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适用-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古代的农业及手工业(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1单元 第15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1单元 第15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必修二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历史
(3)历程: 春秋和秦汉 兴起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两宋以后 元朝
遭受摧残 得以恢复和发展 日常用品 , 继续发展,民间所需的______________ 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 黄道婆 民间棉纺能手______________ 推广先进的 棉纺织技术
生产技术 努力提高耕作技术
必修二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历史
(3)评价: 土地 、农具和耕畜等生产资料, ①积极:拥有一定的________ 具有生产积极性。 徭役 ,十分脆 ②局限:经营规模很小,承担沉重的 ________ 弱。
必修二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耕作技术 刀耕火种
生活方式 经常迁徙
定居 开始走向________
必修二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历史
(4)影响: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 农业社会 的基础。 ____________
2.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生产工具: 牛耕 并将其逐渐 ①春秋战国: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 ________
走向高考 · 历史
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历史
必修二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必修二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历史
单元概览
先秦 形成 隋唐 发展 实行均田制,农 业生产技术继续 发展,发明了曲 辕犁;手工业取 得辉煌的成就, 陶瓷技术发达; 城市商品经济局 限在市里,坊市 界限分明 宋元 繁荣 明清 发达 古代农耕经济继续 发展,商品经济繁 荣,出现了向工业 文明演进的趋势。 但是,统治者执行 闭关锁国政策,人 为割断了中国与世 界的交流,使中国 失去了工业化的契 机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15课时 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人民版必修2)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15课时 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人民版必修2)
学通史 通史线索 (1)耕作方式、耕作技术不 古代 断进步 农业 (2)生产工具不断更新
弥补时空断点 历史特征
(1)铁犁牛耕为主要方式 (2)土地制度以封建地主 土地所有制为主 (1)三种手工业经营形态 长期并存 (2)长期远销欧亚非许多 国家,享誉世界
(1)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 古代 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 手工 业三种形态 业 (2)手工业成就突出,技术 长期领先世界
1.耕作方式的演进与影响 (1)生产工具、技术的进步 时间 原始社会 春秋战国 时期 汉代 唐代 表 刀耕火种 现
开始采用铁犁牛耕的方式 牛耕普及全国,铁农具数量超过前代;出现曲 柄锄、大镰和 耧车 。东汉出现一牛挽犁 出现 曲辕犁 ,古代农耕技术成熟
①耕作技术的改进,推动了中国 农业经济的发展。 (2)影响 个体经营 ②小农户 使耕作技术难以实现 革命性的发展。
古代手工业可归纳为三个“三”
三大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多种经营模式并存、长期领先世界。 三大生产部门:冶炼业、制瓷业、纺织业。
a.地主阶级:力图改革田制,缓和社会矛盾。 ④对策 b.农民阶级:举行暴动,提出“平均”的口号。
3.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1)农民负担 ①赋税名目繁多,田亩税和人头税是主要形式,农户 缴纳的 赋税 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②徭役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两汉 隋唐 五代 宋代 明清
灌溉工具
北方:立井水车;长江流域: 高转筒车 水转翻车 风力水车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基本类型 (1)家庭手工业:手工业长期依附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以
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自给自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1《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课件 人民版必修2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1《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课件 人民版必修2
第二十九页,共42页。
【命题(mìng tí) 视• 角】1.以“三农问题”立意,多角度评价小农经济的历史作用和影响。
• 2.从中国古代农耕技术发展进步的视角命题,考查古代农业经济精 耕细作的特点。
• 3.中国古代手工业有三种基本形态即官营手工业、民营(mín yínɡ)手 工业和家庭手工业,这三种不同形态的手工业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和 作用各有不同。这一角度是新课标教材独有的视角。
第三十页,共42页。
【高考(ɡāo kǎo) 真• 题1.】(2009·重庆文综,15)隋唐时期,淮水以北新增的有利于农田
灌溉的水利工程是( )

A.郑国渠
ɡōu)
B.芍陂 C.通济渠 D.邗沟(hán


答案:C
第三十一页,共42页。
• 2.(2009·广东单科,3)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 织造局的生产。根据(gēnjù)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
第二页,共42页。
课时 1 古代中国(zhōnɡ ɡuó)的农业和手工业 经济
【考纲下载(xià z•ǎi)1】. 农业(nóngyè)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
度 • 2.手工业的发展
第三页,共42页。
【学考点睛 (diǎn jīnɡ)】 1. 从高考角度看,灌钢法、农业结构变化、均田制、南北人口与经
•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第二十四页,共42页。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对我国古代农民生产和生活状况的记载有哪些 不同? •(2)材料三记载中的农民生产和生活具有(jùyǒu)哪些特征?为此, 西汉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 •(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哪一记载更符合我国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情 况?说出你的理由。

