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自由基与妇科肿瘤关系的研究_郭海洁
自由基对生殖健康的危害及对策

自由基对生殖健康的危害及对策--中医男科专家谈生殖健康作者: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男科实验室主任技师发布时间:2006-01-26 曹兴午1.自由基学说美国Harman博士于1956年公开提出衰老的氧自由基(Free Radical)学说。
因为人体的老化和多种疾病的发生都与自由基和密切关系。
就像日常生活中看到,铁器在空气中曝露日久要生锈,洁白的银器也会由于氧化变黑。
生命科学研究到细胞分子层面分析,发现人体的衰老与机器生锈的过程一样,也是受到氧化的结果。
近年国际上有关自由基的研究显示,由于自由基引起的疾病包括动脉硬化、脑中风、心脏病、白内障、肺气肿、糖尿病,以及多项癌症等和人体衰老有关。
为此,认为自由基是万病的元凶。
2.自由基的产生自由基又称活性氧,体积约为一个原子大小,活性极强。
已知,正常氧原子具有4对电子,机体正常代谢可以使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这样就形成了自由基。
因此,人体内任何具有不成对的电子化合物都叫自由基,许多原子亦可以成为自由基,氧分子具有两个未配对的电子结构,故称为双自由基。
由于人体需要运动,无论是机体或组织,必须由自由基产生能量,这时就会产生自由基,为此,自由基的产生,可以说是人体细胞内正常代谢的副产品。
当自由基从细胞膜上夺取一个电子后,就会产生出另一个新的自由基,以此类推,我们可以知道,当电子夺取链反应侵蚀细胞膜,导致细胞完整性丢失,这就为疾病和癌症打开方便的大门。
据英国生物化学家霍威尔教授研究结论,一个70公斤的人,每年自己产生的自由基可达2公斤。
而且,通过污染的空气、食入不洁的食物、水、吸入毒素(吸烟),以及日晒或放射性的辐射,不良习惯(过量饮酒、过饱饮食),周围环境和家居环境的污染,以及工作和人际关系压力,甚至是生气等,都会不断地产生自由基。
为此,我们人类的每个细胞每天都要受到自由基的几百次的冲击和侵害。
为了证实过量饮食对长寿的影响,学者们进行了研究,用小老鼠分3组进行实验,甲组为自由摄食(不限制量);乙组为限量进食八成;丙组为限量进食六成,结果以进食六成老鼠的寿命最长,八成次之,自由进食的最短。
氧化应激在女性生殖功能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doi :10.3969/j.issn.1002-7386.2024.09.028·综述与讲座·氧化应激在女性生殖功能损伤中的研究进展常瑞亚 石拴霞 王纪田 王玲项目来源: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2JR11RA010)作者单位:730000 兰州市,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常瑞亚、石拴霞、王纪田);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生殖中心(王玲)通信作者:王玲 E⁃mail:szyxzx2020@ 【摘要】 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 )是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失衡引起的。
低水平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在细胞生理功能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水平ROS 会引起离子通道开放、脂质过氧化、蛋白质修饰、DNA 氧化等,进而导致细胞、组织及器官的损伤。
在女性生殖系统中,高水平的ROS 可对女性生殖细胞及生殖器官产生损伤,进而降低女性生育能力,可引起卵泡异常闭锁、减数分裂异常、受精率降低、胚胎发育延迟,加速卵巢的老化等,此外,氧化应激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就氧化应激对生殖细胞、生殖器官损伤及抗氧化治疗做一综述。
【关键词】 氧化应激;女性生殖;活性氧;卵巢;子宫【中图分类号】 R 33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386(2024)09-1407-05Research progress of oxidative stress in female reproductive function impairment CHANG Ruiya ,SHI Shuanxia ,WANG Jitian ,et al.First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al ,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ansu ,Lanzhou 730000,China【Abstract 】 Oxidative stress (OS )is caused by the imbalance of oxidation⁃antioxidant system.Low levels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the cell physiological function.High levels of ROS can cause ion channels open ,oxidation of lipid peroxidation ,protein modification ,DNA ,etc.,thus leading to damages to cells ,tissues and organs.In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a high level of ROS can cause damage to female germ cells and reproductive organs ,thereby reducing female fertility ,such as abnormal follicular atrexia ,abnormal meiosis ,reduced fertilization rate ,delayed embryo development ,accelerated ovarian aging ,etc.In addition ,O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endometriosis and other diseases.