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舞蹈常用术语大全不得不知

合集下载

舞蹈专业术语

舞蹈专业术语

舞蹈专业术语
舞蹈术语:
腾空、髋部高于头的翻腾动作、空中技巧动作、侧空翻、反身细腿跳、后软翻、C跳、侧手翻、反身跨栏跳、分类、连续技巧动作、库佩姿势、腿从库佩姿势经由巴塞姿势到延伸的过程、鱼跃翻滚、掉落、被举起上升的动作、被举起的运动员、个人执行、挥鞭转、阿拉C 杠、飞鼠动作、定格,定位、前软翻、手倒立、头手倒立旋转、前/后手翻、头倒立、髋位、髋部高于头的翻转、倒置、单脚起跳单脚落地的跳跃动作、鲤鱼打挺、托举动作、被举起人员、巴塞姿势、配合动作、转体总称、弯腿预备姿势可用于跳跃与旋转前后、道具、俯卧姿势、提踵、释放移动、前/后单肩滚翻、肩位、舒舒诺娃、前弯腿姿势,仅在跳跃中、定格,定位、支撑人员、支撑腿、面朝上平躺姿势,无论在地面还是被举起、交换腿跳、身体倾斜的侧踢腿,无论腿的高低、膝抛、屈体分腿跳、变身跳、抛接、翻腾、垂直倒立、乌龙脚柱、动力腿。

中国古典舞蹈教学常用术语及动作图示

中国古典舞蹈教学常用术语及动作图示

中国古典舞蹈教学常用术语及动作图示中国古典舞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中国古典舞蹈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风格。

在中国古典舞蹈的教学中,有一些常用术语和动作,对于学习古典舞蹈的人来说是必备的。

一、常用术语1. 基本功:指学习古典舞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动作和姿势,包括站立姿势、转身动作、进退步等。

2. 配合:指舞蹈演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包括动作配合、节奏配合和情感配合。

3. 起舞:指舞蹈开始的动作,是古典舞蹈的开场动作。

4. 打脚:指古典舞蹈中表现力强烈的踢腿动作,可以加强舞蹈的冲击力和节奏感。

5. 起势:指古典舞蹈中舞者起身的动作,用来铺垫后续的舞蹈动作。

6. 组合:指将多个动作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舞蹈动作序列。

7. 手臂动作:古典舞蹈的手臂动作非常重要,包括抬手、划弧、握拳等。

8. 旋转:指身体在舞台上的旋转动作,可以增加舞蹈的动感和视觉效果。

9. 跳跃:古典舞蹈中常见的跳跃动作,包括转体跳、腾空跳等。

10. 舞台布景:指古典舞蹈演出时舞台上的布景设计,用来营造舞蹈的氛围和表现背景。

二、动作图示1. 站立姿势:古典舞蹈的站立姿势要求舞者保持优雅和稳定,身体挺直,脚尖并拢,双手自然下垂。

2. 手臂动作:古典舞蹈中的手臂动作要求舞者动作流畅、柔和,可以有抬手、划弧、握拳等动作。

3. 出场动作:古典舞蹈中的出场动作常常包括起势和起舞,舞者通过这些动作展示自己的技巧和气质。

4. 旋转动作:旋转是古典舞蹈中常见的动作之一,舞者通过旋转动作展现身体的灵活性和流畅性。

5. 跳跃动作:跳跃是古典舞蹈中具有冲击力和节奏感的动作,舞者可以通过跳跃动作表达舞蹈的情感和力量。

6. 打脚动作:打脚是古典舞蹈中常见的动作之一,舞者可以通过打脚动作展示腿部的力量和灵活性。

7. 进退步动作:进退步是古典舞蹈中的基本功之一,也是舞者展示舞蹈技巧和舞台表现力的重要动作。

通过以上动作图示,舞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古典舞蹈中常用动作的具体形态和要领。

舞蹈鉴赏术语整理

舞蹈鉴赏术语整理

舞蹈鉴赏术语整理舞蹈是一门独特而美妙的艺术形式。

在鉴赏舞蹈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术语,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舞蹈作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舞蹈鉴赏术语的整理:1. 舞蹈形式:- 独舞(solo):由一个舞者独自表演。

