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标准操作规程
阿司匹林用法与注意事项

阿司匹林用法与注意事项阿司匹林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药物,常用于缓解疼痛、发烧和减轻炎症。
本文将介绍阿司匹林的正确用法及注意事项,帮助您正确使用该药物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一、阿司匹林用法1. 剂量:阿司匹林的剂量取决于个体的年龄、体重和症状的严重程度。
一般而言,成人每次服用325-650毫克,每4-6小时重复使用,但不得超过24小时内的总剂量。
儿童用药应遵循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
2. 使用方式:阿司匹林可以口服或咀嚼。
如遇胃肠道不适,可在饭后用药或配合食物使用以缓解不适。
如果需要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定期监测身体状况。
3. 针对特殊情况的用法:阿司匹林也可用于预防心脏病、中风和血栓事件。
在这种情况下,剂量和用法可能会有所不同,请务必咨询医生获得个体化的建议。
二、阿司匹林注意事项1. 过敏反应:有些人对阿司匹林过敏,表现为皮肤发红、呼吸困难、喉咙肿胀等症状。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2. 特定禁忌症:阿司匹林对某些人可能有禁忌症,如正在患病或服用其他药物,特别是儿童和孕妇。
在这些情况下,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或寻找其他适当的替代药物。
3. 不良影响:阿司匹林可能导致胃肠道问题,如溃疡和出血。
长期或大剂量使用阿司匹林会增加这种风险。
且不宜与酒精同时使用,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4.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阿司匹林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如抗凝血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降糖药等。
在使用阿司匹林前,应告知医生或药剂师所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5. 存放注意事项:阿司匹林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远离阳光直射和潮湿。
请将阿司匹林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本文提供的阿司匹林用法与注意事项旨在帮助您正确使用该药物,但不代表专业医疗建议。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个体化的指导,请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的意见。
阿司匹林肠溶片成品内控标准

题目:阿司匹林肠溶片
成品内控标准
登记号:
共2页
第1页
原登记号:
制订人:
制订日期:
审核人:
审核日期:
批准人:
批准日生效日期:
分发部门:质保部
标题及正文
阿司匹林肠溶片
Aspirin Enteric-coated Tablets
检验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385页
定性和定量的限度要求
标准项目
中国药典2010版
合格品标准
内控标准
性状
肠溶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肠溶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鉴别
1、2呈正反应
1、2呈正反应
重量差异
±7.5%
±7.5%
游离水杨酸
≤1.5%
≤1.5%
释放度
≥70%
≥70%
片剂脆碎度
<1%
<0.8%
微生物限度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含量
93..0%~107.0%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2965
规格:50mg。
包装规格:塑料瓶包装60片/瓶×280瓶/件;
铝塑包装48片/盒×300盒/件
取样标准操作程序编号:成品取样标准操作程序
检验操作规程编号:阿司匹林肠溶片成品检验操作规程
类别:抗血小板聚集药。
贮藏: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24个月
外观质量标准:
1、片剂外观:片形厚薄均匀,片面光洁细腻,色泽均匀,无异物、麻面、松片。
2、铝塑包装外观:铝塑板表面平整,无焦黄、网纹清晰,批号清晰正确,无缺片。
3、塑瓶包装:装量准确,瓶签端正、适中,封口严密,不得有松盖。
阿司匹林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阿司匹林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阿司匹林(Acetylsalicylic Acid)作为一种非处方药,被广泛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和抗凝血。
然而,如果不正确使用或忽视注意事项,阿司匹林可能会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阿司匹林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确保您能充分利用这一药物的益处。
一、用量和频率阿司匹林在不同病症下具有不同的用量和频率。
一般来说,对于缓解轻度疼痛或退烧,成年人每次可口服325-650毫克阿司匹林,每4-6小时重复一次,但每天总量不得超过4000毫克。
对于抗凝血,用量通常为每天75-100毫克,但具体用量需遵循医生的指导。
二、服用方法阿司匹林可口服或咀嚼。
对于胃肠道敏感或溃疡病患者应避免咀嚼片剂,而是选用可溶性片剂或在饮用水中溶解。
此外,阿司匹林应始终与充足的水一同服用,防止药物对胃黏膜产生刺激。
三、使用禁忌阿司匹林对一些特定人群使用禁忌,包括哮喘患者、年龄小于16岁的儿童、正在妊娠或哺乳的妇女以及曾经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过敏的人。
对于这些人群,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免引发不良反应。
四、注意事项1.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阿司匹林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例如抗凝血药物、降糖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