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effects of oxidative stress on germ cells ,reproductive organ damage and antioxidant therapy.【Key words 】 oxidative stress ;female reproduction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ovaries ;uterus 研究表明,毒物的暴露、化疗、吸烟、高原环境等均会造成女性生殖相关细胞的氧化应激,对女性生殖细胞及器官等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氧自由基与妇科肿瘤关系的研究

meh d t a u et e a t i f OD a d GS P a d t e c n e t f DA a d NO i a c rt s e a d t e t o o me s r h ci t 0 v v S n H— X n o t n h o M n n c n e s u n i h
t r c s fme s i h e- ,h o e to he p o e s o a urng t e s I um t e c nt n f I ⅥDA nd t c i iv o OD ft e t a he a tv t f S o h umo a i n s a e r p te t r
c n e n 2 p te t w t v r a c r a c ra d 2 ai n s i o a y c n e . h Usn i c e sr t o o me s r h c i i f S n i g b o h mity meh d t a u e t e a t t o OD a d v y
文 章 编 号 :o94 2 (o 8 O 5 8D 10 _82 20 ) 6 1 J4
氧 自由基 与 妇科 肿 瘤 关 系的研 究
郭 海 洁
( 吉林市妇产医院 , 吉林 吉林 摘要 : 目的 12 1 ) 3 0 1
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 O ) 丙二醛 ( A)一氧化氮 ( 0)谷胱甘肽( s P 与妇科常见肿瘤的 sD 、 MD 、 N 、 G H・x)
免疫组织化学在女性生殖道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免疫组织化学在女性生殖道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免疫组织化学在女性生殖道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某社区1名已婚女性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研究免疫组织化学在女性生殖道肿瘤诊断中具体有效的诊断方法。
结果:经过对社区1名已婚女性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女性生殖道肿瘤诊断可知免疫组织化学在女性生殖道肿瘤诊断中其准确率很高。
结论:免疫组织化学在对女性生殖道肿瘤进行鉴别诊断和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其外科病理诊断中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在对肿瘤进行免疫标记和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评价时需与组织形态学相结合。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女性生殖道肿瘤应用价值阴道、外阴、宫体和宫颈等是主要的女性生殖道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这些部位所引发的肿瘤其确诊是较为容易的但是由于某些肿瘤在形态学上具有相似的特征而且还有些肿瘤病变的良性和恶性难以判断而运用免疫标记对其进行诊断可以有效的降低误诊的几率免疫组化是一种应用免疫学的基本原理即抗原抗体反应其利用抗原与抗体相结合的特异性利用化学反应使得同位素、荧光素、金属离子和酶等用来对抗体进行标记的显色剂显色从而实现对蛋白质和多肽等组织细胞的内抗原的定量、定性和定位。
资料与方法11年7~8月对某社区1名已婚女性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的资料年龄~69岁按年龄将其分为个年龄段记录为A、B、、D四个组别其中66岁17人(9)分为D组。
方法:由妇科医生对后穹隆或宫颈进行刮片用95乙醇固定送病理科HE常规染色操作运用巴氏V级分类法对其进行镜检诊断若查见癌细胞和查见可疑癌细胞的按阳性病例处理阳性病例在内膜和宫颈处取材送免疫组织化学诊断。
结果本次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的1名已婚女性中其检出阳性的概率8有1例切片查见为疑似癌细胞经活检证实均为良性病变其中1例判定为宫颈鳞癌9例判定为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例查见为癌细胞:其中有1例慢性宫颈炎和子宫内膜乳头状腺癌;1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宫颈鳞癌;1例更年期子宫内膜和宫颈中度非典型增生见表1。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二日用滤纸过...

