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
详解氮肥知识点

详解氮肥知识点氮肥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肥料,对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氮肥的种类、作用机理、使用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氮肥的种类氮肥主要分为化学氮肥和有机氮肥两大类。
1.化学氮肥化学氮肥是指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成的氮肥,常见的有尿素、铵肥和硝酸铵等。
其中,尿素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氮肥,因其含氮量高、稳定性好而备受青睐。
2.有机氮肥有机氮肥是指以动植物的残体、粪便等有机物为原料制成的氮肥,如畜禽粪便、豆饼、骨粉等。
有机氮肥不仅含有丰富的氮元素,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二、氮肥的作用机理氮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它参与植物体内多种生理代谢过程。
氮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植物生长氮肥能够促进植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氮肥还能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增加叶片的面积和数量,进一步促进植物的生长。
2.提高产量和品质氮肥的补充能够增加植物的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提高光合效率,进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适量的氮肥还能增加作物的抗逆性,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
3.调节土壤酸碱度氮肥中的铵离子和硝离子能够在土壤中与土壤颗粒表面的酸性或碱性离子进行交换,从而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保持适宜的土壤环境,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三、氮肥的使用方法氮肥的使用方法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氮肥使用方法:1.施肥时间氮肥的施用时间应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期和需要氮肥的阶段进行合理安排。
一般来说,作物的苗期和生长旺盛期需要较多的氮肥供应。
2.施肥量氮肥的施用量应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
一般来说,氮肥的施用量过多会导致作物生长过旺,但过少则会限制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3.施肥方式常见的氮肥施肥方式有基施、追施和叶面喷施等。
基施是指在作物种植前将氮肥直接施入土壤中,追施是在作物生长期间分次施肥,叶面喷施是将氮肥溶液喷洒在作物叶面上。
常用的氮肥品种及其性质和施用技术要点

常用的氮肥品种及其性质和施用技术要点氮肥是我国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化肥品种之一,科学认识与合理使用氮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常用的氮肥品种及其性质和施用技术要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常用氮肥的三种类型常用的氮肥主要有三种类型: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
1、铵态氮肥有: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等。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易溶于水,是速效性肥料;氮素呈铵离子态,易被作物吸收;也能被土壤胶粒所吸附,不易流失;与碱性物质作用易引起氨的挥发。
2、硝态氮肥有:硝酸铵、硝酸钠等。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易溶于水并有很强的吸湿性,也是速效性肥料。
3、酰胺态氮肥:如尿素。
它的特点是:氮素呈氨基态存在,在土壤中一般需经转化,作物才能大量吸收,转化前其肥效没有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快。
二、常用氮肥的成分、性质和施用要点1、碳酸氢铵简称碳铵,含氮16.8%-17.5%,是不稳定的白色细粒状结晶,易吸湿分解,易挥发,有强烈的氨味;湿度越大,温度越高,分解越快;贮存时要防潮,低温,密闭。
适合作基肥(底肥)和追肥,不能用作种肥,施用时要深施覆土以防止氛挥发。
2、硫酸铵简称硫铵,含氮20%-21%,为氮、硫营养的固态氮肥,白色菱形结晶,含杂质时常见浅黄、灰白色等。
一般不宜吸湿,但与碱性物质混合时易造成氨的挥发损失。
