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日常管理工作常见问题答疑
中山大学博士后常见问题自助问答

中山大学博士后常见问题自助问答(FAQ)Part 1 关于流动站建设1. 什么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什么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什么是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答: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指在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具有博士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内,经国家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可以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指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等机构,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可以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
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是指经学校批准,在企业、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建立,依托我校各流动站联合招收和培养博士后的组织。
2. 学校对博士后合作导师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有什么要求?答:招收博士后的合作导师原则上为在职的博士生导师。
学校在博士后指标的分配上优先考虑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优秀人才以及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等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和研究领域的需要。
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的导师应具有解决国家科技发展、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3. 中山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学术氛围如何?答:中山大学地处南海之滨,珠江之畔,是一所有着优良办学传统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名家大师荟萃,熏陶着一代代莘莘学子。
中山大学也是我国最早建立流动站的高校之一,流动站传承创新了以开放、务实为特征的大学文化,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形成了长久的发展态势,目前已有23个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论经济学、力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海洋科学、口腔医学、外国语言文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各流动站学术气氛浓厚,对博士后坚持“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原则,定期举办学术活动,支持博士后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博士后营造严谨务实、创新求真的学习和工作氛围。
4. 学校为博士后提供哪些综合能力的培训?答:学校每年都会为博士后提供各种形式的培训,比如:组织进站博士后参加新教职工岗前培训,以利于博士后全面地了解我校的光荣历史,了解学校的发展与现状,学习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博士后联谊会不定期举办各种业务参观学习活动,组织博士后到各实验室、中心等考察学习;积极组织博士后参加东莞、佛山、惠州科技行等活动。
博士后业务工作问题汇总

博士后业务工作问题汇总注明:以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为全国通用说法,我省称之为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简称省站。
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简称国家站。
1、博士后进站年龄有具体要求吗?答:按全国博管办政策要求,一般为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外籍、留学回国人员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可适当放宽进站条件。
2、博士后可以兼职吗?答:博士后要求全职,需在用人单位购买社保。
3、博士后设站单位有几种,怎么申请设立?答:博士后设站单位分为流动站、工作站,以及我省批准设立的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流动站主要设立在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内,工作站主要设在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内,流动站和工作站设立权限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创新实践基地是指经市级主管部门批准省级主管部门备案可以通过流动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企业、科研型事业单位和市、区科技孵化器等单位。
4、博士后工作站可以独立招收吗?答:博士后工作站独立招收,目前需要全国博管办批准,在没有独立招收之前,需依托流动站联合招收、培养。
5、博士后工作站怎么申请独立招收?答:申请独立招收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是设站满3年以上;二是近3年累计招收博士后人员不少于6人;三是博士后工作成效突出,且最近一次综合评估为良好等次。
6、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怎么招收博士后?答: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需要依托流动站招收、培养博士后。
7、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能登录全国博管办系统吗?答: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不能登录全国博管办系统,需要依托流动站办理博士后进站手续。
8、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是不是只能联合本市的流动站招收?答:可以联合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的流动站进行招收。
9、博士后进站备案需要哪些材料?答:需要《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备案证明》,《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审核表》,设站单位按单位性质与博士后研究人员所签订的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企业劳动合同或工作协议,学历学位证书、身份证复印件。
境外学位需要认证。
博士后日常管理工作

博士后日常管理工作嘿,您知道吗?博士后这三个字听起来就挺高大上的!那博士后的日常管理工作究竟是咋样的呢?这就跟您唠唠。
先来说说这工作的安排吧。
博士后可不能瞎忙乎,得有个清晰的计划。
就好比盖房子,得先有个设计图纸,知道哪儿是卧室,哪儿是厨房。
博士后也得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目标和阶段性任务,不然就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
再瞧瞧这经费管理。
钱这东西,得花在刀刃上。
就像咱过日子,不能乱花钱,得算计着来。
博士后的经费得合理规划,买设备、做实验、参加学术交流,每一笔都得清清楚楚。
要是大手大脚,那可不行,最后研究没成果,钱还打了水漂,这不是闹着玩的嘛!然后是学术交流。
博士后可不能自己闷头搞研究,得跟同行多交流。