子宫内膜癌属于一种实体性肿瘤,对于实体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存在两个因素:肿瘤细胞新生血管的生成和对乏氧的耐受性。
乏氧分布常常在实体肿瘤里的特定地方,缺氧应答的全局性调控因子是一种为异源二聚体bHLH--PAS的复合物,缺氧诱导因子一l仅和缺氧诱导因子.1B是构成缺氧诱导因子.1的主要的两个亚单位。
缺氧诱导因子.10【是一类能够接受氧浓度调控的亚基,缺氧诱导因子.1D的功能主要是作为缺氧诱导因子.10【与DNA呈高亲密性结合所必需的亚基。
缺氧诱导因子.1a(Hypoxia-induciblefactor-1a,HIF.1a)【9】是在缺氧的条件下机体需要到的一种转录因子,在哺乳动物以及人体体内很容易表达,缺氧应答的全局性调控因子具有能够调节多种目的基因的能力:就像VEGF、促进红细胞产生素以及相应的酶类等,缺氧应答的全局性调控因子的活性对于肿瘤细胞的维持正常的能量代谢、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肿瘤细胞繁衍以及发生转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
ZhongH等【lo】在通过分析表明,缺氧应答的全局性调控因子在大多数实体性肿瘤里处于过度表达状态,如乳腺癌、胃癌、结肠癌、肺癌等。
在前列腺、乳腺以及结肠的癌前病变组织里都能够找到缺氧诱导因子.1a过度表达的现象,有研究指出缺氧诱导因子的高表达状态很容易和发生突变的p53的过量积聚以及细胞的增殖时间密切相关,且缺氧诱导因子通常发生在肿瘤发生初期,通常早于肿瘤血管生成和侵袭;SivridisE等【llJ通过对81例高分化的子宫内膜癌的组织结构进行研究指出,大约占49%的病例过表达缺氧诱导因子,常常为胞浆或胞核中表达,且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上调和毛细血管的密度增高相关。
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介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最主要的一类生长因子【12】,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又被称作血管通透性因子(VascularpenetratingfactoO,或称为血管调理素(Vasculotropin)。
氧自由基

第五章自由基清除剂本章要点1.自由基理论的产生机理及来源2.自由基对机体活动的影响3.自由基清除剂的基本概念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英国人Harman于1956年提出了自由基学说。
该学说认为,自由基攻击生命大分子造成组织细胞损伤,是引起机体衰老的根本原因,也是诱发肿瘤等恶性疾病的重要起因,其中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实验所证明。
自由基(Free radical)是人体生命活动中各种生化反应的中间代谢产物,具有高度的化学活性,是机体有效的防御系统,若不能维持一定水平则会影响机体的生命活动。
但自由基产生过多而不能及时地清除,它就会攻击机体内的生命大分子物质及各种细胞器,造成机体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及组织器官水平的各种损伤,加速机体的衰老进程并诱发各种疾病。
近年来,国内外对自由基及自由基清除剂的研究十分活跃,在各类食品科学、生命科学及医学书籍上都有许多关于自由基及其清除剂的研究报道,自由基清除剂作为功能性食品的重要原料成分之一,通过人们日常消费的食品来调节人体内自由基的平衡,已受到食品营养学家的广泛重视。
第一节自由基理论一、自由基的产生机理及来源自由基又叫游离基,它是由单质或化合物的均裂(Homdytic Fission)而产生的带有未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基团。
它的单电子有强烈的配对倾向,倾向于以各种方式与其他原子基团结合,形成更稳定的结构,因而自由基非常活泼,成为许多反应的活性中间体。
人体内的自由基分为氧自由基和非氧自由基。
氧自由基占主导地位,大约占自由基总量的95%。
氧自由基包括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分子(H2O2)、羟自由基(OH·)、氢过氧基(HO2-·)、烷过氧基(ROO·)、烷氧基(RO·)、氮氧自由基(NO·)、过氧亚硝酸盐(ONOO-)、氢过氧化物(ROOH)和单线态氧(1O2)等,它们又统称为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都是人体内最为重要的自由基。
活性氧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活性氧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郭文静;牛小娟;罗晓红;宋鹏
【期刊名称】《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8(039)004
【摘要】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复杂疾病之一,其危害大,病死率高,治疗费用昂贵,关于肿瘤的研究一直是科研领域的一大热点。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和清除的平衡在活细胞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具有致DNA损伤和致癌效应,即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总页数】4页(P274-277)
【作者】郭文静;牛小娟;罗晓红;宋鹏
【作者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甘肃兰州 730020;解放军兰州总医院内分泌科;解放军兰州总医院内分泌科;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省中医药防治慢性病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声动力介导的活性氧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J], 宋丹;李冬寒;王丽元;岳琦
2.天然产物通过增加活性氧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J], 孟路华;冯蕾;刘振
3.活性氧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J], 李瑾
4.中性粒细胞产生活性氧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J], 于涛;范婉
5.活性氧在肿瘤发生和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J], 石焕焕;朱运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环境中的自由基与人体健康

环境中的自由基与人体健康
金晓红
【期刊名称】《环境导报》
【年(卷),期】2002(000)002
【摘要】@@ 早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医学科学家就发现了影响人体健康、使人衰老、致人疾病和癌变的主要原因是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或物理化学等原因,体内的超氧阴离子等氧自由基的含量超过正常水平.它们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了威胁,科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含氧自由基和60多种疾病有关,其中包括威胁人类最严重的癌症.
