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国家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北大第一版)

合集下载

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
三)强调伦理道德因素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施穆勒 特别强调,人类的经济活动不光是仅仅局限于满足自身物质 方面的欲望,还有为满足高尚的、完美的伦理道德方面的欲 望。
生产、分工、分配、交换不但是技术范畴,同时也是伦 理范畴。经济组织是被伦理道德所规范的一种秩序。经济问 题只有和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才能予以说明。
第一阶段包括古代和中世纪庄园制时代,没有交换。 第二阶段指中世纪城市经济的时代,以及近代统一的 国民国家成立以前的经济阶段,存在交换。 第三阶段是统一的国民国家成立以后的经济阶段。是企 业生产的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要经历许多流通环节的阶段。
把人类经济生活划分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理论。早 在希腊罗马时代,对人类经济生活的发展,就已被划
2、历史学派方法论 一)历史学派方法论的基本的和独特的信条是:科学的
经济学应该专注于历史专题研究。
二)经济学家所应该掌握的首先是历史的技能。
三)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是调查研究各时各地的种种具体 类型或过程的活生生的细节。
3、历史学派的基本观点 一)重视国家的作用;反对以全人类的名义开展研究。
二)重视法律的作经济;
③城市经济;
④领域经济;

⑤国民经济。
这种划分方法是根据经济生活的平面的扩大和经济政策 的主体变化,
K.比歇尔(1847~1930根据欧洲各民族的发展和财货 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以及财货由生产者到达消费者所经由 路程的长度,将发展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
①封锁的家庭经济阶段, ②城市经济阶段, ③国民经济阶段。
2.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 社,2001年版。
3.柯武刚 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 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第一章 制度分析的流派

新制度经济学ppt

新制度经济学ppt

2、制度变迁(jnstitutional Change)
B、强制性制度变迁(Imposing Institutional Change) 国家通过政策法令引起的制度变迁。 为了矫正制度供给不足:国家提供的公共物品之一 国家在预期边际收益=预期边际费用的条件下才会实 施制度变迁 国家的目标是租金最大化和产出最大化——政治支 持最大化、财政收入最大化——互相矛盾的 国家的强制性创新会带来“制度失败”。 国家悖论 经济增长< ——〉人为的经济衰退。
1、制度


②正式制度安排:(Formal Institution,正式 规则,正式约束):是指规则的变动和修改, 必须得到这一行为受这一制度安排管束一群 人的准许。 要求无异义是自发的、正式的制度安排变 迁的前提。 正式安排创新成变迁会遇 外部性和搭便 车问题 须政治企业家通过利润分割和意识形态灌 输以减少交易成本,化解外部性。

1、制度



③非正式制度安排(Informal Institution): A、规则的修改和变动纯粹由个人完成,用不着也不可能 由群体完成的制度安排。包括价值观、伦理规范、道德、 习惯、意识形态等。 B、较之正式制度安排更难以变迁,特别是在社会流动性 很小的情况下。 如战国的百家争鸣——改革开放后的群蛇乱舞 秦国的法家独尊——改革开放前的毛主宰(毛主席) C、非正式规则对正式规则起着决定作用。正式规则“差 不多主要是由规范、行为准则和习俗确定的。但是,正 式规则所依赖的这些非正式约束却很少是日常相互关系 中做出选择的最直接的来源(North)。“非正式规则” 通过“正式规则”表现出来:人们见面不是问:你是共 产员吗?(非)而是问:跳槽了吗(正式规则)?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李志强 摘 要:新制度经济学在许多方面对新古典经济学有重要的发展,掀起了一场经济学的革命,目前它已经在制度研究领域占据了主流的地位。

文章将对新制度经济学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进行简单的梳理。

关键词:企业理论 产权理论 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发展和兴盛是最近几十年的事,目前它已经在制度研究领域占据了主流的地位。

新制度经济学被认为在许多方面对新古典经济学有重要的发展,掀起了一场经济学的革命,甚至它的开创者科斯称其为“本来就应该是的那种经济学”。

从交易费用这一基本概念出发,新制度经济学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发展了几个重要的分支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

下面本文将对这几个理论进行简单的梳理。

一、企业理论1973年,科斯在其经典性论文《企业的性质》中开创了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先河。

