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教案设计(1)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尊严(第一课时)课件新人教版

亚蒙•哈默
1898年生于美国纽约市,美国
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1956年, 哈默投资濒临破产的西方石油公司, 开始建立一个石油王国。1979年, 应邓小平的邀请,81岁的哈默成为第一个乘私人飞机访
听范读,边听边 思考核心问题。 同时认准字音, 理解词语意思。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沃尔逊小镇居民热情款待
逃难的人。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年轻人维护了自己的 尊严,赢得了他人的尊重。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年轻人果然取得了巨大的 成功,成了石油大王。
一个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wò)尔逊(xùn)小镇上 来了一群逃难[nàn]的人。他们面呈(chénɡ)菜色,疲惫 (bèi)不堪(kān)。
尊 严
经过
不干活儿 为人捶背
拥有尊严 拥有财富
留在庄园
成为好手
结局:哈默成为石油大王
本文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
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而改变自己命
运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 尊重,尊严是人生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阅读方法解密:概括主旨的方法
体会描写人物的语言:抓住文中对人物外貌、语言、 动作等描写的语句体会、感悟人物形象,是概括主 旨的常用方法。比如学习本文抓住描写哈默“我不
年轻人留了下来,很快成了杰克逊大叔庄园里的
一把好手。过了两年,杰克逊大叔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 他。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
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为了他的尊严教案1

《为了他的尊严》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在读悟中感受女主人的自尊和尊人之举,领悟乞丐尊严觉醒的动力和影响力。
2、情感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只有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才能有尊严”的道理。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抓住独臂乞丐的言行、神态,体会其复杂的心理变化,懂得劳动可以使人获得尊严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尊严和唤醒尊严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1、同学们,你们见过乞丐吗?他们是什么样的?你发现人们是怎样对待乞丐的?2、师:在许多人眼里,乞丐是被人看不起的,是不被人尊重的。
被人看不起,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板书:尊严)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述的就是一个有关尊严的故事。
(板书完课题)请齐读课题。
(1)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2)解题:课题中的他是谁,是谁为了他的尊严?(板书:乞丐,妇人)二、自读课文,交流心得。
1、整体感知课文。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检查字词学习情况,指名学生读。
三、品读感悟,学习课文1、对比学习“他”前后不同的外貌描写。
课题中的“他”就是故事中的独臂乞丐,“他”长得什么样呢?请从文中勾出描写“他”样子的句子。
(1)学生勾画、汇报。
(2)师课件出示句子: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过,碰上谁都会慷慨施舍的。
男生齐读此句,师问:他让人觉得怎样?(板书:可怜)怎样一副可怜样?(板书:独臂)师:当乞丐,挨饿受冻是常事,遭人白眼、被人打骂也是常事。
他活得没有一点尊严,真是太可怜了。
谁能读读这句,读出他的可怜?(3)可是,若干年后,他却变了一副模样出现在我们面前。
请女生读:(课件出示句子)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那些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一模一样。
美中不足的是,这人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尊严》教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尊严》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作品《尊严》的基本信息和背景知识。
2.理解和体会作品中所传达的尊严的含义。
3.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课文《尊严》的复印件。
2.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具(可选)。
3.板书工具、彩色笔等。
4.教师准备好的教学设计和讲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相关的视频引入课题《尊严》,激发学生的兴趣。
2.预习(10分钟)–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尊严》,了解大致内容。
3.课文学习(20分钟)–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思。
4.思考讨论(10分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作品中关于尊严的含义。
5.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阅读或写作作业,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课时1.复习扩展(10分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扩展相关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文学欣赏(20分钟)–带领学生读课文、欣赏文学之美,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用心与情感。
3.课文分析(15分钟)–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4.作文训练(15分钟)–指导学生进行有关尊严的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课后延伸1.课外拓展(20分钟)–布置学生阅读与尊严相关的课外书籍或文章,拓展知识面。
2.情感教育(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尊严对于自身与他人的重要性,进行相关讨论。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尊严》为教学内容,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尊严的内涵,并通过文本分析、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
学生能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提升对尊严的认识,增强情感养成,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以上是《尊严》教案设计,希望能够有效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并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关于自尊自爱的主题班会教案范文(精选5篇)

