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登山意义
重阳节的登高习俗

重阳节的登高习俗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
这个节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登高则是重阳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
登高习俗的起源相传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活动,至今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活动之一。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重阳节的登高习俗。
一、登高习俗的来历重阳节的登高习俗源于《礼记·月令》中“上山争晚”的描述。
古人认为九是最阳的数字,而重阳节刚好在农历九月初九,因此这一天登高可以避邪、祈福、祭祀祖先,被视为一种吉利的行为。
二、登高的意义1.锻炼身体:登高可以消耗体力,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也是锻炼身体的一种好方式。
2.远离烦忧:登上高山,置身于宽阔的天地之间,可以放松心情,远离尘世的烦忧,给身心带来宁静和舒适。
3.促进交流:登山活动往往吸引了很多人的参与,可以与众多的登山爱好者互相交流,增加社交圈子。
4.欣赏美景:登上山顶可以俯瞰周围的景色,尤其是在秋季,可以欣赏到五彩斑斓的秋叶,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三、登高的方式1.徒步登山:一种简单且环保的方式,只需要准备好合适的装备,体验纯粹的登山乐趣。
2.乘坐缆车:适合年老体弱者或希望节省体力的人,可以选择乘坐缆车到达山顶,欣赏美景。
3.参加登山组织活动:一些登山俱乐部或组织会组织集体登山活动,可以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共同迎接重阳节。
四、重阳节的相关活动1.重阳登高大会:一些城市会举办盛大的登山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和登山爱好者的参与,形成一幅热闹的景象。
2.缤纷登高节目:在登山活动中,会穿插一些文艺表演、传统民俗展示等节目,为游客带来更多的娱乐和文化享受。
3.登高赛事:一些地方还会组织登山比赛,吸引了大量专业登山爱好者的参与,展示他们的技巧与勇气。
五、重阳节的其他习俗1.佩戴菊花:菊花是重阳节的象征,人们会佩戴菊花来庆祝节日,有着辟邪驱秽的寓意。
2.吃重阳糕:重阳糕是一种传统食品,形状有圆形和方形之分,寓意团圆、安康。
3.饮菊花酒:菊花酒是重阳节的特色饮品,制作方法独特,花香扑鼻,寓意吉祥美好。
重阳节登高的寓意是什么

重阳节登高的寓意是什么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1、辟邪气之说重阳节登高有辟邪气之说,古人认为重九之时,天气下降而地气上升,天地二气相交,不正之气弥漫。
为避免接触不正之气,须登高山以避重九之邪气。
加上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非常适合登高远望。
2、祈福和感恩古代对山神有崇拜之情,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节里,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
《礼记·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3、吉利之意农历九月九日具有“宜于长久”的吉利之意。
汉末曹丕在《九月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即登高会)。
”因此,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女子在手臂上系茱萸囊逐渐成为民间习俗。
4、登高采集重阳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
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
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此演变而来的。
5、登高辞青重阳节还是大自然中的节气之一,所以登高还有辞青的说法。
重阳节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清代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重阳节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的活动,在这一时期,重阳节是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具有祭祀祈祷风调雨顺的意义。
在我国的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节,还与“久久”同音,且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所以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1989年,我国还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寓意“久久”长寿之意。
重阳节为什么插茱萸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由来已久,《西京杂记》中也有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所写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祈福登山

重阳祈福登山秋风乍起,百花凋零,又到了中国传统佳节——重阳节。
每年的九月初九是中国人民的登山祈福日,人们从各个角落纷纷踏着秋意的脚步登上高山,带着祈福的心情祈求健康、平安和长寿。
重阳祈福登山活动既是一种传统习俗,又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本文将探讨重阳祈福登山的意义和益处,并分享一些相关的登山经验和注意事项。
一、重阳祈福登山的意义重阳祈福登山,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们的美好祈愿。
在登山活动中,人们获得身心的放松和愉悦,同时也表达对健康、平安和长寿的追求。
登山过程中的劳动和挑战,更增加了人们对生活的敬畏和珍惜。
重阳祈福登山不仅是一种身体锻炼的方式,更是一种精神修养的方式。
登山能够使人心情舒畅,身体健康,同时也促进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互动。
二、重阳祈福登山的益处1. 锻炼身体:登山是一种良好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地锻炼心肺功能,增强体力和耐力。
攀爬陡峭的山峰,挑战身体极限,能够提高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2. 放松心情:登山是一种身心合一的活动,可以使人们暂时抛却烦恼,放松心情。
登山过程中,观赏美景,呼吸清新空气,与大自然的接触能够使人心情愉悦,缓解压力。
3. 增进交流:重阳节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日子。
登山活动可以拉近家人之间的距离,增进亲情。
同时,也是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结伴而行的好时机,增进友谊。
4. 提升意志力:攀登一座高山需要毅力和决心。
登山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克服自己的惰性和恐惧。
登上山顶的那一刻,人们会感到成就感和自豪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意志力和自信心。
三、重阳祈福登山的经验和注意事项1. 做好充分准备:提前做好登山的准备工作,包括查看天气预报,选择合适的登山路线和装备。
带上足够的食物和水,穿着舒适透气的运动服装和合适的鞋子。
2. 注意安全:登山前要了解山区的情况,确保路线的安全性。
在行进过程中要保持警惕,遵循登山规则和导游的指导。
遇到突发状况时要及时求助。
3. 保持良好的体力和体能:登山属于一种较为辛劳的运动,要具备一定的体力和体能。
重阳节登高的寓意是什么