【总页数】2页(P47-48)
【作者】金晓红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94.6
【相关文献】
1.环境中多溴联苯醚污染状况调查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2.家居环境中电磁辐射源分析及对人体健康影响和预防措施
3.环境中的微塑料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环境中的农药五、环境中的农药与人体健康
5.人体健康评价方法在光环境研究中的适用度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卷第6期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 o l.9N o.6 2008年12月J O U R N A LO FB E I H U AU N I V E R S I T Y(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D e c.2008文章编号:1009-4822(2008)06-0518-04氧自由基与妇科肿瘤关系的研究郭海洁(吉林市妇产医院,吉林吉林132011)摘要: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 O D)、丙二醛(M D A)、一氧化氮(N O)、谷胱甘肽(G S H-P X)与妇科常见肿瘤的关系.方法1)以20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子宫肌瘤30例、子宫颈癌20例、卵巢癌22例,分别用生物化学法测定血清中S O D,G S H-P X活性与M D A,N O的含量.2)以子宫肌瘤30例、子宫颈癌20例、卵巢癌22例,分别用生物化学法测定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子宫肌瘤核组织与核旁组织中S O D,G S H-P X活性和M D A,N O含量.结果1)血清测定中,肿瘤患者的M D A含量、S O D活性比正常对照组高;G S H-P X活性比正常对照组低;良性肿瘤的N O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恶性肿瘤中的N O含量低于正常组.2)组织测定中,肿瘤组织M D A含量,S O D,G S H-P X活性比肿瘤旁组织高,癌组织中N O含量比肿瘤旁组织低.结论子宫颈癌、卵巢癌、子宫肌瘤组织及血清中有明显的自由基代谢紊乱,而且良恶性肿瘤有明显差异,并且随着肿瘤恶化程度的变化,自由基也呈现规律性变化.关键词:肿瘤;自由基;宫颈癌;卵巢癌;子宫肌瘤;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一氧化氮;谷胱甘肽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AO n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O x y g e n F r e e R a d i c a l a n d G y n e c o l o g y T u m o rG U OH a i-j i e(J i l i nC i t y O b s t e t r i c a l a n dG y n e c o l o g i c a l H o s p i t a l,J i l i n132011,C h i n a)A b s t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 T oe x p l o r e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S u p e r o x i d eD i s m u t a s e(S O D),M a l o n d i a l d e h y d e (M D A),N i t r i c O x i d e(N O),G l u t a t h i o n e P e r o x i d a s e(G S H-P X)a n dt u m o r.Me t h o d s(1)M a k i n g c o n t r a s t a n a l y s i s a m o n g20n o r m a l h e a l t h y p e o p l e,30p a t i e n t s w i t h m y o m a o f u t e r u s,20p a t i e n t s w i t h c e r v i c a l c a n c e r a n d 22p a t i e n t s w i t h o v a r y c a n c e r.U s i n g b i o c h e m i s t r y m e t h o d t o m e a s u r e t h e a c t i v i t y o f S O Da n d G S H-P Xa n d t h e c o n t e n t o f M D Aa n dN Oi n s e r u m.