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罗大伦书录方

合集下载

罗大伦疏肝安神调失眠的泡脚方

罗大伦疏肝安神调失眠的泡脚方

.实用文档.
罗大伦:疏肝安神调失眠的泡脚方
柴胡六克、黄芩六克、法半夏六克、党参六克、炙甘草六克、茯苓三十克、煅龙骨三十克、煅牡蛎三十克、珍珠母三十克、桂枝六克、郁金六克、远志六克、香附六克、生地六克、制首乌六克。

用来泡脚。

方子是小柴胡汤加味而成,专门调理少阳不和,肝胆失调,气火交郁,心神被扰。

原方调理的是:少阳病之胸满、烦惊、谵语、小便不利等症。

这方子里面,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之邪;龙骨、牡蛎镇惊潜阳,起到收纳心神的作用,桂枝通阳化气,疏解肝郁;茯苓泻三焦之水,补脾安定中焦;大黄泻内结之热。

主要是疏解不良情绪导致的肝郁的,也就是说,主要用来调节情志失调的。

有些严重的身体失调,口服和泡脚结合效果更好,但是如果需要口服,需要请当地医生根据自己的体质稍作加减,但是口服要加上生姜和大枣,我一般推荐生姜三片,大枣十二枚〔掰开〕。

有的人肝火明显,会加上丹皮六克、炒栀子六克。

方子可以熬四十分钟,然后将药汁分成两份,早晚兑入温水,泡脚,每次二十分钟,水温不要太热,水淹过脚面就可以了。

提醒一下,孕妇忌用。

.。

罗大伦---祛湿补脾食疗方

罗大伦---祛湿补脾食疗方

罗大伦---祛湿补脾食疗方医疗案例:在33岁的时候,张锡纯到天津去参加科举,到了天津,张锡纯闹肚子了,张锡纯自己分析他的泻肚子没有什么外邪,而是脾胃不和,张锡纯想起了山药,他想山药有补脾止泻固涩的作用,于是就去买来四两山药,把山药切片,捣碎,放点大米熬粥,然后喝这个粥。

结果喝了两天这个腹泻就好了。

这是张锡纯的一个方子,叫一味薯玉粥。

就单用这一味山药就可以治病。

张锡纯认为,一切阴虚虚弱,或者咳喘,或者大便腹泻,脾胃虚弱。

一味薯玉粥也可以治疗。

因为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腹泻经常与脾和大肠有关,脾不足,大肠也不能固涩,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所有营养都要靠脾胃吸收过来,把脾胃之气补足了,这个人就有生机了。

脾气不足,体内水湿重,可用山药配上莲子肉、薏米、芡实,这三者分量都是100克,主要的药是山药,把它们碾成磨,然后每天熬膏。

现在小孩的很多病症都是因为脾气不足引起。

如果小孩确实是脾气不足,面色非常黄瘦,吃饭不好,不长个儿,容易泻肚子,有的是肺系统经常有问题,比如咳嗽哮喘,山药是一味非常好的食疗的药物。

如果想养生的话,每天少量服用,配以薏米和芡实,再加点莲子肉,磨成粉,每天一勺就够了。

对于重病患者,他大病之后身体虚弱,正气不足,尤其是胃口不好,或者是大便总是不成形,可以用山药熬水给他喝,或者熬粥,用山药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即大便干燥的人不要吃,因为它有固摄的作用,越吃大便越干燥,若一定要吃,可在用山药的时候配点杏仁,因为杏仁有通便和开肺气的作用,配一点就没这毛病了,所以山药吃也很讲究。

挑选山药时,如果是要药用的山药,就到药店买怀山药。

若日常食用,到菜市场买就可以了。

选山药要选形状非常规整的,圆圆的,这样的山药比较好,比较好的品质的山药,是种非常细的铁棍山药,这种山药的力道更大一些。

罗大伦博士《舌诊》泡脚祛湿一奇方温胆汤

罗大伦博士《舌诊》泡脚祛湿一奇方温胆汤

罗大伦博士《舌诊》泡脚祛湿一奇方温胆汤大补气血,推荐食疗古方玉灵膏“痰湿”的人一般有以下特征1.舌像: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黄腻(湿热),舌边有齿痕印,舌体有红点(湿热);2.大便次数多,不成形,粘马桶;小便次数多且尿量多而色清如水(痰湿),容易起夜;或小便深黄(湿热)。

