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燃烧

合集下载

煤炭自燃的原因是什么,自燃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

煤炭自燃的原因是什么,自燃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

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煤炭能在常温厂吸附空气中的氧而氧化,产生一定的热量。

若氧化生成的热量较少并能及时散失,则煤温不会升高;若氧化生成的热量大于向周围散失的热量,煤温将升高。

随着煤温的继续升高,氧比急剧加快,从而产生更多的热量,煤温也急剧上升,当煤温达到着火点(300~350℃)时,煤即自燃发火。

煤炭开始接触氧气到自燃,所经历的时间对不同的煤种是不一样的。

人们把煤炭接触氧气到自燃的时间叫做发火期。

我国煤层发火期最短的为1.5~3个月,长者可达15个月以上。

煤炭自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但煤炭自燃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煤有自燃倾向性,且以破碎状态存在;(2)有连续的供氧条件;(3)有积聚氧化热的环境;(4)上述三个条件持续足够的时间。

实践证明,具有同样自燃倾向性的煤层,在不同的生产技术条件下,有的煤能自燃,有的则不能;在同样的外部条件下,自燃倾向性也不一样。

这是因为煤炭自燃过程受着许多因素影响的缘故。

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1)煤的化学成分;(2)煤的物理性质;(3)煤层的地质条件;(4)开拓开采条件;(5)矿井通风条件【摘要】煤氧化自燃既是重大的事故隐患,也降低了煤的经济价值。

分析了煤堆自燃的原因,煤堆易发生自燃的部位,并提出防治措施。

煤炭长期堆积会因氧化作用,使煤的灰分升高,固定炭和热值下降,降低煤的质量。

煤炭自燃还会造成大量的煤白白烧掉。

如汕头电厂燃烧的烟煤,煤场经常贮有3个月以上的正常用量,因贮煤时间过长而经常发生自燃,有时同时几处发生自燃。

阴燃的煤被送到输送和研磨设备,会造成燃烧和爆炸事故。

煤自燃既是重大的隐患,也降低了煤的经济价值,因此,了解煤自燃的特性,防止煤自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煤堆自燃原因分析煤大体上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主要可燃元素是碳(约占65%~95%),其次是氢(约占1%~2%),并含少量氧(约占3%~5%,有时高达25%)、硫(约占10%),上述元素一起构成可燃化合物,称为煤的可燃质。

煤炭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煤炭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土地沙漠化还会影响水资源,导致水资源短缺。
土地沙漠化还会影响生物多样性,导致生态系统失衡。
应对煤炭燃烧对环境影响的措施
6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鼓励企业和居民采用节能措施,减少能源浪费
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能源消耗
发展清洁煤技术
清洁煤技术的定义和原理
清洁煤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
清洁煤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清洁煤技术的挑战和改进方向
推广可再生能源
海洋能:利用海洋能发电,减少煤炭消耗
地热能:利用地热能发电,减少煤炭消耗
水能:利用水能发电,减少煤炭消耗
生物质能:利用生物质能发电,减少煤炭消耗
太阳能:利用太阳能发电,减少煤炭消耗
风能:利用风能发电,减少煤炭消耗
颗粒物的防治:加强环境监管,推广清洁能源,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二氧化硫
治理措施:采用脱硫技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影响:二氧化硫会引发酸雨,对土壤、水体、建筑物等造成腐蚀
危害: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有害
产生原因:煤炭燃烧过程中原因:煤炭燃烧过程中,氮气和氧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
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形成雾霾天气
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酸雨
危害:对土壤、水体、森林、建筑物等造成腐蚀和损害
形成原因: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影响范围: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工业发达地区
防治措施:减少煤炭使用,采用清洁能源,加强环保法规和监管
煤炭燃烧对水体的影响
地下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地下水污染治理难度大,需要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

