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周练试卷(第10周)

合集下载

2021年高三(高补班)上学期周练(10.16)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高补班)上学期周练(10.16)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高补班)上学期周练(10.16)语文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编辑病入膏肓薄暮暝暝跋山涉水B、秉公办事变幻莫测毕竟博取功名C、抱头鼠窜抱负稗官野史班师回朝D、鞭辟入里辨证论治辩证法编纂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暧的《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意味着人类进入了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达成了高度共识,面对现实迎接挑战以造福子孙后代。

B.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对人体可接受的辐射剂量限值有明确规定,对于普通公众,要求一年内不超过5毫西弗左右。

C. 为了防止这次财务大检查不走过场,部长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在财务检查中首先要严格检查自己,作出表率。

D.三年来,他无时无刻不牵挂着远在家乡为了让他顺利求学而省吃俭用的父母。

3.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荀彧劝阻曹操加封九锡,曹操心中不快,就让他自杀了。

曹操兴兵四十万征讨孙权,要报赤壁之仇。

两军相持多日,曹操无功而返。

见曹操兵退,孙权又想再取荆州。

他的谋士出了一个计策,给张鲁写一封信,让他进攻荆州;再给刘璋写一封信,说刘备想夺取西川。

B.孙权听说刘备已去了西川,便想派兵断刘备的后路,不想此事被他的母亲吴国太听见,吴国太怕孙权此举会伤了自己的女儿,不准孙权妄动。

孙权与张昭谎称吴国太病危去召孙夫人,孙夫人带着阿斗离开荆州。

刘备派赵云奋力拦截,从船上夺回阿斗。

张飞带船赶来接应,救回阿斗。

C.刘备与庞统兵分两路进攻雒城,蜀将张任伏兵于山中,把庞统乱箭射死于落凤坡。

刘备无心再战,令人到荆州请诸葛亮。

诸葛亮把荆州托付关羽后,亲率大军分两路进川。

张飞异常英勇,计取巴郡,还收了老将严颜。

D.曹操命大将于禁、庞德去救樊城。

关羽得信,亲自披挂前去迎敌。

不料中了庞德的箭。

后见襄江水势汹猛,心生水淹七军之计。

就在这天夜里,于禁投降了关羽,庞德被生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由于中国的互联网发展非常迅猛,网络空间自我规范的速度远远落在了技术更新换代的后面,这导致网络空间缺乏清晰、刚性、公共认同,在“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的界限上一直很模糊。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10周周考语文试卷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10周周考语文试卷答案
5.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考查引用别人写的多副对联的作用,无论引用的是别人的对联还是诗词等,首先都是为了作者的评述提供了依据,印证了作者的观点。其次能使文章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增强读者对文章的印象:画龙点睛,升华主题,使人回味无穷。本文中引用别人写的多副对联的内容都是对史可法事迹的凭吊、敬仰、赞美,而作者多史可法的事迹也是持这样的态度的,所以作用就是表达了作者对史公浩然正气的赞颂之情;同时也说明了后人对史可法忠义事迹的凭吊、敬仰之情。其他作用可从充实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蘊等角度分析。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说法太绝对或偷换概念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分析推理类题目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对照。
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的谋篇布局,题干问的很明确,要求从行文构思、情感表达两个角度,谈谈看法,这样就减轻了考生思考的难度。行文构思可从这几个方面思考:一、文章的整体构思: 1、详略安排:详略、主次。2、行文顺序:倒叙、插叙、平叙。3、线索设计:单一线索、明暗线索。4、特殊结构:回环复沓、形散神聚、点面结合。5、整体布局:总分模式、层层深入、一波三折、虚实结合、蒙太奇法。二、文章的局部构思:照应、过渡、剪裁、伏笔(铺垫)悬念、抑扬、衔接、对比(反衬)。情感表达可从作者对这扬州和史可法的事件上各持什么样的态度角度分析。所以本题的答案要点有:①在行文构思上,先抑后扬,由对扬州的感受平平再到留下深刻印象,增添了文章叙事的波澜,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②在情感表达上,将游扬州时古韵之末存的遗憾、叹惋,与下文写拜谒史可法祠墓的感动形成对比,突出作者对史可法赞颂的情感。
【解析】

高三语文周练试卷(第10周)