关于自尊自爱的主题班会教案范文(精选5篇)《自尊、自重、自爱》主题班会教案13建筑班一.班会目的:目前,由中学生恋爱引发的各种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家庭及教育部门对此十分担忧,现在的中学生恋爱则掺入了很多的因争风吃醋引发的打架斗殴等违纪违法活动,甚至还涉及到怀孕堕胎等严重的社会道德问题。
另外,现在的许多中学生以是否交了男、女朋友作为一种时尚与潮流。
为此要让同学们认识到早恋的危害,懂得自尊、自重、自爱。
学会正确处理早恋问题。
二.活动过程:1.早恋危害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个16岁的女生,因网恋被骗做了未婚妈妈,半年内做人流三次,不幸染上性病,遗憾终生!2.早恋干扰中学生的学习。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班的小a。
真是投缘,我们俩在一起感到有无穷的乐趣。
我们很快就恋上了。
可是自从和他好上后,我的学习成绩就是一团糟了。
因为毕竟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他也中考落榜了,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总有一种犯罪感。
我是一个坏女孩,是我害了他,我不该这样做,真不该。
我想这种痛苦,这种内疚将伴随我一辈子……3.早恋有可能导致犯罪。
河南有一女中学生怀孕,向男友要钱做人流,钱没拿到反遭杀害,造成一尸两命的惨剧!4、早恋会影响生命的质量据调查:早恋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学习有所上升的几乎没有,这样的学生大多提前就业,因为文化水平低,只能从事一些脏、苦、累或危险的工种。
一些女同学因交友时受骗失身,失去了应有的自尊,从而破罐子破摔,从事违法行业。
5、中学生早恋的特点(1)普遍性(2)舆论宽容(3)大胆现代的中学生已经不再象八、九十年代的中学生那样对异性的倾慕只隐藏在心中,表露在纸上,他们的表现已经和成年人的恋爱十分接近,例如平时找一切可能的机会出双入对,逢到特殊的日子如生日、情人节也有成人的浪漫举动,送花、送礼都是极为普通的事。
(4)成人化(5)矛盾性大胆与害怕并存的矛盾:学生的行为虽较大胆,但还是害怕被老师与家长发现;成人化与幼稚并存的矛盾:学生的行为模仿成人,但没有责任感与义务感的幼稚心理。
7-1做人要自尊教案及练习题教案

师: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弥补了不足,提高了自己完善了自我,最后赢得了世界的尊重。由此可见,提高自己、完善自我,由弱变强,才能赢得尊重。
学生阅读故事,小组内进行交流和探究。
(4分钟)
组内小结归纳,加强对问题的理解,交流后说出问题答案。
(时间约4分钟)
活动四:想一想,填一填:
①自尊的人 ;
②自尊的人 ;
③自尊的人 。
学生自主感悟,主动班内展示。
(5分钟)
学生快速阅读案例材料,逐一进行分析,结合课文内容,得出结论。
(4分钟)
学生快速阅读案例材料,结合课文内容,得出结论。
(4分钟)
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在组内进行交流。
(3分钟)
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在组间进行交流。
想一想:1.读完这个故事,谈一谈你的内心感受?
2.吉鸿昌的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
师升华: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维护人格、不损国格是我们赢得尊重的前提。无论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时时刻刻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国家的尊严,不做有损人格国格的事,做一个自尊的中国人。(升华主题:教育学生做一个自尊的中国人)
环节二:追明星,找差距
师:自尊是一个很熟悉的字眼,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尊。那么,到底什么是自尊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去认识自尊了解自尊。
投放课件:生活中的你我他:
1、 每天去上学,小明总是穿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2、 高新区运动会上,七年级二班的王玉同学获得跳远比赛的冠军,王玉很高兴。
3、 期中考试中,小丽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受到老师的表扬,小丽心里美滋滋的。
议一议:
上述名言警句说明了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维护人格尊严》教案1

