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greSql基础命令及linux下postgreSql命令

postgreSql基础命令及linux下postgreSql命令
postgreSql基础命令及linux下postgreSql命令

(1)用户实用程序:

createdb 创建一个新的PostgreSQL的数据库(和SQL语句:CREATE DATABASE 相同)createuser 创建一个新的PostgreSQL的用户(和SQL语句:CREATE USER 相同)

dropdb 删除数据库

dropuser 删除用户

pg_dump 将PostgreSQL数据库导出到一个脚本文件

pg_dumpall 将所有的PostgreSQL数据库导出到一个脚本文件

pg_restore 从一个由pg_dump或pg_dumpall程序导出的脚本文件中恢复PostgreSQL数据库

psql 一个基于命令行的PostgreSQL交互式客户端程序

vacuumdb 清理和分析一个PostgreSQL数据库,它是客户端程序psql环境下SQL语句VACUUM的shell 脚本封装,二者功能完全相同

(2)系统实用程序

initdb 创建一个用于存储数据库的PostgreSQL数据目录,并创建预定义的模板数据库template0和template1,生成共享目录表catalog;此程序通常只在安装PostgreSQL时运行一次

initlocation 创建一个辅助的PostgreSQL数据库存储区域

ipcclean 从停止的PostgreSQL服务器中清除共享内在和孤立信号标志

pg_ctl 启动、停止、重启PostgreSQL服务(比如:pg_ctl start 启动PostgreSQL服务,它和service postgresql start相同)

pg_controldata 显示PostgreSQL服务的内部控制信息

postgres PostgreSQL单用户模式的数据库服务

postmaster PostgreSQL多用户模式的数据库服务

4.这里面最重要的是psql这个客户端程序最为重要。启用客户端程序psql的方法是:

切换到PostgreSQL预定义的数据库超级用户postgres,启用客户端程序psql,并连接到自己想要的数据库,比如说:

psql template1

出现以下界面,说明已经进入到想要的数据库,可以进行想要的操作了。

template1=#

5.在数据库中的一些命令:

template1=# \l 查看系统中现存的数据库

template1=# \q 退出客户端程序psql

template1=# \c 从一个数据库中转到另一个数据库中,如template1=# \c sales 从template1转到sales

template1=# \dt 查看表

template1=# \d 查看表结构

template1=# \di 查看索引

[基本数据库操作]========================

*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

*查看数据库列表:

\d

*删除数据库:

drop database [数据库名];

创建表:

create table ([字段名1] [类型1] ;,[字段名2] [类型2],......<,primary key (字段名m,字段名n,...)>;);

*查看表名列表:

\d

*查看某个表的状况:

\d [表名]

*重命名一个表:

alter table [表名A] rename to [表名B];

*删除一个表:

drop table [表名];

========================================

[表内基本操作]==========================

*在已有的表里添加字段:

alter table [表名] add column [字段名] [类型];

*删除表中的字段: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column [字段名];

*重命名一个字段:

alter table [表名] rename column [字段名A] to [字段名B];

*给一个字段设置缺省值:

alter table [表名] alter column [字段名] set default [新的默认值];

*去除缺省值:

alter table [表名] alter column [字段名] drop default;

在表中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表名([字段名m],[字段名n],......) values ([列m的值],[列n的值],......);

修改表中的某行某列的数据:

update [表名] set [目标字段名]=[目标值] where [该行特征];

删除表中某行数据:

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该行特征];

delete from [表名];--删空整个表

6.要注意随时对数据库进行清理、收回磁盘空间并更新统计信息,使用下面的命令就搞定!vaccumdb -d sales -z

-a 对所有的数据库操作

-z 保证不断地删除失效的行,节约磁盘空间,将统计信息更新为最近的状态

7.PostgreSQL用户认证

PostgreSQL数据目录中的pg_hba.conf的作用就是用户认证,可以在/var/lib/pgsql/data中找到。有以下几个例子可以看看:

(1)允许在本机上的任何身份连接任何数据库

TYPE DATABASE USER IP-ADDRESS IP-MASK METHOD

local all all trust(无条件进行连接)

(2)允许IP地址为192.168.1.x的任何主机与数据库sales连接

TYPE DATABASE USER IP-ADDRESS IP-MASK METHOD

host sales all 192.168.1.0 255.255.255.0 ident sameuser(表明任何操作系统用户都能够以同名数据库用户进行连接)

8.看了那么多,来一个完整的创建PostgreSQL数据库用户的示例吧

(1)进入PostgreSQL高级用户

(2)启用客户端程序,并进入template1数据库

psql template1

(3)创建用户

template1=# CREATE USER hellen WITH ENCRYPED PASSWORD'zhenzhen'

(4)因为设置了密码,所以要编辑pg_hba.conf,使用户和配置文件同步。

在原有记录上面添加md5

local all hellen md5

(4)使用新用户登录数据库

template1=# \q

psql -U hellen -d template1

PS:在一个数据库中如果要切换用户,要使用如下命令:

template1=# \!psql -U tk -d template1

9.设定用户特定的权限

还是要用例子来说明:

创建一个用户组:

sales=# CREATE GROUP sale;

添加几个用户进入该组

sales=# ALTER GROUP sale ADD USER sale1,sale2,sale3;