煤炭的燃烧过程

煤炭的燃烧过程

一、煤碳的燃烧过程煤从进入炉膛到燃烧完毕,一般经历四个阶段:水分蒸发阶段,当温度达到105 C左右时,水分全部被蒸发;挥发物着火阶段,煤不断吸收热量后,温度继续上升,挥发物随之析出,当温度达到着火点时,挥发物开始燃烧。

挥发物燃烧速度快,一般只占煤整个燃烧时间的1/10左右;焦碳燃烧阶段,煤中的挥发物着火燃烧后,余下的碳和灰组成的固体物便是焦碳。

此时焦碳温度上升很快,固定碳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煤的燃烧速度和燃烬程度主要取决于这个阶段;燃烬阶段,这个阶段使灰渣中的焦碳尽量烧完,以降低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提高效率。

良好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温度。

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度快,燃烧就愈快。

层燃炉温度通常在1100〜1300 C。

2、空气。

空气冲刷碳表面的速度愈快,碳和氧接触越好,燃烧就愈快。

3、时间。

要使煤在炉膛内有足够的燃烧时间。

碳燃烧时在其周围包上一层灰壳,碳燃烧形成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往往透过灰壳向外四周扩散运动,其中一氧化碳遇到氧后又继续燃烧形成二氧化碳。

也就是说,碳粒燃烧时,灰壳外包围着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层气体,空气中的氧必须穿过外壳才能与碳接触。

因此,加大送风,增加空气冲刷碳粒的速度,就容易把外包层的气体带走;同时加强机械拨动,就可破坏灰壳,促使氧气与碳直接接触,加快燃烧速度。

如果氧气不充足,搅动不够,煤就烧不透,造成灰渣中有许多未参与燃烧的碳核,另外还会使一部分一氧化碳在炉膛中没有燃烧就随烟气排出。

对于大块煤,必须有较长的燃烧时间,停留时间过短,燃烧不完全。

因此,实际运行中,一般采取供给充足的氧气,采用炉拱和二次风来加强扰动,提高燃烧温度,炉膛容积不宜过小等措施保证煤充分燃烧。

二、链条炉排的燃烧特点链条炉排着火条件较差,主要依靠炉膛火焰和炉拱的辐射热。

煤的上面先着火,然后逐步向下燃烧,在炉排上就出现了明显的分层区域,如图共分五个区。

燃料在新燃烧区1中预热干燥,在炉排上占有相当长的区域。

煤炭和化石燃料燃烧的环境影响

煤炭和化石燃料燃烧的环境影响

煤炭和化石燃料燃烧的环境影响煤炭和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产生了许多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这些影响,并提供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空气污染1. 煤炭和化石燃料的燃烧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等有害气体。

2. 这些气体不仅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还会形成雾霾,降低空气质量。

3. 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会导致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二、温室效应1.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煤炭和化石燃料的燃烧释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增加了地球的温度。

2. 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化,如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威胁。

三、水污染1. 燃烧煤炭和化石燃料产生的废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可以通过大气降水形式进入水体中。

2. 这些酸性物质会导致水体酸化,对水生生物产生毒害作用。

四、能源浪费1. 碳基燃料的燃烧不仅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还浪费了大量能源。

2. 传统的煤炭和化石燃料燃烧技术效率低下,能源利用效率仅有30%左右。

解决方案:一、发展清洁能源1.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减少对煤炭和化石燃料的依赖。

2. 政府可以提供税收减免和补贴,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可再生能源。

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 推广能源节约技术,改进煤炭和化石燃料的燃烧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高效能源设备。

三、净化燃烧废气1. 采用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如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等,减少燃烧废气中的有害物质的排放量。

2. 加强环保监管,对不符合排放标准的企业进行处罚,并鼓励企业自愿加强治理。

四、加强环境教育1. 提高公众对煤炭和化石燃料燃烧环境影响的认识,加强环境教育。

2. 宣传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煤炭和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但我们可以通过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净化燃烧废气和加强环境教育等措施来减少这些负面影响。

燃煤发电原理

燃煤发电原理

燃煤发电原理燃煤发电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发电方式之一,其原理是利用煤炭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蒸汽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

