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导则-9.27

合集下载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钱塘江流域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经验做法的通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钱塘江流域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经验做法的通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钱塘江流域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经验做法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12.26•【字号】浙政办发〔2017〕152号•【施行日期】2017.1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文水环境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钱塘江流域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经验做法的通报浙政办发〔2017〕152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2017年6月12日,世界银行贷款钱塘江流域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以下简称钱塘江项目)被世界银行董事会认定为“高度满意”评级。

这是我省自1984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以来首个最高评级项目,为提升我省项目管理水平和外资利用水平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供了优秀样本。

为表扬先进、树立典型,经省政府同意,现对钱塘江项目的经验做法予以通报,请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借鉴。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12月26日钱塘江流域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经验做法一、基本情况钱塘江项目是我省第一次将世界银行贷款从支持大城市建设转向支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有益尝试,从筹划到完成共历时9年,涉及我省8个县(市、区)的22个乡镇,涵盖14个子项目,由省建设厅牵头,桐庐县江南镇政府、建德市发展改革局、诸暨市水务集团、金华市婺城区水务局、兰溪市建设局、磐安县建设局、衢州市衢江区建设局、龙游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等单位具体实施。

项目总投资15.74亿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1亿美元,2011年5月贷款协议生效实施,2016年底完成全部工程建设,2017年4月底顺利关账;共建成1座垃圾填埋场、2座自来水厂、4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并对相关小城镇实施了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总受益人口超过95万人。

项目完成后,所涉及乡镇的污水收集率从60%左右提高到80%—90%、垃圾收集处置率从77%左右提高到100%,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8.25•【字号】浙政办发〔2023〕49号•【施行日期】2023.08.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23〕49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高质量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提升全省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经济产业、人文环境、综合治理现代化水平,协同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以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成效展现“两个先行”的使命担当。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全龄友好。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所得、病有良医、老有康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美丽城镇。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持续塑造城镇产业、文化和风貌特色。

鼓励都市区卫星城、省级中心镇、县域副中心城镇加快向小城市发展。

——联创联建,共富共美。

推动美丽县城、美丽城镇、美丽乡村联创联建,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城镇在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全民参与,共建共享。

统筹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社会“自治之手”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贤返乡助力、人才入乡创业,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局面。

(三)主要目标。

全面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持续提升小城镇品质,按照“重点打造一批、创新培育一批、扶持提升一批”的建设思路,每年打造100个以上环境更宜居、服务更友好、产业更兴旺、人文更深厚、治理更高效的现代化美丽城镇示范镇,联动推进现代化美丽县城(城区)建设。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劣Ⅴ类水剿灭行动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16〕165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劣Ⅴ类水剿灭行动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16〕165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劣Ⅴ类水剿灭行动方案的通知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劣Ⅴ类水剿灭行动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16〕165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浙江省劣Ⅴ类水剿灭行动方案》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12月14日浙江省劣Ⅴ类水剿灭行动方案为打好全省污水剿灭战,实现“决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的目标,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目标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紧紧围绕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的浙江样板,深入实施“五水共治”,以提高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河长制为抓手,全面推进“六大工程”,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

到2017年底,全省消除劣Ⅴ类水质断面,提前3年完成《浙江省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中的劣Ⅴ类水质断面消除任务。

巩固提升“清三河”成效,保持河流、湖泊、池塘、沟渠等各类水域水体洁净,实现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

二、主要任务(一)截污纳管工程。

全面加强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建设,切实提高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和达标排放率,全力提升城镇污水处理水平。

到2017年底,全省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2%,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执行一级A标准并稳定达标排放;全省新增城镇污水配套管网2000公里,新建、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25座,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48座。

加强城镇排水与污水收集管网的日常养护,着力解决污水管网渗漏、破损、错接、混接等突出问题。

加强现有雨污合流管网的分流改造,开展居住小区阳台排水管等的改造,有条件的地区要推进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浙江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蝶变正当时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浙江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蝶变正当时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蝶变正当时作者:暂无来源:《浙江人大》 2020年第1期2016 年底,省委、省政府着眼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把小城镇作为联结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节点,作出了实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重大决策部署。

