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审题、立意

合集下载

高中议论文评分标准

高中议论文评分标准

高中议论文评分标准
高中议论文评分项目包括四个方面:审题立意、论证
思路、素材例证、语言风采。

一、审题立意
1.精准
文章主题内容完全符合作文题目要求(42分以上),
创造性符合题目要求(46分以上)
2.切题
文章主题内容部分符合作文题目要求(36分以上,不
超过42分)
3.偏题
文章核心主题内容完全偏离作文题目要求(36分以下)
二、论证思路
1.论证思路完整,层次基本清晰。

(不加减分)
2.论证思路过程完整,层次有明显精巧特点,如:递进、先抑后扬、先扬后抑等,加2分。

3.论证思路过程完整,运用明显而有效的3项以上论
证技巧,如:对比论证、正反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假设论证、因果论证等…(有3项加2分,5项
以上再加2分)
4.论证思路过程不完整,明显很混乱,扣2分。

5.论证全程干说理不举例,或只讲故事事例不分析,
扣2分。

三、素材例证
1.素材运用恰当,能够论证自己的观点,不加不减分。

2.素材不能够论证自己观点,随意乱搭,有一则扣2分。

3.素材运用恰当丰富,每个分论点下不止一例素材加2分。

4.素材运用恰当新颖不常见,有一则加2分。

四、语言风采
1.语言有自己独特的正面风格,如幽默、深刻、睿智、
文雅、优美、雅俗结合等加2分。

2.语言无明显风格不加不减分。

3.语言口水化严重,粗鄙不堪、幼稚不堪,不似高中生
水准扣2分。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的审题与立意(含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的审题与立意(含答案)

第一讲议论文的审题与立意一、议论文考场作文类型1.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技巧(1) 探究寓意法①明确本义②挖掘象征义,找出寓意例: 《肩膀》本义:象征义:(2)增补信息法①增补限定词②化大为小,明确范围,缩小外延例: 《担当》担当的对象:担当的主语:(3)化意为象法①明确方向②化抽象为具体例:《谈意气》方向:具体:2.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技巧(1)以小化大法①明确方向②拓展联系例:子硕问墨子道:"从事正义的事业,哪件事最为重要"墨子说:"好比筑墙一样,能捣土就捣土,能填土就填土,能递土就递土,然后墙就筑好了。

从事正义的事业也一样,能论辩就论辩,能讲解就讲解,能干具体事就干具体事,这样,正义的事业就完成了。

"请以"做好自己能做的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化大为小法(化虚为实法)①明确方向②联系个体、个人实际例:话题“心灵的选择”方向:个体实际:3.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1)提炼中心法①抓关键字、关键词、关键句②结合关键字词句,提炼中心例:有个班级获得了校运会“文明班级奖”,有人向校长提出问题:在整个竞赛过程中,并没有发现这个班的道德风尚比其他班级高在何处。

校长笑着说:你忽略了一个细节,在大家都为自己班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欢呼雀跃时,唯有这个班的同学在为自己喝彩的同时,也不忘为别人喝彩。

关键词句:提炼中心:(2)分析倾向法①分析出题的褒贬倾向②确定情感倾向,明确立意例: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邻居——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

有一天,他竟然发现黄油的分量不足。

以后,他定期称量,每回都是这样。

于是,面包师把农民告到了法官那里。

农民在法官面前辩解说:“面包师向我购买黄油的同时,我也一直从他那里购买同样重量的面包,并且以他的面包作为称黄油的砝码。

如果我的砝码不准,那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

”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

褒贬倾向:立意:(3) 舍次求主法(话题通用)①明确材料多个对象②进行对象比较,构造争议性③确定立意例:有人说,仰望星空,能够看到星星的晶莹,能够感受到宇宙的浩瀚。

