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 达了怎样的情感。A
• 作者把春天拟人化,赋春天以生 命。表达词人强烈的留春情感, 多么希望再回到往日春风得意之 时,因此千呼万唤地招唤春天 “归来”与词人“同住”。
清平乐
黄庭坚
1
《清平乐》(yuè),原为唐教坊曲名,取 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 命名。后用作词牌。 双调,四十六字。上阕押仄声韵,下阕换平 声韵。也有全押仄声韵的。
2
• (2)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 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 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豫章、洪州为南昌 旧称)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 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三宗法。B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 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 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 无人能解(彻底绝望)。觅春思春 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ppt课件.ppt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ppt课件.ppt
的典故,和衡山回雁峰雁不南飞的故事。 ❖ 三、四句完全用习见的辞汇构成,但组成对句以后却很新鲜;
句中不用动词系连,纯粹以名词性意象对映,在一寒一暖的 景象中写出往年相聚的快乐和别后的孤单。 ❖ 五、六句再转写黄几复的处境,先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中“家徒四壁立”的典故写他的贫寒,再反用《左传》定公 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的成语,感叹他久沉下僚。 “拗” 给人以逼促之感。 ❖ 最后借想象描绘一幅凄凉图景,并暗用了李贺《南园》“文 章何处哭秋风”的诗意,表现自己的不平。 ❖ 二、特点: ❖ 语言过分艰奥、句法和章法过分生硬 ;多用典故
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
黄庭坚的诗
五、影响:树立典范,受推崇而促成江西诗派 形成 1、典范性: 诗歌成就卓越,且鲜明地体现了宋代 诗坛的美学风范; 作诗的方式是字斟句酌,法度井然, 便于别人仿效; 诗论是循序渐进的,并大张旗鼓地倡 导以杜甫为诗家宗祖,还为诗人们设计了摆 脱窘境的策略,使人有具体的门径可入。
黄庭坚的诗
2、形成流派: 黄庭坚受到众多青年诗人的拥戴追随,一个以
黄、陈为核心的诗歌流派就逐渐形成。 3、流派得名: 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
把黄、陈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 4、元代方回《瀛奎律髓》: 一祖:杜甫;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江西诗派重要作家-陈师道
❖ 一、生平:
(3)发展拗句、拗律的体制 ❖ 2、求深务奇,意境生新瘦硬 ❖ 三、成就突出,形成 了“山谷体”
黄庭坚的诗歌
❖ 1.用拗句,务新求奇,为人所不为。 ❖ 所谓“拗句”,主要是将律诗中的句式和平仄加以改变,有
意造成一种打破平衡和谐的效果,给人以奇峭倔强的感觉。 是形成山谷体生新瘦硬风格的重要因素 ❖ 2.用典:援用前人之语而另立新意——“以故为新” 。 ❖ 是山谷体求创新的重要方面,是“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 落实于具体的诗歌创作。 ❖ 3、具有一种独特的幽默诙谐感 ❖ 公开主张诗歌可以“打诨” ,他将诗的娱乐特性发挥到很 高的水平 ❖ 四、有晦涩生硬之弊: ❖ “宁律不谐,而不使句弱;用字不工,不使语俗。”

第5章黄庭坚和江西诗派ppt课件

第5章黄庭坚和江西诗派ppt课件
2.黄庭坚主动对存养功夫的探求,他存养的目的就 是修养心体性体,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为求做圣人 积累功夫。黄庭坚的心性存养,宗旨与儒者提倡的 修身、事功等主张相一致,他学习道、佛修养心性 的方法,是为实践心性而采取的手段。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二)句法生新与拗律险韵 黄庭坚讲究诗歌的语言技巧,强调要仔细琢磨古人 文“意”,他推崇“句中有眼”,即是为了更好地 理解、传达言外之意。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 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盛极一时的江西诗 派开山之祖,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一、诗学渊源 陈师道对黄庭坚极为推崇,他学习黄诗章法,在上 下句之间有极大的跳跃性,同时重视杜甫的锤炼功 夫。陈师道学杜甫、黄庭坚、韩愈、孟郊等人之长, 而有融会,有创造,有推陈出新,形成了“陈师道 体”。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六下黄庭坚《清平乐》课件(共10张PPT)

六下黄庭坚《清平乐》课件(共10张PPT)

六下黄庭坚《清平乐》课件(共10张PPT)(共10张PPT)清平乐黄庭坚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贪官蔡京勾结宦官独专朝政,黄庭坚被除名。

此词作于黄庭坚贬宜州的第二年。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清平乐黄庭坚诵读经典yuèzhuànqiáng wēi1.寂寞:清静,寂静。