在这篇论文中科斯提出,与市场通过契约形式完成的交易不同,企业作为一种组织是依靠权威,通过命令的形式在企业内部完成交易的。

市场和企业可以看作是两种不同的经济组织形式,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当生产是通过市场的组织协调来完成时,其重要的成本是发现相关价格所耗费的资源。

科斯的文章发表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在威廉姆森、德姆塞茨和张五常等学者的推动下,企业理论开始飞速发展,大量有价值的学术文献以“指数式增长”。

特别是随着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企业理论的分析工具日臻完善,研究的领域也不断深入。

企业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本质及界限的确定、企业内部结构与效率差异、企业的资本结构。

1.企业的本质及界限的确定。

对于这一问题有几种不同的解释。

一种是上面提到的科斯的观点。

张五常发展了科斯的理论,认为企业与市场的区别只是契约安排的两种不同形式,市场是产品市场上的合约,而企业是要素市场上的合约,企业与市场的替代不过是一种合约取代另一种合约。

制度演化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北大第一版)解析

制度演化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北大第一版)解析

二、斯潘塞的社会演化理论 “进化”一词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中。
斯潘塞演化思想的主要观点有:
(1)社会超有机体论 (2)社会进化论
三、各种社会进化思想对达尔文的影响
黑格尔、孔德和斯潘塞等人的社会进 化思想两个关键命题:

演化是否具有目的和方向?

人类智力和理性是不是社会进化的 决定性因素?
达尔文的进化论

这种价值体系就是规则体系,它具 有非凡的稳定性。
四、肖特(Schotter)的制度演化思想

习俗和惯例是一种无意识的社会 重复互动博弈的结果。 在这种社会互动的行为中,行为 者能够从协调合作中相互受益,在重 复互动的过程中,行为者的每一方都 依据某一个能从中受益的社会习俗或 惯例而倾向于选择合作,而不愿意选 择那种导致不合作的均衡结果。
凡勃伦的制度演化思想

社会习俗、惯例以及规范在社会 个体成员目标、抱负及行为的形成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
“累积因果论”

二、哈耶克的制度演化思想
社会秩序自发演化理论 二元观
秩序:
社会成员相互作用的一种状态, 这种状态依靠某种规则来形成和延续。
哈耶克的规则:
共同知识,社会成员通过遵守它 来弥补理性的不足,从而尽可能减少 决策的失误。

一、黑格尔和孔德的社会演化理论
社会有机论的五个要点:
第一,社会是一个有机存在, 而不是个人的某种简单联合体; 第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第三,整体决定部分的性质,个人的 性质是由他所在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第四,离开整体组成整体的各部分之间 互相联系、互相依存。
挑战了神创论,但在两个关键的 地方态度一直不坚决。
第一个问题,进化是否具 有明确和终极的完美方向;

《制度经济学》理论介绍

《制度经济学》理论介绍

《制度经济学》理论介绍《制度经济学》作者:***艺术作品提供:艺术家艺洋日期:2016年01月02日《制度经济学》理论介绍作者:韩妙第日期:2016年01月02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等等这些俗语或古训无不在阐明一个道理:无论是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还是一个国家的正常运转,都必须靠一定的制度来维系。

这里,制度设计的合理与否是社会能否良性、有序发展的前提。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经常出现由于制度设计的缺失所引发的种种尴尬:以北京为例,从个性化车牌到公交车排队进站再到市政交通一卡通……似乎每一条制度在设计时都有着“利国利民”的初衷,但实施的结果却令制订者无颜、执行者无措、受用者无奈。

【001】《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核心就是研究制度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和意义。

一般而言,好的制度对于经济活动具有着助推性,而坏的制度则对于经济活动有着阻碍性。

显然,研究制度与经济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一个制度而言。

在这里面,制度扮演的角色具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人类是群居性质的社会动物,自私和本能是人类开展经济活动的初衷。

而在对付自然方面,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需要整个社会集体的参与才能完成。

在其中,制度不仅仅起到组织、管理和控制作用,还要对整个经济活动中扬长避短、各司其职的社会精细化分工以及经济活动各种要素在进入经济活动时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段所具有的价值,更要对未来的利益分配,财富的占有以及财富的转化起着未雨绸缪的约束和规范,从而更高效益的提升经济活动的质量。