高三语文周练试卷(第10周)

高三语文周练试卷(第10周)命题:崔巍嵩审核:陈国 06-10-30一、语基选择题(每小题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勉.励分娩.挽.救央浼.冠冕.堂皇B.孕.育酝.酿蕴.藏晕.车韵.味古朴C.拂晓.侥.幸蹊跷.翘.楚骁.勇善战D.灿.烂颤.动孱.头忏.悔璀璨.夺目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1月14日晚,青岛海啸球迷协会200多名英超铁竿球迷欢聚一堂,一起观看了英超曼城德比大战,协会的10多名足球宝贝还到现场热舞助兴。

B,“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之夜,万家团圆,人民子弟兵却仍然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他们不能与家人触膝谈心,只能通过电话向家人遥致祝福和相思。

C.县中医院大胆改革,进行资产重组,实行股份制经营。

他们请省人民医院的专家们来院坐诊讲学,使医院效益明显增长,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D.一项发表于8月2日的英国《自然》科学杂志上的成果说,通过一种新型的技术,可以生产出具有可用于电子原件的半导体特性的导电性能薄膜。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在“兴中杯”江苏省第四届高中生作文大赛中,来自天一中学的黄莉同学以一篇匠心独运....的作品《在路上》获得一等奖第一名。

B.德国核物理学家鉴于希特勒的疯狂,让原子弹的试验胎死腹中;无独有偶....,爱因斯坦后来也痛悔自己当年对原子弹出世所作的贡献:他们都意识到这是潘多拉盒子里的灾难。

C.某省在今年2月26日进行的素描、色彩考试中,一共查出90多名舞弊考生,除了少数是夹带资料入场外,其他都是张冠李戴....的替考者。

D.铁山寺地处苏皖交界,远离城市,山下虽零星分布着几户农家,但这里林深树茂,环境幽静,游人到此,如入无人之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来自唐山的业余演员们表演的《俏夕阳》夺得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歌舞类节目一等奖,谁能相信表演者竟是年逾古稀甚至年过花甲的老人呢?B.春节假期一过,郭晓宇就来到了张老师家,请他把自己将在《中学语文》上发表的文章再审校一遍。

高三周考语文试卷(新高考)(1)

高三周考语文试卷(新高考)(1)

2020-2021学年高三周考语文试卷(新高考)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数: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写一本小说不容易,读一本小说也不容易。

平常人读小说,往往以为既是“小”说,必无关宏旨,所以就随便一看,看完了顺手一扔,有无心得,全不过问。

这个态度,据我看来,是不大对的。

小说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不是完全因为它“小”而易读,可供消遣。

反之,它之所以能够存在,正因为它有它特具的作用,不是别的文体所能替代的。

小说是讲人生经验的。

我们读了小说,才会明白人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

哲学能教咱们“明白”,但是它不如小说说得那么有趣,那么亲切,那么动人。

因为哲学板着面孔说话,而小说则生龙活虎地去描写,使人产生兴趣,因而也就不知不觉地发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历史也写人间,似乎与小说相同。

可是,一般来说,历史往往缺乏文艺性,使人念了头疼;即使含有文艺性,也不能像小说那样圆满生动,活灵活现。

历史可以近乎小说,但代替不了小说。

世间恐怕只有小说能原原本本地描画人世生活,并且能暗示出人生意义。

就是戏剧也没有这么大的本事,因为戏剧须摆到舞台上去,而舞台的限制往往让剧本不能像小说那样自由描画。

于此,我们知道了,小说是在书籍里另成一格,它不是仅供我们念着“玩”的。

读小说,第一能让我们得到益处的,便是小说的文字。

世界上虽然也有文字不甚好的伟大小说,但是一般来说,好的小说大多是有好文字的。

所以,我们读小说时,不应只注意它的内容,也须学习它的文字,看它怎么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出复杂的物态心态来;看它怎样用最恰当的文字,把人情物状一下子形容出来,使其活生生地立在我们眼前。

况且一部小说,有景有人有对话,千状万态,包罗万象,更使我们心宽眼亮,多见多闻;假若我们细心去读的话,它简直就是一部最丰富的最好的模范文。

文字以外,我们该注意的是小说的内容。

要断定一本小说内容的好坏,颇不容易,因为世间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作为小说的材料,实在不容易分别好坏。