3.面色暗黄无光泽,容易长痘痘特别是脓包型的痘痘,眼泡微浮;4.腹部肥满而松软,或体型虚胖。

5.口中粘腻,痰多;6.口干、口苦、口臭。

7.很少感觉口渴,不想喝水;8.容易出汗,汗味大,汗出后皮肤多凉;9.身体特别是小腿容易沉重无力,容易困倦,怎么睡也睡不够。

10.手足冰凉,胸闷,关节容易酸痛、肌肤麻木;11.肠胃容易不适:容易胃胀,胃痛,腹泻,便秘等。

12.易出现耳鸣13.容易紧张、压抑、焦虑、发怒14.经常性睡眠不好(不是心里藏着事或精神受了刺激的睡不着)好吧,若若我表示中了好几条~~~~(>_这是怎么造成的呢?我们先来看一张图:黄老先生将人体气机运行画了个圈圈,心火在上,肾水在下,脾居中轴,肝随脾升,胆随胃降,这个圈就运转起来了。

正常运转就能水火既济,俩字“和谐”。

脾的两个作用,一个是运化水谷精微(就是我们吃的食物),另一个就是运化水湿。

如体内水液过多、脾气虚,水湿不化,时间一长即成脾湿,湿气淤积体内越来越多,便形成了“痰湿”。

好多人说吃中药不管用,其实是你的脾胃出了问题,脾胃虚弱或者寒湿太重,痰湿堵在里面,不能吸收。

所以从临床效果上看,反倒泡脚比吃药效果更好。

温胆汤泡脚方配方:茯苓30克,陈皮6克,法半夏6克,竹茹6克,枳实6克,炙甘草6克。

(此方来源罗大伦博士《舌诊》一书)用法:上述药材熬水,大火煮开后,小火再煮30分钟,滤出药汁,然后将药汁分成两份,早晚兑入温热水泡脚,水温不要太热,水淹过脚背即可,泡25分钟左右为宜。

罗博士说现在很多痰湿的都化热了(舌质红、有红点、舌苔黄),所以他去掉了温胆汤原方中的生姜,如您寒湿严重(舌体白,舌苔白腻,齿痕明显,容易腹泻),无湿热特征(无黄苔,无舌体红,无大便干燥,小便黄的特征),则可每付加生姜3-4片同煮。

