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6INK4a与妇科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P16 INK4A基因与宫颈癌

抑 制基 因, 与细胞 周期 的调 控 , 制细 胞 的生长 与 参 控
分化 , 直接 参 与 肿 瘤 的形 成 与 发 展 。现 就 P 6 A 1 的研 究 情 况 及 其 与 宫 颈 癌 关 系 的 研 究 进 展 作 一
综述。
C DK6 酶 的活 性 , 使 P b不 能 磷 酸 化 , 激 而 R 使未 磷 酸 化 的 P b增 多而抑 制 细胞 增 殖 , 时高磷 酸 化 的 R 同 P b可 诱导 P 6 基 因的表达 , 1 A R 1 KA P 6N 的表达增 加 可通过 与 c K4 6结 合抑制 c 4 6的活性 而最 D / DK / 终使 P b的磷酸 程度 减 弱[ 因而 P 6N 4在 c — R 。 1I A K v
[ s at Abt c]Wi e ee p n f l u il y po l fu d o t n n o e e a t—o cg n n r t t vl me t e r o g , epe o n .u y cgn ,ni no e ead hh d o o mo c b o ma o
维普资讯
内蒙古医学杂志 In r n oaMe 20 n e gl dJ 0 8年第 4 Mo i 0卷第 2期
19 9
P 6 A 因与 宫颈 癌 1 基
武 玲 宋静 慧 ,
00 5 ; 1 0 9 00 5 ) 1 0 0
( . 蒙古医 学院 2 0 级 研 究生 , 1内 05 内蒙古 呼和 浩特 2 内 蒙古医 学院 附 属 医院 妇 产科 , . 内蒙古 呼 和浩特
P 6 4蛋 白参 与 细 胞 周 期 的 调 节 , 可 与 细 胞 周 1 KA 它 期 素 cc n yl D1竞 争性 结 合 C K4和 C K6 并 特 异 i D D ,
Bmi-1、p16基因与实体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signal。NLS)一NLSl和NLS2。
其中NLS2是Bmi.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 所必需的。(4)Bmi.1的C2末端部分是富 含脯氨酸、谷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 的区域.与Bmi.1蛋白在细胞内快速降 解有关。
2 2.1
Bmi.1基因与肿瘤的关系 乳腺癌 冯艳等…检测58例乳腺
癌中Bmi.1的表达,发现Bmi.1的强阳性 率为82.8%.阳性表达主要集中在癌细胞 核中。Bmi.1的强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淋 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而与肿 瘤大小、ER、PR、c.erbB.2、VEGF等临床 病理特征无显著性相关。国外亦有文献 报道Bmi.1能诱导乳腺上皮永生化,在 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Bmi.1的
localization
复合体的活性,阻止视网膜母细胞瘤蛋 白(pRb)磷酸化和转录因子E2F的释放. 导致细胞周期停滞于G期,对细胞增殖 周期起负调节作用。p16基因是目前发现 的第一个直接控制细胞增殖周期的抑癌 基因.不同来源的肿瘤有不同的失活方 式,主要方式是其在肿瘤中出现高频率 的缺失和突变。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 DNA甲基化可能是p16基因失活的另一 重要机制.p16基因外显子一启动子富含 CpG结构。且常见该部位甲基化,这一启 动子部位的甲基化可能抑制了启动子的 活化,导致p16基因转录失活。p16基因 甲基化而致的基因表达异常是可逆性 的.Sato等[9]用5.Aza—CdR处理7例膀 胱癌细胞系,其中3例因甲基化而失活 的p16基因重新表达。
INK4A-
ARF locus
expression[J].British
Journal
Cancer。200l,84(10),1372-1376.