10班周练(季风环流)

10班周练(季风环流)

1.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②地球自转偏向力③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正确描述气压带和风带气流运动状况的是 ( )A.凡高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B.各风带中,只有中纬西风是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C.凡气流上升的气压带均不利于降水的出现D.从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风一般比较湿润3.由副热带高压带流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A.东北信风 B.极地东风C.中纬西风 D.东南信风4.6月份在北半球,12月份在南半球的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5.下图是地球上风带气压带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根据图中字母代号写出有关下列风带或气压带的名称:H:,I:,K:。

(2)在图中环流圈上添画箭头,并画出各风带盛行风向。

(3)图中A~M代表的气压带风带中,盛行东南信风的是,盛行西南风的是。

(4)图中J控制的地区中,大陆东西两岸相比,降水较多的是岸。

6.当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时()A.北半球正处于夏季 B.北大西洋上出现冰岛低压C.北太平洋上出现阿留申低压 D.亚洲大陆受蒙古高压控制7.有关季风的正确叙述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B.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4.读图判断:8.读图,此时北半球为季,并说明理由。

9.读世界某区域某月盛行风示意图10.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读“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11~12题。

11.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A.50°N、副极地低气压带B.90°N、赤道低气压带C.30°S、副极地低气压带D.60°S、赤道低气压带12.由气压值可推断此时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C.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D.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13.图2-12中,哪一幅是北半球西风带 ( )读下图的等压线图,判断3~4题:14.该气压中心的名称是A.亚洲高压 B.亚速尔高压C.北美高压 D.夏威夷高压15.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百年未遇的大洪水,与图中气压中心直接相关的是A.该气压中心减弱,迅速南撤B.该气压中心西北侧偏南暖湿气流的影响C.该气压中心强盛,迅速西伸北进D.该气压中心长时间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读“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16~17题。

高三语文周测十月卷一答案

高三语文周测十月卷一答案

十月周测一语文答案1.C A项,“有着本质区别”不正确;B项,强加因果;D项,“使书法意味在石头上得到了最大体现”错,相较篆刻,“摩崖碑刻书法的意味更强”。

2. C “论证中国所有的石刻中都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分析错误。

3. B “大都”的说法不正确,原文是“必须”。

4 D(D这一情节的作用是暗示鉴定结果的错误,并为下文“刺目”张本。

)5 第一处:表现他听到画被鉴定为真品后的放松;第二处:表现他对古画落入日本人手中的担心;第三处:表现他获知真相之后的释然。

都是外貌(肖像)的细节描写,通过陈四仙的呼吸变化表现了他的内在情绪变化,显得人物真实形象。

(分说各1分,作用2分)6 (1)合理:①从情节看:前文金辨芝向陈四仙要银针已埋下伏笔,刺眼照应应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前后呼应,结构谨严。

②从人物形象看:金辨芝重友情,讲义气,爱国家,在“掌眼”和“刺眼”之间,必然选择后者;③从主旨看:刺眼这一情节彰显了对在外来侵略者面前坚持民族气节的精神的褒扬。

(2)不合理:①从情节看:“日军中也有不少行家”,说明金辨芝的刺目于事无补;②从人物形象看:刺眼这一鲁莽的举动不符合金辨芝人情练达的形象特点;③从主旨看:金辨芝的无奈的“刺眼”之举无法表现人物在侵略者面前的斗争智慧和民族血性。

7. C “进行问责”理解错误,原文并无此内容。

8. BC A项,“已经改进了我国城市居民的出行模式”变未然为已然,原文“将改进”;D项,“政府工作有欠缺”理解错误,另外共享单车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尽如人意之外,也并非仅仅是政府的原因。

E项,“只要用信用的约束力来规范社会各方的行为,就能让每个人都遵守规则与秩序,从而实现文明共享”说法绝对。

9. ①“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经济实惠,方便快捷。

可以缓解家用汽车给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带来的极大压力,降低城市居民的出行成本。

②“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是资源在全社会畅通地流动共享的具体表现。

周练卷10 (教师版)

周练卷10 (教师版)