罗大伦:治疗痔疮的祖传秘方

罗大伦:治疗痔疮的祖传秘方

罗大伦:治疗痔疮的祖传秘方
我们家以前是祖传的中医肛肠科,有一个治疗痔疮的秘方——蚯蚓治痔疮。

对于单纯的内痔或者外痔、混合痔,用蚯蚓来治很有效。

大家可以去药店买黄芪9~12克,地龙粉6克。

用黄芪煮水冲服地龙粉。

或单用地龙五十克,让药店给研成粉末,装入胶囊,每次服用六颗,早晚各一次。

还可以将地龙磨粉,跟两倍于药物体积的瘦猪肉馅儿搅拌,不要放佐料,包成饺子,蒸熟,每次吃七至十个,一日两次。

可以蘸佐料吃,味道虽然怪些,但是效果不错。

连吃四五天,就可以达到收缩痔疮的效果。

罗大伦:速查速用的养生延命方

罗大伦:速查速用的养生延命方

罗大伦:速查速用的养生延命方罗博士开给您全家的养生延命方救急之方1强健心脑血管,防止cusi三七西洋参粉适应人群:心绞痛,心脑血管有瘀阻。

同时,体力不好,走不远就气喘胸闷,气阴两虚的人群。

配方:三七粉、西洋参粉各等量,比如三七粉50克、西洋参粉50克即可。

用法:两者混合均匀。

每日温水冲服,一般每人每日服用混合粉末1克即可。

这个方子如果增加一味药——丹参,也是等量,对脑血管的保养也很有好处。

叮嘱:1.当患者因为水湿过剩引起湿邪蒙蔽心阳的时候,三七西洋参粉就力不从心了,此时需要用温阳祛湿的方子。

2.孕妇不要服用,切记!2身心太累,要防止心脏“偷停”炙甘草汤适应人群:耗神太多,身心太累,心脉失养的人群。

配方:炙甘草12克、生姜9克、桂枝6克、人参6克、生地黄30克、阿胶9克、麦门冬9克、火麻仁9克、大枣7枚(掰开)。

用法:上述药材除阿胶外,用黄酒2调羹、水5碗熬,熬剩2碗后,滤出药汁,倒掉药渣,把捣碎的阿胶放入药汁,微微加热并搅拌,烊化。

口服,一日2次。

此方服用7日后就要停止。

3长期失眠老得快,用它来泡脚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适应人群:因为情绪问题引起的“肝气不舒”,紧张、郁闷、焦虑等情绪,伴有严重失眠、两胁胀痛等症状。

配方:柴胡6克、黄芩6克、法半夏6克、党参6克、炙甘草6克、茯苓30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珍珠母30克、桂枝6克、郁金6克、远志6克、香附6克、生地6克、白芍6克。

用法:熬40分钟,然后将药汁分成2份,早晚兑入温水,泡脚,每次20分钟,水温不要太热,水淹过脚面就可以了。

叮嘱:孕妇忌用。

4治疗热毒皮肤病当归苦参丸适应人群:血燥湿热引起的头面生疮、粉刺疙瘩、湿疹刺痒、酒精鼻赤、毛囊感染等各种皮肤病。

配方:当归苦参丸、100克赤小豆。

用法:每天用100克赤小豆,熬水喝,配合吃当归苦参丸(用量遵医嘱或说明书)。

5痛风吃它就能缓解乌鸡白凤丸适应人群:对脾肾虚损型的痛风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效果。

罗大伦故事方

罗大伦故事方

最近看罗大伦老师《中医这样看病》,发现罗老师讲了自己许多用药经验,本想自己摘录一下,结果在网上发现有朋友已经辑录,那就不再费力了,转来大家一起参考。

再此向原创网游致谢。

1、小儿盗汗有的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有的是缺钙。

如果只是伴有手足心热。

则由阴虚内热的嫌疑,可以用一些凉性的食物。

如梨汁、西瓜汁,也可用几克桑叶泡水加冰糖。

服用一两次即可。

也可用六味地黄丸化水,服用一两次,药量为成人的四分之一。

如果还在母乳喂养期的,可以给母亲服用六味地黄丸。

通过调治母乳来治疗孩子。

2、治疗小儿食积:焦三仙各10克熬水喝。

3、感冒后长期咳嗽验方:细辛3克。

杏仁9克(捣)。

法半夏9克,陈皮9克,瓜蒌壳9克。

枳壳9克,桔梗9克。

薄荷9克。

沙参9克,射干9克。

五味子6克,黄芩6克。

桑白皮9克。

甘草6克。

药物先泡半个小时。

水开后煮十分钟。

方义:感冒后正气不足,邪伏于内,必须将邪气宣出。

如果没有黄痰等热证。

可以去掉黄芩、桑白皮。

一般四五服即可。

之后用通宣理肺丸或金匮肾气丸善后。

4、雨天淋雨后着凉,可用葱白、生姜煮水喝,另加热水泡脚。

5、小儿咳嗽:橘子皮熬水。

水开后五分钟即可。

如果有热,可以加渗透梨皮、萝卜丝。

如果痰完全是清的,白色的。

可以配合一点姜片或者苏叶。

6、小儿的病重在调理脾胃,如小儿哮喘,可以在未发作期使用八珍糕调理,药房有健脾八珍糕成药。

八珍糕原方: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10g,山药50g。

莲子肉30g,白扁豆20g。

芡实10g,薏苡仁10g。

罗大伦使用方法:太子参20g。

白术30g。

茯苓50g。

山药50g,薏苡仁50g。

芡实20g。

白扁豆20g,莲子肉50g。

生山楂30g,炒麦芽30g。

如果舌质红,去掉太子参、白术。

可以磨粉熬成糊加渗透冰糖。

白扁豆必须煮20分钟以上,否则会出现呕吐症状。

7、六味地黄丸对症:肾阴虚(1)舌像:舌质红。

舌苔薄。

(舌苔厚者,体内有湿,须先除湿)(2)脉象:脉细数。

脉缓者勿用。

(3)全身症状: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耳鸣耳聋。

罗大伦:秋天最让人烦恼的,是鼻炎,中医怎么治?(附失眠方)