(2)M a k i n g c o n t r a s t a n a l y s i s a m o n g30p a t i e n t s w i t hm y o m a o f u t e r u s,20 p a t i e n t s w i t hc e r v i c a l c a n c e r a n d22p a t i e n t s w i t ho v a r yc a n c e r.U s i n g b i o c h e m i s t r y m e t h o dt om e a s u r et h e a c t i v i t y o f S O Da n d G S H-P Xa n d t h e c o n t e n t o f M D Aa n d N Oi n c a n c e r t i s s u e a n d t h e t i s s u e b e s i d e t h e c a n c e r, m y o m a o f u t e r u s n u c l e a r t i s s u e a n d t h e t i s s u e b e s i d e t h e n u c l e a r.R e s u l t s(1)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m e a s u r i n g t h e s e r u m,t h e c o n t e n t o f M D Aa n d t h e a c t i v i t y o f S O Do f t h e t u m o r p a t i e n t s a r e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o s e o f n o r m a l g r o u p; t h e a c t i v i t y o f G S H-P Xa r e l o w e r t h a nt h a t o f t h e n o r m a l g r o u p;t h e c o n t e n t o f N Ow i t h b e g i nt u m o r a r e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t h e n o r m a l g r o u p a n d t h e c o n t e n t o f N Ow i t hm a l i g n a n t t u m o r a r e l o w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n o r m a l g r o u p.(2)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m e a s u r i n g t h e t i s s u e,t h e c o n t e n t o f M D Aa n dt h e a c t i v i t y o f S O Da n d G S H-P Xi n t u m o r t i s s u e a r e h i g h e r t h a n i n t h e t i s s u e b e s i d e t h e t u m o r s,t h e c o n t e n t o f N Oi n c a n c e r t i s s u e a r e l o w e r t h a ni n t h e t i s s u e b e s i d e t h e t u m o r.C o n c l u s i o n F r e e r a d i c a l h a s a c l e a r l y m e t a b o l i c d i s o r d e r i n t h e c a r c i n o m a o f c e r v i x, o v a r i a n c a n c e r,f i b r o i d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n d t h e b l o o d s e r u m.M o r e o v e r,t h e r e a r e o b v i o u s 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 e e n b e n i g n a n d m a l i g n a n t.W i t h t h e d e g r e e c h a n g e o f t h e t u m o r d e t e r i o r a t i n g,f r e e r a d i c a l s h a v e s h o w n c h a n g e s i n l a w.K e y w o r d s:T u m o r;F r e e r a d i c a l;C e r v i c a l c a n c e r;O v a r y c a n c e r;M y o m a o f u t e r u s;S u p e r o x i d e D i s m u t a s e(S O D); M a l o n d i a l d e h y d e(M D A);N i t r i c O x i d e(N O);G l u t a t h i o n e P e r o x i d a s e(G S H-P X)收稿日期:2008-09-01基金项目:吉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作者简介:郭海洁(1972-),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妇产科学研究.1实验材料1.1病例来源及分组所有患者均来自吉林市妇产医院,其中宫颈癌20例、卵巢癌22例、子宫肌瘤30例,年龄在38~56(47.5±8.5)岁.所有病例均为经临床病理报告已确诊的病例,分为宫颈癌组、卵巢癌组、子宫肌瘤组,相对应为3个对照组.1.2健康人的选定正常人20例,均为女性,年龄在30~46(37.4±7.5)岁,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1.3样品采集1.3.1血清样品的采集用静脉血采集法,将血液置于直径为1.0c m、长为10c m的玻璃试管内,待血液分层后,取血清置于试管内,迅速放于盛有液氮的容器内冷冻,保存备检.1.3.2组织样品的采集肿瘤切除后1h内迅速冻于液氮中保存,同时取距离肿瘤组织3.0c m处的组织作为对照,同样迅速冻于液氮中保存.1.3.3组织匀浆的制备取组织块0.2~1.0g,用冰冷的生理盐水冲洗,除去血液,滤纸拭干,称重,放入5~10m L的小烧杯中.取匀浆介质生理盐水,其总量为组织块重量的9倍.用眼科小剪剪碎组织块,将剪碎的组织倒入玻璃匀浆管中,再将剩余的冷生理盐水用来冲洗残留在烧杯中的碎组织块,一起倒入匀浆中进行匀浆,充分研磨,使组织匀浆化.