周练卷10 稳态与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1)内环境成分中含有水、无机盐、CO2、O2、激素、尿素、神经递质、血红蛋白等(2)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3)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这与CO2-3、PO3-4等离子有关(4)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5)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6)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7)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可能引起人体组织水肿A.2项B.3项C.4项D.5项答案B2.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①处,而CO2的浓度则相反C.若③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③和⑤D.若③为骨骼肌细胞,运动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答案 C3.如图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a、b、c代表反射弧中的三种神经元。

如果进行下述操作,试判断叙述正确的是()A.用电刺激Ⅰ处,则Ⅰ处细胞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B.用电刺激Ⅱ处,则皮肤、肌肉都发生兴奋C.剪断Ⅰ处,刺激断口处向b侧所发生的缩手反应叫做缩手反射D.用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b神经元,则神经传导的方向为b→c→Ⅱ→肌肉答案D4.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

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答案 A5.如图表示某人在餐后及运动过程中两种主要分泌物对血糖平衡调节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餐后血糖含量升高,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所致B.分泌物甲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其作用的结果又可影响分泌物乙的分泌C.2~2.5小时分泌物乙增多,它能促进肝细胞和肌细胞内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等转化成葡萄糖D.据图可知,分泌物甲和乙共同维持血糖平衡,二者是协同作用的关系答案 B6.细胞通讯是细胞间交流信息,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生理活动。

(完整版)高三语文周测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高三语文周测试题及答案

高三年级语文周测一、现代文的阅读(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题, 9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 题文艺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卖弄。

表现的理想是文情并茂,“充足而有光辉”,虽经苦心雕琢,倒是完满无缺,自然熨贴,不现勉强作为印迹。

一件圆满的艺术品像一个大家闺秀,引人凝视而却不招邀人凝视,举止大方之中仍有她的贞静幽闲,有她的尊贵的身份。

艺术和人相同,有它的品德,我们常说某种艺术品高,某种艺术品低,品的高低诚然能够在多方面见出,最重要的仍在作者的态度。

品高的是诚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的高华圆满。

品低的是内不充足而外求光辉,有意卖弄,像小家娼妇涂脂抹粉,招摇过市,眉挑目送的样子。

文艺的卖弄有各种方式。

最宽泛的是卖弄词采,只顾堆砌漂亮的字眼,显得如花似锦,绚烂醒目,无论它关于思想感情可否有绝对的必要。

从前骈俪文犯这弊端的最多,现在新进作家也有时不免。

其次是卖弄学识。

文艺作者不能够没有学识,可是他的学识须如盐溶解在水里,尝得出味,指不出形状。

有时饱学的作者没心中在作品中显露学识,我们尚不免有“学识汩没性灵”之感,至于有意要卖弄学识,如暴发户对人夸数家珍,在平时人这样已足见兴趣低质,在文艺作品中这样更不免令人作呕了。

过去中国文人犯这病的最多,在诗中用僻典,谈真谛,写古字,都是最显然的例。

新文学作家常爱把自己知道比较清楚的资料不分皂白地通盘托出,无论它可否关于表现情调、描述人物或是点明故事为绝对必要,写农村就把农村全部的东西都摆进去,写政界也就把政界全部的奇形怪状都摆进去,如同杂货店,乌七八糟的货物乱堆在一起,没有一点整一性,连比较出名的作品如赛珍珠的《大地》,吴趼人的《二十年来目睹之怪现状》之类均不免此病,这也仍是卖弄学识。

第三是卖弄才干。

文艺作者固不能够没有才干,可是逞才赌气,有意炫耀,仍是兴趣低质。

像英国哲学家休谟和法国诗人魏尔兰所一再指示的,文学不应只有“雄辩”( eloquence ),而且带不得雄辩的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周练试卷(第10 周)命题:崔巍嵩审核:陈国06-10-30一、语基选择题(每小题 6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勉.励分娩.挽.救央浼.冠冕.堂皇B. 孕.育酝.酿蕴.藏晕.车韵.味古朴C. 拂晓. 侥.幸蹊跷. 翘.楚骁.勇善战D. 灿.烂颤.动孱.头忏.悔璀璨.夺目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1 月14 日晚,青岛海啸球迷协会200 多名英超铁竿球迷欢聚一堂,一起观看了英超曼城德比大战,协会的10 多名足球宝贝还到现场热舞助兴。

