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导论 张光杰

合集下载

【预录生福利】复旦大一第一学期各专业必修课书单

【预录生福利】复旦大一第一学期各专业必修课书单

前言:1、本资料提供的书单只是参考,届时根据自己的选课不同,不同的老师可能使用的教材会不一致,但是对于一门科目来说知识点是相通的,这些教材也可以学到相应的知识。

如果错误或者不全欢迎同学勘误或者补充。

2、有时间的同学可以全部买来看,但是按照过来人经验暑假应该是没有时间学术的,基本都是吃喝玩乐,所以建议挑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买1-2本来看看。

3、有些专业的书单分成教材书和参考书,所谓的参考书就是很多老师上课提到的,但是这些书大多和最后的论文和考试没啥关系,而且每学期的很多参考书也不一定一样,所以还是按照兴趣来~4、大一第一学期的成绩很重要,决定了3月份的转专业的录取,决定了未来6月份的专业分流,所以还是请各位有目标有理想有信仰的三有青年好好努力。

5、书目以专业课为主,一些选修课,公共课,军理课,计算机课,政治课,英语课神马的教材就没有整理,因为那些也不用提前准备,还有下面的当当网的购买网址绝对不是植入广告!(求当当网给赞助费!)中国语言文学类:课程教材:无(第一学期貌似没有必修专业课,呵呵)推荐书目:1、《沈从文精读》作者:张新颖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90421062、《鲁迅精读》作者:郜元宝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90421043、《论语精读》作者:傅杰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4、《李太白集》(清)王琦注,中华书局1977年版5、《杜诗镜铨》(清)杨伦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历史学类:课程教材:1、《世界文明史讲稿》作者:赵立行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00396692、《国史概要》作者:樊树志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08601543、《新全球史》作者:本特利,齐格勒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0037247哲学类:课程教材:1、《哲学导论》作者:王德峰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05308972、《哲学要义》作者:叶秀山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0851069英语:课程教材:1、《精读英语教程》作者:沈黎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key=%BE%AB%B6%C1%D3%A2%D3%EF%BD%CC%B 3%CC%20%20%B8%B4%B5%A9朝鲜语:课程教材:1、《初级韩国语》作者:姜银国出版社:上海交大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90507172、《韩国语泛读教程》作者:文英子出版社:上海交大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92953343、《韩国语视听说》/?key=%BA%AB%B9%FA%D3%EF%CA%D3%CC%FD%C B%B5新闻传播学类:推荐书目:1、《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作者:童兵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86258002、《新闻学概论》作者:李良荣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2577342社会科学试验班:课程教材:1、《政治学概论》作者:孙关宏,胡雨春,任军锋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02988272、《社会学》第十一版作者:波普诺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00594503、《心理学与生活》作者: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87606754、《公共行政学》作者:竺乾威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product.aspx?product_id=201399945、《国际关系精要》作者:卡伦·明斯特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29095116、《社会研究方法》作者:艾尔·巴比出版社:华夏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05125087、《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作者:浦兴祖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1710668、《法理学》作者:张文显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product.aspx?product_id=226162019、《国际法原理》作者:张乃根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276612810、《社会工作概论》作者:顾东辉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0226706心理学:课程教材:1、《心理学与生活》作者: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87606752、《社会学》第十一版作者:波普诺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00594503、《社会研究方法》作者:艾尔·巴比出版社:华夏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05125084、《高等数学》(上,下)作者:童裕孙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0146861/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01468625、《大学物理简明教程》作者:梁励芬等编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10904526、《现代生物科学导论》作者:曹凯明主编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27071467、《基础物理实验》作者:沈元华陆申龙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0146699法学:课程教材:1、《法理学》作者:沈宗灵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product.aspx?product_id=19000700252、《法理学导论》作者:张光杰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product.aspx?product_id=92229703、《行政法学》作者:罗豪才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26191544、《民法总论》作者:梁慧星出版社:法律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1059688经济管理试验班:课程教材:1、《政治经济学教材(第13版)》作者:蒋学模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27206652、《微观经济学(第二版)》作者:克鲁格曼,韦尔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26331083、《高等数学》上、下作者:金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07961184、《管理学》作者: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28052185、《工科数学分析》作者:张宗达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2594510推荐书目:1、《牛奶可乐经济学(完整版)》作者:弗兰克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09923982、《超爆魔鬼经济学》作者:斯蒂夫·列维特,斯蒂芬都伯纳出版社:中信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08031083、《经济学原理第5版:微观经济学分册》作者:曼昆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0573361自然科学试验班:课程教材:1、《高等数学>上、下(配套练习,包含线性代数练习)》(共5本)作者:金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07961182、《现代化学原理(上、下)》(共2本)作者:金若水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24575843、《大学物理通用教程》全套(共五册: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作者:钟锡华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product.aspx?product_id=74045074、《现代生物科学导论》作者:曹凯鸣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27071465、《C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书+上机指导共两本)作者:夏宽理赵子正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26818786、《大学计算机信息科技教程》(书+上机指导共两本)作者:吴立德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8731955数学类:课程教材:1、《数学分析(第二版)》作者:陈纪修於崇华金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24669332、《高等代数学(第二版)》作者:姚慕生吴泉水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02988193、《空间解析几何》作者:黄宣国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注:空间解析几何的老师今年退休了,新的老师必然用新的教材,所以本教材参考意义不大。

