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十里锒铛爬山路线。

合集下载

十里琅珰——精选推荐

十里琅珰——精选推荐

⼗⾥琅珰【旅游消费观察】提起浙江,你们第⼀反应想必是杭州。

说到杭州,肯定知道西湖。

可是你们知不知道在西湖以西,有着被称为杭州最美登⼭路线,还被叫做“⼗⾥琅珰”的⼀个地⽅呢?郎当岭,⼜名琅珰岭,古名扪壁岭。

原指天竺⼭东,龙井村西,梅家坞村东北的⼭岭。

习惯上把南起五云⼭,北⾄天竺⼀带⼭岗通称“郎当岭”。

因⼭岗蜿蜒约数公⾥,⼜有“⼗⾥郎当”之称,即“⼗⾥琅珰”。

这个名字的由来其实是有⼩典故的。

古时候这⾥原来还曾经是古时的商道。

这条道是那些货郎挑担从钱塘江边到龙井、灵隐的近路,因为货担上总是发出“叮铃当啷”之声,加上路途有近⼗⾥,因此被⼈们叫做“⼗⾥琅珰"。

郎当岭景区地质地貌以⽯灰岩为主,⾃然形成了峰峦叠秀,千姿百态的⼭林景观,是西湖群⼭中最⾼、最长的⼭岭,平均海拔在200⽶以上,视野开阔,澄静明秀。

现古道仍保持着原有路径⾛向和传统的地⾯铺装,是深受杭州市民游客喜爱的西湖⼭林旅游胜地之⼀。

⾛“⼗⾥琅珰”其实有很多条路线可以⾛,但是登“⼗⾥琅珰”最佳的路线莫过于从九溪五云⼭开始,⼀直向右前⽅前进,可以把该景区慢慢逛完哦。

沿着五云⼭弯弯曲曲的⽯板⼩路攀爬半个⼩时到达⼭顶的真际寺,真际寺是个亦佛亦道的古寺,以财神信仰为主,到这⾥焚⾹求财的⼈⼉也蛮多的。

由真际寺开始往天竺峰⽅向是⼀条连绵起伏的⼭岗,那就是“⼗⾥琅珰”。

⼭顶那⽚茂盛的⽵林最先⾛进游客的视野,⽵⼦⼀般⽣长在⼭⾕中,⼭岗之上有⽵⼦⽣长真的不多见。

⾛到“⼗⾥琅珰”,转个⾓度你可以看到两边的⼭坡都种满了满满的茶树,⼩编偷偷告诉你,那就是远近闻名的龙井茶,这个地⽅就是龙井茶的主要种植区哦。

在“⼗⾥琅珰”下⾯,你可以遇见⼀个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古村,⾥⾯有被称为“⼗⾥梅坞”的梅家坞村,著名的梅家坞茶园,就坐落在该村,村庄周边的⼭坡上都零星种植着茶叶。

梅家坞,⼜称梅家坞茶⽂化村,地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西部腹地,梅灵隧道以南,沿梅灵路两侧纵深长达⼗余⾥,有“⼗⾥梅坞”之称。

文字活动策划方案(共4篇)

文字活动策划方案(共4篇)

文字活动策划方案(共4篇)第1篇:公司员工中秋节爬山活动文字方案策划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庆中秋”爬山活动一、活动时间2013年9月20日二、交通路线百度:“云栖竹径”。