授予用户级sale针对表employee和products的SELECT权限sales=# GRANT SELECT ON employee,products TO GROUP sale; 在sale中将用户user2删除

sales=# ALTER GROP sale DROP USER sale2;

10.备份数据库

可以使用pg_dump和pg_dumpall来完成。比如备份sales数据库:pg_dump sales>/home/tk/pgsql/backup/1.bak

史上最全Linux系统命令及使用方法详解(程序员)

Linux 系统命令及其使用详解(大全) (来源: 中国系统分析员) cat cd chmod chown cp cut 名称:cat 使用权限: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cat [-AbeEnstTuv] [--help] [--version] fileName 说明:把档案串连接后传到基本输出(萤幕或加> fileName 到另一个档案) 参数: -n 或--number 由 1 开始对所有输出的行数编号 -b 或--number-nonblank 和-n 相似,只不过对于空白行不编号 -s 或--squeeze-blank 当遇到有连续两行以上的空白行,就代换为一行的空白行 -v 或--show-nonprinting 范例: cat -n textfile1 > textfile2 把textfile1 的档案内容加上行号后输入textfile2 这个档案里cat -b textfile1 textfile2 >> textfile3 把textfile1 和textfile2 的档案内容加上行号(空白行不加)之后将内容附加到textfile3 名称:cd 使用权限: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cd [dirName] 说明:变换工作目录至dirName。其中dirName 表示法可为绝对路径或相对路径。若目录名称省略,则变换至使用者的home directory (也就是刚login 时所在的目录).另外,"~" 也表示为home directory 的意思,"." 则是表示目前所在的目录,".." 则表示目前目录位置的上一层目录。 范例:跳到/usr/bin/: cd /usr/bin 跳到自己的home directory: cd ~ 跳到目前目录的上上两层: cd ../.. 指令名称:chmod 使用权限: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chmod [-cfvR] [--help] [--version] mode file... 说明:Linux/Unix 的档案存取权限分为三级:档案拥有者,群组,其他。利用chmod 可以藉以控制档案如何被他人所存取。 把计: mode:权限设定字串,格式如下:[ugoa...][[+-=][rwxX]...][,...],其中u 表示该档案的拥有者,g 表示与该档案的拥有者属于同一个群体(group)者,o 表示其他以外的人,a 表示这三者

监视并记录Apache网站服务器的运行

监视并记录Apache网站服务器的运行 LogFormat 指令承诺你告诉Apache你想要记录要求的哪些方面。而你仍需附加的指令来告诉Apache在哪里记录那些信息,这在下一章中将会介绍。下面的例子显示了两种最受欢迎的格式的配置:一般日志格式和整合日志格式。当Apache收到一个要求,他将会用相应的要求属性来替代以%为前缀的每一个域。假如您正在使用一般日志格式,您的日志文件里 尽管有附件提供日志格式的详尽索引,下表描述了一些最为重要的域: # %h: 客户端(例如,扫瞄器)向服务器发出连接要求时自己的当时的IP地址或域名(需开启HostNameLookups)。 # %u: 使用方式认证用户时,记录下的用户的编号。 # %t: 服务器同意到连接要求的时刻。 # %r: 客户端发出的原始连接要求中的文本信息,包含所使用的方法。 # %>s: 服务器应答扫瞄器后的返回状态代码,200表示要求成功。. # %b: 服务器应答扫瞄器发出的单个要求的回传对象的内容大小(字节为单位),不统计数据包头部字节。 整合日志格式在一般日志格式的基础上扩展出了两个附加的域。定义为: # %{Referer}i: 连接要求数据包包头,包含指向当前页面的文档关联信息。 # %{User-agent}i: 用户代理连接要求数据包包头,包含客户扫瞄器的信息。 创建一个自定义日志文件 您可能会想创建Apache自带以外的新的日志文件。下面的例子将运用CustomLog来创建一个新的日志文件,并储存由一个之前定义好的日志格式,即前一章提到的common,所定义的信息。您还能够用格式本身的定义来替换昵称。一个附加的,更为简单的指令是Transferlog,它只同意最后一个LogFormat指令提供的定义。

Suse_Linux常用命令小结

1、Suse9下配置默认网关 a、在/etc/sysconfig/network/routes文件下添加如下行: default 网关IP地址 - - b、重启网络服务 # /etc/init.d/xinetd restart # rcnetwork restart c、查看路由 # netstat -r 2、Suse9下开启telnet服务 a、修改/etc/xinetd.d/telnet文件:disnable=no 如果/etc/xinetd.d下不存在telnet文件,可能是telnet服务包没有安装,需要通过光盘安装好。 b、修改/etc/pam.d/login文件,注释如下行,允许root用户telnet "auth required pam_securetty.so" c、编辑/etc/securetty文件 # vi /etc/securetty 在文件中增加下面的内容: pts/0 pts/1 pts/2 pts/3 pts/4 pts/5 pts/6 pts/7 pts/8 pts/9

d、重启网络服务 # /etc/init.d/xinetd restart # rcnetwork restart 3、Suse9下开启FTP服务 a、修改/etc/xinetd.d/vsftpd文件:disnable=no b、修改/etc/vsftpd.conf文件,取消如下行的注释: write_enable=YES local_enable=YES local_umask=022 ascii_upload_enable=YES ascii_download_enable=YES c、修改/etc/ftpusers,注释掉允许ftp的用户,如root d、重启网络服务 # /etc/init.d/xinetd restart 4、Suse9下配置rlogin a、配置用户$HOME目录下的.rhosts文件 # vi .rhosts 主机名1 用户名 主机名2 用户名 b、修改/etc/xinetd.d/rlogin文件:disnable=no c、修改/etc/pam.d/rlogin文件,注释如下行,允许root用户rlogin "auth required pam_securetty.so" d、重启网络服务 # /etc/init.d/xinetd restart 5、查看版本、内核 # cat /etc/issue Welcome to 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9 (i586) - Kernel \r (\l).