这就像一个武林高手,不能光自己在家练功夫,得出去跟人过过招,才能知道自己的水平。
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同行们分享自己的成果,听听别人的意见,才能不断进步。
还有那成果评估,这可重要了!就像农民种庄稼,到了秋收的时候,得看看收成咋样。
博士后也得定期评估自己的研究成果,看看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要是没达到,得赶紧找找原因,调整方向,可不能一条道走到黑。
说到团队合作,博士后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就像一场足球比赛,前锋、中场、后卫得配合好,才能赢球。
在团队里,大家各展所长,共同攻克难题,那力量可比一个人大多了。
再说说这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博士后也得有生活啊,不能整天只知道工作。
就像琴弦,绷得太紧会断,得有松有紧。
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放松的时候放松,这样才能有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
您想想,要是博士后的日常管理工作做不好,能出好成果吗?能为科学进步做贡献吗?所以啊,这日常管理工作可千万不能马虎,得认真对待,精心安排,才能在学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顺!。
博士后业务常见问题解答

博士后业务常见问题解答一、博士后进站常见问题1、如何申请厦门大学博士后?答:步骤一:登陆厦门大学博士后网站,查询当年度博士后招收计划,联系合作导师,明确初步招收意向。
步骤二:根据厦门大学博士后网站“办事大厅”一栏挂出的进站流程及材料提交申请。
2、博士后进站是否有年龄要求?答:博士后进站一般不超过35周岁(含35岁)。
3、博士后招收有什么具体要求?答:请登陆厦门大学博士后网站,查看相关流动站管理细则关于博士后招收的基本条件。
4、在职人员能否申请厦门大学博士后答:不能。
除与工作站联合招收的博士后外,厦门大学博士后需全职到校工作,不允许在职脱产从事博士后工作。
5、博士后进站办理时间有没有要求?答:没有,博士后准备好材料即可提交流动站。
各流动站将按照学院工作安排分批次办理。
6、进站时博士后人员配偶、子女能否随迁户口?答:不能,博士后人员进站时及在站期间均不办理配偶和子女户口随迁手续。
7、联合培养博士后人员进站能否落户流动站单位集体户?答:不能,联合培养的博士后人员进站户口只能落户工作站集体户。
8、进站申请已经提交,多久可获知审批结果?答:自材料提交流动站之日起,一般30个工作日内可审批,少数博士后人员申请材料需要经过进一步核实的,时间可能适度增长。
9、网上进站申请为何会被超时自动退回?答:经审核通过的申请如60天内未完成进(出)站手续办理,将被系统自动退回。
如需再次申请,可重复前次网上申请程序进行办理。
10、如何办理报到手续?答:请登录厦门大学博士后网站查看“办事大厅”报到一栏,准备好相关材料,即可来校报到。
11、如何办理调档?答:申请人将本人档案管理单位和具体地址发送至bsh@,由学校向档案管理的单位出具调档函。
12、如何申请博士后项目?答:博士后目前可申请的项目有9项,随着国家和福建省工作调整而增减。
博士后项目均发布于厦门大学博士后网站,请根据具体项目要求进行申报。
13、博士后在站期间是否可以申请出国(境)开展科研工作?答:博士后在站期间,确因工作需要,受单位指派,可短期出国。
博士后工作管理制度

博士后工作管理制度一、目的及依据为了规范博士后工作,保障博士后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提升博士后科研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依据《国务院关于博士后工作的若干规定》、《博士后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
二、工作目标本管理制度的工作目标是,通过规范博士后的科研工作,提高博士后的科研水平,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三、工作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在站博士后,包括国内与国际博士后。
四、基本原则1. 科研自主性原则。
鼓励博士后在科研工作中展现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不得强迫博士后从事与其研究项目无关的工作。
2. 责任原则。
科研项目的完成以及相关成果均由博士后承担相应的责任。
3. 安全保障原则。
我单位将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保障博士后在科研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4. 知识产权原则。
鼓励博士后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的成果申请专利,并享有相应的知识产权。
五、管理机构我单位设立博士后工作管理委员会,负责博士后工作的管理工作。
委员会成员由我单位相关领导和专家组成。
六、博士后上岗1. 申请条件:本科毕业生须获得博士学位,具有明确科研项目,并经过我单位博士后委员会评审通过。
2. 上岗手续:博士后到岗后应于一周内在我单位博士后工作管理委员会备案,并领取博士后工作证件。
3. 任务分配:我单位将根据博士后的科研项目和实际情况为其分配科研任务和相应的经费支持。
七、管理方式1. 日常管理:我单位将为博士后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和科研计划,并对其进行定期评估。
2. 绩效评价:我单位将对博士后的科研成果、学术交流、科研活动等进行绩效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作出相应的奖惩。
3. 工作报告:博士后工作期间,应每半年向我单位博士后工作管理委员会递交一份半年工作总结报告。
八、待遇保障1. 薪酬待遇:我单位将为博士后提供良好的薪酬待遇,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购买社会保险。
2. 住房安排:我单位将为博士后提供良好的住房安排,满足其正常工作和生活需求。
2023 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工作常见问题解答

2023 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工作常见问题解答一、博士后基金资助概述博士后基金是指专门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设立的科研资助项目,旨在支持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
2023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工作已启动,本文将对博士后基金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二、申请条件与流程1.申请人条件申请人应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同时,申请人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博士学位;(2)年龄不超过45周岁;(3)在站期间未获得过博士后基金资助。
2.申请项目条件申请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和实用性;(2)与合作导师的研究方向密切相关;(3)具备实施条件和可行性。
3.申请流程(1)在线填写申请表:申请人登录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系统,按照系统提示填写相关信息。
(2)提交纸质材料:申请人将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提交至所在工作站。
(3)工作站审核:工作站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将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推荐至省级博士后管理部门。
(4)省级博士后管理部门评审:省级博士后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申请项目进行评审,确定资助项目名单。
(5)公示:资助项目名单在中国博士后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三、资助类型与标准1.面上项目:支持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创新性研究,资助金额一般为5万元。
2.重点项目:支持具有较高研究水平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研究,资助金额一般为10万元。
