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开发及管理

信息系统开发及管理
信息系统开发及管理

一、课程性质及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1)

(一)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1)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

(三)课程的教学方式 (1)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1)

第1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结构 (1)

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导论 (3)

第3章系统规划 (4)

第4章系统分析 (5)

第5章系统设计 (6)

第6章系统实施 (7)

第7章系统维护与管理 (8)

第8章系统开发方法的发展 (10)

第9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实例 (10)

三、教学学时分配 (11)

四、课程学习大纲中认知层次的说明 (11)

五、关于命题与考试的说明 (11)

第二部分实践技能考核大纲 (12)

一、实践技能考核的设置目的和要求 (12)

二、实践技能考核的课程内容 (12)

三、实践技能的考核要求 (13)

四、实践技能的考核方式 (13)

五、实践技能考核的评价标准 (13)

六、实践技能考核选例 (13)

附录题型举例 (21)

《信息系统开发》自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理论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及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性质、地位与设置目的

《信息系统开发》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管理专业必修课程。学生在学习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等课程,掌握基本的软件开发技术后,通过《信息系统开发》的学习,进一步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思想与方法,了解和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加深对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认识,培养参与大型信息系统开发的工作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亦为本科毕业实践打下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刻认识信息系统开发周期的概念,明确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各个阶段的目标、任务,掌握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与步骤,掌握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各阶段的基本方法的使用,具有分析、解决信息系统开发各个阶段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为参与信息系统开发实际工作,做好相应的知识准备。

(三)课程教学方式

由于本课程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必须结合信息系统开发工作的实际,在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方法的同时,应注重提高学生对于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理解与认识,注重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注重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引出问题,启发分析,重点讲解,课堂讨论,课外自学”的方式,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解决问题。注重实践环节,使学生通过实际开发应用系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各个阶段的工作及方法,提高信息系统开发能力与水平。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1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结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原理中几个重要问题的论述,要求考生深刻理解信息的含义和信息运动的基本形式、理解信息资源和信息化的基本概念、管理信息的特点和现代社会组织对管理信息处理的要求,了解管理信息的分类,深刻理解计算机辅助管理发展各阶段的目标、典型功能、关键技术与代表系统,深刻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类型、各组织部分的主要功能和相互关系、集中式与分布式结构及其优缺点。

二、本章知识点

1.1 信息

1.信息的定义

1

2.信息运动的基本形式

3.信息与数据

4.信息内容的四个层次

5.信息的类型

6.信息的主要特征

1.2 信息化

1.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

2.信息资源

3.信息化

1. 3 管理信息

1.管理与信息

2.企业中的物流与信息流

3.管理信息的特点

4.管理信息的分类

5.对管理信息处理的要求

1. 4 计算机辅助管理概述

1.计算机和人

2.计算机辅助管理的发展概况

3.各发展阶段的关系

1.5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1.概述

2.管理信息系统的物理组成

3.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4.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

5.管理信息系统的职能结构

6.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结构

7.管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布结构

三、考核要求

1.了解信息的定义、信息运动的基本形式,了解信息与数据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2.理解信息内容的四个层次和信息的类型,理解信息的主要特征,能举例说明信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意义。

3.了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对社会经济的意义,理解信息资源的概念及信息化的社会经济意义,了解我国推进信息化的意义和特点。

4.了解现代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决策,知道现实生活中信息支持管理决策的例子;了解企业中物流与信息流的关系,了解管理信息的主要特点。

5.理解计算机和人工处理信息的优缺点,知道计算机辅助管理发展各阶段的目标、典型功能、关键技术和代表性系统。

6.了解企业组织模型中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7.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物理组成,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功能结构、职能结构及综合结构。

8.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布结构的类型、集中式结构与分布式结构的优缺点。四、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的主要特征,对管理信息处理的要求,计算机辅助2

管理各阶段的内容和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本章的难点:计算机辅助管理各阶段的内容和管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布结构。

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理解影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因素和采用科学的方法的重要性,理解系统思想的基本原则、系统工程方法的基本框架及其对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意义。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法的阶段划分。深刻理解经典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熟练掌握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原则。

二、本章知识点

2.1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性

1.建设环境的复杂性

2.用户需求的多样性

3.建设内容的复杂性

4.技术手段的复杂性

5.建设需用资源的密集性

2.2 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1.概述

2.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生命周期

3.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

2. 3 结构化方法

1.早期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2.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原则

2. 4 系统建设方法的发展概述

三、考核要求

1.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性:建设环境的复杂性、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建设内容的复杂性、技术手段的复杂性、需用资源的密集性。

2.理解系统的含义和系统方法的主要原则,理解系统工程方法的基本框架。

3.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概念。

4.掌握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和各阶段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

5.理解早期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6.了解结构化开发方法的基本思路,理解结构化开发方法的基本原则。

7.了解当前系统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8.了解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和CASE方法发展、应用。

四、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及各阶段的主要活动内容,结构化开发方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原则。

本章的难点: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概念。

3

第3章系统规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系统规划是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制定系统的长期发展方案,决定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发展进程。这一阶段对MIS 系统的成败,对整个组织信息化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求考生理解系统规划的目标、任务、主要工作内容、工作特点和关键问题,掌握战略集合转移法的基本思路与步骤,掌握关键成功因素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重点掌握企业系统规划(BSP)法的基本概念、主要方法与步骤,了解资源分配的工作内容和有关方法。

二、本章知识点

3.1 系统规划的目标和工作内容

1.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2.系统规划的目标、任务和主要工作内容

3.系统规划工作的特点和关键问题

3.2 MIS的战略规划

1.MIS战略规划的目标和内容

2.战略集合转移法

3. 3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1.基本概念

2.形成关键成功因素的缘由

3.CSF方法的步骤

3. 4 企业系统规划法

1.BSP的基本概念

2.定义企业过程

3.定义数据类

4.定义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

3.5 资源分配

1.资源分配概述

2.资源分配方法

三、考核要求

1.理解系统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理解系统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理解系统规划工作的主要特点和关键问题。

3.了解系统规划三个阶段中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4.了解战略规划的意义和核心问题,了解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目标与内容。

5.掌握战略集合转移法的基本思路、主要工作内容与步骤。

6.了解关键成功因素法的基本概念,理解形成关键成功因素的缘由。

7.掌握关键成功因素法的实施步骤。

8.了解BSP方法实现的四个主要步骤。

9.知道企业过程的定义,了解企业过程的三项主要资源和相应的企业过程。

10.理解产品/服务和支持性资源生命周期的概念,了解产品/服务支持性资源生命周期四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11.知道数据类的定义和四种数据类型,掌握过程数据类矩阵(U/C矩阵)的建立方法。

12.掌握利用U/C矩阵识别子系统及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方法。

4

13.了解资源分配的常用方法

四、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系统规划的目标和工作内容、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BSP法。

本章的难点:BSP法。

第4章系统分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考生理解系统分析的目标和主要活动内容,理解系统分析工作的特点,熟练掌握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及其常用工具。掌握系统分析中收集信息的内容和主要方法,掌握系统分析阶段各项活动的目标、工作内容、关键问题和主要工作成果的描述方法。掌握系统分析阶段各项必备文档的编写要求。

