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式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规范
大容规TSG21-2016对压力容器安装、改造与修理的要求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对压力容器安装、改造与修理的要求5.1安装改造修理单位(1)从事压力容器安装、改造或者重大修理的单位应当是取得相应资质的单位;安装、改造或者重大修理的单位应刍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并且有效运行,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对压力容器安装、改造、修理的质量负责;(2)安装改造修理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技术标准;(3)安装改造修理单位应当向使用单位提供安装、改造、修理施工方案、图样和质量证明文件等技术资料。
(4)压力容器安装、改造与重大修理前,从事压力容器安装、改造与重大修理的单位应向使用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书面告知。
★特别提示:1)承担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的单位应按照TSG R3001-2006《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取得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资格许可证;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资格分为1、2级。
1级可以从事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2级可以从事维修;已取得压力容器制造的单位,可以从事制造许可范围的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工作,不需另取压力容器安装许可证;已取得GC1级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的单位,可从事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工作,不需另取压力容器安装许可证;已取得2级(含2级)锅炉安装资格许可资格的单位,可从事1级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工作,不需另取压力容器安装许可证。
1)国质检特函[2007]402号(2007.6.7实施)《关于进一步完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的通知》文件中之五还规定了:“已取得GB类和GC2级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的单位,配备相应的数量起重工后,可以安装与其相关的D级压力容器,不需领取压力容器安装许可证”。
“已取得GC1级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资格的单位,可以从事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工作,不需另取压力容器安装许可证”。
3)告知“压力容器在安装、改造与重大维修前,从事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的单位应当向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机关书面告知。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通用规程

HJ350-H08MnMoA
HJ431-H08MnMoA
低碳钢与耐热型低合金钢相焊
Fe-1-1与Fe-4、Fe-5A、Fe-5B-1相焊
E4315
J427
F4A0-H08A
HJ431-H08A
HJ350-H08A
HJ101-H08A
强度型低合金钢与耐热型低合金钢相焊
Fe-1-2与Fe-4
12Cr2Mo
12Cr2Mo1
12Cr2MoG
12Cr2Mo1R
E6015-B3
R407
1Cr5Mo
E5MoV-15
R507
06Cr19Ni10
F308-H08Cr21Ni10
SJ601-H08Cr21Ni10
HJ260-H08Cr21Ni10
H08Cr21Ni10
06Cr18Ni11Ti
F347-H08Cr20
J507RH
15MnNiDR
E5015-G
W607
Q370R
E5016-G
E5015-G
J556RH
J557
20MnMo
E5015
E5015-G
J507
J557
20MnMoD
E5016-G
E5015-G
E5516-G
J506RH
J507RH
J556RH
13MnNiMoR
18MnMoNbR
20MnMoNb
HJ260-H08Cr19Ni14Mo3
H08Cr19Ni14Mo3
022Cr19Ni10
E308L-16
A002
F308L-H03Cr21
Ni10
SJ601-H03Cr21Ni10
焊后热处理工艺守则

2.1 认真熟悉图样,掌握容器所用钢材的材质及特性,弄清弄懂焊后热处理的技术要求及工艺,发现问 题及时向施工技术人员提出,解决后方可施工. 2.2 检查焊后热处理所用工装设备,在确认工装电器设备可以正常使用后,再进行焊后热处理. 2.3 明确施工操作责任者,参加操作人员分工清楚,责任明确. 3 3.1 的选取. 压力容器或受压元件焊后热处理厚度δ 压力容器或受压元件焊后热处理厚度δPWHT 的选取. 等厚度全焊透对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厚度δPWHT 为其焊缝厚度,也即容器或其受压元件钢材厚度
修改状态
0 பைடு நூலகம்/3
焊 后 热 处 理 工 艺 守 则
1 1.1 适用范围和编制依据
页
次
本守则的编制以《固定式容规》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JB/T4709—2000《钢制压力容器
焊接规程》为依据. 1.2 本守则适用于按《固定式容规》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的有关规定需进行焊后热处理的钢 制压力容器和零部件. 2 施工准备
修改状态
0 3/3
焊 后 热 处 理 工 艺 守 则
测温点的位置见下图: 顶 端头 腰 底 加热区Ⅰ 顶 腰 底
页
次
顶 端头 腰
底 加热区Ⅱ
6.3 容器焊后整体热处理,所用保温材料及其保温方法如下: 岩棉:40~50mm 厚,两层共 80~100mm 厚,外扎 10#镀锌铁丝,为确保保温效果,两层应错缝 以避免因热流短路而增加加热损失. 保温后要进行保温质量检查,在焊后消除应力退火过程中发现因保温质量存在问题而影响消除应力 退火效果时,则应立即组织力量进行修补以保证退火质量. 6.4 同本守则 4.4 条 6.5 温差:为保证容器焊后热处理效果,在退火过程中应力求使整个容器温度均匀,具体规定如下: a 在退火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容器任何 5000mm 间隔的温差不得大于 1500C. b 在退火的保温过程中,整个容器的最大温差不得超过 830C. 用对回火脆性不敏感的钢制造的容器进行焊后热处理时,其降温速度应缓慢,通常不应超过本 用对回火脆性敏感的钢制造的容器在进行焊后热处理时,其降温速度和拆出保温温度不受上述 6.6 降温速度和拆出温度: a 守则 4.4 条升温度所允许的数值;其拆出的保温温度应低于 300~4000C. b 限制按工艺要求执行. 7 钢制压力容器的焊缝返修及其热处理的规定: 钢制压力容器的焊缝返修及其热处理的规定:
TSGR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Supervision Regulation on Safety Technology forStationary Pressure Vesse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09年8月31日前言2007年5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下达制(修)订《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容规》)的立项计划。
2007年9月,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技术法规室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制(修)订工作组并且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工作组会议,讨论了《容规》制(修)订的原则、重点内容及主要问题、结构(章节)框架,并且就起草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制定了起草工作时间表。
2007年11月,工作组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工作会议,经过讨论,形成了《容规》征求意见稿,特种设备局以质检特函[2008]10号文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
2008年5月,工作组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第三次会议,根据征求的意见,研究处理形成送审稿。
在制(修)订过程中,特种设备局还多次与工作组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容规》制(修)订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并且委托中国特检院和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分别于2008年1月和2008年7月,组织召开2次专题研讨会,讨论《容规》中无损检测部分的修改。
2008年8月,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审议,工作组根据审议意见修改后形成了报批稿。
2008年1 0月,本规程的报批稿由国家质检总局向WTO/TBT进行了通报。
2009年4月,工作组回复了WTO/TBT的咨询意见,并且于2009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容规》定稿会,最终确定了《容规》报批稿的内容。
2009年8月31日,本规程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本次修订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将《容规》转化为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确立其在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中的位置;充分吸收事故教训;充分体现法规是安全基本要求的思想;解决《容规》中存在的对行业影响较大的突出问题,重要内容变化要有论证、调研、数据的支撑;强化使用管理和应急救援预案;体现节能原则;促进生产,方便企业;吸纳成熟的科技成果,有利于技术进步、科学发展;兼顾国际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安全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协调一致。
TSGR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精品文档]
![TSGR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c7d4466312b3169a451a4e0.png)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Supervision Regulation on Safety Technology forStationary Pressure Vesse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09年8月31日前言2007年5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下达制(修)订《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容规》)的立项计划。
2007年9月,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技术法规室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制(修)订工作组并且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工作组会议,讨论了《容规》制(修)订的原则、重点内容及主要问题、结构(章节)框架,并且就起草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制定了起草工作时间表。
2007年11月,工作组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工作会议,经过讨论,形成了《容规》征求意见稿,特种设备局以质检特函[2008]10号文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
2008年5月,工作组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第三次会议,根据征求的意见,研究处理形成送审稿。
在制(修)订过程中,特种设备局还多次与工作组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容规》制(修)订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并且委托中国特检院和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分别于2008年1月和2008年7月,组织召开2次专题研讨会,讨论《容规》中无损检测部分的修改。
2008年8月,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审议,工作组根据审议意见修改后形成了报批稿。
2008年1 0月,本规程的报批稿由国家质检总局向WTO/TBT进行了通报。
2009年4月,工作组回复了WTO/TBT的咨询意见,并且于2009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容规》定稿会,最终确定了《容规》报批稿的内容。