在服用阿司匹林之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剂师,了解该药物是否与您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产生不良反应。
2. 过量使用的风险:如果超过推荐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引发中毒反应,表现为呕吐、耳鸣、听力丧失、出血等症状。
如果发生阿司匹林过量,应立即就医治疗。
3. 胃肠道不良反应:长期或高剂量使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导致胃溃疡、胃出血等不良反应。
为降低这些风险,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适量使用,并考虑与质子泵抑制剂等胃肠道保护药物联用。
4. 过敏反应风险:有些人可能对阿司匹林过敏,表现为皮疹、呼吸困难、喉咙肿胀等症状。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阿司匹林并就医。
五、保存方法阿司匹林应放置在干燥、阴凉的地方,远离儿童和宠物。
阿司匹林(Aspirin)使用说明书

阿司匹林(Aspirin)使用说明书阿司匹林(Aspirin)使用说明书1. 概述阿司匹林,全名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的疼痛和发热,并具有抗炎症的作用。
本说明书将提供关于阿司匹林的使用方法、剂量、适应症和不良反应等重要信息,请在使用前仔细阅读。
2. 使用方法- 此药适用于口服服用,并应随餐或饮水一起服用,以减轻对胃黏膜的刺激。
- 如无特殊需求或医嘱,成人每次可口服325-650毫克,每4-6小时重复服用一次,但每日总剂量不得超过4000毫克。
- 儿童和青少年应遵循年龄和体重相适应的剂量,且不得超过医生指导的推荐剂量。
- 健康成年人应在医生或药剂师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的最长时间不应超过7天。
3. 适应症阿司匹林主要用于以下症状的缓解:- 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等轻度至中度疼痛;- 发热;- 感冒、流感和其他病毒性感染导致的疼痛与发热。
4. 注意事项- 请勿超过推荐剂量使用阿司匹林,以免引起中毒或加重不良反应。
-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在使用阿司匹林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 阿司匹林可能与某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包括但不限于抗凝剂、降糖药和非甾体消炎药,请在使用前咨询医生或药剂师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信息。
- 如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急促、严重头痛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5. 不良反应阿司匹林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胃肠道不适,如胃灼热感、恶心、呕吐和消化不良;- 过敏反应,如荨麻疹、皮疹、哮喘和过敏性休克;- 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和皮下出血等。
6. 储存方法- 阿司匹林应存放在干燥、清洁、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 儿童不易触及的地方储存。
7. 急救措施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过量服药,应立即就医或拨打当地急救电话。
本说明书并不能包含所有有关阿司匹林的信息,若有疑问或需进一步了解,请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
规范使用阿司匹林---经典

规范使用阿司匹林—经典阿司匹林(Aspirin)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常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和抗血栓形成。
然而,虽然阿司匹林广泛使用,但很多人对其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不了解。
本文将重点介绍规范使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帮助您正确、安全地使用阿司匹林。
1. 了解阿司匹林的功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阿司匹林的主要功效。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 Drug, NSD),具有以下几个主要作用:•缓解疼痛:阿司匹林可以减轻头痛、牙痛、关节痛和肌肉痛等各种疼痛。
•退烧:阿司匹林可以降低发热引起的体温,并减轻发热引起的不适。
•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2. 适应症和禁忌症阿司匹林适用于下列症状和情况:•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等。
•退烧。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和中风。
然而,阿司匹林也有一些禁忌症,不能适用于以下情况:•孕妇:阿司匹林在妊娠期间使用可能导致胎儿发育畸形,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其他药物。
•儿童:12岁以下的儿童患病时,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免引发雷氏综合征(Reye’s Syndrome)。
•过敏史:对阿司匹林过敏的人,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或类似药物。
•慢性溃疡:慢性溃疡患者应慎用阿司匹林,以免加重病情。
3. 阿司匹林的用量和用法在使用阿司匹林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遵循医生或药师的指导。
下面是一般情况下的用量和用法:•成人用量:一次口服阿司匹林一片,每4-6小时重复使用,但每天总量不超过8片。