二、本章知识点

4.1 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

1.系统分析的含义

2.系统分析的目标和主要活动

3.系统分析的特点

4.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

4.2 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

1.数据流图

2.数据字典

3.基本加工的描述

4.结构化语言

5.决策树

6.决策表

7.其他工具

4. 3 系统分析中的信息收集

1.系统分析需用信息的类型

2.信息来源和收集方法

4. 4 系统分析阶段各项活动的内容

1.系统的初步调查

2.可行性研究

3.现行系统详细调查

4.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

三、考核要求

1.了解系统分析的目标和主要活动,理解系统分析工作的主要特点。

2.了解识记结构化系统分析中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及其特点。

3.了解结构化分析方法不能覆盖的问题。

4.了解数据流图在系统分析中的作用,理解数据流图的基本组成及其基本符号。

5.熟练掌握数据流图绘制的主要原则、步骤和方法。

6.理解数据字典在系统分析中的作用、编写数据字典的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数据字典的编写方法。

7.熟练掌握应用数据流图与数据字典描述实际系统的逻辑模型。

5

8.理解基本加工的含义,了解描述基本加工环节逻辑功能的主要工具。

9.熟练掌握应用结构化语言、决策树、决策表来描述基本加工环节的方法。

10.了解其他不属于结构化方法的图形工具的特点。

11.了解系统分析中信息收集加工的重要性。

12.理解系统分析中需用信息的类型及每类信息的主要内容。

13.掌握系统分析中信息收集的基本方法。

14.了解系统初步调查的主要内容。

15.理解领会可行性研究的目标、步骤,。

16.理解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营运可行性研究内容与步骤。

17.理解可行性报告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18.理解现行系统详细调查的目标和工作内容,知道现行系统详细调查报告的编写要求。19.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形成的主要原因。

20.理解新系统逻辑功能的确定的主要原则,熟练掌握新系统逻辑方案描述的方法。21.理解系统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和编写的基本要求。

四、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系统分析的目标和主要活动、数据流图的绘制和数据字典的编写,结构化语言、决策树和决策表的应用,系统分析各阶段活动的内容。

本章的难点:系统分析主要工具的使用和系统分析中各项文档的编写。

第5章系统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考生深刻理解系统设计的目标和任务,熟练掌握系统设计的结构化方法和主要图形工具,深刻理解并掌握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和方法,掌握计算机系统方案选择的基本原则,掌握系统详细设计中各部分的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与方法,特别是代码设计、用户界面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掌握系统设计说明书的基本内容和编写要求。

二、本章知识点

5.1 系统设计概述

1.系统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2.系统设计的依据

3.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活动

4.系统设计工作的特点

5.2 系统设计的方法和工具

1.结构化设计方法概述

2.系统流程图

3.HIPO技术

4.控制结构图

5. 3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系统的总体布局

2.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的原则

3.模块结构设计

4.数据存储的总体结构设计

5.计算机系统方案的选择

5. 4 系统详细设计

6

1.代码设计

2.数据库设计

3.用户界面设计

4.处理过程设计

5.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

三、考核要求

1.理解系统设计的目的、任务、工作的特点,理解系统设计工作的依据。

2.理解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活动。

3.理解结构化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4.了解系统流程图的作用,掌握系统流程图绘制的主要原则和方法。

5.了解分层和输入-处理-输出(HIPO)技术的内容和作用,熟练掌握控制结构图的基本符号、HIPO技术中的分层和IPO图绘制的主要原则和方法。

6.了解控制结构图的作用,掌握控制结构图绘制的主要原则和方法。

7. 理解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的内容。

8.理解软件总体结构设计的实质。

9.理解系统设计中模块的概念,掌握软件系统模块划分的原则与方法。

10.理解模块间耦合的各种形式及采用原则。

11.理解模块内部组合的各种形式及其优劣比较。

12.了解由数据流图到模块结构图的变换策略,理解数据存储总体设计的内容、原则。

13.理解系统总体布局方案的选择原则,理解计算机系统方案选择的原则。

14. 了解代码的概念、用途、类型,理解代码设计的主要原则。

15. 理解数据库设计的内容和要求,理解关系数据模型规范化的原则,掌握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16. 理解用户界面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17.理解输出设计的内容,了解数据输出的方法、手段、输出方式选择的主要原则。

18.理解输入设计的内容,了解数据输入的方法、手段、输入方式选择的主要原则。

19.理解人机对话方式选择的主要原则,了解图形用户界面的优点和设计原则,

20. 了解处理过程设计的目的和内容,掌握处理过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21. 了解系统设计说明书在系统建设中的作用,理解系统设计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和编写要求。

四、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系统设计的结构化方法和系统流程图、HIPO技术、控制结构图等工具的应用、软件系统模块结构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和用户界面设计。

本章的难点: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和用户界面设计。

第6章系统实施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考生领会系统实施阶段在系统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领会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活动和内容,理解与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概念和方法,深刻理解系统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对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掌握系统测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领会系统转换的任务和基本方式。

7

二、本章知识点

6.1 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活动

1.系统实施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

2.系统实施的主要活动

6.2 程序设计

1.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2.程序设计语言

3.结构化程序设计

4.程序设计的风格

6. 3 系统测试

1.系统测试的基本概念

2.系统测试的方法

3.系统测试的步骤

4.系统测试用例设计技术

5.排错

6. 4 系统转换

1.系统转换的任务

2.系统转换的方式

3.系统转换的主要工作

三、考核要求

1.了解系统实施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理解系统实施的前提条件。 2.了解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活动。

3.了解程序设计的任务和作用。

4.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及各类语言的基本特点。

5.理解对程序设计的质量要求,了解程序设计的步骤。

6.了解结构化程序的基本控制结构,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7.理解良好程序设计风格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8. 了解系统测试的作用、意义、对象、目的。

9.了解系统测试中错误的种类。

10.掌握系统测试的步骤和各步的工作

11.了解系统测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了解人工测试与机器测试方法。

12.了解系统测试中排错的方法。

13.了解系统测试的步骤、工作内容。

14.掌握测试用例设计技术。

15. 了解系统转换的任务、主要工作,理解系统转换的各种方式。

四、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程序语言的选择、结构化程序设计,系统测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系统测试的步骤,系统测试用例的设计。

本章的难点:系统测试的方法和测试用例设计技术。

第7章系统维护与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考生理解该项工作的内容和重要意义,理解维护工作的特点和影响可8

维护性的主要因素,了解系统维护工作的程序和有关管理问题,掌握系统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法。领会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概念,掌握提高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的主要措施。领会系统开发与运行的组织与管理的基本内容,领会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与意义,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本章知识点

7.1 系统维护

1.系统维护的基本概念

2.系统维护工作的内容和类型

3.系统维护工作的特点

4. 系统的可维护性

5. 系统维护的组织与管理

7.2 系统评价

1.系统评价的概念和特点

2.系统的技术评价

3. 系统的经济效益评价

7. 3 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系统的可靠性

2.系统的安全性

7. 4 系统开发和运行的组织与管理

1.系统开发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2.系统开发计划

3.组织机构和人员的配备与培训

4.系统开发计划与进度控制的方法和工具

7.5 信息资源管理

1.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和方式

2.信息资源管理的组织机构形式

三、考核要求

1.理解系统维护的目的和在系统建设中的作用,理解系统维护工作的特点。

2.理解影响系统可维护性的三个因素,了解系统维护工作对象的内容和维护工作类型。

3.理解系统评价的概念和特点。

4.理解系统的成本与效益的类型,了解系统经济效益评价的方法。

5. 掌握技术评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6. 了解可靠性的基本概念,掌握提高系统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7. 理解系统可靠性技术的主要内容。

8.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安全性的概念和重要性,了解影响系统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9.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实体安全性和技术安全性的主要内容及有关措施。

10.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组织与管理的特点;