但是制度是人定的,任何制度的制定又带着特定的立场。

而这些特定的立场又会为特定的群体带来特定的利益。

这就是制度的寻租效应。

当然,作为制度由此带来的是在社会公共空间中所具有的成本,一旦这种成本高于社会成员所能承受的限度。

整个社会将会发生动荡。

所以,制度是经济活动领域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一个要素。

这也是《制度经济学》理论能够成立的原因所在。

注:【001】什么是制度成本?_好搜问答;(/question/24248606.html)《制度经济学》目录第一章:制度经济的现象┉┉┉┉┉┉┉┉┉┉┉┉┉┉┉┉┉┉┉┉┉┉┉┉┉┉(001)一.制度经济的概念┉┉┉┉┉┉┉┉┉┉┉┉┉┉┉┉┉┉┉┉┉┉┉┉┉┉┉┉(001)(一).词本位┉┉┉┉┉┉┉┉┉┉┉┉┉┉┉┉┉┉┉┉┉┉┉┉┉┉┉┉┉┉(001)(二).递归性┉┉┉┉┉┉┉┉┉┉┉┉┉┉┉┉┉┉┉┉┉┉┉┉┉┉┉┉┉┉(001)(三).定义性┉┉┉┉┉┉┉┉┉┉┉┉┉┉┉┉┉┉┉┉┉┉┉┉┉┉┉┉┉┉(001)二.制度经济的特征┉┉┉┉┉┉┉┉┉┉┉┉┉┉┉┉┉┉┉┉┉┉┉┉┉┉┉┉(001)(一).确定性┉┉┉┉┉┉┉┉┉┉┉┉┉┉┉┉┉┉┉┉┉┉┉┉┉┉┉┉┉┉(001)(二).预期性┉┉┉┉┉┉┉┉┉┉┉┉┉┉┉┉┉┉┉┉┉┉┉┉┉┉┉┉┉┉(001)(三).保障性┉┉┉┉┉┉┉┉┉┉┉┉┉┉┉┉┉┉┉┉┉┉┉┉┉┉┉┉┉┉(001)三.制度经济的类别┉┉┉┉┉┉┉┉┉┉┉┉┉┉┉┉┉┉┉┉┉┉┉┉┉┉┉┉(001)(一).结构性┉┉┉┉┉┉┉┉┉┉┉┉┉┉┉┉┉┉┉┉┉┉┉┉┉┉┉┉┉┉(001)(二).系统性┉┉┉┉┉┉┉┉┉┉┉┉┉┉┉┉┉┉┉┉┉┉┉┉┉┉┉┉┉┉(001)(三).体系性┉┉┉┉┉┉┉┉┉┉┉┉┉┉┉┉┉┉┉┉┉┉┉┉┉┉┉┉┉┉(001)第二章:制度经济学的形态┉┉┉┉┉┉┉┉┉┉┉┉┉┉┉┉┉┉┉┉┉┉┉┉┉(001)一.制度的设计状态┉┉┉┉┉┉┉┉┉┉┉┉┉┉┉┉┉┉┉┉┉┉┉┉┉┉┉┉(001)(一).对策性┉┉┉┉┉┉┉┉┉┉┉┉┉┉┉┉┉┉┉┉┉┉┉┉┉┉┉┉┉┉(001)(二).规划性┉┉┉┉┉┉┉┉┉┉┉┉┉┉┉┉┉┉┉┉┉┉┉┉┉┉┉┉┉┉(001)(三).原则性┉┉┉┉┉┉┉┉┉┉┉┉┉┉┉┉┉┉┉┉┉┉┉┉┉┉┉┉┉┉(001)二.制度的目标状态┉┉┉┉┉┉┉┉┉┉┉┉┉┉┉┉┉┉┉┉┉┉┉┉┉┉┉┉(001)(一).全局性┉┉┉┉┉┉┉┉┉┉┉┉┉┉┉┉┉┉┉┉┉┉┉┉┉┉┉┉┉┉(001)(二).格局性┉┉┉┉┉┉┉┉┉┉┉┉┉┉┉┉┉┉┉┉┉┉┉┉┉┉┉┉┉┉(001)(三).纲领性┉┉┉┉┉┉┉┉┉┉┉┉┉┉┉┉┉┉┉┉┉┉┉┉┉┉┉┉┉┉(001)三.制度的介入状态┉┉┉┉┉┉┉┉┉┉┉┉┉┉┉┉┉┉┉┉┉┉┉┉┉┉┉┉(001)(一).宏观性┉┉┉┉┉┉┉┉┉┉┉┉┉┉┉┉┉┉┉┉┉┉┉┉┉┉┉┉┉┉(001)(二).中观性┉┉┉┉┉┉┉┉┉┉┉┉┉┉┉┉┉┉┉┉┉┉┉┉┉┉┉┉┉┉(001)(三).微观性┉┉┉┉┉┉┉┉┉┉┉┉┉┉┉┉┉┉┉┉┉┉┉┉┉┉┉┉┉┉(001)第三章:制度经济学的本质┉┉┉┉┉┉┉┉┉┉┉┉┉┉┉┉┉┉┉┉┉┉┉┉┉(001)一.制度的原因┉┉┉┉┉┉┉┉┉┉┉┉┉┉┉┉┉┉┉┉┉┉┉┉┉┉┉┉┉┉(001)(一).程序性┉┉┉┉┉┉┉┉┉┉┉┉┉┉┉┉┉┉┉┉┉┉┉┉┉┉┉┉┉┉(001)(二).