《维护人格尊严》教案一、教材分析:重点: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扰。
难点:人格尊严的理解;道德高尚的人能自觉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扰。
二、学生分析:1、针对的问题: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对人格尊严权的认知较差,对发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有关事务,中学生甚至不懂得判定是否侵扰他人或自己的人格尊严。
2、学生的须要:学会重视维护他人和自己的人格尊严,形成和开展敬重人格尊严的情感,加强法律意识的造就,提高道德和法律素养。
三、综合设计思路:(一)课前打算:老师:1、依据教材的须要收集案例,新闻,并制成课件。
2、编制小品《为什么会这样》3、谨慎学习有关人格尊严的法律条文,收集法律依据。
学生:1、找寻发生在身边的有关侵扰人格尊严的事务。
2、查找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二)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新闻前后导入新课①新闻评析:对此,你有何看法?内容:广州一家韩国公司女老板,为了处罚迟到的中方雇员,竟令中方雇员向她集体下跪,以满意她的虐待淫威心理。
②新闻后续:此刻你的心情又是如何?内容:大多数中方雇员为了一份有限的薪水,做出了牺牲人格的尊严和民族气节而向恶人下跪的选择。
这当中,只有一名从河南来的打工青年,毅然做出了辞职不跪的义举,令韩国女老板目瞪口呆,淫威之心顿减。
这位河南打工青年的行动受到了全部知情者的高度赞扬。
很快,另一家中国公司破格录用了这位铮铮硬骨的男子汉。
小结:这不仅是给这位外国女老板的威慑,而且也是对国家尊严的维护,他自己人格尊严维护。
设计意图:通过新闻比照,引发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振动,从而为下文在法律上相识人格尊严打下根底。
2、引题识题:维护人格尊严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扰,制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展羞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师: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权利〔肖像权,姓名权,荣誉权,名誉权,隐私权……〕〔图片展示补充说明〕宪法的规定,增加了学生维权的信念,也进一步加深了对人格尊严权了解的要求。
新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课《学会尊重》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课〔学会尊重〕教案教学设计第—课学会尊重一、教学目标1 在学习和生活中,了解怎样尊重他人。
2 培养尊重他人的品德,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3 尊重他人,自觉遵守道德标准。
二、教学重点1.了解怎样尊重他人。
2.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四、教学打算课件五、教学过程第—课时一、谈话导入,了解尊重1.同学们,这是拍摄于 2022 年11 月的一张新闻图片,在这张图片中你看到了谁?2.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从发生这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说起。
〔播放视频〕3.习爷爷“挪椅子,扶老人,坐身边〞,这一连串动作连续刷屏,让网友们直呼“太帅了〞。
从习爷爷让座,你读到了什么?4.这不是简单的“你请我让〞,而是一种直击人心的精神力量,它的名字叫“尊重〞。
〔板书:学会尊重〕二、联系生活,畅谈尊重活动一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1.坐在习爷爷身边的,一个是报效祖国的科学家,一个是效劳百姓的老党员,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勤勉工作在各自岗位上散发光和热,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在你心中,哪些人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呢?为什么?2.谈到尊重,我们往往关注取得肯定成绩的人,却无视身边默默无闻的人。
找一找,在你的身边,有哪些值得尊重的一般人呢?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讲讲他们的故事。
3.你看,每个人都是独—无二的个体,即使默默无闻,即使没有取得显著成绩,他也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
在〔X宪法〕中就这样规定:〔出示〕X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公平。
国家尊重和保证人权。
X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X。
所以,社会上每一个劳动者都应当得到尊重。
〔板书: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4.如果每个一般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社会将有那些变化呢?〔板书:让生活更美好,让社会更和谐〕三、创设情境,学会尊重尊重如此重要,那怎样才能学会尊重、做到尊重呢?我们先从尊重自己谈起。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教案设计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并理解尊严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让学生理解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保护他人尊严的重要性。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意识。
培养学生面对困境时勇敢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尊严的决心和勇气。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尊严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保护他人尊严的方法和技巧。
2.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面对困境时勇敢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尊严的决心和勇气。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尊严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保护他人尊严的方法和技巧。
3.3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材:《为了他的尊严》相关内容。
4.2 教具:投影仪、电脑、案例资料、讨论卡片。
4.3 场地:教室。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尊严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5.2 新课导入(10分钟)讲解尊严的概念和重要性。
讲解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保护他人尊严的方法和技巧。
5.3 案例分析(15分钟)提供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尊严。
5.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发讨论卡片。
让学生就卡片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5.5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尊重他人、保护他人尊严的重要性。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讨论和表达,了解学生对尊严概念和尊重他人尊严的理解程度。
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评估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严教案设计Dignity teaching plan design
尊严教案设计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学写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
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第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
尊严。
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很多新的启示。
学生自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2.质疑问难。
3.想一想,课文只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2.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只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事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深入朗读,品味词句
1.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
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描写年轻人动作的句子:“他的喉咙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描写年轻人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上体会思想。
3.从描述中看,这个年轻人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么想的?
点拨,揭示中心
1.讨论: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诚实的劳动和做人的品质是多么重要。
它能成就人的一生。
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来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指导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
布置作业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出示有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让学生读一读,并试着拟一条人生格言。
可提示学生从“什么是尊严”和“尊严的意义”以及如何做人等方面去想,然后交流。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