【重阳节】重阳节的意义和象征在于重视孝道、懂得感恩。
用敬祖、尊老、敬老行为体现孝道思亲和慎终追远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以下是整理的重阳节登高的寓意是什么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重阳节习俗之一就是登高望远,其实,重阳节的登高寓意很是简单,我们耳熟能详的那句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可见,这个节日登高是为了怀念远方的亲人,寄托着自己的思念之情。
2、重阳节登高有辟邪气之说,古人认为重九之时,天气下降而地气上升,天地二气相交,不正之气弥漫。
为避免接触不正之气,须登高山以避重九之邪气。
加上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非常适合登高远望。
3、古代对山神有崇拜之情,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
《礼记•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放纸莺放纸莺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
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莺(风筝)为主要特征的。
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在民间传统,重阳节除了登高,放纸莺也是一个特色。
至于人们为何要在重阳时放纸莺(风筝),除了重阳天高云淡,风轻日明,纸莺可轻松乘风而上的气候原因外,还有些介于巫蓍之间的说法,于不经中颇为有趣。
传说,重阳时放纸莺是为了“放晦气”,纸莺飞得越高越远,则晦气也随之高飞远离,更有甚者,还要专门将线弄断,让风筝消失于云天之外。
另有一种解释则说重阳放纸莺是“放吉祥”、“放福气”,纸莺飞得越好,则福气越浓,放纸莺者不仅不能弄断丝线,还要千方百计保护之,因为若是丝线断了,则“吉祥”、“福气”也随之飘向远方。
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并点蜡烛灯。
重阳节中的登山活动

重阳节中的登山活动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寄托追求健康长寿愿望的重要时刻。
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通常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其中最受欢迎和特别的活动之一就是登山。
登山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和亲友一同欢度节日,下面将为您介绍重阳节中的登山活动。
一、登山与重阳节的渊源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据传说,在每年的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会登高祈福,祈求驱邪、消灾、保佑健康长寿。
随着时间的推移,登山活动成为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
二、登山活动的意义1. 锻炼身体:登山是一项锻炼身体的运动,通过攀爬山峰、行走山脊以及攀岩等活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心肺功能。
登山还能增加体能和耐力,对于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感受大自然:登山活动使人们能够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灵动。
在登山途中,我们可以近距离欣赏山水之间的壮丽景色,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大自然为我们提供的无尽恩赐。
3. 加强亲情和友情:登山是一个团结协作的过程,只有相互扶持、互相鼓励,才能完成登顶的目标。
在一起攀登的过程中,人们能够加深彼此之间的情感,增进友谊和亲情。
三、重阳节登山的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参加登山活动时,要确保安全措施的到位。
选择适应自己能力的登山线路,穿着合适的运动鞋,随身携带必要的紧急药品和装备。
如果遇到天气突变或者身体不适,及时寻求帮助或者放弃登山。
2. 做好准备:在登山前,要做好详细的准备工作。
了解登山路线、气候情况、山脉地形等信息,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同时,带上足够的水和食物,以免在攀登过程中出现缺水或饥饿的情况。
3. 尊重自然环境:在行进过程中,要尊重自然环境,不随意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保持山区整洁,不乱扔垃圾,尽量不影响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四、重阳节登山活动的民俗1. 穿戴传统服饰:参与登山活动的人们可以选择穿着传统的汉服或者重阳节的特殊装扮,以增添节日的气氛。
2. 撮箫吹乐:在登山途中,可以携带乐器如箫或笛子等,欢乐地吹奏传统的乐曲,以增添登山过程中的欢乐氛围。
九九重阳节为什么要爬山