取少量匀浆组织作涂片,观察细胞已磨破.将匀浆以3500r/m i n离心15m i n,取上清液进行各种测定.2实验方法2.1血清及组织中M D A含量测定取10n m o l/L标准品0.1m L作为标准管,共2支,无水乙醇0.1m L作为标准空白管,共2支,取血清和组织匀浆上清液0.1m L作为测定管,并于测定样品中随机抽取两个各0.1m L作为测定空白管,于上述试管中分别加入所给试剂,测定空白管中加入50%冰醋酸1m L,经漩涡混匀器混匀, 95℃水浴40m i n后流水冷却,3500~4000r/m i n 离心10m i n,取上清液,倒入532n m处1c m光径的比色杯中,蒸馏水调零,比色测定各管吸光度值.2.2血清及组织中N O含量测定取双蒸水0.1m L作为空白管,共2支,100μm o l/L K N O30.1m L作为标准管,共2支,分别取血清和组织匀浆上清液0.1m L作为测定管,于上述试管中分别加入所给试剂,充分漩涡混匀30s,室温静置10m i n,3500~4000r/m i n,离心10m i n,取上清0.5m L加入显色剂混匀,室温静置10m i n,蒸馏水调零,550n m光径比色测定各管吸光度值.2.3血清及组织中G S H-P X含量的测定取1m m o l/L G S H0.2m L加入溶血液0.2m L 作为测试管,没有加入溶血液的为对照管,37℃水浴预温并加入所给试剂后,于对照管中加入溶血液0.2m L,混匀,3500~4000r/m i n,离心10m i n,取上清2m L,同时取20μm o l/L G S H标准液2m L作标准管,共2支,取所给2号试剂2m L作为空白管,共2支,与上清液一起加入所给试剂混匀,15 m i n后,倒入412n m处1c m光径比色杯中,蒸馏水调零,测各管O D值.2.4血清及组织中T-S O D和M n-S O D活性测定T-S O D测定方法,取样品0.5μL加入蒸馏水0.5m L作为测定管,取蒸馏水0.505m L作为对照管,共2支,分别加入所给试剂,经漩涡混匀器充分混匀,置37℃恒温水浴40m i n后,加入显色剂,混匀,10m i n后倒入1c m光径比色杯中,蒸馏水调零,波长550n m处比色.3实验结果3.1血清中M D A,N O,G S H-P X,T-S O D,M n-S O D含量变化血清中M D A,N O,G S H-P X,T-S O D,M n-S O D含量变化见表1.表1血清中MD A,N O,G S H-P X,T-S O D,Mn-S O D含量变化T a b.1C o n t e n t c h a n g e o f MD A,N O,G S H-P X,T-S O D,Mn-S O Di ns e r u m(P<0.01)组别ρ(M D A)/(μm o l·L-1)ρ(N O)/(m m o l·L-1)ρ(G D H-P X)/Uρ(T-S O D)/(μU·L-1)ρ(M N-S O D)/(μU·L-1)正常人对照组3.71±0.7032.12±10.4779.12±8.45102.63±16.3246.38±4.60子宫肌瘤组8.56±1.3067.86±19.8266.78±9.38118.38±10.2658.12±6.30宫颈癌组10.69±0.0910.71±6.7439.47±10.07128.61±13.8572.09±9.30卵巢癌组10.54±0.1212.28±5.1646.42±11.12126.75±16.7393.92±10.4519第6期郭海洁:氧自由基与妇科肿瘤关系的研究1)血清中子宫肌瘤组、宫颈癌组、卵巢癌组的M D A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恶性肿瘤组M D A含量高于良性肿瘤组,差异性显著(P<0.05).2)血清中子宫肌瘤组N O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宫颈癌组、卵巢癌组N O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3)血清中子宫肌瘤组、卵巢癌组、宫颈癌组G S H-P X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且恶性肿瘤组G S H-P X含量低于良性肿瘤组,差异性显著(P<0.05).4)血清中子宫肌瘤组、宫颈癌组、卵巢癌组T-S O D与M n-S O D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恶性肿瘤组较良性肿瘤组稍高,差异性显著(P<0.05).3.2S O D,N O,G S H-P X,M D A含量变化宫颈癌患者组织中S O D,N O,G S H-P X,M D A 含量变化见表2.宫颈癌组织中M D A,G S H-P X,T-S O D,M n-S O D均高于宫颈癌子宫组织,差异性显著(P<0.05);而N O低于癌旁子宫组织,差异性显著(P<0.05).3.3M D A,N O,S O D,G S H-P X含量变化卵巢癌患者组织中M D A,N O,S O D,G S H-P X 含量变化见表3.卵巢癌组织中M D A,G S H-P X,T-S O D,M n-S O D均高于卵巢癌子宫组织,差异性显著(P<0.05);而N O低于癌旁子宫组织,差异性显著(P<0.05).3.4M D A,N O,G S H-P X,S O D含量变化子宫肌瘤患者组织中M D A,N O,G S H-P X,S O D 含量变化见表4.