罗大伦:秋天最让人烦恼的,是鼻炎,中医怎么治?(附失眠方)

罗大伦:秋天最让人烦恼的,是鼻炎,中医怎么治?(附失眠方)这个方子,出自他的《四圣心源》一书,成分为:桔梗九克、元参九克、杏仁九克、陈皮九克、法半夏九克、茯苓九克、甘草六克、生姜九克。

要是眼睛痒的话,可以加3克蝉蜕这里面的元参,后世叫玄参。

生姜自己用菜市场买的即可,切片放入。

而杏仁,最好捣碎,熬到剩余十分钟的时候,下入,这样效果更好。

孕妇忌服。

小朋友用此方,可以适当减量,比如用一半的量等等。

(罗大伦答:黄元御的这个方子,水泡半个小时,熬药时水开15分钟即可,一日喝两次三次都可以,一付药煎两次就可以了。

这个方子有的人效果非常明显,有的人也反映没有什么改变,尤其是病情重的患者,可以再外用芙蓉叶。

我的建议是不要多喝,两三服药即可,是否见效自己就有体会了。

黄元御的这个方子特别平和,近乎食疗,所以我才把它贴出来。

)但是要记住,此方治疗的是过敏性鼻炎,不是那种感冒了,导致的流清鼻涕和打喷嚏。

而是没有外感,而只是对冷空气敏感导致的鼻炎。

有朋友感冒了,也服用这个方子,然后说无效,这是不对症的。

黄元御自己描述这种打喷嚏,流清鼻涕的状态,说:“肺金生水而主皮毛,肺气内降,则通达于膀胱,肺气外行,则熏泽于皮毛。

外感风寒而皮毛闭秘,脏腑郁遏,内不能降,外不能泄,蓄积莫容,则逆行于鼻窍。

鼻窍窄狭,行之不及,故冲激而为嚏喷。

肺气熏腾,淫蒸鼻窍,是以清涕流溢,涓涓而下也。

”所以,黄元御在这个方子里面,用药物来升降脾胃之气,带动肺金之气下行,其中桔梗是升的,开肺气、解毒排脓;元参是升的,润燥解毒;杏仁是降的,降肺金之气;橘皮入气分,清理肺气,化痰降逆;半夏是降的,和胃降逆;茯苓是升的,去除水湿,助脾气之升;甘草是补脾胃的,坐镇中州;生姜是散寒的,可以散在外表之寒。

黄元御认为是人体内的气机升降圆圈失常,导致上面的气机堵在那里,所以会出鼻塞等症状。

服用这样的方子,如果有效了,成人后续可能要服用一两盒的金匮肾气丸,来善后处理。

罗大伦博士治疗儿童咳嗽的经典方(值得收藏转载的好文)

罗大伦博士治疗儿童咳嗽的经典方(值得收藏转载的好文)

罗大伦博士治疗儿童咳嗽的经典方(值得收藏转载的好文)首先,要告诉各位朋友一个重要的理念,这个理念很重要很重要的说,那就是:中医是把任何一个病,都要区分出不同的情况的,比如寒证、热证等等的,所以,在中医里面,不会出现像西医那样,一种病,用一个药的情况。

这个观点大家一定要掌握的哦,否则,就会出现现在朋友圈里的很多错误的传播方法:“治疗咳嗽的秘方!”然后是,各个方子,没有写任何的适应症,不讲该什么时候用,结果大家会拿来就用,不对症的,毫无用处。

然后很多人喊:“中医没有效果的!”我觉得这么传播中医的,都是在给中医栽赃啊!好了,下面我们来谈孩子的外感咳嗽。

其实孩子的咳嗽很简单,多数是外感而来的,也就是说,感受了外邪而来。

而在中国的大多数地方,大多数时间里,感受的外邪,主要是寒邪。

经常看我的书的朋友,会了解,我把受寒引起的感冒,分为几个阶段,而咳嗽,只是外感引起的一个症状,所以也分这样几个阶段。

这几个阶段,大家一定要记住哦!它们分别是:1、外寒阶段;2、外寒里热阶段;3、里热阶段;4、回到外寒阶段;5、正气不足阶段。

而我讲的调理咳嗽的方子,也分别与此对应的,它们是(各位,这个就非常重要了,任何一位母亲,掌握了这个藏宝图,就可以按图索骥啦!):1、外寒阶段:用烤橘子;2、外寒里热阶段:用盐蒸橙子;3、里热阶段:鲜竹沥口服液配合中药;4、回到外寒阶段:烤橘子或者花椒炖梨;5、正气不足阶段:怀山药水。