最后换乘的肯定是y4到云栖竹径站下车。

因为各个方向难于中途会和后一起出发,所以各自去。

最后在云栖竹径处会和。

时间:基本上的车程需要两个小时左右,所以:懒亲们,8点起来;8点半一定要出门坐上公交;10点半云栖竹径见。

三、天气状况25—29度四、爬山路线云栖竹径——五云山——十里琅珰——上天竺云栖竹径:云栖位于西湖西南五云山麓云栖坞,距西湖约12公里。

相传古时有五彩祥云,盘旋弥留,故名。

沿坞山深林密,翠竹满坡,山泉淙淙,竹景清幽而蕴含四季画意。

因优美的竹景和深厚的历时文化底蕴而闻名,是杭州古树名木集中保护区。

陈云同志亲笔题“云栖竹径”。

为西湖新十景之一。

曲径间建有三聚、回龙、洗心、遇雨、双碑诸亭,颇具山林野趣和休闲品味。

五云山:由云栖竹径的兜云亭直上可通往五云山定的真际寺遗址,是杭州最早的财神殿,殿内十八路财神在民间影响很大,曾是各方商货祈福求财的首到之处。

十里琅珰:有块碑是这么描述的【登临十里琅珰,江天湖山尽收眼底;看梅坞龙井,翠茶满坡;望五岭起伏,祥云出岫;听天竺梵音,飘渺天际;山风送爽,野芳沁脾,心旷神怡,身轻脚键。

一路行走,步步迈向健康!】五、注意事项1、基本上的车程需要两个小时左右,所以:懒亲们,8点起来;8点半一定要出门坐上公交;10点半云栖竹径见;2、门票费用公司承担;3、早饭自己吃好;午饭吃的干粮公司备,每人自己准备水;晚饭聚餐;4、注意防晒:出门前可擦点防晒霜;或者其他防晒装备;5、注意着装,特别是鞋子;最后祝大家出行愉快,假期愉快!第2篇:语言文字工作活动方案宅刘中心小学2017—2018年语言文字工作活动方案九月份一、全校师生再次学习《中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通用法二、第十六届推普周活动。

十月份组织一至三年级学生讲故事比赛。

走遍浙江之10大经典徒步线路

走遍浙江之10大经典徒步线路

走遍浙江之10大经典徒步线路第一条:徽杭古道风景优美,既适合菜鸟户外爱好者入门级的徒步穿越线路,也是最早普及的户外徒步。

穿越线路,是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贩运盐、茶、山货,走出来的一条经商之路。

走过的人都爱上户外运动。

红顶商人--胡雪岩也是从这儿走出来的。

全程:约20公里路线主干:马啸乡(临安)--蓝天凹--上雪堂--下雪堂--江南第一关--伏岭镇(安徽绩溪县)沿途风光指数:****有路可循指数:*****行进难度指数:**第二条:环西湖群山全程:约25公里路线主干:老和山(浙大玉泉)--北高峰--五云山--十里锒铛--九溪--玉凰山--凤凰山--吴山沿途风光指数:***有路可循指数:****行进难度指数:**第三条:楠溪江溯源楠溪江发源于1270米的永嘉最高峰----大青岗。

在溪口乡以上为上游河段,称楠溪江源头。

总面积574平方公里。

景区特色:源头山水风光旖旎,自然村落古朴,人文丰富,险、奇、幽、古融为一体,儒、佛、道集为一地,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

不是很适合大众,要有专业人士,使用专业器材,整个徒步至少两天。

全程:约80公里路线主干:溪口--大学--深龙--大青岗沿途风光指数:*****有路可循指数:***行进难度指数:****·第四条:从百山祖到黄毛尖百山祖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浙江省西南庆元县境内,水平分布南北跨近0.5纬度。

最高峰海拨1856.7m,被誉为“百山之祖”,是瓯江、闽江、福安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三江之源”。

保护区位于有夏雨的热带──暖温带(海洋性)群落交错区,是亚洲一个特殊区域。

山峦起伏,溪流纵横,气候湿润,雨量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保护区的风景自然优美,环境幽静,其云海和日出在此完美和谐,让泰山的日出自叹不如,黄山的云海自生羡慕。

而海拔1929米的黄毛尖为浙江第一高峰,这就是我们选择它的理由从浙江第二高峰到浙江第一高峰,距离很长,而且很高。

全程:约90公里路线主干:百山祖管理处(庆元)--百山祖顶峰--麻连岱--黄毛尖--凤阳湖沿途风光指数:****有路可循指数:****行进难度指数:****第五条:横穿大明山风景很美,黄山的余脉,高山草甸尤其特别,四季皆宜,各种户外运动都可以在那里找到理想场所。