燃煤发电具有成本低、稳定可靠等优点,但同时也伴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等问题。

下面将详细介绍燃煤发电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首先,煤炭燃烧产生热能。

煤炭是一种化石燃料,其中含有丰富的碳元素,经过高温燃烧可以释放大量的热能。

在燃煤发电厂,煤炭被破碎成粉煤,然后送入锅炉内进行燃烧。

在燃烧过程中,煤炭中的碳元素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能,同时释放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其次,热能转化为动能。

燃煤发电厂中的锅炉内布置有大量的管道,煤炭燃烧释放的热能被用来加热锅炉内的水,使水变成蒸汽。

蒸汽具有很高的温度和压力,它会驱动连接在锅炉上的蒸汽轮机转动。

蒸汽轮机内部的叶片被蒸汽推动旋转,产生动能。

蒸汽轮机的转动被传递给连接在其上的发电机,从而使发电机产生电能。

最后,电能输送至电网。

发电机产生的电能经过变压器升压之后,被输送至电网供给用户使用。

电网是由输电线路、变电站等组成的巨大系统,它将各个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集中起来,然后分配给各个用户。

燃煤发电厂通过电网将电能输送至城市、工厂、家庭等用电单位,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总的来说,燃煤发电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煤炭燃烧产生热能,热能转化为动能,最终产生电能并输送至电网。

虽然燃煤发电具有成本低、稳定可靠等优点,但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等问题。

因此,在发展燃煤发电的同时,应该加大环保技术研发力度,推动清洁高效利用煤炭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煤炭的燃烧与能量转化

煤炭的燃烧与能量转化

影响因素分析
燃料性质
煤炭的种类、成分、粒度 、水分等都会影响其燃 烧时间等条件对燃烧效率 有重要影响。
锅炉设计
锅炉的结构、受热面积、 热传导方式等也会影响煤 炭的燃烧效率。
提高燃烧效率的措施
01
02
03
04
选用优质煤炭
选择热值高、灰分低、硫分低 的优质煤炭,以提高燃烧效率
03
燃烧效率与影响因素
燃烧效率评估方法
01
02
03
热效率法
通过测量燃烧产生的热量 与燃料完全燃烧时释放的 理论热量之比来评估燃烧 效率。
排放物分析法
通过分析燃烧产生的废气 成分,如二氧化碳、一氧 化碳、氮氧化物等,来间 接评估燃烧效率。
燃料消耗率法
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消耗 的燃料量与产生的能量之 比来评估燃烧效率。
煤炭的燃烧与能量转化
汇报人:XX 2024-01-15
目录
• 煤炭燃烧基本原理 • 能量转化过程分析 • 燃烧效率与影响因素 • 污染物排放与控制技术 • 清洁能源替代与前景展望
01
煤炭燃烧基本原理
煤炭成分及性质
煤炭的组成
煤炭主要由碳、氢、氧、氮和硫 等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含量最 高。
煤炭的性质

优化燃烧条件
通过调整燃烧温度、氧气浓度 和燃烧时间等条件,使煤炭充
分燃烧。
改进锅炉设计
采用先进的锅炉结构和受热面 设计,提高热传导效率,减少
热损失。
采用先进技术
如采用富氧燃烧、流化床燃烧 等先进技术,可进一步提高煤
炭的燃烧效率。
04
污染物排放与控制技术
污染物种类及危害
硫氧化物(SOx)
煤炭中含硫,燃烧时会产生硫 氧化物,是酸雨的主要成因, 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环境均有严

描写燃烧的煤炭的句子唯美(精选2篇)

描写燃烧的煤炭的句子唯美(精选2篇)