规则性┉┉┉┉┉┉┉┉┉┉┉┉┉┉┉┉┉┉┉┉┉┉┉┉┉┉┉┉┉┉(001)(三).管理性┉┉┉┉┉┉┉┉┉┉┉┉┉┉┉┉┉┉┉┉┉┉┉┉┉┉┉┉┉┉(001)二.制度的目的┉┉┉┉┉┉┉┉┉┉┉┉┉┉┉┉┉┉┉┉┉┉┉┉┉┉┉┉┉┉(001)(一).划分性┉┉┉┉┉┉┉┉┉┉┉┉┉┉┉┉┉┉┉┉┉┉┉┉┉┉┉┉┉┉(001)(二).协同性┉┉┉┉┉┉┉┉┉┉┉┉┉┉┉┉┉┉┉┉┉┉┉┉┉┉┉┉┉┉(001)(三).控制性┉┉┉┉┉┉┉┉┉┉┉┉┉┉┉┉┉┉┉┉┉┉┉┉┉┉┉┉┉┉(001)三.制度的功能┉┉┉┉┉┉┉┉┉┉┉┉┉┉┉┉┉┉┉┉┉┉┉┉┉┉┉┉┉┉(001)(一).均衡性┉┉┉┉┉┉┉┉┉┉┉┉┉┉┉┉┉┉┉┉┉┉┉┉┉┉┉┉┉┉(001)(二).调节性┉┉┉┉┉┉┉┉┉┉┉┉┉┉┉┉┉┉┉┉┉┉┉┉┉┉┉┉┉┉(001)(三).助推性┉┉┉┉┉┉┉┉┉┉┉┉┉┉┉┉┉┉┉┉┉┉┉┉┉┉┉┉┉┉(001)第四章:制度经济学的规律┉┉┉┉┉┉┉┉┉┉┉┉┉┉┉┉┉┉┉┉┉┉┉┉┉(001)一.制度的观念规律┉┉┉┉┉┉┉┉┉┉┉┉┉┉┉┉┉┉┉┉┉┉┉┉┉┉┉┉(001)(一).人文性┉┉┉┉┉┉┉┉┉┉┉┉┉┉┉┉┉┉┉┉┉┉┉┉┉┉┉┉┉┉(001)(二).普遍性┉┉┉┉┉┉┉┉┉┉┉┉┉┉┉┉┉┉┉┉┉┉┉┉┉┉┉┉┉┉(001)(三).组织性┉┉┉┉┉┉┉┉┉┉┉┉┉┉┉┉┉┉┉┉┉┉┉┉┉┉┉┉┉┉(001)二.制度的设计规律┉┉┉┉┉┉┉┉┉┉┉┉┉┉┉┉┉┉┉┉┉┉┉┉┉┉┉┉(001)(一).制度设计┉┉┉┉┉┉┉┉┉┉┉┉┉┉┉┉┉┉┉┉┉┉┉┉┉┉┉┉┉(001)(二).制度建设┉┉┉┉┉┉┉┉┉┉┉┉┉┉┉┉┉┉┉┉┉┉┉┉┉┉┉┉┉(001)(三).制度执行┉┉┉┉┉┉┉┉┉┉┉┉┉┉┉┉┉┉┉┉┉┉┉┉┉┉┉┉┉(001)三.制度的执行规律┉┉┉┉┉┉┉┉┉┉┉┉┉┉┉┉┉┉┉┉┉┉┉┉┉┉┉┉(001)(一).顶层性┉┉┉┉┉┉┉┉┉┉┉┉┉┉┉┉┉┉┉┉┉┉┉┉┉┉┉┉┉┉(001)(二).碎片性┉┉┉┉┉┉┉┉┉┉┉┉┉┉┉┉┉┉┉┉┉┉┉┉┉┉┉┉┉┉(001)(三).立体性┉┉┉┉┉┉┉┉┉┉┉┉┉┉┉┉┉┉┉┉┉┉┉┉┉┉┉┉┉┉(001)第五章:制度经济学的价值┉┉┉┉┉┉┉┉┉┉┉┉┉┉┉┉┉┉┉┉┉┉┉┉┉(001)一.制度的立场价值┉┉┉┉┉┉┉┉┉┉┉┉┉┉┉┉┉┉┉┉┉┉┉┉┉┉┉┉(001)(一).政治性┉┉┉┉┉┉┉┉┉┉┉┉┉┉┉┉┉┉┉┉┉┉┉┉┉┉┉┉┉┉(001)(二).计划性┉┉┉┉┉┉┉┉┉┉┉┉┉┉┉┉┉┉┉┉┉┉┉┉┉┉┉┉┉┉(001)(三).市场性┉┉┉┉┉┉┉┉┉┉┉┉┉┉┉┉┉┉┉┉┉┉┉┉┉┉┉┉┉┉(001)二.制度的市场价值┉┉┉┉┉┉┉┉┉┉┉┉┉┉┉┉┉┉┉┉┉┉┉┉┉┉┉┉(001)(一).制度认同┉┉┉┉┉┉┉┉┉┉┉┉┉┉┉┉┉┉┉┉┉┉┉┉┉┉┉┉┉(001)(二).同等待遇┉┉┉┉┉┉┉┉┉┉┉┉┉┉┉┉┉┉┉┉┉┉┉┉┉┉┉┉┉(001)(三).关税一致┉┉┉┉┉┉┉┉┉┉┉┉┉┉┉┉┉┉┉┉┉┉┉┉┉┉┉┉┉(001)三.制度的运行价值┉┉┉┉┉┉┉┉┉┉┉┉┉┉┉┉┉┉┉┉┉┉┉┉┉┉┉┉(001)(一).共享性┉┉┉┉┉┉┉┉┉┉┉┉┉┉┉┉┉┉┉┉┉┉┉┉┉┉┉┉┉┉(001)(二).互动性┉┉┉┉┉┉┉┉┉┉┉┉┉┉┉┉┉┉┉┉┉┉┉┉┉┉┉┉┉┉(001)(三).成本性┉┉┉┉┉┉┉┉┉┉┉┉┉┉┉┉┉┉┉┉┉┉┉┉┉┉┉┉┉┉(001)。