十里琅珰简介

十里琅珰简介

十里琅珰简介十里琅珰,又称“十里长廊”,是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一条古老的景区。

它是西湖十景之一,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

这条长廊长达3.3公里,沿途有数百根古木,以及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景观。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

十里琅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它是一条连接南屏山和虎跑山的道路。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他的诗中提到了这条道路,称其为“琅珰”。

在宋代,这条道路被改建成一条长廊,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游览胜地。

明代,这条长廊被进一步扩建和修缮,成为了今天的规模。

在清代,这里成为了皇家御道,经常被清朝皇帝用来游览西湖。

十里琅珰的建筑风格充满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特色。

沿途的建筑物包括了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石桥、石路等。

其中最著名的建筑是“借问池塘皆何物,借问酒肆何所有”的“曲院风荷”,这里的荷花被誉为“天下第一荷”。

这座建筑是明代画家巨然的故居,也是一处优美的文化景观。

除了建筑物,十里琅珰还有许多自然景观。

沿途有许多古老的树木,其中最著名的是一棵树龄已经超过800年的“韩文公祠松”。

这棵松树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很高的地位,被誉为“松上有韩文公,松下有千年龙”。

此外,这里还有数十个池塘和湖泊,其中最著名的是西泠桥下的“借问池塘皆何物”,这个名字来自明代文人冯梦龙的一首诗。

十里琅珰不仅是一个美丽的景区,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

这里有许多历史文化的痕迹,包括许多名人的故居和墓地。

这里曾经居住过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和清代书法家郑板桥等。

这些名人的作品和文化遗产,都成为了十里琅珰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十里琅珰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每年有数百万的游客来到这里游览,欣赏这里的美景和文化遗产。

同时,这里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平台,许多国内外的文化活动和展览都在这里举办。

总之,十里琅珰是一个美丽的景区和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

杭州十里琅珰简介

杭州十里琅珰简介

杭州十里琅珰简介杭州有个地儿,美得让人心醉,那就是十里琅珰。

你若是杭州人,或是来过杭州的游客,想必对这名字不会陌生。

十里琅珰,听起来就诗情画意,仿佛能闻到那股子茶香,听到山间鸟鸣,还有货郎担上那清脆的铃铛声。

十里琅珰,其实是一条古道,位于杭州西湖区的西湖风景名胜区内。

它南起五云山,北至天竺一带,蜿蜒曲折,全长有近十里路。

因此,人们习惯上称它为“十里琅珰”。

这古道啊,原先是古时候货郎挑担从钱塘江边到龙井、灵隐的近路。

货担上那叮铃当啷的声音,在山间回荡,成了这条古道最美的背景音乐。

所以,也有人叫它“十里郎当”,郎当在这里,是形容那货郎担上货物碰撞发出的声音,也带着那么点儿悠闲自在的意思。

走在十里琅珰古道上,你就像是走进了一幅流动的山水画。

古道两旁,竹林、茶园、茂密丛林,层层叠叠,绿意盎然。

特别是到了秋天,那景色更是美得让人心醉。

山上的银杏王,据说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一到秋天,金黄的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像一把巨大的金色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带来了秋天的凉爽。

十里琅珰不仅景色美,人文历史也丰富得很。

古道沿途,你可以看到龙井村那灰白相间的屋顶,映衬着规模等高种植的茶园,仿佛是个世外桃源。

龙井茶,那可是闻名中外的名茶,以色翠、香郁、味醇、形美而著称,被誉为“四绝”。

来十里琅珰,怎能不品一品这地道的龙井茶呢?除了龙井茶,十里琅珰还有一处不得不提的景点,那就是五云山。

五云山是西湖群山中的第三座大山,海拔三百多米。

据说,因有五色云彩盘旋山顶,经时不散而得名。

也有说,山顶真际寺内有五口井(今存三口),水井中看天上云彩倒影,形状各有不同,故名。

站在五云山顶,极目远眺,你可以看到西湖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群山之间,周边山峰连绵,山下村落星布,别有一番景致。

十里琅珰古道,不仅是一条徒步爱好者的经典路线,更是一个让人心灵得到净化、亲近自然的好地方。

走在古道上,你可以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安详,仿佛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

