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2x2
二、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二、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住院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TCD 编码:BGG000 骨折病;ICD-10 编码:S32·00 腰椎骨折;S22·001 胸椎骨折)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5 天实际住院日:天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骨髓炎的慢性期患者。
一、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附骨疽(TCD 编码:BWC131)。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骨髓炎(ICD-10 编码:M86.69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ZY/T001.9-94)。
准》(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年)和《实用骨科学》第三版(葛宝丰、徐印坎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年)。
2.疾病分期(1)急性发作期:急性发作两周以内。
(2)慢性期:病情稳定,无急性发作表现。
3.疾病分类(1)单纯性:无合并骨皮缺损或骨不连者。
(2)复杂性:合并骨皮缺损或骨不连者。
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附骨疽(慢性骨髓炎)诊疗方。
案”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临床常见证候:热毒蕴结证正虚邪滞证肾虚瘀阻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附骨疽(慢性骨髓炎)诊疗方。
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附骨疽(慢性骨髓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附骨疽(TCD 编码:BWC131)和慢性骨髓炎(ICD-10 编码:。
M86.691)2.疾病分期属于慢性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单纯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概要

单纯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一、单纯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单纯胸腰椎骨折(TCD编码为:BGG000骨折病;ICD10编码为: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2、患者同意接受治疗。
(二)诊断依据。
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单纯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相关诊断依据拟订(见附件)。
(1)病史:有明显外伤史;(2)主要症状:腰背部疼痛、肿胀、压痛、后凸畸形、活动受限;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3)辅助检查:X线片检查,椎体呈楔形压缩。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治疗方案根据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单纯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拟订(见附件)。
1、符合单纯胸腰椎骨折的诊断标准2、新鲜骨折;3、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TCD编码为:BGG000骨折病;ICD10编码为: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2、X线片检查,椎体压缩小于二分之一;3、Ⅰ类、Ⅱ类骨折,Ⅲ类骨折骨块后移位不超过椎管1/34、除外骨质疏松导致的病理性骨折;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6、患者同意接受治疗。
(六)入院1-2 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2、尿常规;3、肝肾功能;4、凝血四项;5、心电图;6、胸部透视或X线片;7、脊柱X线片;8、骨折椎体为中心的CT扫描;9、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七)中医分期治疗。
1、早期:指伤后1~2周内。
证属气滞血瘀,治宜活血行气导滞。
可内服消肿止痛胶囊。
如腑气不通,大便秘结,治宜行气导滞,通腑祛瘀。
外治卧硬板床,持续骨盆牵引,腰背部垫气囊托板,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2、中期:指伤后3~4周。
骨伤科精深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3、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4、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5、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6、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7、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8、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9、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10、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2、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3、跟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4、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15、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16、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17、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8、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19、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一、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200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2009 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 分型青枝型骨折横断型骨折粉碎型骨折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的证型:血瘀气滞证瘀血凝滞证肝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的患者。
单纯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单纯胸膜椎背折中医临床路悝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3)后期:伤后4周以上。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单纯胸腰椎骨折诊疗方o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临床常见证候:早期:血瘀气滞证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中期:营血不调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肿痛虽消而未尽,程度已有减轻,但活动仍受限,舌喑红,苔薄白,脉弦缓。
后期:气血两虚证淡苔白,脉虚细。
腰酸腿软,四肢无力,活动后局部隐隐作痛,舌(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治疗方案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单纯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拟订。
1、符合单纯胸腰椎骨折的诊断标准2、新鲜骨折;3^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W3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TCD编码为:BGGOOO 骨折病;ICD10编码为: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2、X线片检查,椎体压缩小于30%;3、【类、II类骨折,III类骨折骨块后移位不超过椎管1/34、除外骨质疏松导致的病理性骨折;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6、患者同意接受治疗。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 入院1-2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2、 尿常规;3、 肝肾功能;4、 凝血四项;5、 心电图;6、 胸部透视或X 线片;7、 脊柱X 线片;8、 骨折椎体为中心的CT 扫描;9、 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如:血型、胸腰椎MRI 等。
(八) 治疗方法1. 早期(1) 外治卧硬板床,持续骨盆牵引,腰背部垫气囊托板,进行腰背 肌功能锻炼。
