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洁净煤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2024年洁净煤技术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洁净煤技术市场前景分析

洁净煤技术市场前景分析
引言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问题的加剧,洁净煤技术作为一种有效减少燃煤
污染的手段,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分析洁净煤技术市场的前景,以及相关挑战和机遇。

洁净煤技术概述
洁净煤技术旨在减少燃煤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
和氮氧化物等。

主要的洁净煤技术包括煤气化、脱硫脱硝、煤场治理等。

市场需求分析
全球能源需求稳步增长,但环境问题逐渐突显,尤其是燃煤带来的大气污染严重
影响人类健康。

洁净煤技术作为一种燃煤污染控制手段,将会受到广泛需求。

市场规模预测
根据市场调研和专业机构预测,洁净煤技术市场规模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据统计,2019年全球洁净煤技术市场规模为X亿美元,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将以X%的年复合
增长率增长。

市场竞争分析
洁净煤技术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者包括国内外知名企业。

目前市场上的主要
产品有XX、XX等,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市场机遇和挑战
洁净煤技术市场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机遇在于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支持,以及能源需求的增长;挑战包括技术创新的高门槛、成本控制等。

市场发展趋势
洁净煤技术市场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升级和创新、市场国际化、合作与并购等。

同时,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其竞争力也将不断提高,对洁净煤技术市场构成一定威胁。

结论
整体而言,洁净煤技术市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但同时也面临一定
的挑战。

未来,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并与相关产业进行合作与并购,以应对市场竞争和环境压力。

洁净煤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本模板】

洁净煤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本模板】

中国洁净煤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思路摘要:煤炭是我国主要一次性能源。

我国终端能源消费中煤炭比例过大是造成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煤炭消费应转向以煤电为主。

对煤炭开发利用中产生的污染应实现全过程控制。

提高商品煤质量是从源头上减少燃煤污染的有效措施;提高燃烧效率是解决燃煤污染的核心;减排SO2是重点当前要解决的问题;增加煤炭就地转化的比例是从根本上减少污染和解决能源安全的途径。

关键词:节能减排;电力工业;政策:洁净煤技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在此期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节能减排目标,这是面对不断加剧的环境恶化这一现实的危机决定.电力行业作为耗能与排污的重点领域,当然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其转换效率的高低和污染控制的好坏,对资源和环境都产生重要影响,它在节能减排上的成效直接关系到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而绿色电力产业的实现,无疑需要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

近几年,我国相继制订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包括发展可再生能源等电力规划政策、“上大压小”等电力产业政策、节能调度等电力运行政策、燃煤电厂二氧化硫减排政策、差别电价政策等,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促进了节能减排工作的进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对中国未来能源环境问题的几点看法1.中国一次性能源以煤为主的格局短时期内难以改变,未来能源环境问题突出,发展洁净煤技术是现实选择。

2.我国的终端能源消费中煤炭占的比例过大,解决能源环境问题重点放在改善能源的终端消费结构,煤炭消费要实现向以煤电为主格局的转变3。

中国人均能源资源严重不足(煤炭为世界人均的1/2,石油仅为1/10),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始终应作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首选方案,从而介绍洁净煤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很有必要.二、洁净煤技术若干领域的发展动态(一)选煤技术发展煤炭洗选,提高商品煤质量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的有效措施。

洁净煤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洁净煤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摘要: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大力开发应用和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洁净煤技术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阐述了洁净煤技术的研究背景及其概念,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洁净煤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重点论述了我国目前在洁净煤研究领域的情况,如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工业型煤技术、水煤浆技术、煤液化技术、洁净煤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等的情况,列出了洁净煤技术的特点,指出了我国发展洁净煤技术应加强的工作。

关键词:煤炭;洁净煤技术;研究现状煤炭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化石燃料资源,占世界化石燃料贮量的70%以上。

世界煤的储量也十分丰富,计有可采煤6 369 亿t[1]。

我国煤的储量居世界第三位(有可采煤989 亿t)仅次于美国(1 776 亿t),独联体国家(前苏联1 099 亿t)[2]。

目前煤炭约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的30%,按世界能源会议预测,煤炭作为一次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将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改变,预计2020 年煤炭将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的33.7%。

中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煤炭提供了我国一次能源的70%左右,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十年内,煤炭仍将是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

煤炭作为能源对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煤炭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污染问题,危及生态平衡与人类生存。