耳边是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是山间小溪的潺潺流水声,还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声,这一切都那么和谐、那么美好。

杭州西山游步道旅游路线乘车方法及地图

杭州西山游步道旅游路线乘车方法及地图

杭州西⼭游步道旅游路线乘车⽅法及地图杭州西⼭游步道旅游路线乘车⽅法及地图(2010-04-27 12:53:34)标签:杭州西⼭游步道旅游路线西⼭旅游图杂谈请点接;/top/map/14.htm国最长⼭体游步道 107.9公⾥西⼭游步道基本建好 2007年底,西湖区提出,要⽤三年时间,把这⽚连绵群⼭的⼭脉全线打通,打造出⼀条杭州最长,也是⽬前所知全国范围内最长的⼀条⼭体游步道——西⼭游步道。

西⼭游步道简介 截⽌2010年03⽉17⽇,杭州西湖区打造的107.9公⾥的西⼭游步道基本建成,游步道整体长度相当于20个⼗⾥琅珰,是杭州最长,也是⽬前所知全国范围内最长的⼀条⼭体游步道。

北起古荡⽼和⼭⼭脚(古荡公交站),途经⽼和⼭、灵峰⼭、九曲岭、百⼦尖等,南端在⼤诸桥孟坞。

全长16.3公⾥。

⽼和⼭上⼭⼝——西溪路上浙⼤科技园旁边有个加油站,加油站西⾯有个⼭坡,上⼭⼝就在那⾥。

⼤清⾕上⼭⼝——在清⾕路杭州马会俱乐部斜对⾯。

宋城上⼭⼝——在之江路⼤诸桥附近 百⾥如意景观带 北起留下街道屏峰社区⽼年活动中⼼⼩屏峰,途经屏峰⼭、⽩龙潭、⾦家岭、如意尖等,南端终点在双浦镇风⽔洞⼝,总长约30公⾥。

西⼭游步道把双浦镇、转塘街道和留下街道范围的群⼭全都串联起来,总⾯积98.16平⽅公⾥,游步道总长有107.9公⾥。

107.9公⾥是个什么概念? 黄⼭风景区有游览步道30余条,总长加起来约50公⾥,约为西⼭游步道的⼀半。

西⼭游步道为什么这么长? 因为它除了两条长长的主游览线——⼗⾥龙脊景观带和百⾥如意景观带外,主线上还不断有分岔,⼏⼗条⽀线游步道,分别接通到群⼭附近的旅游景点,以及各个⼩村落。

西湖区打造的107.9公⾥的西⼭游步道基本建成,游步道整体长度相当于20个⼗⾥琅珰,是杭州最长,也是⽬前所知全国范围内最长的⼀条⼭体游步道。

天然氧吧,风景迷⼈,昨天,不少读者打进85100000,询问去西⼭游步道的事,其中有⼏位问到,各主要上⼭⼝周边,有哪些公交线路?⽬前,西⼭游步道正在建设配套设施,停车场、指路牌等还没完全设好,各上⼭⼝,可能还⽐较难找。

浙江4月份旅游景点

浙江4月份旅游景点

浙江4月份旅游景点4月去浙江哪里旅游好?下面一起随店铺来看看适合浙江4月份游玩的旅游景点吧!1、杭州·十里琅珰十里琅珰原是古时候货郎挑担从钱塘江边到龙井、灵隐的近路,因为货担上发出叮铃当啷之声而得名,路途有近十里,因此叫“十里琅珰"。

南起五云山,北至天竺一带山岗通称“郎当岭”。

杭州徒步最经典路线就在于此,十里景致各不同。

2、湖州·南浔北宋年间,因滨溪遂称浔溪;南宋理宗时文献记载“南林一聚落,而耕桑之富,甲于浙右”,由于浔溪之南商贾云集,屋宇林立,遂称南林;后取南林、浔溪两名之首字,称南浔。