描写燃烧的煤炭的句子唯美(篇一)煤炭,那被岁月沧桑所滋养的黑色珍宝,它燃烧的美妙景象无疑是自然的一幕壮丽画卷。

以下是我为您创作的一段描写燃烧的煤炭的唯美句子,希望能够传达出这种美丽而壮观的景象:1. 点燃的火苗跳跃着舞动,犹如魔法师手中的微小火星。

2. 煤炭慢慢燃烧,释放出隐约而温暖的光芒。

3. 火焰在黑暗中翻飞,如同一群欢快的精灵在舞蹈。

4. 煤炭燃烧的过程中,淡淡的烟雾缭绕,仿佛神秘的舞蹈。

5. 火光在黑夜中闪烁,如同晨曦透过窗户上的雾气。

6. 燃烧的煤炭释放出微弱的光芒,恍若梦境中的微光。

7. 火苗逐渐从煤炭中蔓延,如同光影在夕阳下舞动。

8. 煤炭熊熊燃烧,瞬间将周围的昏暗驱散,散发出柔和的亮光。

9. 燃烧的煤炭像是繁星闪烁,点亮了黑夜的无边边际。

10. 火焰在它的灵动舞动中,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而安心的氛围。

11. 煤炭慢慢发热,柔和的光芒温暖着周围的空气。

12. 火焰中闪烁的金光,犹如乌金般熠熠生辉。

13. 煤炭燃烧的火光仿佛有生命,跳跃着吟唱着这个宇宙的奥秘。

14. 火焰融化了黑暗的边界,照亮了迷失者的前方。

15. 燃烧中的煤炭释放的热量,如同深情的吻,滋润着冰冷的心房。

16. 火苗在黑暗中翩翩起舞,带来了一丝暖意,一线希望。

17. 煤炭燃烧的余烟仿佛渐渐转化成了慰籍,温暖着饥寒交迫的灵魂。

18. 火焰舞动的尽头,仿佛藏着无尽的故事,诉说着岁月的变幻。

19. 煤炭慢慢化为灰烬,却在空气中留下持久的芳香。

20. 火光照亮黑暗,像是一束希望的灯塔引向彼岸。

21. 神秘的火焰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姿态,如同一部生命的交响曲。

22. 煤炭燃烧的余烬散发出温暖的香气,仿佛是大自然的芬芳礼赞。

23. 火苗翻飞时的声音如同世界的聆听者在悄然述说着宇宙的神秘。

24. 煤炭燃烧的温暖,是岁月里美好而温柔的回忆。

25. 火焰中涌动的情感,犹如爱人眼中的痴情守候。

26. 煤炭燃烧的声音回响在寂静的夜晚,如同天籁之音。

煤炭燃烧化学方程式

煤炭燃烧化学方程式

煤炭燃烧化学方程式
一、煤炭与氧气反应
煤炭在高温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等化合物,反应方程式如下:
C + O = CO + H2O + N2 + SO2
其中,C表示煤炭中的碳元素,O表示氧气,CO表示一氧化碳,H2O表示水,N2表示氮气,SO2表示二氧化硫。