B.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之夜,万家团圆,人民子弟兵却仍然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他们不能与家人触膝谈心,只能通过电话向家人遥致祝福和相思。

C. 县中医院大胆改革,进行资产重组,实行股份制经营。

他们请省人民医院的专家们来院坐诊讲学,使医院效益明显增长,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D. —项发表于8月2日的英国《自然》科学杂志上的成果说,通过一种新型的技术,可以生产出具有可用于电子原件的半导体特性的导电性能薄膜。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在“兴中杯”江苏省第四届高中生作文大赛中,来自天一中学的黄莉同学以一篇匠心独运....的作品《在路上》获得一等奖第一名。

B. 德国核物理学家鉴于希特勒的疯狂,让原子弹的试验胎死腹中;无独有偶....,爱因斯坦后来也痛悔自己当年对原子弹出世所作的贡献:他们都意识到这是潘多拉盒子里的灾难。

C. 某省在今年2月26日进行的素描、色彩考试中,一共查出90多名舞弊考生,除了少数是夹带资料入场外,其他都是张冠.李.戴..的替考者。

D. 铁山寺地处苏皖交界,远离城市,山下虽零星分布着几户农家,但这里林深树茂,环境幽静,游人到此,如入无人.之.境..。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来自唐山的业余演员们表演的《俏夕阳》夺得2006 年春节联欢晚会歌舞类节目一等奖,谁能相信表演者竟是年逾古稀甚至年过花甲的老人呢?B. 春节假期一过,郭晓宇就来到了张老师家,请他把自己将在《中学语文》上发表的文章再审校一遍。

C. 宋代以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等作品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因而文笔清新,耐人咀嚼。

D. 目前,我市经济尚不发达,在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等方面,与和我市发展情况类似的扬州市相比,还有差距;与苏州、无锡的差距更大。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7题。

(每小题 6 分)2005年9月底,世界卫生组织一专家发出警告,新型流感随时可能暴发,会造成500万〜1.5 亿人丧生。

10 月13 日凌晨,罗马尼亚农业部长宣布,罗马尼亚出现了禽流感。

化验结果表明,罗马尼亚家禽死于H5N1 型禽流感病毒,这是这种正肆虐亚洲、造成至少66 人死亡的病毒首次传入欧洲。

同一天,土耳其发现的禽流感病毒也被宣布属于H5N1 型。

而位于这两个国家之间的保加利亚已接连发现有零星鸟只“神秘”死亡。

卫生专家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今年的禽流感病毒不再相对温和。

它不但感染了数千万野鸟和家禽,而且感染了猪等哺乳动物和至少112 个人。

已跨越“物种障碍”的病毒在跨国界传播后,又开始了跨洲传播。

科学家们由此推断,接下来,可能很快出现最可怕的情况——病毒发生变异,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魔鬼”真的要来了!早在公元前4 世纪就被人类记载过的流感,1658 年吞噬了意大利威尼斯6 万人。

惊恐的人们以为这是上帝的惩罚,因此把该病命名为“魔鬼” 。

类似流感的诸多“魔鬼” 一直纠缠人类。

而人类,在面对传染病疫情时“常常表现得很脆弱” 。

20世纪,大约每隔11年就有一次较大的流感流行,而全球性的大流感约每30〜40年暴发一次,死亡极为惨重。

在与各种传染病的斗争中,人类很多时候处于被动防守状态。

对已发现100多年的禽流感,人类并没有掌握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仅仅以消毒、隔离、大量宰杀禽畜的方法来阻止其蔓延。

禽流感可怕在于它发生突然、发病率高、季节性不强、来源不明(有专家怀疑候鸟能在长距离迁徙后传播禽流感病毒),而且病死率高。

截至10 月10日,印尼禽流感感染者增加到了5人,而其中4 人已经死亡。

高死亡率的禽流感和高传染率的流感一旦结合,就会产生一种致命的高传染性病毒,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且不断变异。

对付流感最有力的武器是接种疫苗。

尽管最近美国、英国、越南等国的科学家在研制疫苗上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是医药卫生界的专家还是止不住担心。