2009年8月31日,本规程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本次修订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将《容规》转化为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确立其在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中的位置;充分吸收事故教训;充分体现法规是安全基本要求的思想;解决《容规》中存在的对行业影响较大的突出问题,重要内容变化要有论证、调研、数据的支撑;强化使用管理和应急救援预案;体现节能原则;促进生产,方便企业;吸纳成熟的科技成果,有利于技术进步、科学发展;兼顾国际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安全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协调一致。
《压力容器下料工艺规程》2010.12

压力容器下料工艺规程1.本规程适用于压力容器筒体、封头的号料划线、切割下料、边缘加工和封头拼版等工序。
2.压力容器用料应符合《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检查规程》、GB150-1998和GB151-1999中有关规定,压力容器筒体及封头的下料除应符合上述规程及标准的有关规定,还应符合本工艺规程的规定。
3.严禁将未经检验合格和检验不合格的材料、有探伤要求还没有完成的材料及无材料标记或标记不清楚的材料用于下料。
4.号料前准备4.1工艺排版图必须执行GB150、GB151和《固容规》等有关规定,合理安排焊缝和开孔位置,便于组对焊接等工序要求,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产品质量。
4.2 号料者认真审查核算下料尺寸是否正确。
4.3 仔细查看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制造工艺过程流转卡有无特殊规定;4.4 检查材料是否与图纸要求一致,材料标记是否清晰准确,代用材料的变更单是否齐全有效。
4.5详细检查排版图、零部件下料单,检查来料尺寸,合理进行安排。
注意节约用料,提高材料利用率。
4.6 根据加工工艺的需要及下料方法留出相应的加工余量和切割间隙。
4.7 坯料尺寸应考虑现有设备的加工能力及吊运能力。
4.8 在号料时应按规定做好标记移植,材料标记在零件外表面上。
5. 拼版5.1 封头坯料的拼接5.1.1封头坯料的下料尺寸应在制造工艺过程卡中加以注明,并应符合外协厂家的要求。
5.1.2封头下料的拼接应符JB/T4746-2002和GB150-1998的有关规定。
5.1.3封头坯料拼接需符合图纸要求,车间规定小于1400mm的封头不准拼接。
5.2 筒体料的拼接5.2.1筒体坯料的拼接应符合图纸和制造工艺过程卡上规定。
若图纸上及工艺过程卡无规定,应符合GB150的有关规定。
5.2.2 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900mm的筒体不准拼接焊缝。
5.2.3公称直径大于900mm,若拼接纵缝但长度等于或小于2000mm时不准拼接环缝。
5.2.4筒体的拼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最大长度不超过2000mm。
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规程

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规程岳阳建华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YYJH-CY-焊接通用工艺规程- 53目录岳阳建华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YYJH-CY-焊接通用工艺规程- 53一:总则---------------------------------------------------3 二:焊工------------------------------------------------- 3三焊接工艺评定-----------------------------------------5 四:焊接材料-----------------------------------------------9 五:焊前准备----------------------------------------------11 六:焊接--------------------------------------------------146.1预热: --------------------------------------------146.2手工电弧焊焊接:-----------------------------------156.3 埋弧自动焊焊接:----------------------------------166.4不锈钢材料焊接:----------------------------------186.5手工钨极氩弧焊:-----------------------------------196.6换热器管束焊接:-----------------------------------216.7管一板自动焊焊接:---------------------------------236.8 CO2气体保护焊:-----------------------------------256.9复合钢的焊接-------------------------------------29七:焊工钢印打印位置规定----------------------------------43 八:焊缝外观质量检查标准--------------------------------- 45 九:焊缝返修规定----------------------------------------- 47 十:焊接材料选用原则--------------------------------------49一:总则1.1本规程适用于我厂碳素钢、低合金钢、珠光体耐热钢等金属材料手工电弧焊,钨极氩弧焊,换热管管束焊接,管板自动焊,复合钢的焊接,气体保护焊和埋弧自动焊。
NB-T47014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一解读

•
没有对塞焊焊缝,槽焊缝和端接焊缝的焊接工 艺评定作出规定。 • 对接焊缝或角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不 适用于塞焊缝,槽焊缝和端接焊缝。对接焊缝试 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亦适用于角焊缝(P39), 这是从力学性能准则出发的。 • ㈠对接焊缝、角焊缝与焊接接头形式关系示例见 图1,从焊接工艺评定试件分类角度出发可以看出: • ⑴对接焊缝连接的不一定都是对接接头;角焊 缝连接的不一定都是角接头。尽管接头形式不同, 连接它们的焊缝形式是可以相同的。
•
二范围(P7). NB/T47014-2011中规定了承压设 备(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五类焊接工艺评 定和一类焊接工艺附加评定基本要求(: 1.对接焊缝和角焊缝焊接工艺评定; 2.耐蚀堆焊焊接工艺评定; 3.复合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评定; 4.换热管与管板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接工艺附加评定; 5.螺柱电弧焊工艺评定; • 标准中规定的评定准则、参数划分、钢材分类分组、 厚度替代等,都是围绕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这个准则.