洁净煤技术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煤作为能源的潜能利用,同时又实现最少的污染物释放,达到煤的高效,清洁利用目的。

洁净煤技术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从煤炭开发到利用的所有技术领域,主要研究开发项目包括煤炭的加工、高效燃烧、转化和污染控制等[3]。

为解决美国和加拿大的越境酸雨问题, 美国于1986 年率先提出洁净煤技术(Clean Coal Technology),并制订出洁净煤技术示范计划。

此后10 年中,洁净煤技术已引起国际社会普遍重视,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解决环境问题的主导技术之一。

1 国外洁净煤技术的进展美国是最早制定和实施洁净煤技术的国家[3]。

洁净煤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洁净煤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P e e tr s a c t t s a d d v l p e to la o lt c n l g r s n e e r h sa u n e eo m n f ce n c a e h o o y
Z A i b , I i -u H O J - o LU Xa jn a o
c a iu f ci n ka o l u i d c c ig e eg md cin tc n q e ,i h s p p r h e f au e e c e n c a e h oo o l l ea t c n c a n t y l n r p u t e h i u s n ti a e ,t e t rs o t l a o tc n lg q o e n y o f h l y a e s o n a d t e wok h c h ud b n a c d t e eo e t c n q e n Chn r lo p it d o t r h w . n h r s w i h s o l e e h n e d v lp t e h i u s i i a a e as on e u . o h Ke r s o ! c e n c a e h i u s p e e trs ac tt s y wo d :e a ; l a o t c n q e ; r s n e r h sau l e
a d印pypo e c a o eh o g, tSa otema ot to e lt n nrysue8dvl m n t tg n a n l rpr l n ca tenl y i’ l i cn n t i oa eeg ore eeo ets a y ad hs e l o s h n e f h a l i p re

洁净煤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洁净煤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洁净煤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摘要:本文简要介绍洁净煤技术的特点、发展的战略背景以及国内的发展状况。

洁净煤技术在我国能源政策中占据主导地位,兼有经济性与环保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关键词:能源;洁净煤;环保能源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无论是科学发展,还是基本生活,无一都对能源有极大的依赖性。

然而,随着人类这几个世纪的迅速发展,能维持我们生存的能源已越来越少,甚至要濒临耗尽了。

如何实现能源利用最大化、如何发掘新型绿色能源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就中国而言,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少气的国家,决定我国未来能源状况的还是煤矿资源。

在这一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煤炭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率,才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想要完成这一任务,洁净煤技术就应当得到大力发展。

1 煤的理化性质与工业分析1.1 理化性质煤的物理性质表现为颜色、光泽、硬度、脆度、断口、密度、导电性、反射性和裂隙等。

通过煤的物理性质,可确定煤的成因类型,变质程度,对煤做出初步的评价。

[1]以鲁那井田17号煤层为例,该煤层煤的颜色为黑色、褐黑色,粉粒状为主,少量碎块状、块状和粒状;煤层结构主要为中~细条带状,少量宽条带状和线理状;金属光泽为主,少量似金属光泽、金刚光泽;断口主要为参差状、平坦状,少量贝壳状、阶梯状;内生裂隙较发育,偶见少量外生裂隙,充填薄膜状、网格状、脉状方解石,含较多结核状、透镜状、浸染状、星散状、团块状黄铁矿心。

上述煤层浮煤的干燥无灰基碳含量为90.39%,干燥无灰基氢含量为4.70%,干燥无灰基氮含量为1.52%,干燥无灰基硫和氧含量为3.39%。

各项指标都较稳定,变化幅度小。

有害元素主要包括硫、磷、砷、氟、氯等元素,其中以硫元素对环境的影响最大。

1.2 工业分析通过工业分析可大致了解煤的性质,又称技术分析,是指煤的水分、挥发分、灰分的测定以及固定碳的计算。

以鲁那井田17号煤层为例,(1)原煤水分变异系数0.20,变化较小;浮煤水分变异系数0.22,变化较小。

洁净煤技术

洁净煤技术

洁净煤技术1. 引言洁净煤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先进的煤燃烧和碳捕集技术来减少燃煤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并提高煤燃烧效率的方法。

煤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但其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洁净煤技术的发展旨在解决这些问题,使煤燃烧更加环保和高效。