二、煤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煤炭燃烧时,碳元素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如下:
C + O = CO2
三、煤炭燃烧产生一氧化碳
当煤炭不完全燃烧时,碳元素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如下:
C + O = CO
四、煤炭燃烧产生水
煤炭燃烧时,碳元素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反应方程式如下:
C + O = H2O
五、煤炭燃烧产生氮氧化物
煤炭燃烧时,氮元素与氧气反应生成氮氧化物,反应方程式如下:
N2 + O = 2NO
2NO + O = 2NO2
六、煤炭燃烧产生硫氧化物
煤炭中的硫元素与氧气反应生成硫氧化物,反应方程式如下:
S + O = SO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煤炭燃烧设备
• 煤的燃烧设备种类较多,可分为锅炉、工业窑 炉、饮食灶具及其他燃烧设备等,其中锅炉是 煤燃烧设备中应用最广、煤炭消耗最多的设备 形式。
• 锅炉亦可称蒸汽发生器,它是一种主要以生产 蒸汽或热水为目的的换热设备。燃料在炉内燃 烧,将自身化学能转化为燃烧产物的热能,高 温燃烧产物与锅内水进行热交换,将水加热成 热水或汽化为蒸汽。这些热水或蒸汽或作为热 载体或作为动力用于各种工业过程。
第一节 煤炭燃烧过程
一、煤的燃烧过程: 1、挥发分析出阶段(燃前或燃烧的准备阶段)
煤受热失水干燥、析出挥发分。 2、燃烧阶段,包括挥发分及焦炭的燃烧。
挥发分析出后,如果炉内温度足够,且有氧存在,挥发 分即开始着火燃烧,形成明亮的火焰。
挥发分的燃烧使焦炭被逐步加热,挥发分燃尽后,焦炭 剧烈燃烧,所以挥发分的燃烧又会促进焦炭的燃烧。 3、煤的燃尽阶段。
煤炭洁净燃烧技术
• 目前煤炭洁净燃烧技 术主要包括循环流化 床、增压流化床和煤 气化联合循环等先进 的洁净煤高效、低污 染燃烧技术。
循环流化床燃烧示意图
增压流化床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 9-15 IGCC 流程示意图
燃烧中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
• 煤燃烧中硫氧化物的排放控制技术 利用燃烧过程中生成的SO2如遇到碱金属氧
• 水煤浆的燃烧过程,首先是通过喷嘴将其 雾化成细滴,液滴在高温炉膛中迅速蒸发 掉水分,然后就象煤粉燃烧那样,析出挥 发分、着火和焦炭燃烧燃尽。
• 保证水煤浆稳定着火、燃烧及高燃烧效率 的首要因素是水煤浆必须具有良好的雾化 特性。
• 雾化不好不仅会造成燃烧不稳定和燃烧损 失增加,而且还会造成炉膛结渣。因此, 水煤浆雾化喷嘴是关键的燃烧设备。
二、悬浮燃烧
与层状燃烧相比,悬浮燃烧的主要特点是不设炉 排,燃料煤粉碎后(一般要求平均颗粒直径小于 80μm),细煤粉随空气送入炉中,呈悬浮状态着火燃 烧,如图9-6所示。由于燃烧反应面积大,与空气混合 良好,燃烧迅速,燃烧效率远比层燃炉高。因为燃料 在炉中停留时间较短(1~2s),为保证燃尽,常需配 置较大的炉膛容积。
一、层状燃烧
层状燃烧是一种最古老的燃烧方式,特点是 煤置于炉排上形成一定厚度的燃料层,燃烧过程 中煤不离开燃料层。燃烧所需空气由炉排下面送 入,经过炉排间隙进入燃料层和煤发生反应,所 产生热烟气穿过燃料层进入炉膛。由于煤的颗粒 分布不均匀,一定的气流速度下,总有一小部分 细颗粒被吹到炉膛中,形成悬浮燃烧。由于燃料 层中总是储备有大量热的正在燃烧的煤颗粒,燃 烧的稳定性较好,改变通风强度可实现负荷的变 化调节。但通风强度会影响燃烧的稳定性。
层状燃烧的主要特点: • 燃烧时可通过提高空气速度来提高燃烧速度。
但流速不宜过大,否则会因部分燃料被吹起而 破坏料层稳定性,影响正常燃烧。在防止煤粉 吹飞和不破坏床层稳定性的条件下,可尽可能 增加通风量。 • 燃料煤颗粒大小对层状燃烧有很大的影响。煤 粒越小,表面积越大,燃烧速度就越快,但煤 粒过小,阻塞通风,易被烟气带走或从炉篦的 缝隙中漏落,造成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因此, 适宜的粒度是层状燃烧的保证与前提。 • 燃烧室燃料容量大,可获得最大的体积热强度。 • 热惰性较大,对燃料供给和鼓风之间的协调性 不敏感,燃烧过程较稳定。