2.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

3.唤取:唤来。

4.谁知:有谁知道春的踪迹。

5.问取:呼唤,询问。

取,语助词。

6.黄鹂(lí):又叫黄莺。

啼声非常悦耳。

7.百啭(zhuàn):形容黄鹂宛转的鸣声。

啭,鸟鸣。

8.解:懂得,理解。

9.因风:顺着风势。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解读诗词清平乐春天回到了哪里呢?找不到她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她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

有谁知道春天的踪迹呢?除非问一问黄鹂。

可是黄鹂千百遍地宛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黄庭坚提出了一个怎样的问题?他对春天有着怎样的感情?词人用拟人的修辞,把春天当作一个人,当作一个亲密的朋友来写。

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对春天离去的落寞。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ppt课件(12页)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ppt课件(12页)

你认为本词构思中最有境界(趣味)的
词句是哪些?请简要赏析。
•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 欲唤春归来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其
“稚”,故艺术地强化了诗意的穿透力。 • 向黄鹂询问,而黄鹂无语,且因风而逝。又一童
话的联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暗示伤春 的永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终极烦恼这么一 个主题。 • 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和童趣的想象与联想,是此作 美学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 以表现,是此作成功的奥秘。
• 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早年受知于苏轼,与 张耒、晁补之、 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有 《山谷词》又名《山谷琴趣外篇》。
《松風閣詩帖》是黃庭堅七
言詩作並行書,墨跡紙本,縱 32.8厘米橫219.2厘米,全文 計29行,153字。臺北故宮博 物院藏。
词意理解
• 春天回到哪里去了呢?寂寞之中不知春天走 到哪里去了。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 唤她回来,我们与她同住。
• 2.“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3.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法。 • 4.你认为本词构思中最有境界(趣味)的
词句是哪些?请简单赏析。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 (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失望) →问取黄鹂(最后希望)→无人能解 (彻底绝望)。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 层深化。
清平乐
黄庭坚
作者简介
•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 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洪州分宁(今江西 修水,豫章、洪州为南昌旧称)人。北宋诗人、 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三宗 之一。诗派成员多数学杜甫,宋末方回又把杜甫 和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称为江西诗派的一祖 三宗。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哲宗立,召为 校书郎、《神宗实录》 检讨官。后擢起居舍人。 绍圣初,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别驾, 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羁管宜州卒。