锚定全省1191 个小城镇,实施以“一加强三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全域整治行动,全面消除“脏乱差”,不断提升生产、生活、生态环境质量,加快补齐城镇建设短板。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地把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局性工作和中心任务来抓,众志成城,奋勇攻坚。

2019 年7 月底,提前半年全面完成1191 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任务,改变了小城镇“既不如村、更不如城”的旧貌,实现美丽蝶变,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

浙江省率先成为全国唯一对小城镇进行全面、彻底、全域环境整治的省份,受到国家多个部委充分肯定、兄弟省份学习效仿和中央媒体关注报道。

小城镇已经成为浙江省的一张新“名片”。

两年多来,全省上下坚持文化引领,典型引路,打造了特色鲜明、百花齐放的浙江样板。

突出规划设计引领。

省里组织编制整治规划导则,组建专家服务团,举办“百院千镇”帮扶活动,召开全省规划设计专题现场会,累计评选出优秀方案112 个,有力提升规划设计水平。

首创驻镇规划师制度,推进设计下乡,被住建部发文点赞。

注重文化内涵挖掘。

各地把自然风情、地域人文有机融合起来,让乡土文化留根铸魂,守护乡愁记忆。

累计保护历史文化街区1052 个、历史建筑9282 处,新增文化类场馆1322 个,发掘非遗项目2311 个,举办全民性活动2 万余次。

强化样板带动作用。

深入开展“树样板学样板”活动,累计打造省级样板446 个,涌现了一大批脱胎换骨、充满诗情画意的风情小镇。

小镇蝶变在浙江大地处处花开。

两年多来,全省上下坚持重点突破,纵深推进,构建了可学习借鉴、可复制推广的浙江模式。

逐步构建了以“创建制”整治环境卫生、“销号制”整治城镇秩序、“项目制”整治乡容镇貌为推进机制,以六大专项整治为突破口,以“一拆二整三提升”为工作路径的小城镇整治“363”模式,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管 水平 h 1 1 普捉 、乡容镇 貌人为收 、乡J x l }
J x l 』 J I l 文H 月、礼 - / x 公认度不断提升,使小城 镇成 为人
f 『 J I  ̄ , J Y 的幸馏家I ( ) 工作 求

总体 要 求
以人为本.尊
持以人 为 f I 心,以五人发展
治 规划。环境综 合整治 规划应包括环境卫 生、市政管
度及乡镇 联合审查执法机制。
( 二) 整治环境卫生 1 . 加强地面保洁。健全地 面保洁机制建设 ,加大
道 、公用厕所 、停车 场所 、园林绿 化 、公 共照明、沿 街建 ( 构 )筑 物 、户外广告、集 贸市场 等相关综 合整
重点 区域保洁 力度,全 面整治主 次干道、大街小 巷 、 镇村 接合部 、集 贸市场、居住小区、公园广场 、车站 码头 、 建筑工地和学校周边等区域 , 做到垃圾 日 产日 清。
生活质量。
二 、 主要 任 务
动工 。严把项 目规划设计实施 的各个环 节,严格规划 设计管理,贯彻执 行建设项目规 划许可制度 。加强规 划设计监督检查 ,健全 规 划设计 审批后 “ 四到场”制
( 一) 加强规 划设计引领
1 . 编制环境综 合整治规 划。依据城 乡规划和小城 镇 环境综合整治技 术导则 ,以乡镇 为编制主体,按照 先规划 、后许可 、再建设要求 ,科 学编制环境综合整
注重在建筑设计层面上的地域文化传承 , 加快 推进 “ 浙 派 民居”规划设计落地 建设 ,创造具 有地域特色 的建 筑精品。 4 . 完善规 划设计实施制度。建立健全带方案审批 和审批联 合会审制 度,做到有项 目 必规 划、无设计不
善小城镇 内部软件环境 ,提 升小城 镇文明水平和居民