硫铵可作种肥、基肥和追肥,在石灰性土壤施用要注意深施覆土,防止挥发;酸性土壤长期施用会使土壤酸度增强,应注意施用有机肥、草木灰等,以调节土壤酸度,改良土壤。
3、氯化铵简称氯铵,其含氮24%-25%,一般不宜吸湿和结块,作基肥、追肥均可,但不宜做种肥。
由于氯化铵含氯离子,对如马铃薯、甘薯、烟草、茶叶和西甜瓜等忌氯作物不宜施用。
4、硝酸铵简称硝铵,其含氮34%-35%,白色结晶,含杂质时呈淡黄色,吸湿性很强,高温、高湿时吸湿溶解变成液体;硝酸铵具有热不稳定性,高温下易分解,助燃性和爆炸性很强,存放时要放在阴凉干燥地方,且堆放高度不宜超过3米,以免下层受压结块,同时要避免与易燃有机物一起混放。
什么东西含氮肥最多,家里什么东西可做氮肥

什么东西含氮肥最多,家里什么东西可
做氮肥
回答生活中的有机废料都含较多的氮物质,比如大小便、所有废料、剩饭菜、淘米水、发霉变质的糕点、蔬菜水果皮屑、粮食的麸糠、油粕、食油食糖、树叶杂草等等。
氮肥的种类很多,根据氮肥中氮素存在的形态,分为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铵态氮肥有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等;硝态氮肥有硝酸钙、硝酸钠、尿素、石灰氮等。
一、什么东西含氮肥最多
1、氮肥的种类有很多,根据氮肥中氮素存在的形态,主要分为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铵态氮肥有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等;硝态氮肥有硝酸钙、硝酸钠、尿素、石灰氮等。
2、生活中的有机废料都含氮物质,比如大小便、所有废料、剩饭菜、淘米水、发霉变质的糕点、蔬菜水果皮屑、粮食的麸糠、油粕、食油食糖、树叶杂草等等。
3、氮肥可以提高生物能量的总量和经济产量;改善农作物的营养价值,还能增加种子中蛋白质含量,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二、家里什么东西可做氮肥
1、猪粪:猪粪中的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比较多,发酵的猪粪可以变成氮肥,适和使用于排水良好的热潮土壤。
2、牛粪:牛粪中养分含量比较低,属于凉性肥料,将牛粪晒干,掺入3-5%的草木灰在进行堆积,可以加速牛粪分解,提高肥效。
3、水果皮:很多水果皮都可以成为氮肥,比如柚子皮、苹果皮、甘蔗渣等。
我们可以将柚子皮直接拌入沙土中,让它自己腐烂发酵。
1。
农业上常用的氮肥

农业上常用的氮肥
农作物氮肥品种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
1、碳铵:如果说碳铵您可能不知道,但是说“气肥”,肯定很多种地的老人都知道。
碳铵是在种植大田作物是施用的最多的氮肥,一般做追肥用,种小麦、或者玉米一般都会追施几次碳铵。
常常在下雨时,去地里撒施,这是因为碳铵比较容易挥发。
所以施碳铵时要掌握施后覆土或者浇水的原则。
2、氯化铵:忌氯作物,如西瓜、甘薯、烟草、葡萄等不要施用,稻田可长期施用。
3、硝铵:施用时不宜与有机肥混合施用,采用沟施、穴施、施后立即覆土为好.
4、尿素:广泛使用于各种作物,蔬菜种植上我们常用的氮肥就是尿素,一般做追肥,尿素也要深施覆土,或者撒施后立即浇水,使肥料处在湿润的土层中,以利于尿素被作物吸收。
5、硫酸铵:是生理酸性肥料,如果土壤呈酸性,一般不用硫酸铵。
氮肥是世界化肥生产和使用量最大的肥料品种;适宜的氮肥用量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有重要作用。
虽然这些肥料中都含有氮素且能给作物补充氮营养,但因为这些氮肥的类型是不同的,而不同类型的氮肥是有不同肥料特性的,所以这些氮肥就会在含氮量多少、转化吸收过程、见效速度快慢、肥效持续期长短、使用安全性高低等方面存在很出很大的差别性;
除此之外,受氮肥种类与肥性差异的影响,这些不同种类的氮肥在适用地块类型、适用作物类型、适用时间、使用方法等方面,同样也是存在很大差别的。
氮肥磷肥钾肥的区别方法

氮肥磷肥钾肥的区别方法
氮肥、磷肥和钾肥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三种肥料。
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其所含元素的数量和性质。
具体来说,氮肥一般是指含有氮元素的肥料,如氨水、尿素、硫酸铵等;磷肥一般是指含有磷元素的肥料,如磷酸二氢钾、磷酸一铵等;钾肥一般是指含有钾元素的肥料,如氯化钾、硫酸钾等。
区别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外观和溶解度:常用的氮肥和钾肥一般呈白色晶体,且溶于水;常用磷肥呈灰色粉状,不溶或部分溶于水。
2. 气味:磷肥有刺激性氨味,可以通过闻气味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
3. 化学式:氮肥、钾肥和磷肥的判断可以根据其化学式来进行。
如果一种肥料中只含有氮元素,称为氮肥,如氯化铵;如果一种肥料中只含有钾元素,称为钾肥,如氯化钾;如果一种肥料中只含有磷元素,称为磷肥,如磷酸二氢钾。
如果一种肥料中含有氮、钾、磷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称为复合肥,如硝酸钾。
4. 水溶性:氮肥和钾肥一般易溶于水,而磷肥则不溶于水。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只能用于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如果要进行精确的判断,需要使用化学分析方法。