编号:九九重阳节为什么要爬山甲方:乙方:签订日期:年月日X X公司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叫“老人节”,是一个属于敬老爱老的日子。
你知道九九重阳节要爬山原因吗?以下是为你介绍的九九重阳节要爬山原因,欢迎阅读。
九九重阳节要爬山原因重阳寓意长久值得登高享宴重阳之所以要登高,据魏文帝《与钟繇书》说是:“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这是以重阳含有长久的意思,因此值得“享宴高会”的说法。
重阳日登高辟邪气古人偏要定在九月九日登高呢?这也有一种说法。
因为重九是一“阳”登勤之日,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古人为了避免接触不正之气,所以才登高以避邪气。
这种税法不免牵强附会,然而,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古人有山岳崇拜情结登山祈福有人提出,登高其实是源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
《礼记·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古代先民生存环境极其艰苦,大多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
大山中生长的各种植物、隐栖的飞禽走兽以及潺潺溪流,使人类才得以生存繁衍。
如果逢高温干旱,山间密林可避高温炙烤;洪水袭来,攀上高山可躲灭顶之灾。
此外,古人认为山上云雾缭绕,为呼风雨唤雷电之神龙所居。
而且,高山的雷电可以带来火种,利用火可以吃到化腥臊的熟食。
因此,古人对山既敬畏又充满崇拜,“登山祈福”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开来。
持此观点的人还将“崇”字本身作为旁证:崇,形声字,从山,宗声。
崇拜之“崇”原本就是对山岳而言,因为“山”即高山,“宗”为神圣。
以“宗”喻“山”或以“山”喻“宗”,都蕴含有尊崇、敬畏之意。
重阳节的习俗重阳节里人们有登高的习俗,传说这是因为有个叫恒景的人,为了帮助村民铲除妖魔,苦练本领,等到妖魔九月九出来的时候,他请村民登高避祸,自己与妖魔战斗,后来用宝剑将妖魔扎倒在地。
后来,老百姓每年都登高避祸,形成了登高的习俗。
重阳节登高的寓意是什么

重阳节登高的寓意是什么引言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人们会踏上山峦,登高远望,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
重阳节登高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本文将探讨重阳节登高的意义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思想。
登高的历史背景登高作为一种活动形式,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登高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观念。
登高活动常常与祭祀、季节变化以及人们对大自然的景仰联系在一起。
而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节日,登高更是被赋予了更深远的寓意。
表达对自然敬仰的意义重阳节登高的寓意之一,即是对自然的敬仰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感激。
随着农历九月初九日的到来,天气转凉,秋意渐浓。
登高活动使人们能够更加亲近大自然,欣赏秋天的美景,感受自然的变化。
登高的过程中,人们与山水相连,静观禅意,感受到自然的宏伟与壮丽,表达出对自然的崇敬之情。
表达对岁月流逝的思考重阳节登高还象征着人们对岁月流逝和生命逝去的思考。
登高的过程中,人们不仅可以展望远方,观察自然的变化,也可以触及内心深处的感慨。
登高乃是攀登高峰,征服险峻山势,与时光竞争之举。
人们借此机会反思自己的一年成果与失落,思考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蜕变,感叹时光的短暂与珍贵。
传承家国情怀重阳节登高在中国文化中还具有一层深刻的家国情怀。
九月九日重阳节与中国传统的尊老敬老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中国,尊重长辈是一种传统美德。
登高的过程中,老年人可以与子孙一起同游,共享天伦之乐。
同时,他们也可以借此机会,传承自己的价值观念、智慧和经验,让年轻一代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
放松身心,增进社交重阳节登高活动是一个放松身心、增进社交的好机会。
人们可以邀请亲朋好友一同登高,共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登高的过程中,可以与其他登山者相识交流,促进友谊的建立。
同时,登高活动也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魄,对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结论重阳节登高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登高活动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对家国情怀的传承以及放松身心、增进社交的愿望。
重阳节的登高意义