- 双人舞(duet):由两个舞者同时表演。

- 合唱舞(ensemble):由多个舞者共同表演。

2. 舞蹈动作:- 抽象舞(abstract dance):没有具体故事情节或含义的舞蹈。

- 戏剧舞(dramatic dance):带有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的舞蹈。

- 跳跃(leap):舞者离地跳起并在空中展开身体。

3. 舞蹈风格:- 现代舞(modern dance):强调自由流动的舞蹈动作和表达个人情感。

- 古典芭蕾(classical ballet):注重舞者的姿势和技巧,有严格的动作规范。

- 民间舞蹈(folk dance):源于特定地区或民族文化的舞蹈形式。

4. 舞蹈技巧:- 转体(turn):舞者身体绕着中心轴旋转。

- 提脚(pas de chat):舞者跳起时两腿腾空并连续交叉。

5. 舞蹈节奏:- 快速(allegro):快速的节奏和动作。

- 慢板(adagio):缓慢的节奏和流畅的动作。

这些鉴赏术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的形式、动作、风格、技巧和节奏。

通过研究这些术语,我们可以更深入地鉴赏舞蹈的美和艺术。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部分舞蹈鉴赏术语的整理,舞蹈领域还有更多术语和概念值得深入学习和了解。

希望这份整理对您在舞蹈鉴赏中有所帮助!。

中国古典舞术语词典

中国古典舞术语词典

中国古典舞术语词典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深受人们喜爱。

它继承了古代宫廷舞蹈的优美,融入了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韵味。

在学习和欣赏中国古典舞时,了解一些舞蹈术语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为你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国古典舞术语,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艺术形式。

一、基本动作1. 托掌(tuō zhǎng):双手呈掌形,手掌向上取势。

2. 捧(pěng):用一个手掌向上托着另一只手或物品。

3. 握(wò):手指弯曲,握紧物品。

4. 拿(ná):手指略微张开,轻握物品。

5. 搭(dā):手轻轻搭在物品上,没有实质性的按压。

6. 掬(jū):手掌张开,均匀地从下方向上方捧着物品。

7. 抓(zhuā):用手指和手掌的力量握住物品。

8. 捧托(pěng tuō):双手合拢托物。

9. 分开(fēn kāi):双手由握拳状态转变为自然展开状态。

10. 平(píng):手掌打平,与地面平行。

二、舞姿和动作1. 格调(gédiào):中国古典舞的曲调、舞姿和动作的风格和特点。

2. 曲线(qū xiàn):古典舞以优美的弯曲线条来表现舞蹈的美感。

3. 站姿(zhàn zī):古典舞中的基本站立姿势,身体直立,自然舒展。

4. 炜(wěi):舞姿表现出轻松、柔软、舞蹈的美感。

5. 眷(juàn):舞姿表现出稳健、豪放、舞蹈的力量感。

6. 骨刺(gǔ cì):古典舞中的技巧动作,通过舞者收紧肌肉实现身体的力量。

7. 转身(zhuǎn shēn):身体绕着自身的轴心旋转。

8. 扑(pū):一种轻盈的跳跃动作,舞者以脚尖为支点向前跃起。

9. 旋转(xuán zhuǎn):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围绕着一个点或轴线旋转。

10. 扭(niǔ):舞者的躯干或身体的一部分呈弯曲或扭动的姿势。

三、舞剧和表演1. 轻柔舞(qīng róu wǔ):古典舞中以柔软、婉转、细腻的动作表达情感的舞蹈形式。

芭蕾专业术语最全

芭蕾专业术语最全

芭蕾专业术语最全芭蕾舞是一种优雅、精致而充满艺术性的舞蹈形式,其拥有着独特的语言和术语。

了解这些术语对于学习和欣赏芭蕾舞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芭蕾舞专业术语,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芭蕾舞的魅力。

一、基本姿势和动作术语1. 芭蕾姿势(Ballet position)芭蕾姿势是芭蕾舞中常用的身体基本姿势,包括五个基本姿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芭蕾姿势。