层状燃烧分类
层状燃烧可根据燃料与空气的供应方式 或炉排与燃料层的相对运动方式等进行分类。 如根据燃料和空气供给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逆流、顺流和交叉式层状燃烧;按炉排与燃 料层相对运动形式可分为固定炉排炉(固定 火床燃烧)、往复炉排炉、振动炉排炉、链 条炉(移动床燃烧);按新燃料加入位置可 分为上饲炉、下饲炉、前饲炉等。
随着燃烧的进行,可燃质越来越少,煤中矿物质受热转 化的灰分掩盖了剩余可燃质,使其与空气接触困难,燃烧速 度变慢,燃尽时间可持续很长。
褐煤燃烧时其温度及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挥发分燃烧时间所需时间约占燃料燃烧所需时间 的1/10左右;焦炭燃烧时间约占9/10左右。
二、影响煤炭燃烧的基本因素
(一)燃料
第三节 煤炭洁净燃烧与污染物控制技术
• 我国因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占污染物排放总 量的比例很大。据统计燃煤排放的SO2占其总 量的90%,氮氧化物约占67%,CO占71%,烟 尘占60%。可以说,燃煤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 要来源。
• 大气污染物主要有4大类:颗粒物质、硫氧化 物(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氮 与二氧化氮)及碳氧化物(一氧化碳与二氧化 碳)。这些污染物煤炭燃烧均可产生。
三)氧化剂(空气量)
一定量的煤燃烧需要一定量的空气。空气量不够, 会使有些可燃物得不到氧气而燃烧不完全。反之,过量 则造成排烟热损失增加。理论所需空气量可由化学计量 法得到。理论上,所供空气中的氧应与煤中可燃质按化 学方程式恰好完全反应。计算中取气体标准状态,认为 所有的气体都与理想气体一样。煤中可燃质分别按C、H、 S进行考虑,同时考虑N不参与燃烧,煤中O的存在使得 空气用量减少。由此计算理论所需空气量。
煤炭燃烧是煤中可燃质的完全氧化过程,是发光 发热的剧烈化学反应。燃烧放出大量热,形成高温 烟气和灰渣作为燃烧产物。燃烧常在一定温度下方 可进行。常温下,煤也能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但 氧化速度很慢,不形成燃烧。只有当温度达到煤的 燃点后,才能形成稳定燃烧。
煤炭完全燃烧的充要条件有:(1) 燃料(煤); (2) 充分的氧化剂(空气);(3) 高温环境;(4) 足够 的燃烧时间;(5) 燃料与氧化剂的良好接触和混合。
(四)煤和空气的混合
具备煤和空气只是燃烧的必要条件,但还不充分。二者 必须充分接触和混合,才能保证煤完全燃烧。层燃炉的缺点 是煤和空气不能充分混合。块煤在燃烧过程中,外表面会形 成一定厚度的灰层,阻碍了空气和内层煤可燃质的接触,使 煤很难燃烧完全。另一方面,其燃烧产物(RO2、CO等)一 般因结构关系亦不能及时离开煤表面,这也阻挡周围空气与 煤继续接触,影响完全燃烧。这是层燃炉固体不完全燃烧热 损失较高的原因。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是对层燃炉加强拨火、 提高风速,促进燃烧产物的分离和煤块表面灰层的脱落。
煤炭燃烧造成的污染主要为还原型。
污染防治
针对污染的危害种类,减少大气污染又分 两个层面:
一方面是污染物排放量的绝对减少,如脱 硫、脱氮技术、烟气除尘、高效低污染燃烧 器等,均是通过各种方法减少硫氧化物、氮 氧化物及粉尘的排放;
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 燃料使用量,从而达到减缓或减少污染物排 放的目的,如煤的各种先进燃烧技术等。
燃煤污染
根据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它们存在的大气环境状 况,大气污染可分为还原型和氧化型两种类型。 • 还CO原2等型。大因气其污在染低的温主、要高污湿染度物的是阴SO天2、,C且O风、速烟很尘小、,