[8]Breuer
at
细胞角蛋白与P16INK4a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

【 键 词 】 宫 颈 上 皮 内 瘤 样 病 变 ;宫 颈 肿 瘤 ;角 蛋 白质 类 ;P 6' 关 1r a  ̄ T eA v n e f yo eais n 1 i evcl nr ei e a o l i n ri l a c rL U We , h d a cso tk r t dP 6 C na n C ria ta pt l l I h i Ne pa aa dCevc n e I iQ s aC
一
个 较 长 时 间 的 过 程 , 效 的 诊 断 和 治 疗 CN 是 预 防 宫 颈 癌 的 最 佳 途 径 。 研 究 认 为 , 胞 角 蛋 白 l ( K1 ) 官 颈 有 I 有 细 7C 7是
干 细 胞 的标 记 物 , 映 了一 种 细 胞 化 生 由不 成 熟 向成 熟 转 化 的现 象 。C 8 C 7表 达 水 平 与 宫 颈 上 皮 内瘤 样 病 变 程 反 K 、 K1
作 者 单 位 :0 12 天 津 医科 大 学 一 中心 临床 学 院 309
胞骨 架 中 间丝 蛋 白 , 今 为 止 , 迄 在各 种 人上 皮 细 胞 中
已确 定 有 2 0种 C K亚 型 表达 。C K基 因表 达 有很 强
的规 律 性 。细 胞 分化 不 同 阶段 及不 同类 型上 皮 细 胞 表 达不 同 C K。在 人正 常 宫颈 上皮 中存 在 C s 达 , K 表
的深 入 。发 现 C N并 非是 单 向的病理 生 理学 发 展 过 I 程 ,而是 具 有 自然 消 退 与发 展 为 宫颈 浸 润癌 的两 种 不 同 生物 学行 为 。虽 然 C N 有 消退 或 逆转 的可 能 , I 但并 不 确定 在 什 么样 的情 况下 会 消退 或 逆转 。宫 颈 癌 的形 成 一般 要经 历 癌 前病 变 的过程 , 因此 , 期 诊 早 断 C N 并确 定 其 预后 转 归是 发现 早期 宫 颈 癌 和减 少 I 宫 颈 癌发 生 的关 键 。本 文 主要 针 对 细胞 角 蛋 白(v c.
P16INK4a基因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pb R 使其功能失活 , 而解除 了 p b对 P 6N 4 从 R 1 IK a蛋白表达
的 负反 馈 抑 制 , 引起 P 6N 4 基 因过 表 达 。 同 时 , 于病 毒 1I K a 由
蛋白阻断了 P 6N 4 基 因抑制细胞增殖 的调节级联 , 1 1K a 故虽
然 P6N 4 蛋 白在 细 胞 内表 达 水 平 升 高 , 生 理 功 能 却 丧 1I K a 其
失 。P 6N 4 基 因 失 活 的 具 体 机 制 目前 尚 不 明 确 。 研 究 发 11 K a
的宫颈上皮 内高度病变患者 P 6N 4 抗原染色阳性或者强 1 IK a
变 , 得 了 一定 效 果 。现 综 述 如 下 。 取 1 P6N 4 1 1 K a基 因在 宫颈 癌 发 病 中的 作 用
Ⅱ级 ,3例患者其病 变发展 为 CN1 1 I I级。P 6N 4 1 IK a的表达 以及 高危型 H V的点状 核信 号强弱 与 CN级别有 关。与 P I
阳性 。这 与 组 织病 理学 结 果 一 致 。故 P 6N 4 蛋 自在 官 颈 1 IK a 细胞 内表 达 的 异 常上 升 已被 建 议 作 为 鉴 别 宫 颈 上 皮 内 瘤 样
现 , 化 可 能 是 其 中 的 重 要 原 因 J P 6N 4 甲基 。 11 K a基 因 启 动 子 区 C G序 列 甲基 化 与 宫 颈 癌 的生 物 学 行 为 相 关 。 故 有 学 p 者认 为 , 11 K a 因 甲基 化 的 检 测 可 能 成 为 宫 颈 癌 的 辅 P 6N 4 基 助诊 断 方 法 J 。 2 P 6N 4 1 1K a基 因 表 达 在 宫 颈 癌诊 断 中 的应 用 P 6N 4 1 IK a基 因 的 异 常 表 达 和 H — P 感 染 关 系 密 切 。 RH V
p16 INK4a在宫颈细胞学鳞状上皮内瘤变中的意义

维普资讯
2 0 0 7年 8月第 3 6卷第 8期
C h i n J P a t h o l , Au g u s t 2 0 0 7 ̄ V o l 3 6, N o . 8
・
5 2 1・
M 的
.