2. 脚弓(Arch)芭蕾舞中,指脚背需要保持弯曲和紧实的状态,使得脚在舞蹈中能够展现出优美的线条。

3. 各种步伐(Footwork)芭蕾舞中的各种步伐,例如切·鲁加(Chassé),立卡(Piqué)和飞·鱼雷(Jeté)等,是芭蕾舞者在舞台上展现优美身姿和流动动作的方式。

4. 跳跃与转体动作(Jumps and turns)跳跃与转体动作是芭蕾舞中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包括各种跳跃,如扑灭(Assemblé)、跳遥远(Saut de chat)、连续转体动作如连续转体跳(Pirouette en dedans)等。

二、舞剧术语1. 舞蹈剧目(Ballet production)芭蕾舞剧是芭蕾舞的重要形式,它通常由编舞家根据具体主题和故事情节编排而成。

例如《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等。

2. 主要角色(Principal)在芭蕾舞剧中,每个角色都扮演一个特定的角色,并具有特定的动作和对白。

主要角色通常是芭蕾舞中的重要角色,他们需要展示出技巧和表达能力的高水平。

3. 芭蕾剧团(Ballet company)芭蕾舞剧团是由一群专业的芭蕾舞者组成的集体,他们定期演出不同的舞蹈剧目,并展示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舞蹈才华。

三、身体动作和技巧术语1. 支撑(En pointe)芭蕾舞中,支撑是指芭蕾舞者站在脚趾尖上。

这需要芭蕾舞者具备强大的技巧和平衡力。

2. 转体(Pirouette)转体是芭蕾舞中的一种常见的技巧,芭蕾舞者在脚尖上做一个旋转动作,通常以自己的周中心为轴。

中国古典舞术语词典

中国古典舞术语词典

中国古典舞术语词典导言中国古典舞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舞蹈形式,通过优美的动作和精湛的技巧,传达着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舞,我们需要了解其中的术语与词汇。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本中国古典舞术语词典,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典舞。

一、基本舞姿(Basic Postures)1. 仙鹤展翅(Crane Spreads Its Wings):舞者以仙鹤飞翔的姿态展开双臂,形成一个优美的弧形。

2. 举彩霞(Holding Colorful Clouds):双臂微张,手掌垂直向上,如抱住一个彩云般的姿势。

3. 托天降角(Lifting the Heaven and Descending the Angle):右手高举,左手下垂,身体略向左倾,仿佛将天空托起。

4. 开金莲(Opening the Golden Lotus):双臂自腰间徐徐展开,如盛开的金莲花。

5. 开心花(Opening the Happy Flower):双臂向两侧展开,如欣喜之花盛开的姿态。

二、动作技巧(Movement Techniques)1. 旋转(Turn):舞者以一个固定的轴心为中心,转动身体或旋转一只脚,表达出旋转的美感。

2. 翻花腕(Turning the Flower Wrists):双手自下而上翻转,手指轻轻弯曲,表现出柔美的花蕊。

3. 转握(Hand Transfer):将一只手从一种姿势转移到另一种姿势,流畅自然地连接不同动作。

4. 翻脚(Kick):舞者抬起一只脚,并伸直腿部向前或向后,展示出优雅的腿部线条。

5. 划水(Hand Waving):双手如划水般在空中划动,表达出水中荡漾的美感。

三、舞蹈剧目(Dance Repertoire)1. 《白蛇传》(Legend of the White Snake):以中国古代传统神话故事为背景的舞蹈剧目,讲述了白蛇与许仙之间的爱情故事。

2. 《红色娘子军》(Red Detachment of Women):根据中国革命时期的真实故事改编的舞剧,展现了女红军英勇不屈的精神。

舞蹈术语名词解释

舞蹈术语名词解释

舞蹈术语名词解释舞蹈术语名词解释1. 芭蕾舞(Ballet):一种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舞蹈形式,以优雅的动作、高度的技巧和严格的姿势著称。