目前世界上现存疫苗和药品严重不足。

以美国为例,当前储备的抗流感药物只够200 多万人使用,但据估算,疫情暴发时需要9000 万人使用的药物。

其次,流感病毒的耐药性已增加,病毒对传统药物的耐药性最高甚至超过了70%。

再次,世界各地没有足够设备来生产疫苗。

生产足够疫苗需要6 个月,而等疫苗制成,病毒可能发生了变异,现存的疫苗和新生产出的疫苗都有可能失效。

目前,欧美等国拥有全球90%的流感疫苗生产能力。

而疾病暴发时,为满足国内需求,这些国家不可能出口疫苗,因此穷国面临更大危险。

这是人类备战流感的又一难题。

(选自《半月谈》(内部版),2005 年11 期) 5.以下对“禽流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是一种产生于公元前4世纪,每30〜40年暴发一次,长期以来一直危害人类健康并造成成千上万人死亡的新型流感。

B. 是一种由候鸟在长距离迁徙过程中传播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引发的、并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一种新型流感。

C. 是一种发生突然、发病率高;季节性不强、来源不明,难以预防和治疗,而且死亡率极高的新型流感。

D. 是一种由能够不断变异的高耐药性病毒引发的、能使传统药物和新型疫苗完全失效的新型流感。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目前,亚洲是禽流感传染的重灾区,而欧洲也遭到了禽流感的袭击,在欧洲禽流感还有蔓延的趋势。

B. 2005年的禽流感病毒不但感染了数千万野鸟和家禽,而且感染了猪等哺乳动物和至少112个人。

C. 印尼之所以有4人感染禽流感死亡,是因为那里高死亡率的禽流感和高传染率的流感一旦结合,就会产生一种致命的高传染性病毒D. —旦世界暴发大规模的流感疫情,那么就会面临疫苗供应严重不足等问题,而穷国在这方面的问题更突出。

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 .全球性的大流感约每30〜40年暴发一次,因此,在今年的禽流感灾难过后,未来30年内将不会再暴发全球性大流感。

B. 在流感面前,人类并没有束手待毙,而是正在采取积极措施研究对付流感的疫苗,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C. 如果世界各地能生产出足够的疫苗和药品,人类就不会再担心禽流感的传染蔓延。

D. 目前,欧美等国拥有全球90 %的流感疫苗生产能力。

即使疾病暴发,也能满足国内对流感疫苗的需求。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每小题6分)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

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

太守闻其有异材,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

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

初,军从济南步入关,关吏予军繻①。

军曰:“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②,还当以合符。

” 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

”弃繻而去。

徐偃使行风俗。

偃矫制③,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

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

偃以为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专之可也。

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曰:“古者诸侯国异俗分,百里不通,时有聘会之事,安危之势,呼吸成变,故有不受辞造命专己之宜;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

偃巡封城之中,称以出疆,何也?且盐铁,郡有余臧,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杜稷存万民为辞,何也?偃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

”偃穷诎。

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④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

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

驽下不习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

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⑤,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

'上奇军对,擢为谏大夫。

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

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

越相吕嘉不欲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

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

(选自《汉书•卷六十四》)(注)繻(r 用作通行证的帛。

②传:凭证。

③制:帝王的命令。

④横苹:使草倒下。

⑤孤于外官:孤,远;外官,指使者之职。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徐偃使行.风俗行:推行B. 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矫:假托C. 干名采誉干:求取D. 臣宜被坚执锐. 锐:锋利的兵器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①武帝异其.文②今肃迎操,……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B. ①弃繻而.去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 ①以从民望,干名采誉②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D. ①且盐铁,郡有余臧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终军十八岁就被选为博士弟子,他去长安上书过关时,拒绝接受通行证件,认为自己此去一定能够得到皇帝的重用,不会再返回。

B. 徐偃受命出使外国,不遵守法纪,独断专行,事后还巧言狡辩,终军受命审理此案,严厉地驳斥了徐偃,使他理屈词穷。

C. 当要派使者前往匈奴时,终军表示自己早有冲锋陷阵之心,现在愿意出使匈奴,全力以赴,当好使者的助手,保证完成任务。

D. 终军请缨赴南越,并且成功地完成了说服南越王的任务,只是因为南越发生了内乱,使他功败垂成,年仅二十多岁就为国捐躯。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1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8分,每小题6分)(1)太守闻其有异材,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语言表达与运用(22分)12. 某大型商场为方便顾客,在出口处准备了便民伞,无偿提供给未带雨具的顾客应急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