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古诗三首之《竹石》
竹石古诗原文及翻译

竹石古诗原文及翻译《竹石》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古诗,以下精心整理了《竹石》古诗原文、翻译、词语注释、作者简介、赏析等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
【原文】竹石清·郑燮(xi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翻译】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词语注释】1.咬定:咬紧。
2.立根:扎根。
3.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4.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
5.坚劲:坚强有力。
6.任:任凭,无论,不管。
7.尔:你。
【作者简介】郑燮(xiè),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
汉族,江苏兴化人。
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扬州八怪”之一。
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
著有《板桥全集》。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
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
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赏析】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
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
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并全用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
所以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
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在石缝中的竹子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
10.古诗三首之《竹石》课件PPT

优翼文教
优翼文教
优翼文教
想象画面
咬优翼定文教青山不放松,立优根翼文原教 在破岩中。优翼文教
“咬定”“不放松”让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优翼文教 优翼文教
优翼文教
优翼文教
坚韧的竹子从岩石缝隙中长出
来,挺立在青山之上。这里运用拟人
事物所处的环境都很恶劣,但两种事物身
上都有着高尚的品质。
优翼文教
优翼文教
优翼文教
合作探究
诗优翼人文教在写石灰石和竹子优时翼文只教 是单纯地赞叹它优翼们文教吗? 《石灰吟》一诗,诗人借歌咏石灰石,来表达
诗优翼人文教自己不畏艰难、不优怕翼文牺教 牲的精神以及优永翼留文教高洁 品格在人间的志向。
《竹石》一诗借竹子坚韧的傲气,表达了诗人 面对恶劣环境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定意志,以 及优翼自文教己刚正不阿、铁骨优铮翼文铮教 的高尚情操。优翼文教
神态。“任”字写出了竹子凛风而立、无畏无惧、
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优翼文教
优翼文教
优翼文教
想象画面
千优翼磨文教万击还坚劲,任优尔翼文东教 西南北风。优翼文教
读了这两句,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优翼文教
优翼文教
优翼文教
优翼文教
竹子面对东西南北风这样恶劣的 自然环境,仍然坚韧挺拔。
优翼文教
优翼文教
了一首诗。
优翼文教
优翼文教
优翼文教
知识链接
优翼文教
优翼文教
优翼文教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优翼文教
优翼文教
岁寒三友:松竹梅
优翼文教
《竹石》全文及赏析

《竹石》全文及赏析《竹石》是清代书画家郑燮(郑板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内容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描绘了竹子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的姿态,表达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咬定青山不放松”,开篇用“咬定”一词,将竹子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竹子紧紧扎根在青山上的坚定决心。
一个“咬”字,把竹子的坚韧劲儿展现得淋漓尽致。
它仿佛是在向青山宣告:我绝不轻易放弃!这种坚定的态度,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立根原在破岩中”,进一步描述了竹子生长的环境。
它的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之中,这表明竹子所面临的生存条件是何等艰难。
然而,即便如此,竹子依然顽强地存活下来,并且茁壮成长。
这种在困境中求生存、在艰难中谋发展的精神,令人钦佩。
“千磨万击还坚劲”,竹子经历了无数次的折磨和打击,却依然保持着坚韧的品质。
这里的“千磨万击”不仅仅是指自然界的风雨侵蚀,也可以象征人生道路上的种种挫折和磨难。
而竹子在面对这些挫折时,没有丝毫的退缩和屈服,反而愈发坚强,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一句更是将竹子的坚韧和不屈推向了高潮。
不管风从哪个方向吹来,竹子都能坚定不移地挺立着。
这里的“风”可以理解为外界的干扰和诱惑,而竹子不为所动,坚守自己的立场和原则。
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要像竹子一样,有自己的主见和信念,不随波逐流,不被外界的因素所左右。
从整首诗来看,诗人以竹子自喻,借物喻人,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高尚品质。
郑燮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他始终保持着正直、刚正不阿的品格。
这首诗正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通俗易懂。
诗人通过对竹子的生动描绘,使读者能够迅速感受到竹子的顽强生命力和坚定意志。
同时,诗中的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此外,这首诗的意境深远。
它不仅仅是在写竹子,更是在传达一种人生哲理。
《竹石》古诗三首PPT课件