南浔曾是江南最富庶的水乡名镇,至今仍能见当日繁华痕迹。

3、绍兴·兰亭相传春秋时越王勾践曾在此植兰,汉时设驿亭,故名兰亭。

兰亭位于绍兴西南十四公里处的兰渚山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寄居处,这一带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山阴路上的风景佳丽之处。

4、宁波·花岙花岙岛因岛上多花多岙得名花岙,这里的岩石柱状节理发育,号称“海上石林”。

花岙石林——最动人心魄的海蚀景观。

长梁大石,与风浪搏斗,一次次脱胎换骨,最后成就了世人惊叹的壮丽风景。

环视中国沿海,怕是再难找到如此雄浑壮观的巨石柱了。

5、温州·泽雅泽雅,原名“寨下”,“寨下”温州话的译音即是泽雅,俗称“西雁荡山”。

“泽”为水,“雅”为美,当是多秀水之处。

泽雅山水风光雄秀葱郁,茂林绿竹、似海如浪,云雾缭绕,烟霞飘飘,宁静、古朴、独特的浙南山水于此成画。

6、嘉兴·梅花洲梅花洲上大小河道曲折潆绕、纵横交错,将地势惟妙地分成五瓣,状若梅花,故有“梅花洲”之名。

梅花洲内,始建于南朝的石佛古刹钟声袅袅、余音不绝;千年银杏遗世独立;香花廊桥流芳遗梦;粉墙黛瓦澜景亭亭,写尽了江南水乡千年不绝的韵味。

7、金华·磐安磐安县,取自于《荀子·富国》中“则国安与盘石”这句话的谐音,取“磐石之安”之义,意思是希望像磐石一样坚不可摧。

四年级作文:十里琅珰风光好_350字

四年级作文:十里琅珰风光好_350字

十里琅珰风光好_350字
今天我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和其他六个好朋友及她们的爸爸妈妈一共二十一个一起挑战十里琅珰。

早上六点半起床,七点出发,八点三十分到黄龙旅游集散中心。

等到大家陆续集合后,九点乘Y3到龙井下车,然后开始登山。

先是非常辛苦的一个小时的爬山,我们一个又一个台阶地上,汗水直流。

中间休息了二次,终于登上山顶。

我们大休息,拍照,远看西湖,近看一层又层的茶叶树,吹着秋风,感觉很舒服。

再是漫长的山顶游步道,大约有十里吧。

一路上有蜗牛,有毛毛虫,有柿子等等。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玩,不知道不觉就到了真际寺。

这是个非常古老的寺庙,我进去参观和拜佛了。

接下来下山了,我们一路说说笑笑,一会儿就到了山底,就是云栖竹径,我们玩小溪的水,非常凉。

这次登山过程共用了三个多小时,登山时不觉得累,结束后感觉很累很累。

但是我觉得
很好玩,这么多好朋友一起挑战,大家都表现很勇敢!下次有登山活动我要继续参加,锻炼身体,又增加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实从好多地方都可以上山,通常会有以下路线:1、(Y4可以到)云栖竹径——五云山——十里锒铛——龙井村(Y3可以到)2、 (Y3可以到)龙井村——十里锒铛——五云山——云栖竹径(Y4可以到)3、(Y4可以到)云栖竹径——五云山——十里锒铛——天竺山——灵隐(K807可以到)4、(K807可以到)灵隐——天竺山——十里锒铛——五云山——云栖竹径(Y4可以到)杭州十里琅珰攻略浏览:1744 |更新:2013-09-07 14:13一般十里琅珰有两个地方可以上去,你可以从龙井村(K27路公交车直达)这边上去,也可以从上天竺(梅岭隧道口)这边上去.不怕远的朋友也可以做公交车到九溪这边开始爬上去1.此线路适合人群: 屡赴杭城而生景点疲劳,希望远离嘈杂人群,喜欢拥抱大自然,有兴趣徒步崎岖山道2.徒步往返点: 灵隐天竺/梅家坞/云栖/五云山/龙井,个人推荐云栖必走3.适宜徒步季节:夏末至秋皆可,空气山色最佳,只是琅珰岭偶有暴晒路段4.云栖竹径独好,登五云山顶可俯瞰之江,过琅珰岭一览茶园山色远眺西湖风姿5.少背行囊多带水,防晒工作要做好.行至五云山真济寺遗址,注意分清岔路方向6.沿途虽无奇山胜景,走走停停歇歇,细细体会山间乐趣,可以饮茶发呆观古树7.穿一双好鞋,保护环境顶炎炎酷暑拖四岁女童三个半钟点十数里山路自云栖登五云过琅珰岭至天竺紧走慢行喝水无数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终于善始善终留此小记行山、寻道,徒步杭州 [云栖竹径] (2013-07-01 13:15:41)转载▼标签:杭州徒步云栖竹径 y4路公车旅游分类:天南地北瞎溜达以前到杭州,总习惯到南山路上找酒店,这次为配合计划中徒步行走的路线,特意住到西北角曙光路浙大附中一带。