好的,各位朋友,这几天,我会把这几个方子再给大家总结一下。

今天,我们来讲第一个阶段,那就是刚刚感受寒邪的外寒阶段!现在开始,外寒阶段大作战!那么,问题是:小朋友在刚刚感受了外寒的时候,是什么表现?1、首先,会打喷嚏,这是感受外寒的明显表现。

2、同时,流清鼻涕。

很多家长问:“怎么区分孩子外感的风寒和风热啊?”答案是:主要看鼻涕!大体上,清鼻涕就是寒证的,黄鼻涕就是热证的。

虽然有极个别的情况,鼻涕来不及变化,会出现不吻合的情况,但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时候,两者是吻合的!3、然后,孩子会怕风,怕冷,严重了会头痛,手脚会冰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鼻炎方这个方子治疗"肺气郁升,鼻塞涕多者:桔梗元参汤,组成是:桔梗9克、元参9克、杏仁9克、橘皮9克、法半夏9克、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9克。

小孩子的用量减一半就可以了。

另外,对鼻炎也可以使用外用药,去药店买几十克芙蓉叶,让他们给研成粉末,自己用榨汁机磨也可,然后上到鼻子里,或是把这个粉末放到口罩的夹层中,让患者戴,这样疗效也不错。

但是如果是寒邪深入的那种总是打喷嚏的过敏性鼻炎,这个方子力道则显得不够,一般还需要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方子来治疗。

如果流的是黄鼻涕,说明此时有热,黄元御用的是五味石膏汤:五味子三克、生石膏九克、杏仁九克、法半夏九克、元参九克、茯苓九克、桔梗九克、生姜九克。

里面加了点清热的。

另外一个方子,是苓泽姜苏汤:茯苓9克、泽泻9克、生姜9克、杏仁9克、甘草6克、橘皮9克、苏叶9克,这个方子治疗的是鼻塞的特别的严重,说话声音都不清楚的,这是体内的湿气特别重,再加上寒湿瘀滞,导致的鼻炎,具体的症状还应该有全身的其他表现,比如舌苔白腻,四肢肿胀,胸脘痞闷等有湿邪的症状,方子里的泽泻不可久服。

咽源性咳嗽,有一种咳嗽,西医叫做咽源性咳嗽,就是感冒的同时引起了慢性的咽喉炎症,这个炎症会总是引起咳嗽。

大家可能都关注气管等部位了,忽视了慢性咽炎也会引起咳嗽。

所以我在治疗长期咳嗽的病人的时候,总是在方子里加入薄荷、射干等通利咽喉的药物,通过实际观察,这样效果就好了很多。

细辛3克、五味子5克、薄荷9克、射干9克、法半夏9克、杏仁9克、枳壳9克、桔梗9克、沙参9克、陈皮6克、瓜蒌壳9克、甘草3克,如有黄痰等热证,加入黄芩5克、桑白皮9克。

这个方子是江西著名老中医林鹤和老先生所创立。

此方我应用多年,治好久咳患者无数,许多都是咳了两三个月甚至更久,医院毫无办法者,一般在四服到五服之间痊愈,不用多服。

之后可以用通宣理肺丸或者金匮肾气丸善后。

淋症的治疗方法;身体每遇到生气、着急或着凉就会犯尿道炎,轻则小肚子憋憋堵堵,重者排小便时感觉不适,更严重的觉得疼,这种病在中医里称为"淋证"。

一定要从疏理肝气的角度来考虑,我在这里特别推荐清朝名医黄元御的传人,麻瑞亭老先生的方子,麻老治疗淋证用的方子是:猪苓9克、泽泻6克、炒白芍9克、丹皮9克、当归9克、橘红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炒杜仲12克、泽兰15克、炒蒲黄15克、冬葵子9克、半枝莲9克、焦山栀6克、白檀香3克、桉树叶3克。