2. 现代舞(Modern dance):一种传达情感、表达自由的舞蹈形式,不受传统舞蹈限制,注重创新和个性。

3. 爵士舞(Jazz dance):一种源于爵士音乐的流行舞蹈形式,具有动感和快节奏,注重身体的灵活性和个性表达。

4. 排舞(Choreography):指舞蹈编排的过程,包括设计舞蹈动作序列、舞台布景、音乐选择等。

5. 舞台效果(Stage presence):在表演过程中,舞者通过自信的表演技巧和令人难以忽视的存在感来吸引观众注意力。

6. 音乐节奏(Musicality):指舞者对音乐节奏的敏感和对其表达的能力。

7. 跨界舞蹈(Crossover dance):结合不同舞蹈风格和元素的舞蹈形式,如街舞和芭蕾的结合。

8. 脚位(Footwork):指舞者用脚执行的动作和步法,是舞蹈中重要的技巧之一。

9. 整齐划一(Synchronization):指多个舞者同时执行同样的动作,达到完全一致的效果。

10. 张力(Tension):舞者通过肌肉控制展现出来的紧绷感,可以使动作更加有力和夺人眼球。

11. 跳跃(Jump):指舞者离开地面,空中完成一系列动作的一种基本舞蹈动作。

12. 旋转(Turn):舞者以腿为支点,身体绕着中心轴线旋转的一种舞蹈动作。

13. 伸展(Stretch):指舞者运用肌肉控制,延伸身体线条,使舞姿更加优雅和流畅。

14. 后撤步(Backward step):舞者向后移动一步,通过脚、腿和身体的协同动作来完成。

15. 跳板(Springboard):指用于增加跳跃高度或加强动作效果的物体,例如踢腿时脚的支撑物。

16. 绷踵(Pointe):指芭蕾舞中舞者站在脚趾尖部的动作和姿势。

17. 呼吸(Breathing):舞者在表演过程中,通过正常呼吸来维持体力和节奏的一种技巧。

民族舞的专业术语

民族舞的专业术语
4. “亮相”:那一瞬间的定格,如同烟花绽放,惊艳无比。在舞蹈高潮时来一个帅气的亮相,多震撼呀!
5. “手势”:各种各样的手势像是会说话一样,传递着丰富的情感。维吾尔族舞蹈中的手势多丰富呀,难道你不想学学?
6. “步伐”:那或轻快或沉稳的步伐,就像人生的脚步,各有各的精彩。蒙古族舞蹈的豪迈步伐,多有气势!
10. “起范儿”:开始跳舞前的那个架势,就像起跑前的准备。一个好的起范儿能让舞蹈更吸引人呢,不是吗?
我觉得民族舞的这些专业术语都太有意思了,它们让民族舞变得丰富多彩,充满魅力!
7. “节奏”:舞蹈的节奏就像心跳,带动着你的情绪一起起伏。听着那欢快的节奏,身体能不跟着动起来吗?
8. “表情”:脸上丰富的表情能让舞蹈活起来,可不只是做做Leabharlann 子哟!看那些优秀的舞者,表情多到位呀。
9. “神韵”:这可是舞蹈的灵魂呀,没有神韵的舞蹈多无趣呀。想想那些能把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舞者,多厉害!
民族舞的专业术语
1. “身韵”:跳舞时那身体的韵味,就像一杯陈酿的美酒,越品越香。你看杨丽萍老师跳舞时的那种身韵,哇,简直绝了!
2. “三道弯”:这可是民族舞里独特的姿态呀,像弯弯的月牙,多迷人呀!傣族舞里经常能看到这种美妙的三道弯呢。
3. “圆场”:不停地转圈移动,就如同在舞台上画出一个个美丽的圆。哎呀,跳民族舞不会圆场可不行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舞蹈常用术语大全不
得不知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35个舞蹈常用术语大全,不得不知!以下这些舞蹈的常用术语,名词解释。

包括专业词汇与舞者口中的常用词汇。

(1)基训/基础训练:是指对舞蹈演员或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

如发展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

使学员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以适应各种类型动作和高难技巧的需要;同时,为随时扮演各种舞蹈人物形象做好准备,基本训练,对演员,学员体力的保持也有益处。