高考历史总复习 11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课件 人民版必修2

高考历史总复习 11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课件 人民版必修2
【答案】B
【例2】(2011·福建省文综·14)下图所示坎儿井(井渠) 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 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 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A.①②③
2.对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和地位的认识 对于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一是在表现形式上概念不 清:错认为家庭手工业不是私营手工业。事实上,私营 手工业又叫民间手工业,包括家庭手工业和专业的私营 手工业。专业的私营手工业相对于家庭手工业来说,更 专业、规模更大。二是对其地位易混淆。官营手工业凭
借国家权力,一直到明前期居主导地位。民营手工业即 专业的私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到明中叶后 居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 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参考答案: 一、男耕女织 家庭手工业 官办 二、1.棉 丝绸之路 2.(1)司母戊鼎 礼制 (2)春秋 晚期 水排 3.(1)陶器 (3)青瓷 白瓷 (5)粉彩瓷器
易错易混提示 1. 隋唐之前,瓷器价格昂贵,只有富贵人家使用, 一般民众使用价格相对低廉的陶器。隋唐以后,瓷器大 量生产,逐渐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1.(2011·上海市文综·8)为迎接2011年“5·18国际博物 馆日”。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 围绕“博物馆与记忆”的主题搜集到一组中国古代器物 图片(见下图)。并制作了如下标签:①商代兽面乳灯纹 鼎;②5000~4000年前良渚文化玉琮;③新石器时代磨 制工具石斧;④战国曾侯乙编钟。上述标签与下组图片 自左至右对应的顺序是( )
【答案】C
【例4】(2011·天津市文综历史·2)宋人诗云:“东家 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 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 )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二第一单元1.2课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二第一单元1.2课

家庭农业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衣食租税(自给自足)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个体农耕)
4.地位 5.历程
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春秋战国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农业(2)传统农业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6.优势劣势
①铁器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 ②农民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③农民为生存而努力,推动精耕细作
都江堰 漕渠、白渠、 龙首渠 翻车 筒车
魏晋 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
曲辕犁\犁评
一年两熟三熟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一、农业(2)传统农业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1.产生 商周 集体耕作 春秋战国以后 个体农耕
耕作方式变化
小农经济产生
2.条件 生产力的发 展
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3.特点
D
10.下图是元代王祯所著《农书》中的水力冶 铁鼓风工具,该工具最早发明使用于( ) A.西汉 B.东汉 C.北宋 D.元朝
B
D
► 6.“因‘丝绸之利日扩’……‘居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倍于昔,
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 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 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对该材料的解读, 正确的是( ) ► A.反映了汉代“市”的出现与规 ► B.反映了唐代“草市”的兴盛与发展 ► C.反映了宋代“市”的发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D.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景象
3.地位: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4.模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一、手工业(1)发达的官营手工业---概况
1、概念:官营,是指依靠国家权力,官府垄断经营。 2、发达的原因 3、发展历程 国家权力的支持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江苏专版): 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课件(55张)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江苏专版): 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课件(55张)

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01 自主学习区
知识成串· 记得更快
02 认知深化区
史料印证· 学得更清
03 综合提能区
纵引横连· 掌握更全
04 达标检测区
每课一评· 步步提能





发达的古代农业
概念阐释——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 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 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 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其作用是改变 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率。
解析:材料中引文意思是,鲁国南边村野之地,有个叫吴 虑的人,冬天做陶夏天耕田,逍遥自在好比古代的舜,可 见,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耕农经济已经出 现,故B项正确。 答案:B
3.凯恩斯学派认为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 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官办工商业绕过市场满足了社会需求 B.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和小农经济的存在 C.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需求 D.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固抵制 ( )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①中国古代素以手工业发达著称,处于 世界领先 地位。 中国古代在 冶炼 、纺织、 制瓷 等手工业部门中取得突出成 就,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②各种手工业经营形式相结合:官营手工业 发达,产品 精美;民间手工业艰难发展, 私营手工业 后来居上, 家庭
手工业 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解析:官办手工业不进入市场,只满足皇室和贵族的需 求,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小农 经济具有封闭性的特点,与市场联系较少,再加上重农抑 商政策,使得中国的市场有效需求被扼杀,故B项正确; C、D两项说法片面,故排除。 答案:B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 第1单元 第1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课件】(95张)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 第1单元 第1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课件】(95张)