linux经典面试题(常用命令总结)

关于面试总结7-linux经典面试题 现在做测试的出去面试,都会被问到linux,不会几个linux指令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测试的了,本篇收集了几个被问的频率较高的linux面试题 1.说出10个linux常用的指令 ?ls 查看目录中的文件 ?cd /home 进入‘/ home’目录;cd .. 返回上一级目录;cd ../.. 返回上两级目录 ?mkdir dir1 创建一个叫做‘dir1’的目录 ?rmdir dir1 删除一个叫做‘dir1’的目录(只能删除空目录) ?rm -f file1 删除一个叫做‘file1’的文件’,-f 参数,忽略不存在的文件,从不给出提示。?rm -rf /mulu 目录下面文件以及子目录下文件 ?cp /test1/file1 /test3/file2 如将/test1目录下的file1复制到/test3目录,并将文件名改为file2 ?mv /test1/file1 /test3/file2 如将/test1目录下的file1移动到/test3 目录,并将文件名改为file2 ?mv * ../ Linux当前目录所有文件移动到上一级目录 ?ps -ef|grep xxx 显示进程pid ?kill 使用kill命令来终结进程。先使用ps命令找到进程id,使用kill -9命令,终止进程。 ?tar –xvf file.tar 解压 tar包 ?unzip file.zip 解压zip ?unrar e file.rar 解压rar ?free -m 查看服务器内存使用情况 2.如何查看所有java进程 ?grep是搜索关键字 ps -ef | grep java ?-aux 显示所有状态 ps -aux | grep java

Linux常用命令

(1)基于虚拟机的Linux操作系统的使用 1.启动VMware Workstation应用程序,启动Windows以后,选择开始—程序——VMware—VMware Workstation,出现如图7—1所示窗口。 2.选择File—Open选择安装好的Linux虚拟机文件,或者直接单击Start this virtual machine 启动Linux操作系统。 3.启动系统后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如图7—2所示,用户名为“root”,密码为“jsjxy308”。 4.启动终端,成功进入系统后,选择“应用程序”—“系统工具”—“终端”。 5.在终端中执行Linux 命令,终端运行以后,就可以在这里输入Linux命令,并按回车键执行。 (2)文件与目录相关命令的使用 1.查询/bin目录,看一看有哪些常用的命令文件在该目录下: ll /bin 2.进入/tmp目录下,新建目录myshare: cd /tmp mkdir myshare ls –ld myshare/ 3.用pwd命令查看当前所在的目录: pwd 4.新建testfile文件: touch testfile ls -l 5.设置该文件的权限模式: chomd 755 testfile ls -l testfile 6.把该文件备份到/tmp/myshare目录下,并改名为testfile.bak: cp testfile myshare/testfile.bak ls -l myshare/ 7.在/root目录下为该文件创建1个符号连接: ln -s /tmp/testfile /root/testfile.ln ls -l /root/testfile.ln 8.搜索inittab 文件中含有initdefault字符串的行: cat /etc/inittab | grep initdefault (3)磁盘管理与维护命令的使用 1)Linux 下使用光盘步骤 1.确认光驱对应的设备文件: ll /dev/cdrom 2.挂载光盘: mout -t iso9600/dev/cdrom test/dir 1.查询挂载后的目录: ll /media/cdrom 2.卸载光盘: umount /dev/cdrom 2)Linux下USB设备的使用

linux常用命令大全

& &命令可用在其他任何命令的后面,它用来通知计算机在后台运行某一命令。通过把作业放在后台,用户可以继续使用当前的shell来处理其他命令;如果命令在前台运行的话,那么用户在此进程结束前不能继续使用当前的shell。 adduser adduser命令由root或其他具有权限的管理员用来创建新用户,跟在adduser命令后面的是所要创建的帐号名,例如:adduser flying alias alias命令用来设置命令的别名或替代名。一般说来别名往往是实际命令名的缩写。例如用户为ls设置一个别名dir: alias dir=ls 若仅输入alias本身时,系统将显示当前所有的别名。 bg bg命令用来迫使被挂起的进程在后台运行。例如,当你已经在前台启动了一个命令时(没有在此命令后使用&),你才想到这一命令将运行较长一段时间,但你这时还需使用shell。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ctrl+z挂起当前运行的进程。此时你既可以使它长期挂起,也可以通过输入bg把这一进程放到后台运行。这样shell就可以用来执行其他的命令了。 cat cat通常是用来在屏幕上滚动显示文件的内容。它的格式是: cat〈filename〉 cd cd用来改变目录。这一命令非常有用,它有三种典型的使用方法。 cd移到目录树的上一层 cd~移动到用户的主目录,与单独使用cd相同 cd directory name改变到指定的目录 cp cp用来拷贝对象。例如要把file1拷贝到file2,用如下命令: cp file1 file2 dd dd命令用来转换文件格式。 fg fg命令用来激活某个被挂起的进程并使它在前台运行。当有一个进程正在运行时,由于某种原因需要挂起它,在执行完其他任务后,需要重新把这一进程调到前台运行,这时便可用bg命令使这一进程继续运行。 find find命令用来查找指定目录的文件。当找到后将按照用户的要求对文件进行处理。语法是: find以它为起点进行搜索的目录想要查找的文件名或元字符对文件执行的操作 grep grep命令用来在指定的对象中搜索指定的文本。语法是:grep〈text〉〈file〉。它还可以和其他命令的结果联合使用,例如: ps -ef|grep-v root 这一命令要求grep接受ps命令的输出,并除去所有包含单词root的进程(-v的含义是显示与文本不匹配的内容)。在不使用-v选项时,这一命令将显示进程清单中所有包含单词root的进程。 halt halt命令用来通知内核关闭系统,它是一个只能由超级用户执行的命令。 hostname 既可以用来显示系统当前的主机名或域名,也可用来设置系统的主机名。 login 当向系统注册时,将使用login。login命令也可用来随时从这一用户改变到另一用户。 logout