(整理)复旦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整理)复旦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2011年复旦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以下书目仅供参考,法学院不负责购书及相关咨询030101法学理论:①《中国法律概论》张光杰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②《民法总论》(第二版)王全弟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③《法理学导论》张光杰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④《法理学导论》杨心宇主编上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⑤《西方法律思想史》谷春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030102法律史:①②③同030101①②③④《中国法制史》叶孝信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⑤《中国法律思想史》郭建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⑥《中国法制史》郭建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⑦《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法]勒内·达维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⑧《比较法总论》沈宗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①②③同030101①②③④《行政法学》董茂云等人民出版社2005⑤《宪法》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⑥《外国宪法》韩大元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030104刑法学:①②③同030101①②③④《理论刑法学》陈浩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⑤《应用刑法学》总论陈浩然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⑥《应用刑法学》分论陈浩然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030105民商法学:①②③同030101①②③④《债法概论》王全弟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⑤《物权法》王全弟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⑥《中国商事法》王保树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⑦《知识产权法》刘春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等2003⑧《现代侵权损害赔偿研究》刘士国法律出版社1998⑨《民国商事立法研究》季立刚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⑩《债法》王全弟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课外\ 魏振瀛主编的《民法》,崔建远主编的《合同法》,余延满的《合同法原论》,张广兴《债法总论》,杨立新的《侵权行为法》,杨心宇的《法理学导论》030106诉讼法学:①②③同030101①②③④《民事诉讼法新论》(修订本)章武生主编法律出版社2002⑤《民事诉讼法》(第2版)江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⑥《刑事诉讼法学》谢佑平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⑦《刑事程序法哲学》谢佑平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030107经济法学:①②③同030101①②③④《经济法》史际春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⑤《经济法理论的重构》张守文著人民出版社2004⑥《需要国家干预;经济法视域的解读》单飞跃等著法律出版社2005⑦《经济法学》李昌麒等著法律出版社2007⑧《经济法原论》吕忠梅等著法律出版社2007⑨《比较视野中的银行破产法律制度》艾娃·胡普凯斯著季立刚译法律出版社200603010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①②③同030101①②③④《环境与资源法学》张梓太科学出版社2007(第二版)⑤《自然资源法学》张梓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⑥ 《环境法律的解释:问题与方法》汪劲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⑦《环境法原理》吕忠梅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030109国际法学:①②③同030101①②③④《国际法》王铁崖主编法律出版社1995⑤《国际私法新论》韩德培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⑥《国际私法》(第二版)杜涛陈力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⑦《国际经济法》(第二版)董世忠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⑧《新编国际经济法导论》(第二版)张乃根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⑨《国际法原理》张乃根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招生院系:法学院院系说明:本院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专业拟招收约10%—30%推免生。

张光杰《法理学导论》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法律要素)【圣才出品】

张光杰《法理学导论》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法律要素)【圣才出品】

第二章法律要素2.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法律概念1.法律概念释义法律概念是指人们在不断地认识和实践过程中,对具有法律意义的现象和事实进行理性概括和抽象表达而形成的一些权威性范畴或术语。