材料型议论文审题立意五步法

材料型议论文审题立意五步法
蚕食桑,而所吐者丝也,非桑也; 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非花也。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
——清 袁枚
这里列举的两类事物,共同点都是善 吃——吸收、消化、创新;再参考后一句提 示,材料的中心应该是“在学习上,只有广 泛地获取知识,并体会理解,才能学有所得, 有所创新。”
4、反面列举型,
有这样一个传说,说的是每个人都背着两个口袋, 一个在前,装着自己的优点;一个在后,装着自己的缺 点。因此每个人都能很容易地看到别人背后的口袋里装 着的缺点,却很难看到自己背后的口袋里装着什么。所 以每个人都在别人背后指指点点,评评说说,却不知道 自己背后也都有人在评论着。
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是圣贤,也有他不足 的地方。孔子年七十方“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每个普 通人当然更有其不足之处,怎么能够光看到别人的缺点,却 把自己的缺点抛之脑后呢?我们必须正视自己的缺点,把自 己背后的那个口袋挂到胸前来,自己先看个一清二楚,方有 弥补不足的机会,才是最好的方法。既看到优点,也看到缺 点,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无法正确对 待,又怎么能正确对待别人呢?那只能是像那群只知评说别 人的鸟儿一样,被怪圈圈住无法解脱了。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成为那 种只知在别人背前面来, 改正自己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当然, 也不妨看看别人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前 车之鉴”,那样,我们就不会陷入你说我, 我说他,可谁也不说自己的怪圈了!。
例⑵:“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 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三个和尚没水吃是因为不团结、不齐 心;三个皮匠能顶诸葛亮是因为齐心协力。 正反对比,中心明显:只有齐心协力,才能 把事情办好。如果只从正面材料入手,把中 心理解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显然属于 盲人摸象。

高考议论文审题立意训练 +答案

高考议论文审题立意训练 +答案

议论文的拟题和开头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沙粒进入蚌体内,蚌觉得不舒服,但又无法把沙粒排出。

好在蚌不怨天尤人,而是逐步用体内营养把沙包围起来,后来这沙粒就变成了美丽的珍珠。

吸血蝙蝠叮在野马脚上吸血,野马觉得不舒服,但又无法把它赶走,于是就暴跳狂奔,不少野马被活活折磨而死。

科学家研究发现,吸血蝙蝠吸的血量极少,根本不足以致野马死去,野马的死因就在于太过暴怒。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进行立意。

文题自拟,文体自选,写作内容必须在材料涉及的范围之内,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二、审题立意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选取的两则材料均为寓言。

寓言是有它的比喻义的。

首先要分析两则寓言中共性的因素:蚌、野马——比喻人沙粒、吸血蝙蝠——比喻问题、麻烦、烦恼、挫折、困境等不如意事情。

蚌对沙粒的态度:不怨天尤人,包围。

野马对吸血蝙蝠的态度:暴跳狂奔,自己被折磨死。

这两种相反的态度提醒我们对待不如意事要包容、不抱怨、冷静理智、心态平和等。

立意参考:(1)要学会以平和(积极、客观、冷静、理性)的心态看待生活或生命中的问题、困难等等)(2)包容不如意事。

(3)学会隐忍(4)直面痛苦,不放大痛苦三、拟题指导文题是文章的眼睛,能使文“活”而腾飞。

俗话说“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

”好的标题能使文章光彩照人,魅力四射,使人一见钟情,迫不及待地想一睹为快。

优秀文题的特点:1准确、贴切:彰显中心,符合文体。

2简洁、醒目:凝练概括,用语生动3新颖、有味:善用修辞,文学韵味。

拟题技巧一、拟题原则:以文章观点入题。

范例:《坚忍是通往成功的修行》(郭博文)《隐忍是种大智慧》(王培培)《上善若水,有容乃大》(郭建军)《笑对苦难》(邳英杰)《正视磨难》(杨嘉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卢君正)《以柔克刚,璀璨珠成》(邢雨菡)《拥抱困境,悦纳生命》(陈思妍)《于隐忍处见珠光》(陈怡霏)《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二、拟题技巧给上述题目按如下要求分类:1、运用判断句式的拟题:2、运用修辞手法的拟题:(1)对偶(2)比喻(3)比拟(4)引用(5)反问三、拟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议论文审题立意方法 课件36张

议论文审题立意方法 课件36张

例题①:其他两种方法
此题还可以用其他两种审题方法进行立意:
1.抓关键词、句法 题目中强调了勇气、风险和“不去想价值的事儿,手就不会发抖”等 关键词句,对 青少年的思想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凡围绕“人们在 生活中面对风险应具备怎样的 正确态度”立意行文的均可视为符合题意 。 比如:勇于承担风险;艺高也要胆大;经验技术可贵,勇气更佳;消 除顾虑,勇于 尝试;不计得失,专注做事。
经验创造奇迹,变通创造奇迹,以经验之心,筑生命之塔。 条件+结果
例题①:概括中心法
【例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据说,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 者”的习性,总是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走。法布尔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 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20厘米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毛 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个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 虫们还是在不停地“团团转”,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终于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死去。 后来法布尔在实验笔记中写到:在这么多毛毛虫中,其实只要有一只与众不同,便立刻会 避免死亡的命运。
据中俄搜救队指挥员介绍,兹韦列夫和保托夫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一方面是因为他们 本身的身体素质比较好,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野外生存比较有经验。特别是在玉龙喀什河 上游天气恶劣(白天温度30℃以上,夜晚-5℃以下)、地理环境复杂、没有任何食物的情况 下,两位运动爱好者能采取倒时差生活的办法,在白天光照强、温度高的时候睡觉,晚上 天气冷的时候则行走、锻炼,以维持自身的热量体力,为营救工作争取了时间。
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读材料。(多人物、多说法)
02%
03%