并伴有逆温存在的情况下,上述污染物扩散受阻, 易在低空聚积,生成还原性烟雾,故有此名。 • 氧化型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CO、NOx和碳氢化 合物,形成的二次污染物是臭氧、醛类等,具有强 烈的氧化性质,故名。这些物质对人眼睛等部位的 粘膜能产生强烈刺激。
图9-4 逆流式层状燃烧示意图
这种燃烧方式为 人工操作,劳动强 度大,一般锅炉容 量在2 t/h以下,属 小型燃煤炉。此外, 由于固定床本身燃 烧特性所限,燃烧 效率低,现逐渐被 机械化操作的层燃 方式所代替。
1-炉门;2-炉排;3-燃烧层;4-炉膛;5-汽锅管束;6-灰门
图9-5 链条炉结构 简图 1-煤斗;2-煤闸门; 3-炉排;4-分区送 风仓;5-防渣箱; 6-看火孔及检查 门;7-除渣板; 8-渣斗;9-灰斗
(五)燃烧时间 足够的燃烧时间是保证煤燃尽的必要条件
之一。任何燃烧均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否则 就不能燃烧完全。实际操作中,足够的时间 往往是用足够的燃烧空间来实现的。例如煤 粉悬
第二节 煤炭燃烧方式
• 根据煤在燃烧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将其燃 烧方式分为三种:层状燃烧、悬浮燃烧和 流态化燃烧
• 当空气自下而上通过燃料层时,如果风速 不同,会出现三种不同的床层状态:(1) 固定床;(2)流态化;(3)气力输送状 态。
交叉燃烧的特点是,燃烧后的高温烟气不直接通过新燃料 层,新燃料层也不直接与燃烧着的炽热焦炭层相接触,所以新 燃料预热着火的热准备阶段所需热量主要依靠炉膛中火焰和高 温砖砌物的辐射热,燃料的加热和着火是上部先着火(燃料表 层),然后逐渐向下传播。由于燃料层随着炉排向后移动,燃 料层中燃烧过程的各个阶段的分界面都是向后倾斜的。
➢燃料组成(包括灰分、水分、可燃质元素 组成等)、
➢燃料性质(发热量、燃料比、粘结性、灰 熔点和粒度等)。
• 锅炉设计主要依据低位发热量; • 燃料比是指煤中固定碳和挥发分的比值,以FR表示。
(二)炉内温度
煤温只有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燃烧过程中提 高炉温可加速燃烧反应,增加煤着火的稳定性,减 少气体和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强化燃烧过程。但 炉温太高,对于固态排渣炉,炉内容易结渣,影响 燃烧。故受煤灰熔点限制,不同燃烧方式的炉温应 控制在不同的数值内,一般室燃炉的炉温在1300℃ 以上,层燃炉在1100~1300℃范围内,沸腾炉的床温 则以900℃为宜。
因悬浮燃烧的燃料是煤粉,亦称煤粉燃烧。根据 煤粉吹入炉中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火炬燃烧和旋风燃 烧;根据排渣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固态排渣炉和液态 排渣炉两种。
三、流态化燃烧
流态化燃烧亦称沸腾燃烧,是五十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介 于层燃和悬浮燃烧之间的一种燃烧方式。
流态化燃烧过程中,料层中大多数颗粒处于流态化状态。 但由于料层内颗粒的大小、形状和密度均不能完全相同,总会 有一部分细颗粒处于气力输送状态被吹出流化床。而一些特别 大的颗粒尚未达到流态化而沉在布风板上。另外,实际料层中 的颗粒也非球形,其受气流的浮升力不一定通过颗粒的重心, 造成颗粒在气流中翻滚。如一粒扁平煤粒,会有大、小面积不 同的截面,当迎流面较大时,会被吹得向上升起,迎流面较小 时,则会下落。因此在一定风速下,非球煤粒在床层中就产生 剧烈的跳动和翻腾,这种情况有利于煤粒与空气的接触,使燃 烧条件改善。流态化状态下,整个颗粒层上下翻滚,如同沸腾 的液体,故流态化燃烧又称沸腾燃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