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训实验报告doc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范文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范文昆虫的翅膀色彩在生物学的课堂上,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有关昆虫的知识。
其中一个令我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是昆虫的翅膀色彩。
我进行了一项实验,以探究昆虫翅膀色彩的原因及其可能的生态功能。
(小节一)实验目的我的实验目的是通过对不同昆虫翅膀的观察和比较,了解昆虫翅膀色彩的形成原因及其可能的功能。
(小节二)实验材料和方法我选择了几种普遍的昆虫,如蝴蝶、蜻蜓和苍蝇。
手边准备了一个放大镜和一个相机,以便观察和记录昆虫翅膀的特征。
(小节三)实验过程我首先观察了不同昆虫翅膀的颜色和图案。
我发现蝴蝶的翅膀上有美丽而复杂的花纹,而蜻蜓的翅膀则呈现出鲜艳的颜色。
与此相比,苍蝇的翅膀则较为单调。
(小节四)实验分析我认为昆虫翅膀的色彩差异可能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和行为方式有关。
例如,蝴蝶需要吸引异性的注意,在繁殖过程中,色彩丰富的翅膀有助于在茂密的植被中显眼地展示自己。
而苍蝇由于其短暂的寿命和较低的需求,翅膀色彩相对较为简单。
(小节五) 生态功能色彩对昆虫来说可能有多种生态功能。
首先,翅膀色彩可以用来吸引异性,如蝴蝶和蜻蜓,这对它们的繁殖至关重要。
其次,翅膀的色彩也可以用来警示天敌,如蝴蝶翅膀上的亮丽花纹可能对鸟类构成威胁,使它们保持距离。
此外,翅膀的色彩还可以用来伪装,使昆虫更好地融入它们的生境中,如某些昆虫的翅膀色彩与周围植物相似,提供了一定的保护。
(小节六) 与环境的关系昆虫的翅膀色彩也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
颜色鲜艳的昆虫通常生活在光线充足的地方,比如花朵周围。
然而,底色相当温暖的昆虫往往生活在较暗的环境中,比如草地。
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环境调节昆虫色彩以提供更好的生存能力。
(小节七) 色素和生物反应我还发现昆虫翅膀的颜色可能受到其体内色素的影响。
在观察过程中,我看到蜻蜓的翅膀颜色在不同的角度下会发生改变,这可能是由于颜色的折射和反射造成的。
(小节八)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我发现昆虫翅膀的色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物实验报告范文

生物实验报告范文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豌豆种子的发芽过程。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豌豆种子的发芽过程,了解种子生长的基本过程和条件。
实验材料,豌豆种子、培养皿、水、湿纸巾、温度计、显微镜。
实验步骤:1. 将培养皿中铺上湿纸巾,然后均匀地放置豌豆种子在湿纸巾上。
2. 在室温条件下,观察豌豆种子的发芽情况,并记录下发芽的时间。
3. 每天观察豌豆种子的生长情况,记录下每天的发芽率和生长情况。
4. 在观察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豌豆种子的微观结构,了解更多种子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第一天,观察到部分豌豆种子开始发芽,发芽率约为20%。
第二天,发芽率上升到50%,发芽的豌豆种子开始生长出幼嫩的根和叶芽。
第三天,发芽率达到80%,豌豆种子的根和叶芽继续生长,根部开始向下延伸,叶芽开始向上生长。
第四天,发芽率达到100%,所有豌豆种子均已发芽,根和叶芽的生长速度加快。
第五天,豌豆种子的根和叶芽继续生长,根部开始向土壤深处延伸,叶芽开始展开。
实验分析:通过观察豌豆种子的发芽过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豌豆种子在潮湿的环境下,能够迅速发芽并生长。
2. 发芽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说明豌豆种子的生长受到温度和湿度等条件的影响。
3. 豌豆种子的根和叶芽在发芽后迅速生长,根部向下生长以吸收水分和养分,叶芽向上生长以进行光合作用。
4.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豌豆种子内部的胚芽和营养组织,了解更多种子的生长结构和过程。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豌豆种子的发芽过程和生长情况,豌豆种子在潮湿的环境下能够迅速发芽并生长,发芽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
豌豆种子的根和叶芽在发芽后迅速生长,根部向下生长以吸收水分和养分,叶芽向上生长以进行光合作用。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豌豆种子内部的胚芽和营养组织,了解更多种子的生长结构和过程。
这些观察结果为我们了解种子生长的基本过程和条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致谢:感谢实验中给予我指导和帮助的老师和同学们,让我能够顺利完成这次实验并得出结论。
生物实验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生物实验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前言本次生物实验社会实践活动是由我们大学生物学专业的学生自发组织开展的。
本次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生物实验在社会中的应用,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在活动中,我们参观了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并与公司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以下是对活动过程和所得收获的总结。