方子里面的白檀香和桉树叶有的地方可能买不到,这是麻瑞亭老先生独特的用药,我通常用扁蓄6克、瞿麦6克来代替,同时我的方法是用艾叶15克熬水,用这个水来泡脚。

带状疱疹特效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民间俗称“蛇丹疮”等,西医认为属于病毒性感染,可用《医宗金鉴》外科中的二味拔毒散。

方用:白矾,雄黄各等份,研为细末,凉开水调涂,一日数次。

(郭按,干则再涂)《金鉴》称:此散治风湿诸疮,红肿痛痒,疥痱等疾甚效,用鹅翎蘸扫患处,痛痒自止,红肿即消。

归脾丸的方子归脾丸的方子是:党参、白术(炒) 、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主治是:1.心脾气血两虚证。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

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者。

春季滋阴食疗方生地九克、制何首乌九克、猪脊骨一节。

这三种食料在一起熬汤,喝汤吃肉,尽量少放花椒等调料,只放一点盐即可,一周可以用两次,适应的人群,阴虚者,一般以舌红,苔薄,脉细数为标准,这是阴虚的舌脉,如果同时总是口干,口渴,心烦,手脚心热(有的夏天热,冬天凉)更可以判断。

这个食疗汤大冷的天不要用,等天气温暖了,觉得自己的汗开始多了,就可以用了。

另外,不用长期吃,和做菜一样,想起来吃一两次就可以了丹栀射郁汤耿老的丹栀射郁汤的方子是:牡丹花瓣六克、栀子花九克、射干九克、郁金九克、枇杷叶九克、生甘草三克、赤茯苓九克。

估计一般大家找不到牡丹花瓣和栀子花,所以我们常用的方子可以用牡丹皮和生栀子代替。

耿鉴庭老先生的书,看到这个方子以后,觉得冬天被冷风吹到,不管是否患了会咽炎,都会很容易喉咙疼痛,这往往和感冒的情况伴随出现,所以,就在治疗感冒,患者出现喉咙附近疼痛的时候,加入这个方子,结果效果也是出人意料地好。

立春节气谈养生_罗大伦_新浪博客朋友们,今天是立春了,这是一年里面,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正所谓是万象更新啊。

今天就聊聊立春吧,立春,历书记载是“斗指东北”,古代的时候,人们通过劳动发现,一年里面的气候变化,居然是有规律的,于是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比如看北斗星斗柄的指向,就可以发现时间的变化,当斗柄指向东北的时候,立春节气就来到了。

有很多学者认为这些节气等是老百姓总结的,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如此周密的天文观测,绝对不是老百姓自己能总结出来的,应该是政府组织的大规模勘测的结果,比如那天太阳到北回归线了,这应该是当时政府才能有力量组织勘测的,所以,寻找这些勘测遗迹,应该是一个工作线索吧。

这让我想起,古代很多著作的名字命名为君王,比如《黄帝内经》,是不是也说明这个问题呢?我们现在普遍认为这事儿和黄帝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这里面是否隐喻了这是君王组织下编写的呢?不管是谁总结出来的,总之,我们在生活中体会,节气是非常的合理的,我们经常感叹,每到一个节气,天气真的发生明显的变化了。

立春,顾名思义,“立”是开始的意思,从这一天起,就拉开了春天的序幕。

我们的古人,认为大自然中的阴阳是交互变化的,我们要想健康,就要顺应这种阴阳变化,在春天里面,白天开始逐渐变长,太阳光也越来越足,阳气开始生发,到了秋天,白天开始越来越短,天气变得寒冷,阳气开始收藏,这是一年里面的阴阳变化,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总的来说,立春这个时候,对气候感觉明显的,应该是南方,真正意义上进入春季的,应该是华南,但是,我们全国都会有所感觉,比如晚上六点天还没黑,这是我在北京的感觉。

所以,养生就不能一刀切,不能华南华北一样,那就出问题了,所以我谈谈总的原则吧。

首先,春季对应肝,所以,这个时候开始注意这方面问题了,这几天,我体会明显的是,阴虚的人开始出现各种病症了,比如很多人口腔溃疡突然出现,这是阴虚虚火上炎,或者是虚阳浮越,这种阴虚的人,阴液不足,所以在春天会比较难过,叶天士所谓能冬不能夏是也,古代医生诊病很重视这个,他们会根据节气判断一个人的病情转归。