法律概念通常有以下三个特征:(1)法律概念的语言特征。

语言是法律概念的载体。

(2)法律概念的法律特征。

法律概念具有法律意义,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3)法律概念的实践性特征。

法律概念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2.法律概念的作用(1)法律概念的建构功能。

法律概念是构成法律规范体系的最基本要素。

(2)法律概念有利于提高法律的明确性和确定性。

法律概念一旦被立法者确定下来,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法律概念是法律推理的有力工具。

没有法律概念,法律推理无法进行,司法活动就不能得到准确的实施。

3.法律概念的种类按不同的标准,可将法律概念分为以下几种类别:(1)专业概念、日常概念和技术性概念从法律概念的渊源来看,法律概念有专业概念、日常概念和技术性概念的区分。

①专业概念这是从法律的理念抽象和实际运作中逐渐产生的仅适用于说明、反映法律现象的专门概念。

②日常概念这是将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概念移植到法律领域以后反映有关法律现象的概念。

这类概念由日常生活用语转化为法律概念以后,其原有含义往往会发生一些变化。

③技术性概念近现代以来,随着经济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大大拓展,由此产生新的社会关系和调整这些社会关系的新法律。

在这些法律领域,立法者吸纳了不少有关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概念或术语。

(2)主体概念、客体概念、内容概念和事实概念根据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法律概念可分为:①主体概念;②客体概念;③内容概念;④事实概念。

二、法律规则1.法律规则与法律规范释义(1)法律规则是指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

(2)法律规范是指国家通过制定或认可的方式以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来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2019复旦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考研841宪法与行政法学与722法学概论考研真题试卷

2019复旦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考研841宪法与行政法学与722法学概论考研真题试卷

2019复旦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考研841宪法与行政法学与722法学概论考研真题试卷《法理学导论》考试重难点与课后习题详解(张光杰第二版)由鸿知复旦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与辅导经验,组织鸿知教学研发团队与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共同合作编写而成。

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2019复旦大学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本书旨在帮助报考复旦大学考研的同学通过教材章节框架分解、配套的课后/经典习题讲解及相关985、211名校考研真题与解答,帮助考生梳理指定教材的各章节内容,深入理解核心重难点知识,把握考试要求与考题命题特征。

通过研读演练本书,达到把握教材重点知识点、适应多样化的专业课考研命题方式、提高备考针对性、提升复习效率与答题技巧的目的。

同时,透过测试演练,以便查缺补漏,为初试高分奠定坚实基础。

适用院系:法学院:所有学硕专业适用科目:722法学概论内容详情本书包括了以下几个部分内容:Part 1 - 考试重难点:通过总结和梳理《法理学导论》(张光杰第二版)等教材的各章节复习和考试的重难点,建构教材宏观思维及核心知识框架,浓缩精华内容,令考生对各章节内容考察情况一目了然,从而明确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

Part 2 - 教材配套课后习题与解答:针对《法理学导论》(张光杰第二版)等教材的课后习题配备详细解读,以供考生加深对教材基本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做到对复旦考研核心考点及参考书目内在重难点内容的深度领会与运用。

Part 3 -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汇编:根据教材内容和考试重难点,精选本专业课考试科目相关的名校考研真题,通过研读参考配套详细答案检测自身水平,加深知识点的理解深度,并更好地掌握考试基本规律,全面了解考试题型及难度。

《复旦大学841宪法与行政法学考研真题试卷(2009、2012年)》2009年复旦大学841宪法与行政法学考研真题试卷2012年复旦大学841宪法与行政法学考研真题试卷《复旦大学722法学概论考研真题试卷(1996-2015年)》2015年复旦大学722法学概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4年复旦大学722法学概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复旦大学722法学概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2年复旦大学722法学概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复旦大学722法学概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09年复旦大学法学概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07年复旦大学法学概论考研真题2006年复旦大学法学概论考研真题2005年复旦大学法学概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04年复旦大学法学概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03年复旦大学法学概论考研真题2002年复旦大学法学概论考研真题2001年复旦大学法学概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00年复旦大学法学概论考研真题1999年复旦大学法学概论考研真题1998年复旦大学法学概论考研真题1997年复旦大学法学概论考研真题1996年复旦大学法学概论考研真题本资料由鸿知复旦考研网发布。