同时,对于农业生产者来说,合理选择和使用肥料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根据土壤和作物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肥料,避免使用过量或不足,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常见氮肥化学式

常见氮肥化学式
氮肥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肥料之一,它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改善土壤的肥力,
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氮肥的化学式是NH3,它是一种氨气,由氢原子和氮原子组成,其分子式为NH3。
氮肥的主要成分是氨气,它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容易溶于水,具有腐蚀性,
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氨水,氨水的化学式为NH4OH。
氮肥还可以以其他形式存在,如氯化氮(NH4Cl)、硝酸铵(NH4NO3)、硝酸钾
(KNO3)、磷酸铵(NH4H2PO4)等。
这些氮肥的化学式都是由氨气和其他元素组成的,如氯原子、氮原子、氧原子、磷原子等。
氮肥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肥料之一,它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改善土壤的肥力,
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氮肥的化学式是NH3,它是一种氨气,由氢原子和氮原子组成,其分子式为NH3。
此外,氮肥还可以以其他形式存在,如氯化氮(NH4Cl)、硝酸铵
(NH4NO3)、硝酸钾(KNO3)、磷酸铵(NH4H2PO4)等,它们的化学式都是由氨气和其他元素组成的。
详解氮肥知识点总结

详解氮肥知识点总结一、氮肥的作用原理1. 促进植物的生长。
氮元素是植物体内组成蛋白质、酶、叶绿素等生理活性物质的主要营养元素,它对植物生长生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氮肥的作用下,作物根系生长迅速,整个植株迎风而生,具有繁茂的生长势头。
2. 促进植物的合成。
氮元素是构成植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成分之一,作物对氮肥的吸收利用可以促进蛋白质、氨基酸的合成,增加叶绿素的含量,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和光能利用率。
3. 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合适的氮肥施用量可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增强植株的抗逆性能力,使作物对环境变化能够有所适应,降低作物受逆境因素的伤害。
4. 提高产量和品质。
氮元素是植物体内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元素之一,合适的氮肥施用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加植物体内蛋白质含量,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二、氮肥的种类根据氮肥的化学性质和用途,氮肥可以分为无机氮肥和有机氮肥两大类。
1. 无机氮肥无机氮肥是指通过化学工业方法合成的含有氮元素的化学肥料,主要有硝酸铵、硫酸铵、尿素、硝酸钙等。
(1)硝酸铵硝酸铵是一种无色晶体,含有高浓度的氮元素,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
硝酸铵的氮素含量较高,一般在30%以上,可作为基肥或者追肥使用,尤其适合作为叶面肥使用。
(2)硫酸铵硫酸铵是一种成分稳定的氮肥,含有一定比例的硫元素。
硫酸铵是一种酸性肥料,适合作为基肥使用,可以提高土壤的酸度。
(3)尿素尿素是含有较高氮素的氮肥,氮元素含量在46%左右,是一种常用的基肥和追肥肥料,施用后能迅速被植物吸收利用。
(4)硝酸钙硝酸钙是一种含氮肥,富含硝态氮和钙元素,适合作为蔬菜类作物和水果类作物的肥料使用。
2. 有机氮肥有机氮肥是指由植物和动物的残体、排泄物等有机物经腐熟、腐败等过程制成的肥料,主要有畜禽粪肥、城市生活垃圾堆肥、沼气池废渣等。
(1)畜禽粪肥畜禽粪肥是将畜禽的粪便堆积发酵而成的一种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多种养分,具有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等作用。
氮肥的作用是什么?使用注意事项

氮肥的作用是什么?使用注意事项从事农业种植生产的人们都知道,氮是植物生活中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一个营养元素,氮肥是世界化肥生产和使用量最大的肥料品种。