实验考察内容为了更好地了解生物实验在社会中的应用,我们选择了一家生物技术公司进行考察。
该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基因工程研究和生产的企业。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公司的实验室,了解了他们的研究方向和项目进展。
同时,我们还和公司的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了科研方法、实验技术以及市场应用等问题。
实验考察成果通过对生物技术公司的实地考察,我们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收获:一、实验室设备我们参观了公司的实验室,了解了各种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仪器。
这些设备包括PCR扩增仪、凝胶电泳仪等,其高效的性能和先进的技术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科技在生物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还发现,操作这些设备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实验技能,这进一步激发了我们学习的热情。
二、科研项目公司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他们正在进行的一些科研项目,这些项目涉及到基因工程、细胞生物学等领域。
通过了解这些项目,我们深入了解了生物技术在医药、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前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与公司的科研人员进行交流和讨论,我们亲身体验到了科学家们的严谨工作态度和对科学的不断追求。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了做科研不仅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追求真理的精神和耐心。
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意义重大,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实践。
实验考察总结通过本次生物实验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不仅了解了生物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还提高了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从实地参观和交流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生物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
生物实习报告

生物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2021年7月30日。
实习地点,XX大学生物实验室。
实习内容:在本次生物实习中,我主要参与了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和研究项目。
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我有幸参与了一些有关细胞培养、PCR技术和蛋白质分离等方面的实验工作。
在细胞培养方面,我学习了细胞的处理、培养和观察技术。
通过观察细胞在培养皿中的生长和形态变化,我对细胞的生长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会了如何进行细胞的传代和冻存。
在PCR技术方面,我参与了DNA提取、PCR扩增和凝胶电泳等实验。
通过这些实验,我学会了如何从细胞中提取DNA,并且掌握了PCR技术的操作流程和原理。
在蛋白质分离方面,我学习了蛋白质的提取、纯化和鉴定技术。
通过实验,我了解了不同的蛋白质分离方法,掌握了SDS-PAGE凝胶电泳技术,并学会了如何使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目标蛋白质。
实习收获:通过这一个月的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大量的实验操作技能,还深入了解了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知识。
在实验室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认真细致地进行实验操作,如何分析实验结果,以及如何与同事合作共同完成研究项目。
此外,实习还让我对生物科学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实验室的讨论和学术报告,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这让我受益匪浅。
总结:这次生物实习是我大学生涯中非常宝贵的经历。
通过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
我将会把这次实习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科研中,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感谢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在我实习期间的悉心指导和帮助,让我收获颇丰。
洋葱实训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名称洋葱实训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洋葱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2. 掌握洋葱的组织结构和细胞结构。