11.了解制定系统开发计划的原则。

12.了解系统开发计划的内容、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与培训的内容。

13.会用网络图和横道图(甘特图)进行系统开发的计划与控制的方法。

14. 理解信息系统管理的任务和特点,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四、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系统维护的内容和类型、系统的技术评价,系统的可靠性技术、安全性。

9

本章的难点:系统维护的内容和类型。

第8章系统开发方法的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考生了解新发展起来的几种系统开发方法:用户开发应用系统、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和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方法。要求考生了解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用户进行应用开发的主要途径,领会原型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了解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了解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方法的主要目标和功能。

二、本章知识点

8.1 概述

8.2 用户开发应用系统和原型法

1.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存在的问题

2.用户开发应用系统的途径

3. 用户开发的主要手段

4. 原型法

8. 3 面向对象的方法

1.面向对象基本概念

2.面向对象分析

3.面向对象设计

4.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8. 4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

1.CASE概述

2.CASE软件平台

3.CASE硬件平台

4.CASE同其他软件技术的关系

三、考核要求

1.了解生命周期法存在的问题,了解用户进行应用开发的主要途径。

2.理解原型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建立原型系统的主要步骤,理解原型法与生命周期法的关系。

3.了解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了解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和编程的基本方法。

4.了解CASE的主要目标和功能,了解CASE软件平台的构成,了解CASE的硬件平台构成。

四、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原型法的基本原理和建立原型系统的主要步骤,面向对象方法和CASE 方法的基本概念。

本章的难点: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和编程的基本方法。

第9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实例

本章作为实践技能环节的实例参考,不进行单独考核。

10

三、教学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5学分,课堂授课72学时,实践上机不少于18机时,建议36机时。各章教学参考学时分配如下:

四、课程学习大纲中认知层次的说明

该课程基本要求的设置分三个层次,其中对概念与理论用“理解”、“了解”和“知道”表述;对方法和应用,用“熟练掌握”、“掌握”和“会”表述,前者为较高的要求。

知道:要求能够明确有关知识点的基本概念。

了解:要求能够记忆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理解:要求能够领悟和理解有关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做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论述。

会:要求能够了解一般应用问题的简单的方法。

掌握:能够运用有关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的一般应用问题。

熟练掌握:要求考生会运用多个知识点,分析、计算或推导解决稍复杂的问题。

五、关于命题与考试的说明

1.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知识点都是考核的内容,试题要覆盖各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

2.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层次。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比例一般为:2:3:3:2。

3.本课程考试试题主要题型有以下六种: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应用题。题型举例见附录。

11

第二部分实践技能考核大纲

一、课程性质及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一)实践技能考核的设置目的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制定本大纲。

(二)实践技能考核设置的基本要求

(1) 了解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知识

(2) 熟悉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系统系统的工作流程

(3)掌握如何对信息系统进行规划

(4) 掌握系统分析的常用方法和工具(如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等)

(5) 掌握系统设计的常用方法和工具(如系统流程图、控制结构图等)

(6) 掌握如何对信息系统进行测试

(7) 针对实际问题设计一个可行的信息系统,并提交设计报告。

附录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决定信息系统开发项目是否立项的决策依据是()

A.系统开发建议书B.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C.系统说明书D.现行系统的评价报告

2.作业级(基层管理)的信息大部分来自企业内部,它的属性是()

A.精度低、使用频率低、使用寿命短

B.精度高、使用频率高、使用寿命短

C.精度低、使用频率高、使用寿命长

D.精度高、使用频率低、使用寿命长

3.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新系统的()

A.逻辑设计B.总体设计

C.物理设计D.可行性分析

4.系统分析阶段的成果是()

A.可行性研究报告B.系统设计任务书

C.详细调查报告D.系统说明书

5.若某库存管理信息系统中,仓库内管理的零件种类达10000种,若代码为字母数字混合码,首位是除0、Z、I、S、X、V及小写字母之外的英文字符,其他位采用数字,要标识所有零件,则设计的代码体系至少()

A.2位B.3位

C.4位D.7位

12

二、填空题

1.建立数据字典是为了对上的各种元素作出详细的定义和说明。数据流程图配以数据字典,就可以从图形和文字两个方面对系统的模型进行描述,从而形成一个完整说明。

2.系统可行性分析一般从、和社会环境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

3.系统设计阶段完成后,提交的阶段性报告是。

三、名词解释

1.联机处理

2.逻辑耦合

3.结构化决策问题

四、简答题

1.绘制数据流图的方法及用到的四个基本符号?

2.用生命周期法开发信息系统时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应完成的任务有哪些?

3.系统交付使用有哪些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五、综合应用题

1.绘制供应科到货处理的数据流程图。

供应商送来发货单及货物,供应科做如下处理:

(1)审核发货单,经核对合同,将不合格的发货单退回供应商。

(2) 处理到货。对货物作质量检查,将质检不合格的发货单及货物退回供应商;检验合格的开入库单,将入库单及货物送仓库,向财务科发出付款通知,发货单存档。

2.在某企业的合同与库存管理系统开发过程中,通过调查,确定有四个数据存储,在数据字典中给出的结构是:

(1)合同:

外协厂名、外协厂地址、外协厂电话、外协厂电报挂号、合同编号、签定日期、零件名、零件号、数量、单位、单价、总金额、已到数量。

(2)库存总帐:

零件号、零件名、当前库存量、单位、单价、库存金额。

(3)进货流水帐:

外协厂名、合同编号、零件号、零件名、数量、日期。

(4)发料流水帐:

车间名、零件号、零件名、数量、日期。

试从数据库规范化的角度来检验,指出其不合理的情况。

13

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管理指导书

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管理指导书 1、项目建设总体目标 系统应该根据甲方用户的现有业务需求及发展规划的扩延要求,提供功能完善、界面友好、流程清晰、智能高效,配置维护方便的系统功能,满足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高效等技术要求。提供电脑版和手机版2个版本。 2、项目开发建设过程及要求 为了确保项目能按照甲乙双方达成的目标要求顺利开展,甲乙双方应该联合成立项目组,由乙方编制《项目执行计划》(式样见附件1)并有甲方确认同意。 2.1系统需求分析 1、开发商必须对甲方公司的业务需求进行深入调研,收集汇总 客户的具体需求,出具《业务需求说明书》(式样见附件2),并确保《业务需求说明书》中包含了所有的业务需求。《业务需求说明书》经甲方公司(用户)负责人签字确认,作为业务需求基线。 2、开发商在获得甲方签字确认的《业务需求说明书》后,提出技术需求和解决方案,并对系统进行定义,出具《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式样见附件3)。《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需详细列出业务对系统的要求(界面、输入、输出、管理功能、安全需求、运作模式、关键指标等)。《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需经甲方公司(用户)负责人签字确认。