•儿童用量:请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按照儿童身体重量进行剂量计算。
•用法:用温水吞服阿司匹林片,不要咀嚼,一次一片即可。
4. 注意事项和副作用使用阿司匹林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阿司匹林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如胃痛、恶心、呕吐等,请在饭后用温水服用,以减少刺激。
•长期或过量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导致溃疡、出血以及肾脏损伤等严重副作用,请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用量。
阿司匹林的规范使用.docx

阿司匹林的规范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效的方法之一,而高血压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是否应该使用阿司匹林?使用阿司匹林有哪些注意事项?为什么高血压患者需要使用阿司匹林?我国是高血压大国,资料显示有1.6亿高血压人群。
高血压的严重后果之一是心脑血管血栓性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发生率显著增高,是高血压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我国一组十五攻关资料显示收缩压140~159mmHg、160~179mmHg、180mmHg的高血压患者冠心病事件发生率分别为血压正常者的4倍、10倍和25倍,因此预防血栓性疾病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
而大量的证据显示每天100mg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心肌梗死、心绞痛和脑梗死的发生,每3例心肌梗死可以预防1例,每4例脑梗死可以预防1例。
因此阿司匹林是高血压患者的基本治疗药物之一。
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有什么依据?心脑血管血栓性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是高血压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血栓性事件。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2万多名男性内科医师亲自参与了一项为期8年的试验,每天口服1次阿司匹林,目的是研究阿司匹林能否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
中期结果分析显示阿司匹林可以使心肌梗死发生率下降44%,致死性心肌梗死下降66%,由于阿司匹林显著的疗效,该试验在第5年就提前结束。
在该试验结果的鼓舞下,90年代初美国4万名女性医务工作者启动了一项为期10年的试验,探讨阿司匹林对健康女性的作用。
该试验结果在2005年发表,结果显示阿司匹林可以使健康女性脑梗死发生率下降24%,老年女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也显著降低。
该试验还发现对于高血压患者,阿司匹林疗效更显著,脑梗死发生率下降达27%。
上世纪末还有一项专门研究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试验-高血压最佳治疗研究,2万名高血压患者参与的试验结果显示阿司匹林使高血压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率下降36%,所有的心血管事件下降15%。
QC-TS-042-01 阿司匹林质量标准

目的:建立阿司匹林质量标准。
范围:适用阿司匹林。
责任:质量保证部操作人员。
规程:
2.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微酸;遇湿气即缓缓水解。
本品在乙醇中易溶,在氯仿或乙醚中溶解,在水或无水乙醚中微溶;在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中溶解,但同时分解。
3.类别解热镇痛非甾体抗炎药,抗血小板聚集药。
4.贮藏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4.制剂
4.1阿司匹林片
4.2阿司匹林肠溶片
4.3阿司匹林肠溶胶囊
4.4 阿司匹林泡腾片
4.5阿司匹林栓
5.原辅料、包装材料取样标准操作规程:QC-OS-205-01
6.阿司匹林检验标准操作规程:QC-OS-054-01
7.贮存期:二年
8.变更记载及原因:。
怎样正确使用阿司匹林

怎样正确使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它常用于治疗疼痛和发热,以及预防心脏病和中风。
虽然阿司匹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但错误使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
正确使用阿司匹林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来谈谈如何正确使用阿司匹林。
正确的剂量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成人每次使用阿司匹林的剂量为325毫克至650毫克,每4至6小时一次,但不得超过每天4000毫克。
对于年龄较大或有其他健康问题的人,剂量可能需要调整,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在使用阿司匹林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正确的剂量和用法。
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阿司匹林与某些药物(如抗凝血药、非甾体抗炎药和某些抗生素)会发生相互作用,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或导致其他不良反应。
在使用阿司匹林之前,一定要告诉医生或药剂师你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草药。
对于特定人群来说,要慎重使用阿司匹林。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在使用阿司匹林时要格外小心,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对于有胃肠道出血史、哮喘或其他过敏反应、肝肾功能不全的人来说,也要谨慎使用阿司匹林。