3. 学习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三、实验材料1. 洋葱2. 显微镜3. 载玻片4. 盖玻片5. 滴管6. 碘液7. 吸水纸8. 镊子9. 刀片10. 水和酒精四、实验原理洋葱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其组织结构简单,细胞排列规则,是观察植物细胞结构的好材料。
通过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液泡等。
五、实验步骤1. 材料准备:将洋葱洗净,用刀片切下洋葱鳞片叶,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作为实验材料。
2. 制作临时装片:-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 用镊子将撕下的洋葱表皮薄膜平铺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
- 用盖玻片轻轻覆盖在薄膜上,避免产生气泡。
- 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一侧吸取多余的水分。
3. 染色:- 在盖玻片的另一侧滴加少量碘液。
- 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取碘液,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4. 观察:- 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 依次使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细胞结构。
六、实验结果1. 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形,排列紧密。
2. 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液泡。
3.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呈圆形或椭圆形,含有染色体。
4. 细胞质呈透明状,液泡较大,含有细胞液。
七、实验讨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洋葱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和细胞结构。
2.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是观察细胞结构的一种有效方法。
3.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操作。
4. 通过观察细胞结构,我们认识到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八、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让我们了解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通过制作临时装片,我们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
本次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后续生物学实验奠定了基础。
分子生物学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的一门学科。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生物学在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我们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分子生物学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技能,培养科研素养。
二、实训目的1. 熟悉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基本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
2. 掌握DNA提取、PCR扩增、酶切、电泳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3. 理解基因克隆、基因表达、蛋白质分析等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
4. 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培养科研素养。
三、实训内容1. 实验室基本操作与安全规范(1)熟悉实验室布局,了解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2)学习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方法。
(3)进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如配制试剂、消毒、无菌操作等。
2. DNA提取(1)了解DNA提取的原理和常用方法。
(2)学习酚-氯仿法提取DNA。
(3)对提取的DNA进行质量检测,如A260/A280比值、琼脂糖凝胶电泳等。
3. PCR扩增(1)了解PCR扩增的原理和步骤。
(2)设计PCR引物,进行PCR反应。
(3)对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4. 酶切(1)了解酶切原理和酶切反应条件。
(2)学习限制性内切酶的用法。
(3)进行酶切反应,对酶切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5. 电泳(1)了解电泳原理和电泳技术。
(2)学习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电泳技术。
(3)对D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进行电泳分离和检测。
6. 基因克隆、基因表达、蛋白质分析(1)了解基因克隆、基因表达、蛋白质分析的基本原理。