游4(Y4)路车走的路线简直就是为我定制一般:从浙大附中站上车,一直坐到云栖竹径站下,而沿途几乎所有站都是循着我将要完成的徒步线路停靠......所幸在端午假期还没完全来到之时,Y4车上的游客都不多。

沉默地看着车窗外四季浓翠的城市,人来车往......不知道这窗外的绿色能否带给车内我灰暗心绪一点点滋润......Y4开到云栖竹径站时,车上已经只剩下包括我在内的两个乘客,那乘客过来询问我关于云栖竹径的问题,结果发现我计划中的路线正是他渴望的,正苦于人生地不熟的他,有些激动,主动要求跟我凑成一个团——其实我有些抵触,因为这段时间零零总总的不顺心让自己更愿意独处。

但眼前这个胖胖的年轻人真诚的样子,以及言语中惶恐的试探让我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

“好啊!”我平静地回应到,“不过我也是第一次走这条线路,咱们相互关照吧!”“太好了!”胖小伙子的神情瞬间鼓足了劲头。

云栖竹径果然是冷清的。

这份冷清,从下了Y4车,一眼看到路边的景区入口就能感受到,与西湖苏堤白堤或者灵隐山门前的汹涌人潮车阵相比,这里用门可罗雀形容都算是热闹的了......迈过路边的“三聚亭”,马上被一种不见天日的幽深之感笼罩。

许是受常年雨水滋润,连景点白玉石牌上都泛上了青苔。

两座石雕麒麟守护在石径入口,本来沉静的心情又不由得蒙上一层肃穆和敬畏。

麒麟姿态高昂,眼神似乎斜睨着路过它身边的我们。

麒麟石雕前是景区导游指示图,我和同行的胖小伙子进一步确认了路线方案,心想,这个地方应该不会太大,估摸着拍几张照片就可以登五云山了。

麒麟石雕身后是长长的竹道,再猛烈的日晒顿时都被遮盖了起来......甚至都令人觉得有些寒意来。

这座石牌坊应该是云栖竹径最招牌的明信片了。

翠竹相依,草木环绕,石牌坊犹如一老者岿然伫立着,历经千百年,笑看来往尘事。

石牌坊的墩子上早就覆盖上一层细密的青苔绿绒,雨露润过,摸上去甚至都是滑腻腻的...石牌坊上的雕刻均以祥云缭绕为主,正是意会了“云栖”二字的来由: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五云山上的五彩祥云,常飞集坞中栖留,并经久不散,故称“云栖”。

事实上,“云栖竹径”这个名字最精华之笔也在于这个“栖”字上,古人用字之精妙,只有雨中在竹林里行游才可能体会的到,而并不是五彩祥云常栖留在兜云庭附近的缘故。

五云山这里因竹多叶密、含水生云;云栖雾留、又长翠竹。

漫山遍岭终成浩淼竹海,每当气压低沉的时,绵绵的云雾栖息在茫茫的竹丛中,落下细细的雨丝,这雨丝仿佛是翠竹青叶融化的竹沥,从弯曲的竹梢上滚落下来,溻湿了蜿蜒的青石路径,故名为“云栖竹径”。