论 著
意 颈 细 胞 学 鳞 状 上 皮 内瘤 变 在 宫
g r a d e s ua q mo u s i n t r a e p i he t l i a l l e s i o n( L S I L) ,3 4 c se a s o f h i g h - g r a d e s q u a m o u s i n t r a e p i he t l i a l l e s i o n ( H S I L) a n d 1 6 c se a s o f s ua q m o u s c e l l c a r c i n o m a ( S C C) ,w e r e e n r o l e d i n t o t he s t u d y .
Pr o v i n c i a lPe o p l e s Ho s p i t a l ,G u a n g z ou h 5 1 0 0 8 0,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or h : L I U Y a n . h u i( E - m a i l : y a n h - l i u @y a h o o . c o n) r
p16ink4a表达水平的单位

p16ink4a表达水平的单位P16INK4a是一种蛋白质,它在细胞周期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P16INK4a的表达水平及其重要性。
P16INK4a是细胞周期抑制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起到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
它的表达水平通常受到调控,可以通过多种因素来影响。
P16INK4a的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P16INK4a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研究发现,在多种肿瘤中,P16INK4a的表达水平常常异常上调。
这种上调可能是肿瘤细胞对抗增殖抑制信号的一种逃逸机制。
通过上调P16INK4a的表达,肿瘤细胞可以绕过细胞周期的调控,继续进行无限增殖。
因此,P16INK4a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肿瘤预后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
P16INK4a的表达水平与衰老过程密切相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组织中P16INK4a的表达水平会逐渐上调。
这种上调可能是细胞对长期的外界刺激和内部损伤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P16INK4a的上调可以抑制细胞的增殖和再生能力,从而减缓组织老化的速度。
P16INK4a的表达水平还与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例如,糖尿病患者中P16INK4a的表达水平常常升高。
这种上调可能与胰岛素信号通路的紊乱和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有关。
另外,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中P16INK4a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
这种上调可能是血管内皮细胞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理过程的一种应激反应。
调控P16INK4a的表达水平可能成为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策略。
例如,在肿瘤治疗中,通过抑制P16INK4a的表达,可以增加肿瘤细胞的敏感性,提高化疗的效果。
另外,通过调节P16INK4a的表达水平,也可以延缓衰老过程,减少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的发生。
P16INK4a的表达水平在细胞周期调控、肿瘤发生发展、衰老过程以及一些慢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P16INK4a的表达水平对于疾病的诊断、预后评估以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宫颈癌癌前病变中P16INK4A蛋白表达临床意义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p16ink4a蛋白在宫颈癌(cc)、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p16ink4a蛋白在60例宫颈癌患者中表达阳性率为96.7%,在6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中表达阳性率为88.3%,在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无阳性表达,三组相比较,宫颈癌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16ink4a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病理分型无关(p>0.05),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转移相关(p0.05),2.2 p16ink4a蛋白表达与宫颈癌患者年龄的关系 p16ink4a蛋白在年龄>40岁36例患者中,呈阳性表现20例(20/36);在年龄≤40岁24例患者中,呈阳性表现16例(16/2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07,p>0.05)。