高考语文 议论文 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含范文)

高考语文  议论文  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含范文)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①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潜)②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杜甫)③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陆游)④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⑤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⑦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七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一、评价过程中要紧抓任务指令:1.“以两、三句为基础”,多或少都要降类。

2.“合理引用”,不引用者降类,引用生硬者酌情扣分。

二、题目要求分析诗句或名言来源不同,含义也各异,题目要求是以两三句为基础立意,要合理引用。

首先,数量上,要采用两句或三句,不能只用一句,或超出三句,否则就是不按要求作文,是要降档给分的。

其次,不能两三句孤立使用,各写两三段凑字数,内容上没多少关系,行文上没有连贯性。

引用的两三句必须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表达一个明确的中心或一个确定的论点。

这就要求我们对诗句或名言进行分类组合。

要进行分类组合,就要对几个材料各自的含义有比较准确的理解。

含义可以是诗句在原诗中的意思,也可不拘泥于原诗含义,而作更大范围的解说。

理解了意思,就可分类组合来确定立意了。

如何分类?基本方法就是前面说的“求同存异”法。

所谓“求同”,就是把内涵相同相近、可适用于相同话题的两三句名句组合在一起,来表达一个相同的观点,这叫近义组合法。

所谓“求异”,就是把内涵不同甚至对立的两三句名句组合在一起,但是这些名句还是必须适用于相同的话题,这叫做“反义”组合法。

反义组合应当注意对立的意思或观点适用的不同情境,要符合对立统一、辩证统一、中心统一原则,做到水乳交融,否则就造成了“分家”甚至真正成了互相对立,使文章没有了统一的中心,成了孤立地引用诗句。

英语议论文 审题立意四种思路

英语议论文 审题立意四种思路

英语论说文审题立意1. 审题: 明确要求、把握关键词区分命题与半命题作文命题作文:writing on a giventitle半命题作文:writing on a giventopic without agiven titleThe topic may be used as thetitle.2.立意:确定唯一中心主题1)肯定的观点,YES,正面/支持a)正面论据1b)正面论据2c)正面论据3总结:所以,是好的。

改进版:论点:YES,正面/支持首先,提正面论据a)正面论据1b)正面论据2c)正面论据3另外:不回避负面说法(缺点)a)弊端1b)弊端2总结:正反对比(利大于弊;所谓的弊端不存在),总体是好的。

2)否定的观点,NO,负面/反对c)负面论据1d)负面论据2e)负面论据3总结:所以,是坏的。

改进版:论点:NO,负面/反对首先,提负面论据d)负面论据1e)负面论据2f)负面论据3另外:不回避正面说法(优点)f)正面论据1g)正面论据2总结:正反对比(弊大于利;所谓的优点不存在),总体是坏的。

3) 辩证的观点:It depends.事情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方面,……另一方面,……注意:这些方面应该在同一层面上,合起来要涵盖问题的全部。

4) 发展的观点:Leave it to time. Time can test everything.It is not wise to rush to any conclusion.这是新现象、新事物,存在着严重对立、但都有强有力的论据的观点。