3、当业务需求发生变更时,应由甲方公司提交《需求变更申请》(式样见附件4)给乙方开发商实施。 2.2系统设计 为简化流程,本项目建议将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合二为一,统一遵循完备性、一致性、扩展性、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等原则。 1、在该阶段确定总体结构和软件开发架构,文件命名规范,编码规范。按软件需求划分成子系统,定义目标系统的功能模块及各个功能模块的关系。 2、确定软件模块结构,给出每个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数据接 口描述,各模块之间的详细接口信息,并完成《系统设计说明书》(式样见附件5)。 3、《系统设计说明书》应该包括所有用户界面的原型图。 4、完成数据库的设计,并编写《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5、在设计阶段,用户应充分参与,确保设计能满足系统需求。 6、甲方应对组织对开发商提交的《系统设计说明书》进行评审,设计评审均以《业务需求说明书》和《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为依据,确保系统设计满足全部需求,并出具《系统设计评审报告》(式样见附件6 )。 2.3系统开发 1、系统开发包括程序编码、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开发商根据《系统设计说明书》制定系统开发计划,并提交给甲方对计划进行监督。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案例1.doc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案例1 信息系统的开发案例 汽车配件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案例。 一、汽车配件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1.1 对原手工系统的调查资料 通过可行性分析,某企业决定开发汽车配件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后,经过详细调查、收集各种单据、账页和报表等,又通过亲身参加管理业务实践及向有关业务管理人员的访问,得到以下有关情况: 某商店是一个中等规模的专营各种汽车配件的商业企业。作为该企业的商品库存管理部门,现由七人组成,主要负责汽车配件购入的入库管理、销售出库管理和该库的保管管理等工作, 目前,这个商店经营的商品是五种型号的汽车配件,每种型号的汽车配件有几十种。 商品购入入库管理的过程是:当购入商品到货后、负责采购工作的人员首先填写入库单,然后与仓库保管员一起对购入商品进行检验,一是检查商品的质量及外表是否合格。二是核对这些待入库的商品实物数量是否与入库单上的数据相符。三是确定这些商品是否为首次购入的新商品,若是新商品,则在库存台账中建立此商品的新账页,同时要在该商品的新账页中填写该商品的商品号、商品名称、购入单价和销售单价。四是共同核对入库单上的商品代码是否正确无误。经过全面检验,合格的商品要入库

归位,同时还要根据入库单上的数据登记商品的入库流水账。对于经过全面检验,认定为不合格的商品连同不合格的购入入库单交由采购人员处理。 商品销售出库管理的过程是,每当发生一笔销售业务,销售人员就填写相应商品的出库单,仓库保管员据此付货,同时登记商品销售流水帐。 平均看来,该商店每天要发生二十多笔购入入库业务,而商品的销售业务每天多达近百笔。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天内,同一种商品可能发生多笔购入、售出业务, 按照管理规章制度的要求,每天下班之前,统计分析人员还要根据商品购入流水账和商品销售流水账,按商品编号分别累计汇总出各种商品当日累计购入入库量、累计销售出库量和实际库存结余量等数据,并把这些累计汇总后的数据正确填入库存台账中。购入入库单及商品购入流水账账页格式如表1和表2所示。商品销售出库单及商品销售流水账账页格式如表?3和表4所示。商品库存台账账页格式如表5所示。 商品进销存月报表每月月末产生一次,制作这份报表的主要依据是商品库存台账,辅以商品购入流水账和商品销售流水账。商品进销存月报表的主要栏项及各栏项之间的关系如表6所示。 表1 商品购入入库单格式 日期入库单编号商品号商品名称购入单价(元) 购入数量备注 表2 商品购入流水账账页格式

信息系统管理开发案例

第十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示例 ―××厂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1.问题的提出 (1)开发背景 XX厂是我国的一家老加工企业,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该厂的生产任务日益繁重,从而对库存管理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时期,一种物品由进货到发货,要经过若干环节,且由于物品的规格型号繁多,加之业务人员素质较低等因素,造成物品供应效率低下,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同时由于库房与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困难,造成库存严重积压,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另外也使得物资管理、数据汇总成为了一大难题。 当今该厂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在各个方面加强管理,并要求企业有更高的信息化集成,能够对企业的整体资源进行集成管理。现代企业都意识到,企业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要求企业有更强的资金实力,更快的市场响应速度。这就要求企业各部门之间统一计划,协调生产步骤,汇总信息,调配集团内部资源,实现既要独立,又要统一的资源共享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该厂为了提高库存周转率,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决定开发“库存管理信息系统”。

(2)项目目标 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采用VB6.0作为开发工具,利用ACCESS数据库建立一个高效、准确、操作方便,具有专业的查询、更新及统计功能的微机管理信息系统,以满足工作人员进行综合的、模糊的查询及更新要求,从而更加方便的管理库存物品。该系统的开发与建立会极大程度提高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对现有系统进行需求调查 需求调查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础。要开发并实施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必须首先了理解用户的需求,并形成系统需求说明书。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程序编码等工作。该厂在需求调查过程中发放了8种不同种类的调查表,要求相关人员对其进行逐条逐项的填写,从而对其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1)现行系统业务流程 通过大量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当前该厂的业务流程如下:各车间向商品供应部门提出对某种商品的需求计划,仓库将相应的商品发放给各车间,一般要经过计划、库房管理等流程。各业务流程图如图1所示。

(完整版)自考-04757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历年真题及答案(总5套)

全国2012年10月自考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试题(试卷1) 课程代码:0475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以下信息系统属于战略型管理信息系统的是D A.综合查询系统 B.统计分析系统 C.报表报告系统 D.制订计划系统 2.非结构化决策的特点是A A.问题不易确定 B.信息来自企业内部 C.模型容易描述 D.用于短期局部决策 3.以下关于信息属性的描述,正确的是D A.信息不具层次性 B.信息具有可消耗性 C.信息不可压缩性 D.信息具有可转化性 4.以下关于信息与决策的关系,正确的是A A.决策过程就是信息处理过程 B.决策信息的数量越多越好 C.不同层次决策需要相同信息 D.高层决策只需结构化信息 5.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出发点是A A.系统开发目标 B.系统开发策略 C.系统开发方法 D.系统开发绩效 6.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一项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是收集、整理、规范B A.企业运营数据 B.企业基础数据 C.企业环境数据 D.企业决策数据 7.结构化分析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两个基本手段是C A.分解、具体化 B.集成、具体化 C.分解、抽象 D.集成、抽象 8.当前管理体制下企业是否能提供新系统开发必须的基础数据,在可行性分析中属于CA.技术可行性 B.经济可行性 C.管理可行性 D.开发环境可行性 9.属于系统分析任务的有A A.详细调查收集和分析用户需求 B.建立过程数据类矩阵 C.设计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D.确定系统建设目标 10.负责拟定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经营方针、资本经营规划和方案的管理层是A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

第3章项目时间管理案例 项目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制定一个构思良好的项目计划,以确定项目的范围、进度和费用。在给定的时间完成项目是项目的重要约束性目标,能否按进度交付是衡量项目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因此,进度控制是项目控制的首要内容,是项目的灵魂。同时,由于项目管理是一个带有创造性的过程,项目不确定性很大,项目的进度控制是项目管理中的最大难点。 3.1案例一:时间管理 阅读以下关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过程中时间管理问题的叙述,回答问题1至问题4。 3.1.1案例场景 小张为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N公司) IT主管,最近接到公司总裁的命令,负责开发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小张粗略地估算该项目在正常速度下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由于公司业务发展需要,公司总裁急于启动电子商务平台项目,因此,要求小张准备一份关于尽快启动电子商务平台项目的时间和成本的估算报告。 在第一次项目团队会议上,项目团队确定出了与项目相关的任务如下: 第一项任务是比较现有电子商务平台,按照正常速度估算完成这项任务需要花10天,成本为15000元。但是,如果使用允许的最多加班工作量,则可在7天、18750元的条件下完成。 一旦完成比较任务,就需要向最高层管理层提交项目计划和项目定义文件,以便获得批准。项目团队估算完成这项任务按正常速度为5天,成本3750元,如果赶工为3天,成本为4500元。 当项目团队获得高层批准后,各项工作就可以开始了。项目团队估计需求分析为15天,成本45000元,如加班则为10天,成本58500元。 设计完成后,有3项任务必须同时进行:①开发电子商务平台数据库;②开发和编写实际网页代码;③开发和编写电子商务平台表格码。估计数据库的开发在不加班的时候为10天和9000元,加班时可以在7天和11250元的情况下完成。同样,项目团队估算在不加班的情况下,开发和编写网页代码需要10天和17500元,加班则可以减少两天,成本为19500元。开发表格工作分包给别的公司,需要7天、成本8400元。开发表格的公司并没有提供赶工多收费的方案。 最后,一旦数据库开发出来,网页和表格编码完毕,整个电子商务平台就需要进行测试、修改,项目团队估算需要3天,成本4500元。如果加班的话,则可以减少一天,成本为6750元。 【问题1】(6分) 如果不加班,完成此项目的成本是多少?完成这一项目要花多长时间? 【问题2】(6分) 项目可以完成的最短时间量是多少?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项目的成本是多少? 【问题3】(6分) 假定比较其他电子商务平台的任务执行需要13天而不是原来估算的10天。小张将采取什么行动保持项目按常规速度进行? 【问题4】(7分) 假定总裁想在35天内启动项目,小张将采取什么行动来达到这一期限?在35天完成项目将花费多少? 3.1.2参考答案 【问题1】(6分) 本题的关键是确定关键路径,完成这一项目要花43天。如果不加班,完成此项目的成本是103150元。 【问题2】(6分) 项目可以完成的最短时间量是30天,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项目的成本是127 650元。 【问题3】(6分) 在关键路径②一③“向最高管理层提交项目计划和项目定义文件”进行赶工2天后,在关键路径④-⑥“开发和编写实际网页代码”上赶工1天,同时,在④-⑤“开发电子商务平台数据库”也必