重阳节的登高意义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踏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会去登高、赏秋、祭祖,以示敬意和祈福。
登高活动在重阳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积淀重阳节作为一个古老而丰富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登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它代表着人们对自然敬畏之情和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而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登高更是传承了千年的文化习俗,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勇攀高峰、追求进步的精神风貌。
二、锻炼身体、促进健康登高运动对人体的健康有着极大的益处。
登山过程中,人们需要攀爬坡地、跨越溪流,全身肌肉都得到了锻炼,可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此外,登山还可以加强心肺功能,增强体能素质。
吸入山间新鲜的空气也有助于清肺热、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因此,重阳节登高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健康的锻炼方式。
三、享受大自然的美景重阳节正值金秋时节,天空湛蓝、阳光明媚,正是远足登山的好时光。
登高可以让人们暂时远离城市的喧嚣,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登山可以赏着万紫千红的秋叶,喜迎着阳光洒下的金光,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给人带来的宁静和愉悦。
登高过程中,与亲朋好友相伴,共同欣赏风景,增进情感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营造出一种和谐、快乐的氛围。
四、寓意吉祥、祈福愿望重阳节是重阳日,古人认为“阳”为阳气之极,正逢秋季阳气渐消,阴气渐长之际。
因此,人们登高的习俗被认为能够迎接阳气,祛除厄运、疫病等不利之物,同时也有祈福安康长寿的寓意。
登高之际,人们会祭拜祖先,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寄托着对家人和友人的美好祝福,希望一切都能平安顺遂。
登高活动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思考人生、寻找内心宁静的机会,让人们能够更好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重阳节的登高活动在传承文化、提供运动锻炼、欣赏大自然美景以及祈福愿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登高之际,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阳光明媚的滋味,也可以沉浸在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宁静与愉悦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阳节登山意义
篇一:重阳节登高的意义
重阳节登高的意义
登高是重阳重要的活动。
重阳节又有“登高节”之称。
登高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山、登塔。
重阳登高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的记载。
南朝时,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一个神异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费长房要他在重阳这天让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系臂,并登高,饮菊花酒,才可免祸。
桓景照办了,才逃脱灾祸。
这个故事,生动地反映出重阳时人们的避邪除灾心理。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
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
”记载显示隋代的风俗与后世很相似。
到了明清时期,北京地区登高的风俗很盛行,《燕京岁时记》云:“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
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都登高。
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域等处,远则西山八处。
赋诗饮酒,烤肉分糕,询一时之快乐也。
”不论文人百姓,都喜欢登高后在山上野餐、烤肉食用。
有些贵戚富家则带上幕帐、烤
具、车马、乐器,登高台、土坡,架起幕帐、桌椅,大吃爆烤羊肉或涮羊肉,并唱戏奏乐,听歌看舞。
如清末慈禧太后,每年重阳于北
海东的桃花山登高、野餐、烤肉,并架蓝布围障,防止闲人偷看。
在玉渊潭钓台等处,也集中了不少登高之客。
故宫御花园里也有登高之山。
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
关于登高习俗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
说法一:明《五杂咀》认为,重阳源于古代对山神的崇拜,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
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前往山上游玩,以避灾祸。
或许最初还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来才逐渐转化成为一种娱乐活动了。
古代认为“九为老阳,阳极必变”,九月九日,月、日均为老阳之数,不吉利。
故而衍化出一系列避不祥、求长寿的活动,并非如魏文帝曹丕所称九为“宜于长久”之数。
说法二: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
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
这种上山采集农民们把它叫做“小秋收”。
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此演变而来的。
至于集中到重阳这一天则是后来的事。
那意思是以此作为一种象征,起点提倡作用,正像春天宜于植树,人们就定个植树节的道理一样。
此外重阳节期间天气晴朗,气温凉爽,适宜于登高望远。
篇二:重阳节登山
三年(3)班凌琦
秋高气爽,恰逢九月初九重阳节,我和爸爸妈妈决定去鼓岭登山。
秋天的景色真美啊!一路上,我欣赏着秋姑娘的“杰作”。
田野里,大片沉甸甸的稻谷笑弯了腰,像一片金色的海洋;果园里,柿子树上结出一个个金灿灿的大柿子,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灯笼;山上,枫树的叶子火红火红的,被风一吹,纷纷飘落,就像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突然,空气中飘来一阵阵花香,我循着花香向半山腰走去,发现一大片五颜六色的菊花,有红的、紫的、黄的、白的??真是美极了。
因为是重阳节,登山的人越来越多,有老人、年轻人、
还有小孩。
山上的石阶很长很陡,我累得气喘嘘嘘。
正想放弃,这时,我看见一个70多岁的老爷爷,正在奋力地向山顶爬去。
我想:老爷爷都爬上去,我也一定能行。
老爷爷似乎读懂了我的心事,会意地对我笑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登上山顶。
重阳节登山,不仅让我欣赏到秋天的美景,也让我学会了勇敢和坚持!篇三:重阳登山活动策划书
淮海工学院理学院团委实践部
重阳登山活动
策
划
书
撰写人:韩浩
20XX年10月7日
一、活动名称:欢度重阳登山活动
二、活动目的:
1、加强团委内部成员的交流,培养团结互助精神。
2、迎合重阳登山习俗,共度重阳佳节。
三、活动内容:1、登山2、组织团体游戏
四、活动对象:理学院团委部长、干事及班团支书,可带朋友或家属
五、活动时间:20XX年10月13日星期天(重阳节)
六、活动地点:孔望山
七、活动安排及流程
1、前期筹备
(1)10月7日晚发布策划,看看大家的意见
(2)10月9日确定参与活动的人数,建议大一大二的团支书参加,大三大四按意愿报名参加,也可以带朋友一起去。
一切自愿,不愿意的说一声就成。
将名单分组,便于管理
(3)10月12日前置备好要带的东西(包括食品、做游戏用的工具等、坐公交的零钱)
(4)10月13日出发
2、活动流程(10月13日)
7:50在淮工西大门集合(有旅游年卡的带年卡,没有的记得带学生证,还有钱,门票好像是40)
8:00坐游1公交车出发
8:50左右到达孔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