(2)学习相关实验技术,如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蛋白纯化等。
(3)对克隆的基因、表达的蛋白进行检测和分析。
四、实训过程1. 实验前准备(1)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2)配制实验试剂,确保实验用品齐全。
动物微生物实训报告模板

一、实训背景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动物微生物学在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深对动物微生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我们开展了本次动物微生物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验室操作,使学生掌握动物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微生物在动物体内的生态平衡。
二、实训目的1. 熟悉动物微生物实验室的基本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
2. 掌握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等基本实验技能。
3. 了解微生物在动物体内的生态平衡及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四、实训内容1. 微生物实验室基本操作- 实验室安全知识讲解- 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 无菌操作技术2.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粪便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肉汤琼脂平板划线分离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3. 微生物的鉴定- 显微镜观察- 培养基颜色反应- 生化实验4. 微生物的生态学研究- 动物体内的微生物生态平衡- 微生物与动物健康的关系五、实训过程1. 微生物实验室基本操作实验室讲解员首先向学生介绍了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包括化学品的正确使用、实验室设备的操作规程以及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随后,讲解了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如显微镜、培养箱、高压灭菌锅等。
2.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在粪便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实验中,学生学会了如何采集和处理动物粪便样品。
在肉汤琼脂平板划线分离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实验中,学生掌握了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技术。
3. 微生物的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学生学会了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
在培养基颜色反应实验中,学生根据微生物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初步判断了微生物的种类。
生化实验则进一步验证了微生物的鉴定结果。
4. 微生物的生态学研究实验室讲解员介绍了动物体内的微生物生态平衡,以及微生物与动物健康的关系。
学生通过查阅文献,了解了微生物在动物体内的作用,以及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生物学野外实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培养学生野外观察、记录、分析和处理生物现象的能力。
2. 深入了解野外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特点。
3. 掌握野外调查、采集、标本制作的基本技能。
4. 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科学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二、实验时间与地点2023年10月15日至10月19日,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实验内容1. 野外观察与记录- 观察并记录保护区内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及生态环境特点。
- 分析不同生境下的生物多样性,如森林、湿地、草原等。
2. 野外采集与标本制作- 采集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标本。
- 制作植物腊叶标本、动物骨骼标本、微生物玻片标本。
3. 数据分析与讨论- 分析采集到的生物标本,了解其分类、生态习性等。
- 讨论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四、实验过程1. 野外观察与记录- 实验第一天,我们分小组对保护区内的森林、湿地、草原等不同生境进行观察和记录。
- 观察到多种植物,如松树、柏树、杨树等;动物,如松鼠、野兔、鸟类等;微生物,如蘑菇、细菌等。
- 记录了不同生境下的生物种类、数量、分布特点等。
2. 野外采集与标本制作- 实验第二天,我们分组进行采集和标本制作。
- 采集到多种植物、动物、微生物标本,如松树、柏树、杨树、松鼠、野兔、鸟类、蘑菇、细菌等。
- 制作腊叶标本、骨骼标本、玻片标本。
3. 数据分析与讨论- 实验第三天,我们分组对采集到的生物标本进行分析和讨论。
- 分析了不同生境下的生物多样性,如森林、湿地、草原等。