软件开发管理制度汇编

软件开发管理制度 版本:V1.0 2013年1月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为规自有软件研发以及外包软件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总公司软件研发与管理,分公司参照执行。 第二条本制度中软件开发指新系统开发和现有系统重大改造。 第三条本制度中自行开发是指主要依赖公司自身的管理、业务和技术力量进行系统设计、软件开发、集成和相关的技术支持工作,一般仅向外购置有关的硬件 设备和支撑软件平台;合作开发是公司与专业IT公司(合作商)共同协作 完成IT应用的项目实施和技术支持工作,一般形式是公司负责提供业务框 架,合作商提供技术框架,双方组成开发团队进行项目实施,IT系统的日常 支持由IT技术中心和合作商共同承担,IT技术中心负责部(一级)支持, 合作商负责外部(二级)支持;外包开发是指将IT应用项目的设计、开 发、集成、培训等任务承包给某家专业公司(可以是专业的IT公司或咨询 公司等),由该公司(承包商)负责应用项目的实施。 第四条软件开发遵循项目管理和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项目管理涉及立项管理、项目计划和监控、配置管理、合作开发管理和结项管理。软件工程涉及需求 管理、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用户接受测试、试运行、系统验 收、系统上线和数据迁移。 第五条除特别指定,本制度中项目组包括业务组(或需求提出组)、IT组(可能包括网络管理员和合作开发商)。 第二节立项管理 第六条提出开发需求的信息技术部门参与公司层面立项,进行立项的技术可行性分析,编写《立项分析报告》(附件一),开展前期筹备工作。《立项分析报 告》应明确项目的围和边界。 第七条应用系统主要使用部门将《立项分析报告》上交公司总裁室进行立项审批,以保证系统项目与公司整体策略相一致。 第八条《立项分析报告》得到批准后,成立项目组(如果是外包开发,则成立外包商项目组;如果是合作开发,则与外包商共同成立合作开发项目组,以下统 称“项目组”),项目组应包括业务组(由公司相关业务部门组成)和IT组 (自行开发为办公室网络管理员;外包开发为外包商成员;合作开发为网络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

目录 案例I:交通银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案例 (1) 1、案例描述的是个什么类型的企业? (1) 2、应用信息系统的作用及意义? (1) 3、企业的规划目标及战略? (2) 4、画出企业的组织结构图? (2) 5、信息系统实现所采用了什么样的硬件、软件技术? (3) 6、画出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图? (4) 7、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有几个、各子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4) 8、利用此系统实现的效果评估? (5) 案例H :沃尔玛:“信息技术始于战略,而不是系统。” (6) 案例川: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 (6) 案例W:通用汽车公司,与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7) 案例V :沃尔玛的管理信息系统应用 (8) 中创软件推出的“银行信贷管理系统平台解决方案”,是基于中创软件自主创新的中间件技术,依托15年的金融应用开发背景,针对金融信贷管理领域的信息化应用现状及发展需求推出的,依据该方案,中创软件在交通银行成功实施了“交通银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简称CMIS)”,主要实现一个适合前台、中台、后台操作的信贷业务处理平台,建立全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 1、案例描述的是个什么类型的企业? 交通银行是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现为中国五大国有大 型商业银行之一,属于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2、应用信息系统的作用及意义? ⑴应用信息系统作用: ①实现信贷管理涉及的业务流程,绝大多数业务流程都需要经过多级业务管理部门进行处理,业务流程复杂且流程跨度比较大; ②面对银行的金融信贷策略都会受国家政策的调整、市场信息的变化等因素

影响,这些外因加上银行内部机制调整等内因,都可能导致信贷审批过程的变化,实现交行信贷业务流程的随需而变; ③交通银行的台帐、风险管理、放款中心等业务系统都有大量的报表,该系统能够快速、灵活的展示这些复杂的中式报表。 ⑵应用信息系统意义: ①增强快速响应信贷流程变化的能力,提升业务服务质量; ②实现系统中大量信贷报表展现功能,对复杂信贷业务数据报表进行灵活定制和展现; ③通过采用构件化开发方式,缩短项目建设周期,降低系统投资。 3、企业的规划目标及战略? ⑴企业规划目标: 交行的目标是“走国际化、综合化道路,建设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一流公众持股银行集团”。一是要求加快国际业务发展、做强海外机构、完善海外网络,建成“以亚太为主体,欧美为两翼”的国际化经营网络,成为国际业务优势明显、经营管理水平向世界先进银行看齐、活跃于亚太地区的国际一流银行。二是倍增计划的实施,即3?5年内再造一个交行,实现总资产和利润的倍增。 ⑵明确的发展战略 面对复杂的外部经营环境、日趋刚性的资本约束和逐步推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基于深化股份制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发展已经迈上新的历史台阶,交通银行从2005年开始实施管理和发展的战略转型。2008年,我们经过全面分析讨论,在承继交行既有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转型系列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 “走国际化、综合化道路,建设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一流公众持股银行集团”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目标,充分考虑了交行在国际业务领域和综合金融领域多年经营的先发优势,延续了交行不断推进战略转型、强化财富管理业务导向的一贯方针,保证了战略的协调性和延续性,为交行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更加清晰的路径。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参考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参考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一、引言 本案例主要介绍的是大学使用的教学管理系统的整个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于各大领域,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学生管理系统亦是。以往大学教学员由于缺乏适当的软件而给其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本案例所介绍的便是一个大学教学管理系统,以方便其在课程安排、成绩处理、学籍管理上的工作任务。该系统适用于大学教学员,其功能主要分为四大类: 公共信息管理:用于学院信息和专业信息建立和修改, 学生基本信息管理:用于班级信息和学生信息的建立和修改以及查询; 课程管理:用于各学期课程的开设和修改); 成绩管理:用于成绩的输入、修改、汇总和排名。 该系统性能力求易于使用,具有较高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严格遵循软件工程的要求,做到模块化分析、模块化设计和代码编写的模块化。 二、系统分析 1、现行业务系统描述 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负责整个学校的日常教学安排,学生的学籍管理等等。以前都是人工进行操作。随着学校规模扩大,教学处的教学管理工作量大大加重。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教学工作者急切希望能够将大部分繁琐的工作交由计算机的处理,已减轻人工的压力并提高工作效率。而计算机的普及更加快了教学管理系统的产生。上一代的教学管理系统主要为单机单用户的系统,其数据库主要采用Foxbase或FoxPro,系统开发环境也是数据库内置的开