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导则-9.27

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导则-9.27
张奕江胜利洪湖鹏陈允法孙健张新卫何青峰王淑敏张烈鑫陈华汤贤孙蔡金鑫陈建芳姚苏华李月红王素琴张志林目录1总则12加强规划设计引领221编制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22加强整体风貌规划管控223强化整治项目设计引导424完善规划设计实施制度53整治环境卫生731加强地面保洁732保持水体清洁833争创卫生乡镇94整治城镇秩序1241治理道乱占1242治理车乱开1343治理摊乱摆1344治理房乱建1445治理线乱拉155整治乡容镇貌1751加强沿街立面整治1752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1853整治低小散块状行业1954完善配套设施2055提升园林绿化2356提高管理水平25附录a中心镇一般镇乡集镇环境综合整治内容分类表27附录b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编制基本要求31引用文件及标准目录371总则101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全面实施以一加强三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加快推进两美浙江建设依据国家和省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导则
4
健身器材、座椅看台等设施,尽量就地取材,严控大草坪、大广 场、水景喷泉等城市化手法。
3 整治街巷空间,梳理步行街巷体系,保留生活性、商业性 等各类街巷空间肌理,营造宜人街巷尺度。 2.3.3 推进“浙派民居”建设。准确分析和提炼传统建筑文化
特色,以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为前提,加强传统建筑文化 传承与时代创新,在建筑尺度、色彩、风格、形式等方 面与传统建筑相协调。传承优秀传统建筑技艺,加快推 进“浙派民居”规划设计落地建设,创造具有地域特色 的建筑精品。
3
强小城镇格局和山水林田湖保护和管控,严禁砍伐古树 名木,不得随意变更或填挖林地、湿地、水面等自然地 形地貌。 2.2.5 管控历史文化名镇整体空间肌理,落实建筑修缮与设施 完善的要求。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尺度与原住民保护, 推进传统街区、传统民居、老厂房遗存的保护和活化利 用,修复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店招店牌。 2.2.6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落实工艺、工法及其 传承人的保护举措。加强对市井文化、民俗风情、地方 特色及其所依托的物质载体的挖掘和保护,努力彰显特 色。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实践初探——以《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为例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实践初探——以《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为例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实践初探——以《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为例摘要:为了落实浙江省提出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以《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导则》为基础编制依据,金清镇开展了《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本文以上述规划为例,剖析了镇区现状脏、乱、差现象背后规划指导力度不够、管理不到位等深层次原因,并与之对应的提出空间、管理、实施三方面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金清镇、环境综合整治、风貌控制、道路交通、环境卫生1.前言响应中央“三去一降一补”的战略思路,浙江省于2016年9月提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并出台了《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导则》。

《导则》明确将环境卫生、道路交通、乡容镇貌的整治及主要街区、重要地段、重要节点的提升改造作为本轮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的重点。

抓住“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的机遇,金清镇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以全面提升镇区环境质量,进一步落实小城市培育试点,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本文以《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项目为例,实践性的探索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从空间、管理到实施上的方法路径,希望对浙江省及其他地区小城镇的环境整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金清城镇概况金清镇位于台州市路桥区东南部,西邻新桥镇和横街镇,北连蓬街镇,南靠温岭市新河镇和滨海镇,东濒东海(图1)。

镇域空间相对紧凑,且呈明显的扁长型。

镇驻地位于镇域中南部。

本次环境整治规划范围为金清镇中心镇区机主要对外交通沿线,总面积约4.1平方公里。

2.1主要问题(1)环境卫生——脏经过小城市三年计划的建设,镇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环境差的问题依然存在。