此时肝气要生发,如果树木要生长,但是阴液不足,就是没有水了,那么树木就会出问题的。

尤其是在老年人,需要事先预防,有此类征兆的,要服用些滋阴的方子。

除了药物,我介绍一个食疗的方子:生地九克、制何首乌九克、猪脊骨一节。

这三种食料在一起熬汤,喝汤吃肉,尽量少放花椒等调料,只放一点盐即可,一周可以用两次,适应的人群,阴虚者,一般以舌红,苔薄,脉细数为标准,这是阴虚的舌脉,如果同时总是口干,口渴,心烦,手脚心热(有的夏天热,冬天凉)更可以判断。

这个食疗汤大冷的天不要用,等天气温暖了,觉得自己的汗开始多了,就可以用了。

另外,不用长期吃,和做菜一样,想起来吃一两次就可以了。

这个生地和制首乌是我经常用的对药,生地主要滋养肾阴,制首乌滋养肝阴,两者肝肾同治,我在开方子的时候,每遇到阴虚者,或者担心药物会伤阴的,都会加入这两味药。

有的时候,我在转方的时候,看到患者舌头变红了,虽然患者说没有任何症状,但是我会立刻加入这两味药,结果马上病情就好转。

有人问,不是春天阳气生发吗?为什么会使用滋阴的药物呢?这就是中国人的阴阳互生的理论了,阳气怎么生发啊?那是要阴气做后盾的,阴如果不足,阳气就会出问题,如同汽油不足,火燃烧的时间一定短一样,所以这是中国人的思想奥妙,越体会越有道理。

春天的时候,天气虽然变化多端,但是主要是开始转暖,人体的腠理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也开始不足,所以,此时要注意防护,这几天,感冒又开始流行,我说过,主要就是天气暖了,我们的阳气开始发泄,汗出的多了,此时不注意,出门汗没有散干净,结果就感冒了,这次感冒很多人还很厉害,主要是咽喉肿痛,发烧不严重,但是喉咙处的症状持续不消,甚至有的人开始失音。

这次,我自己也被感染,前几天拍摄节目,空调从头顶吹下,穿的衣服是单衣服,结果感冒,当时拍摄得太累了,回家就睡觉了,其实如果在第一时间处理,就没有问题了,结果第二天,邪气入里化热,咽喉疼痛的非常厉害,这次,就是自己开始试验自己的方子了,我用了丹栀射郁汤加减(我在前面的博文里介绍过),用了两天,把邪气解掉,这是我近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了。

这次深切体会,如果自己有了感觉,就要第一时间处理,不能由着邪气深入。

我每天告诉别人,很多人都做到了,这次自己却马虎了。

所以在春天要注意,因为皮肤腠理疏松,所以邪气进入的快,稍有感觉,马上就会入里化热,这也是为什么温病学者认为有个温邪的缘故。

大家要加强防范。

《黄帝内经》里面说,春三月,要“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这是古代的人与天地相参的思想,春天万物生发,此时人也应该顺应,要保护生发之性,不能戗逆,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养心的方法,如果我们按照这种思路去做事儿了,我们的心境一定是舒畅的,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赏赐别人,不罚;保护生命,不杀,这样大家都高兴啊,而这种高兴愉快的状态,正是肝气舒畅的状态,也正是此时养生的最佳状态,所以,古人有些智慧,他没有直接说养心,人家用了一些行为方式来说明,我们听了,自然心领神会。

春天,还有好多要说的,比如《黄帝内经》里面说的“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等,还有阳虚的朋友们如何保养等。

我以后慢慢和大家聊。

年底了,我有很多的书稿要整理,自己在家里整理压力太大了,昨天就去国贸现代城的藏书馆咖啡厅了,坐着整理了一天,阳光明媚,透过巨大的玻璃窗,照在身上暖暖的,大大的英式木桌和烛台,后面是一排排的满是图书的书架,咖啡厅里面放着一些老的歌曲,昨天记忆最深的是卡朋特的歌,那么的婉转悠扬,想起了过去的时光。

突然觉得很幸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