PostgreSQL+Linux 从入门到精通培训文档 2命令

本章大纲 1. 如何访问命令行 2. 使用命令行下的工具 非编辑模式 进入编辑模式 3. 正则表达式、管道和I/O 重定向 4. 管理用户账户 5. 文件访问控制 6. 管理进程 1,如何访问命令行 1.1 本地命令行的访问 在图形界面中,访问命令行的方法:打开Terminal,Console。或者:Ctrl+Alt+F1 ~ F6 1.2 使用SSH 访问命令行 同上 2,使用命令行下的工具 2.1 使用硬链接

硬链接,指在同一个文件系统中,对inode的引用,只要文件上存在至少1个硬链接,就可以找到对应的inode。 [digoal@digoal01 ~]$ echo "abc" > ./a [digoal@digoal01 ~]$ stat a File: `a' Size: 4 Blocks: 8 IO Block: 4096 regular file Device: 803h/2051d Inode: 656374 Links: 1 -- 硬链接数量 Access: (0664/-rw-rw-r--) Uid: ( 500/ digoal) Gid: ( 500/ digoal) Access: 2017-04-11 13:18:14.292848716 +0800 Modify: 2017-04-11 13:18:14.292848716 +0800 Change: 2017-04-11 13:18:14.292848716 +0800 创建硬链接 [digoal@digoal01 ~]$ ln -L ./a ./b [digoal@digoal01 ~]$ stat a File: `a' Size: 4 Blocks: 8 IO Block: 4096 regular file Device: 803h/2051d Inode: 656374 Links: 2 Access: (0664/-rw-rw-r--) Uid: ( 500/ digoal) Gid: ( 500/ digoal) Access: 2017-04-11 13:18:14.292848716 +0800 Modify: 2017-04-11 13:18:14.292848716 +0800 Change: 2017-04-11 13:18:34.631855044 +0800 [digoal@digoal01 ~]$ stat b File: `b' Size: 4 Blocks: 8 IO Block: 4096 regular file Device: 803h/2051d Inode: 656374 Links: 2 Access: (0664/-rw-rw-r--) Uid: ( 500/ digoal) Gid: ( 500/ digoal) Access: 2017-04-11 13:18:14.292848716 +0800 Modify: 2017-04-11 13:18:14.292848716 +0800 Change: 2017-04-11 13:18:34.631855044 +0800 删除一个硬链接,还能通过其他硬链接找到对应的inode。 [digoal@digoal01 ~]$ rm a rm: remove regular file `a'? y [digoal@digoal01 ~]$ cat b abc 2.2 归档和解压 常用的归档命令tar 归档-c (常用压缩库-j bz2, -z gzip) [digoal@digoal01 ~]$ tar -jcvf test.tar.bz2 b

linux常用的60个命令

Linux必学的60个命令 Linux必学的60个命令 Linux提供了大量的命令,利用它可以有效地完成大量的工作,如磁盘操作、文件存取、目录操作、进程管理、文件权限设定等。所以,在Linux系统上工作离不开使用系统提供的命令。要想真正理解Linux系统,就必须从Linux命令学起,通过基础的命令学习可以进一步理解Linux系统。不同Linux发行版的命令数量不一样,但Linux发行版本最少的命令也有200多个。这里笔者把比较重要和使用频率最多的命令,按照它们在系统中的作用分成下面六个部分一一介绍。 ◆安装和登录命令:login、shutdown、halt、reboot、install、mount、umount、chsh、exit、last; ◆文件处理命令:file、mkdir、grep、dd、find、mv、ls、diff、cat、ln; ◆系统管理相关命令:df、top、free、quota、at、lp、adduser、groupadd、kill、crontab; ◆网络操作命令:ifconfig、ip、ping、netstat、telnet、ftp、route、rlogin、rcp、finger、mail、nslookup; ◆系统安全相关命令:passwd、su、umask、chgrp、chmod、chown、chattr、sudo ps、who; ◆其它命令:tar、unzip、gunzip、unarj、mtools、man、unendcode、uudecode。 本文以Mandrake Linux 9.1(Kenrel 2.4.21)为例,介绍Linux下的安装和登录命令。immortality按:请用ctrl+f在本页中查找某一部分的内容或某一命令的用法。