㈡图2所示的T形接头是对接焊缝和角焊缝组合焊缝 连接的,不能称之为“全焊透的角焊缝”,否则 就要犯概念性的错误。如图2所示的焊接接头按设 计要求分为截面全焊透和截面未全焊透两种情况。
在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时,只要采用对接焊缝试件 进行评定,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也可适用于组合 焊缝中的角焊缝 对接焊缝试件有板材和管材两种,这两种试件 在测定焊接接头力学性能上属同一原理,没有什 么区别。(P39) NB/T47014-2011《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标 准规定板材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 用于管材的对接焊缝,反之亦可。
⑵不管焊件接头形式如何,只要是对接焊缝所连接, 则只需采用对接焊缝试件评定焊接工艺;也不管 焊件接头形式如何,只要是角焊缝所连接,则只 需采用角焊缝试件评定焊接工艺。 ⑶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可以用于焊 件的各种接头的对接焊缝; 角焊缝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可以用于焊件的 各种接头的角焊缝。 在确定焊接工艺评定项目时,首先在图样上依 次寻找各式各样的焊接接头是用何种形式的焊缝 连接的,只要是对接焊缝连接的焊接接头就取对 接焊缝试件,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亦 适用于角焊缝;评定非受压角焊缝焊接工艺时, 可仅采用角焊缝试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做不到对境外制造单位制造过程的监督检验,则应当在压力容器进入 中国境内后,按照1985年6月6日劳动人事部劳人锅【1985】4号文《进出口锅炉 压力容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依据本规程的基本安全要求及产品标 准,对其进行安全性能监督检验;
(4)“质量保证体系”统一为“质量管理体系”“;
(5)简化99版“容规”第61条关于制造许可证级别的具体描述 ,明确蓄能器等需要进行型式试验的容器类型;
(6)删除有关移动》宣贯——第4章 制造
释义:
(1)按WTO协议要求,各成员国应当享受同等国民待遇,故对压力容器的制 造许可也应当境内外要求一致。
23.0(67.2)0由20 于移动式压力容器另订专门法6规,因此本规程删除有关移动式压力容 器的全部要求(下同)。
《容规》宣贯——第4章 制造
4.1.3 制造过程监督检验 压力容器的制造单位应当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对其制造过程的监督 检验。
释义:本条依据《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新增加。按本规程及本规程引用标 准设计制造的压力容器,应当依据本规程及本规程引用标准对制造过程进行监 督检验。
(4)为和ISO9000-2000取得一致,方便企业管理,将“质量保证体系”改为 “质量管理体系”。
(5)“管理办法”中对固定及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制造许可级别已有详细规定 ,无需重复具体级别,改为“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即可。
(6)目前仅对蓄能器产品有型式试验要求,因此明确当前需要进行型式试验 的容器类型。
《容规》宣贯——第4章 制造
对应99版“容规”条款
第9条 进口压力容器的国外制造企业必须取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安全 质量许可证书。进口压力容器应按《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管理办 法》进行安全性能的监督检验,并按照本规程要求进行使用登记和定期检验。 进口压力容器或国内生产企业(含外商投资企业)引进国外技术、标准制造,在国 内使用的压力容器,其技术要求和使用条件不符合本规程规定时,参照本规程 第7条办理。
第61条 固定式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取得AR级或BR级的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 移动式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取得CR级的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并按批准的范 围制造。固定式压力容器批量生产前,应进行型式试验;移动式压力容器批量生 产前,应进行型式试验或技术鉴定,报国家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后,方可投入正式生 产2。3.0制6.20造20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4规、行政规章和规范、标准,严格按照 设计文件制造和组焊压力容器。