(2)
耕作技术的进步
①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已经使用。 ②西汉时,赵过推行 代田法。两汉时以一年一熟为主。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采用 耕耙耱技术(北方旱地)和耕耙耖技术(南方水田)。 ④宋朝后,我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 地区,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稻麦轮作的
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制。
①农作物种类: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 ②人们生活:由频繁迁徙开始走向 定居。
2.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 耕作工具的进步
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 和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渐推广。 ②两汉时期:改进和推广。 a. 西汉赵过推广耦犁 (二牛三人→二牛一人),后出现犁壁。 b. 东汉耦犁推广到珠江流域。 ③隋唐时期:完善——江东出现 曲辕犁 ,安装犁评。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 善,一直为后世沿用。
(3)
水利灌溉
①水利工程:春秋战国时期的芍陂、都江堰 、郑国渠和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 首渠等。治理黄河和西域地区的 坎儿井也是古代巨大的水利成就。 ②灌溉工具:曹魏马钧改进的翻车;唐朝的筒车 ;宋朝的水力高转筒车;明清 的风力水车。
纵横联系 古代中国的耕作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试从工具材质、制造工艺、使用动力 等角度概括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特点。 答案:
构体系 ·前挂后靠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 早期农业的发展 (1) 原始农业
①主要耕作方法: 刀耕火种。 ②主要生产工具:石刀、石斧、石犁→耒耜。
(2)
商周时期的农业发展
①农具:出现 青铜农具,只是少量使用。常用的工具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 犁。 ②耕作技术: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用杂草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③评价:土地可以连续耕种,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3) 早期农业生产的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16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课件 人民版必修2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16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课件 人民版必修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1.基本形态 •(1)家庭手工业:手工业长期依附于农民家庭 之中,形成了以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结合的 “男耕女织”经济形式,自给自足。 •(2)田庄手工业:随着土地集中,汉代出现田 庄手工业,生产生活自给自足。 •(3)官营手工业:从汉武帝时代起,政府垄断 煮盐、冶铁等行业;元代以后工匠被编入专 门的户籍,成为职业世袭的“匠户”。
早在
新石器时代
已开始烧
制陶器
Hale Waihona Puke 从商到 东汉唐代 清代
由陶向瓷过渡 独立
制瓷业已经成为 粉彩瓷器 的生产 部门 康熙年间创制了 工 艺
•3.特点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 •(3)部门众多,长期世界领先。
• 学法点晴 古代手工业归纳为“三、三、 三”

速记巧记
• 实录一 •中国古代手工业虽技术发达,领先世界,但 却没有像近代西方那样出现技术革命。其根 本原因在于古代手工业的自给自足性,缺乏 革新的动力与社会基础。 • 实录二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始终作为农业经济的附属 存在,明清时期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但由于受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中国始终没 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
•角度 古代农业劳动场景 • (2011· 山东文综,10)右图描绘了汉代 •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 )。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解题思路
•答案 B
• 1.(龙岩月考)阅读材料: •农田灌溉工具:戽斗和翻车
•请回答: •(1)说一说材料所展示的灌溉工具的功能和发 展趋势。 •(2)本材料在研究“古代农业经济”方面有何 价值? •答案 (1)功能:从低处往高处提水灌溉,有 抗旱、排涝双重功能。趋势:技术不断创新, 效率大幅度提高,动力不断改进。 •(2)价值:水利对古代农业的发展地位重要; 人民重视水利工具的革新;人们抵抗自然灾 害的能力较弱;体现了精耕细作的耕作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导图】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示意图
封建制度
引种高产 技艺先进 商品经济
农作物
空前活跃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资本主义性 质的生产关 系出现
时间 明朝中期以后
区域 江南一些地方
典型表现
机 房 (资本家)机户出资 (手工工场)(雇工)机工出力
3.享誉世界 (1)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 (2)丝绸远销亚洲、欧洲,形成“丝绸之路”,赢得“丝国”誉 称。 (3)瓷器远销欧洲、非洲,中国被称为“瓷器大国”。
2.民间手工业 (1)※中国古代的民间手工业主要包括哪两种经营形式?其各自 特点如何? ①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副业,主要用于_交__纳__赋__税__和_家__庭__消__费_, 剩余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②民营手工业:由民间_私__人__经__营__,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2)发展概况。 ①早期状况: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遭 受摧残。 ②隋唐时期:恢复和发展。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 出自农夫织妇之手。 ③宋元时期:艰难发展。民间日常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 元代黄道婆推广_棉__纺__织__技__术__,棉纺织品产量增多。 ④明清时期:_民__营__手__工__业__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丝织业 使用_花__楼__机__。
(3)铁犁牛耕。
时期
工具
特点和影响
春秋战国 西汉 东汉 隋唐
铁农具和牛耕
出现并推广
赵过的耦犁;犁壁、耧 铁__犁__牛__耕__成为主