(2)主力腿:是指动作过程中,或者形成姿态时,支撑身体重心的一条腿,称主力腿。

它与动力腿配合,对身体平衡以及动作,姿态的优美有着重要作用。

(3)动力腿:是指与主力腿相对而言,非重心支撑的一腿为动力腿,可做各种屈伸,摆动等动作。

(4)起泛儿:是舞蹈俗语,指动作前的准备姿势。

技巧前的准备动作,都称作“起泛儿”也叫“起”。

(5)法儿:指舞蹈时是否得法,即动作是否符合规律,是否有韵味。

在品评舞蹈者的动作是否得法时,常用有“法儿”没“法儿”来加以褒贬。

(6)节奏:是指音响活动的轻重缓急形成节奏,其中节拍的强弱和长短交替出现而合乎一定的规律。

节奏为音乐旋律的骨干,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

节奏也是舞蹈动作的基本要素之一,一切舞蹈动作均在一定的节奏
下进行。

(7)韵律:是指在舞蹈动作中,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造成欲左先右,欲纵先收,以及动与静,上与下,高与低,长与短等辨证的规律,形成了舞蹈动作的韵律。

韵律
在舞蹈中享有重要地位,是较难掌握的一种动作因素。

(8)身段:指演员在舞台表演或训练中,各种舞蹈的形体动作
的统称。

从最简单的比拟手势到复杂的武打技巧,如:
坐、卧、行、走、甩袖、亮相等都称为身段。

(9)形体:指演员的身体形态。

通用在戏剧中,尤为话剧和电影所常
用。

话剧和电影演员的身体训练和舞蹈训练称为“形体训练”这种课程称为“形体课”。

(10)造型:是塑造人物外
部形象的艺术手段之一。

在舞蹈中人们将雕塑性强的动作
姿态称为“造型”。

(11)亮相:源于中国古典舞蹈中独具
特色的一种技法。

即在某舞蹈段落最后,以一个加强节奏
感的动作塑造该舞姿“造型”。

通过这个舞姿动作顿挫到位,或甩头、凝视等使表达的神情更明朗、强烈。

此种造
型即亮相。

是指剧中主要人物第一次上场(有时也用于下场)或一段舞蹈,武打完毕之后,在一个短促的停顿中所做的
姿态叫亮相。

它也是戏曲表演中的一种程式动作。

(12)舞
蹈动作:是指经过提炼和美化,有节奏,有规律的人体动作,是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它大多来自劳动生活,
并同民族的斗争生活,风俗习惯,自然条件,审美观念和
传统艺术等有联系。

(13)舞蹈语言:舞蹈语言主要是通过
舞蹈动作来表现主题,抒发情感的。

舞蹈语言也是舞蹈动作的别名,它由单一或几个舞蹈动作组合而成具有一定含义。

舞蹈语言即包含有一定意义的简单舞蹈动作,又包含较长的动作组合。

(14)舞蹈组合:是舞蹈的常用语。

它是指两个以上的舞蹈动作被组织联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动作称为组合。

它包括最简单的,性质单纯的动作连接,也包括最复杂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动作的组合。

它是用来达到某种训练目的,或是为了表现一段舞蹈思想内容的手段。

(15)舞蹈语汇:是指把若干不同的舞蹈动作汇集起来,为表达舞蹈作品的主题内容服务,是一切舞蹈语言的总称,如文学的词汇。

(16)主题动作:指一个舞蹈或一个舞蹈形象最重要的成为核心的动作,从“音乐主题”一语演移而来。

音乐主题在音乐创作中被反复出现,不断重复加深听者的印象;舞蹈的“主题动作”也采取不断重复和再现等手法,加深观者的印象。

它是为舞蹈的主题思想和塑造人物服务的。

主题动作的重复使用,是舞蹈创作的一种手法。

(17)舞蹈编导:是舞蹈艺术工作中一种重要职务。

由于舞蹈的专业特征所定,编舞和导演常常由一个人或几个人统一承担,故统称为编导,编导的职责是构思和编写舞蹈台本。

根据音乐进行具体编舞,组织和指导排练。

通过与作曲家,指挥,舞台美术设计以及演员合作,把舞蹈呈现在舞台上,达到预定的目的。

(18)舞蹈结构:舞蹈作
品的组织方式和内部结构。

编导根据对生活的认识和舞蹈素材的理解,按照塑造舞蹈形象和表现主题的需要,用舞蹈及其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把一系列生活材料,人物形象,事件情节分别轻重,主次合理而匀称地加以安排和组织,使其即符合欣赏规律,又适应舞蹈(舞剧)作品体裁形式的要求,达到舞蹈艺术上的完整和谐。