linux总结

1软件通常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支撑软件 2 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界面,它是控制、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的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 3 Linux系统吧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提供丰富的功能,包括:控制硬件、管理资源、提供用户接口,处理输入/输出、监视系统、通信。 4 Linux的优点:1与UNIX系统兼容 2自由软件和源码公开 3 性能高和安全性强 4 便于制定和再开发 5 互操作性高 5 Linux 有俩种版本:核心(Kernel)版本和发行(Distribution)版本 6 Linux核心版本根据约定,若版本号为奇数,则表示该版本加入新内容,但不一定稳定,为测试版本。若版本号为偶数,则表示这是一个可以使用的稳定版本 7 安装红旗Linux需要俩个必备的分区,即一个根文件系统分区(类型为ext3,ext2或reiserfs)和一个交换分区(类型为swap) 8 Linux操作系统支持以下文件类型:普通文件、目录文件、设备文件和符号链接文件。 9 设备文件除了在文件I节点中存放属性信息外,他们不包含任何属性信息外,它不包含任何数据,系统利用它们来标记各个设备驱动器 10 符号链接文件时一种特殊文件,提供对其他文件的参照 11 cp命令将源文件或目录复制到目标文件或目录中 12 rm命令删除文件或目录 13 mv命令对文件或目录重新命令,或者将文件从一个目录移到另一个目录中。 14 wc命令统计指定文件的字节数、字数、行数,并将统计结果显示出来 15 绝对路径名和相对路径名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当为命令指定文件路径名是,要指定俩种路径中一种 区别:绝对路径名总是以斜线字符(/)开头 相对路径不能以斜线字符开头 16 硬链接:建立硬链接时,在别的目录或本目录中增加目标文件的一个目录项,这样的一个文件就登记在多个目录中 17 符号链接(软链接)是将一个路径名链接到一个文件,这些文件是一种特别类型的文件 18 软硬链接的区别:1软链接建立了一个新文件而硬链接没有建立新文件 2 软链接没有硬链接的限制,可以对目录文件建立软链接,也可以在不同文件系统之间建立软链接 19 chgrp命令改变文件或目录所属的用户组 20 chown命令改变某个文件或目录的所有者和所属的组 21 ps命令查看当前系统中运行的进程信息 22 kill命令用来终止一个进程的运行 23 vi编辑器三中工作方式:命令方式、插入方式、ex转义方式 24 退出vi的命令 :wq :ZZ :x :q! 四种 25 执行shell脚本的方式: 1 输入定向到shell脚本 2 以脚本名作为bash 参数 3 将shell脚本的权限设置为可执行 26 名称补全的方法是输入目录或文件名的开头部分,然后按Tab键 27 通配符用于模式匹配(四种 * ? [字符组] !) 27 由双引号括起来的字符除($ ‘ \)均作为普通字符对待

PostgreSql 基础知识

PostgreSql 常见数据类型 1.CREATE TYPE命令增加新的数据类型 2.数据类型

3.数值类型 3. 整数类型 smallint, integer, bigint 类型存储各种范围的全部是数字的数,也就是没有小数部分的数字。试图存储超出范围以外的数值将导致一个错误。 常用的类型是 integer ,因为它提供了在范围、存储空间、性能之间的最佳平衡。一般只有在磁盘空间紧张的时候才使用 smallint 。而只有在 integer 的范围不够的时候才使用 bigint ,因为前者绝对快得多。 bigint 类型可能不是在所有平台上都运转正确,因为它依赖编译器对八字节整数的支持。在那些没有八字节整数支持的机器上,bigint 的作用和 integer 一样(但是仍然占据八字节存储)。不过,我们目前还没听说过有这样的平台。 SQL 只声明了整数类型 integer(或 int) 和 smallint 。类型 bigint 和类型别名 int2, int4, int8 都是扩展,并且也在许多其它 SQL 数据库系统中使用。 4.任意精度数值 numeric 类型可以存储最多 1000 位精度的数字并且准确地进行计算。特别建议将它用于货币金额和其它要求精确计算的场合。不过,numeric 类型上的算术运算比整数类型要慢很多。 术语:一个 numeric 类型的标度(scale)是小数部分的位数,精度(precision)是全部数据位的数目,也就是小数点两边的位数总和。因此数字 23.5141 的精度为 6 而标度为 4 。你可以认为整数的标度为零。 numeric 字段的最大精度和最大标度都是可以配置的。要声明一个字段的类型为 numeric ,你可以用下面的语法: NUMERIC(precision, scale) 精度必须为正数,标度可以为零或者正数。另外, NUMERIC(precision) 选择了标度为 0 。不带任何精度与标度的声明 NUMERIC 则创建一个可以存储一个直到实现精度上限的任意精度和标度的数值,一个这样类型的字段将不会把输