《法理学导论》参考书目

《法理学导论》参考书目

《法理学》参考书目2006年华东政法学院《法理学》大一基础课程采用的教材徐永康主编:《法理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出版一、教材类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孙国华主编:《法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孙国华主编:《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研究》,群众出版社葛洪义主编:《法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卢云主编:《法学基础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徐永康主编:《法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出版二、专著类(国内)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吕世伦文正邦主编:《法哲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刘作翔:《法律文化论》,商务印书馆刘星:《法律是什么?》,广东旅游出版社梁治平:《法律解释问题》,法律出版社张根大:《法律效力论》,法律出版社三、专著类(国外)[法]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英] 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英] 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英] 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中国法制出版社[法]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法]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德]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法] 达维:《当代世界主要法律体系》,法律出版社[奥] 凯尔逊:《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美] 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美] 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商务印书馆[美]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英] 丹宁:《法律的正当程序》,法律出版社[英] 丹宁:《法律的训诫》,法律出版社[美] 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美] 德沃金:《法律帝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美] 哈特:《法律的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美] 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美] 科思:《企业、市场与法律》,上海三联书店[美] 波斯纳:《法理学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美] 波斯纳:《超越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美] 波斯纳:《道德和法律理论的疑问》,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美] 波斯纳:《正义/司法的经济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美] 波斯纳:《法律理论的前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美] 波斯纳:《法律与文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美] 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美] 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三联书店[英] 哈耶克:《法律、立法和自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美] 伯尔曼:《法律与革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德] 魏德士:《法理学》,法律出版社[德] 考夫曼:《法律哲学》,法律出版社。

XXX《法理学》第5版重点笔记整理

XXX《法理学》第5版重点笔记整理

XXX《法理学》第5版重点笔记整理本文介绍了XXX的《法理学》第五版重点笔记整理以及课后题和考研真题的详解。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法理学导论、法理学基本概念、法的起源与发展、法的运行和法的价值。

在第一部分中,包括了法学的概念和法理学的性质与对象。

第二部分则涵盖了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在第三部分中,作者讲述了法的渊源、分类和效力,以及法律体系、要素、权利和义务、法律行为、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等内容。

第四部分则介绍了法的历史、法律演进、全球化与世界法律发展等内容。

最后一部分则探讨了法的制定、实施、法律程序、法律职业和法律方法等方面。

通过本书的研究,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法律的渊源、分类、效力以及法律体系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能够了解法律的历史、演进和全球化趋势。

此外,本书还介绍了法的制定、实施和法律程序等方面的内容,以及法律职业和法律方法的相关知识,为读者打下坚实的法律理论基础。

XXX JurisprudenceChapter 1: Jurisprudence1.1 n Notes [Knowledge Framework]Cai Cong Learning ork - Exam ns。

n ns。

Exam n Banks。

[Summary of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Key Point 1: History of Jurisprudence ★★1.XXX jurisprudence (see Table 1-1)Table 1-1 XXX JurisprudenceCai Cong Learning ork - Exam ns。

XXX。

XXX Western jurisprudence (see Table 1-2)Table 1-2 XXX JurisprudenceCai Cong Learning ork - Exam ns。

XXX。

中国政法大学期末法理学导论99年-08年试卷及参考答案(答案试题分

中国政法大学期末法理学导论99年-08年试卷及参考答案(答案试题分

中国政法大学期末法理学导论99年-08年试卷及参考答案(答案试题分付姿祯整理中国政法大学信息资料复习资料之期末试卷系列1999年法理学导论期末试卷A一、名词解释1、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2、行政法与行政法规3、法学与法理学4、法制与法治5、制定法与成文法四、改正错误1、道德与法律的差别之一在于法律具有强制性,道德不具有强制性。

2、行政法规的内容都属于行政法部门;行政法内容都来源于行政法规。

3、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两者密切联系,有权利能力就有行为能力,有行为能力就有权利能力。

4、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不调整人的主观思想,因此人的主观状态在法律上没有意义。