(19)舞蹈构图:是指编导为表现舞蹈作品的主题思想,交待环境情节和塑造舞蹈形象,按美感效果的要求,在舞台空间安排和处理各种人物的关系及位置叫舞蹈构图。

一般通过各种移动线和“对称”,“对比”,“集中”,“分散”以及“平衡”等手法,把零散的个体形象纳入到艺术整体中来,形成各种图形图案,如“方形”,“菱形”,“圆形”,“弧形”,“三角形”,“梯形”,“四边形”等各种画面。

我国民间舞在长期实践和积累中,形成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图形。

如秧歌舞中的“二龙吐须”,“剪子股”,“四面斗”,“珍珠倒卷帘”,“卷白菜心”等,是研究舞蹈构图的宝贵遗产。

(20)舞台场记:也称舞蹈场记。

是指舞蹈作品的图画,文字记录。

一般包括舞蹈台本,舞蹈音乐,舞蹈动作及舞台场面,服饰和道具的图解等,供排练舞蹈用。

(21)舞台灯光:也叫“舞台照明”简称“灯光”,舞台美术造型手段之一。

运用舞台灯光设备(如灯具,幻灯,控制系统)和技术手段随着剧情的发展,
以光色及其变化显示环境,渲染气氛,突出中心人物,创造舞台空间感,时间感,塑造舞台演出的外部形象,并提供必要的灯光效果(如风,雨,闪电)等。

(22)舞台美术:舞台美术是戏剧和其它舞台演出的一个组成部分。

包括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

其任务是根据剧本内容和演出要求,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下,运用多种造型艺术手段,创造剧中环境和角色外部形象,渲染舞台气氛。

(23)八个方位——1—8点:是用以规范舞蹈者面向,走向的专业术语。

即:场地正前为第一方位—“1点”;右前、右旁、右后为第二、三、四方位—“2、3、4点”;正后为第五方位—“5点”;左后、左旁、左前为第六、七、八方位—“6、7、8点”(24)扶把训练:即学员手扶把杆做舞蹈动作。

分“单手扶把”和“双手扶把”。

(25)中间训练:即站在训练场地中间做练习。

是相对“扶把训练”而言。

(26)对称动作:指左、右相对的同一动作。

如“右按手”的对称动作即“左按手”(27)动作的左与右:单一舞蹈动作一般都分左、右两面,通常是以动作腿(或动作臂)来区分。

如右手做“盘手”即称“右盘手”。

舞蹈训练中常称“左虚步”、“右端腿”等,即表示用左或右肢做该动作。

(28)动作的单与双:有些动作以单臂(或腿)做动作时多称左或右(见上条);以双臂(或双腿)做时即标以“双”字,如“双山膀”、“双摇臂”、“双起双落”等。

(29)
面向、视向:身体正面所朝的方向称面向;眼看几点即视向,一般也包括脸的朝向,如“眼看8点”,即脸和视线均朝8点。

(30)平圆、立圆:与地面平行的圆圈运动路线(通称“划圆”)即“平圆”;与地面垂直的圆圈运动路线即“立圆”。

(31)划弧:指在“划圆”轨道上的某一段路线,如手臂划“上弧线”,即手臂做立圆的上半圆。

(32)留头、甩头:身体开始转动而头仍留向原方位不动,称“留头”。

头从一方位迅速转向另一方位称“甩头”。

例如“转圈”、“翻身”动作,开始转体时“留头”,当身体转动约180°时,再迅速甩头360°,以控制旋转方向、增强动力。

甩头也是亮相时的常用动作。

(33)涮头:以颈为轴,头在肩上方做平圆动作。

(34)环动:多指腿部以髋关节为轴的划圆动作。

有时也泛指其他关节为轴的划圆动作。

(35)控制:此处指舞蹈训练课目的一种。

即使舞姿静止在一个动作上,训练肢体的控制力量和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