那么,氮肥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种类?附使用注意事项!一、氮肥的作用是什么?氮肥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部分、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叶绿素的组成部分,对作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还能帮助作物分殖。
施用氮肥不仅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还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二、氮肥有哪些种类?(一)铵态氮肥铵态氮肥包括碳酸氢铵(NH4HCO3)、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氨水(NH3.H2O)、液氨(NH3)等。
(二)硝态氮肥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钠(NaNO3)、硝酸钙{Ca(NO3)2}、硝酸铵(NH4NO3)等。
(三)铵态硝态氮肥铵态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铵、硝酸铵钙、硫硝酸铵。
(四)酰胺态氮肥酰胺态氮肥包括尿素{CO(NH2)2},含N46.7%,是固体氮中含氮最高的肥料。
三、氮肥的使用注意事项1、铵态氮肥不宜与碱性肥料混用由于混施后会产生氨气,着落肥料成效。
2、硝态氮肥不宜与有机肥混用有机肥含有较多有机物,遇到硝态氮肥会在反硝化的作用下产生硝化反应,缺失氮素。
3、硝态氮肥不宜在田中施用硝态氮肥在厌氧条件下,易被反硝化分解造成氮素缺失,着落肥效。
旱地应制止在大雨前后施用或施用后浇大水。
4、尿素不宜浇施施入土壤后,尿素经过土壤微生物作用,会水解成碳酸氢铵,然后分解出氨而挥发。
5、尿素不宜紧贴种子尿素含有少量缩二脲,会影响种子发芽,浓度过高时会使种子中毒。
用尿素作种肥时,不要直接接触种子或控制尿素施用量。
6、尿素作根外追肥浓度不宜过高用作叶面肥,尿素成效确切好,但不能盲目加大用量。
7、碳酸氢铵不宜施在土表太久忌浅施,碳酸氢铵的性质不稳固,施后应立刻覆盖。
8、硫酸铵不宜长期施用硫酸铵属于酸性肥料,长期施用会增加土壤酸性,破坏土壤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氮肥利用率
• 4.硝化抑制剂。 硝化过程中有微量N2O逸出。而且,所形成的硝态氮易于通 过反硝化和或淋洗而损失。因此,硝化作用的抑制一直受到 广泛重视。 • 5.脲酶抑制剂。 • 6.全国几乎所有的土壤和作物都需要施用氮肥。 氮肥的科学施肥原则是对不同作物、地块和不同生育期的 具体施肥量进行实时、定量调控。例如,目前我国大田作物 施氮量(N)一般每亩8-15kg,约一半作基肥,其余主要作追 肥,具体施肥量应通过土壤测试确定。 • 7.除小麦等密植作物撒施后灌水、水稻水层撒施外,都要 施后覆土。氮肥基、追、种肥都用,是追肥主角。
阳离子吸附交换,粘土矿物固定,有机成分吸附 土壤对铵的固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氮的损失。其中的交换 态铵较易释放,可以在作物生长季节中不断提高氮素
2.铵的硝化作用
铵硝化的影响因素
• 1 通气性良好 • 2 适宜的水分 • 3 ph值:5.6-10.0,8.5左右最佳,酸性土壤上受 到抑制 • 4温度:30-35oC时硝化作用最快
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
一、氮肥的生物固定
1.作物对氮肥的吸收
植物对氮肥的吸收率一般为30-50%,土壤残 留5-30%,各种途径的氮肥损失高达15-70%。 2.微生物对氮肥的吸收
微生物吸收氮构成自身有机体的一部分,微生 物分解后,又将这些氮素释放到土壤中。
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
二、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 1.土壤对铵的吸附与固定
缓释氮肥分类
• 缓释氮肥按其农业的化学性质可分为四种类型:合 成有机氮肥、包膜肥料、缓溶性无机肥料、天然 有机质为基体的各种氨化肥料。其中最主要的类 型是合成有机氮肥和包膜肥料。 • 合成缓释氮肥的品种主要有:脲甲醛、亚异丁基二 脲,亚丁烯基二腺、草酰胺等。 • 包膜肥料主要品种有:硫磺包膜肥料、聚合物包膜 肥料、石蜡包膜肥料、磷酸镁铵 • 包膜肥料(如缓效碳酸氢铵)等。
了解氮肥种类、性质及其施入土壤后的 变化,从而采用合理的施用技术,对减少氮 素损失及减轻氮肥对环境的危害,不断提高 氮肥利用率,有着重要的显示意义。
谢谢观赏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o
C
3、反硝化作用-硝态氮的还原作用
• 在嫌气条件下,经反硝化细菌从NO3-或NO2-中取得氧气, 并使之还原成气态氮(N2O和N2)的过程 影响因素 • 1 通气性:当土壤含水量高时,氧气不足,增加反硝化作用, • 2 ph值:以7.5-8.2(偏碱性土壤)最快。酸性土壤上受抑 制。 • 3 温度:在2-60oc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反硝化作用增强 • 4 有机质含量:有机质(碳源)含量高,反硝化作用强
缓释/控释氮肥