都是咏物诗, 借助事物, 表达人生志 向
《竹石》
竹子
刚正不阿、铁骨铮 托物言志 铮ຫໍສະໝຸດ 结构梳理咬定——青山
竹
立根——破岩
石
千磨万击——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刚正不阿 铁骨铮铮
主题概括
《竹石》中的竹子其实是诗人高尚人格 的 写照,诗人借竹子 坚韧 的傲气表达自己的刚正 不阿、 铁骨铮铮 。
明诗意
拟人
形容根扎 得结实 扎根
大意:竹子抓住青山一点 儿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 地扎在岩石缝中。
岩石的裂缝
明诗意
大意:经历千万次的磨炼 仍然坚韧挺拔,任凭东西 南北风的呼啸也不动摇。
坚强有力
想象画面
想象竹子面对恶劣环境的画面,并说说你的感受。
岩石中生长 的竹子具有不屈 不挠的精神。
资料
郑燮出身寒士子家庭,幼年丧母。乾隆七年出任山 东范县知县,一年后调任潍县,十三年,乾隆皇帝弘历 东巡至泰山,封他为书画史,十八年因饥荒为民请愿得 罪大吏而被罢官。郑燮为政有干才,痛恨官场腐败作风, 同情底层百姓。他许多奉公为民的措施,触犯了豪绅富 户和腐朽官吏的利益,被诬罢职。他性格旷达,不拘小 节,喜高谈阔论,臧否人物,当时即被人称为“狂”和 “怪”。罢官后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竹石
郑燮(1693-1765),号板桥,
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扬州八怪”之一。他一生只画兰、 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 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著有《板桥全集》。
初读课文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解诗题
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诗人为自己的画作《竹石 图》所题的诗。
通过学习这首诗以及对诗人经历的了 解,你有哪些体会?
《竹石》原文及赏析

《竹石》原文及赏析“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的诗作,也是咱们语文课本中的经典篇目。
先来说说这原文啊。
“咬定青山不放松”,这一句特别生动,就好像那竹子紧紧咬着青山,死活不撒嘴似的,一下子就把竹子的坚定劲儿给写活了。
想象一下,那竹子就像个倔强的小孩,紧紧抱住青山,那股子执着,真是让人佩服。
“立根原在破岩中”,瞧瞧这竹子的根,居然扎在破裂的岩石里,这得多艰难啊!可它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生长起来的,多不容易。
“千磨万击还坚劲”,不管经历多少磨难和打击,竹子依然坚强有力。
这让我想起了小区里的那几棵竹子,有一次刮大风,把周围好多树都吹得东倒西歪的,可那几棵竹子虽然被吹得弯下了腰,但风一停,立马又挺直了身子,一点事儿没有。
“任尔东西南北风”,不管风从哪个方向吹来,竹子都不在乎,这是何等的洒脱和自信!再来说说这首诗的赏析。
郑燮通过对竹子的描写,其实是在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品格。
他就像这竹子一样,坚定不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绝不低头。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能看到竹子的身影。
我记得有一次去山里游玩,看到一片竹林。
那竹子长得又高又直,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来,地上斑斑驳驳的,特别好看。
我走进竹林,摸着那光滑的竹竿,感受着竹子的坚韧。
当时心里就想,这竹子在这么偏僻的山里,没人照顾,还能长得这么好,真了不起。
回到这首诗,它不仅文字简洁有力,而且寓意深刻。
它告诉我们,要有竹子那样的坚定和顽强,不被外界的困难和压力所打倒。
学习上遇到难题,别轻易放弃,要像竹子一样“咬定”知识不放松;生活中碰到挫折,也别灰心丧气,要相信自己能像竹子一样经受住“千磨万击”。
总的来说,《竹石》这首诗以竹子为喻,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学习。
希望大家都能从这首诗中汲取力量,像竹子一样茁壮成长,勇敢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16古诗三首《石灰吟》、《竹石》、《夏日绝句》

直到今天,人们至今还在思忆项羽,他 在惨遭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肯逃回江 东。
1.这首诗中李清照用了两个词语赞 颂项羽的英雄气概,找到了吗?
人杰:人中的豪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2.你知道成语词典中有哪两个成语 给我们展示了项羽的英雄气概吗?
拔山盖世:项羽说自己的力量足以拔起一座大山, 自己的气概足以超越天下人。形容力大勇猛,无 人能比。【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悲 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
【明】于谦
于谦
作者简介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 节庵。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名 臣,民族英雄,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 三杰”。明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曾在皇帝被瓦剌(là)族俘获时,勇敢率军 民奋力抗击,转危为安,成为民族英雄。但 奸臣当道,在救出英宗皇帝平安南归后第六 天,就被诬陷而死。
赏析
《竹石》共四句,前两句写竹子的特点,在状物; 后两句写竹子的精神,在言志。作者借赞美岩 竹的坚定、顽强,说明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 风倒。抒写了诗人对当时黑暗社会不妥协的斗 争意志和高尚节操。
拓展积累:
诗中“竹 ”
•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 可留。”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lǚ)阎(yán)话短长!
"两袖清风"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闾阎就是里巷的意思, 此句的意思是免得被人说长道短。此诗写成后远近传诵, 为一时佳话。
联系阅读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郑燮《竹石》原文、译文、赏析