5、法来源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法具有科学性。

6、社会主义法和道德在精神上的一致性意味着道德所赞成的,也是法律所要求的。

7、一个人的行为要么合法,要么违法。

五、分析与问答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

(1)根据法律规则跳帧行为的方式的理论,请指出这一项规则属于什么性质的规则?(2)在逻辑结构上,这一规则由哪些要素组成,并请写出各部分的具体内容。

2、1999年10月24日零时,中国籍留美女学生胡路在美国休斯顿被枪杀身亡。

根据经过美国警方调查,一美国公民为犯罪嫌疑人。

第1页共44页付姿祯整理中国政法大学信息资料复习资料之期末试卷系列(1)在法的效力上,根据什么原则,此案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又根据什么原则,此案适用美国刑法? 3、请指出下列事项各属于法律关系客体的哪一种?铁路支付5000元赔偿费王朔的小说《看上去很美》选举昌平县人大代表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适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

林某得知北京某商场正在销售假冒格兰仕品牌的微波炉,遂购买了一台价值1000元的假冒微波炉。

第二天,林某以商场欺诈销售为由,要求商场赔偿损失2000元。

法理学导论总复习

法理学导论总复习

法理学导论总复习总复习----法理学导论第一章引论第一节法学一、法学的概念所谓法学,就是研究法律现象的知识体系,是以特定的概念、原理来探求法律问题之答案的学问。

也可以说,法学是一门实践学问,实践知识,即通过“实践之思”获取的知识。

二、法学的性质实践性构成了法学的学问性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1.法学的研究总是指向法律现象或法律问题的。

2.法学具有务实性。

法学并非“纯思”,它的理论兴趣不在于寻求“纯粹的知识”或“纯粹的真理”。

3.法学是反映人的经验理性的学问,是人的法律经验、知识、智慧和理性的综合体现。

4.法学是职业性知识体系,它所使用的语言是冷静的、刚硬的、简洁的、合逻辑的的,是经过法学家们提炼、加工和创造出来的行业语言,与人们“日常语言”存在一定的差别。

5.法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在于它研究的是一种“价值性事实”,即反映人类的价值观、价值倾向和价值意义的社会事实。

三、法学的研究对象笼统地说,法学研究法律现象。

具体有:(一)法律制度问题。

(二)社会现实或社会生活关系问题。

更确切地说,法学要研究那些与法律制度有关联的社会现实或社会生活关系问题。

(三)法律制度与社会现实相互如何对应问题。

第二节法学思维与法学方法一、法学思维概括地说,法学思维具有以下特点:(一)法学思维是实践思维。

(二)法学思维是以实在法(法律)为起点的思维。

法学家的思考始终不能完全游离于各个时代发生效力的实在法,法学家对法律的批评首先应当是“体系内的”批评。

”(三)法学思维是问题思维。

法学思维总是针对法律问题而进行的思维。

它既可能是立法问题,也可能执法问题、司法问题、守法问题,既可能是法律解释问题,也可能是法律推理问题。

(四)法学思维是论证的思维、说理的思维。

(五)法学思维是评价性思维。

上文谈到,法学所研究的是一种“价值性事实”,即反映人类的价值观、价值倾向和价值意义的社会事实。

这就意味着:法学思维离不开评价。

二、法学方法从广义上讲,法学方法,包括法学建构的方法(即从某种目的出发建构法学概念和理论体系的方法)、法学研究的方法(即正确地进行法学研究所应遵循的一套原则、手段、程序和技巧,如哲学的方法,历史考察的方法,分析的方法,比较的方法,社会学方法等)和法律适用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学导论
《法理学》张光杰
绪论
一、法学
以法和法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研究法的现象及其规律,而不仅仅是法律条文。

二、法学体系
由各个部门法学组成的有机联系的体系。

其分类:见P3。

三、法学与其他学科之关系
主要是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的关系。

四、法学发展史
西方法学:
A、古希腊:
1、柏拉图1)贤人政治;(2)法治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谈及(1)法律的正义问题,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又谈及
(2)自然法问题,提出法的二元论:自然法+实在法。

☆ 古希腊的贡献重在思想方面。

B、古罗马
法律制度的发达促进了法学的繁荣。

查士丁尼《国法大全》
☆ 古罗马重在制度上的贡献。

C、中世纪::法学并入神学
奥古斯丁:神法+自然法+实在法
托马斯.阿奎那:神法+自然法+实在法+永恒法
D、文艺复兴时期和宗教改革时期:法学向世俗化发展
E、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古典自然法学发展
卢梭-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洛克-分权思想;格老秀斯-国际法。