- 讨论了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生物多样性- 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丰富,不同生境下生物种类多样。
- 森林生境中植物种类较多,动物种类较少;湿地生境中植物种类较少,动物种类较多;草原生境中植物种类较少,动物种类较多。
2. 生态环境特点- 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良好,为各种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 森林生境中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湿地生境中水源丰富、植物种类多样;草原生境中土地肥沃、植被覆盖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实训实验报告篇一:细胞生物学实验社会实践报告建立一个动物细胞培养室与植物细胞培养室所需的条件与社会价值无菌环境是细胞离体培养的最基本条件,所以构建一个细胞培养室需要保证工作环境不受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物质污染,并且干燥无烟尘。
细胞培养室的设计原则一般是无菌操作区设在室内较少走动的内侧,常规操作和封闭培养于一室,而洗刷消毒在另一室。
一、基础实验室配置⑴消毒间:消毒间主要为了处理实验器材以及实验材料,营造一个无菌的试验环境,一般消毒间会配备超净实验台、高压灭菌锅、排风灭火设备、细菌过滤设备、干热消毒柜、电炉、酸缸等。
⑵无菌操作间:一般由缓冲间和操作间两部分组成。
缓冲间在外侧,多用于实验之前的准备,例如:更衣,准备实验材料,处理实验数据等,可放置电冰箱,冷藏器及消毒好的无菌物品等。
操作间放置净化工作台及二氧化碳培养箱,离心机,倒置显微镜等。
工作人员进入操作间一定要消毒并更衣。
(3)培养基配制间:主要用于配置细胞培养所用的培养基。
主要包括冰箱、天平、微波炉、pH计、培养基分装器、药品柜、器械柜、抽气泵、电炉、各种规格的培养瓶、培养皿、移液管、烧杯、量筒、容量瓶、储藏瓶等。
(4)培养室:用于培养细胞,放置以接种的培养基等。
为了控制培养室的温度和光照时间及其强度,培养室的房间不要窗户,但应当留一个通气窗,并安上排气扇。
室内温度由空调控制,光照由日光灯控制。
天花板和内墙最好用塑料钢板装修,地面用水磨石或瓷砖铺设,一般要分两间,一为光照培养室,一为暗培养室。
培养室外应有一预备间或走廊。
培养室应配有培养架、转床、摇床、光照培养箱、生化培养箱、自动控时器等。
(5)洗涤间:主要用于清洗实验之后的用具。
除配置水槽外,还需配置洗液皿、落水架、干燥箱、柜子、超声波清洗器等,有需求的还可以配置洗瓶机。
以上基础设施若实验室条件不够,可将消毒间,培养基配制间,洗涤间合并一起,但注意实验室卫生以及仪器摆放,房间要保持清洁,明亮。
二、辅助实验室细胞学鉴定室:其功能是对培养材料进行细胞学鉴定和研究。
要求清洁、明亮、干燥,使各种光学仪器不受潮湿和灰尘污染。
应配置各种显微镜、照相系统等。
生化分析室:在以培养细胞产物为主要目的的实验室中,应建立相应的分析化验实验室,以便于对培养物的有效成分随时进行取样检查。
离心机、酶联免疫检测仪、天平、PCR 仪等。
温室:用于试管苗的锻炼和移植,为试管苗提供满足生长的适宜环境条件。
常用设备有:温室、弥雾装置、荫棚、移栽床、钵、盆、基质等(用于植物细胞培养室)。
实验器材汇总:CO2培养箱:37度+/-0.5度;能调节温度和CO2浓度冰箱:4度或-20度家用冰箱,保存一般制剂;-70度保存蛋白制剂水质纯化装置:净化水质用于清洗或配制培养液培养器皿分玻璃和塑料两种,玻璃器皿适用于大部分细胞生长,可重复使用,塑料器皿方便,即开即做,无需清洗。
多孔培养板:为塑料制品。
可供细胞克隆及细胞毒性等各种检测实验使用。
其优点是节约样本及试剂,可同时测试大量样本,易于进行无菌操作。
培养板分为各种规格,常用的规格有:96孔、24孔、12孔、6孔、4孔等。
Oa贮液瓶:主要用于存放或配制各种培养用液体如培养液、血清及试剂等。
贮液瓶分为各种不同规格,如1000ml、500ml、250ml、100ml、50ml、5ml等。
Ob吸管:主要分为刻度吸管、无刻度吸管。
刻度吸管主要用于吸取、转移液体,常用的有1ml、2ml、5ml、10ml等规格。
无刻度吸管分为直头吸管及弯头吸管,除可以作吸取、转移液体外,弯头尖吸管还常用于吹打、混匀及传代细胞。
手术刀或解剖刀、手术剪或解剖剪(弯剪及直剪),用于解剖动物、分离及切剪组织,制备原代培养的材料;眼科虹膜小剪(弯剪或直剪),用于将组织材料剪成小块;血管钳及组织镊、眼科镊(弯、直),用于持取无菌物品(如小盖玻片)夹持组织等;口腔科探针或代用品,用以放置原代培养之组织小块。
社会价值:细胞培养实验室的社会价值在于,为实验提供基础,促进细胞培养的发展,细胞培养的好处如下:1.直接观察活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
用于细胞学、遗传学、免疫学、实验医学和肿瘤学等多种学科研究.2.直接观察细胞的变化可便于摄影。
3.研究细胞种类如低等到高等到人类、胚胎到成体、正常组织到肿瘤。
4.便于使用各种技术:相差、荧光、电镜、组化、同位素标记等方法观察和研究细胞状况。
5.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学的研究对象,也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
6.易于施用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研究。
7.易于提供大量生物性状相似的实验对象,耗资少比较经济。
8.成为生物制品单克隆抗体生产和基因工程等的材料来源。
篇二:生物实训微生物代谢产物制备与鉴定实训总结一、实验目的1、了解细菌生理生化反应原理,掌握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的测定方法。
2、通过不同细菌对不同含碳、含氮化合物分解利用情况,了解细菌碳、氮代谢类型的多样性。
3、了解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及其代谢产物在鉴别细菌中的意义。
4、学习各种接种技术。
二、实验原理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系统不尽相同,对营养基质的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而代谢产物存在差别。