正确的用药时间也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阿司匹林在餐后或餐中使用,可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和损伤。
要避免空腹或长时间使用阿司匹林,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或溃疡。
阿司匹林也可以用于预防心脏病和中风。
但是在使用阿司匹林进行预防性服用之前,一定要先咨询医生,因为预防性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并不适合所有人。
正确使用阿司匹林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有效治疗疼痛和发热,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在使用阿司匹林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正确的剂量和用法,并在必要时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
要注意剂量、相互作用、特定人群的使用、用药时间和预防性服用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我们安全有效地使用阿司匹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司匹林检验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阿司匹林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范操作。
2.范围适用于阿司匹林的检查3.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4.职责4.1 起草:QC ,审核:QA ,批准人:质量负责人4.2 QC实施本规程。
4.3 QA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5.内容5.1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微酸;遇湿气即缓缓水解。
本品在乙醇中易溶,在氯仿或乙醚中溶解,在水或无水乙醚中微溶;在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中溶解,但同时分解。
5.2鉴别:5.2.1鉴别(1)5.2.1.1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三氯化铁试液:取三氯化铁9g,加水使溶解成100ml5.2.1.2 分析步骤取本品约0.1g,加水10ml,直火加热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堇色。
5.2.2鉴别(2)5.2.2.1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和红外分光光度计5.2.2.2分析步骤取供试品约1mg ,置玛瑙研钵中,加入干燥的溴化钾或氯化钾细粉约200mg ,充分研磨混匀,移置于直径为13mm 的压模中,使铺布均匀,压模与真空泵相连,抽气约2分钟后,加压,保持2-5分钟,除去真空,取出制成的供试片,用目视检查后均匀,无明显颗粒。
对空气作为背景扫描完后,立即放入供试片进行扫描,录制光谱图。
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209图)一致。
5.3.检查5.3.1溶液的澄清度 5.3.1.1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碳酸钠试液:取一水合碳酸钠12.5g 或无水碳酸钠10.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 ,即得。
5.3.1.2分析步骤取本品0.50g ,用10ml 大肚移液管加温热至约45℃的碳酸钠试液10ml 溶解后,溶液应澄清。
5.3.2游离水杨酸 5.3.2.1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和高相液相色谱仪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约100mg ,精密称定,置10ml 量瓶中,加1%冰醋酸甲醇溶液适量,振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临用前新配)。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水杨酸对照品约10mg ,精密称定,置100ml 量瓶中,加1%冰醋酸甲醇溶液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 ,置50ml 量瓶中,用1%冰醋酸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5.3.2.2分析步骤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水(20:5:5: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03nm 。
理论板数按水杨酸峰计算不低于5000,阿司匹林主峰与水杨酸主峰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测定法 立即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显水杨酸色谱峰,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供试品中水杨酸含量,含水杨酸不得过0.1%。
含量% = A 样×W 对/100×5/50A 对×W 样/10×100%式中 A 样----样品的峰面积 W 对----水杨酸对照品称样量A 对----水杨酸对照品的峰面积 W 样----样品的称样量 5.3.3易炭化物 5.3.3.1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5.3.3.2分析步骤取内径、色泽一致的具塞比色管两支,编号为甲管、乙管。
甲管中加该药品项下规定的对照溶液5ml 。
乙管中加无色的硫酸[含H2SO494.5%~95.5%(g/g )]5ml 。
取规定量的供试品(如为固体,应先研成细粉)分次缓缓加入乙管中,振摇使溶解。
静置15分钟,将甲乙两管同置白色衬板前,平视观察,比较颜色深浅。
乙管中所显颜色如浅于甲管,判为符合规定;乙管中所显颜色深于甲管,则判为不符合规定。
判定有困难时,可交换甲、乙管位置观察。
供试品溶液不得更深于对照液。