正方的观点及最强论据。

反方的观点及最强论据。

结论:不妨假以时日,让时间来检验一切。

议论文初中作文指导一:审题和立意

议论文初中作文指导一:审题和立意
①这道题写作的对象是:事。 ②这道题写作的范围是:一件事。 ③这道题取材的范围是:身边的事。 ④这道题题旨的中心是:有趣的事。 ⑤这道题的文章体裁是:记叙文。 通过以上程序的思考和分析,然后再归纳总 结,得出结论:用记叙文的形式,写一件发 生在自己身边的有趣的事情。
2.化简因素法 化复杂因素为简单因素,化多因素为 单一因素
比如《暖流》、《春风》、《红叶》 9.添加因素法 如《哭笑不得》《心事》 10.文字改造法 如:《这是真的吗》
用文字改造法审题,要注意的问题是改造后 的题目一定要真实于原题的题旨,否则就会 偏离题意。 譬如《 啊,资江水》这个题目抒情色彩很浓, 审题的关键就在于,对“啊”字的感情色彩的 理解,原题的“啊”字,很显然含有惊叹赞美 之意,于是可将题目改造为《我赞美资江水》、 《资江水真美》或《我爱资江水》,但不能改 造为《讨厌的资江水》
即:文章切入的口子要小。引导:毛泽东 论及打仗:“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作文也是如此。同是800字的文章,切入 口小,记叙的人物和事件少,就容易把人 物事件写得透切、生动。 • 如:《成熟》-----只写一个男孩的成熟即 可。记叙他承受了几次厄运的打击,终于 坚强起来;主旨:坚强起来面对厄运是一 种成熟。 • “成熟”的 内涵还很多,如宽容、谦逊、 善待他人、刚强----文中只写一点,不顾 其余,就写得透切。
“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 “为什么,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
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 入了沉思。
根据所提拱的材料,请你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联系生 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展开议论。不少于 600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作文位。材料字数 如果比较多,可以概括性引述;材料字数比 较少,可以照引不误。(引)
(2)分析材料,概括中心内涵。(析)
(3)联系现实,提取观点。(议)
(4)由此及彼,产生联想,想到其他事情, 紧扣观点,具体深入分析。联想根据论证观 点的需要,可以是相似联想、相反联想、相 关联想等。选例必须精当,对事情的分析, 必须能够恰如其分地说明你的观点。(联)
(5)做出结论。(结)
否定的态度:1、做事情要善于辨别,弄清事物的本质,不能盲目 行事。 否则事与愿违,弄巧成拙。
2、保护环境、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仅仅停留在 形式上。
从花鸟市场的老板看:
1、对这些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人,我们要进行道德谴责甚至是 法律制裁。
2、商人是借人们的善举来牟利,社会的道德风尚不容乐观。 3、消除社会不和谐的现象,呼唤和谐社会。
1、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生命,任何人都不能剥夺其 他生命的自由。
2、生活中要正确处理好喜欢与占有之间的关系。 3、爱,就要尊重对方,给对方以自由。
分析第三次亲密接触小鸟
主要人物:母女、众人、花鸟市场的老板
从母女、众人看:
肯定的态度:保护鸟类、保护环境、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已深入人心。
褒贬参半的态度:好的观念,好的行动,更要有好的效果,要注 意做好事要讲方法,不能盲从 。
第三次亲密接触小鸟,是因为收到一封放生活动的邀 请函,信函说放生活动既环保又慈善,母女俩买了两对 小鸟兴高采烈地去参加放生活动,爬上山头看见参加放 生活动的有好几百人,一阵鸣炮响起,千鸟齐飞,有人 笑脸灿烂,有人虔诚合十。母女下山后听到花鸟市场老 板兴奋的说:“自从有了放生活动,小鸟的需求量大增, 每天都要起早贪黑捉小鸟。”
新材料作文 审题、立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小兰和妈妈都喜欢听小鸟唱歌,看小鸟飞翔。母女 俩第一次养鸟,母亲忙,女儿贪玩,没几天小鸟就饿死 了。第二次养鸟,母女相约要好好对待小鸟,这次养了 一个月,小鸟长得很好。但是朋友说,你们残忍地剥夺 了小鸟自由歌唱、自由飞翔的权利,母女俩依依不舍地 把小鸟放飞了。第三次亲密接触小鸟,是因为收到一封 参加放生活动的邀请函。信函说,放生活动又环保又慈 善。母女俩买了两对小鸟,兴高采烈地去参加放生活动。 爬上山头,看见参加放生的有好几百人。一声礼炮响起, 千鸟齐飞,有人笑脸灿烂,有人虔诚合十。母女下山后, 听见花鸟市场的老板兴奋地说,自从有了放生活动,鸟 儿的需求量大增,要每天起早摸黑捉鸟才能供得上。
【审题的原则】
• 1.整体性原则:新出来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 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 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 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 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 料。
•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 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 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 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 可说。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 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一、审材料
故事的主线是小兰和妈妈与小鸟的三次“亲密”接触。 没有任何提示主旨的句子,审题上有难度。
第一次养鸟,妈妈忙女儿贪玩,没几天小鸟就饿死了;
第二次养鸟,母女俩要好好地养小鸟,养了一个月,小 鸟长得很好,可朋友说你们残忍地剥夺了小鸟的自由唱 歌、自由飞翔的权力,母女很不舍地将小鸟放飞了;
分析第一次与鸟的接触: 妈妈忙,女儿贪玩,没几天小鸟就饿死了。 主要人物:母女
从事件因果关系角度分析 鸟死是因为母女没有责任心。 立意:生活中不能缺少责任心。
分析第二次养鸟: 主要人物:母女、朋友 母女:好好对待鸟,小鸟长得很好
立意: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朋友:“你们残忍地剥夺了小鸟的自由唱歌、自由 飞翔的权力” 立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