2.3 p16ink4a蛋白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病理分型的关系 p16ink4a 蛋白在鳞癌患49例者中,呈阳性表现例(36/49);在腺癌患者11例中,呈阳性表现例(7/1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06,p>0.05)。
2.4 p16ink4a蛋白表达与宫颈癌患者分化程度的关系 p16ink4a 蛋白在低分化患者18例中,呈阳性表现例(7/18);在中高分化患者42例中,呈阳性表现例(30/4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38,p<0.05)。
2.5 p16ink4a蛋白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的关系 p16ink4a 蛋白在ⅰ~ⅱ期患者39例中,呈阳性表现28例(28/39);在ⅲ~ⅳ期患者21例中,呈阳性表现8例(8/2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91,p<0.05)。
P16INK4A,能预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的免疫标记

P16INK4A,能预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的免疫标记宫颈癌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尽管目前常用液基细胞学方法对于检测无自觉症状妇女的早期病变非常有效,但由于人为的因素以及某些良性病变可以模拟宫颈上皮肿瘤(包括宫颈萎缩和鳞状上皮化生)等原因,会造成部分病例的漏诊和误诊,所以需要更多的客观参数来准确判定细胞涂片中的鳞状上皮内病变和组织切片中的宫颈上皮内瘤。
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是目前唯一肯定的导致宫颈癌的一种病毒,所以除了从形态上观察病变的病理学特征外,人们试图用多种方法检测是否感染HPV,从而达到及时发现和早期治疗,终止其向宫颈癌发展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方法为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
HPV免疫组化检测由于灵敏度低、假阴性率高(约50%)有一定的局限性;原位杂交是一种灵敏度高、技术简单成熟的方法,但是由于价格的原因,很难普及。
是否找到一种和HPV感染相关性好、又可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的标志,是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人们发现,在HPV感染导致的宫颈上皮内瘤中P16INK4A的表达增加,其表达量和表达方式与HPV病毒感染的状态和感染量都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P16INK4A染色体定位于9p21,全长8.5kb,是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的抑癌基因。
P16INK4A既可通过与CDK4和CDK6结合而阻断后者与Cyclin D1结合,也可与Cyclin D-CDK复合物结合并抑制其活性,从而抑制Rb蛋白的磷酸化和转录调节因子E2F的释放。
细胞周期关键限速点G1-S期的过渡恰恰依赖于Rb蛋白的磷酸化,P16INK4A通过上述环节抑制细胞进入增殖状态。
其突变和功能的丧失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但是宫颈损伤/癌的发生是以P16INK4A蛋白免疫表达增加为特征,这与宫颈损伤/癌是由HPV感染所造成的细胞不死性有关。
HPV早期感染发生在宫颈移行带的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的交界处,一系列的研究认为P16INK4A可作为HPV基因表达和活动的指标,可作为早期发现宫颈病变的辅助标记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16INK4a与妇科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摘要】p16INK4a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在CyclinD CDK4/6 pRb E2F通路中发挥重要负反馈调节作用,大部分恶性肿瘤中均发现该基因表达缺失。
p16INK4a低表达是卵巢癌不利的预后指数,可作为卵巢癌独立的预后因子;p16INK4a在宫颈癌中呈过表达,有助于宫颈癌的筛查;p16INK4a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与子宫内膜癌转移灶发生率的增加密切相关;而在外阴癌HPV感染型中,常有p16INK4a过表达,是可靠的HPV阳性外阴癌的标记物。
【关键词】pl6INK4a;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 外阴癌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对细胞周期正、负反馈调节失控是细胞突变和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1]。
p16INK4a基因是人们发现的一种直接作用于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分裂的抑癌基因,在CyclinD1 CDK4/6 pRb E2F通路中发挥重要负反馈调节作用[2]。