5.3.4炽灼残渣 5.3.4.1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5.3.4.2分析步骤取本品1.0g ,置已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精密称定,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放冷,加硫酸0. 5 ~1ml 润,低温加热至硫酸蒸气除尽后,在500~600℃;炽灼使完全灰化,移置干燥器内,放冷,精密称定后,再在500~600℃炽灼至恒重,即得。
计算遗留残渣。
残渣%=W 坩埚+样后-W 坩埚W 样×100%式中 W 坩埚+样后--------炽灼后恒重的坩埚与样品称样量;W 坩埚-------------炽灼前恒重的坩埚称样量。
5.3.5重金属 5.3.5.1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酚酞指示液:取酚酞lg ,加乙醇100m l 使溶解,即得。
变色范围:PH8.3~10.0(无色—红)。
氨试液:取浓氨溶液400ral ,加水使成1000ml ,即得。
醋酸盐缓冲液(pH3. 5) :取醋酸铵25g ,加水25ml 溶5解后,加7mol/L 盐酸溶液38ml ,用2moI/L 盐酸溶液或5mol/L 氨溶液准确调节p H 值至3 . 5 (电位法指示),用水稀释至100ml ,即得。
硫代乙酰胺试液:取硫代乙酰胺4g ,加水使溶解成100ml ,置冰箱中保存。
临用前取混合液(由1mol/l 氢氧化钠溶液15ml 、水5.0ml 、)5.0ml ,加上述硫代乙酰胺溶液1.0ml ,置水浴上加热20秒钟,冷却,立即使用。
1mol/l 氢氧化钠溶液: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56ml ,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 ,摇匀。
5.3.5.2分析步骤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加硝酸0. 5ml ,蒸干,至氧化氮蒸气除尽后,放冷,加盐酸2ml,置水浴上蒸干后加水15ml ,滴加氨试液至对酚酞指示液显微粉红色, 再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 ,微热溶解后,移置纳氏比色管中,加水稀释成25ml ,作为甲管;另取配制供试品溶液的试剂,置瓷皿中蒸干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3. 5)2ml 与水15ml ,微热溶解后,移置纳氏比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1.0mL ,再用水稀释成25ml ,作为乙管;再在甲、乙两管中分别加硫代乙酖胺试液各2ml ,摇匀,放置2分钟,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甲管中显出的颜色与乙管比较,不得更深。
5.3.6干燥失重 5.3.6.1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5.3.6.2分析步骤取本品,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减压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 减失量%=W 瓶+样前-W 瓶+样后W 样×100%式中 W 瓶+样前--------干燥前恒重的称量瓶与样品称样量;W 瓶+样后-------------干燥后恒重的称量瓶与样品称样量。
5.3.7有关物质 5.3.7.1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和高相液相色谱仪5.3.7.2分析步骤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水(20:5:5:70)为流动相A ,乙腈为流动相B ,按下表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6nm 。
阿司匹林峰的保留时间约为8分钟,理论板数按阿司匹林峰计算不低于5000,阿司匹林峰与水杨酸峰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测定法 取本品约0.1g ,精密称定,置10ml 量瓶中,加1%冰醋酸甲醇溶液适量,振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 ,置200ml 量瓶中,用1%冰醋酸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对照溶液;精密量取对照溶液10ml ,置100ml 量瓶中,用1%冰醋酸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灵敏度试验溶液。
分别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对照溶液、灵敏度试验溶液及水杨酸检查项下的水杨酸对照品溶液各10μl ,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显杂质峰,除小于灵敏度试验溶液中阿司匹林主峰面积的单个杂质峰、溶剂峰及水杨酸峰不计外,其余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峰面积(0.5%)。
有关物质% =A 总面积-A 水杨酸-A 阿司匹林-A 空白A 对×0.5%式中 A 对 对照溶液峰面积A 水杨酸 水杨酸峰面积A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主峰面积 A 空白 空白峰面积5.4.含量测定 5.4.1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酚酞指示液:取酚酞lg ,加乙醇100m l 使溶解,即得。
变色范围:PH8.3~10.0(无 色—红)。
5.4.2分析步骤取本品约0.4g ,用感量为万分之一的电子天平精密称定,用20ml 大肚移液管精密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 ,使溶解,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滴定。
每1ml 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相当于18.02mg 的C 9H 8O 4。
含量% =V 样×F ×TW 样×1000×(1-水分%)× 100%式中 V 样 供试品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 ; W 样 供试品称样量,g ; F 滴定液的校正值;时间(分钟) 流动相A (%) 流动相B (%) 0.0 100 0 60.0 2080T 滴定液的滴定度,18.02mg/ml。
6.相关文件与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