制度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第三讲新制度经济学是什么●新制度经济学,应该说是一个成份复杂的大学派,这一领域的各种研究分别被贴上诸如产权学派(Property Rights School)、合同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Transaction Costs Economics)、新经济史(New-Economic History)、法与经济学(Law and Economics)等各式各样的标签。

还涉及到以布坎南(J.M.Buchanan)和奥尔森(M. Olson)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以阿罗(K.J.Arrow)为领袖的信息经济学、以斯蒂格勒(G.J.Stigler)为代表的产业组织理论等等。

这个学派中的许多人独树一帜,观点与方法常常大相径庭。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以科斯、诺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强调运用正统经济学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去发现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研究重点: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人类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二、为什么叫“新制度经济学”1、旧制度主义经济学1)以凡勃仑为代表的美国制度学派。

强调:A)用本能(生产制度的技术本能,财产制度的获取本能)心理来解释人类行为(而不是功利主义);B)用进化论哲学说明制度变迁(而不是博弈论);C)主张国家干预2)康芒斯的制度经济学。

主张用社会学方法研究制度。

提出“交易”是基本分析单位。

2、后制度主义经济学(加尔布雷斯、缪尔达尔)主张:A)社会学的分析方法;B)强调非市场力量,重视道德与伦理因素;C)重视价值判断,忽视实证分析;D)反对自由放任,主张政府干预三、新制度经济学的特点与核心范畴2.1 特点●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将制度作为经济变量,是内生变量●遵循经济学的自由主义传统(强调:竞争条件下的自利会引致利他)●在传统经济学的三大基石(禀赋、技术、偏好)的基础上引入第四大基石——制度2.2 核心范畴:交易与交易费用“交易”与“生产”相对应。