这一个“栖”字,名词动化,静中含动,怕是有古意禅心之人方可领悟其中妙义。

从云栖石牌坊进入,石径幽窄、翠竹成荫,阵风吹过,竹梢摇曳,整个世界顿时都安静了下来。

漫步在竹的世界里,仰头不见日光。

若即若离,别有情趣。

西湖自古多竹景,云栖竹径,号称西湖竹景之冠。

因为位处杭州西南角,离西湖的距离较远,在杭州诸胜景中最为僻远,然正因了它的远离尘嚣,躲避世态炎凉才更有它清幽的韵味。

据说,尽管云栖地处偏远,但贵如康熙、乾隆二帝,每到西湖,必游云栖。

如今竹径主干道的路面,便是仿康熙年间原状重修的。

路中间一色青石板,两旁镶以卵石块。

青石板与卵石块之间,以黑砖嵌出两条黑线。

据说,黑线当年御道款式,只有皇上才配行走,一般人众须在其外抬脚落步,谁若敢越黑线一步,轻则鞭杖,重则论死。

我在竹径主干道寻摸半天,“黑砖”是看出来了,“卵石”显然已无存,均变成方石块代替。

竹径走了一半,才见售票亭,不过瘦小一个小木屋,要是存心逃票的话,真不是难事。

只不过云栖竹径门票不过8元,加上这里游客稀少,大家还都是很自觉的凑上去买了票。

路边的黄色野花开得正热闹,衬托着满山绿竹之下,很是娇艳,三三两两的游客反倒踟躇在它们面前,有心欣赏片刻。

一只四脚蛇突然停留在我们眼前,注视着我们,我们相互一楞,赶紧举起相机,镜头一晃,四脚蛇又没了踪影......同行的胖小伙子很嫉妒我的眼疾手快,抓拍的照片居然还挺清晰......据说这里有棵树龄千年以上的枫香树,树干三人合抱高近40米,是西湖著名古树。

我心心念念想要找到它,但又无法确定眼前这棵姿态雄壮的是否就是它。

但凭其高眺树干,绰约叶冠,已然足够令人惊叹了。

一棵今年新长成的毛竹,紧靠着这大石块边,让“竹径通幽”四个字更生动和贴切了......洗心亭——来云栖竹径之前,就在很多别人的游记照片里看到它,不过是一汪池水一座亭子而已,但就那不动声色的风范吸引了我,几乎成了我来这里的最初理由。

心亭就在竹径主干道旁,如此恬静如此低调甚至有些乖巧的模样,本来就没了喧哗之心的我们,在池水边停留片刻,便连喘息的声音都不忍心发出了...池水很小但清澈到连每一块石头上的纹路都一目了然,亭子更是朴素但在满世界盈翠的掩映之下反倒显得高雅且亭亭玉立。

池子旁边是座石板桥,石阶而上是竹林,桥洞之下是干涸的山涧......每一块石头面上都是或深或浅的青苔.....在洗心亭处,可以没有丁点儿杂念,石蛙的呱噪声都显得有韵律起来,徐徐凉风吹过,池面没有涟漪,我们的心头却柔软到无所依靠......只有在此地此刻,我们才能真切感受到,最美的景致,其实就是这样的浑然天成,这样的不动声色。

想着还有很长的徒步路线要走,几乎是有些依依不舍地离开洗心厅,回到竹径主干道,蜿蜒的石板路在竹林掩映之下延伸到深处......我和胖小子又折回到洗心亭,从石板桥旁的石阶登上,一个转弯,豁然发现一条漂亮的人工栈道,曲折地穿梭在竹林间。

木栈道虽然不长,但与周遭环境相得益彰,更是几步一个长凳......“哇~~”我们两个2B赶紧拿起相机各种角度横扫~下了木栈道,已是竹林深深,各种水泥石板羊肠小道蜿蜒往前~~~整个人都被竹子包围,深呼吸都是清新之极的竹叶清爽味道......走了很长一段“十面埋伏”,楞是没有看到其他游客~~~各种鸟语虫鸣倒交响曲一般交织吟唱,沉积在我心中的沆瀣在亦步亦趋中渐渐都散了去,脚步轻省起来。