郑燮《竹石》原文、译文、赏析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者简介]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画擅兰竹。
板桥先世,三代都是读书人,曾祖新万,庠(xiang)生;祖父清之,儒官,父立本,字立庵,廪(lin)生。
1693年癸酉,康熙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生于兴化城东门古板桥。
4岁母汪夫人去世;5岁父继聚郝夫人。
14岁继母郝夫人卒。
少时读书真州毛家桥约于是年前后,20岁从兴化前辈陆种园先生写词。
23岁与周邑人徐氏成婚,24岁中秀才,26岁开始教馆。
30岁父郑立庵卒,31岁约于本年卖画扬州,陆续约十年时间。
其子亦约于本年夭折。
39岁1731年辛亥雍正九年,妻徐氏卒。
40岁1732年,壬子雍正十年,秋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作《得南闱捷音》,43岁二月扬州北郊与饶五姑娘定情,题《西江月》一阙。
44岁,1736丙辰,乾隆元年,二月至三月,在京应考,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
45岁,乳母费氏卒,复得程羽宸资助,纳饶氏。
50岁,1742壬戌,乾隆七年,春为范县县令,兼暑朝城县。
52岁妾饶氏生子。
54岁由范县改任潍县,连任七年。
60岁年底,卸去县官职务。
63岁与李禅、李方膺合作《三友图》。
73岁4月作《竹石图》,5月3日作《修竹新篁图》。
1765年乙酉之年(乾隆三十年)的十二月十二日,病逝于兴化城内升仙荡畔拥绿园中,身后无子,以郑墨之子郑田过继,葬子城东之管阮庄(今大垛镇管阮村)。
板桥《闲居》云:“荆妻拭砚磨新墨,弱女持笺学楷书”。
传说板桥学书,夜间误以指在徐氏体肤上毕恭毕敬练习,徐氏云:“人各有体”。
这句话触动了板桥,于是从古人的书体中学一半,撇一半,创立了“六分半书”。
《七歌》述徐氏生二女一子,30岁后又一女。
作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当过十二年七品官,他清廉刚正,在任上,他画过一幅墨竹图,上面题诗:“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竹石》原文及译文

《竹石》原文及译文《竹石》是清代书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竹子在岩石缝中顽强生长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原文和译文。
《竹石》原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咱们先来说说这“咬定青山不放松”。
想象一下啊,有一天我去爬山,那山路崎岖得很。
就在我累得气喘吁吁的时候,忽然看到悬崖边上有几株竹子。
它们就像是紧紧抱住青山的勇士,那股子坚定劲儿,真让人佩服!那些竹子的根,深深地扎在石头缝里,好像在说:“哼,我可不会轻易被这恶劣的环境打败!”这不就像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得有那种死死抓住目标不放手的劲头嘛。
“立根原在破岩中”,这竹子生长的地方可真够艰苦的。
就像我有次看到一个建筑工地,工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工作,条件很差,但他们依然坚守在那里,为了完成任务不退缩。
竹子也是这样,扎根在破碎的岩石之中,却能顽强地生存下来,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千磨万击还坚劲”,哎呀,这竹子经历了无数次的风吹雨打、霜侵雪压,可还是那么坚韧有力。
我记得有一回,我们这儿刮了一场特别大的风,好多树都被吹倒了,可那几株竹子只是弯了弯腰,风一过,又挺直了身子。
这让我明白了,无论遇到多少挫折和磨难,只要我们能像竹子一样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
“任尔东西南北风”,不管风从哪个方向吹来,竹子都毫不畏惧。
这让我想起我小时候参加演讲比赛,紧张得不行,台下各种各样的目光,就像是四面八方吹来的风。
但我告诉自己,别害怕,就像竹子一样,坚定地站在那里,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
结果那次比赛,我还得了不错的成绩呢!总之,这首《竹石》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它告诉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时,要像竹子一样坚定、顽强,不被困难打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二句诗的意思是:牢牢咬住青 山决不放松,竹根扎在碎裂的山岩之 中。 三、四句诗的意思是:遭受无数 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 管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 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想想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情感。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句诗抒发了诗人自己对当时黑暗、 污秽社会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高尚 节操。
中心思想 作者借赞美竹子的坚定、顽强, 说明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的精 神。
拓展延伸(欣赏郑板桥的书画)
拓展延伸(欣赏郑板桥的书画)
作业 背诵并默写古诗。
读古诗,有韵味
竹石 (清)郑 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知作者,解诗题
郑板桥(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 兴化人。1736年(乾隆元年)考中进士。是清代著名的 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素有诗、书、画“三绝”之称, 是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擅画兰竹。(“扬州八怪” 是指清代乾隆年间扬州地区的一个画派,这个画派的主 要人物有:汪士慎、黄慎、金农、李惮、郑燮、李方膺、 罗聘、高翔等八人。)郑燮对政治态度上表现出不满现 实、傲岸不驯的个性,是“八怪”中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有:《满江红· 田家四时苦乐歌》《瑞鹤仙· 渔家》 《瑞鹤仙· 田家》,散文《家书》。代表画作为《兰竹 图》。 竹石:指长在岩石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 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明诗意,悟诗情
竹石 (清)郑 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咬: 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原本。 破岩:破裂的岩石。既是实写竹,也是暗喻人的坚定立场。 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 坚劲:坚定强劲。 任:任凭。 尔:你们。 “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既指自然界,也指人类社会,写竹子坚 韧。就是写人的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