要耕作方式
耦犁
推广到_珠__江__流__域_
江东出现曲__辕__犁__,安装 犁评
犁耕技术完善
【误区警示】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事件不是牛耕的 出现,而是曲辕犁的发明,因为曲辕犁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 适应水田和各种土壤的精耕细作。
【知识导图】 小农经济形成、特点、评价示意图
精耕细作
社会生产力 发展
封建土地私 有制确立
小农 经济
特点 地位
自给自足 封闭分散 力量弱小
封建经济 的基础
作用
古代文明 的基础
二、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 (1)历程:商周手工业,全部由_官__府__垄断;春秋战国时官营手 工业继续发展;西汉时主要行业都收归官办。 (2)特点。 ①经营方式:由政府_直__接__经__营__,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②产量质量: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生产_不__计__成__本__, 产品大多精美。 ③历史地位:素称发达,冶金、制瓷、丝织等行业一直保持世 界领先地位。
(3)水利灌溉。 ①灌溉工程:战国时期出现了都江堰;汉朝的 漕__渠__、__白__渠__、__龙__首__渠__等著名水利工程。 ②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唐朝创制了_筒__车__, 宋朝出现了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__风__力__水__车__。
3.小农经济 (1)条件。 ①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特点。 ①以_一__家__一__户__为基本单位。 ②男耕女织,_自__给__自__足__。 (3)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3)概况。 ①冶金业。
时期
成就
商周 青__铜__铸__造__进入繁荣时期;西周晚期已有铁器
秦汉
两汉的高炉炼铁及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 _水__力__鼓__风__冶__铁__工具
南北朝 发明_灌__钢__法__等
②制瓷业。 Ⅰ.商朝:已烧制出_原__始__瓷__器__。 Ⅱ.东汉至唐朝: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唐朝时形成__南__青_北__白___两大制瓷系统。 Ⅲ.宋朝:瓷窑遍布各地,出现了_五__大__名__窑__。 Ⅳ.明清:_青__花__瓷__、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江西景德镇是著 名的瓷都。
2.农耕技术 (1)耕作技术。 ①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_垄__作__法__。 ②汉代:出现了二人一牛犁耕法和赵过推行的_代__田__法__。 ③魏晋:北方旱地的_耕__耙__耱__技__术__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 术,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技术成熟定型。 (2)耕作制度:两汉以_一__年__一__熟___为主;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 成_稻__麦__轮__作__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第1讲 中国古代的农业及手工业
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形成学科能力的源头。本栏目内容在高考 时虽不直接考查,但考题无不由此而生。感觉简单未必掌握,认 为掌握未必精准。化主干梳理为问题式梳理,变知识再现为能力 提升。问题式梳理,创新记忆模式,提升复习效果!高考成败, 根基在此,不可小觑!
考试大纲
考点搜索
农业
【史论要旨】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世界闻名。农业和手工 业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提供原料,手工业 的发展推动农业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以家庭为单位,农业 和手工业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
(3)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在_江__南__一__些__手__工__业__部__门__ 开始出现,清朝时继续清
成就
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有丝织品;商朝已有 织机,能织多种丝织品;西周生产斜纹提花 织物 长安设_东__西__织__室__,规模达数千工人
唐朝吸收_波__斯__的__织__法___和图案风格;宋朝织 锦吸收了花鸟画中写实风格
官府在苏杭等地设_织__造__局__,技艺超过前代
【史论要旨】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其产品精美,品 种繁多,享誉世界,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民营手工业艰 难发展,自明代中叶以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占相 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①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②男耕女织的小 农经济③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手工业
①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②纺织、冶金 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③古代 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一、农业 1.耕作工具 (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的人们使用石刀、石斧砍树木焚烧,用 石犁播种。 (2)石器锄耕:商周时出现_青__铜__农__具__,但很少使用,农业生产 的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_石__锄__、__石__犁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