第60条 压力容器制造(含现场组焊,下同)单位应建立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 编制压力容器质量保证手册,制定企业标准(包括管理制度、程序文件、作业指 导书、通用工艺及特殊方法标准等),保证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企业法定代 表人,必须对压力容器制造质量负责。压力容器总质量师(质量保证工程师)应由 企业管理者代表或压力容器技术负责人担任,并应经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
《容规》宣贯——第4章 制造
4.1.4 产品出厂资料
4.1.4.1 通用要求
压力容器出厂时,制造单位应当向使用单位至少提供以下技术文件和资料
(1)竣工图样,竣工图样上应当有设计单位许可印章(复印章无效),并且加 盖竣工图章(竣工图章上标注制造单位名称、制造许可证编号、审核人的签字和 “竣工图”字样);如果制造中发生了材料代用、无损检测方法改变、加工尺寸 变更等,制造单位按照设计单位书面批准文件的要求在竣工图样上作出清晰标 注,标注处有修改人的签字及修改日期;
(2)《 锅 炉 压 力 容 器 制 造 监 督 管 理 办 法 》( 以 下 简 称 “ 管 理 办 法 ” ) 、 TSG 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中对 质保手册、企业标准已有详细规定,没有必要再重复。
(3)根据“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要求,99版“容规”第60条中“压力容器总 质量师(质量保证工程师)………应当经过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的硬性规定不 适合在本规程中规定,如果有考核方面的需要,将根据《条例》,在国家质检总 局的部门规章中规定。
固定式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规范
《容规》宣贯——第4章 制造
《容规》制造部分修订的主要变化
1、容器制造许可;
2、出厂资料;
3、焊接工艺评定;
4、焊接试件(板);
5、无损检测方法选择;
6、耐压试验;
7、泄漏试验;
8、胀接;
23.06.2020
9、有色金属容器; 10、搪玻璃压力2 容器。
《容规》宣贯——第4章 制造
关于进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同时参见劳动部文件劳锅字【 1991】1号文《关于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工作几项规定的通知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司发文质技监锅字【2000】61号文《关于进一步做好 进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工作的几点意见》。
对出口的压力容器,应当依据合同约定的产品标准对制造过程进行监督检验 。对境内使用、境内设计单位采用境外或者国际标准设计制造的压力容器,应 当2依3.0据6.20本20规程的基本安全要求及产品标准7 对制造过程进行监督检验。
4制造 4.1 通用要求 4.1.1 制造单位 (1)压力容器制造(含现场组焊,下同)单位应当取得特种设 备制造许可证,按照批准的范围进行制造,依据有关法规、安全 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立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并且有效运行,单位 法定代表人必须对压力容器制造质量负责; (2)制造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有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 标准,按照设计文件制造和组焊压力容器。 4.1.2 型式试验 蓄能器等需要型式试验的压力容器,应当经过国家质检总局 核23准.06的.202型0 式试验机构进行型式试验3 并且取得型式试验证明文件。
《容规》宣贯——第4章 制造
主要变化:
(1)取消进口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安全质量许可制度(99版“容规 ”第9条),明确境内外制造单位统一许可证制度;
(2)删去99版“容规”第60条中“编制压力容器质量保证手册 ,制定企业标准(包括管理制度………及特殊方法标准等)”内容 ;
(3)取消99版“容规”第60条中“压力容器总质量师(质量保证 工程师)………应当经过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的硬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