《新制度经济学》教学大纲(48学时)

《新制度经济学》教学大纲(48学时)

《新制度经济学》教学大纲(48学时)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1、本课程的地位及作用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

新制度经济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20世纪90年代才刚刚形成雏形,现仍处于完善和发展阶段。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不仅对于经济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对法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会不断地丰富经济学,拓宽经济学的领域,并且会提高经济学的解释力。

这门课程是向学生和其他对经济学有基本了解的人介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这门学科。

科斯与诺斯都强调了新制度经济学应该研究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当中,新制度经济学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及颇有价值的方法。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较前沿的经济理论方向,使学生了解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使学生了解最基本的经济制度安排及有关的基本概念,使学生掌握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理解制度的含义、构成和起源,掌握交易费用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制度的供给与需求等理论,了解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素质、知识、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要求(1)要求学生了解最新发展,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知识;(2)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研究工具及其分析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用于分析中国的实际问题。

(3)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相关参考读物,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通过思考来解释和预测现实中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三、学时分配以表格方式说明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讲导论本章教学目的:通过该章的学习,学生要掌握这门课程的研究对象,了解新制度经济学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类行的假定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

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

国家的"暴力潜能" 国家的"暴力潜能"分配论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国家带有"契约"和"掠夺" 掠夺"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国家带有"契约" 的双 重属性.诺思提出了有关国家的"暴力潜能"分配 重属性.诺思提出了有关国家的"暴力潜能" 论 若暴力潜能在公民之间进行平等分配,便产生契约 若暴力潜能在公民之间进行平等分配, 性的国家;若这样的分配是不平等的,便产生了掠 性的国家;若这样的分配是不平等的, 夺性(或剥削者). 夺性(或剥削者).
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的重要特色是, 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的重要特色是,把统治者看 作是一个在竞争与交易费用双重约束,追求统治者 作是一个在竞争与交易费用双重约束, 租金最大化和全社会总产出最大化的具有福利或效 用最大化行为的经济人. 用最大化行为的经济人. 2.1 国家模型的基本特征 认为国家既是一个具有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组织, 认为国家既是一个具有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组织, 也是一个实现社会效用最大化的机构. 也是一个实现社会效用最大化的机构. 国家的行为由成本——收益原则驱使. 国家的行为由成本——收益原则驱使.国家带有浓厚 收益原则驱使 的经济人色彩. 的经济人色彩.
统治者与选民的关系 是决定效用最大化的根本因素.国家通过 为选民提供保护和公正等基本服务来换取 来自选民的岁入 . 统治者与代理人(官僚)的关系 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统治者与潜在统治者的关系.
2.4 国家的变迁
对统治者的约束往往导致无效产权. 统治者避免触犯有势力的选民 .当统治者受到某些 利益集团威胁时,统治者会同意一个有利于这些 集团的产权结构而无视其对效率的影响. 国家(政府)在制度创新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 作用 . 诺思把制度创新的主体分为:个人推动的创新;团 体推动的创新;政府推动的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国家的定义与职能
“掠夺之手”模型