在镇区的背街小巷、房前屋后还存在裸露地面、垃圾清理不及时、随意堆放垃圾等现象;镇区河道整体水域卫生良好,但大部分河道岸线未整理,滨水空间脏乱、景观较差。

(2)城镇秩序——乱镇区秩序混乱,“道乱占、车乱开、摊乱摆、房乱建、线乱拉、牌乱竖”六乱现象严重,直接影响了镇区的生活效率和镇区形象。

《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导则》编制思路研究

《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导则》编制思路研究

《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导则》编制思路研究作者:杨晓光赵华勤江勇来源:《小城镇建设》2018年第02期摘要:为建设两美浙江、全面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改善提升小城镇“脏、乱、差”的面貌,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制定了《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方案》和《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导则》(以下简称《技术导则》)。

《技术导则》立足浙江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分类导向、协同导向,提出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技术纲领,以及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编制技术方法,构建了层级分明、简明高效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指标体系,强调因地制宜塑造小城镇特色,突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护机制的构建,指导和促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编制和整治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

关键词: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导则;浙江省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8.02.001 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章编号:1002-8439(2018)02-0011-05 文献标识码:AThe Study on Thoughts of Small Town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Action in ZhejiangYANG Xiaoguang, ZHAO Huaqin, JIANG Yong[Abstract] In order to build the two beauty Zhejiang, comprehensively establish well-off society at a high level and improve the appearance of "dirty, disorderly and bad" townships,provincial government of Zhejiang decide to launch a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action of small towns, making implementation plan for 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action of small town in Zhejiang and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action of small town in Zhejiang. The technical guidelines focus on the key point and difficulty of small town 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in Zhejiang, with problem orientation, goal orientation, classified orientation, collaborative orientation. The technical guidelines put forward the technical program of small town 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in Zhejiang, put forward planning technical methods of small town 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in Zhejiang, construct clear hierarchy and concise efficient index system of small town 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in Zhejiang, emphasizing the shaping of the features of small towns with local conditions, highligh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ong-term management andprotection mechanism for the small town 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guiding and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the planning and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work.[Keywords] small town; 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technical guideline;Zhejiang province1浙江省小城鎮环境综合整治背景“十三五”时期是浙江省社会经济全面转型的关键期,是浙江省建设两美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3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应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民意,因地 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长短结合、标 本兼治,内外同修、齐头并进等原则,全方位改善小城 镇环境。