发工具。其特点是单机单用户方式,开发简单,能充分利用数据库的特性。其缺点是开发出的系统依赖性强,运行必须依托数据库环境;不容易升级与扩展;无法实现数据的共享与并行操作;代码重用性差。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特别是校园网的建立。原有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共享差的问题更加突出,而新需求的提出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这就要求系统在可扩展性和标准化的要求更高。而原有的系统由于其与生俱来的缺点而无法在适应现有的需求了。因此,使用现在的新技术,开发出适应新的需求的新系统的任务刻不容缓。 2、组织结构 图1是学校大致的组织结构图。其中校教务处,是使用综合教学系统的主要部门,对学生的教学管理主要由教务处承担,进行中管理。 1 图1 组织结构图 3、业务流程分析 教学管理系统是一个面向学校教学人员,为其提供服务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教务人员通 过本系统完成相关的日常工作,这些工作也是平常较为繁重的工作。学生的个人信息、所有的课程考试成绩以及每学期的开课情况都记录在教学系统里进行管理。 教学管理系统工作流程: 由教务人员在公共信息系统中完成对运行教学系统所需的基本数据的维护(如:系所信息,专业信息等)。包括这些信息的增、修、改,对于系所和专业的变动都将在这进行操作。所有专业都必须附属于一个也只有一个系所。系统开始投入使用,教学人员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系所的信息,主要信息包括系所的名称及

全国自考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知识点总结

全国自考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导论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和信息技术不断融合的产物是信息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主要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新系统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具有数据处理、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的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同时也是一个一体化集成系统(数据一体化和系统开发的一体化),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软件技术为技术基础。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1 )按核心业务活动分类:电子业务系统(服务于组织的内部管理),电子政务系统(政府部门的政 务管理活动和服务职能),电子商务系统(商贸活动) (2)按数据处理方式分类(操作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型管理信息系统) (3 )按管理应用层次分类(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型管理信息系统,战略型管理信息系统) (4 )按行业和业务职能分类(行业:铁路、林业、电力、港口、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职能:销售、生产、采购、财务、统计、人力资源等职能管理信息系统。)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1 )功能结构(任何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均有明确的目标,并由若干具体功能组成。为了完成这个目标,

各功能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表现出系统的特征,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 2 )概念结构(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的传输,加工,存储等任务],信息用户[信息的最终使用者], 信息管理者[负责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维护等工作]四大部件。) ( 3 )职能结构(纵向视角:战略计划层[任务:为企业战略计划的制订和调整提供辅助决策功能],管理控制层[任务:为企业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提供用于衡量企业效益,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制定企业资源分配方案等活动所需要的信息],执行控制层[任务:确保基层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效的进行]。横向视角(职能):生产管理子系统,销售管理子系统,物资管理子系统,财务会计管理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综合视角[职能和管理层次]。) (4 )软硬件结构(硬件:机器的实体部分;软件结构:计算机的灵魂和思想,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 5 )网络计算结构(四种网络计算模式:中央主机集中分时处理模式、文件服务器模式、客户机/ 服务器模式C/S 、浏览器/ 服务器模式B/S ) B/S 模式工作原理:在B/S 模式中,客户端运行浏览器软件。浏览器以超文本形式向Web 服务器提出访问数据库的要求,Web 服务器接受客户端请求后,将这个请求转化为SQL 语法,并交给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得到请求后,验证其合法性,并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结果返回给Web 服务器,Web 服务器再一次将得到的所有结果进行转化,变成HTML 文档形式,转发给客户端浏览器以友好的Web 页面形式显示出来。 C/S 模式结构、工作原理、特点:CS 模式是一种两层结构的系统:第一层是在客户机系统上结合了表示与业务逻辑;第二层是通过网络结合了数据库服务器。CS 模式主要由客户应用程序、服务器管理程序和中间件三个部分组成。首先,交互性强是CS 固有的一个优点。在CS 中,客户端有一套完整应用程序,在出错提示、在线帮助等方面都有强大的功能,并且可以在子程序间自由切换。其次,CS 模式提供了更安全的存取模式。由于CS 配备的是点对点的结构模式,采用适用于局域网、安全性可以得到可靠的保证。而B/S 采用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这种开放的结构模式,并采用TCPIP 这一类运用于Internet 的开放性协议,其安全性只能靠数据服务器上管理密码的数据库 来保证。由于结构上比BS少一层,对于相同的任务,CS完成的速度总比BS快,使得CS更利于处理 CS 在逻辑 大量数据由于客户端实现与服务器的直接相连,没有中间环节,因此响应速度快。同时由于开发是针 对性的,因此,操作界面漂亮,形式多样,可以充分满足客户自身的个性化要求。但缺少通用性,业务的变更,需

项目开发管理制度

项目开发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定制项目开发工作管理,缩短开发周期,提高项目开发质量,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定开发效率和效益,特制定项目开发流程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保证日常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让开发中各个环境更紧凑,更可控,需要尽可能实现项目管理的正规化,工作过程的流程化,以便提高项目质量,按期交付。 1、项目开发总体遵循项目管理和项目工程的基本原则。 2、项目管理涉及项目立项、项目计划和监控、配置管理。 3、项目工程涉及需求分析、系统设计、项目实现、系统测试、用户测试、试运行、系统验收、系统上线和数据迁移、产品维护。 二、阶段成果 根据项目工程的过程,制定以下工作流程,并规定了各个重要环节需要提交的交付物。各阶段需提交的文档: 1、立项:项目申请表,项目需求报告或设计方案。 2、需求分析:项目研发主计划、需求规格说明书 3、总体设计:概要设计说明书或功能模块描述 4、详细设计:详细设计说明书,包括项目接口说明、单元测试计划。 5、项目实现:项目功能说明、源代码说明或者注释 6、产品测试:测试报告 7、产品发布:产品说明书、使用手册 8、产品维护:问题反馈记录 9、项目总结:提交客户方的项目总结和公司项目汇报的PPT。

项目过程成果表: 三、岗位设置 根据公司目前的开发过程主要分为分析、开发、测试三个阶段。分析阶段完成用户需求文档的编写,系统总体设计的编写;开发阶段完成设计文档的编写,代码的编写、代码的维护。测试阶段完成系统的测试,测试文档及其他材料。通过逐

渐的调整岗位,明确工作职责,逐步实现项目经理,项目设计师,程序员,测试工程师的岗位设置。 四、项目立项 1、分析人员进行应用调查与分析,确认项目的应用需求。 2、成立项目评审会,开发总监、部门经理和指定人员必须参加。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写项目建议书,评估项目的难度和工作量,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3、根据项目配置的优劣成立项目开发组,制定项目开发计划,确定项目经理,由部门和项目经理共同来确定具体项目配置,知识技能要求,团队成员及团队的角

信息系统管理制度与考核办法

信息系统管理制度文件编号: 编写部门:行政人事部 编写人: 审批人: 审批日期:

第一章产品目标与管理模式 本章节旨在解决产品链的建立、衔接与管理,明确纵向产品体系和项目经理管理模式。 1.管理模式 管理方法 产品化管理,在原直线职能管理模式基础上实行矩阵式管理,由项目经理对项目组所开发的产品负主要责任,从需求——开发——测试——发布——培训——实施的整体业务体系全程监督与控制。 管理重点 抓“两头”放“中间”。其中,抓“两头”是指项目经理主抓业务需求和总体框架、抓数据库结构;放“中间”是指部门范围内开发代码,实现模板化编译和信息资源共享。基于场所层面的开发重在解决管理职能,基于地市省厅层面的开发重在解决指导职能。 管理源头 需求是软件开发的根基、是节约成本的源头,需求描述必须可交流、格式化,经开发、测试和培训服务三方共同理解与确认的需求说明文档,是信息系统流程运作的主要依据。 2.产品目标 产品体系 以看守所系统为主导产品,带动治安拘留所系统、安康医院系统、收容教育所系统等场所产品发展,着手研制强制戒毒所系统。在实现基本业务功能和充分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将一系列产品挂至省厅地市系统,实现综合应用和深挖犯罪。 开发模式 ·开发结构:场所开发C/S结构为主,B/S开发旨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信息的充分共享和综合运用。B/S与C/S结构开发相互独立、留有接口。

·开发方法:由原型法转入瀑布法,加强需求调研与开发质量,为后期维护减负。 ·开发方向:产品模块化和智能化运作,明确系统主体业务模块与非主体业务模块,在主体业务功能完善的基础上稳定产品;在充分实现系统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实现WEB平台的综合应用和深层次的犯罪挖掘。 3.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采集数据。与硬件系统集成,实现采集系统的功能拓展。·第二阶段:综合应用。通过业务报表实现查询功能,通过数据接口对外部系统形成连接平台,引导行业标准。 ·第三阶段:数据挖掘、横向联查,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挖掘系统。·第四阶段:将数据应用系统作成公安系统的办公平台,成为公安系统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办公工具。通过平台反向促进数据采集的准确率。 4.市场定位 竞争对手 目前有湖北东方(业务导向)、华迪公司(BS优势)、深圳胡晓峰(OA理念)、南京科安(份额优势)、上海三所等。需时时了解对手动态,掌握对手优势,做到知己知彼、对症下药。 竞争策略 看守所层面形成绝对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其它系统才能进入市场,形成绝对垄断。信息系统市场的巩固与拓展,是带动系统集成业务发展和获取收益增长的前提。 .市场定位 稳固看守所系统,挖掘省厅地市、拘留所、强制戒毒所等信息系统,争取部局系统,逐步向地铁公安、公安消防等相关行业信息系统递延。

管理信息系统第四版课后案例分析题

第二章奇瑞公司的SAP/ERP 实施与信息化建设 一、奇瑞公司的ERP 实施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企业资源规划是企业经营和管理技术进步的代表。它融合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处理功能,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计划和控制功能,结合企业的流程优化,有效地配置各项资源,以加快对市场的响应速度,降低成本,并且把企业信息集成的范围扩大到企业的各个部门,管理整个运转体系,提高其运转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二、在分析该公司各信息系统应用业务领域及其作用的基础上,试讨论管理信息系统具有的特点。 1、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2、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 3、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 4、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5、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在于辅助决策,而决策只能由人来做,因而管理信息系统必然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各级管理人员既是系统的使用者,又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因而,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要根据这一特点,正确界定人和计算机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人和计算机各自的长处,使系统整体性能达到最优。 三、分析和讨论该案例反映了 ERP 哪些经营理念?为什么? 1、采用精益生产方式。 其目的是通过精益生产方式的实施使管理体系的运行更加顺畅。 2、实现全球大市场销售战略与集成化市场营销。 奇瑞信息化的目标是先进管理思想指导下,在国际化、全球大市场视野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向导,建立一个集成的功能强大的信息交互平台。 3、新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管理模式。

ERP 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对系统各部门持续不断的改进,最终提供令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而奇瑞公司在成功实施ERP的同时,购置和开发一系列网站,实现PLM、ERP、SCM、CRM、门户网站等初步集成,基本实现对客户和经销商的电子化服务。 4、ERP的内容在发展。 有些独立软件如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都是面向决策的,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为了利用ERP提高交易效率和改进决策制定过程,就必须改变业务运作模式,实现ERP与SCM、CRM的功能整合。而奇瑞公司通过进一步完善和建设ERP、CRM、LMS、SCM、EPS、DSS、基础建设等信息系统并有效集成,建设奇瑞汽车电子商务综合信息平台,最终规范和理顺了公司的全部管理和业务流程。 第三章某石化厂计算机网络系统 一、实例中涉及了哪些网络技术和网络互联设备? 1.涉及了局域网,广域网,总线型拓扑结构,星型结构,光纤等网络技术 2.涉及了桥路由器,交换器,集线器和中继器等这些网络互联设备 二、实例中涉及的网络互联设备应用于OSI参考模型的哪些层? 1.桥路由器应用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 2.交换器应用于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 3.集线器应用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 4.中继器应用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 第四章 1、能不能直接用FORM标记元素编写的交互网页(HTML文档)实现网上动态交互?为什么?还需要做什么工作? 不能,仅靠HTML是不够的还必须利用ASP环境来进行处理,即服务器端还必须有相应的程序来处理。 2、用ASP编写的“提交”程序和查询后的“返回”程序之间是依靠什么语句来连接的?

系统开发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制度 为规范信息系统的开发内容,保证信息系统开发的可执行性和严肃性,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一、岗位和职责 1、信息系统关键用户:负责开发需求的整理及分析开发需求是否可行、业务SPEC文 档的编写、程序测试及最终用户的使用培训。 2、业务部门总部部门第一负责人:负责开发需求的审核。 3、大区部门经理及以上负责人:负责开发需求整理及开发需求的审核。 4、总部信息经理:对开发的业务需求及现有技术能力对开发需求进行评估。 5、总部信息总监:负责开发需求的审核。 6、集团负责人:负责开发需求的审核。 7、开发工程师: 1)负责协助关键用户整理业务需求,根据业务SPEC文档开发程序,对程序全程跟踪测试,编写技术SPEC文档。 2)负责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和代码备份,确保所开发程序的完整性与可追溯性,保证程序与相关文档相符且要一一对应。 3)负责所开发系统或程序的测试、维护、更新、升级和推广应用等工作,对关键用户和部分最终用户进行指导、培训、技术支持和问题解决等工作。 8、BASIS顾问:负责传输开发程序请求并审核开发程序。 9、开发负责人:负责开发需求的审核及开发整个过程的监督。 10、安全审计专员:负责监督审核开发程序。 11、文档专员:负责上传业务SPEC文档及技术SPEC文档,以PDF格式上传到KOA 系统中的信息化专栏模块。 二、开发总则 由各部门把需求整理后,经过与关键用户及开发工程师沟通,并考虑实际情况,综合评析后,由关键用户在KOA系统中发起SAP程序开发管理流程,经关键用户结合实际业务及系统操作审核开发需求,并写明SPEC需求文档(文档格式详见附件),经本部门负责人(部门经理)、本部门第一负责人审批(总监或副总监)、总部信息经理和信息总监审批、集团负责人审批、总部开发工程师处理,开发负责人进一步确定是否上传业务SPEC 文档,与开发工程师及关键用户沟通需求是否可行,最后由开发工程师组织需求评估,确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示例(一) ―××厂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1.问题的提出 (1)开发背景 XX厂是我国的一家老加工企业,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该厂的生产任务日益繁重,从而对库存管理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时期,一种物品由进货到发货,要经过若干环节,且由于物品的规格型号繁多,加之业务人员素质较低等因素,造成物品供应效率低下,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同时由于库房与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困难,造成库存严重积压,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另外也使得物资管理、数据汇总成为了一大难题。 当今该厂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在各个方面加强管理,并要求企业有更高的信息化集成,能够对企业的整体资源进行集成管理。现代企业都意识到,企业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要求企业有更强的资金实力,更快的市场响应速度。这就要求企业各部门之间统一计划,协调生产步骤,汇总信息,调配集团内部资源,实现既要独立,又要统一的资源共享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该厂为了提高库存周转率,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决定开发“库存管理信息系统”。 (2)项目目标 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采用作为开发工具,利用ACCESS数据库建立一个高效、准确、操作方便,具有专业的查询、更新及统计功能的微机管理信息系统,以满足工作人员进行综合的、模糊的查询及更新要求,从而更加方便的管理库存物品。该系统的开发与建立会极大程度提高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对现有系统进行需求调查 需求调查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础。要开发并实施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必须首先了理解用户的需求,并形成系统需求说明书。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程序编码等工作。该厂在需求调查过程中发放了8种不同种类的调查表,要求相关人员对其进行逐条逐项的填写,从而对其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1)现行系统业务流程 通过大量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当前该厂的业务流程如下:各车间向商品供应部门提出对某种商品的需求计划,仓库将相应的商品发放给各车间,一般要