• 缓释氮肥又称长效氮肥或控制释放氮肥。 指由于化学成分改变或表面包涂半透水性或不 透水性物质,而使其中有效养分慢慢释放,保持肥 效较长的氮肥。缓释氮肥的最重要特性是可以控制 其释放速度,在施入土壤以后逐渐分解,逐渐为作 物吸收利用,使肥料中养分能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 中各个生长阶段的不同需要,一次施用后,肥效可 维持数月至一年以上。
缓释氮肥的作用
• 长时间田间试验与研究结果表明,在通常情况下, 氮肥施人土壤以后,仅有30~50%能被作物吸收利 用,而其余部分则白白损失掉了。造成氮肥损失, 乃是由于氨的挥发.淋失、硝化与反硝化作用所 致。研制和施用缓释氮肥,就是为了降低氮肥的 溶解速度,使氮肥在缓溶解过程中陆续为作物提 供氮素,防止大量施用时因局部浓度过高而伤害 作物种子、幼苗或灼伤叶子等不良后果、碳酸钙含量、温度、铵态氮肥用量 的增加,氨挥发损失增大。 • 植物可以吸收土壤释放的氨,但同时植物体内的 氮素也可以通过氨挥发的形式释放到大气,尤其 是成熟期和衰老期。
提高氮肥利用率
• 1.氮肥适宜施用量推荐 “平均适宜施氮量法”有利于氮肥施用量的地区性控制。平 均适宜施氮量法是指在同一地区的同一作物上,从氮肥施用 量的试验网中得出的各田块适宜的平均值。 • 2.深施 这是一项成熟的、效果明显的技术,包括稻田深施,无水层 混施、旱地表施后灌水。研究证明,深施的作用主要是降低 氨挥发,其效果大小取决于施氮肥后田面水(稻田)或土表 (旱地)中存留的氮肥量。 • 3.施用时期 在不同时期氮肥施用量的分配上,应在保证作物前期生长的 前提下,尽量减少生长前期的氮施用量,并将重点移到生长 中期。
酰胺态氮肥
• 酰胺态氮肥——尿素{CO(NH2)2},含 N46.7%,是固体氮中含氮最高的肥料。
尿素是氮肥 人工合成的第一个有机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如新鲜人粪中含尿素0.4%。 别名:碳酰二胺、碳酰胺、脲 。 分子式:CO(NH2)2,因为在人尿中含有这种物质, 所以取名尿素。尿素含氮(N)46%,是固体氮肥中含 氮量最高的。
硝态氮肥
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钠(NaNO3)、硝酸钙{Ca(NO3)2}、 硝酸铵(NH4NO3)等。
硝态氮的共同特性:
1、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较快。 2、NO3—吸收为主吸收,作物容易吸收硝酸盐。 3、硝酸盐肥料对作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无抑制 作用。 4、硝酸盐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所 吸附。 5、硝酸盐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气体状态 (NO、N2O、N2),从土壤中逸失。
氮肥
张晓龙
氮肥的重要性
氮肥是含有作物营养元素氮的化肥。元素氮对作 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 组成部分、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 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叶绿素的组成部分。 氮肥是农业生产中需要最大的化肥品种,它对提 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有重要作用。
氮肥种类
按含氮基团 1.铵态氮肥 2.硝态氮肥 3.酰胺态氮肥 4.控释/缓释氮肥
按氮素的释放速率 1.速效氮肥 2.控释/缓释氮肥
铵态氮肥
铵态氮肥包括碳酸氢铵(NH4HCO3)、硫酸铵 {(NH4)2SO4}、氯化铵(NH4Cl)、氨水(NH3.H2O)、 液氨(NH3)等。
铵态氮肥的共同特性
1、铵态氮肥易被土壤胶体吸附,部分进入 粘土矿物晶层。 2、铵态氮易氧化变成硝酸盐 3、在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损失。 4、高浓度铵态氮对作物容易产生毒害。 5、作物吸收过量铵态氮对钙、镁、钾的吸 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尿素
• 尿素是生理中性肥料,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 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但在造粒中温度过高会产生少量缩 二脲,又称双缩脲,对作物有抑制作用。我国规定肥料用 尿素缩二脲含量应小于0.5%。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 能做种肥,苗肥和叶面肥,其他施用期尿素含量也不宜过 多或过于集中 。 • 尿素是有机态氮肥,经过土壤中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 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尿素要在 作物的需肥期前4~8天施用。 • 施用:尿素适用于作基肥和追肥,有时也用作种肥。尿素 在转化前是分子态的,不能被土壤吸附,应防止随水流失; 转化后形成的氨也易挥发,所以尿素也要深施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