1.0.4 本导则中的“小城镇”指中心镇(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的省级中心镇)、一般镇、乡(集镇)三类。根据不同 类别,制定相应环境综合整治内容指导实施(详见附录 A)。
1 总则
1.0.1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 动实施方案》要求,全面实施以“一加强三整治”为主 要内容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加快推进“两美” 浙江建设,依据国家和省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各乡镇政府(包括独立于城区的街道办事 处)驻地建成区,以及驻地行政村(居委会)的行政区 域范围和仍具备集镇功能的原乡镇政府驻地。
本导则主编单位: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员:杨晓光 赵华勤 余建忠 陈 勇
江 勇 贺晓琴 董翊明 许小良 本导则主要审查人员:张 奕 江胜利 洪湖鹏 陈允法
孙 健 张新卫 何青峰 王淑敏 张烈鑫 陈 华 汤贤孙 蔡金鑫 陈建芳 姚苏华 李月红 王素琴 张志林
目录
1 总则 ............................................................ 1 2 加强规划设计引领 ................................................ 2
2.2 加强整体风貌规划管控 2.2.1 因地制宜开展整体风貌管控,彰显不同区域、不同乡镇
的山水格局、空间布局、结构肌理、景观风貌、历史人 文、地域建筑等特色。 1 平原类小城镇宜发挥用地平坦的优势,体现布局紧凑的平 原风貌,不宜采用散点状的形态。规模较大的小城镇可采用团块 状的平面形态;规模较小的可采用团块状或带状的平面形态。 2 山地丘陵类小城镇宜结合起伏的地形,营造因山借景的丘
本导则主要内容是:1.总则;2.加强规划设计引领;3.整治 环境卫生;4.整治城镇秩序;5.整治乡容镇貌。
本导则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浙江省城乡 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导则在执行过程中 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地址: 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 828 号,邮编 310030)。
2
陵风貌。坡度小于 25%的宜采用团块状或带状的平面形态;坡度 大于 25%的可采用分级台地式带状组合的平面形态。
3 水乡类小城镇宜利用自然水体,营造近水亲水的水乡风 貌,增加与水体的接触面。
4 海岛类小城镇宜利用岸线形态和地形特征,营造沿岸线带 状内聚的风貌,形成山、海、人融合的格局。 2.2.2 应采取点线面结合的整体风貌管控措施,节点小品体现
文化特色,街巷体现步行导向、近人尺度,功能区块满 足居住、商贸、旅游、文化等需求。 1 中心镇应明确重要节点、重要街巷和重要区块的风貌景观 规划管控要求。 2 一般镇应明确重要节点、重要街巷的风貌景观规划管控要 求。 3 乡(集镇)应明确重要节点的风貌景观规划管控要求。 2.2.3 应处理好小城镇空间布局与公路的关系,严格按照国家 法律法规管控公路建筑控制区;新建村镇、开发区、学 校、货物集散地、大型商业网点、集贸市场等尽可能布 局在公路同一侧,以垂直于公路纵向、单边纵深组团的 形式进行布局,避免沿公路条状发展。 2.2.4 加强物质遗产核心保护区与风貌协调区管控,严格落实 祠堂庙宇、亭榭牌坊、戏楼(台)、道路围墙等各类物 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缮措施,推进风貌协调整治。加
1.0.5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除应符合本导则外,还应符合国家、 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 加强规划设计引领
2.1 编制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2.1.1 以乡镇为编制主Hale Waihona Puke ,组织编制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整治规划应以城乡规划特别是乡镇总体规划为依据,并 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历史文化 保护规划等规划相衔接。 2.1.2 以环境卫生整治、城镇秩序整治、乡容镇貌整治为重点, 在对现状问题、发展目标、整治任务等研究分析的基础 上,制定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要求详见附录 B)。 2.1.3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 单位编制。
7
全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 3.1.5 防止垃圾收集、堆放、转运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污
染,消除“跑冒滴漏”现象。纠正随地吐痰、乱丢垃圾 等不良习惯。
3.2 保持水体清洁 3.2.1 明确公共水域综合整治范围和措施。彻底清理河流、湖
泊、池塘、沟渠等各类水域的留存垃圾,保持水面无污 水排放口,无垃圾、粪便、油污、动物尸体、枯枝败叶 等废弃漂浮物,无“黑河、臭河、垃圾河”。逐步恢复 坑塘、河湖、湿地等各类水体的自然连通,疏浚河沟渠 塘,保持水体洁净、水系畅通。 3.2.2 水域两岸蓝线范围内禁止堆放、倾倒各类物品和垃圾, 不得有从事污染水体的餐饮、食品加工、洗染等经营活 动,严禁设臵家畜家禽等集中养殖场,生活污水不得直 排河道。 3.2.3 提升小城镇生活污水截污纳管水平。 1 加快污水管网建设,推进截污纳管改造,提升生活污水入 户收集水平,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 2 加快污水管网改造,合流制排水系统应尽可能改造为雨污 分流排水系统。暂时难以改造的合流制排水系统应采取截流、调