表2宫颈癌患者组织中S O D,N O,G S H-P X,MD A含量变化T a b.2C o n t e n t c h a n g e o f S O D,N O,G S H-P X,MD Ao f t i s s u s i np a t i e n t s w i t hc e r v i c a l c a n c e r(P<0.05)组别ρ(M D A)/(μm o l·L-1)ρ(N O)/(m m o l·L-1)ρ(G D H-P X)/Uρ(T-S O D)/(μU·L-1)ρ(M N-S O D)/(μU·L-1)宫颈癌组织0.83±0.126.83±0.7118.47±2.0611.59±2.210.05±0.02宫颈癌子宫组织0.35±0.094.26±0.9816.61±2.949.34±2.812.08±1.36表3卵巢癌患者组织中MD A,N O,S O D,G S H-P X含量变化T a b.3C o n t e n t c h a n g e o f MD A,N O,S O D,G S H-P Xo f t i s s u s i np a t i e n t s w i t hc e r v i c a l c a n c e r(P<0.05)组别ρ(M D A)/(μm o l·L-1)ρ(N O)/(m m o l·L-1)ρ(G D H-P X)/Uρ(T-S O D)/(μU·L-1)ρ(M N-S O D)/(μU·L-1)卵巢癌卵巢组织0.68±0.124.18±0.9414.92±2.8510.24±2.361.81±1.02卵巢癌子宫组织0.05±0.072.66±0.7411.60±2.364.96±1.268.25±2.14表4子宫肌瘤患者组织中MD A,N O,G S H-P X,S O D含量变化T a b.4C o n t e n t c h a n g e o f MD A,N O,G S H-P X,S O Do f t i s s u s i np a t i e n t s w i t hc e r v i c a l c a n c e r(P<0.05)组别ρ(M D A)/(μm o l·L-1)ρ(N O)/(m m o l·L-1)ρ(G D H-P X)/Uρ(T-S O D)/(μU·L-1)ρ(M N-S O D)/(μU·L-1)子宫肌瘤核组织0.26±0.054.20±0.8315.25±2.626.14±2.646.02±3.22子宫肌瘤核旁组织0.14±0.042.55±0.6212.24±2.124.78±1.5313.45±2.65子宫肌瘤核组织中M D A,G S H-P X,T-S O D, M n-S O D均高于核旁组织,差异性显著(P<0.05);而子宫肌瘤核组织中N O含量低于核旁组织,差异性显著(P<0.05).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平均数采用x±s表示.P<0.05为差异性显著,P<0.01为差异非常显著,P>0.05为无显著差异.4讨论S O D对机体内的氧化与抗氧化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酶能清除超氧阴离子(O-2),保护细胞免受损伤.M D A的测定常常与S O D的测定相互配合,S O D活力的高低间接反应了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而M D A的高低又间接反应了机体细胞受自由基攻击的严重程度[1-6].我们应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M D A法检测子宫颈癌、卵巢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子宫肌瘤组织与核旁组织中S O D 与L P O含量,发现两者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γ>0.84.它们都与组织中自由基含量变化有密切关系,即在肿瘤组织中T-S O D,M n-S O D活性都高于肿瘤旁组织(P<0.05),而自由基的代谢产物也相应升高[7],即肿瘤组织中M D A含量高于肿瘤旁520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9卷组织(P<0.05).表明肿瘤组织中确实有自由基清除酶及其代谢产物L P O的升高.另外通过血清中S O D与M D A的测定,并与正常健康人比较,S O D 与M D A都高于对照组,而且恶性肿瘤组S O D与M D A都高于良性肿瘤组.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 S O D活性与肿瘤的生长阶段、增殖速度、分化程度有直接关系,N O是一种新的免疫分子和炎症介质,有介导内毒素,T N F,I L-1β,I L-6等细胞因子的病理作用.N O化学性质活泼,极易与含有F e-s中心的蛋白质的F e2+作用形成F e-N O,起到细胞毒作用,使F e2+从酶中丢失、抑制酶活性、阻滞细胞内D N A复制,从而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肿瘤组织中N O含量均低于肿瘤旁组织(P<0.05);血清中卵巢癌组、子宫颈癌组N O 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子宫肌瘤组N O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肿瘤组织、血清中N O含量减少与含有F e-s中心的蛋白质的F e2+作用减弱,不能抑制酶的活性,使细胞内D N A不断复制,导致肿瘤细胞的进一步增长[10-13].G S H-P X是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重要的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酶.它特异的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G S H)对过氧化氢的还原反应,可以起到保护细胞结构和功能完整的作用[13].通过实验测定:子宫颈癌、卵巢癌组织中G S H-P X活力低于癌旁组织(P<0.05);子宫肌瘤组织中G S H-P X活力低于核旁组织(P<0.05);血清中G S H-P X活力低于正常健康人(P<0.01),而且恶性肿瘤组G S H-P X活力低于良性肿瘤组.研究结果表明,肿瘤组织中、血清中G S H-P X活力降低,致使过氧化氢浓度增高,进而造成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破坏,最终导致细胞组织的变性坏死,而且肿瘤组织恶性程度越高,G S H-P X活力越低,组织细胞结构功能破坏越严重.