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一)用于公司办公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的管理,通过对信息的系统设置、开发、使用权限、日常维护、信息平台建设、信息整合、信息共享,使企业信息有效沟通与资源共享,为业务操作及资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二)公司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依照“一个整体,两个层次;归口管理,分工负责”的方针建立,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各业务部门专业管理。 二、分工与职责 (一)综合管理部 1、负责办公信息系统建设、推广应用和维护工作; 2、负责办公信息系统的安全、检查和保密工作。 (二)财务审计部 1、负责财务信息系统建设、应用、维护工作; 2、负责财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检查和保密工作。 (三)项目运营部 1、负责项目管理系统建设、推广应用和维护工作; 2、负责项目管理系统的安全、检查和保密工作; 3、接受安徽科达洁能关于项目信息管理业务的工作指导。 (四)人力资源部 1、负责办公信息系统的考勤管理工作; 2、负责审查离职员工信息系统账户注销工作。 (五)相关部门 1、负责与业务资源的信息系统录入及数据维护; 2、负责本部门业务范围内有关信息资源的日常管理工作; 3、协同信息系统归口部门全面开展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六)网络管理员 1、负责信息系统网络连接、电脑及服务器等硬件的维护; 2、负责公司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持工作。 (七)系统管理员 1、负责员工信息系统账户分配、备案和离职员工账户注销工作; 2、负责信息系统的数据信息维护、备份工作; 3、监控督促各专业部门及时进行信息录入工作; 4、负责审查信息系统中的审批流与授权的符合性; 5、负责提出信息系统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完善信息系统知识库。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2

第十二章典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案例分析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信息系统整个开发过程的步骤和方法;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内容,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和原则,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系统开发方法;掌握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开发系统的步骤;了解企业的管理过程并能确定管理模型。 §12.1 引言 §12.1.1企业现状 1.企业概况。朝阳泵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定点生产渣浆泵、污水泵和潜水泵的大型骨干企业和生产基地。1992年获得外贸出口自营权,生产能力为15000台,产品除销售全国各地区外,还远销北美、西欧、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厂职工4200余人,资产总计4亿多元,产品有60个系列、457个品种,主要为冶金、煤炭、电力、矿山、石油、化工、城市排污等国民经济部门提供配套用泵,是全国机械工业企业利税百强之一,生产规模居全国泵业第三名,实现利税一直居全国泵业之首。自86年起连续被评为省利税超千万元大户,先后被原工业机械部授予管理优秀称号、科技先导示范企业和CAD推广示范企业,是国家预选为重点联系的1000家大企业中唯一的水泵生产企业。 2.组织结构见图12-1 图12-1 组织结构图 §12.1.2需求分析 尽管朝阳集团在MIS方面从1988年就开始单机单项的应用计算机管理,从1992年开始进行CAD应用,并在1992年开始规划网络,实现部分信息共享,但是该企业属于多品种、小批量、大规模、不定期轮番生产的离散型加工装配式制造企业,工艺门类齐全、生产组织与计划管理十分复杂,顾客需求范围广、特殊定货多,使得产品生产技术准备工作量大、生产周期长。面对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顾客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的经营环境,企业迫切需要利用信息技术以缩短产品的研发时间、缩短生产周期实现快速反响市场,以减少资金占用率、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信息实时采集、集成、共享的信息管理机制,

某企业销售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

某企业销售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 1 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 1.1 项目背景 某企业是一家采用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内部分工简单、业务流程短促的中小型贸易企业。长期以来专营副食品如各种名牌的巧克力、奶糖等的销售和供应。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不仅经营国内品牌产品的销售,而且为国际上知名品牌代理其产品的销售。企业经过近几年的奋斗,在副食品专营方面已具有较大规模,业务的范围已突破原有的地域范围,形成以总部所在地为中心的省际辐射,业务量和顾客数都扩大到以前的数倍。企业在快速成长的同时,对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业务流程的规划、各种数据存储和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旧有的模式已不能再适应企业迅速发展的需要。随着业务的开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高层领导也意识到企业内部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应用给管理者带来了希望。他们希望通过信息化的建设改变企业的现状,能对市场机遇做出快速反应,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应用的案例使得管理者有信心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利用改变企业的管 理现状,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1.2 企业现状 根据初步调查,目前企业拥有少量计算机,大多数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的操作知识知之甚少,企业没有采用任何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工作大多由人工完成,计算机仅仅进行文字录入、处理,导致工作繁琐、重复性大,企业发展滞后。计算机在企业的主要功能停留在核算统计方面,无法应用到各个管理部门,即无法实现数据的共享。企业的业务流程中各个环节几乎都是手工操作方式,数据量大,使得工作人员工作量大,并

且容易出现差错,效率低下。另外,企业是凭借单据实现部门间的作业顺序、业务关系,单据一般由顾客传递,使得顾客要在各个部门间奔波,客户满意度较差。企业现在的财务部及结算科的职能边界不清晰,容易造成权责不明确,在销售分析和核算上容易出现差错。由于整个业务流程都采用了手工方式,一些供需的信息不能及时的传给高层管理者,造成信息滞后,不利于决策者进行准确的市场判断决策,无法适应市场的瞬息万变。企业现在采用的是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 1.3 开发原因 基于上面的企业现状可知:企业的主要问题是手工操作致使工作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不高。许多繁琐、经常性、重复性的工作本可以用计算机解决的问题却困扰着工作人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业务逐渐增多,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工作量就会加大。该企业销售完产品后,没有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由于数据处理都由人手工操作,资金方面没有合理计划,拖欠款的情况没有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影响资金周转。这样企业进一步发展和企业目前管理存在的问题的矛盾就会更加激化,企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套管理信息系统帮他解决目前的主要问题以及企业未来发展。 在对该公司原系统的运行、实践进行初步调查,发现原系统计算机的应用只是收集、存储了不少销售、仓储等信息,但都是以WORD文档的形式存储的,其功能仅停留在查询、统计、打印报表等一般功能,而没有充分利用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为企业服务。在企业领导的支持下,为加强企业营销管理,开发一个对企业销售情况进行全面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已势在必行了。 目前,企业还存在这一些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有利因素。如企业内部有少数精通计算机硬件的高端人才,为信息系统的管理应用提供了前提;企业还拥有几十台计算机以及系统安装的硬件资源,企业领导和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