古代诗人名人黄庭坚人物介绍PPT

古代诗人名人黄庭坚人物介绍PPT

相关资料
爱香成癖
黄庭坚爱香成癖,他在《贾天锡惠宝熏乞诗予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 香十字作诗报之》诗中自称“ 天资喜文事,如我有香癖。”他爱好 搜罗各种制香配方,并且还会自己制香,他曾作有《药方贴》,又称 《制婴香方贴》,细述制婴香的配方。黄庭坚对香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宋代就以善用香而闻名。
完结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洪州分宁(今江 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字鲁直,小字绳权,自号山谷道人, 黔安居士、晚号涪翁、人称黄太史、黄山谷、豫章先生、黄 文节公。
经典作品
《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经典作品
《水调歌头·游览》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 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
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 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
黄庭坚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洪州分宁(今江 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字鲁直,小字绳权,自号山谷道人, 黔安居士、晚号涪翁、人称黄太史、黄山谷、豫章先生、黄 文节公。
目 录
诗人生平 经典作品 诗词特点 相关资料
第一部分
人物生平
诗人生平
家世背景
黄庭坚生于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江 西省修水县双井村人,原籍婺州金华(今浙江省金华市)。祖父黄湜为仁 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任给事中,赠通奉大夫、朝散大夫,其第三子 黄庶即黄庭坚的父亲。黄庶,字亚夫、亚父,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 进士,长期在州郡任属官,官至代理康州(今广东省德庆县)知府,崇尚 杜甫、韩愈,著有《伐檀集》二卷。黄庭坚的母亲是建昌(今江西修县)望 族李东的女儿,通经史、书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黄庭坚的诗论及其影响。黄庭坚喜论诗, 也喜在理论上指点他人。黄庭坚做诗、论诗 皆有一套法则,有利于初学者入门,这使他有为 数众多的追随者,确立了他在江西 诗派的影响和地位。 • 2、杜甫典范地位的确立。到了北宋,尊杜成为诗 坛 的共识,杜甫在诗歌、诗艺上的追求和创新被宋人 逐渐发现并成为他们学习的重点,这样就确立了杜甫在宋 诗中典范地位。
的一祖三宗。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强调“夺胎 换骨”、“点铁成金”,即或师承前 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崇
尚瘦硬奇拗的诗风;追求字
字有出处。在创作实践中,诗派“以故为新”,重要 作
家的诗作风格迥异,自成一体,成为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歌 流派。它的影响遍及整个南宋诗坛,余波一直延及近代的同光体 诗人。
二、江西诗派的形成
• 3、“点铁成金”:窘境中的策略。“点铁成金” 是黄庭坚诗论中影响最大的一点,所谓 点铁成金就是变化前人的语言或诗意, 推陈出新,这为宋诗另辟新境。 • 4、江西诗派的形成。 在黄庭坚的影响下,北宋后期逐渐 形成了江西诗派。江西诗派因黄庭坚是江西 人而得名,其他作家并非全是江西人。
• 最早提出“江西诗派”名称的是吕本中,他在 《江西诗社宗派图》中把黄庭坚作为诗派的开 山祖,又列举了陈师道、晁冲之等二十四位 诗人作为这一诗派的成员。陈与义虽未被列入 宗派图内,却被后人推为江西诗派的重要作家。 • 宋末元初的方回,又提出江西 诗派“一祖三宗”的说法,“一祖” 指杜甫,“三宗”指黄庭坚、陈师道、 陈与义。江西诗派诗人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并不完全 一致,其成就高低也各异,但又确实有着黄庭坚影响下 的共同特征。
三、江西诗派的演变
• 南渡初期的诗坛,仍受江西诗派的影响。 但靖康之变使诗人受到极大的震动, 他们开始摆脱江西诗派“资书以为诗”的束缚, 汲取杜甫诗歌的爱国精神, 写出充满悲壮情怀的爱国诗篇。 吕本中是后期江西是派最重要的诗论家, 他提出了“活法”说,主张摆脱既有的法则而自有所得 , 这是江西诗派发展到后期新的变化。
黄庭坚今存约180余首词,数量上多于秦观,但没有秦观影响巨大和受人推崇 。其词风与当时宋词的主题风调有所不同。
黄庭坚词可分二类:艳词,个人言志抒怀词。
【望江东】: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 怕、江拦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 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上片说只有梦魂追寻 ,下片说书信无 由寄达。手法新 巧。
大宋才子
黄庭坚
黄庭坚简介生平 词 山谷诗体 诗歌理论 书法成就
黄庭坚简介生平 词 山谷诗体 诗歌理论 书法成就
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人称黄太史 、豫章先生、黄文节公。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 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当时其与张耒、秦观、晁补之并称为 “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其最重要 的成就是诗。
艺术特点
1、文人引人注目的是鲜明的艺术个性。 3.黄诗运用修辞手段,善于出奇制胜。 4.黄诗还有声律奇峭的特点。
5、晚年诗返朴归真。
黄庭坚与苏轼、米芾、蔡襄等被称为宋四家。 书法特点:
一、中宫敛结,长笔四展 二、欹侧变化,不受羁束 三、点不挑起,一代奇书 四、撇改为点,蹙写上收 五、动静结合,和谐统一 六、不泥古法,得笔外意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 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 、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 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 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环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 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灊皖山谷寺、石牛洞, 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宋史黄庭坚传》
黄庭坚简介生平 词 山谷诗体 诗歌理论 书法成就
黄庭坚作诗以学杜甫为宗旨,专 意学其“拗句”;又提倡“无一 字无来处”而“点铁成金”、“ 夺胎换骨”,从而形成独具风格 的“山谷体”。
思想内容: 1、思亲怀友 2、感时抒怀 3、描摹山水 4、题咏书画 5、讥刺时政、抨击新法弊端 和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
这是与黄庭坚深有渊源的河池学院图书馆做的 项目,颇益学人。相信对网友会有用。 /htj/brow.htm
书 法 欣 赏
书 法 欣 赏
书 法 欣 赏
书 法 欣 赏
书 法 欣 赏
书 法 欣 赏
书 法 欣 赏
江西诗派的形成与演变
• 一、概念: 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 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 北宋后期,黄庭坚在诗坛上影 响很大,追随和效法黄庭坚 的诗人颇多,逐渐形成以黄庭坚 为中心的诗歌流派。
谢 谢 观 看
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 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 “江西诗派”。“江西”即宋代的江南西路,黄庭
坚及诗派中的二谢等11人是江西人。所谓 “宗派”,原是禅宗的名词, 可能因当时禅宗流行,黄、陈 等人都习禅甚深,所以吕本中借用这个名词 来称呼诗派。并尊黄庭坚为诗派之祖。
• 诗派成员多数学杜甫,宋末方回又把杜甫 和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称为江西诗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