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子宫颈癌、卵巢癌、子宫肌瘤组织及血清中S O D,G S H-P X活性与M D A,N O 含量分析,认为子宫颈癌、卵巢癌、子宫肌瘤组织及血清中有明显的自由基代谢紊乱,而且良恶性肿瘤有明显差异,并且随着肿瘤恶化程度的变化,自由基也呈现规律性变化,它可能是组织损伤或癌变的直接原因.这为临床预防、诊断、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另外,癌旁、子宫肌瘤核旁组织中自由基代谢产物的检测,对预后的判定亦有着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T e r u h i r oN a k a d o.S u p e r o x i d eD i s m u t a s eA c t i v i t yR e n a lC e l l C a r c i n o m a[J].E u r U r o l,1998,14:50-55.[2]J a n s s o n A M,B o s m a n C B,D u i j n W,e ta l.S u p e r o x i d eD i s m u t a s e si nG a s t r i ca n dE s o p h a g e a l C a n c e ra n dt h eP r o g n o s t i cI m p a c t i n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J].C l i nC a n c e r R e s,2000,6(8):3183-3192.[3]K a h l o s K,P a a k k o P,K u r t t i l a E,e t a l.M a n g a n e s eS u p e r o x i d e D i s m u t a s e a s a D i a g n o s t i c M a r k e r f o r M a l i g n a n t P l e u r a l M e s o t h e l i o m a[J].B r J C a n c e r,2000,82(5):1022-1029.[4]李昭,张士伟,刘静,等.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病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关系[J].中国肿瘤临床,1999,26(2):109-112.[5]S c h o e l l WH,J a n i c e k M F,M i r h a s h e m iR.E p i d e m i o l o g ya n dB i o l o g yo f C e r v i c a l C a n c e r[J].S e m i nS u r gO n c o l,1999,16(3):203-211.[6]赵淑梅,徐仙,宋美莲,等.子宫肿瘤患者组织和血清S O D,G S H-P X及L P O含量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1999,21(11):656-657.[7]肖章军,肖昌军,周艾强.原发肝癌、肝硬化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物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西医结合临床急救杂志,1998,5(10):436-438.[8]孙贵银,刘为纹,周志强,等.自由基在实验性胃癌及癌前病变发生中的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8,6(3):219-221.[9]B a g c h i K,P u r iS.F r e e R a d i c a l sa n d A n t i o x i d a n t s i nH e a l t h a n d D i s e a s e[J].E a s t M e d i t H e a l t h,1998,4:350-360.[10]荆洁线,韩存芝,郑曙民,等.宫颈癌患者血清、组织硒与细胞因子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00,27(8):565-567.[11]P s a t h a k i s D,We d e m y e rN,O e v e r m a n nE,e ta l.B l o o dS e l e n i u m a n d G l u t h a t h i o n e P e r o x i d a s e S t a t u s i nP a t i e n t s[J].C o l o r e c t a l C a n c e r D i sC o l o nR e c t u m,1998,41:328-335.[12]E a p e n C E,M a d e s h M,B a l a s u r b r a m a n i a n K A,e ta l.M u c o s a l M i t o c h o n d r i a l F u n c t i o n a n d A n t i o x i d a t eD e f e n c e s i nP a t i e n t sw i t hG a s t r i cC a n c i n o m a[J].S ca n d J G a s t r o-e n t e r o l,1998,33(9):975-978.[13]孙华,张迎春.树突状细胞与妇科肿瘤的免疫治疗[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7(1):27-30.【责任编辑:陈丽华】521第6期郭海洁:氧自由基与妇科肿瘤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