由于该基因产物对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因而也称为INK4 (inhibitor of CDK4)基因[3]。
在大部分恶性肿瘤中均发现该基因表达缺失,但是在妇科肿瘤中p16INK4a基因的失活和表达却不尽相同,与妇科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因此,对p16INK4a表达的检测在妇科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1 p16INK4a基因的结构、产物及功能pl6INK4a基因位于染色体9p21,全长约8.5kb,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该基因位点又是少见的重迭编码基因位点,包含两个重迭基因INK4a和ARF,因阅读框不同分别编码蛋白Pl6INK4a 和P14ARF,并分别对CyclinD1 CDK4/6 pRb E2F和MDM2 P53通路起调节作用[3 4]。
在细胞周期调控中,最重要的调节位于G1 S期间,若此调控点失常,细胞异常增殖失控,可致肿瘤形成。
pl6INK4a可与CDK4/6、CyclinD1 CDK复合物结合,从而抑制Rb蛋白的磷酸化和转录调节因子E2F释放,诱导细胞G1 S期停滞;p16INK4a基因的变异或其蛋白的失活会导致CyclinD1 CDK4/6 pRb E2F调节功能的失控,从而使细胞过度增殖,导致肿瘤发生[5-6]。
近年来研究表明p16INK4a基因的失活广泛存在于多种肿瘤组织及其肿瘤细胞系中,其失活的机制主要有基因的缺失、突变和甲基化[7]。
2 p16INK4a与妇科肿瘤2.1 卵巢癌卵巢癌的死亡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8]。
尽管多数患者经过肿瘤细胞减灭手术及铂类、紫杉醇等联合化疗预后有所改善,但2a复发率仍超过70%。
研究发现,p16INK4a低表达是卵巢癌不利的预后指数,在卵巢癌预后中有重要地位,与卵巢癌患者产生化疗耐药相关。
Kommoss等[8]采用免疫组化试验对FIGO中300例Ⅱb IV 期卵巢癌患者进行p16INK4a蛋白表达的检测发现,94%(283/300)患者p16INK4a呈阳性表达,6%(17/300)呈阴性表达,在低表达、中等表达和高表达的病例中,呈中等表达者存活率较高。
Surowiak等[9]的研究也证实p16INK4a的蛋白低表达是卵巢癌不利的预后指数, 同时证实p16INK4a低表达与卵巢癌患者产生化疗耐药相关。
在43例卵巢癌病例和6例正常卵巢组织中,取PL(primary laparotomy)和SCR(secondary cytoreduction)期共73例石蜡包埋样本,检测p16INK4a、Ki67和caspase 3的表达,发现p16INK4a在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定位于细胞核,而在卵巢癌组织中定位于胞质和胞核,统计分析证明p16INK4a 低表达主要是在年轻病例和死亡病例中。
Kaplan Meier's生存曲线分析p16INK4a低表达表明患者总生存率缩短,证实p16INK4a低表达是卵巢癌不利的预后指数。
2.2 宫颈癌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10],p16INK4a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几乎100%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PV,HR HPV)阳性的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中pl6INK4a呈阳性表达[11 12]。
p16 INK4a较HR HPV更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评估各种HPV 亚型的致癌性。
Eleuterio等[13]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3例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26例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和57例宫颈正常组织中Pl6INK4a 蛋白表达,表达率分别为92.3%、l5.4%和0%;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中,pl6INK4a表达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2.3%、100.0%、100.0%和98.3%。
pl6INK4a与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相关系数为0.95,HR HPV与高危上皮内瘤变的相关系数为0.47,HR HPV感染阳性的标本P16INK4a蛋白表达均为阳性,证实P16INK4a蛋白表达的检测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辅助诊断比HR HPV更具有敏感性。
Ishikawa等[14]通过检测p16INK4a和HPV表达率来评估各种HPV亚型的致癌性,在CIN I、Ⅱ、Ⅲ和宫颈鳞癌中HR HPV 感染率分别为69.8%(37/53)、97.5%(39/40)、91.7%(44/48)和100.0%(16/16);HR HPV阳性的CIN I、Ⅱ、Ⅲ和SCC(squamous carcinoma of cervix)中p16INK4a阳性表达率分别是32.4%(12/37)、82.1%(32/39)、93.2%(41/44)和100.0%(16/16)。
在CIN I、Ⅱ中p16INK4a 表达是明显有区别的,HPV导致的细胞周期失调多发生在CINⅡ中,在CIN I中p16INK4a过表达发生在HPV16、HPV52多于HPV51、HPV35。