以此用生理生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代谢作用及其代谢产物,从而鉴别细菌的种属,称之为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
1、糖(醇)类发酵实验不同的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的糖(醇)的酶,因而发酵糖(醇)的能力各不相同,产生的代谢产物也不同:有的产酸产气,有的产酸不产气。
指示剂溴甲酚紫【pH 5.2(黄色)~ pH 6.8(紫色)】,当发酵产酸时,培养基将由紫变黄。
产气可由杜氏小管中有无气泡来证明。
2、甲基红实验(M.R.实验)甲基红【pH 4.4(红色)~ pH 6.2(黄色)】实验,是用来检测由葡萄糖产生的有机酸,如甲酸、乙酸、乳酸等。
有些细菌分解糖类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反应形成甲酸、乙酸、乳酸等,使培养基的 pH 降低到 4.2 以下。
有些细菌在培养的早期产生有机酸,但在后期将有有机酸转化为非酸性末端产物,如乙醇、丙酮酸等,使 pH 升至大约 6。
3、靛基质(吲哚)实验某些细菌,如大肠杆菌,能产生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靛基质,靛基质与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结合,形成玫瑰色靛基质(红色化合物)。
4、淀粉水解实验细菌水解淀粉的过程可以通过底物的变化来证明,即用碘测定不再产生蓝色。
8、5、柠檬酸盐实验有的细菌如产气杆菌,能利用柠檬酸钠为碳源,因此能在柠檬酸盐培养基上生长,并分解柠檬酸盐后产生碳酸盐,使培养基变为碱性。
此时培养基中的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pH6.0(黄)~7.6(蓝)】,由绿色变为深蓝色。
6、硫化氢实验某些细菌能分解含硫的氨基酸,产生硫化氢,硫化氢与培养基中的铁盐反应,形成黑色的硫化铁沉淀,为硫化氢试验阳性。
7、乙酰甲基实验某些细菌在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液中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强碱环境下,被空气中氧,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的胍基生成红色化合物,称V-P(+)反应。
三、实验器材1 菌种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枯草杆菌、产气肠杆菌2 培养基淀粉培养基、蛋白胨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柠檬酸铵半固体培养基、葡萄糖发酵管和乳糖发酵管各3支。
3 溶液和试剂卢戈氏碘液、甲基红试剂、40% KOH溶液、?萘酚,乙醚和吲哚试剂 4 仪器和其他用品接种针、接种环、涂布棒、酒精灯、试管、锥形瓶、烧杯、量筒、平皿四、试剂及培养基配置(一)试剂(1)V.P.试剂1.5%α-萘酚无水酒精溶液:α-萘酚 5g 、无水乙醇100ml2.40%KOH溶液:KOH 40g 、蒸馏水 100ml(2)甲基红试剂甲基红0.1g、95%乙醇760ml、蒸馏水100ml(3)吲哚试剂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醇8g、95%乙醇760ml、浓HCL 160ml(二)培养基(1)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用于乙酰甲基甲醇(V.P)和甲基红(M.R)试验配方:蛋白胨5g、葡萄糖5g、K2HPO4 2g、蒸馏水1000ml,pH 7.2,115℃湿热灭菌20min(2)蛋白胨水培养基——用于吲哚试验配方:蛋白胨10g、NaCl 5g、蒸馏水1000ml,pH 7.2-7.4,121℃湿热灭菌20min(3)糖发酵培养基——用于细菌糖发酵试验配方:蛋白胨0.2g、NaCl 0.5g、K2HPO4 0.02g、水100ml、溴麝香草酚蓝(1%水溶液)0.3ml、糖类1g、蒸馏水1000ml,115℃湿热灭菌20min制法:分别称取蛋白胨和NaCl溶于热水中,调pH至7.4,再加入溴麝香草酚蓝(先用少量95%乙醇溶解后,再加水配成1%水溶液),加入糖类(葡萄糖、蔗糖等),分装试管,装量4-5cm高,并倒放入一杜氏小管(管口向下,管内充满培养液),灭菌时注意延长煮沸时间,尽量把冷空气排尽以使杜氏小管内不残存气泡。
(4)淀粉培养基——用于淀粉水解试验配方:蛋白胨10g、NaCl 5g、牛肉膏5g、可溶性淀粉2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121℃湿热灭菌20min (5)柠檬酸铁铵半固体培养基——用于硫化氢生成试验配方:蛋白胨20g、氯化钠5g、柠檬酸铁铵0.5g、硫代硫酸钠0.5g、琼脂5-8g、蒸馏水1000ml,pH 7.2,121℃湿热灭菌20min(6)柠檬酸盐培养基配方:硫酸二氢铵1g、磷酸氢二钾1g、氯化钠5g硫酸镁0.2g、柠檬酸钠2g、琼脂15-20g、蒸馏水1000ml、1%溴麝香草酚蓝乙醇液10ml制法:上述成分加热溶解后,调pH6.8,加入指示剂,摇匀,用脱脂棉过滤,制成后为黄绿色,分装试管,121℃灭菌20min后制成斜面。
五、实验步骤1. 培养基的配制和准备(2-5天完成)。
2. 培养基的标记:用记号笔在试管上标明培养基的名称、所接种的菌名和实验组号。
3. 取不同培养基,按照实验要求接种对应菌种。
4. 37℃下培养24小时后,对糖类发酵实验、硫化氢实验、柠檬酸盐利用试验实验直接观察结果。
5. 对以下实验组进行相应处理后再观察结果: a) 甲基红试验加甲基红试剂数滴; b) V.P.加入40%KOH 5~10滴后,再加入等量的?-萘酚溶液,再在37℃恒温箱保温30分钟;c) 吲哚试验加数滴吲哚试剂;d) 明胶液化试验,将3支试管放入4度冰箱30分钟,取出后观察明胶液化情况;e) 在淀粉培养基平板上的不同区域滴加碘液,观察淀粉-碘液显色反应的结果。
淀粉水解实验步骤准备淀粉培养基平板:将熔化后冷却至50℃左右的淀粉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中,待凝固后制成平板。
接种:用记号笔在平板底部划成两部分,在每部分分别写上菌名,用接种环取少量的待测菌,点接在培养基表面的相对应部分的中心,其中一个菌种应是枯草杆菌做对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