常用总结linux命令

Linux与unix对比: 1. Unix的历史久于linux. Linux的思想源于Unix 2. UNIX是商业软件,而Linux是自由软件,免费、公开源代码。 3. linux的核心是免费,核心开放自由使用.而unix的核心并不公开。 Linux的应用领域: 服务端,嵌入式,家庭信息的系统 网络嵌入式:虚拟私有网络(VPN),路由器(Router) 家电生活:影像电话、数字监视系统 服务端:web服务器,Linux系统 Linux有哪些版本: Febora,ubuntu,redhat(中国),debian,centOS Vmware虚拟机的介绍: 虚拟机的定义:是指通过软件模拟的具有完整硬件系统功能的、运行在一个完全隔离环境中的完整计算机系统。 虚拟机的特点: 1.基于一台电脑 2.虚拟多台计算机 3.便于安装和删除 Vmware虚拟机操作 1.虚拟机界面布局 2.虚拟机操作功能 3.新建虚拟机系统 虚拟机与物理机的异同: 虚拟机使用的技术:虚拟技术 虚拟机与物理机异同 1. 保证主机的快速运行,减少不必要的垃圾安装程序 2.安全性高:保密比较好的,单独在一个环境下面运行 3.使用方便:在虚拟机中随便安装和彻底删除 4.费用便宜:维护降低,降低软硬件设备的成本 1.2 安装Linux时最少需要两个分区硬盘分区(至少分/、swap(Swap交换分区设为物理内存的二倍), 可多分一个/home作为练习) Linux的安装步骤: 1、载入系统数据 2、系统分区划分 3、系统初始配置 Linux的系统目录: / 根目录,存放系统命令和用户数据等 /boot 存放与Linux启动相关的程序 /home 用户目录,存放普通用户的数据 /tmp 临时文件 /usr 是存放软件的地方,如有可能应将最大空间分给它 /usr/local 自已安装程序安装在此

odbc安装文档

Linux/Unix下ODBC的安装 方法一: 先下载最新的unixODBC源码包(https://www.360docs.net/doc/5e17535944.html,/unixODBC-2.2.1.tar.gz)放到/usr/local下,然后运行下述命令: 安装成功后,unixODBC所需的头文件都被安装到了/usr/inlucde下,编译好的库文件安装到了/usr/lib下,与unixODBC相关的可执行文件安装到了/usr/bin下,配置文件放到了/etc下。 方法二: 下载rpm包进行安装,我们这里以Red Hat 7.3为例: unixODBC-2.2.0-5 RPM for i386(安装包及源码包) (ftp://https://www.360docs.net/doc/5e17535944.html,/linux/redhat/7.3/en/os/i386/RedHat/RPMS/unixODBC-2 .2.0-5.i386.rpm、 ftp://https://www.360docs.net/doc/5e17535944.html,/linux/redhat/7.3/en/os/i386/SRPMS/unixODBC-2.2.0-5.src.rpm)unixODBC-devel-2.2.0-5 RPM for i386 (ftp://https://www.360docs.net/doc/5e17535944.html,/linux/redhat/7.3/en/os/i386/RedHat/RPMS/unixODBC-d evel-2.2.0-5.i386.rpm) 直接将unixODBC-2.2.0-5.i386.rpm和unixODBC-devel-2.2.0-5.i386.rpm装入系统就可以了,命令如下:

Linux/Unix下ODBC的配置 运行ODBCConfig程序(在/usr/bin下),如下图: 图一:ODBCConfig主窗口 和Windows下的ODBC设置窗口是不是很像?我想大家都能看懂吧。 第一步:安装数据库的ODBC驱动程序 Drivers这一栏中用来设置数据库的驱动程序,点击Add按钮,会出现下图:

Linux命令大全完整版

Linux命令大全完整版 目录 目录..................................................................... I 1. linux系统管理命令.. (1) adduser (1) chfn(change finger information) (1) chsh(change shell) (1) date (2) exit (3) finger (4) free (5) fwhois (5) gitps(gnu interactive tools process status) (5) groupdel(group delete) (6) groupmod(group modify) (6) halt (7) id (7) kill (8) last (8) lastb (8) login (9) logname (9) logout (9) logrotate (9) newgrp (10) nice (10) procinfo(process information) (11) ps(process status) (11) pstree(process status tree) (14) reboot (15)

rlogin(remote login) (16) rsh(remote shell) (16) rwho (16) screen (17) shutdown (17) sliplogin (18) su(super user) (18) sudo (19) suspend (19) swatch(simple watcher) (20) tload (20) top (21) uname (21) useradd (22) userconf (22) userdel (23) usermod (23) vlock(virtual console lock) (24) w (24) who (25) whoami (25) whois (25) 2. linux系统设置命令 (27) alias (27) apmd(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 BIOS daemon) (27) aumix(audio mixer) (27) bind (29) chkconfig(check config) (29) chroot(change root) (30)

psql常用命令大全

psql常用命令大全 \d [ table ] 列出数据库中的表,或(如果声明了)表table 的列/字段.如果表名是用统配符(“*”)声明的,列出所有表和表的列/字段信息. \da 列出所有可用聚集. \dd object 列出pg_description 里对声明的对象的描述,对象可以是一个表,表中的列/字段,类型,操作符或聚集. 小技巧:并非所有对象在pg_description 里有描述.此后期命令在快速获取Postgres 内部特性时很有用. \df 列出函数. \di 只列出索引. \do 只列出操作符. \ds 只列出序列. \dS 列出系统表和索引. \dt 只列出非系统表. \dT 列出类型. \e [ filename ] 编辑当前查询缓冲或文件filename 的内容. \E [ filename ] 编辑当前查询缓冲或文件filename 的内容并且在编辑结束后执行之. \f [ separator ] 设置域分隔符.缺省是单个空白. \g [ { filename | |command } ] 将当前查询输入缓冲送给后端并且(可选的)将输出放到filename 或通过管道将输出送给一个分离的Unix shell 用以执行command. \h [ command ] 给出声明的SQL 命令的语法帮助.如果command 不是一个定义的SQL 命令(或在psql 里没有文档),或没有声明command ,这时psql将列出可获得帮助的所有命令的列表.如果命令command 是一个通配符(“*”),则给出所有SQL 命令的语法帮助. \H 切换HTML3 输出.等效于-H 命令行选项. \i filename 从文件filename 中读取查询到输入缓冲.