唯一遗憾的是,梅雨季节到来之前,山涧干涸,没有听到溪流丁冬的乐章。

几处桥洞山沟处,只剩浅浅的积水倒影着满天空的影影绰绰......途径一个吊桥给了我们不小的惊喜。

我和胖小子说:“真可惜没个穿着大花裙子的姑娘给我们作模特,否则这般场景,拍人物写真才真正应景了~~~”吊桥不长,但给游山的我们带来足够的趣味。

走走停停,依旧是满眼的毛竹,郁郁葱葱......猛然发现前方一个休憩小亭子下,两位老者谈笑风声地坐在那里。

我和胖小子赶紧举起相机,两位老者看到我们,倒是坦然,给我们一个足够闪亮的POSE和足够灿烂的笑容,终于让我们这一路寂寞的徒步旅程增添了鲜活的光彩。

和两位老者简短寒暄了几句,我们继续赶路。

两位老者依旧自若地坐在原地,继续他们共同的话题。

看着他们的背影,我心底某个地方被小小的触动了一下——我们是要历经多少风雨,才能象他们俩现在这样坐看云起时,都付笑谈中?!在竹林间穿梭半晌,终于又折回到竹径主干道中来,正巧是“双碑亭”所在。

绕亭子一圈,没找到什么双碑,倒是两棵遒劲的古树很有气势地挨着亭子伫立着。

后来看到亭子一旁的文字介绍石牌,原来该亭又名回龙亭,亭内原有康熙所题的“云栖”石碑,传说康熙再游此地时又立一碑记其事,这才是双碑亭名字的来由。

只不过社会动荡,双碑都已不存,连这个亭子都是1978年重建的。

如此看来,只剩的一旁两棵古树或许还能记得千百年前的风花雪月。

过了双碑亭是一条岔路口,往右就是五云山方向,直线往前则是云栖竹径景区最深的一片区域:皇竹亭。

竹林环绕之间,居然是一座别致的园林。

树木与水相互萦绕,令人意想不到的精巧和丰满。

潺潺溪流之间,几片荷叶,伴着几尾锦鲤,不多不少,不闹不寂......没有再涉足园林深处,但见石阶幽幽,便知那边自有一番情趣。

这是什么花?端午前后的杭州城,但凡有水的地方都拥簇着这样成片的蓝色花朵和宽厚的叶子......皇竹亭就屹立在这片园林的尽头。

皇竹亭后依旧是一汪泉水,依傍着假山,常流不息。

一面黑瓦白墙绵延其后。

来到皇竹亭,“一径万竿绿参天,几曲山溪咽细泉”的云栖竹径也算是看了大概了。

班驳亭廊之下,吹着凉风,听着泉水声,看着眼前竹海碧波,放空脑子吧,就这样静静地休憩片刻,极好。

往回走时,看到满地的栀子花开得热闹,不由叹息:“栀子花在这里贱如杂草,随地都能开出花;在北京,它就娇气得很,即便结了花骨朵,等不到开就全枯败了,水土不服啊~”这里居然还入住着一家精品酒店啊。

实在小资得令人牙根痒痒~~~匆匆一瞥,酒店的装潢和云栖寺旧址的风貌气骨貌似挺贴合。

以后若有闲情,还是应该住到这里来,真正是远离了喧嚣,享受这里的“绿、清、凉、静”。

酒店前庭的树阴下,已然有不少中老年人,聚集在此喝茶聊天——人生乐趣,其实全在此时此景了。

我怕我的心会被这番悠闲自在牵引,观望片刻就招呼着胖小子赶紧离开。

折返到双碑亭,从右侧岔路口向五云山进军。

一抬脚,又是满地青苔的石板路,映着从上至下的深深浅浅的草木之绿,无限延伸......行山、寻道,徒步杭州 [十里琅珰] (2013-07-03 11:20:13)转载▼标签:杭州徒步十里琅珰龙井村琅珰岭分类:天南地北瞎溜达郎当岭,又名琅珰岭,古名扪壁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