4
健身器材、座椅看台等设施,尽量就地取材,严控大草坪、大广 场、水景喷泉等城市化手法。
3 整治街巷空间,梳理步行街巷体系,保留生活性、商业性 等各类街巷空间肌理,营造宜人街巷尺度。 2.3.3 推进“浙派民居”建设。准确分析和提炼传统建筑文化
特色,以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为前提,加强传统建筑文化 传承与时代创新,在建筑尺度、色彩、风格、形式等方 面与传统建筑相协调。传承优秀传统建筑技艺,加快推 进“浙派民居”规划设计落地建设,创造具有地域特色 的建筑精品。
5
度,开展监督检查,规范建设行为。 2.4.4 健全定点踏勘到场、放样定桩到场、破土挖基到场、竣
工验收到场等规划设计审批后“四到场”制度,建立健 全乡镇联合审查执法机制。
6
3 整治环境卫生
3.1 加强地面保洁 3.1.1 开展并督促做好主次干道、集贸市场、公园广场、车站
码头、建筑工地等重点区域的卫生保洁。整治背街小巷、 镇中村、镇村接合部、居住小区、学校、医院等区域的 环境卫生。 3.1.2 合理设臵道路、街巷清扫保洁等级,按要求配臵垃圾箱, 定期清理积存垃圾,定时清扫保洁;集贸市场垃圾袋装 化、桶装化,公园广场绿地、铺装、附属设施干净整洁, 居住小区路面、屋顶和楼道无堆放杂物、积水。主要街 道保洁时间不低于 12 小时,一般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 8 小时。 3.1.3 经营单位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执行“包卫生、包秩序、包 绿化美化”政策。门前责任范围内地面、墙面、招牌等 保持干净;责任范围内无乱停车辆、无乱堆杂物、无陈 旧垃圾、无乱排污水、无违章占道现象;养护责任范围 内的花草树木,保持整洁、美观。 3.1.4 鼓励采用市场化运作的保洁模式,加快培育和规范环卫 保洁项目招投标市场,加大环境卫生监督力度,定期开 展检查评比。加强保洁员队伍建设和经费保障,不断健
3
强小城镇格局和山水林田湖保护和管控,严禁砍伐古树 名木,不得随意变更或填挖林地、湿地、水面等自然地 形地貌。 2.2.5 管控历史文化名镇整体空间肌理,落实建筑修缮与设施 完善的要求。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尺度与原住民保护, 推进传统街区、传统民居、老厂房遗存的保护和活化利 用,修复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店招店牌。 2.2.6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落实工艺、工法及其 传承人的保护举措。加强对市井文化、民俗风情、地方 特色及其所依托的物质载体的挖掘和保护,努力彰显特 色。
2.3 强化整治项目设计引导 2.3.1 明确环境卫生、道路交通、乡容镇貌等方面的重点整治
项目,统筹规划、整体设计,统筹项目资金,衔接项目 实施时序,推动整治项目有序实施。 2.3.2 做好小城镇主次入口、步行街巷、街头广场等重要项目 的整治设计。 1 整治提升小城镇主次入口,梳理小城镇内外交通,完善交 通服务设施,塑造地域文化特色,提升门户景观,彰显入口形象。 2 整治提升街头广场,利用街头巷尾、宗祠戏台、宅前屋后、 道旁桥边、水系河塘等零散空间,灵活布臵街头广场,合理配臵
2.1 编制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 2 2.2 加强整体风貌规划管控 ........................................ 2 2.3 强化整治项目设计引导 ........................................ 4 2.4 完善规划设计实施制度 ........................................ 5 3 整治环境卫生 .................................................... 7 3.1 加强地面保洁 ................................................ 7 3.2 保持水体清洁 ................................................ 8 3.3 争创卫生乡镇 ................................................ 9 4 整治城镇秩序 ................................................... 12 4.1 治理道乱占 ................................................. 12 4.2 治理车乱开 ................................................. 13 4.3 治理摊乱摆 ................................................. 13 4.4 治理房乱建 ................................................. 14 4.5 治理线乱拉 ................................................. 15 5 整治乡容镇貌 ................................................... 17 5.1 加强沿街立面整治 ........................................... 17 5.2 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 ................................... 18 5.3 整治低小散块状行业 ......................................... 19 5.4 完善配套设施 ............................................... 20 5.5 提升园林绿化 ............................................... 23 5.6 提高管理水平 ............................................... 25 附录 A 中心镇、一般镇、乡(集镇)环境综合整治内容分类表 .........27 附录 B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编制基本要求 .......................31 引用文件及标准目录 ............................................... 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