(2)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治法:理气化瘀、消肿止痛 方药:复元活血汤加减。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诊疗方案中医诊疗方案如下:一、中药内服治疗:1.活血化瘀方:如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祛瘀活血汤等,可通过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来减轻疼痛和肿胀。
2.骨结合方:如足三里汤、复方川芎枣胶囊等,可促进骨折的愈合和修复,加快康复进程。
二、中药外用治疗:1.中药外敷:可使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进行外敷治疗。
例如,可以将活血化瘀的药物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水或醋制成糊状,然后涂抹在患处,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更换一次。
2.中药熏蒸:可以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进行熏蒸治疗。
如使用逍遥丸,将其研磨成粉末,加热后熏蒸患处,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
三、针灸疗法:1.针刺穴位:可选择一些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
如足三里、梁丘、阳陵泉、委中等穴位。
2.刮痧拔罐:可以用拔罐疗法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治疗。
具体操作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可在患处和相关的经络上进行刮痧或拔罐。
四、推拿按摩疗法:1.推拿按摩: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能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
如揉、捏、推、拉等手法。
2.腰部热敷: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在胸腰椎骨折处进行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疼痛,缓解肌肉紧张。
五、康复锻炼:1.牵引治疗: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腰部牵引,通过适度牵拉脊柱,减轻脊柱的压力,促进骨折的愈合。
2.压力调节:在康复期间,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减轻对椎间盘的压力。
3.温和的体育锻炼:在疼痛减轻后,可以进行一些温和的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肌肉力量。
总之,中医治疗胸腰椎骨折主要通过中药内服、中药外用、针灸疗法、推拿按摩和康复锻炼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疗,以促进骨折的愈合,缓解疼痛和恢复患者的功能。
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二、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二、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住院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TCD 编码:BGG000 骨折病;ICD-10 编码:S32·00 腰椎骨折;S22·001 胸椎骨折)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5 天实际住院日:天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骨髓炎的慢性期患者。
一、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附骨疽(TCD 编码:BWC131)。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骨髓炎(ICD-10 编码:M86.69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ZY/T001.9-94)。
准》(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年)和《实用骨科学》第三版(葛宝丰、徐印坎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年)。
2.疾病分期(1)急性发作期:急性发作两周以内。
(2)慢性期:病情稳定,无急性发作表现。
3.疾病分类(1)单纯性:无合并骨皮缺损或骨不连者。
(2)复杂性:合并骨皮缺损或骨不连者。
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附骨疽(慢性骨髓炎)诊疗方。
案”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临床常见证候:热毒蕴结证正虚邪滞证肾虚瘀阻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附骨疽(慢性骨髓炎)诊疗方。
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附骨疽(慢性骨髓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附骨疽(TCD 编码:BWC131)和慢性骨髓炎(ICD-10 编码:。
M86.691)2.疾病分期属于慢性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二、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二、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住院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TCD 编码:BGG000 骨折病;ICD-10 编码:S32·00 腰椎骨折;S22·001 胸椎骨折)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5 天实际住院日:天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骨髓炎的慢性期患者。
一、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附骨疽(TCD 编码:BWC131)。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骨髓炎(ICD-10 编码:M86.69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ZY/T001.9-94)。
准》(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年)和《实用骨科学》第三版(葛宝丰、徐印坎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年)。
2.疾病分期(1)急性发作期:急性发作两周以内。
(2)慢性期:病情稳定,无急性发作表现。
3.疾病分类(1)单纯性:无合并骨皮缺损或骨不连者。
(2)复杂性:合并骨皮缺损或骨不连者。
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附骨疽(慢性骨髓炎)诊疗方。
案”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临床常见证候:热毒蕴结证正虚邪滞证肾虚瘀阻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附骨疽(慢性骨髓炎)诊疗方。
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附骨疽(慢性骨髓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附骨疽(TCD 编码:BWC131)和慢性骨髓炎(ICD-10 编码:。
M86.691)2.疾病分期属于慢性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3、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4、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5、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6、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7、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8、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9、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10、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2、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3、跟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4、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15、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16、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17、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8、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19、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一、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 分型青枝型骨折横断型骨折粉碎型骨折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的证型:血瘀气滞证瘀血凝滞证肝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