3.特别资助项目:支持在站期间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资助金额一般为15万元。
四、申报材料与时间1.申报材料清单:(1)申请表;(2)身份证明;(3)博士学位证书;(4)与合作导师的研究方向相关的证明材料;(5)其他必要的证明材料。
2.申报时间节点:2023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申报时间为即日起至2023年3月31日。
五、评审与公示1.评审程序:(1)初评:省级博士后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申请项目进行初评。
中科院博士后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政策建议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中科院博士后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政策建议袁志彬1,陈冬2(1.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0;2.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北京100864)摘要:我国实行博士后制度20多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在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的基础上,对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从国家层面、中科院层面和研究所层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博士后;中科院;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G64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241(2006)10-0123-07中国科学院是我国最早开展博士后工作的单位,自1985年至今,中科院下属87个单位共设立120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约占全国流动站总数的十分之一。
为了全面系统掌握当前博士后工作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中科院人事教育局和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最近开展了问卷调研和座谈会,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中科院博士后工作优势及存在的问题1.问卷调查分析为了解中科院博士后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并制定今后一段时期博士后工作的思路及办法,最近对中科院在站博士后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800份,收到有效问卷428份,回收率53.5%。
本次调查问卷设计的目的是调查目前中科院在站博士后人员的人员属性(个人信息)、工作和生活状况,因此主要调查项目包括:①个人信息;②工作状况;③生活状况。
有关统计结果分析如下:(1)个人信息的比较和分析从图l一图4可以发现,被调查的中科院博士后研究人员以男性为主(71%),年龄集中分布在30岁左右(年龄在25~35之间的人数比例达到了79%),其中半数被调查者的年龄在30-35岁之间。
另外,根据全国博士后管理协调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截止到2004年11月24日,中科院共计招收博士后4611人,根据其中有效数据4598人进行统计分析,平均入站年龄为31.7岁。
做好博士后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博士后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作者:张鸿莹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第18期摘要我国高校博士后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辉煌的成绩。
但是随着博士后规模日益扩大,高校博士后管理工作在博士后招收选择、博士后工作考核等方面存在问题。
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高校博士后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关键词高等院校;博士后;学科建设中图分类号:G6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1)18-0018-03Think about Postdoctoral Management Work//Zhang HongyingAbstract Postdoctoral work had mad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in China. But, with the increasing volume, university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for postdoctoral management of post-doctoral recruit selection, postdoctoral work assessment are existing th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perfect college postdoctoral management support.Key words universities; postdoctoral; subject constructionAuthor’s address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Beijing, China 100083实施博士后制度、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是我国培养、吸引和使用高级优秀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于加速高层次人才培养、促进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士后日常管理工作常见问题答疑
设站单位相关问题解答:
1、什么是博士后制度?什么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什么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什么是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答:博士后制度是指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单位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招收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在站内从事一定时期科学研究工作的制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称流动站)是指在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内,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可以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简称工作站)是指在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等机构内,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可以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
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简称创新实践基地)是指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等机构内,经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可以委托流动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
2、什么是博士后?博士后是学历吗?