2. 洁净煤技术的分类洁净煤技术可分为燃烧技术和碳捕集技术两大类。

2.1 燃烧技术燃烧技术是通过改进煤燃烧过程来降低污染物排放的方法。

常见的燃烧技术包括:•燃烧控制:通过优化燃烧温度、燃料供给以及燃烧过程中的空气分配,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燃料预处理:对煤进行洗煤、破碎和干燥等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水分,提高煤燃烧效率;•燃烧辅助技术:如气体再循环、预混煤粉燃烧等,可以降低煤燃烧过程中的氮氧化物排放。

2.2 碳捕集技术碳捕集技术是一种将二氧化碳从煤燃烧废气中分离和捕集的方法。

常见的碳捕集技术包括:•吸收法:利用化学吸收剂(如氨水和胺溶液)与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使其被吸收,并进一步进行分离和回收;•膜分离法:利用特殊薄膜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实现捕集和回收;•吸附法:利用固体吸附剂,如活性炭和分子筛,吸附并分离废气中的二氧化碳。

3. 洁净煤技术的应用洁净煤技术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是洁净煤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示例:3.1 发电工业洁净煤技术在发电工业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大型燃煤发电厂。

通过采用燃烧控制、燃料预处理和燃烧辅助技术,可以降低发电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并提高煤燃烧效率。

碳捕集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回收,减少碳排放。

3.2 工业锅炉工业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燃煤设备,也是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

洁净煤技术在工业锅炉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煤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3 煤气化工艺煤气化是一种将煤转化为合成气的过程,合成气可以用于制备液体燃料和化学品。

洁净煤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洁净煤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洁净煤技术的发展与展望范维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悠久的开采历史;当前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中占75%以上,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在开发利用中严重地污染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

为实现中国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是煤炭产生的污染能不能显著减少?煤炭也能成为洁净的燃料吗?答案是能,靠洁净煤技术。

一、洁净煤技术的由来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能源作为基本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人们每日每时不可或缺的。

历史发展表明,自产业革命以来,世界范围内,作为矿物燃料的煤炭逐渐取代人力、畜力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成为主要能源。

到本世纪中叶,由于石油、天然气是更洁净、更高效、更方便的能源,并具有经济上的竞争性,又逐渐取代煤炭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能源。

对当今世界而言,矿物燃料提供世界91%的一次商品能源,其中煤炭占28%,石油超过40%。

在亚澳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中,矿物燃料占93.5%,其中煤炭占48.3%,石油占37.3%,天然气占7.9%。

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是由资源条件决定的,在世界范围内,煤炭资源相对于其它化石能源要丰富得多。

中国一次商品能源以煤为主。

煤炭提供了75%的工业燃料、76%的发电能源、80%的民用商品能源和60%的化工原料。

在一次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0%。

可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中将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毋庸讳言,传统的煤炭开发和利用技术以及不加限制的消耗矿物能源确实极大地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诱发温室效应、酸雨,引起疾病、农业减产甚至带来更加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

中国煤炭84%用于燃烧,目前居主导地位的、相对落后的燃烧方式对大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全国SO2和烟尘的80%为燃煤产生;同时在煤炭开采中造成地面塌陷、污染和流失了大量的地下水、向大气排放CH4等。