首先,从理解不同国家现存的制度差异、解释这 些制度构建的原因,以及研究它们对经济发展 和增长的利弊这些问题上,从“掠夺之手”的 视角出发都是很有益的。 其次,掠夺之手模型的一个中心内容是如何构建 支持改革的政治联盟。 再其次,从掠夺之手的角度来研究问题有利于制 度改革。
第三节 强化市场型政府
强化市场型政府
定义:一个政府如果有足够的权力去创
造和保护个人的财产权利并且能够强制 执行各种契约,与此同时,它还受到约 束而无法剥夺或侵犯私人权利,那么这 个政府便是一个“强化市场型政府”。
第三节 强化市场型政府
强化市场型政府
强化市场型政府设立的目标,在于获得
第一节 国家的定义与职能
国家职能
(一)作为最大制度供给者的国家 (二)作为产权界定和保护者的国家 (三)作为第三方实施者的国家 (四)作为不同利益集团利益关系协调者 的国家
第一节 国家的定义与职一是提供什么性质的制度; 二是制度供给的数量; 三是制度供给的效率。
诺思的国家理论
国家模型
目标有两个:一是界定形成产权结构的
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规则(即在要素和产 品市场上界定所有权结构),这能使统治 者的租金最大化,二是在第一个目标框 架中降低交易费用以使社会产出最大, 从而使国家税收增加。
第二节 诺思的国家理论与巴泽尔 的国家理论
诺思的国家理论
国家模型
第二节 诺思的国家理论与巴泽尔 的国家理论
巴泽尔的国家理论 三个基本观点:
(一)国家是一种第三方实施的暴力机制,它在 一定程度上比其他机制更有利于契约的实施 (二)人们只有当暴力实施者滥用权力的倾向能 被有效制约时,才会使这种实施机制(国家)出 现 (三)国家愿意实施的法律权力取决于对界定权 力与调解纠纷的交易成本的比较
第一节 国家的定义与职能
国家职能 作为产权界定和保护者
产权的本质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在暴力方面 具有比较优势的组织处于界定和行使产权的地 位。正如道格拉斯· 诺思所指出的那样,国家 C· 理论“关键的问题是解释由国家界定和行使的 产权类型以及行使的有效性。最富有意义的挑 战是,解释历史上产权结构及其行使的变迁。”
变迁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对统治者形成了一 种竞争的压力。 二是开放能成为寻租活动的有效解药。 三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增加了制度的多样 性及灵活性。 四是有竞争力的制度既影响成本,也影响 要素及资源流动的方向。
第四节 国家内的竞争和国与国之 间的竞争对制度的影响
◆案例1:行政成本:考核官员政绩的
第二节 诺思的国家理论与巴泽尔 的国家理论
诺思的国家理论 国家模型
基本特征
(1)国家为取得收入而以一组被称之为“保护” 与“公正”的服务作为交换。 (2)国家为使收入最大化而为每一个不同的集团 设定不同的产权。 (3)面临其他国家或潜在统治者的竞争。
第二节 诺思的国家理论与巴泽尔 的国家理论
国家两个目标冲突的根源在于有效率的
产权制度的确立与统治者的利益最大化 之间存在着冲突。建立有效率的产权可 能并不有利于统治者利益(租金)的最大化。
第二节 诺思的国家理论与巴泽尔 的国家理论
诺思的国家理论
诺思悖论
“诺思悖论”指由国家来界定保护产权
可以产生规模效益,而国家在界定和保 护产权时又不是中立的,在竞争约束和 交易费用约束的双重约束下,往往会导 致非效益的产权结构 。
第一节 国家的定义与职能
国家职能 作为产权界定和保护者 国家为什么要界定和保护产权?
第一,界定和保护产权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 第二,对于国家或地区来讲,特别是对于在财产或资源 能够流动的地区来说,产权的界定和保护会更加重要。 第三,从理论上来看,产权的极端重要性被启蒙运动时 期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发现和强调。
第十二章:国 家 理 论
目的与要求
了解国家的定义与职能;
掌握国家理论以及制约国家的三个层次;
弄清国家内的竞争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对制度 的影响。
第一节 国家的定义与职能
国家的定义 国家定义的特点
第一,国家是一种具有暴力潜能的组织,并且国 家是一种具有垄断权的制度安排,它的主要功 能是提供法律和秩序。 第二,国家是一种第三方实施的暴力机制,它在 一定程度上比其他机制更有利于契约的实施。 第三,国家与产权的关系,从考虑个人的效用最 大化行为来发展对官僚主义和国家的理解。
其均衡
个体权利与国家的关系
理想的国家可以被视为允许行为人通过
保证他们产权的安全而获得帕累托最优 结果的一个有效率的制度。
第三节 强化市场型政府
封闭经济条件下制约国家的三个层次及
其均衡
个体权利与国家的关系 提供有效产权的三个条件:
一是私有产权会对国家权力形成制约。 二是政治市场。 三是经济权力与法律权力的关系。
法治既可以有效地保护产权,同时又可
以大大地降低制度的实施成本。制度的 效率不在于其设计的制度效率,而在于 实施的效率。
第三节 强化市场型政府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制约国家的第四种力
量--开放经济条件下国与国之间的竞 争。
第四节 国家内的竞争和国与国之 间的竞争对制度的影响
地区之间的竞争对制度的影响 竞争性联邦制系统应当采用的三个一般性制度设计:
第二节 诺思的国家理论与巴泽尔 的国家理论
诺思的国家理论
诺思悖论
国家要对造成经济增长、停滞和衰退的
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国家的存在是经 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 衰退的根源。
第二节 诺思的国家理论与巴泽尔 的国家理论
巴泽尔的国家理论
巴泽尔的国家理论总体上说是在科斯的
产权理论框架下,运用博弈论的基本分 析方法,对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的进 一步发展。
第一节 国家的定义与职能
国家的定义
国家是一个具有合法使用暴力和强制提
供法律、秩序的组织,以及拥有垄断权, 最终要对造成经济的增长、衰退或停滞 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的制度安排。
第一节 国家的定义与职能
国家的“三只手”
无为之手; 扶持之手(Helping Hand); 掠夺之手 (Grabbing Hand);
重要指标
阅读与思考