答:经国家或试点省(市)博士后管理部门批准在流动站、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称为博士后研究人员(简称博士后)。
博士后是正式工作人员,而不再是学生。
他们在博士后研究期间与其他正式职工一样计算工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优惠待遇外,还享受同本单位正式职工一样的各种待遇。
对设站单位来讲,博士后是有期限的工作人员,不列入正式编制,工作期满后必须流动出站,在其获得固定工作岗位前,实际上处于流动状态。
“博士后”不是学历教育,而是一种科研工作经历。
博士是最高学位。
同时“博士后”
也不是专业技术或行政职务。
3、设站单位招聘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来工作,是否就是招收博士后人员进站工作?
答:答案是否定的。
国家对于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认证,有严格的博士后管理规定约束,进站需办理相关手续。
一般指登录全国博士后交互式网上办公系统(),填写相应的申请表格,并逐级审核上报,最终由全国博管办或有权限的十九个试点省市人社部门及全军博士后管理信息中心审批,出具博士后进站批复(含进站编号、进站学科、进站日期等信息)的人员,才能称之为博士后研究人员。
博士后出站、退站同样需要按规定流程办理相应手续。
在站博士后工作期满,经审核通过后,才算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由全国博管办统一颁发证书。
4、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什么一定要与流动站联合才能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不能独立招收?
答: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般设在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他们在科研方面有较好的平台及人员储备;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般设在企业中,他们在产业生产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两者的优势,促进产学研结合,保证博士后培养质量,国家规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般应与流动站联合招收博士后人员。
工作站与流动站联合招收博士后是以工作站为主导,流动站向工作站提供科研支持及专家指导,博士后在站期间的科研和管理服务等工作由工作站单位具体负责。
5、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如何招收博士后人员?
答:根据人社部《关于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21号)的文件精神,博士后创新基地作为省级博士后工作载体,经批准后可以委托流动站招收
博士后研究人员,具体进出站手续,在全国博士后交互式网上办公系统中借用流动站自主招收博士后模式进行申请和审批。
创新实践基地招收的博士后人员由联合培养的流动站设站单位负责管理博士后人员的人事和组织关系,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的科研和日常管理等工作由创新实践基地负责。
6、博士后的年龄为什么不能超过40岁?
答:根据《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博士后是招收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在站从事一定时期科学研究工作的制度,旨在吸引、培养和使用年轻高层次人才,因此国家规定博士后申请进站人员的年龄一般应在40岁以下。
对于企业需求的特殊性人材,年龄可适当放宽至43周岁。
7、博士后在站时间只能两年吗?博士后最长在站时间为多长?
答:根据《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博士后人员在站工作时间为两年,一般不超过三年。
承担国家重大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基金资助项目或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的博士后人员,如需延长在站时间,经设站单位批准后,可根据项目和课题研究的需要适当延长,一般不得超过四年。
博士后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六年。
8、博士后超龄进站,超期出站如何申请?
答:博士后研究人员超43周岁,属于企业特别需求的人员,设站单位可向归属市局提出申请,由市局统一正式行文上报我厅,我厅上报全国博管办,经特批后,才能办理博士后进站手续。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超两年,不足三年申请出站,出站时附延期说明经设站单位盖章同
意即可;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超三年,不足四年申请出站,由设站单位向所在市局上报,市局汇总上报我处,由我处申请全国博管办协助解锁后方能办理。
出站材料中附延期说明需经设站单位和市局盖章不同意;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超四年申请出站,由设站单位向市局提出正式申请,市局统一正式行文上报我厅,我厅上报全国博管办,经特批后,才能办理博士后出站手续。
9、博士后研究人员如何办理提前出站手续?
答:如果博士后人员研究项目完结且经设站单位审核同意后,可申请办理提前出站手续,但在站时间不得少于21个月。
具体手续流程是:设站单位向所属市局提出申请,由市局正式行文上报我厅,我厅上报全国博管办,经全国博管办审定通过后,方能办理相关出站手续。
10、设站后如何着手开展博士后管理工作?
答:一是构建管理机构。
一般设两个机构,一是专家委员会,负责博士后项目立项和审核,对申请进站博士后和在站博士后进行考核等工作;二是设博士后工作管理办公室,负责同上级主管部门和流动站单位联系和日常博士后管理等工作。
二是建立规章制度。
设站单位要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博士后工作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本单位《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
《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的有关条款一般包涵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总则(制定管理办法的目的,工作站的职责和任务等),2管理机构及职责(设立哪些管理机构,各类机构的分工和职责等),3博士后的招收和管理(招收的条件和程序、在站期限、进站后的管理和考核等),4博士后的工作、生活条件(在站期间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博士后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的安置等),5经费管理(日常经费、科研经费及其管理),6出站和成果归属(出站考核要求、办理离站手续要求、科技成果的归属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