linux操作系统基本命令

实验二常用命令和Vi编辑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hell的常用命令; 2.掌握Linux系统终端方式使用的编辑器vi; 3.学习vi的启动、存盘、文本输入、现有文件的打开、光标移动、复制/剪贴、查找/替换等命令。 二.实验环境: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以上 三.实验内容: 1.练习使用shell的常用命令; 2.熟练掌握vi编辑器的使用。 四、实验练习: 1、使用Shell命令的简单操作 (1)查看当前目录命令:#pwd (2)切换目录命令:cd #cd(进入用户主目录) #cd..(回到上一级目录) #cd../..(回到上两级目录,以此类推) #cd/(进入根目录/) #cd/etc(进入目录/etc) (3)查看文件内容命令:cat

#cd/etc(进入目录/etc) #catxinetd.conf (查看/etc/xinetd.conf内容) #catxinetd.conf |more(若文件过长,分页方式查看文件内容)注意:cat命令只能查看文本文件内容,不能查看二进制文件内容 (4)查看命令帮助:man,--help,info,whatis #manls #mancp #ls --help (5)显示指定目录下的内容:ls 参考命令手册,使用ls命令结合其相关选项查看Linux的目录结构,了解各个目录存放与系统相关的文件; 2.使用Shell命令的高级操作 1)命令补齐功能 用date命令查看系统当前时间,在输入da后,按tab键,让shell自动补齐命令的后半部分。 用mkdir命令创建新的目录。首先输入第一个字母m,然后按tab键,由于以m开头的命令太多,shell会提示是否显示全部的可能命令,输入n。 再多输入一个字母k,按tab键,让shell列出以mk开头的所有命令的列表。 在列表中查找mkdir命令,看看还需要多输入几个字母才能确定mkdir这个命令,然后输入需要的字母,再按tab键,让shell补齐剩下的命令。 最后输入要创建的目录名,按回车键执行命令。 多试几个命令利用tab键补齐。

GP 常用数据库命令

Greenplum 日常简明维护手册 1.数据库启动:gpstart 常用参数:-a : 直接启动,不提示终端用户输入确认 -m:只启动master 实例,主要在故障处理时使用 访问单个数据实例: PGOPTIONS='-c gp_session_role=utility' psql template1 -p 5432 启动某个segment instance :pg_ctl stop/start -D /datadir/ 取端口号: select * from gp_segment_configuration 启动以后会在/tmp/ 下生成一个.lock 隐藏文件,记录主进程号。

2.数据库停止:gpstop: 常用可选参数:-a:直接停止,不提示终端用户输入确认 -m:只停止master 实例,与gpstart –m 对应使用 -f:停止数据库,中断所有数据库连接,回滚正在运 行的事务 -u:不停止数据库,只加载pg_hba.conf 和postgresql.conf中 运行时参数,当改动参数配置时候使用。 连接数,重启 3.查看实例配置和状态 select * from gp_segment_configuration order by content ; select * from pg_filespace_entry ; 主要字段说明: Content:该字段相等的两个实例,是一对P(primary instance)和M(mirror Instance) Isprimary:实例是否作为primary instance 运行 Valid:实例是否有效,如处于false 状态,则说明该实例已经down 掉。 Port:实例运行的端口 Datadir:实例对应的数据目录 4.gpstate :显示Greenplum数据库运行状态,详细配置等信息 常用可选参数:-c:primary instance 和mirror instance 的对应关系 -m:只列出mirror 实例的状态和配置信息 -f:显示standby master 的详细信息 该命令默认列出数据库运行状态汇总信息,常用于日常巡检。 5.查看用户会话和提交的查询等信息 select * from pg_stat_activity该表能查看到当前数据库连接的IP 地址,用户

Linux常用命令详解(配合示例说明,清晰易懂)

Linux常用命令详解 (常用、详细) BISTU 自动化学院 刷碗小工(frisen.imtm) 2010年11月 开源社区,造福大家,版权所有,翻录不究(初次接触Linux命令可能对以下说明有不少疑问,可待看完一遍后再回头细看) (配合Ctrl + F可快速查找你想了解的命令)