用p16INK4a表达做为HPV致癌性的分子标记,证实各种亚型高危HPV导致pRb功能障碍的水平是不同的,在CINⅡ中发生率最高。
目前,尚没有单一可靠的宫颈癌筛查方法。
Pl6INK4a蛋白表达在宫颈癌筛查中虽不能替代高危HPV检测,但可以作为协助高危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组织学诊断指标,宫颈癌进展中高危HPV病毒的整合是必需的,HPV病毒整合和游离状态下pl6INK4a表达并不是都呈阳性。
Samama等[15]做了这方面的研究,对241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行巴氏染色分级,同时分别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R HPV和pl6INK4a,观察到所有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整合的HR HPV均呈阳性,pl6INK4a过表达。
但是在部分阴性HPV和ASCUS中pl6INK4a表达呈阳性,而有些pl6INK4a表达阴性的ASCUS和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中则包含游离型HR HPV。
提示如果用pl6INK4a检测替代HR HPV检测,有些HR HPV阳性但是pl6INK4a表达却呈阴性,这部分病例有可能癌变,但是却不能得到筛查。
所以联合pl6INK4a和HR HPV检测比较适合于宫颈涂片的筛查。
Redman等[16]的研究也认为pl6INK4a表达可以协助高危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组织学诊断,增进癌前筛查,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操作。
2.3 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与宫颈癌和卵巢癌并列为妇科三大肿瘤。
其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生物学过程,受细胞内多个肿瘤相关基因的调控。
pl6INK4a 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Adamovic等[17]以动物模型进行子宫内膜癌的遗传分析,证实CDKN2A(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2A)基因位点异常是导致子宫内膜癌的主要遗传事件。
CDKN2A基因位点编码P14ARF和P16INK4a两种蛋白,故P16INK4a 蛋白可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子宫内膜癌中pl6INK4a基因的改变尤其是缺失和子宫内膜癌转移灶发生率的增加密切相关。
Ignatov等[18]对4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l6INK4a蛋白表达,MSP PCR方法检测pl6INK4a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PCR分析pl6INK4a基因缺失状况。
pl6INK4a异常表达为无或极轻微(染色分级<15%)的占39.2%(18/46),这和pl6INK4a基因失活高度相关(P<0.01)。
pl6INK4a 基因失活因素检测,缺失率为56.5% (26/46),启动子甲基化率为17.4%(8/46)。
pl6INK4a总基因失活率,早期(Ⅰ Ⅱ)为60.0% (21/35),晚期为(Ⅲ Ⅳ)100.0%,晚期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
原发性子宫内膜癌中伴有转移灶的病例有93.3% (14/15)pl6INK4a失活,没有转移灶的病例pl6INK4a失活率为58.1%(18/31),子宫内膜癌转移灶发生率和pl6INK4a基因失活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8),pl6INK4a表达缺失可能和子宫内膜癌侵袭性有关。
肿瘤微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之一,判断子宫内膜癌转移灶的发生率对病例的分级、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等方面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2.4 外阴癌外阴鳞状上皮癌(vulva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VSCCs)简称外阴癌,是起源于皮肤或粘膜棘细胞的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3%~5%。
外阴癌发生有两条途径,即HPV依赖型和非HPV 依赖型。
Avoort等[19]对73例外阴瘤变标本中HPV与p14ARF和p16INK4a的关系进行检测,发现p14ARF和p16INK4a同时表达与高危HPV感染有高度相关性。
HPV、p14ARF和p16INK4a随着外阴上皮内瘤变(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IN)病变程度地增加其阳性表达率也逐渐增加。
在分化型VIN Ⅲ中仅发现1例高危HPV阳性,p14ARF表达率为0%,p16INK4a阳性表达仅发现两例。
在20例外阴非瘤变病例中高危HPV与p14ARF和p16INK4a表达无相关性,进一步证实外阴鳞状细胞癌是通过两条不同途径发展而来的多因子疾病,其一是HPV依赖型途径,类似于CIN和宫颈癌,另一是HPV 非依赖型途径。
近年来研究表明,女性外阴癌中HPV感染型常有p16INK4a 过表达,检测P16INK4a蛋白表达可以改进其组织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