中国洁净煤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中国洁净煤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煤 技 术 ( c — c nC a T c nlg ) 从 煤 炭 开 采 、 工 、 士净 c T ka ol eh ooy是 加 燃烧 、 化到污染控 制等新技术 的总称 我 国政府对洁净煤 技术十分 转 重视 0年代 就做过 专门安 排 . 入一 定资金和人力. 一些成果. 8 投 取得 但 与发 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据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及其对 根 环境 的极大威肋 的实际情况 . 近年来 国家有关 部门对洁净煤技术 更为 重视 在组织 力量编制技术 发展规划 . 炭部在 19 正 煤 9 4年 的 工 作 会 议 上正式提 出要把发展沽净煤技术作为今后一个 时期 的战略主攻方 向 可 以说 洁 净 煤 技 术 正 在 全 球 范 围 内兴 起 . 兴 未 艾 方
电技 术 。
2我 国 洁 净煤 技 术 的研 究 进 展 .
中 国发 展 洁 净 煤 技 术 的 目标 : 是 减 少 环 境 污染 , S 、 O 煤 一 如 O2 N X、 矸石 尘、 粉 煤泥水等 ; 二是提 高煤 炭利用效率, 减少煤 炭消费 ; 三是通 过加大转化 , 改善终端能源结构 。 目前 , 中国已成 了世界上最大 的洁净 煤市场 中同已将发展洁净煤 技术列入 《 国 2 世 纪议程》 并 根据 中国 中 1 , 煤炭消费呈现多元化格局的特点 . 本着环境与发展 的协 调统一环境效 益与经济效 益并重 以及 发展洁净煤 技术要覆 盖煤 炭开发利 用的全过 程等原则 . 出 了符合 中国国情 . 提 具有 中 国特 色的洁净煤技术 框架体 系。 l 叶 国洁净煤技术计划框架涉及 四个领域 ( 煤炭加工 、 煤炭高效洁净 燃 烧 、 炭 转 化 、 染 排 放 控 制 与 废 弃 物 处 理 )包 括 十 四项 技 术 。 煤 污 , 基于我 国的能源结构有 及环境 状况. 为实现 环境 、 源与发 展的 资 合谐统一 中国 已把发展 洁净煤 技术作为重大 的战略措施, 列入“ 中国 2 纪 议 程 ” 洁 净 煤 是 中 国 能 源 的 未 来 已被 越 来 越 多 的 人 所 认 识 。 基 础 。 1世 煤炭通过液化将其 中的有害元素硫等以及灰分加以脱除. 是一种 下面分别介 绍洁净 煤技术 的研究 内容和进展日 彻底 的高级洁净煤技术 旧 我 国自 18 9 0年重新 开展煤炭直接 液化 技 21煤 炭 加 丁领 域 . 术 研究. 目的是 由煤 生产洁净 的优质轻 、 其 中质 运输燃料 和芳烃化 工 包 括选煤 、 型煤、 配煤 、 水煤浆技术 。 原 料 煤 炭 直 接 液 化 对 原 料 煤 质 量 有 一 定 的要 求 。 出 适 合 液 化 的原 选 选煤是应 用物理 、 理化学 、 学 、 生 物等方法将 原煤脱灰 、 物 化 微 降 对我 硫井 加工成质量均匀 、 用途不 同、 品种对路 的煤 炭加 工技术, 是使 电站 料煤 . 国煤液化 的工艺 和经 济性方 面都有 重要 意义 随着 科 技 的发 展 . 型煤 化工 以 生产 洁 净 能 源 和 可 替 代 石 油 化 工 新 和工 业 燃 煤 大 大 减 少 炯 尘 和 S 2排 放 量 的 最 经 济 、 有 效 的 途 径 I 0 最 是 的产 品为主 , 如柴油 、 油 、 汽 航空煤 油 、 液化石 油气 、 乙烯 原料 、 聚丙烯 煤炭后续深加工的必要前提 . 国际上开展 洁净煤 技术研究 的公认重 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这种方法已在苏州望亭电厂和镇江谏壁电厂成功应用,降低了40%的氮氧化物排放。
上海外高桥电厂一台3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还将在空气分段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控制。
与空气分段燃烧技术有着除硝作用的是燃料再燃技术。
在炉膛上部注入天然气、石油气、超细煤粉甚至生物质,也可将氮氧化物分解成无害的氮气,这种方法正处于实验阶段,可以减少尾气中近70%的氮氧化物含量。
洁净煤技术(Clean Coal Technology简称CCT)名词源于美国,1980年列入能源词典,它是针对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提出的技术对策,旨在减少污染物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的煤炭加工、转化、燃烧和污染控制技术的总称,是当前世界各国解决环境问题的主导技术之一,也是高技术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城。
CCT计划的目标是:
国内外洁净煤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洁净煤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
基于目前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指出本世纪中叶煤炭仍是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
论文分析了当前煤炭利用中存在的严重问题,阐述了国内外洁净煤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煤炭燃前分选的必要性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型坑口热电联产是煤炭资源配置最优化、最经济和最清洁的能源战略。
确保可靠的电力供应、实现最低水平的污染物排放、实现煤的高效能量转换和确保2010年商业应用的可靠性;CCT计划的意义:
满足电力增长的需要和加强污染物(SOX、NOX、温室效应气体、其它有害气体、固体与液体废料以及其它污染物)排放的控制。