F、19世纪: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
代表人物:奥斯汀、凯尔逊
奥认为:(1)法律是主权者的命令;(2)恶法亦法,迎合了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G、20世纪初,法的社会化
H、二战后,古典自然法复兴
社会法学派代表:霍姆斯(美),庞得(美),艾尔利息(英)
★ 三大法学派别:古典自然法学派、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社会法学派
中国法学得历史及思想8-13
五、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与发展 P10-13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特点:(1)经济基础;(2)阶级性;(3)历史性
第一编法的一般原理
第一章法的概念、本质
一、法律――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通过设定权利和义务来调整人们
行为的准则。

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并受一定物质生活条件的限制。

二、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正义的体现”:这种说法把应然等同于已然,实际上是一个价值判断。

分析实证主义否定之,认为法律是主权者的命令,恶法亦法。

二战后,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在法律中引入价值观念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本质
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初级本质)
(1)法律是一种意志,一种精神的载体;
(2)阶级意志的体现;
(3)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4)国家意志的体现。

B、法的内容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深层本质)
第二章法的作用
一、规范作用
1、指引作用
行为:a、作为;b、不作为
指引:a、确定性(规定义务);b、不确定性(授予权利)
2、评价作用
具有客观性、普遍的有效性
3、预测作用
4、教育作用
5、强制作用
二、社会作用
政治作用-如镇压反抗
经济作用-如保障、引导社会主义经济
文化作用-如引导精神文明建设
三、反对两种倾向
法律虚无主义、法律万能主义
第三章法律的分类
一、按主体分:国内法+国际法
二、根据调整对象是一般的人或事项,还是特殊的人或事项,分为:一般法+特别法(相对而言)
★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后法优于前法
三、根据立法程序、调整的内容:根本法+普通法
四、根据是否以条文形式出现:成文法+普通法
五、根据法律的内容分为:实体法+程序法
第四章法律的渊源
一、含义-回答哪些是法律,即法律之表现形式。

定义为:由不同国家机关制定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法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一种专门
的法律术语。

二、内容:
宪法
法律:A全国人大制定:a、基本法令;b规范性文件
B全国人大常委会:a、规范性文件;b基本法令以外的法律
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
行政规章――国务院各部位制定
军事法规――中央军委制定
★行政法规还包括:
(1)地方性法规-省、市地方人大制定、省会城市的人大制定、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城
市的地方人大制定;
(2)自治条例-自治区、州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3)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规。

★另:国际条约(我国参加缔结或批准的),其效力如何须看其是哪一部门批准。

三、规范性法律文件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1)规范性文件的对象一般是不特定的,对人们的行为有普遍约束力;非规范性文件
则是特定的;
(2)后者一般是一次性使用;前者往往可反复使用。

四、关于政府的立法权
1、政府自身并无立法权,但人大可赋予委任立法权
2、关于判例的效力:我国法官可以参考判例,但不能公开“引证”、“引用”。

第五章法系
一、含义――根据各国法的源流关系(或历史传统)和形式上的某些特点对法的分类。

二、三大法系
1、大陆法系――以古代罗马法特别是十九世纪初拿破仑法典为传统和基础而产生的法律
制度和法律文化的总称。

罗马法->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
主要包括欧洲大陆国家、主动学习他们的国家及其殖民地。

2、英美法系-以英国中世纪的普通法为基础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的
总称。

普通法:由案例汇集而成;
衡平法:对普通法之弥补;
主要包括英国及其殖民地、美、澳、加、印度等
三、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之比较
1、渊源方面:前者多为制定法;后者以判例为主,也有一定制定法;
2、法典编撰:大陆法系多编撰法典,英美法系成文法比重较小;
3、适用法律的技术方面(法理推理):大陆法国家多用演绎推理,而英美法国家法官多
用归纳推理;
4、法律分类方面:大陆法国家有公法与私法之分(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公法一般包
括宪法、刑法、行政法;私法一般有民法、商法等。

二者之区别在于公法中双方不平等地
位,私法中双方为平等地位。

英美法系不存在公法、私法之分。

5、概念术语上有差别
6、其他方面:如法官地位(英美法国家法官地位高);英美法比之大陆法更重程序
法,在庭审中英美法国家法官充当中间人角色,消极;大陆法系庭审以法官为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