1、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 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版 2、[美]曼库尔.奥尔森著:《国家兴衰探源—经济增长、滞胀与社会僵 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德]柯武刚、史漫飞著:《制度经济学—经济秩序与公共政策》, 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美]斯科特· 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江苏人民出版 社, 2001年版 5、安德烈.施莱弗 罗伯特.维什尼编著:《掠夺之手》,中信出版社, 2004年版 6、安德鲁.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7、美]道格拉斯· 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 C· 1991年版 曼8、瑟· 奥尔森《权力与繁荣》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年 9、(美)约拉姆.巴泽尔:《国家理论—经济权利、法律权利与国家 范围》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年
第二节 诺思的国家理论与巴泽尔 的国家理论
诺思的国家理论
国家起源
契约论认为,国家是公民达成契约的结
果,它要为公民服务。契约的达成是多 重博弈的结果。
第二节 诺思的国家理论与巴泽尔 的国家理论
诺思的国家理论 国家起源 国家掠夺论或剥削论认为国家是某一集团或阶
级的代理者,它的作用是代表该集团或阶级的 利益向其他集团或阶级的成员榨取收入(如列 宁将国家定义为是一个阶级压迫剥削另—个阶 级的工具)。掠夺性的国家将界定一套产权, 使权力集团的收益最大化而无视它对社会整体 福利的影响。
第三节 强化市场型政府
封闭经济条件下制约国家的三个层次及
其均衡
集体行动与国家的关系
1.利益集团对国家制度安排的影响。 2.国家如何有效地平衡不同利益集团的关 系。
第三节 强化市场型政府
封闭经济条件下制约国家的三个层次及其均衡 集体行动与国家的关系 国家如何有效地平衡不同利益集团的关系? 第一,建立制约政府偏向某一些特殊利益集团
第二节 诺思的国家理论与巴泽尔 的国家理论
诺思的国家理论 国家起源
诺思提出了有关国家的“暴力潜能”分配论。
若暴力潜能在公民之间进行平等分配,便产生 契约性的国家;若这样的分配是不平等的,便 产生了掠夺性(或剥削性)的国家,由此出现统 治者和被统治者,即掠夺者(或剥削者)和被掠 夺者(或被剥削者)。
第一节 国家的定义与职能
国家职能
作为产权的界定和保护者
为什么国家在大多数情况下提供的是低
效率的产权? 第一,统治者偏好的多元性与有限理性。 第二,不同集团利益的冲突。
第一节 国家的定义与职能
国家职能
作为第三方实施者
第三方实施者的国家在一国制度体系的
有效性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按照 诺思对制度的定义,制度有正式的制度、 非正式制度及其实施机制。而正式制度 的制定及其实施机制的运作则主要是由 国家来完成的。
的制度安排。 第二,通过制度安排约束社会中的“强势利益 集团”,扶助社会中的“弱势利益集团”。 第三,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减少管制,尽可 能地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国家能够有效协 调不同利益集团利益关系的基本前提。
第三节 强化市场型政府
封闭经济条件下制约国家的三个层次及
其均衡
法治化社会与国家的关系
第一,联邦应当坚持这样一种原产地规则(the rule of origin),它规定,在联邦某一部分合法生产的产品在 联邦各地的销售都自动地具有合法性。 第二,联邦宪法应当将各种控管任务分别专一地派定 给特定的一级政府。也就是权责利要明确。 第三,联邦应当坚持财政平衡的原则,禁止公共资金 的纵向转移,并迫使每个行政机构为其负责的任务或 其已选择由它自己靠征税、收费和借贷来完成的任务 筹措资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