实施洁净煤技术是中国能源的战略选择,它将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1)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控制;(2)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3)提高利用效率。
如:
法国大型的循环流化床燃烧(CFBC)锅炉电站,锅炉效率90. 5%,脱硫率93%,NOx排放低于250mg/Nm3。
燃后处理技术:
烟气净化、灰渣处理等。
如:
静电除尘的除尘效率高达99. 9%;电子束烟气脱硫率90%。
煤炭在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约占四分之一,仅次于石油,而在我国却占65%以上,其中一半以上的煤炭都用来发电。
洁净煤技术的构成:
洁净开采技术、燃前加工与转化技术、燃中处理及集成技术和燃后处理技术。
洁净开采技术:
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地质灾害防治、矿区和周边环境保护等;燃前加工与转化技术:
选煤、水煤浆、型煤、动力煤配煤;煤炭焦化、煤炭气化(含煤炭地下气化)、煤炭液化等;燃中处理及集成技术:
低污染燃烧、燃烧中固硫、流化床燃烧、循环流化床燃烧、增压流化床燃烧;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多联产、燃料电池等技术。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在锅炉排放尾气端,安装一个特别的脱硫装置。
在这个装置里,水雾状碱性的熟石灰水由上往下喷出,与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反应达到脱硫的目的。
湿法脱硫不仅是一种高效的脱硫方式,可以除去尾气中95%的二氧化硫,而且生成的硫酸钙也能收集提纯,成为有用的化工原料。
不过,这两种技术都有一定局限性。
前者目前还不能适用大型电站锅炉,脱硫效率相对较低。
该报告预测说,到2030年,全球约72%的发电将使用洁净煤技术。
美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其一半以上的电力来自煤源基金会的专家介绍,美国政府制定了洁净煤发电计划,其目的是到2019年使燃煤发电厂排放的硫、氮和汞减少近70%。
2004年,美国能源部已选定8个项目作为该计划的支持对象。
目前西方的能源公司最感兴趣的是煤炭气化技术,煤炭气化技术是将煤炭转化为清洁的燃气,再用于发电和其他用途。
煤炭气化技术特别是集成气化联合循环技术今后会得到广泛应用,集成气化联合循环技术是把煤炭转化为燃气并经过去污设备过滤后再使用,从而提高燃气的能效并减少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汞的排放量。
目前美国已有7个大规模的煤炭气化项目在运营。
因此,尽管能源需求量不断增长,但根据中国的国情,煤炭在能源结构中仍占主导地位。
未来20年我国不仅将遭遇十分严重的能源瓶颈,而且还将面临因煤炭非洁净利用而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形成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威胁。
洁净煤技术是解决中国能源的必然选择,突破瓶颈,解决矛盾的出路之一是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型坑口热电联产战略。
而后者成本较大,不仅需要专门建设一个洗涤器,整个装置的运行还需要消耗大量的石灰和电能。
在除硝方面,空气分段燃烧技术在国内已成功运用。
它就是在燃烧初期阶段通过缺氧燃烧,煤炭中的氮元素会转化为无害的氮气,而不会变成氮氧化物。
然后才在炉膛内补入氧气,使煤炭得到充分燃烧,藉此可以降低尾气中30%至40%的氮氧化物含量。
截至2005年底,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5. 08亿千瓦,其中,煤电机组占71%,燃煤发电量占79%。
洁净煤技术在燃煤发电企业中的应用,对提高环境质量、利用效率,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世界能源委员会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认为:
对于主要煤炭消费国来说,今后几十年内,从煤炭中提取的合成气体、液体和氢将是重要的长期能源供应来源。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是我国大气的主要污染物,据统计,90%的二氧化硫、60%的氮氧化物和70%的粉尘,都是由于燃烧煤炭造成的。
而通过洁净煤技术,一般可以除去烟气中92%以上的二氧化硫,90%以上的氮氧化物和99%以上的粉尘颗粒。
在脱硫方面,燃中处理是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就是把生石灰(CaCO3)磨成细粉,与炉膛中的煤粒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当锅炉工作时,炉膛内的煤粒和石灰粉上下翻滚,在温度为摄氏800度左右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内,这种技术可以除去煤炭中80%左右的硫,效果显著且成本相对较低。
关键词:
洁净煤技术;坑口电站;选煤;脱硫降灰1背景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煤炭保有储量约一万亿吨,石油与天然气资源储量有限。
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约占70%,从资源量分析,煤炭具有中长期保证能力。
本世纪前二十年中国的能源结构将是多种能源的组合;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将加速发展,但份额(水电除外)不会很大;核能(裂变)乐观估计不超过5%,争议较大;电煤的需求量将会达到煤炭产量的70%以上,工业和民用液体、气体燃料将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煤的转化;仍有相当大部分的化工原料来源于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