索引:(待完善) 文件说明:Linux命令很多,但最常用的80个左右 文档内容充实,用示例说明命令如何使用笔者力求语言简洁,清晰易懂 由于忙于其他事情,改进排版的工作只能搁置了 最后,望此文档能为大家Linux学习之路献微薄之力 一、路径: 执行命令前必须要考虑的一步是命令的路径,若是路径错误或是没有正确的指定,可能导致错误的执行或是找不到该命令。要知道设置的路径,可执行以下命令: 一般而言,本书的命令位于/bin、usr/bin、/sbin、/usr/sbin之中。若读者执行了命令却出现“command not find”或是“命令不存在”的字样,就必须要确定该命令的位置是否在命令的路径中,或是系统上根本没有安装该套件。 二、命令顺序: 若在shell内置的命令/bin以及/usr/bin之下都出现了命令pwd,那当我们执行该命令时,会执行哪一个?答案是第一优先执行shell内置的命令,再执行路径中的设置;因此若有相同名称的命令时,必须要注意顺序设置,或是直接输入完整路径。 三、参数(或称选项)顺序: 一般除了特殊情况,参数是没有顺序的。举例而言,输入“–a –v”与输入“–v –a”以及“–av”的执行效果是相同的。但若该参数后指定了要接的文件或特殊对象,如“–a cmd1 –v cmd2”,则不能任意改变选项顺序。 四、常用参数: 下面所列的是常见的参数(选项)意义: --help,-h 显示帮助信息 --version,-V 显示版本信息 -v 繁琐模式(显示命令完整的执行过程) -i 交谈模式(指定界面) -l 长列表输出格式 -q,-s 安静模式(不显示任何输出或错误信息) -R 递归模式(连同目录下所有文件和子目录一起处理) -z 压缩 五、命令的结合与定向: 命令中除了一般命令外,还有管道(或称途径)(|)与定向(>或>>)。 管道(途径)的用法: “命令一[选项]”| “命令二[选项]”,也就是将“命令一[选项]”的输出结果传到“命令二[选项]”,通过命令二的处理之后才输出到标准输出(屏幕)上。比如“ls /etc”会列出etc下的所有文件,若加上“| less”,也就是“ls /etc | less”,则会将“ls /etc”的结果通过less分页输出。 定向的用法: 将结果定向到命令的输出设备,一般不加文件名意为将结果输出到屏幕,若是在定向后加上文件名,则会将命令的执行结果输出到定向的文件,例如“ls > temp.txt”,就会将ls 的结果输出到文件temp.txt中。“>”与“>>”的差异在于前者是覆盖,而后者是附加。 六、命令中的命令: 许多命令在执行后,会进入该命令的操作模式,如fdisk、pine、top等,进入后我们必须要使用该命令中的命令,才能正确执行;而一般要退出该命令,可以输入exit、q、quit或是按【Ctrl+C】组合

Linux操作系统及常用命令

Linux提供了大量的命令,利用它可以有效地完成大量的工 作,如磁盘操作、文件存取、目录操作、进程管理、文件权限设定等。所以,在Linux系统上工作离不开使用系统提供的命令。 下面我将比较常用的命令,按照系统中的作用分成以下6个部分 安装和登录命令:shutdown、reboot、install、mount、umount、exit、last; 文件处理命令:file、mkdir、grep、find、mv、ls、diff、cat; 系统管理相关命令:df、top、free、adduser、groupadd、kill、crontab; 网络操作命令:ifconfig、ping、netstat、telnet、ftp、route、scp、finger; 系统安全相关命令:passwd、su、chmod、chown、sudo、ps、who; 其它命令:tar、unzip、unarj、man 安装与登陆命令 shutdown 1.作用 shutdown命令的作用是关闭计算机,它的使用权限是超级用户root。 2.格式 shutdown [-h][-i][-k][-m][-t] 3.重要参数 -t:在改变到其它运行级别之前,告诉init程序多久以后关机。 -k:并不真正关机,只是送警告信号给每位登录者。 -h:关机后关闭电源。 -c:cancel current process取消目前正在执行的关机程序。所以这个选项当然没有时间参数,但是可以输入一个用来解释的讯息,而这信息将会送到每位使用者。 -F:在重启计算机时强迫fsck。 -time:设定关机前的时间。 -m: 将系统改为单用户模式。 -i:关机时显示系统信息。 -r:重启。 4.实用例子 远程重启满天星服务器192.168.0.25 shutdown -m \\192.168.0.25 -r -f -t 0 远程重启兴通博服务器192.168.0.41 shutdown -m \\192.168.0.41 -r -f -t 0 reboot 1.作用 reboot命令的作用是重新启动计算机,它的使用权限是系统管理者root。 2.格式

Postgresql存储过程

用PL/pgSQL写postgreSQL的存储过程 一、存储过程结构: Create or replace function 过程名(参数名参数类型,…..) returns 返回值类型as $body$ //声明变量 Declare 变量名变量类型; 如: flag Boolean; 变量赋值方式(变量名类型:=值;) 如: Str text :=值; / str text; str :=值; Begin 函数体; End; $body$ Language plpgsql; 二、变量类型: 除了postgresql内置的变量类型外,常用的还有 RECORD ,表示一条记录 三、连接字符: Postgresql存储过程中的连接字符不再是“+”,而是使用“||”。 四、控制结构: 1、if 条件(五种形式) IF ... THEN IF ... THEN ... ELSE IF ... THEN ... ELSE IF IF ... THEN ... ELSIF ... THEN ... ELSE IF ... THEN ... ELSEIF ... THEN ... ELSE(注:ELSEIF 是 ELSIF 的别名)

2、循环 使用LOOP,EXIT,CONTINUE,WHILE,和 FOR 语句,可以控制PL/pgSQL 函数重复一系列命令。 1)、LOOP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